十三邀第二季

综艺大陆2017

主演:许知远,马东,克里斯托弗·诺兰,蔡国强,张艾嘉,西川,汪建,林志玲,罗大佑,李诞,许宏,王小川,刘畅,姜文

导演:内详

 剧照

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1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2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3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4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5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6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13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14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15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16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17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18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19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21

详细剧情

  《十三邀》是一档为许知远量身打造的节目。他“带着偏见出发”,对话罗振宇时“针锋相对”,探寻”二次元“时恐惧且焦虑,采访陈嘉映又“感到被碾压”,在一次次谈话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认知和情感的疆界被拓宽。”

 长篇影评

 1 ) 一个油腻中年男人的尴尬

《十三邀》是网络上见到过的似乎是最任性的一档节目。

说他任性,是因为经常好长一段时间都不见节目的更新,而就当你忘记这个茬的时候,他又突然不知道卷着哪一股风在一个莫名其妙的角落冒了出来。

节目任性,节目的主人公似乎更任性。一头蓬乱的中分卷曲长发,一张北京周口店始祖的容貌,一副纤细瘦高的身段,一身不修边幅的穿着,偶尔手里还捏着一瓶啤酒。镜头中,他似乎从不刻意要求摄制组整理一下他的仪表。镜头上的他俨然一副油腻中年大叔的模样。

这样一个油腻大叔,带着几许尴尬,碰撞着社会上十三不靠的一帮人,乱炖出了一锅《十三邀》。而这锅《十三邀》,似乎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偏见,这是《十三邀》的主体。带着偏见看世界,是节目组给这个节目下的一个论调。

不过,许知远本人似乎不太同意。他再一次沙龙中很急切地表示:“我哪里是什么带着偏见看世界,我分明是那么温柔的看着她。”

但,这就是一种尴尬。当一个中年男子,诚恳的质问着这个世界的一些问题的时候,公众似乎只会揪住他的几个细节,质问其为何如此的刻薄。

面对质问,许知远在视频中表现出的唯有那突然不知所措的停顿。

尴尬,这个词是我在看《十三邀》过程中频频感受到的词汇。而这个词汇并不是指我自己的不适,而是指,许知远在对话过程中的一些困惑以及他提出的问题着实让嘉宾们有些不知所措。

比如,对话马东的时候

许知远:你喜欢这个新时代吗?

马东(笃定地):喜欢。

许知远:一点排斥都没有吗?

马东:没有 (连说三遍) 。

许知远:为什么呢?

马东:我没那么自恋。

比如,许知远面对汪健的时候,许知远所有的艺术和美学的认知在面前这位科学狂人面前显得那么的可怜,那一刻许知远被科技的自信摧残蹂躏的体无完肤。

在采访罗振宇的时候,罗胖很直接的捅破了窗户纸:“我知道你想勾引我说理想主义,但真的没有。”

还被蔡澜教育一番:“你要重点出击,不能够牢骚几句,有什么用呢?”

当许知远提问蔡澜先生“读圣贤书所为何事”时,却被蔡澜用吃回避:“吃吃吃,尤其是你。(对服务员)有没有大包啊?”

……

这是求知却不可得的一种尴尬。

在采访白先勇先生过后,许知远有以下的不解:

“我会觉得白先勇背叛了自己的天赋。在经历了《台北人》到《孽子》的创造高潮之后,他似乎停滞下来,将精力与时间用于舞台剧、电影,接着又花在了昆曲的推广上。”

采访姚晨的时候,他觉得“她在演艺界的实际成就与她的名声似乎并不匹配。”

……

这是一种不理解所带来的尴尬。

更多的尴尬其实是在节目播出之后公众的反应。

采访过俞飞鸿之后,一些“女权号”们集体声讨他采访俞飞鸿透露出直男癌的傲慢。

和马东对话过程中,许知远用“粗鄙化”形容当下的泛娱乐节目。这让很多人接受不了:我们只是喜欢一些综艺娱乐节目而已,怎么就粗鄙化了呢?

在姚晨那一节目里,公开的视频中保留了合伙人于威对许知远批评的片段,“你不够尊重你的采访对象”,“你的生活经验太少了”。

……

这是一种价值观冲撞所带来的尴尬。

但,也许节目最大的价值就来自于这些突如其来的尴尬。

这种尴尬是一种不和谐,是一种意料之外的事件。但这种尴尬并不是一种坏事。相反,我们其实很需要这样的尴尬来反思这背后的原因。

许知远也坦诚:“我是容易概念化地理解一个人”。许知远也节目中一直试图用自己的观点,去“冒犯”那些所谓的名流。正是这样一个单纯、愤怒、饱含偏见的传统知识分子的人设,才形成了《十三邀》和其他访谈节目的差异化。

但许知远并非一个食古不化的人,正如他在节目的导语中所说:

“我是一个不套靠谱的作家,试图捕捉时代的精神,却又常常延误时代的流星情绪。我是一个勉强的创业者,努力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却又不完全相信商业的逻辑。我还开一家书店,书店里只卖我想看的书。我对这个过分娱乐化浅薄的世界心怀不满,希望打破大家思维中的惯性。我也想了解这个迅速变迁的时代的新的动力,新的情绪,与人们的内心世界。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出发,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

在某个时候,他也会从偏见到达理解。比如在采访了二次元群体之后他说:“我也逐渐感到自己的偏见被一点点打破。我以为他们是一群拒绝成长的孩子、社会逃避者,对于更高级的思想与情感缺乏热情。但他们努力说服我,这是一种新语言的形成,他们将在这些漫画、表演中,寻找到人类普遍的情感。或许,他们也将在这个世界中,创造出自己的海明威、金庸与王家卫。”

这个节目的特殊性,在于节目的内容,这种极力去掉综艺show的元素,贴近真实的状态,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他反应了公众人物的并不真的浅薄的那一面,反应了大众媒介平常根本不关怀的那一面,这种反差,在娱乐圈的人物身上体现的更激烈。

许知远试图对话一些公众人物,言语中之途唤起他们对于自己文化精英分子的那种意识,而不要随波逐流。作为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认为这是精英应该做到的。

对话中会看到许知远这个矛盾的知识分子个体对于这个世界的反思,以及反思后跟那些人对谈碰撞出来的火花。在这种意义上,到底是谁采访谁,节目在凸显什么价值观,都是富有争议和看点的。

而这种节目本身的结果其实是鼓励大众开始思考。

就像他与马东聊的,奇葩说的主题,虽然都是些陈词滥调的变种,虽然五四运动把很多东西都曾剖析过了,但马东却反问一句:“那有如何?民智开了么?”那种冲击和无奈,在文化断层的背景下,在普罗大众的底层需求由于自媒体的出现可以被照顾和关怀的现状下,凸显的尤为明显。

但正是由于节目中的这些对比,让许知远式的坦然暴露他自己局限性的同时,也映射出了很多观者的局限,让我们仿佛也看到了自己浅薄和无知,看到了世界更多的可能性,拓展了认知边界、打破了思维惯性。

那一次又一次的尴尬,也正是十三邀的价值,虽然许知远显得这样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但作为个体思考者存在和发声的珍贵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经常满腔情怀地在朋友圈里发“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但是,真的当许知远这样一个,出走半生,归来依然保持着他年轻时的傲气、愤怒、不屑和质疑的时候,面对这样一个浑身没有任何谄媚和对公众的奉迎的人,大家反而觉得,这个中年男人怎么这么不懂事?怎么这么令人尴尬呢?

而面对围绕着这个中年男人的尴尬,我们满是质疑和不理解,这也许是我们的尴尬吧。

因为,一个社会里,如果连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也显得那么恭恭敬敬和令人愉悦,也显得那么热情懂事和长袖善舞,难道不是一个很糟糕的社会吗?

 2 ) 许知远其实很会采访

衡量一个访谈节目主持人会不会采访的标准,并不是这个主持人在节目是否被怼得语塞,因为这不是辩论节目,也不是这个主持人是否表现得很烦人,因为这不是一个MV或者真人秀。衡量的标准,应该是被访谈者,是否在这位主持人的或主动、或被动的影响下,说出了、表达出了关键性的信息、观点和情感表达。

至少在许知远访谈马东这一集的《十三邀》,许知远是成功的。

尽管许知远在整个节目从头至尾的采访中,要么自己擦汗说紧张,要么连续喝酒缓解紧张,要么过于聚焦于提问而仪态不雅、坐姿懒散,而坐在他对面的马东,始终都坐姿自然,谈笑风生,无论是陈述还是反击,他始终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表现出了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训练和素养,一个非常得体的最佳辩手。

还是要感谢技术,如果这个节目只有声音广播,你从马东的语气中丝毫感觉不到他是平静还是愤怒,但在视频画面特写中,在他责问许知远“你毕业了吗”,“我没那么自恋”的时候,他的面部表情还是略过了愤怒即将爆发前的僵硬,以及迅速企图遮掩愤怒尴尬的从容而自然的笑声。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许知远这个自虐式的访谈,到底让马东说出了什么,为什么说许知远还算是一个不错的采访者。

首先,许知远在节目中说了,他从来不是孤立看待马东的,而是“对历史延续感的好奇”,马东作为中国49年以后侯宝林之后的一代相声大师之子,他身上永远都不可能只有他自己,没有历史。所以许知远说,“从他父亲到马东,背后是几代中国人对语言的理解和对娱乐的理解”。

为什么这么说?

马季在相声史中的地位非常特殊。他来源于旧相声,他小时候还是在茶社听相声大会的时光,可是长大后,新中国建立,旧相声要革新,马季的几个老师全是旧社会过来的老相声艺人,可是马季,却完全没有受到束缚,顺应潮流地成为了“新相声的开创者”,用“找舅舅”来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相声第一次不再只有嘲笑和批判,还可以歌颂。

在马季身上,有着很明显的一个烙印:相声是语言与娱乐的艺术,而这一切,统统要紧跟时代,与时代合作,而不是做对抗。合作的结果,马季,终成一代泰斗。

许知远的采访中,马东说到了一个非常关键性的细节,就是他在澳洲辛苦打工留学时,马季去澳洲演出,马东发现,虽然澳洲山美水美,可是相比之下,父亲的生活才叫美,“每天就是玩”,即便当时在马东眼里,中国人是比较没钱的,但是作为相声大师的马季,仍然可以在海外游玩得很舒服,这让马东下了毅然回国的心。

这个细节说明了马东的追求目标:像父亲一样,成为“腕儿”,过上“腕儿”的生活,而不是追求自由或真理。

接下来,说到马东在湖南卫视做新闻谈话节目,许知远问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为什么节目停播了?马东坦言,因为播了一期同性恋话题内容。马东没有说出口的潜台词是,这次节目禁播,让他看到了在中国做新闻类节目的诸多限制和不易,他就转向了做主持人,做综艺。

为什么说许知远的访谈是成功的,因为许知远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他的角度是成功的。通过简简单单的几个细节,你可以看到从马季到马东的成长轨迹:不对抗,合作,成为“腕儿”。

最终,马东在90后网络观众群体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里没有禁忌,很少限制,而且基数庞大,最关键的一句话,是肖骁心直口快说出来的:年轻人的钱好赚啊!

所以,许知远采访不成功么?只需要把他的访谈节目的三句话抽离出来,就能让你明白马东的心:

1、(马季在澳洲时)每天就是玩儿,才发现,澳洲虽然美,但自己处于主流消费的边缘,这个地方不属于我。

2、节目停播了。

3、年轻人的钱好赚啊!(肖骁语)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在马季的时代,进入体制,与体制合作,是成为“腕儿”的唯一条件,可是到了马东,他发现资本才能让你的“腕子”更粗,于是他痛快地拥抱了资本。

而与许知远的采访初衷对照一下,几代中国人对语言与娱乐的理解,看到这里,其实他的采访已经水落石出了,结论就是:几代中国人,即便是像马家父子这样语言类艺术中顶尖的人才,在语言与娱乐的意义和可能性上所做出的选择,也只不过是把它当做换取自己生存资本的筹码而已。

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仅此而已。

说实话,我真的没看到马东有什么“悲凉的底色”,像许知远这种榆木脑袋不知道变通、在第一季里被怼得够呛、第二季还是死不改悔的人,才是“悲凉的底色”,但是像马东这么会变通,会适应,会合作,会拥抱资本,会逢原,眼明心亮的人,哪里有什么悲凉啊。

你还觉得许知远不会采访么?

他确实很自恋,有点烦人,但那和会不会采访无关,他对谈出的东西,都在点上。

还有就是,很明显可以看出语言表达能力对个人观点的影响,许知远因为口才不好和被马东连续怼的紧张,导致没有更清楚地表达个人观点,其实许知远想说的是,即便是95%的需求,在缺乏强大人文思辨背景的中国,《奇葩说》所辩论的话题,要比西方社会同年龄、同群体所关注和辩论的话题更加低幼化、不成熟、不独立得多。

更多人站在马东一边,因为《奇葩说》就是做给95%看的,很正常;许知远也没问题,因为他是5%,不喜欢《奇葩说》也正常。关键点在于马东,他是5%,和白先勇一样,拥有身份、学识、资源和影响,却没有像白先勇一样去传播更为深度的文化,当然这是个人选择,而许知远的忧虑在于5%里像马东的越来越多。当然,许知远在采访白先勇时也问了,相对于白先勇写出《台北人》,推广昆曲已经是一件更为文化普及的事情了,或许白先勇可以用这些时间和精力写出《哈姆雷特》一样流传的东西。

许知远希望所有的5%,都能够不浪费他们的资源、才华、影响力,去创造更有价值、在世界范围内更广为流传和备受敬仰的精品,他何错之有?

 3 ) 《十三邀》第二季中许知远跟哪位嘉宾的对谈令你收获最大?

马东与许知远,就像洪七公与黄药师。洪七公总能嬉笑人间,黄药师总是一脸不屑。射雕里这两个我都还蛮喜欢的。参差多样,乃幸福本源。

看到一段评论:“许知远肯定是坚定的站在5%的队伍里的,可是你说马东是95%的吗?我觉得马东其实也是5%那一边的,要知道,这世界上再也没所有什么比属于5%的人,站到95%的队伍里去说话更迷人的了。可是你让奇葩说现场上只有马东一个5%的人,他其实也会很寂寞的。蔡康永,高晓松就是5%嘛,奇葩说最初的魅力,就是5%的人,愿意去认真的聊95%的话题啊,所以迷人嘛”。~~~深以为然

 4 ) 你对《十三邀》中许知远最关心的时代命题有何看法?

对于许知远,我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从马东的那一期开始关注他的节目,一期期看下去,倒也不觉得他讨厌,也理解他对娱乐化的焦虑。他总是一遍遍地问嘉宾,“现在的年轻人都怎么了”“这个时代是不是更加粗鄙了”“过去那个时代你怀念吗”等等。

而他的每一个嘉宾,似乎都比他现实。

如蔡澜、白先勇,过去俱往矣,只争朝夕。

如马东、罗胖子,怀抱科技与年轻人。

如西川,在文化道德和生存道德的选择下,承认自己俗人。

如诺兰,我不能评价。

如林志玲、李诞,人设不能塌。

就像很多人所说的,许知远在这个讲求现实的社会,有点那么不现实。但也是这份不现实,让他有点固执地可爱。

大众更愿意去指责一个人贪图功利,而不会去指责注重时代命运和理想的那个人,哪怕那人的表达方式有一点笨拙和自负。所以不管许知远招了多少骂,问题问得多么偏颇,这档节目仍然有它的市场。

但是我对许知远仍然存在着一些抵触,刚刚在打开圆桌派的时候,我突然明白这种抵触从哪里来了。

许知远总在说年轻人变得不向往崇高了,不爱看书了,不注重理想了,但他从来没说出为什么,而他的嘉宾要么不答,要么与他一样,感叹“是啊”。看完了两季《十三邀》,我既不知道时代为什么堕落,也不知道过去为什么崇高,所有的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用几个专业词带过,留下那些"肤浅“”粗鄙“的指责。

但是看圆桌派的时候,谈到佛系青年的时候,他们会说现在的大学生脸上都很茫然,他们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们也不像我们当年那样不愿意听就逃课,他们逆来顺受,乖乖地听着,然后茫然地看着你。

这个时候,我心里一惊,这不就是我吗?!!

窦文涛的节目,总是以生活见哲学,锵锵也好,圆桌派也好,都是从当代年轻人的情境说起,然后通过嘉宾引出更深的哲理和学术讨论,所以他让我觉得他在观察年轻人,理解年轻人,他不会单单说现在的年轻人有多么不好,他会问为什么,他会想哪里出了问题,他也会指点,表达他对年轻人的期许。

而许知远的节目,先不说节目的部分注水以及他反复的自我独白。很多时候,他似乎想说服嘉宾,得到嘉宾的认同,如同对待他的观众一样。他更像在做一档精英会谈,以大见大,但对于没有看过那些书、没有拥有那些情怀的人而言,是那么难以接近。

而当他在谈论对过去如何如何向往的时候,我甚至有些难过,因为“无知之幕”里说,在帘幕拉开之前你都不知道你是谁,也许你仍然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也许你生于贩夫走卒,也许你出生于战火连天。许知远好像是哪个大院出生,放到那个时代仍然殷实,而我大概都没机会读书,十几岁就嫁人了吧。

所以我敬重那个时代的知识与创造,但我绝对更喜欢现在的时代。我们当然应该去关心这个国家的未来和时代的命运,但是当我们天赋平平,生于人世,又面临着新时代的诸多新问题时,也有权利选择先把自己的生活拎拎清。

所以有时候我又想,许知远大概和高晓松一样,他愤怒的是北大、清华的精英们都没有情怀了,而我大概都不能被划到他愤怒的对象当中去。我还在为找工作发愁,为不知所云的毕业论文发愁,我也没有那些知识分子家庭的情怀。

这样一来,听着许知远的责问,我就更难过了。

我大概喜欢文涛、马东那样的,温声细雨地对着你说,我知道你很难、我知道你很焦虑、我理解,但你看,这个问题还可以这样看,有空你还可以去看看XXX的书,我的见解就是从他那儿来的,也许对你有些启发。

 5 ) 用尬聊,才能切开大众迷狂的剖面!

《十三邀》播到第二季,许知远终于被推到各大内容媒体的讨论中心,只是负面的评价都言谈甚浅,似乎大部分都停留在采访的技巧及风格,或者直指许知远式观念的偏见陈腐,如果仅在这个层面讨论,那《十三邀》第一季的任何一集,都可以直接被否定掉,何须等到第二季的归来,只是因为新一季第一集这号人,是马东,及其背后代表的娱乐狂欢的“思潮”。 常常说尬聊,殊不知,尬聊才是《十三邀》的最大特色,如果说柴静的《看见》是用一种体制内难得的温婉一刀,试图去戳穿迷障的社会百态,那许知远的《十三邀》则是用一种心理攻防式的尬聊,去击溃流行文化背后所过分圆滑的意识统治,前者娓娓道来,但四两拨千斤,后者生涩难懂不招待见,但刚性浓烈,都不失为时代的一面镜子,照出大众迷狂下的理解疏漏。 结论不是《十三邀》的核心宗旨,也从未心存侥幸地妄图使被采访人缴械投降,就像许知远抛出的几个或直接或晦涩的“偏激”问题时,马东依旧神态自若地予以回复,而答案是狡猾还是违心,不重要,对峙才是这种尬聊最可贵的地方,《十三邀》想要做的,或者试图通过许知远人格想去切开这个社会的出发点,在于:我们需要讨论它,纵使它显得不合时宜,我们更需要重重击碎它,不断重建,才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去看待人性、看待舆论、看待娱乐、看待一切世界成分的本质,这仿若文学,这种探讨即是文学。 最后谈谈许知远说的思维诱惑,以及现代人那种自以为甚高于人的思想自觉,这如王朔笔下的“知道分子”,就像昨晚罗振宇的【得到】举行的002号知识发布会,当知识仅仅作为所谓社交货币存在,那再无知识分子,只有通街的知道分子,在鼓吹效率的同时,如果只追求广度而罔顾纵深,那这种知识需求与鸦片又有何差别,这也是在奇葩说走到第四季的时候需要站在其对立面进行审视的原因。文化的意识形态需要正态分布,奇葩说和得到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但伴随着商业法则的驱动,这类似的意识引导已经出现局部迷失的隐患,那《十三邀》及许知远直言不讳的拷问,也当无可厚非。

 6 ) 我们真正想要的

目前,我看的《十三邀》并不多,有马东、罗振宇、蔡澜、白先勇、俞飞鸿、李安、陈嘉映这几期。
印象很深刻的一幕是:许知远拿起一本书念了一段不算短的话,问马东怎么看。
马东在听的时候表情是有含义的,但我并未明白含义是什么,但他的回答很明确:“我觉得写这个的人,想多了。”
想多了——这是我对许知远的认知。从马东的理解来看,如果这件事不能愉快地玩耍下去,进入了一种无解的、纠缠的状态时,就是想多了。
在我的理解来看,想得多是一类人在冲突中、在撕扯斗争中,总想去寻求一个答案或结果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中断。

许知远邀请这么多嘉宾,只是试图做两件事。一:这个人背后的真实心态是什么,是否恰恰与他所表现的言行相反。
一定程度上,我认为他成功了。
比如:1、他问马东关于娱乐的本质,热闹的背后是否是空洞的,不值得的。
最后马东也说了一句话:没有什么能掩盖悲凉这个底色。在行为上,马东表现出了极度的欢乐和与时俱进,但他恰恰说,他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许知远才是乐观的。
马东说:当他看到有人用力生活的时候,他就觉得乐。


2、他问蔡澜这个享乐主义者有没有如他的快乐一样多的悲伤?
蔡澜喝的什么饮料我不知道,但他“喝”这个动作,他的眼神也是有意味的,他回答:“我是一个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所以我会把不开心锁进箱子里”。
而且在前面的讲述里,蔡澜关于艺术、金钱等也有过很多困惑,但最后他找到了自己和解的方式,那就是吃喝开心。
3、他问俞飞鸿在强烈的秩序美感的背后是否也有不受控制的一面。
俞飞鸿的表现和回答都没有失序或疯狂的一面,她的答案是:“对于生活的一切我都坦然接受。生命本身豪无意义,所以才要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这是否可以解释她的秩序美感的来源?

4、他问李安持续创作的来源以及他性格中温和的这一面是否会影响他的创作和生活达到更高的高度。
李安导演给我的感觉很特别,他谦卑,不是意气风发功成名就,甚至有一点忍受的姿态。
李安回答:持续的创作来源于持续不断地直面问题并思考问题,总会有问题出现在下一个人生阶段,而他也不会放弃思考。其实这本身恰恰是“坚韧”的最好解释。
至于“温和”,李安说:“我在生活里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容易讨人喜欢,不太可能做到激烈。”李安没有解释他的温和。倒是白先勇那一期,许问:“如果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不一样怎么办?”
白说:“我会坚持我的想法,但我不忍心伤害别人”。
这可能也源于他的家庭氛围,白先生讲他的父母应该知道他的性向,但从没有讲过,更没有打骂的行为,他的父母都维护着他的尊严,不忍伤害。
我想这可能也是李安温和的原因。
5、他问罗振宇将知识变成付费的经济产品是否有悖于知识分子的情怀。
罗振宇回答:我的产品对得起我的用户就是情怀。可是他也举了一个令人感动的例子,《经济学通识》曾经点亮过某个并不懂任何经济学的人。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个人都在对自己做一个反面陈述,马东狂欢背后是哀伤,罗振宇市侩背后是情怀,蔡澜享乐背后是悲痛。
但一切并不完全如此。
这就是许知远试图做的第二件事:作为一个想得多的人,与这世界有着冲突,他试图向这些嘉宾学习更好地生存方式,他是来解惑的。如果说对其他嘉宾,他都有审视和批判的视角,但他在陈嘉映这一期,俨然是寻找心灵导师的模样,他讲出某种程度上不喜欢自己太过自我,无法更宽广地去理解这个世界。
可是陈嘉映问:“你真的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吗?”什么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过去此刻未来我们都不知道。亚里士多德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可是我们的“省察”,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吗?
的确,每一个嘉宾都带来了他们的答案。
马东狂欢的背后是对快乐的珍惜和智慧,蔡澜享乐的背后是对苦痛的原谅,罗振宇市侩的背后是不顾一切的埋头实干,李安和白先勇温和背后的坚韧和包容。
但许知远还是那个许知远,他依然会想很多无意义的事,依然无法忍受很多事。

就像这个节目里很有深意的一幕:三个年轻嘉宾很热情地讲述《奇葩说》的辩题,许知远却打断了他们,用手机放了一段轻音乐。
静默的时间,音乐流淌。
三个年轻人的表情就是所有不同性格互不理解的人的表情,尽管我们所遇到问题的根源是一样的,但我们最终都选择了自己的方式,不断调整,走出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短评

看完许知远对话马东,为什么完全没感觉到尴尬!深度交流不就是这样吗!那些很流畅没有冲突的聊天…叫做寒暄吧。

4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和能力不足以支撑起他的所谓清高和优越感,那真的是一场灾难之前的感觉吧现在的感觉是,尤其看了李诞这一集我觉得,鄙夷崇高,其实是对自我实现没有达成的迁怒,解构确实也是一种无奈。从这两个人我看到一些时代的特质。

8分钟前
  • 柚子桑
  • 力荐

许知远的牢骚里有一股天真,一种热爱生活的劲头,对改变抱有期待,就像爹妈念叨不争气的儿女,想把他认为最好的给你,虽然会不接受,也觉得固执烦人,但其中有热乎乎的关切。而真正的绝望,是心平气和的,是马东说的悲凉的底色,不批评当然很礼貌,也很高级,但本质上就是事不关己,置身事外了。

9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对谈成了辩论,强烈的戏剧性是第一季没有的。争起来,文人总是要被商人包容的,这是情商的差异。许知远还真是典型的心念大众的老派精英,他的历史观的确过时了。马东苍凉底色论可作为所有商人妥协的借口。唉,马东又成功,又被崇拜,又能忍受不完美的世界,多让傲娇清高又愤怒的知识分子嫉妒啊。

13分钟前
  • Jacques
  • 力荐

妈的,越来越想看许知远对话tfboys 许:在这个日益粗鄙化的时代,你们是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你们如何看待粉丝的狂热,你们难道没有身份焦虑自我怀疑过吗tfboys:???说实话其实我觉得tfboys的底色也是悲凉的。。

18分钟前
  • jumptigee
  • 还行

我站许知远,终于看到一个和我一样,觉得奇葩说是垃圾的人了。

20分钟前
  • 培疯
  • 力荐

许知远的问题在于他对于自己知识分子的身份特别较真,较真到一种不自知的程度。他是那种智商上没有优势,情商不高且非常笨拙的人,这样的人很不适合做采访人。再加上他对整个社会的愤怒和自己理想主义的期待导致很多时候他都是在跟人尬聊,受访者对他的否定和质疑可以说是家常便饭。马东这期也是极致了

21分钟前
  • Cecilia
  • 推荐

许知远对庸人忧虑,马东对庸人悲观。实际上人们崇拜的应该的是许知远,但是因为理解水平的问题,他们只崇拜马东。

26分钟前
  • 预则立
  • 力荐

昨天终于看了传说中的“马东那期”,我最强烈的感觉就是,许知远真是可爱啊。他的问题更接近“真”问题,所以容易让人错愕。而马东的回答,听着好像更通达,其实就是更懂得怎么让那95%的人高兴而已。那句“底色悲凉”真是引起了严重不适,他所有的语言都是一种包装。反而是许知远,尽管喜欢掉书袋,喜欢拽名词,可每一句都来自真实的困惑。跟这些人相比,许知远的言辞才是真正的奇葩说吧。这一季最喜欢蔡国强的那期,比较受不了的是马东和好评度最高的李诞一期。。可能我也比较奇葩吧。

30分钟前
  • 草威
  • 还行

马东是真正的悲观主义者,只有真正的意识到世界的虚无,意识到社会的悲凉,才能从偶得的美好中得到似乎惊喜的快乐。

34分钟前
  • 刘大壮
  • 推荐

这是两个都很痛苦的人,只是应对命运和内心的手段同,表达方式也不同。相比较而言许知远的表达方式致使他更加痛苦,马东的方式更加圆润。我们应该庆幸还有少数人在用许知远的方式来应对世界,虽然不喜欢许知远这人,但他的这种对内心的坦诚是很有价值的,而且有勇气去讨论这种坦诚,而我辈之流只能藏匿

37分钟前
  • 不码字
  • 推荐

对许知远的好感大概来自被问及是否能干这么一件能挣钱又有巨大成就的事时,许知远沉思一会给出很肯定又小小委屈的回答:我干不好,就干一下,出于诱惑或者自我证明的渴望。因为他对我没有真正的驱动力,我大概很快就会厌倦。是很较真又可爱的清高了。

41分钟前
  • 云岫
  • 力荐

该节目详细记录了一位正宗知识分子臭老九的心理治疗过程。之所以觉得好看,是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臭老九的气味。

44分钟前
  • 爆爆
  • 还行

反对许知远这样的老清新,但把他骂到墙角以后发现崛起的是一群马东,是不是也挺悲哀的?

45分钟前
  • goodfella
  • 还行

许老板一直喝水(还是啤酒)来缓解尴尬,这尴尬来自于一个中年知识分子落魄的清高,科技的进步把他的话语权淹没在茫茫的自媒体海洋,而马老板已经看穿一切,自始自终从容淡定,文人的关怀和商人的运筹帷幄奇妙地重叠在他割了眼袋的脸上,个子不高但令人高山仰止。

47分钟前
  • 林久久
  • 力荐

概括而言,许知远想问马东的是,这本应是个聪明的世界,你也是个聪明人,为什么选择去做赚浅层快感的傻事?马东回答许知远,这本是个愚蠢的世界,你也是个聪明人,既然什么都改变不了,还不如去赚个快感,带着一群人一起傻乐也是一件聪明事。

51分钟前
  • 贝克街卢平🏃
  • 推荐

《十三邀》最合适的访谈对象应该就是罗振宇马东这些在文化领域创业的知识分子,许知远对他们有很大的好奇,也认同他们是同一类人。而采访艺术家明星等人就会失去观点的交锋,沦为普通的访谈节目。

52分钟前
  • 马扎罗
  • 推荐

最近好像好多人骂许知远 我看了一期反而觉得他很有意思 马东在做95%的大众文化 许知远作为5%也在坚持

53分钟前
  • 一生热爱
  • 推荐

思想需要融合吗?

58分钟前
  • 豆汁儿大爷
  • 力荐

要求马东创造多么悠远的文化价值 就和要求郭德纲反三俗一样驴唇不对马嘴 不是现今时代的文化变得鄙俗了 而是技术革新推翻了精英的话语统治 马东利用这一点赚钱 许知远面对它内心焦灼 我始终认为 社会的进步在于让所有人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容许有禀赋的人成为精英 而非直接去改变大众的趣味

60分钟前
  • 躺倒斋主人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