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我2014

泰国剧泰国2014

主演:安妮·彤帕拉松,杰西达邦·福尔迪,萨哈拉·桑卡布理查,施莉达

导演:Paa Jaew Yuthtana Lopanpaibul

 剧照

勿忘我2014 剧照 NO.1勿忘我2014 剧照 NO.2勿忘我2014 剧照 NO.3勿忘我2014 剧照 NO.4勿忘我2014 剧照 NO.5勿忘我2014 剧照 NO.6勿忘我2014 剧照 NO.13勿忘我2014 剧照 NO.14勿忘我2014 剧照 NO.15勿忘我2014 剧照 NO.16勿忘我2014 剧照 NO.17勿忘我2014 剧照 NO.18勿忘我2014 剧照 NO.19勿忘我201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23 12:23

详细剧情

  苏丽雅(安妮·彤帕拉松 Anne Thongprasom 饰)和柯木察(杰西达邦·福尔迪 Jesdaporn Pholdee 饰)是相恋多年的情侣,两人之间感情十分要好。然而,苏丽雅出生在贫穷的家庭之中,为了拯救家族所遭遇的财政危机,苏丽雅决定离开柯木察,嫁给腰缠万贯的银行家察瓦特,苏丽雅的背叛让柯木察对她充满了愤怒和憎恨。  一晃眼多年过去,察瓦特去世了,他将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苏丽雅,希望苏丽雅能够好好的照顾他的孩子们。苏丽雅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自己家,并且来到了柯木察的公司应聘。公司录取了苏丽雅,将她安排到柯木察身边成为了他的秘书,柯木察并没有辞退他,因为他将此当做自己复仇的绝好机会。

 长篇影评

 1 ) 1%的精英身上出现1%的可能性的悲剧……还是虚构的

后来我才知道,这部电影是根据小说而不是非虚构故事改变的。

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切都好巧啊。得阿尔茨海默病、说不出一些言语的主人公恰好是一名语言学家,语言学家的老公正好是一名搞科研的医生可以和神经科医生针锋相对,主人公恰好有一个女儿要演《三姐妹》来点题,主人公除了女儿不上大学执着于表演、老公执着于事业而不能全职照顾自己之外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事情,主人公除了核心家庭没有其他家人朋友(感情好的母亲和姐姐在主人公18岁时车祸去世,正好又为主人公失去记忆增加了痛苦),等等等等。除了设定中的不合理之处,情节中的巧合之处也太多,打开让自己自杀的视频时恰好周围一个人都没有,宁死不把电脑抱着上楼导致自己无法完成自杀,等等等等。

而这一切巧合,都为了反应的主题是:得阿尔茨海默病,失去自我和记忆是痛苦的。但是,难道有人一开始不知道这一点吗?虽然我从未照顾过重病的病人,但我近距离见过这样的人。以我的理解,这种病人的无力和痛苦源自于自己无法像之前一样生活,或者以自己想象中的方式生活。而这种方式带来的挫败感往往又需要发泄到照顾自己的人身上,这意味着照顾病人的人往往承受肉体上的疲惫以及精神上的额外负担。因此,一个人除非是孤岛般存在,不然任何重疾带来的问题一是肉体的,而是社会性的,而这两种折磨的最痛苦之处往往是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的疼痛和无力感,而不是某个特定时间的爆发。然而,片中对疾病的展现都是戏剧性的,而且是表象的,而且充满了更多的思考而不是感受。

另外,电影中痛苦的仿佛更多是主角,其他人顶多眼泪打转,然而照常生活。电影的出发点是典型的“我”,即病人本身。“我”失去记忆是痛苦的,“我”必须没有尊严的苟延残喘也是痛苦的,而他人不去为这么痛苦的我妥协真是自私至极。丈夫本人为了病人如何妥协如何照顾如何痛苦完全没有展现,只有丈夫不愿留职停薪陪主角,以及丈夫执意换工作等细节让人觉得丈夫就是个无情无义之辈。

能够让主角如此注重于自己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得的病突如其来(主角刚刚50岁),所以显得悲剧。但实际上,65岁以前得阿尔茨海默病的人只有5-10%,其中更是只有13%是因为基因遗传。这也就是说,阿尔茨海默病的残酷对于一般人来说在于一个人要同时承受衰老和失去记忆,而像主角这样的案例很难代表大多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不能代表大多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另一个层面是主角的社会阶层。主角和丈夫是原配,收入高到在曼哈顿有两层小楼并可以支持三个儿女读书和职业排话剧(承担话剧演出成本),其中医学院毕业的儿子前途似锦(理论上来说已经26岁以上),大女儿不但成婚而且也有了后代(也就是最大30岁已经有了孩子,在美国中高产阶级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情况),小女儿就是排话剧居然也生活得波西米亚。夫妻二人都是博士,其中主角更是在年纪轻轻有了三个孩子后(以儿子最大来推算她也是23岁怀孕)还能在50岁成为哥伦比亚的正教授。在家庭收入方面,双收入家庭在其中一个人倒下后并需要雇用保姆后,似乎对家庭的生活完全没有影响。总体来说,这简直妥妥的是美国的1%甚至更高层次的精英。

1%的得病几率发生在收入1%的人身上的确让故事更加戏剧,但一个人的悲剧真的比数以千万计的普通人在得病后在知识、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挣扎更悲剧吗?如果是真实的故事,那么一个生命的悲剧确实和所有生命的悲剧是等同的,如果是自己编的故事的话……

 2 ) 我想念我自己

     “我母亲80多岁了,常常很多事不能自己料理,我觉得,人老了,最痛苦的就是活得没有尊严。”
                                                   ————许鞍华

      很多次跟别人说过,我最记得的,许鞍华说过的一句话,就是这一句,怎么也忘不了。

      就拍摄技巧和风格上,这不是一部好电影。但仍旧会因为好几处落泪。我觉得这是故事本身的力量,是一个个体在遭遇人生最无助的状态下,另一个同类最设身处地的结果。

       文艺作品比现实更极端。它把故事的语境推向一个更急转直下的状况:“一个语言学教授如果在最美满,事业和家庭开始收获的季节患上阿兹特海默症,眼看着自己丧失最引以为傲的语言能力,进而丢掉自理能力,丢掉尊严,会怎么办?”

       选择安乐死或者自杀?在尊严还没有丢失干净的时候,彻底做个了断?

       电影啪啪打了你一记大耳光:这个时候,你连自杀的能力都丧失了。

       这是一个很切己的故事,随时可以返照自身,因为这样得处境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当你忘了你,你还是你吗?

       电影留了一个温暖的尾巴,已经彻底丧失记忆和自理能力的Alice,在听完女儿读给她的故事后,还能辨认出“爱”。这是与事实相悖的细节。

       同样面对“阿兹特海默症”,哈内克在《爱》里给了一个相反的处理方式,老头子亲手终结了他妻子的生命。

      这是这个故事相对俗套又特别无助的地方,当她已经不是她,这爱给了谁?

      特别喜欢原著里的一句话:我想念我自己。

      一生,一世,有意义的,还是个“我”字。

 3 ) 影后朱丽安·摩尔独自撑起了这部阿尔茨海默症电影

电影《依然爱丽丝》讲述的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故事,影后朱丽安·摩尔饰演了一个原本幸福却因为患病而陷入溃败的女人。电影并不一味的消极,而是通过家人的爱和女主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不断向下的生活中明亮温暖的一面。

01

第一次出现症状,是在一次演讲中,一个原本很简单的单词,就是想不起来,大脑空白了整整30秒,爱丽丝以为是午餐时的那杯香槟闯的祸。

第二次是去校园跑步,爱丽丝突然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迷茫,无措。

后来,出现了更多次的遗忘和错误,爱丽丝真正惊恐起来。

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像个魔鬼一样,闯入了爱丽丝的世界,将她的生活弄的一团糟。

这是电影《依然爱丽丝》要讲述的故事。

02

影片由朱丽安·摩尔主演,她凭借《依然爱丽丝》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并成为影史上首位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戛纳、威尼斯、柏林)和奥斯卡金像奖影后大满贯的女演员。

影片中的爱丽丝刚刚五十岁,她工作卓越,是哥伦比亚大学最受欢迎的语言学教授,婚姻幸福,和丈夫约翰养育了三个出色的孩子。

生活中最让她担心的事情,也只是小女儿莉迪亚沉迷于戏剧表演不愿意读大学。

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幸福,但是遗传自父亲的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症在她身上发作了。

爱丽丝甚至希望自己得的是癌症,这样她就不会如此羞愧。

她还有那么多想做的事情,想看到大女儿安娜的孩子出生,想看到儿子汤姆大学毕业成为律师,想看到小女儿莉迪亚上大学生活有保障。

可是疾病让她无法再操心这些琐碎温暖的烟火日常,她要担心的是自己的遗忘。

03

病症越来越明显,爱丽丝忘记了讲课的内容,忘记了回家的路,忘记了重要的约会,忘记了刚刚说过的话,忘记了厕所在哪里。

有东西从她脑中彻底消失了,所有的生活都在离她而去。爱丽丝像个惶惑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记忆消退的过程缓慢、真切又残忍,像个冷酷无情的杀手,拿着叫做橡皮擦的杀人工具,一点一点擦掉大脑中的记忆,擦掉那些基本的认知,擦掉你生而为人的一部分,直到失去了所有,像个初生懵懂的小兽。

朱丽安·摩尔通过她出色的表演,眼角眉梢的流转,面部表情的变化和肢体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阿尔茨海默病人的真实状态,那种痛苦、迷茫、无知又无可奈何的状态。

04

失去记忆,就像一个孤独的人对着山谷发出一声嘶喊,除了回声,和回声带来的喧闹的错觉,只有无尽的虚无与刻骨的寂寞。

家人的陪伴和爱,让爱丽丝有了重新面对每一天的勇气。

莉迪亚问妈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爱丽丝说,我的才华,语言和表达让我成为我自己,我被交流的魅力征服,但是现在一些语言挂在嘴边,就是说不出来,我已经不知道我是谁了,我也不知道我还会失去什么。

她的意志依旧强悍,但是大脑却日益衰败,讽刺的是,越是聪明,学历越高的人,病情恶化的越快。

也就是说她曾经多么风光,多么野心勃勃,在这个疾病面前,就多么的虚弱,多么的不堪一击。

记忆一点一点消散,人生也仿佛倒退回到了过去,回到了童年的新罕不什尔州,和爸爸妈妈姐姐在海边愉快的玩耍。继续倒退,年龄在增长,而脑力却萎缩成了少女、儿童和小婴儿。

05

《依然爱丽丝》不是第一部讲述阿尔茨海默症的电影,《恋恋笔记本》中,女主艾莉患了和爱丽丝一样的病,她的孩子们已经接受了母亲忘记所有的事实,只有她的丈夫诺亚,从未放弃,他一遍又一遍讲述他们曾经的故事,试图唤起她哪怕几分钟的回忆。

日本文豪井上靖在《我的母亲手记》一书中,记录了母亲患阿兹海默症后的生活,在一步步的观察、记录和陪伴中,他重新发现了对母亲的爱,他从众生皆苦这个维度,理解了衰老、记忆、死亡与亲情的关系。

书中有一章我印象深刻,初秋9月,母亲幻觉中出现了雪景,她在记忆中抛弃了所有人,独自活在自己想象的孤独大雪中。

可是有那么一些时刻,谁不是活在这样的孤独中呢?

06

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说过,“失去的艺术并不难掌握,很多事情看上去都终究会失去,这种失去并不意味着灾难。

疾病让爱丽丝开始面对失去,学习失去的艺术。

她挣扎着融入,挣扎着继续,挣扎着和过去的自己保持联系。

她更希望家人记住的是曾经的她,野心勃勃,光彩动人,充满了生命力,或者至少记住的是那场演讲中的她,而不是现在成为负担的她。成为别人的负担,对于爱丽丝是一个屈辱。

所以电影结束于莉迪亚给妈妈朗读剧本《天使在美国》中的段落:

因为饥荒、战争和瘟疫死去的灵魂,飘舞而上......这些灵魂手拉着手,脚靠着脚,形成一张网,伟大的灵魂之网。灵魂是臭氧层的三氧化原子,它们被臭氧层吸收、修复,什么都不会永远消失。

没有什么会永远消失,即便记忆消失了,爱还在,这样的结束对观众来说是另一种安慰。

 4 ) 《Still Alice》- 既然她不复记得自己拥有过的东西,那么她连「失去」的能力也没有。

关于记忆之遗忘的故事多的是,然而只有这一出电影能够深深撼动我。那种震撼虽然叫我流泪,却也叫人留恋不已, 毕竟遇到一套从头彻尾都好的电影机会不多。那种心被揪住并良久不能释怀的感觉,是导演送给我的厚礼。执笔不只为感动,亦为感谢。

正藉盛年的语言学教授被诊断患有遗传性的阿尔茨海默氏症,那是一个无法抗争的病症。她要面对的除了是记忆的流失,还有自我的遗忘。最初是忘记单字,后来是文字、语言的应用。这对于念语言学的她已是极大打击。她一生所学、所了解、所撰写,甚至所传授的学问,正逐渐在其脑袋消失。并非即时的遗忘,是那种缓慢却没有规律的退化,那才叫人难受。在你毫不知情下失去你所珍惜的东西你倒认命,你大可归咎于无从预备;可是如女主角般明知每天要面临流失却甚么也做不到,岂非更难过?而这位病人,是对语言、对沟通有着如信仰般的热枕的人。她将面临记忆的退化与遗忘。叫她惧怕的并非单纯的失去,因为她已预知自己将不懂得甚么叫「失去」。「失去」本身的意义在于「曾经拥有」,既然她不复记得自己拥有过的东西,那么她连「失去」的能力也没有。爱过的人、曾握在手中的身外物、自己的孩子,甚至乎自己本身,都将从自身消失,一点痕迹也不留。到头来,体验「失去」的并非自己,而是身边的人。

女主角在阿尔茨海默症协会中的一场演讲当然是全出戏的焦点。「在这一刻,我是活着的。」最重要的是下一句:「我知道我是活着的。」清晰知道自己活着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人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当下的存活是她知道的,无奈的是,她肯定这一刻会被彻底遗忘。她声言自己并不觉得在受苦,只是在争扎、在奋力要自己真正地活着,至少能够与自身联系。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能联系可还算是活着?

如开首所言,关于记忆力倒退甚至失去的故事多的是,却只有这出能够打动我。大抵因为故事的重点就放在病者本身,不像其他的商业电影添加爱情或其他旨在催泪的故事。如十年前那套受人喜欢的The Notebook,一般是关于失忆的女主角不过加插了一个爱情故事,故事性当然强可也因此而分散了焦点。这出Still Alice情节简单却着重个人情感的演绎及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感觉实在。印象最深刻的是女主角与女儿的对话。幼女直接问了一句:「(失忆)是甚么感觉?」简单的一句对白却足够营造关心、担心、以及心伤的感觉。那气氛一直荡漾在电影中,直至结尾幼女抱着母亲那幕方慢慢淡去。

越是简单的故事情节越考验导演的功力,聪明的他选择了平铺直叙的手法说故事,这往往不被广用却是最能带领观众入戏的方法。而导演的拍摄技巧予人第一身的感觉,带动着观众投入角色,如感同身受。女主角的演技已不能单纯用「好」来形容,就是她那撒咒般的魔力揪住我的心。她不演绎哭,却令人抽搐地哭。

泪水是我给导演的回礼,亦是对电影的祟高敬意。

 5 ) 观后小感

  看完片子之后,和墨姑娘聊天,随口说起一句“想不起来了”,都能互相对视笑场,然后心有戚戚焉了。不过玩笑归玩笑,仔细打开维基百科查了一下阿兹海默病的词条,耐着性子扫完大段大段的技术词汇,有种倒吸凉气的感觉。

  Alice在被确诊后说宁愿是癌症,忽然就可以理解了。相比癌症从古希腊时期就有被发现记载过,Alzheimer这个20世纪初才被发现的疾病,大概算个无法探入的黑洞吧。真正病因不明,没有可以缓解症状或治愈的有效疗法,光是这两条就比好多重疾可怕很多。

  电影把Alice设置成一位语言学教授,当然让剧情有了更多张力。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度假小屋里找不到洗手间那一幕,瞬时让人感觉到那种惶恐,无措,难堪是如此触手可及。是啊,就是难堪,得病之后就必须在活下来和尊严之间做选择,多么简单的二选一,多么沉重的选择题。

  近来渐渐觉得电影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可以让那些你没有经历过,没有感受过,或者完全不知道的形形色色变得似乎就在面前,帮我们搭一座沟通的桥。尽管每个人的解读总是基于自己的经历和认知,尽管再好的桥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沟通,有了这桥也总是让人欣喜的。毕竟认识不知道的世界才能抱着一颗更宽容的心对待它。

 6 ) 整个影院哭成狗

哭成狗。整个影院都哭成狗啊,尽管我早场去的统共没坐几个人,仍然是一片擤鼻涕声。

摩尔演的最难得的是非常内敛,这意味着经得住细品。她没有因为演了海默氏患者就各种流口水做痴呆状,只是在细节上给了很多考量,很多时候我甚至觉得海默氏后期的她很萌。

这是多么漂亮的一家啊,每个人的性格又都是那么鲜明,编剧写的很到位。

回家又刷了一遍字幕版,弹屏上的评论从开始讨论KS肯定是个les到后来给她和摩尔配对,到最后一片静默,只在结束时第一个人写出2015年几月几号看此好片,后面评论大家跟着默默打出日期。

看到这样的片子总有一种兔死狐悲感,一个这样的女性会允许最后的自己变成这样吗?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这大概永远都无解。难免心生各种感慨,坐在黑暗里会反思良久。

对了,在此被反复证明的是,在所有的亲缘关系里,丈夫大概是最靠不住的角色。

以上所有废话都可以忽略。其实,像影片最后的镜头一样,这是一部电影about love。

 7 ) 灵魂是什么?

上帝 我有多久没坐飞机了
当我们升到三万五千英尺的高空 我们就会到平流层 在完美的无风带 甚至会到达臭氧层
我梦到过我们去那儿 飞上平流层 到达安全气流 在臭氧外层边缘 那些零散破烂的碎片 像旧布一样破旧 让人惊恐
但我看到了一些只有我能看到的东西 因为我有看到它们的惊人能力
灵魂在上升 从远在下面的地球上 因为饥荒 战争和瘟疫死去的灵魂 飘舞而上 像反向的跳伞员 双手叉腰 旋转上来
这些灵魂手拉着手 脚靠着脚 形成一张网 伟大的灵魂之网
灵魂是臭氧层的三氧化原子 它们被臭氧层吸收 修复
什么都不会永远消失
这个世界有种痛苦的进步 渴望着我们留下些什么 还依然梦想着前行

 短评

这片子很美啊…导演镜头感很强,景色人物都拍的很美,而且全片有股暖暖的爱意流淌

6分钟前
  • 古怪因子
  • 力荐

所以 在摩尔阿姨的带领下 那么问题了来了 K到底出不出柜

11分钟前
  • 13
  • 力荐

虽然始终认为“星图”才是摩尔阿姨今年的巅峰,但“爱丽丝”里的演技依然无懈可击。老年痴呆症比癌症更可怕之处,在于你根本无法和这种病魔搏斗,人生俨然变成了慢性失去的过程。最后女儿为母亲朗诵的居然是“天使在美国”,落泪了…

1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非常细腻的感情,迷失,寻找,不甘,各种各种,摩尔是每个眼神都是戏。小K在进步。希望摩尔拿奖。

14分钟前
  • momofls
  • 推荐

I miss myself. I’m not suffering, I’m struggling. I still alive. Julianne Moore is brilliant.

18分钟前
  • Lavender
  • 力荐

摩尔阿姨加一星

21分钟前
  • koala676
  • 推荐

第87届奥斯卡最无悬念的影后提名!

24分钟前
  • MattPassmore
  • 力荐

叙事平实,Julianne Moore教科书级阿茨海默症演出。这就是场生离,无可奈何地和熟悉的一切告别,连记住自己都成奢望。火候欠缺,类似题材影片已有过太多,这部从角度到拍摄手法都更像部电视电影,哦还不是hbo的,是lifetime那类...

26分钟前
  • SundanceKid🌈
  • 还行

“大概明天我就会忘记了,但在这里演说于我依旧意义重大。它使我想起了过去那个雄心壮志的自己,那个精通言语交流而魅力四射的自己。”我在学习遗失的艺术,时不时地,也会想念我自己。

31分钟前
  • 小小虫
  • 推荐

都在说摩尔姨的演技啊,我觉得这就是她信手拈来的正常水准,随便演演就这程度了,都还没到爆仓级。摩尔姨还缺一个特别经典有力、可垂青史的角色给她发挥。

33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我想念我自己

36分钟前
  • L.L
  • 推荐

我的全部生活正在离我远去,我责怪自己不能记清事情,记忆会消失,但我不会放弃,因为以前雄心勃勃的我总是被交流的魅力所折服,我曾经很聪明,我怀念我自己。

41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资源外泄。看过后表示,朱利安摩尔根本不是此前所说的什么今年没像样的对手所以稳坐奥斯卡头把交椅有望封后而是绝逼的神挡杀神佛挡杀佛。ps暮光女不错,终于从商业烂片中跳了出来,回归当年文艺片小女生的感觉了。

44分钟前
  • 猫妖娆
  • 力荐

影后提名稳,但剧本不是非常好,依靠摩尔阿姨的表演才有了几个情感上的小高潮(如找不到厕所时孩子一样哭出声和给自己的录像),更多时候在以碎片式细节展示女主失去记忆与词语的过程,因而除去那些糟心的部分外都有点白开水。推荐下同为阿兹海默题材的《皱纹》,在表现力上完胜此片。

47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我知道,晚风吹走了小仙女。

51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力荐

三星半入;不少小段落很感人,比如害怕自己不聪明了无助地依偎在丈夫身边,比如自己给自己录的那段,比如结尾她喃喃地“爱”;摩尔阿姨出神入化的演技让片子增色不少。

5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原来影片的主要部分并非朱利安摩尔如何去演绎一个患者,让这个角色更真实。而是她得知自己患病时,尚且健康的她对病症的恐惧与焦虑。其实片子本身并没有那么优秀,不过,当她得知自己患病,且是家族疾病,忍不住跟子女说sorry的时候,还是很催泪。

5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行了,叫喧着奥斯卡的人可以消停了,这片子没戏。颁奖季里大家都喜欢爆发式的夸张演法,或整容自虐,或撕逼大战,朱莉安·摩尔选择是内敛克制的演法,一个根本无法与病魔抗争的女人,最后输的一点不剩,拿到影后提名毫无悬念,至于片子里的其他人都是酱油,这片子也就只剩她一个人的表演了。★★★

5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Moore阿姨已经成精了,一个人撑起了整部片子,希望能捞到一个奥斯卡提名。小K越来越招人喜欢,已经彻底摆脱了臭名昭著的暮光的影子。

1小时前
  • 全声波频道D
  • 推荐

摩尔阿姨低调内敛又细致的表演,患了阿尔兹海默的爱丽丝是坚强又脆弱。当你想自杀时,却一遍又一遍忘了,药放在那里。一个响声,药撒落一地,居然连这念头也一并忘记。冲奥女主一号种子已然是阿姨。

1小时前
  • Danny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