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到宇宙边缘

记录片英国2008

主演:亚历克·鲍德温,西恩·帕特维,Paul Essiembre

导演:Yavar Abbas

 剧照

旅行到宇宙边缘 剧照 NO.1旅行到宇宙边缘 剧照 NO.2旅行到宇宙边缘 剧照 NO.3旅行到宇宙边缘 剧照 NO.4旅行到宇宙边缘 剧照 NO.5旅行到宇宙边缘 剧照 NO.6旅行到宇宙边缘 剧照 NO.13旅行到宇宙边缘 剧照 NO.14旅行到宇宙边缘 剧照 NO.15旅行到宇宙边缘 剧照 NO.16旅行到宇宙边缘 剧照 NO.17旅行到宇宙边缘 剧照 NO.18旅行到宇宙边缘 剧照 NO.19旅行到宇宙边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5 05:29

详细剧情

  这是一部最新、目前为止电视上最好看的宇宙科普纪录片!影片从离我们最近的月球开始,一路引导我们探索太阳系到银河系以至人类所认知的宇宙的“边缘”。细致呈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神奇地貌,奇幻的气象变化,3D制作效果极致真实,带领你逐步走出太阳系,饱览整个宇宙的神奇景象,科幻和天文爱好者绝对不能错过的好片!!  如果我們能夠前往宇宙的邊緣,我們會看見什麼? 是什麼力量凝聚了宇宙,現在有什麼力量導致宇宙的最終毀滅? 國家地理頻道新推出四個特別節目,將帶領觀眾進行跨越宇宙的史詩之旅,詳細觀察恆星如何誕生、宇宙的終極命運、其他行星上的生命、以及最神祕也最駭人的現象:黑洞。這一系列特別節目利用精心設計的電腦合成影像,有效地說明地球之外的環境。宇宙會被徹底撕碎到只剩下最小的基本粒子嗎?或者全部的恆星將逐漸熄滅,只剩下冰冷而且無生命的宇宙?  宇宙之旅JOURNEY TO THE EDGE OF THE UNIVERSE  超越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遺留在月球的足跡,本節目飛過明亮的金星前往水星。幾乎完全由鐵構成的水星,或許是一較大行星的殘餘。火星是個充斥極端事物的行星:有龍捲風、火山,還有地球上前所未見的峽谷。木星上永久存在的紅色風暴有地球的三倍大,而且已經持續成千上萬年。土星的衛星泰坦,擁有類似地球的地形,但是泰坦星上的河流、湖泊和海洋,並不是由水構成,而是液態甲烷。那裡會存在生命嗎?節目中將帶領觀眾前往宇宙深處,進行一場終極太空之旅。

 长篇影评

 1 ) 仰望星空

关于人的渺小,《庄子•则阳》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用蜗角上两个国家的争斗,来讽谏齐魏间一触即发的战争。因为天地四方无有穷尽,因而齐魏两国之争也如触蛮一样无谓。
此典出自2300年前,庄子的思想和洞见实在超前。难怪每读庄子,其飘逸超然的自然观和人生观总能引起我的强烈共鸣。
然而庄子俯仰天地之间,毕竟无法像今人一样确知:天实无穷,地实微小。如果曾经存在过的人类的那些智慧之脑能够知道:地球如此微不足道,太阳终将毁灭,宇宙浩瀚而虚渺,他们会做出怎样的思考?
先贤也好,圣哲也罢,难免其识见的局限。因而我更关注真实宇宙观诞生后,人类之脑的思考成果。爱因斯坦即其中之一。
爱因斯坦说:幸福来自于有目标的生活,而不是来自他人或物质。(If you want to live a happy life, tie it to a goal. Not to people or things.)
爱因斯坦当然明白一切终必成空。但他给出的答案却是虚无的反面。
我们每个人,尽管渺小,但生命本身就是奇迹。在酷热或冰冷的宇宙中,地球本身就是天堂。
尽情生活吧!按自己的愿望和目标!
不知道是谁说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温家宝总理有一首诗,《仰望星空》,引而共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2 ) 为了学习,我看了三遍,扒了台词出来

我们的世界 温暖、舒适、熟悉
但当我们仰望天空 我们想知道
我们是居住在宇宙中一个独特的地方
或仅仅是太空的小小一隅
宇宙是友善的,还是充满敌意
我们是一直站在这里猜想
还是离开故园来一次终极探险
去发现奇观 直面恐怖
美丽的新世界 邪恶的黑暗势力
时间的起点 创世的时刻
我们是否有坚持到底的勇气
或是逃回家?
想找到答案只有一个方法
我们开始一步步时空之旅
离地面60英里(100公里)高度,就是太空边缘
仅仅一个小时车程
地面上,生活在继续
车水马龙,商业繁忙
《星际迷航》还在播出
当我们回到家 如果我们还能回家
一切还会如初吗?
我们还是原来的我们吗?
我们必须抛掉这一切
步入前方广阔的黑暗海洋
前往月球
在我们之前,已有数十名宇航员前往月球
其中12人踏上了月球表面
月球距地球只有25万英里(40万公里)
坐宇宙飞船需要3天
贫瘠 荒芜
月球看起来就像一个遗弃的战场
但是惊人的熟悉
那么近,就像我们几乎没有离开家
尼尔·阿姆斯特朗的第一个脚印
看起来就像在昨天留下的
那里没有能够改变脚印的空气
这些足迹会存在数百万年
或许比人类存在的时间都长
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
我们必须自己踏出自己的一大步
1百万英里 5百万英里 2千万英里
远征前人未曾到达的地方
一个友善的面孔从黑暗中浮现
爱之女神 金星 启明星 长庚星
它可以在东方迎接新的一天
还会在西方道晚安
金星是地球的姊妹星
大小与引力与地球相仿
我们在这里应该是安全的
但是金星快车空间探测器却时刻提醒着我们
告诉我们那些耀眼的云层是由致命的硫酸构成
金星的大气充斥着二氧化碳
没想到金星是一个愤怒的女神
有毒的空气 难以忍受的压力
还有炙热 温度接近900度(500℃)
多呆一会 我们会被腐蚀、窒息、压碎和烤焦
任何东西都无法在这里生存
即使像前苏联金星号机器人探测器
它的厚重装甲已被这极端的大气环境给毁了
从地球看她是多么可爱 近观这个女神却是可怕的
她是来自地狱的姊妹
数千座火山犹如长满了痘疮
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留住了太阳热量
金星正在燃烧
这是无节制的全球气候变暖
在它变暖之前或许是美丽而平静的
很像她的姊妹星 地球
也许它就是我们地球的未来
那些闪烁的星星哪里去了?
美丽的圆球滑进了太空
或许我们不应该来这里 我们应该回去
但是太阳有催眠般的魔力 像美杜莎(古希腊神话中3位蛇发女怪之一)
可怕的让人无法正视,也无法抗拒她的力量
引诱我们继续前进 像飞蛾扑火
等等,这里还有其他东西被太阳炙烤
它一定是水星
太靠近太阳,就会这样
这里温度剧烈变化
晚上会到零下275度(-170℃)
正午则超过800度(400℃)
烧焦再被冰冻
信使号空间探测器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
相对体积来说,小小的水星具有强大的引力
它就像一个裹着薄薄岩石层的大铁球
这是一颗大行星留下的核心
其他部分去哪里了呢
或许是一个迷路的行星猛地撞进了水星
在一场致命的宇宙弹球游戏中水星的外层被炸掉了
这些游荡的行星在宇宙中疯狂地掠过
毁掉他们道路上的一切
我们就在其中
脆弱、裸露而且渺小
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该回去了
但是谁又能抗拒的了
散发着迷人光彩的太阳
我们的光线,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一切都被太阳控制着
依赖于它
它是驾着战车穿越天际的希腊美男子太阳神
是每天重生的埃及神“拉”(埃及神话里的太阳神)
以及巨石阵夏至的日出
数百万年来
我们对太阳神的景仰止于远观
由于实在太远
如果太阳熄灭了,8分钟后我们才会知道
太阳大到可以装下100万颗地球
谁需要这些数字呢 我们看到了它的真面目
我们每天看到太阳挂在天空的熟悉面孔
现在近观它,又陌生起来
由炙热气体形成的汹涌大海
表面温度超过1万度(5000℃)
难以置信的是它的核心温度则可以到数千万度
这里热到足以能够
每秒钟把数百万吨物质转化成能量
超过人类有史以来产生的所有能量
地球上所有的核武器对于它都是小巫见大巫
在地球,这些能量是我们利用的光和热
近距离观看时,却是令人感到不安
太阳的电磁活动迸发出巨大的炙热气体环装物(日珥)
有的足有一打地球那么大
释放的能量超过一千万个火山
当它喷发的时候 就会露出下面温度较低的部分
形成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比周围温度低一些
所以看起来是黑的
但仍比地球任何东西都热
太阳黑子同样巨大,超过地球大小的20倍
但是总有一天,这一切都会结束
太阳的燃料会耗尽
太阳死去,地球也会随之死亡
这个神祗创造了生命,也会摧毁生命
要求我们保持距离
这个彗星太靠近太阳了
它被太阳的热量蒸发
产生绵延数百万英里的彗尾
这里冰冷彻骨
我们清楚彗星来自哪里
它来自深太空的冰冻垃圾
但你看这些蒸汽、间歇泉和尘埃
这是太阳正在融化彗星的冰冻核心
太奇异了
犹如外面包裹着肮脏沥青的巨大脏雪球
看起来像是有机物的小颗粒
被冷冻保存 谁会知道已经保存了多久
也许和太阳系同龄
如果像这样一颗彗星在数十亿年前撞到年轻的地球
也许带来了生命原始物质有机物和水
彗星甚至可能在地球上播下生命之种
后来进化成你和我
如果彗星现在撞上地球
想想恐龙吧 被彗星或是小行星的撞击彻底灭绝
这只是时间问题
毫无疑问,总有一天我们会步恐龙的后尘
如果地球上的生命灭绝了 我们会被困在这里
无家可归,漂泊在危险宇宙中
我们需要找一个新家
在几百万甚至数十亿的行星中
一定会有一个行星不会很热,也不会很冷
有空气、阳光和水
可以让我们舒适居住,生活
红色行星 我们都熟知的火星
几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都在寻找火星上的同伴
寻找生命迹象 那里有外星生物吗?
我们准备好改写史书,撕毁科学书籍
颠覆我们的世界了吗?
接下来发生的可能会改变一切
火星比任何其他行星都能激发我们的遐想
想到科幻电影、漫画,你会联想到什么
火星人?
这都是虚构的,对吗?
但如果这里真的有生物呢?
无法想象,近观火星它是一个死去的行星
使得地球适宜居住的演化过程几亿年前在火星上就停止了
红色、死寂
火星是一块巨大的化石
等一下,还有东西在活动
一个巨大的尘暴
绝对超过地球上最大的龙卷风
这里有风
有风说明有空气
可以维持外星生物的空气
但对我们的呼吸来说,火星的空气太稀薄了
而且这里没有臭氧层
没有什么能够保护其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这里有水
但在彻骨的严寒中只能永远被冰冻
很难相信有什么可以在这里生存
但是在地球 极冷和极热的地方都有生物存在
即使在最深的海沟
生命好像病毒
会适应环境、会散播
也许我们现在正在携带着
生命的病毒穿越宇宙
即使在最极端的环境里,生命都会找到生存的办法
但在这个死去的行星上
没有活动去补充它土壤中的成分
没有热量使其冰冻水融化
还有大量尘埃,让我们无法辨别方位
奥林匹斯山,以希腊众神的家乡命名
一座巨大的古火山
超过珠穆朗玛峰的三倍高
没有活动的迹象
自1970年发现它时就宣告它是一座死火山
等等 好像是熔岩流
但是任何熔岩流早就该停止了,在陨石撞击下都会被毁灭
除非这个怪物没有死,只是休眠了
火星的坚硬地表下可能有岩浆
积累着,等待喷发的一刻
火山活动会融化土壤里的冰冻水
将气体冲入大气中 循环利用矿物质和养分
创造出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
这让美国大峡谷看起来像是人行道上一条裂缝
无尽的荒凉
长度足以横跨北美洲
但是在这里有活动的迹象:侵蚀
看起来像干涸的河床
也许是火山活动融化了土壤中的冰
形成洪水冲出巨大峡谷
可能地下火山仍在融冰成水
哪里有水,哪里就有能会有生命
搜寻生命的前锋就是这个简陋的家伙
美国宇航局的机遇号火星漫游车
它找到的证据证明这些贫瘠的平原
曾是古代湖泊或海洋 这些有水的地方可能会藏匿着生命
看看这些山沟
火星轨道探测器总能发现一些新的山沟
这进一步证明火星仍活蹦乱跳
也许是火星地表之下的水正在流淌
水可能维持火星上的生命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些生命
或许我们已经找到了,不是在火星,而是在地球
有人认为生命起源于火星,后来迁移到地球
可能是一颗小行星撞击火星
使得包含微生物的火星碎片飞向太空
进入年轻的地球 在地球上播种下生命的种子
难怪我们觉得火星那么迷人,它可能就是我们祖先的家园
我们可能都是火星人
我们熟知的火星远去了
取而代之的是这个活跃变化的新行星
如果我们连我们的隔壁邻居火星都不了解
我们怎么能想象前方的惊奇
我们的方向指向宇宙
回到140亿年前 创世的那一刻
此情此景开始让人害怕
就像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视频游戏
但这些也是真实的
小行星,其中有些有数百英里宽
这个约有20英里长
你看,上面有个空间探测器
降落在一个时速达5万英里的小行星上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们一直在努力研究这些碎石
碎石之间经常碰撞
碎片后来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地球上看到的陨石
我们的古人把流星雨看做是魔法的征兆
他们是对的
就是这样 一些碎石聚在一起就会形成行星
包括我们的地球
多美的魔法
通过测定地球上发现的陨石年龄
我们知道行星诞生于45亿年前
这些陨石是我们太阳系的出生证明
但有些原因导致这些岩石没有形成行星
一定是什么阻止了他们
某种强大的力量
木星 犹如巨大的怪物
至少比地球的大1000倍
大到可以装下太阳系其他所有行星
木星的巨大体积对它周围产生很大的影响
它的引力正在把这些小行星形成扯开
真是美极了
但这个美人是个巨兽
木星几乎都是由气体组成
如果在这里着陆 我们会径直穿过它的外层一去不复返
木星的美丽面孔是它极端狂暴的产物
木星自传极快
卷起时速数百英里的飓风
把云层扭曲成条状和大大小小的漩涡
这就是传说中的大红斑
它是太阳系中最大、最猛烈的风暴
至少有地球的3倍大 已经肆虐了超过300年了
这些翻腾的云产生闪电雷暴
任何一个闪电都比我们地球上的强一万倍
远观眺望才是最好最安全的
在它的两极
那些光就像我们地球的极光一样在翩翩起舞
但盖革计数器的读数开始发狂
致命辐射产生的光看起来也是能致人死地
太空中凡事不可貌相
宇宙中充满了恐怖和陷阱
也许这个五彩缤纷的木卫一是一个避风港
错了 大错特错
那些闪亮的颜色是熔岩、火山喷出的岩浆
我们神奇的宇宙之旅开始变成了生存之战
我们曾希望只要战胜这些危险
我们就会看到无法想象的奇观
离开地球4亿英里
搭乘民航航班要飞一个世纪
多么古怪的地方
不可思议的是,它看起来又是那么熟悉
所有的冰、山脊和裂缝 都与北极有点相似
它是木星的卫星 木卫二
也许真的很像北极 冰块漂浮在液态水上
但是这里距离太阳有5亿英里
当然,木卫二是冰冻固体
除非木星的引力在它内部造成摩擦
使冰融化,允许生命在它的
冰冻外壳下的水中发展
我们距离外星生物也许只有几英尺远
下面有微生物、甲壳类,甚至有乌贼构成的生态系统
我们和这些可能存在的外星生物之间
只隔着一层薄薄的冰
在我们派出飞船钻透它的冰层之前
木卫二仍会一直保守它的秘密
它挑逗着我们的想象 萦绕在我们梦中
现在它就在我们面前自传
土星
由古罗马农神的名字命名
他曾经统治过一个祥和安宁的黄金时代
这个行星是一个巨大的气体球 轻到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壮观的土星环展开的长度几乎等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那是卡西尼探测器
它收到鬼魅般的无线电信号
可能是由土星两极的极光产生的
这是真正的天体音乐
卡西尼告诉我们这些土星环的来历
它们是被土星引力撕碎的卫星残骸
彻底毁灭产生的无比美景
无数的碎坚冰
有些很小,就像冰块,有些则有房子那么大
他们碰撞、破碎、重新聚集
就是我们太阳系的早期快照
尘埃和气体环绕着初生的太阳
然后引力施展魔法 吸引碎块聚集在一起
直到这些碎块形成地球
我们可以一直待在这里
但我们还要赶路,还有很多东西要看
土卫六 被厚云笼罩着
它有大气层
有风、雨,甚至有季节
有河流、湖泊和海洋
看起来和地球很像
但那不是水,是液态天然气
这里天然气比我们地球的油气储量多几百倍
或许有一天 我们把它当做一个燃料基地
假设土卫六上早已没有生命
惠更斯号探测器在这里寻找答案
它报告说土卫六的土壤中存在有机成分
但这儿太冷了,低到零下300度(华氏)
生命无法发展
除非土卫六变暖
有人预言太阳会变得越来越热
真是这样,也许这里会出现生命
就像数十亿年前的地球
当地球热到我们不能居住的时候,或许我们可以搬到土卫六
到那时,也许我们就会把这个遥远的地方称为家

离我们至少7亿英里
过了这个点,我们就看不见地球了
我们正站在悬崖边上
眺望着通往时间起点的巨大深渊
我们有勇气跳下去吗?
我们在太阳系的外围
在地球上看不到这里,古人不知道这里的存在
就像潜入深海
那些光环,天王星的倾斜的自转轴看起来似乎
被游荡的行星给弄偏了
这里让人毛骨悚然
让人开始感觉渺小、孤独
或许在宇宙边缘我们就会有这种感觉
但是我们才出发不远
如果太阳系宽度是1英里,我们才走了3英寸
太阳深处出现了另一个怪兽
海洋之神 海王星
一个被甲烷包围着的世界
平均时速1000英里的飓风
形成一个像地球一样大的风暴
地球上的风是由太阳照射引起的
海王星离太阳太远了
一定是什么东西造成这些暴风
会是什么呢?
我们对太阳系所知甚少
经过那几个气体星球后,终于找到一个固体卫星
海卫一
固体的,但不稳定
看看这些间歇泉
仿佛喷出奇怪烟尘的宇宙烟囱
海卫一绕海王星旋转的方向
与海王星自传方向相反
一场意志的宇宙之战
这颗愤怒的卫星难逃一劫
海王星巨大的引力正在拉扯着海卫一
使它慢下来,靠近海王星
总有一天,海卫一会被海王星撕碎
就这样了
我们太阳系里再也没有任何别的卫星和行星
温度越来越低 我们距离太阳越来越远
慢慢脱离太阳引力的束缚
但这里并非空的
这里充满着冻结的岩石
就像冥王星
直到不久前,我们还以为冥王星是孤零零的
在它之外就没有什么了
但我们错了
还有更多的冰冻世界
我们连怎么称呼这些最新发现都无法达成一致
小冥王星、冰矮星、类QB1天体
我们的太阳系不是我们曾经想象的那个整洁干净
现在我们距离地球超过80亿英里
已经发现的距离太阳最远的绕日天体
另一个小型的冰冷世界
发现于2003年,被称为塞德娜(小行星90377)
它绕日一周需要1万年
等一下 这里还有别的东西
旅行者1号星际探测器 已经飞行了100亿英里
它的这些铝和天线
使我们能够获得那些巨大行星的近照
了解它们那些奇异的卫星
旅行者1号的速度比子弹快20倍 不断的向地球发送信息
那个黄金板
一个星际玻璃樽
上面录有各种语言的问候
还有一幅地图,标明如何找到我们的太阳系
伟大的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
认为这样的热情好客是一个错误
毕竟如果我们身处丛林,大声呼喊是否明智
他们很像我们先前看到的彗星
有理论认为生命的原始材料产自这里
直到什么东西动了它
使之朝着地球飞去
也许地球上的水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些冰块带去的
海洋里的、你身体里的水
都来自这个遥远的宇宙制冰机
我们离地球5万亿英里,也就是5兆英里
但这还只是一小步
前面还有好几兆英里,数十亿颗恒星
我们该停止向后看而要向前看
踏进巨大的无垠的宇宙
星际空间
数十亿颗像我们太阳一样的恒星
很多有行星 很多行星有卫星
不知道该选择哪条路了
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
我们需要强大的加速度
距离地球25兆英里
乘坐太空飞船要飞15万年
然而我们只是抵达了距离我们最近的其他太阳系
半人马座α星
不是一颗,而是三颗恒星
它们互相围绕公转,形成一场宇宙对决
每颗恒星都吸引另一颗
他们极快的轨道速度使它们能够保持距离
进入它们之间 我们会在
距离地球几兆英里的地方被蒸发
这么远的距离,英里已经变得无用了
我们在这里得使用光年计算
光一年可以飞行6兆英里
我们已经离开地球4光年
远到我们几乎无法理解的距离
谁知道前方会是什么样的奇异世界
如果我们抵达宇宙边缘
我们会发现什么呢?
天苑四恒星距离地球10光年
它有由尘埃和冰构成的壮观圆环
在圆环里的某些地方 有碎片形成的行星
就在我们眼前诞生
到处都是小行星和彗星
我们几乎就是看到了数十亿年前的
我们太阳系的样子
彗星把生命材料带到
这些年轻的行星上
主导这些行为的是一个比我们太阳小一些的恒星
这颗恒星还处于幼年
这个太阳系的生命应该还很原始
这里应该还有更成熟更进化的太阳系
但是找到它们却像在宇宙海洋里捞针
距离地球20光年
红矮星格蕾司581
它大概和我们的太阳同龄
这颗行星距离它的太阳距离刚刚好
再近一点水会蒸发,再远一点则会结成冰
一个生命演化的理想环境
如果彗星的撞击给它带去水和有机原料
那么生命、像我们一样的复杂生物甚至像我们一样的文明
现在就可能在这里存在
他们可能正调到我们的电视信号
观看我们20年前的电视节目
但是在我们找到跨越这么远距离的通讯方法之前
我们只能猜测
我们和他们各自的生存着
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除非这里曾有过生命和灭绝
那一定是彗星惹的祸
彗星是创造者,同时也是毁灭者
就像恐龙的遭遇
这就是那根宇宙海洋里的针
是最像我们太阳系的那样适宜生存的太阳系
但这只是碰巧而已
宇宙中可能有上亿个
类似的太阳系 也可能一个都没有
行星柏勒罗丰的大气层
正在被它附近的恒星蒸发掉
我们在地球看不到距离这么远的行星
他们都被周围的恒星耀眼的光辉掩盖住了
不过行星对恒星施加微小的引力作用
通过测量这种微小移动我们就能证明这些行星的存在
我们就是这样在1990年代发现行星柏勒罗丰
还发现了数百颗其他遥远行星
距离地球65光年
如果在这里打开电视
那么你会收看到希特勒的柏林奥运会
双星 大陵五(英仙座β)
自古人们就称它为恶魔之星
当其中一个遮住另一颗时 从地球看就像在眨眼睛
近距离观察更奇怪
其中一颗恒星正被另一颗吸引过去
这里距离地球接近100光年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信号也只是模糊的低语
从这里或更远的地方观察,地球似乎从来没有存在过
我们站在海滩 仰望星空 纳闷我们在哪里
这好像是上辈子的事情
有一点我们已经确认
我们无法预测前方的宇宙
会是怎样的奇异和惊人
在我们的星系深处 银河
一千零一夜唤起的一丝微光
七姊妹是古希腊擎天神亚特拉斯的女儿
他们变成星星来安慰
用肩膀扛起天空的父亲
还有巨大的参宿四(猎户座α星)
我们至今为止看到的最大最亮的恒星
它至少比我们的太阳宽600倍
但是这个不是恒星
也不是行星,不像我们已经见过的任何东西
一个幽灵般的魅影 距离地球超过1300光年
它是猎户座暗星云
浓密的尘埃和气体包裹着我们
在暗云的深处 一个光球正吸引尘埃和气体
加热融合成一个炙热的气体球
就像一颗恒星,像一个迷你的太阳
它的内部有几百万度
如此高的温度足以引发核反应
这种反应维持着我们的太阳闪耀
产生能量、辐射和光线
一颗恒星正在诞生
猎户座暗星云就是一座巨大的恒星工厂
我们正在目睹未来宇宙的诞生
我们原以为会遭遇毁灭
但这是宇宙中最伟大的创造行为之一
恒星的诞生
好像不太对劲
气体喷流的巨大力量
把尘埃和气体喷射到数百万英里之外
不可思议的狂暴和富有创意
星云
巨大的发光气体云团悬浮在太空中
这里没有风 它们会存在数千年才会散去
它们看起来形成了巨大的星际雕像
大自然不只是科学家和工程师
它是最大手笔的艺术家
这就是旷世杰作(猎户座马头星云)
恒星诞生、长大,然后……然后会怎样?
它们会死吗?
它们死去时是悄无声息还是轰轰烈烈
答案就在这里到宇宙边缘的某些地方
发光云 悬挂在天空
环绕着曾经类似我们太阳的恒星
唯一剩下的就是这些五彩亮丽的气体
在恒星内部深处核聚变反应形成的各种元素
在恒星死亡之时被释放到太空中
绿色和紫色的是氢和氦
它们是宇宙的原始原料
红色和蓝色的是氮和氧
它们是构成地球生命的材料
为了我们的生存,这样的恒星必须死去
我们身体的每个原子都产自这些已经死亡的恒星核聚变
很久以后地球才诞生
我们都是恒星材料
我们的家谱溯源至此
云团的核心是恒星的鬼魂
一颗白矮星
白色、炙热 体积很小
但是密度却是高的难以置信
当恒星濒临死亡的时候 它的原子融合挤压在一起
让它变得密度极高,一茶匙白矮星的物质就有一吨重
我们太阳也是这种令人胆寒的下场
60亿年后,太阳会变成一颗白矮星
它的死亡即宣告我们地球生命的终结
这让你好奇到底有多少外面的世界像这样存在和消失
多少未知的宇宙故事永远失落
但是它们中最伟大的故事还是要说的
我们必须让时间倒流回到第一章
讲一件关于宇宙起源的故事
散布着死去恒星的残骸
蟹状星云(隶属金牛座)
我们距离地球6000光年 深入到一座星际坟墓
我们已经学到了很多
看到一些本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像这样的情景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现在却是司空见惯了
我们准备好了面对前方的一切
决心抵达宇宙的边缘
现在风暴过后的平静
大爆炸后的平静
超新星把一颗恒星变成一团尘埃和气体
暴风眼 是一颗旋转脉冲的恒星,脉冲星
重力把巨大恒星的核心挤压成这么小
它的直径只有12英里,密度之高无法想象
一个针头大小的物质可能就有几百吨
甚至几百万吨重
当它收缩时,就像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原地旋转一样
展开双臂然后收缩回来
它开始越转越快
两道光、能量和辐射束每秒钟旋转30次
推动着庞大的尘埃和云团
这里的辐射非常多,甚至比太阳的辐射还多
这是我们到目前为止遭遇到的最致命的东西
若在以前,它必定会让我们惊恐万状
但是现在我们知道 没有危险 就不会有奇迹
没有梦魇 就没有梦想
现在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似乎这里有某种不详的东西
一个不怀好意的家伙
这是我们不想遇到的东西
无比的黑暗遮挡了它后面的行星
我们正在凝视的就是灭绝
巨大恒星的残骸
黑洞
它比脉冲星密度高得多
无法抗拒
它的引力之大连光线也无法逃脱
这颗小行星就是一块岩石
但它正在被拉长 被黑洞吸引过去
黑洞内部没有我们已知的物质
没有时间 没有空间 所有的物理定律在这里都会崩溃
那个小行星消失了
没人知道它的下落
这是人类理解力的极限
我们的银河系里可能潜伏着数百万个黑洞
更有可能比天空的所有的恒星都多
但是当我们看到黑洞的时候就为时已晚了
像这颗恒星 旋转
消失在一个隐形的黑洞中
谁能说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巨大的黑洞中
整个宇宙说不定也是处于另一个宇宙的黑洞中
这些东西想久了,你会头晕脑胀
有时感觉我们看到的越多,了解的却越少
我们仍在我们的银河系内
无垠的宇宙还在我们前方
奇迹、危险和秘密都在那里
正等着被探索
距离地球7000光年
似乎我们置身于树木浓密的森林中
每棵树都那么美丽、迷人
不可能遥望外面去看到全局
我们必须找到出路
抵达星系边缘的开阔地带
但是面对这样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天鹰星云)
庞大的发光云团上面矗立着这些巨大的尘埃高塔
它们是创世之柱
犹如进入未知世界的大门
这是一个布满胚胎期恒星系统的工厂
每一个恒星系都像我们太阳系那么大
我们必须赶紧离开 否则会无法自拔
以便能继续前进到星系的边缘
炫于银河的美丽,我们无视它的危险
于是闯进了宇宙雷区
好像是一场慢动作的爆炸场面
一颗巨大的恒星,亮度是我们太阳的数百万倍
它正在崩解
维持它的燃料即将耗尽
给它提供能量的核反应正在逐渐减少
我们看到的是它的垂死挣扎
一个更大的 险象环生的不稳定恒星
但是这个会爆炸
像这样一个巨大恒星死亡时
爆炸比超新星剧烈一百倍
无意中我们撞见了最剧烈的恒星之死
超超新星
它的核心坍塌了 正在变成一个黑洞
恒星内部汹涌而出的冲击波
撕碎恒星外层并抛向太空
致命的超超新星 冰冻的彗星
烧焦的行星 白矮星 红巨星
巨大银河水池里的小水滴
我们的星系,银河
我们想知道我们的位置
下面就是答案
古往今来的文明
每一个古人今人
最小的甲虫 最高的山脉
全都看不见,甚至算不上是一个小斑点
我们的小地球正绕着一个毫不起眼的恒星旋转
如果它马上消失 也没人会注意
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其他我们愿意居住的地方
也没有能够居住的地方
只有现在远离故乡
我们才开始真正珍视它
看看这些恒星 数十万颗恒星
其中一颗 应该不止一颗 一定能够支持生命
也许在这一群恒星组成的大星团里就有
1970年,天文学家向这个方向发出了信息【译注:即M13武仙座球状星团】
详细描述了人类DNA结构和我们太阳系的位置
至少还要25000年,这些信息才能到达这里
我们仍然没有发现外星生命
但同样也没有任何理由去相信宇宙中没有外星生命
有一个方程式
是设计用来估算其他发达文明的数量
计算的结果令人震惊
仅在我们银河系可能就有数百万个文明
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一切都在银河内
我们准备离开我们的星系
进入星系际空间
或许我们可以找到机会回答终极问题
并有机会去经历创世的一刻
离开银河
穿越星系间巨大空间
排除万难,进入星系际空间
这里看不到地平线
即使最近的星系也远在数十万光年外
被银河系巨大引力
撕碎的其他星系的残骸
散步在空无之中
这是宇宙中最接近完美真空的地方
但即使这里也不是完全真空
这里有稀薄的气体,微量的尘埃
还有其他的东西 暗物质
神秘的暗物质 我们无法看见、感觉、品尝、触摸
甚至不能测量
然而又很普通
它有可能占我们宇宙中所有物质的十分之九
如果暗物质的确存在
那就不存在真空这回事了
即使在这里,我们也是被物质包围着
由于星系间明显的引力我们才认为存在暗物质
例如大麦哲伦星云
它距离银河系16万光年 即使现在最快的太空飞船
也要飞行60亿年
它正处于银河系引力的边缘
这个星系应该被卷进太空 但某些东西把它固定在这里
某种看不见却强大的东西 是暗物质
恒星、星团、星云
它是巨大的天文宝库
但是你看这个,看起来很像一串闪亮的珍珠
一个火球 在强烈爆炸后向外扩张
一颗超新星
爆炸产生的光非常亮,当20年前抵达地球时
用肉眼就可以看到
而且爆炸非常强烈,引发了一连串核反应
迫使原子聚合生成新的元素
金、银、白金 被抛入太空
你手指上戒指里的黄金
就是数百亿年前在这样一个距离数百兆英里的超新星内部中生成的
在我们出发前,宇宙似乎与我们无关
只是存在于我们头顶上的天空
但是现在我们更了解了
我们就是宇宙,它就在我们之中
在穿越这个深渊之时,这个想法让我们稍感安慰
越来越远 越来越快
仙女座星系距离地球250万光年
它在太空中疾行
太空中所有的东西都像榴散弹爆炸后的弹片那样四散分离
我们看到的这个星系的形态
和我们的猿类祖先首次在非洲平原上行走时的一样
我们在太空中前进越远 回溯的时光也就越远
等等 这个看起来有点不对劲
整个星系在爆炸?
唯一能引起这么大规模爆炸的
必定是和另一星系相撞
这看起来像世界末日
可这个星系不会死亡 它会重生
形成新的形状,甚至可能诞生新的恒星
当尘埃和气体碰撞、产生摩擦、冲击波
引发一个恒星的诞生
乱中有序 一种模式存在于无限的变化背后
无穷无尽的生死和兴衰循环
这种模式贯穿于结合这些星系的
巨大太空结构中
宇宙中有数十亿个星系
每一个星系都有数十亿甚至数兆颗恒星
恒星的数量可能比地球上的所有沙滩上的沙粒的数量还多
我们终于开始看到
比我们想象中更宏大的全局
这个巨大的风车星系距离地球非常遥远
如果我们现在给地球发个消息
2700万年后才能达到
谁知道那个时候我们人类
我们的地球是否还能收到它
我们继续回溯时间的旅行
越过恐龙灭绝的时间点
穿过生物最早爬上陆地的那一刻
距离地球20亿光年
接近了宇宙的边缘
正在回到时间的起点
这不是星系 它比数百个星系加起来都亮
一束炫目的能量冲到数兆英里之外
这么巨大、这么明亮的东西,必定具有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
经验告诉我们,宇宙中,力量等于危险
它看起来像是宇宙中最致命的东西,类星体
如果是的,我们的旅程就要结束了
宇宙中最致命、最强大的东西 类星体
一团翻腾的超热气体
这头巨兽的黑暗之心是一颗超级质量的黑洞
和十亿颗太阳一样重
它正在撕裂所有的恒星
吞噬着他们直到什么也不剩
在可见的宇宙中永远消失
我们思考 我们希望 我们祈祷
我们已经看见了宇宙中最骇人的威胁
但是没有人知道前方有什么
我们必须走得更远 走得更快
距离地球80亿光年
更多的星系 但是这些看起来有些不同
形状不整、小而且相距不远
我们回溯时间太长了
这些星系还是在地球诞生之前的形态
它们还年轻,仍在成长
我们正在接近宇宙形成的起点
你看这些星系
它们就像是漂浮在辽阔黑暗海洋中的原始浮游生物
尘埃和气体的云团
舞动着、旋转着、聚集成胚胎时期的星系
它们正在消失
我们已经回到星辰诞生之前
进入宇宙的黑暗时代
在这之前,创造了已知宇宙的那个大爆炸
留下的余晖就是光
就是这里
我们到了
宇宙的边缘
距离地球800亿兆英里
135亿年前
大爆炸那一瞬间
历史上最狂暴 最具创造性的一刻
所有后来发生的一切都是从这一刻开始的
每一种宗教、每一个文化都曾思考过这个事件
但是我们仍不知道是什么或者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个创世之举
这里是我们旅程的终点
宇宙的起点
一个无限小、无限热、无限紧密的点爆炸了
产生了空间、时间、物质和宇宙本身
起初只有亚原子大小
在电光火石之间
它就变得和手掌一样大
不久之后,变得和地球一样大
大爆炸发出的光线,现在仍在向外传播【译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你可以通过无线电噪音听到
从电视上出现的雪花点看到
我们沿途看到的一切奇观
都是大爆炸喷出的火花
星系、恒星、行星
所有都是宇宙残片
我们乘着冲击波
顺着时间前进
直到我们抵达在另一个旋转于大爆炸余晖中
冷却的余烬
回到我们出发的地方
我们的地球
只有现在我们才真正清楚
地球比我们想象的更小,更脆弱
最终会被将死的太阳吞噬
但是我们不应该绝望,而要感到欢欣鼓舞
我们已经经历了宇宙的奇观
我们就应该庆祝我们的成就
去享受阳光下的每一刻

 3 ) 对未知的恐惧

(以下内容纯粹是个人感想)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没有感叹宇宙的奇妙美丽,而是恐惧。那是看任何一类片子都没有过的感觉,他是真实的,或许是现代科技的逼真效果让我身临其境,但你不能否认这就是目前人类认识到的宇宙。你不知道下一个画面里会出现什么。金星神秘的表面下的可怕,像树根一样的表面的星球,宇宙中的黑洞,猎户星系,鲜光云……还有无数我不知道名字的星体……他们从远处望去都是那么美丽,让人惊叹,但若是走近他,看到的却是我们预想不到的危险……于是在看一些画面的时候我把眼睛蒙住了,只留下能看到字幕的缝隙……第一次快速行驶穿越时空的时候,我只听到了声音,闭上眼睛想象的画面或许比看到的更让人安心……第二次,第三次以后我开始习惯了这样的速度,我睁开眼睛,没有去逃避,在我的身边有无数发光的和被照亮的星球,陨石,光束,气体。。。速度放慢,到达了新的地方……
在这个黑暗之海,每一个星球都是孤立的个体,他们漂浮在空中,一些与其他的星球冲撞,爆炸……看似漫无目的却在这个过程后产生了新的物体,那是宇宙的轮回,或许我们的家也在这个过程中诞生。宇宙中的星球距离遥远,却相互的吸引着,如果放眼这些星球,会看到在黑暗中有无数的星系,无论多么渺小都有着被他影响的物体存在,同样无论多么庞大,在宇宙中也是渺小的。他们发着光。。。如果宇宙中没有光,只剩下无穷的黑暗,就像,黑洞……我们在黑洞洞口停了下来,没有向前。不知是不敢向前,还是不可以向前…
宇宙每时每刻都在创造着历史。于是我明白了离开的意义。
在这个旅途中有几次我都想放弃了,不停地在心里喊着快回家吧,回到我们的地球…但身体却无法逃离,就像那些微小的星球被莫名的巨大力量所牵引着……在巨大的力量的后面又是另一股未知的力量。
走出银河系 我们看到了无法解释的现象,他们说 那也许就是宇宙最初的样子……
我们必须离开那里,于是我们终于返航……以最快的速度,大海捞针一样的寻找自己的家。看到了,蓝色的海 绿色的陆地,被云层覆盖着,我们回到了这个最熟悉的地方……人们围坐在篝火的周围,就像这个太阳系,这个宇宙一样……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是的 决不能孤立存在。
我们在其他的星球上不停的寻找生命,很遗憾他们没有出现在我们的眼睛可以触及到的地方。我想,或许是没有出现在我们的时间里。如果每一个星球都有一个时间,从这里离开到达其他星球的时间或许是距地球时间几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于是我们在行驶到其他星球的时候收到了几个世纪前地球上的广播。现在我们看到的金星,如果是它以后的样子,那么这个星球在很早以前也许存在着生命。外星人也一定在寻找着我们,或许他们看到了地球未来,另一些则看到了地球的原始时期……因为我们只能活在属于自己星球的时空里,所以即便此时此刻他们同样在某处生活着也可能永远无法相遇。
观影中我觉得自己唯一能够依赖的就是旁白的声音,如果没有了那个声音很难想象自己能将这部90分钟的片子看下去,我会承受不了那未知的重量,它带给我们的想象是无穷尽的,恐惧也是无穷尽的。

影片的最后一句话:我们无需绝望,更要参与其中,我们只要做好自己能做的,享受当下。




 4 ) 月亮与六便士

中午终于把《旅行到宇宙边缘》看完了,突然又有点舍不得。这么好看的纪录片……每一个界面都是高清良心特效,文案满分!尤其是看到恒星爆炸产生黑洞的时候,界面一直盯着黑漆漆的黑洞,一个连光都无法逃脱的地方,忽然间有了一种莫名的宿命感和恐惧感。对未知的恐惧,扎根在基因当中,甚至超过对未知的好奇。

我们对我们所处的宇宙知之甚微,连最早发出的旅行者2号估计还没有漂出银河系,人类在这方面还像个刚刚直立行走的猿猴,对这个广袤无垠的宇宙感到又好奇又害怕又孤独,我们一直尝试着寻找宇宙中的生命体,但也害怕我们的一无所知造成的单纯可能会给我们的星球带来灾难,所以,在宇宙森林中广播我们太阳系的位置再怎么看还是或过于轻率和天真了,不管接收到信息外星文明怎么看待地球的文明,不管宇宙是否真的存在黑暗森林状态,我只知道,率先暴露自己的位置使自己处于明处是不理智的,当然这种担忧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那个承载着人类简史和地图的信息已经飘荡在银河系之中,只能自我安慰:神不在乎,或者,神对你了如指掌。

不知道暗物质里藏着多少秘密,也不知道黑洞中是否存在另一个宇宙,在这个星球有很多很多的秘密,但是那些来来往往的人群只是奔波于一个又一个缺少艺术感的建筑物之间,追逐着那维持生存的六便士,偶尔抬头看了一眼天空,心想:城市的夜晚越来越难看到星星了。 现在回想以前的学习生涯,其实教育部最开始也是抱着想要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于是开设了九个学科,只可惜应试教育的枯燥性让很多人丧失了对这些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又在巨大的现实引力中被一个人类自行想象出来的信用价值凭证——货币所奴隶,不再去关注真正美好的东西,不关心哲学,不关心自然,不关心心理……每次写策划的时候,老师都会跟我们讲,无论什么问题一定要先搞清楚这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样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而对于人类自身,"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三个根本的问题却鲜有人思考。

不过思维又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你不说出来,别人就不会知道。可能很多人曾经也有过类似的哲思时刻,但很少有人会因此有很大的变化,因为我们早已经习惯了生活在与众人无异的舒适区中,"你带着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壮感坐着和周围人一样的勾当,忽然有一天你意识到,原来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

"多少古往今来的文明,每一个古人今人,最小的甲虫 ,最高的山脉,全都看不见,甚至算不上是一个小斑点,我们的小地球正绕着一个毫不起眼的恒星旋转,如果它马上消失 也没人会注意,只有现在我们才真正清楚,地球比我们想象的更小,更脆弱,最终会被将死的太阳吞噬。但是我们不应该绝望,而要感到欢欣鼓舞 我们已经经历了宇宙的奇观,我们就应该庆祝我们的成就,去享受阳光下的每一刻" 知道的越多,越觉得自身的渺小。

 5 ) 豆瓣9.3,难得一见的口碑佳作,刷十遍都不嫌多

我们经常看到一句话:地球只是银河系的沧海一粟。

究竟我们有多渺小呢?

下面这张著名的照片就是空间探测器“旅行者1号”从60亿公里外拍摄的地球——

圆圈中的小点。

虽然我们的地球世界温暖、舒适、熟悉。

但它在宇宙中是如此渺小,仿佛一粒尘埃。

一个“淡蓝色光点的小小尘埃”。

就算在太阳系中,我们的家园地球也显得“袖珍可爱”。

在八大行星中就像一粒豆子,更遑论在那上面生活的我们。

然而人类辉煌的文明历史爱恨情仇,就是发生这粒小小的豆子上。

关于宇宙的想象,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无论哪种文明,都曾有过观星的文化。

古代的中国人还会根据对星象的观察,来预测人间的吉凶。

今天,随着科技和天文学的发展,人们对宇宙不再一无所知。

但大多数人日复一日被琐碎的生活裹挟着,鲜有机会仰望星空。

虽然我们身处其中,大多数人却对它知之甚少。

宇宙最近一次成为热门话题,还是因为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

以及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很多人也因此才对宇宙产生兴趣。

试想,驾驶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与巨大的星体擦身而过会是何等震撼和奇妙。

今天介绍的这部纪录片《旅行到宇宙边缘》,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部宇宙旅行指南。

逼真细腻的3D视觉特效,让人们身临其境地见证浩瀚宇宙的绚烂美丽。

旅行到宇宙边缘

导演:Yavar Abbas

主演:亚历克·鲍德温

类型:纪录片

上映日期: 2008-11-07(美国)

片长: 90分

90分钟的片长,几乎每一分钟都伴随震撼,敬畏。豆瓣评分9.3。

这趟宇宙之旅的第一站,是离我们最近的月球。

已经有12个地球人曾踏上过月球表面。

月球距离地球只有40万公里,坐宇宙飞船需要3天。

贫瘠、荒芜,月球看起来就像一个遗弃的战场。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印刻在月球上。

如今看来就像是昨天留下的。

因为月球没有风,所以这些足迹会存在数百万年。

也许比人类存在的时间都长。

下一站,是爱之女神的化身——金星。

金星也被称为长庚星和启明星。

金星与地球,看上去仿佛一对双生。

大小和引力都十分相似。

但是金星探测器却时刻提醒着我们,那些耀眼的云层是由致命的硫酸构成。

金星表面充斥着有毒的空气和难以忍受的压力,以及接近500℃的高温。

多呆一会,我们会被腐蚀、窒息、压碎和烤焦。

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留住了太阳热量,这是无节制的全球气候变暖。

在它变暖之前或许是美丽而平静的,很像她的姊妹星地球。

也许它就是我们地球的未来……

附近同样被太阳炙烤着的还有水星。

太靠近太阳,就会这样。

这里温度剧烈变化,晚上会到零下170℃,正午则超过400℃。

烧焦再被冰冻,循环反复。

探测器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

相对体积来说,小小的水星具有强大的引力。

它就像一个裹着薄薄岩石层的大铁球。

这是一颗大行星留下的核心,其他部分去哪里了呢?

或许是一个迷路的行星猛地撞进了水星。

在一场致命的宇宙弹球游戏中水星的外层被炸掉了……

现在我们终于来到了太阳附近,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

数百万年来,我们对太阳神的景仰止于远观,由于实在太远。

以至于如果太阳熄灭了,8分钟后我们才会知道。

太阳大到可以装下100万颗地球。

它表面温度超过5000℃,核心温度则可以达到数千万度。

这里热到足以能够每秒钟把数百万吨物质转化成能量,

超过人类有史以来产生的所有能量。

地球上所有的核武器对于它都是小巫见大巫。

太阳的电磁活动迸发出巨大的日珥,有的足有12个地球那么大!

释放的能量超过一千万个火山!

太阳黑子同样巨大,超过地球大小的20倍。

但是总有一天,这一切都会结束。

太阳的燃料会耗尽,当太阳死去,地球也会随之死亡。

红色行星,我们都熟知的火星。

几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都在寻找火星上的生命迹象,那里有外星生物吗?

近观火星,红色、死寂,它是一个死去的行星。

这里有风,有风说明有空气。

但火星的空气太稀薄了。

而且这里没有臭氧层,不能抵挡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这里有水,但在彻骨的严寒中只能永远被冰冻。

很难相信有什么可以在这里生存。

有人认为生命起源于火星,后来迁移到地球。

可能是一颗小行星撞击火星,使得包含微生物的火星碎片飞向太空。

进入年轻的地球,在地球上播种下生命的种子。

难怪我们觉得火星那么迷人,它可能就是我们祖先的家园。

我们可能都是火星人。

离开火星,我们来到太阳系的巨大怪物——木星。

它至少比地球的大1000倍。

大到可以装下太阳系其他所有行星!

木星几乎都是由气体组成,如果在这里着陆,我们会径直穿过它的外层一去不复返。

木星的美丽面孔是它极端狂暴的产物,它自转极快,卷起时速数百英里的飓风。

把云层扭曲成条状和大大小小的漩涡。

这就是传说中的大红斑,它是太阳系中最大、最猛烈的风暴。

至少有地球的3倍大,已经肆虐了超过300年了!

这些翻腾的云产生闪电雷暴,任何一个闪电都比我们地球上的强一万倍。

对于木星来说,远观眺望才是最好的选择。

此时,我们离开地球6亿公里。

如果搭乘民航航班要飞一个世纪。

迎面而来的是土星——由古罗马农神的名字命名。

土星也是一个巨大的气体球,轻到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壮观的土星环展开的长度,几乎等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它们是被土星引力撕碎的卫星残骸。

包含无数的碎坚冰,有些很小就像冰块,有些则有房子那么大。

土卫六(又称为泰坦星)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是土星卫星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太阳系第二大的卫星。

它被厚云笼罩着,有大气层、有风、雨,甚至有季节!

有河流、湖泊和海洋,看起来和地球很像。

但那不是水,是液态天然气。

这里天然气比我们地球的油气储量多几百倍。

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个燃料基地。

地球家园现在离我们至少有11亿公里。

过了这个点,我们就看不见地球了。

这里让人毛骨悚然,让人开始感觉渺小、孤独。

或许在宇宙边缘我们就会有这种感觉,但是我们才出发不远。

温度越来越低,我们距离太阳越来越远,慢慢脱离太阳引力的束缚。

但这里并非空无一物,这里充满着冻结的岩石。

现在我们距离地球超过120亿公里。

在这里,我们发现了旅行者1号星际探测器,它已经飞行了160亿公里。

上面的黄金盘上录有各种语言的问候,还有一幅地图,标明如何找到我们的太阳系。

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认为这样的热情好客是一个错误。

现在,我们离地球8万亿公里。

但这还只是一小步。

我们该停止向后看而要向前看,踏进巨大的无垠的宇宙。

星际空间有数十亿颗像我们太阳一样的恒星。

很多有行星,很多行星有卫星。

此刻距离地球40兆公里,乘坐太空飞船要飞15万年。

然而我们只是抵达了距离我们最近的其他太阳系。

这是《三体》的灵感来源吧。

这么远的距离,公里已经变得无用了。

在宇宙中只能使用光年来计算距离。

古往今来的文明,每一个古人今人。

我们的小地球正绕着一个毫不起眼的恒星旋转。

如果它马上消失,也没人会注意。

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其他我们愿意居住的地方。

也没有能够居住的地方,只有远离故乡我们才开始真正珍视它。

离开银河,穿越星系间巨大空间。

这里看不到地平线,即使最近的星系也远在数十万光年外。

当我们继续前行,抵达宇宙的边缘。

这里距离地球1200亿兆公里。

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距离。

所有后来发生的一切都是从这一刻开始。

每一种宗教、每一个文化都曾思考过这个事件。

但是我们仍不知道是什么,或者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个创世之举。

这里是我们旅程的终点,宇宙的起点。

一个无限热,无限小,无限紧密的点爆炸了。

产生了空间,时间,物质和宇宙本身。

起初只有亚原子大小,在电光火石间,它就变得和手掌一样大。

不久之后,变得和地球一样大。

大爆炸(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发出的光线,现在仍在向外传播。

我们沿途看到的一切奇观,都是大爆炸喷出的火花。

星系,恒星,行星,所有都是宇宙残片。

回到我们出发的地方——我们的地球。

只有现在我们才真正清楚,地球比我们想象的更小、更脆弱。

最终会被将死的太阳吞噬。

但是我们不应该绝望,而要感到欢欣鼓舞。

因为我们已经经历了宇宙的奇观,应该庆祝我们的成就,去享受阳光下的每一刻。

木心先生曾说:宇宙观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决定艺术观、政治观、爱情观。

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宇宙的认知也决定了我们面对现实世界的态度。

而当我们在宇宙尺度下审视生活中的焦虑和困难,

仿佛一切都不再那么无法承受。

这大概是宇宙带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吧。

*本文作者:RAMA

 6 ) “我是怀着悲伤的眼光,看着不知悲伤的事物。”

许久不曾有的胃疼多少削弱了投入,从地球出发,一点点走向宇宙深处、时间尽头,我们的生命真是神奇,也多多少少能理解一点为什么有宗教,上帝,未知总是令人不安,超出人的理解力的,归诸于神,其实是纳入人的理解范围。 木心的话: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死前的一段过程。凭这个,凭这样一念,就产生了宗教、哲学、文化、艺术。可是宗教、哲学、文化、艺术,又是要死的——太阳,将会冷却,地球在太阳系毁灭之前,就要出现冰河期,人类无法生存。可是末日看来还远,教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煞有介事,庄严肃穆,昔在今在永在的样子——其实都是毁灭前的景观。      我是怀着悲伤的眼光,看着不知悲伤的事物。连情感,爱,也不在乎了。唯有这样,才能快乐起来,把世界当一个球,可以玩。      奉劝诸位: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尤其是眼睛的快乐。要看到一切快乐的事物。耳朵是听不到快乐的,眼睛可以。你到乡村,风在吹,水在流,那是快乐。

 短评

效果OK 节奏慢

6分钟前
  • FUNNI
  • 推荐

我是等不到星际旅行的那一天了 - -

11分钟前
  • Breezen
  • 推荐

这玩意儿就得用投影机看

15分钟前
  • 头就这么疼星人
  • 力荐

你显卡不行 这么卡

17分钟前
  • 安德 of endleS
  • 力荐

一场90分钟的宇宙视觉盛宴。整整90分钟都深陷在宇宙带予我的震惊之中。宇宙,你是多么的让人迷恋。当你站立在宇宙中,你会选择往哪里去?

20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牛逼。。发指。。须买蓝光收藏

24分钟前
  • 御堂柴
  • 力荐

宇宙之神奇,之美妙非语言所能表达。

26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太基础了

31分钟前
  • 狐卿۩
  • 推荐

无限渺小,微不足道,就当我们从未存在过吧。9.2

32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宇宙这个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 - -

34分钟前
  • 绿洲
  • 力荐

就看到最后整个人都莫名恐惧起来!我要回地球阿!!!牛!我们连尘埃都不如阿!!!

37分钟前
  • Stella
  • 力荐

看完这片,什么功名利禄,什么勾心斗角,什么物竞天择全都不重要了。因为,神马都是浮云了,

40分钟前
  • 狐狸
  • 力荐

在宇宙面前,一切都是尘埃!

43分钟前
  • jiyun
  • 力荐

想看看全宇宙 然后死在今天

47分钟前
  • 张维托
  • 力荐

相当震撼!

50分钟前
  • shlaiyaya
  • 力荐

竟然妄想征服自然,愚蠢的人类!2015.5.8成都

53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带着无限想象去看这部片子吧。那是一种思考到极致的无奈而感受到的人类的渺小。

54分钟前
  • 和鞋牌
  • 力荐

太美了!

59分钟前
  • lafiona
  • 力荐

绚烂夺目。后半部内容组织欠佳,宇宙起源的问题还是没讲清楚,尤其时间之旅与空间之旅的相互关系问题。

1小时前
  • 艾小柯
  • 还行

我们就从地球出发,然后越走越远...在所有的星系的凶险外貌下,感受家园的美好。3d的画面已经做到能令人相信自己是在太空旅行了,遗憾的是当视野伸及无穷远处后,虚无感也在想象的空间中无穷无尽地袭来。

1小时前
  • 文泽尔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