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会考

剧情片其它2016

主演:阿德里安·蒂蒂耶尼,玛丽亚·德拉格斯,拉雷什·安德瑞斯,莉亚·巴格纳,马利娜·马诺维奇,弗拉德·伊凡诺夫

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

 剧照

毕业会考 剧照 NO.1毕业会考 剧照 NO.2毕业会考 剧照 NO.3毕业会考 剧照 NO.4毕业会考 剧照 NO.5毕业会考 剧照 NO.6毕业会考 剧照 NO.13毕业会考 剧照 NO.14毕业会考 剧照 NO.15毕业会考 剧照 NO.16毕业会考 剧照 NO.17毕业会考 剧照 NO.18毕业会考 剧照 NO.19毕业会考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2 04:21

详细剧情

  罗密欧(阿德里安·蒂蒂耶尼 Adrian Titieni 饰)和妻子玛格达(莉亚·巴格纳 Lia Bugnar 饰)结婚多年,两人共同养育着女儿艾丽莎(玛丽亚·维多利亚·德拉格斯 Maria-Victoria Dragus 饰),漫长的婚姻生活令罗密欧和玛格达都感到疲惫不堪,对妻子早已经没有感情的罗密欧唯一的指望,就是将艾丽莎送出国留学,希望她能够尽早离开这个陈腐不堪的国家。  让罗密欧没有想到的是,艾丽莎竟然在会考前夕遭到了陌生男子的袭击,手臂受伤,导致她在之后的考试之中发挥不佳,为了不影响艾丽莎的前途,罗密欧不惜一意孤行贿赂官员买通阅卷老师,全然不顾妻子和女儿的感受,殊不知,这一连串的举动,令他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长篇影评

 1 ) 在遍布虚伪的地方,我们能否诚实地活着?

(文/杨时旸) 和导演蒙吉著名的前作《四月三周两天》或者《山之外》相比,这部获得戛纳最佳导演的《毕业会考》显得温和了不少,尤其是结尾,没有惨烈的死亡,一切都在暧昧不定的聊天中隐隐结束。相比于直接、可见的残忍,这或许是一种更深长的无奈。 相较于蒙吉之前的代表作,《毕业会考》的故事家常而缺少戏剧性。罗密欧是一座小城的医生,他的愿望就是让女儿伊莱扎在18岁后去往国外读书。一切只差女儿毕业会考的成绩,就能拿到国外一流大学的奖学金。但考试前一天,女儿在街边意外遭遇了歹徒的攻击。心绪不宁让她难以用正常心态面对考试。面对这样的突变,父亲开始想使用一些原本自己厌恶的灰色途径解决问题。 《毕业会考》遍布着焦灼的对话和父亲心神不宁的举止,在一幕幕最俗常的场景中转来转去,罗马尼亚小城中产阶层的卧室与厨房,室外荒凉的小路与工厂,这是罗密欧生长和奋斗的地方,但如今,他却下定决心让女儿离开这里。他对女儿的“驱逐”是出于最浓稠的爱意,他对女儿说,“当年革命后,我和你母亲决定回国生活,现在我们已经付出了代价。改变这个国家,我们留在这就够了,你还是要离开。”到底是怎样的社会与环境,才让父亲如此决绝地想将独生女推向远方呢?那些平静的镜头在告诉人们,这里没有战乱冲突,没有资源枯竭,人们读书,上班,安之若素,但总有一种说不清的东西笼罩在头顶,比如精神的凋敝,隐隐的绝望,说不清的被剥夺感和不公平,换句话说,看似正常又平静的生活里缺少尊严。 作为一个有过西方生活经验,受过良好教育的医生来说,没有谁能比罗密欧更能体会这种无法言说的痛苦,他明白,女儿伊莱扎留在这里只能是耗尽自己,而不是改变周遭。他自己就是个例子,当年回国是因为某种想推动变革的热情,但如今,却被冻结在绝望里。这种绝望难以言传。他有着宽大的住宅,私家车,体面的职业,但就是有某种东西横亘在那,挥之不去。 这部电影最为绝妙的地方在于,蒙吉用父女俩之间的对话和暗自里的心理较量表达了一次拷问——在一个遍布虚伪的地方,是否能诚实地活着?父亲的性格塑造复杂又暧昧,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不屑于与权贵交往,从不获取不当之利,但他却有一个秘密情人。而更有意味的是,他一直在强调,自己从未欺骗过情人,他告知了对方自己的妻女与处境,他觉得这样也算是一种诚实与坦荡。父亲这个形象和他身处的社会互为镜像也彼此同构,他觉得自己没有同流合污,但其实没有人能幸免于难,虚伪像雾一样包裹在每个人身上,而我们总会下意识又发明出一套解释系统,为自己的虚伪辩驳。每个人都是施害者,每个人都是受害者,长此以往,我们已经彻底分不清到底是谁造就出这雾霭般的虚伪,谁需要负责,谁只能承受,而谁又能解决?当这成为无解的命题,人们能做的只能自暴自弃或者逃离此地。 而紧接着又一层拷问降临了。我们奔赴干净、有尊严的生活途中,如果需要用谎言铺就道路,我们该如何抉择?罗密欧必须和权贵搭建关系,必须让自己卷入了一场又一场,一环扣一环的交易,这是他一直逃避和不屑的东西,但这又是让女儿离开这里唯一的办法。更加残忍的是,他不但要牺牲自己,还要牺牲女儿,要女儿在试卷上配合作假,才能达成目标,而这与他一直教给女儿的价值观相悖。他送女儿出国就是想让孩子避免这一切,但现在必须先沾染这一切,才能逃离这一切。还有什么比这更荒诞更残忍吗? 罗密欧家的玻璃一次次被人打破,一桩谜案。直到有一天,他情人的孩子朝着小伙伴习惯性地扔出一块石头。这形成了某种暗示,或许是他做的,或许不是,这更像是一桩隐喻,有人成为众矢之的,有人在暗地中伏击,你根本不知道冷箭来自何方,也不知道会被谁所伤。 这故事里的人物都令人同情,罗密欧的妻子,曾经也心怀梦想,如今沦落于图书馆无聊的工作,终日病恹恹几近足不出户;他的母亲停留在老迈的回忆里;女儿浪漫、乐观又单纯;罗密欧孤独无助,内心搅拌着清醒和执拗,却也已然被虚伪同化,而还自以为仍在坚持与反抗。 在毕业典礼上,罗密欧为女儿和同学们拍下了纪念照。封锁在照片中的年轻的笑脸,会不会在多年之后变成一张张冷漠的脸?不再相信能做出任何改变,只想着能尽早逃离。

 2 ) 生活不同于想象

 黑暗中晃动的跟拍、萦绕耳际的犬吠、主人公惊慌焦虑的奔走……这些画面很容易令人想起克里斯蒂安·蒙吉的另一部作品《四月三周两天》。   此番,蒙吉以《毕业会考(Bacalaureat)》精准地剖示了当下罗马尼亚的各种社会问题,焦灼纠结奔忙的那几天,与其说是女儿的毕业会考,倒不如说是父辈的人性考核……   虽然该片在影像风格上有一定的前作延续,但立意态度较以往有一些不同,经过这些年,克里斯蒂安·蒙吉在本片中所涵盖的意图仿佛中立了许多,似乎快到知天命年纪的他已然收起了年轻时的外露,在叙事方面变得更加圆润,但依旧很稳妥,可以看出蒙吉原本就克制的戏剧性还在削弱中,并消减事件的铺叙和渲染,逐渐还原出生活的素白惯常,继而一经一纬地罗织出细密的反应出社会现状的网,然而,即便如此,在至关重要的节点处,观众依旧能感觉到那股震撼人心与人性的力量,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   可以说,面对社会现状,蒙吉的触手总是稳准狠的,虽然他此番的光影态度不一定强硬,但他依旧用影像凝练地展示着罗马尼亚当下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升学压力、教育弊端、行贿受贿、治安堪忧、人情冷漠、家庭疏离、婚外关系等等,影片用大量细节聚焦了一个中年焦虑男人的日常,继而借助于他要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个人出发,以家庭出发,逐渐波及到学校、医院、社区、法律体系等各个社会层面,于是,人们看到了一幕幕言简意赅却清晰无比的众生相。   影片格局工整,剧本十分密实,“以小见大”地包罗着社会现象,还将知识分子层面内心的切实感受涵盖进去。在这个国家,人脉显得至关重要,事事都需拉关系走后门,这让理想主义者很容易碰壁,继而心灰意冷。   影片所呈现的故事很典型,放到诸多国家都具有普遍代表性,主人公罗密欧·阿尔迪亚是一名医生,他对女儿伊莱扎的未来勾画得十分明确——到了18岁,就让她出国读书生活。影片伊始,他的计划也已接近成功——女儿获得了去英国读书的奖学金,她只需通过毕业会考即可,这对于一个学霸而言是小事一桩。然而,小事也有变大事的可能,一次遇袭手肘受伤很可能摧毁伊莱扎的美好未来,不,是父亲阿尔迪亚所设想的幸福未来。   影片在细节呈现方面,体现出创作者的观察力和功力,如主人公去找校长协商,镜头中校长的家是十分奢华的,还正举办着规模不小的聚会,而第二次约见校长时,校长开的也是豪车,这些细节在暗示着校长所存在的问题。而主人公的形象也被塑造得很具体化细节化,例如他的人际层面,有和妻子女儿母亲的家庭交集,也有和情人病人同事乃至关系网的社会交集,他处在这些交集中心,焦灼闹心,举步维艰。   蒙吉表示,这样的角色的确是千千万万罗马尼亚那一代人的缩影。而这部影片,“对很多中年人来说,这是一部关于变老的电影,关于家庭的电影,关于‘生活不同于想象’的电影。”

 3 ) 主角视角:未知与已知

回头想想,我觉得这片子最启发我的地方在于编剧,然后是节奏。至于镜头的运用啊美学啊,当然客观地讲是不错,但不是我个人会迷恋上的风格,所以不谈吧。

从一开始家中的窗玻璃被砸开始,男主以一种超出常人的激烈反应追出家门挺久挺远,而户外一副天下太平相安无事之状。明明是一场捕风捉影的徒劳无功的追寻,男主干嘛还要这样做呢?我一开始就在心中打了一个疑问。而对比接下来男主的一系列行动,这个开头还真算是意味深长吧。这是一个有自己的原则、会坚持到底追根溯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男人,唯有在与妻子的感情和关系一事上除外——那是大多数问题婚姻关系中的回避姿态。在影片将近结束的时候,男主又(首尾呼应地)进行了一次“捕风捉影”的追寻。夜晚搭乘公车的他,看到车窗外站台附近有一个大胡子男子,他敏感而警觉的将此人联系到了未缉捕归案的袭击女儿的罪犯。于是任性而冒然下了公车,跟踪这大胡子男子。这一路可谓拍的惊心动魄。对比一下《四月三周两天》中同样是在片末女主深夜一人去“弃婴”的桥段,这里更显自然了许多。看着男主执着而疑惑同时带着一丝恐惧地在黑暗中追寻,我们知道这样的追寻肯定是没有结果的,只是被导演的镜头吓得担心起男主的安危。大概是我想太多,感觉把这片子看作“悬疑片”也不为过。

嗯,从开篇的砸玻璃开始,导演暨编剧就不停地抛给观众一个又一个也许细小的疑问(卖关子)。并且,根本不care解答。人物关系、背景的交代都是不紧不慢,在人物对话和剧情推进中缓缓浮出水面。也许这样说有点儿夸张,但每个人身上都是迷。似乎男主是最清晰易读的角色了。他的性格他的一切几乎都得到了全方位的呈现。Oh wait,观众是被带入了男主的生活,以男主的立场来看待生活看待这场戏(以及,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样的剧情大概会更觉得熟悉,有代入感)。从头到尾,几乎每一幕都有男主的戏份。因为男主的无处不在,我们的视角变成了男主的视角——连妻子给女儿洗澡的戏份都得由男主“看到”。观众对男主自己的目标他的想法有着清晰的了解,而对他人呢,我们就像男主一样,几乎一无所知。

我们看到,女儿不愿意去英国留学,但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仅从男主和女儿对话、从他们的相处之中,我们看不明白。女儿及其男友的感情真的很好么,男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么不知道,因为没有他们二人单独的戏份。我们看到,妻子每天忧郁的抽着烟,做着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她究竟心中在想些什么,她怎么看待婚姻和家庭关系?我们像男主一样,只能通过她的言语来猜测。甚至连男主的警察同学,跟男主说着一套话,为什么又趁其不在场之时跟女儿单独问话?警察究竟问了多少?我们也不知道,我们随着男主一起闯入这场对话而只听到最末的只言片语。

伴随着这种主角视角,情妇及其儿子的出场都设计的挺有趣。情妇先是以美妙的半裸的身体出场,作为一副body,而身份未知。在接下来的学校场景,看到一个着职业装的女老师,才知道原来情妇是女儿学校的老师。而情妇儿子甚至第一次出场都没露脸,戴了一个面具。第二次,当情妇委托给男主帮忙照看她儿子的时候,儿子才以正常小朋友的面貌出现,并且当然也是在男主视角下,“间接”入场。

就这样,导演挖掘了一个角色,给出了一个“已知”,这个“已知”代表了罗马尼亚中产知识分子的一种状态,从而给我们展示了一些似曾相识的社会现状。之后呢,已知带出了一大推未知。而实际上,这个已知在面对无穷尽对未来的未知中戛然而止。直到影片结束,所有的疑问,没有一个得到解答。导演没有使用电影镜头特有的可以“客观”、“全面”揭示事物状态的能力(上帝视角),而是将摄像机仅仅的“片面的”绑缚在一个角色身上。

这是一种充满未知的影片。我们看到一个个现象,一个个似乎是事实的东西,我们执着追求着,得到了大量信息,可是我们依然迷茫着,困惑着,满腹疑问不知所以。毕竟,电影剧本不是面面俱到的说明文,生活更不是。我们没有上帝视角。这可能是生活无奈的一面,但也正是有趣和迷人的地方。

 4 ) 罗马尼亚新电影的旗手

晚上有课,下午等在学院,看了蒙吉去年这个第三部戛纳获奖影片。从2007年开始, 差不多五年一部,《四月三周二天》、《山之外》(2012)及16年的这部《毕业会考》,分别获得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女主及最佳导演,几乎把戛纳节的奖摘遍了,真是罗马尼亚新电影“旋风”的代表人物!

同处于从社会主义的过去转型后之社会,他表述的故事与人物我们身边都有,他使用的风格与手法我们也都熟悉及掌握,可就是拍不出他这样的准确及老道,导不出他那样的丰富与深刻!他68年出生,30岁开始导演生涯,40岁至近50岁的十年中,一直能保持着思想与艺术的上升与辉煌,这是为什么?他又是怎么做到的?

导演蒙吉马上要到上海国际电影节来做评委会主席了,趁此机会重看看他的片子,思考下这些问题,对我们的导演们应该有益处。

 5 ) 克里斯蒂安·蒙吉在二零一六

克里斯蒂安·蒙吉的新作《毕业考试》是一部格局相当工整的电影,就拿上一部作品《山之外》来对比就不难发现,蒙吉在本片中变得更不偏不倚了,收起了锋芒,也收起了他赖以成名的长镜头,风格更圆润也更世故了。导演本人在访问中透露了一个细节,我们如今看到的结尾,其实并不是原剧本中的那个,并且暗示,原先的结尾比现在这个要突兀和残忍许多。说到这里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影片接近结尾处有一段莫名其妙的“恐怖片”桥段了。 在我看来,《毕业考试》最精华的地方在于剧本,戛纳颁给他最佳导演奖,(当然因为金棕榈和最佳编剧他都已经拿过了),多半也是冲着这个好剧本去的。一个其实可以压缩到100分钟就能把故事讲明白的剧本自然是很有魅力。教育,道德准则,社会机器的运转,知识分子对国家的期待和失望,太多或大或小的东西,都让蒙吉像包饺子一样捏合在这部电影里,让人不得不佩服他对罗马尼亚社会敏锐的观察和讲故事的能力。 我们从小写作文就被教育说要“以小见大”,但真正做到其实是很难的。尤其在电影这样的媒介中,如何在为观众呈现十足“生活化”“真实感”和避免流于肤浅说教的双重任务下做到见微知著,是很见功力的一件事。作为都经历过应试教育的我们来说,从《毕业考试》里找到共鸣不是难事,父母的殷切期待,他们在背后所做的努力,还有在个人愿望和父母“规划”之间的分歧,想必是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的时刻。 但我要说的“以小见大”并不仅仅着眼于此,当我们开始仔细分析罗密欧费尽心机也要把女儿护送到国外的根本原因时,你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呵护和关爱,还有一个知识分子对自己国家的复杂情感。影片中段,罗密欧向女儿倾诉,自己其实十分后悔当初回国的决定,导演在这里举重若轻地把个人,家庭和社会串联在了一起。也是从这里开始,《毕业考试》便不再仅仅是一部讲家庭讲教育讲父女关系的电影了。 其实导演本可以选择把这条暗线继续强化和发展下去,片中有不少和罗密欧一样身居要职可称作社会“中流砥柱”的“官人们”,他们大多身怀良知,更深谙处世之道,还多少明白“东方”与“西方”的异同,他们背后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片中还有戏份不太多的母亲,一位被刻画成“坚守道德准则”而“失去”了其它东西的母亲,跟着罗密欧回到罗马尼亚的二十多年来,她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蒙吉并未让影片朝这个方向发展,后半部分女儿男友 Marius 戏份开始增多,使整个故事发展继续“紧密团结在”父亲和女儿周围。我们这次看到的是一个野心不那么大的克里斯蒂安·蒙吉。 放映后的访谈,有一位东德背景的观众问到类似的问题,而蒙吉自己也说,罗密欧这样的角色的确是千千万万罗马尼亚那一代人的缩影,(我想他也在说他自己吧)。自1991年后,他们从对新国家满怀憧憬到渐渐地和社会“本来的规则”融为一体,不是一句简单的“无奈”就可以概括的。而这种源于理想主义的失落,又进一步融入到对下一代人生观的灌输和教育之中。然而,下一代的“花朵们”早已不像他们那样肩负那么多家国和情怀了。 在国家转型的过程中,人们追求的东西也在不断变化,两代人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蒙吉在《毕业考试》中通过教育这个母题,和“高考”这个切入点巧妙地给挖掘出来了。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虽然海报上是父亲和女儿两个人,但事实上片中只有父亲罗密欧一个主演,甚至几乎就是他的独角戏。不管是戏份还是表演功力,女儿的扮演者 Maria ——这位曾出演过迈克尔·哈内克《白丝带》的长在德国的罗马尼亚裔演员——都要逊色不少。没有一个血肉更加丰满的对手与罗密欧对戏,这比影片缺少一个强有力的结尾还要让人遗憾。 距离导演借《四月三周两天》摘取金棕榈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十年,如果以伊纳里图的《21克》和《鸟人》,或者锡兰的《三只猴子》和《冬眠》,作比一个当代导演在十年里可以演变多少的标杆,那么蒙吉无疑是要失色几分。《毕业考试》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或许放在十年前一样可以摘得金棕榈的桂冠。但今年只抱回最佳导演这个安慰奖,也算是说明了些什么了。

 6 ) 他是这一切的根源,他怎么惹了一个养狗人

他是这一切的根源,他怎么惹了一个养狗人

《毕业会考》(Bacalaureat 2016)这部电影在针砭时弊的同时也深入刻画了人心和人性。片中的某些细节值得仔细推敲,若不这样,我们可能会得出完全错误的认识。“针砭时弊”当然是故事的连带起的效应,但若我们仅考虑故事中事件发生的原因,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本片男主角、外科大夫罗密欧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他不仅是自己家庭危机的制造者,也是他女儿毕业会考前麻烦的间接制造者,而其中的关键可能在于他并不知情地惹毛了一个养狗人。

为何说他是自己家庭危机的制造者呢?他妻子现在的状况就可作很好的说明。他和妻子都是留学归国人员,在东欧剧变的背景下选择回国应当说他们是怀有一颗赤子之心的。然而,即便罗马尼亚的制度发生了变革,但人心似乎亦然,整个社会并没有按照他们的意愿在发展,他们失望可想而知。显然,他并不是个能抗拒诱惑、保持初心、坚守原则的人,而他妻子可能刚好相反,因此夫妻间的嫌隙应运而生。他妻子现在烟不离手,原因还不仅在于婚姻危机,还有她的某种“坚守”。在那样的社会,“坚守”,哪怕一丁点,都有可能会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她现在的图书管理员的职业在某种程度上就可视为明证,她心中的悲苦又岂是手中的烟能化解的。

相比他的妻子,他可实际得多,他不会作毫无利益的“坚守”。他跟那个叫布莱的前海关官员、现在的副市长在商讨利益交换时的一个细节似乎可以说明他的上述个性。他一开始想拒绝布莱给他倒的一杯酒,当喝完后发现是好酒又主动要一杯时,这分明是想说明他并不是个有原则的人。而现实当中,他背叛妻子便有了个性基础。

正因为他对妻子的背叛,跟曾经是自己的患者、现年35岁的年轻漂亮的女教师保持着情人关系,导致他女儿毕业会考前遭人袭击。这个袭击者显然并非意在他女儿,因为袭击者根本就不想实施强奸,似乎也不是想阻止他女儿毕业会考,虽然他女儿的会考的确因此受到了影响,但仔细分析他女儿被袭后的表现,尤其是她能够指认犯罪嫌疑人却故意不予以指认,我们似可断定这其中必有蹊跷。要解释清楚这一点需从他们家不断遭到的“骚扰”开始思考,而线索就是他每次被骚扰时都有狗的影像出现。

第一次是他家的窗户玻璃被人砸坏时,他下楼追找闹事者,他背后有条黑狗,而在不远处的铁道另一边站着一位穿黑裤子的人,他想追上这个人,不巧遇上飞驰而来的火车,等火车过后,那人便逃得无影无踪了,显然,这个人的嫌疑最大。第二次遇骚扰是在他驾车带女儿回家的路上,一条狗从车的右前方突然窜出来,虽然急刹车避开了这条狗,但他和女儿都受惊不小;虽然我们也不好断定这条狗的主人是在有意释放狗来骚扰他,但结合后面的事件,我们是可以推断这次“窜狗”决非随机事件。第三次他送女儿参加第一天的会考,出门便发现自己车子的雨刮被人扯起了,不远处有条狗在蹓跶。第四次是车子的挡风玻璃被人砸了,吓得车前的那狗扭头便跑了,这个砸车子玻璃的人应当是狗的主人。第五次,是他女儿不想指认犯罪嫌疑人后(警方根据录像抓住的人被放在其他人中间这是很容易辨认的,而那个不读纸条上的话直接背出来的人应当就是袭击者),他坐公交回家时,突然发现那位被释放了的嫌疑人很诡异地看着他,于是他突然明白了什么,下车追赶,进入了一个狗吠声一片的社区,这个社区正是他情人居住的社区,可以想见,犯罪嫌疑人是有意在暗示什么吧,这个细节显然也在向我们提示:狗主人就是犯罪嫌疑人,他之所以要对医生的女儿实施袭击,是因为他跟医生的情人同居一个社区,而他实施袭击时正是医生跟情人缠绵之时。如果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的话,那么,袭击者定与这个情人有某种关联,或是暗恋,或是某种卫道者。

我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1)卫道者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所以,他的袭击行为容易被原谅。这至少是他女儿不指认嫌疑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便她被袭击时,嫌疑人可能还有其他要挟的砝码,或许就是她爸爸的性丑闻。(2)卫道者要维护某种伦理秩序。扔石头似乎有某种宗教意味,而最后他带着情人的小孩在公园玩时,这个小男孩就向另一个不遵守秩序的小男孩扔了石头,这似乎是暗示,扔石头并非为了行为者的直接利益,而是出于义愤。此外,卫道者的目的一旦达到便不会滥及无辜。所以,当他被妻子赶出家门后,本来一直想装窗户护栏的妻子便不再想装了,显然,他才是这个家的危险源。他只要离开了原来的妻子,无论他跟不跟现在的情人继续,婚姻的伦理秩序都得到了维护,骚扰估计便不会继续了。(3)他女儿不再想出国或许也与卫道者有某种关系。他一心想让女儿出国,甚至跟情人保持悖伦关系也说成是为了女儿,他将出国之事一定搞得沸沸扬扬,这多少会引起极端的宗教狂热分子(如果这个家伙是狂热一分子的话)的不满,由骚扰到人身袭击,攻击的程度似乎是在加重的,这可也就是卫道者在加强警告的程度。当然,他女儿已有男朋友,不想出国留学,有她自己的考虑,而且某些细节似乎也表明她有意不想考好毕业会考,比如她不穿袜子在室内行走,她父亲就提醒过她两次。(文/石板栽花 2016年12月14日星期三)

ps.感谢奇遇电影字幕组提供本片中文字幕!

 短评

它的社会议题可以引起一些共鸣,但它却不是那种艳惊四座之作,人物设置很出色,性格刻画也非常的到位,但是故事的力度还是不够,表现手法也较为窠臼,很多时候会让我感觉像是又看了一遍《流浪的迪潘》似的,只是它所反映的并非是移民的问题,而是更接近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社会所存在的种种病态的一面。

4分钟前
  • Ron Chan
  • 还行

不要再说这很中国了,片中的医生,或者一次别离或者达内兄弟某些片的主角们之所以让人移情,是因其身陷道德选择的困境时仍有强烈的自省能力,而很多中国人行恶时是不以为耻的

5分钟前
  • zitsunari
  • 推荐

把人蛋看碎的一部片。最精彩一幕:妈妈反对安排女儿考试“作弊”,高尚地说那不公平,爸爸问你有别的办法吗,妈妈说没有。爸爸:你明知道你没有办法,又不愿意承担责任,因为你知道我会解决的。妈妈:公平是需要代价的,我可以承受这代价。爸爸:你能承受得起是因为我都处理好了。

7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有点失望,感觉像在看阿斯哈法哈蒂。一个控制狂父亲,和一个绝望主妇母亲,场面调度和音效设计依然是亮点,但台词铺得太满,各种细枝末节令人分心,像是所有人物都约好了集中在这几天表明立场袒露心迹。最主要还是核心事件的力度不足,这点上和四月三周两天没法比。

9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我们是怎么变成敌人的,你还记得吗?” 毕业会考都不算什么,背后的人心人性是人生更大课题……祸不单行, 万劫不复,但比《狩猎》还是有较大差距。

12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这部电影就像电影里的那个女儿,优秀、诚实、自律,但是不太招同龄人喜欢,得出国才行。

15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本届#戛纳电影节# 少有的扎实杰作,蒙吉把达内秒成渣渣啊,这片完全可以原封不动移植到中国。

19分钟前
  • 米粒爱肥内裤
  • 还行

每一个人都是好人,这个社会却不是个好社会,到底哪里错了?蒙吉的剧本将一张严密人情社会关系网铺开,破洞的恰是毕业会考的女儿,她是打碎这个网的希望。[B+]

22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功利性十足的人物设定,枯燥乏味的镜头语言,罗马尼亚社会新闻剪切板

26分钟前
  • 战将波舰金
  • 较差

天啊这剧本也太不明觉厉了吧,感觉完全可以直接移植到中国!蒙吉已经很克制的在削减戏剧性了,但那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却一点没减少。一场为时三天的高考,父女都在熬出自己的成人礼;人际关系如网,动辄有蜘蛛出没。必须二刷~

3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和《我是布莱克》连着看,把肯·洛奇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34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力荐

我们都是一点点被改变,从一个事件引出多个事,被揭开的社会一角,最终引申至深层的社会问题,蒙吉这部片子关注的是更近的当代生活,相信很多人也会更多共鸣吧。

3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电影很好,很私人性质的不喜欢。不喜欢这样太稳妥的电影。

40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蒙吉狂倒苦茶三部曲,终于在Ani de liceu的片尾曲中,露出了一些亮色。砸玻璃装监控想起了《隐藏摄像机》,结尾居然是《白丝带》,电影大串片药丸。91年归国的罗马尼亚中产阶级,扮演了操心过度忙走关系的家长,岂不料生活越捣越乱。镜头框住的人物事件精确无比,答卷子的可不是小孩子。

42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蒙吉果然稳准狠,再次用影像匕首刺破罗马尼亚一系列社会问题:升学压力,高考走后门,医生受贿,治安堪忧,人情冷漠,婚外关系,太中国了。不似旧作432凝练精悍,而用大量旁枝末节拼起一个焦虑中年男人形象,展现如何在这样环境中苟且生存。没一点废料,自然光手持长镜代入感强,主竞赛最打动我的一部

43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剧作一如既往地滴水不漏,父女关系刻画很真实,很多台词都有真切感受。不过蒙吉拍成这样也只能算是水准内发挥,对社会的观察感觉反而不如前作。而且今天突然想到剧情有巨大漏洞:欧美的学校都可以轻松申请到延期入学的,女主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先入学再补考,既然走关系,怎么这一步都想不到...

4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透过妇女关系窥探了整个罗马尼亚社会。爹跟女儿说的那些话,我爹也曾经跟我讲过。如果这一代努力的根由,只是为了下一代逃离的话,那该是个什么国家啊。

52分钟前
  • 小土豆鸭
  • 推荐

社会主义血缘就是你说发生在中国或者中国导演拍的我也信……

55分钟前
  • Mumu
  • 推荐

他要讲的其实不是事,而是整个罗马尼亚社会的某一面,呈现一种生活的状态,什么都点到即止。蒙吉的发挥很稳,足够让人满意了。

5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杰作!滴水不漏的剧本,拍出了我的心声,我差点看哭。如果我有孩子,我真的不知道怎样教他既要诚实地生活也要遵循游戏规则。剧本牵涉了若干条并行不悖井然有序的线索,结尾非常有寓意。影片没有任何一处是我不喜欢的。

1小时前
  • 小A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