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薇薇安·迈尔

记录片美国2013

主演:约翰·马卢夫,玛丽·艾伦·马克,菲尔·多纳休,薇薇安·迈尔,蒂姆·罗斯

导演:约翰·马卢夫,查理·西斯科尔

 剧照

寻找薇薇安·迈尔 剧照 NO.1寻找薇薇安·迈尔 剧照 NO.2寻找薇薇安·迈尔 剧照 NO.3寻找薇薇安·迈尔 剧照 NO.4寻找薇薇安·迈尔 剧照 NO.5寻找薇薇安·迈尔 剧照 NO.6寻找薇薇安·迈尔 剧照 NO.13寻找薇薇安·迈尔 剧照 NO.14寻找薇薇安·迈尔 剧照 NO.15寻找薇薇安·迈尔 剧照 NO.16寻找薇薇安·迈尔 剧照 NO.17寻找薇薇安·迈尔 剧照 NO.18寻找薇薇安·迈尔 剧照 NO.19寻找薇薇安·迈尔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9

详细剧情

  纪录片《Finding Vivian Maier》定于9月份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期间首映。影片揭示她的双面人生:生前才华横溢,却默默无闻做了40年保姆,去世后留下10万多张芝加哥街景和街头人像底片,2007年在一场拍卖会上被电影制片人John Maloof拍得后重见天日,她遂被摄影界公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

 长篇影评

 1 ) 迷雾中的灯塔——我们永远欠她

(对于一名摄影师,和大部分人一样我不喜欢先去看介绍和评述。被薇薇安的作品打动之后我先买了她的两本摄影集。我觉得对于薇薇安感兴趣的朋友们也应该先欣赏她的作品再看详细的介绍避免先入为主的概念)

对于薇薇安的作品,第一个冲击我的是她与被摄影者之间的关系。是那样的直接与舒适,这样神奇的魔力不是大部分人能够掌握的。如此之近的距离,想象一下,在现实生活中,突然有人拿着相机对着你拍照,你是什么样的感受?是我的话,其实我会下意识的闪避,出于对自己隐私的保护或是天生的害羞与不自信。也许在那样的时代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可能还没有那么强,也许那样相机并不会引起被拍者的不安,但我相信,薇薇安一定有融入陌生环境的能力。

她的固执、封闭、对世间事物鲜明的洞察力赋予了她作品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正因为远离人群、所以作品独立——我想这很好的映射出了当今艺术创作者的一大困境。

从她的照片里,你仿佛可以看到一个人的一生。能够产生这样的情感共鸣真的是难能可贵。“仿佛慧眼,透彻人性,充满关怀,又带着一丝戏谑”

人们都说她活出了她想要的样子,但我依旧看不清她的容貌。

如今薇薇安的作品流落在市场,成为拍卖品。就我本人对她最粗陋的理解,我想这一定不是她想要的。她不否认自己是一名很好的摄影师,她对于自己的创作并没有不自信。但是她一辈子几乎没有给别人看过自己的照片。我猜也许是她自我封闭和精神抑郁使得她很难对于别人敞开心扉,无论如何这些作品对她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否则她不可能这么多年一直花钱存放,一直留在身边。我们自以为的向世人宣告她的存在对她来说也许是好事,但我们始终欠她很多。太多了。

谁知道呢。在薇薇安看来,故事又是另外一个模样了。

 2 ) 寻找艺术家,还是造神?

Vivian Maier的走红可以说是近年来艺术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不可否认她的摄影才华的确出众,甚至可以比肩Robert Frank,Diane Arbus等大师。可即使是这些大师,似乎当年的风光程度也不如当前这位刚刚被人发现的保姆。这位披着保姆外衣的女摄影师确实是“现象级”的,人们不仅仅喜爱她的照片,更津津乐道于她传奇的经历和神秘的背景。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那位从旧物拍卖行拍下Vivian胶卷的“制片人”还拍了一部纪录片,《寻找Vivian Maier》。

片名中含糊不清的是,”寻找“这个动作的主体是谁?当然是这个所谓的制片人,John Maloof。事实上影片一开头就是这货的尊容,并且在之后反复地出现,作为叙事者、扫描底片者,司机,采访人,策展人,遗物整理者不断地出现,似乎他毫不介意他的过多出现让这部电影显得非常主观和个人化,甚至他非常满意自己的荧幕形象并有点迷恋镜头,乐于从各种角度展示自己。影片中他自己也承认,他属于一个旧货商家族,或者说“二道贩子”,至于“制片人”这个头衔,只不过是自他拍了这部伪纪录片之后才自己冠上的。除此片之外,他的个人网站上只有若干部所谓的微电影,其水平也无非是票友级别。

就是这么一个靠倒卖旧货为乐,并且可以想象靠着偶然拍到Vivian底片而成功跻身艺术圈的货色,似乎自认为肩负着为Vivian著书立传的历史使命,走上了“寻找”Vivian身世的旅程。他“寻找”什么呢?“寻找”的并不是所谓“真实”的Vivian,而是一个“完美地符合大众对艺术家的想象的”Vivian。想让女儿嫁入豪门的母亲,总是想把女儿包装成豪门喜欢的样子。同样,既然想继续靠Vivian那几千卷底片发财,就得继续提升她的艺术市场价值。于是我们看到,在这部自言自语的纪录片里,Vivian被成功塑造成一个理想的遗世独立的艺术家形象。

Vivian迅速蹿红的最大原因是这个事实:她已经死了。死者是不会说话的,特别是她这样几乎没留下什么文字的死者。于是身世与经历都任人评说,甚至大大小小的遗物都被镜头毫无保留的记录下来展示给观众。也就是说,Vivian在这场对她盖棺定论的闹剧中彻底失语,甚至丧失了作为人所应有的基本隐私权。这无疑是对于像她这样一个特别注重个人隐私的人的最无情践踏。但是没关系,她已经死了。

关于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家,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各有特别的偏好,但是总结起来最主要的,最符合大众想象的一成不变的特点就是:不是正常人。不论是魏晋时期的狂士,决斗而死的普希金,自残的梵高,反正都得办点正常人办不出来的事儿。一个理想的艺术家应该是孤独,高傲,有点怪癖,难以融于社会,但是富有才华的。“生前其艺术不为社会接受,直到死后才被认可并惊为天人”这种略带悲剧色彩的老梗更是为大众所喜闻乐见。而如果恰好这个艺术家还是自杀的,那就更妙了,大家会惊呼:“天啊,太艺术了!”所以直到今天大家仍然愿意相信梵高是自杀的,仿佛不自杀他就不那么梵高了。而死了以后的疯癫艺术家是最安全的,人们可以全身心地去爱她以显示自己的好品位,而不用担心她什么时候突然在开幕酒会上放屁而让人难堪。

于是在这部纪录片里,我们看到Vivian Maier一点一点地被“寻找”成了我们喜爱的艺术家的形象。影片一开始她的形象是个以保姆为生的摄影爱好者,直到死后作品才被发现(这是一个艺术家形象的典型框架);接下来说她有法国口音,家庭不和睦,曾经自称间谍云云(这为她增加了异国情调与神秘色彩);之后被发现是个收集狂,收集各种小物件(这通常是艺术家心思敏感的证据);再后来说她有虐童倾向,心理阴暗(很好,艺术家就该有点小阴暗);独自环游世界8个月(哇噻,环游世界的保姆,太有型了!);无法与雇主家庭相处,失业(不为世俗接受的艺术家);没有朋友,靠以前她照顾过的孩子接济,孤独终老(艺术家的典型悲剧)。至此,一个完美符合大众对艺术家想象的Vivian Maier已经成功地被“寻找”到了,并且随时准备好被大众所消费。

其实放眼当下的艺术圈,所消费的也不仅仅是艺术品本身。大家所消费的是艺术品背后的各种故事,各种标签。所谓的身份政治,有时不过艺术家的传奇身世,艺术作品的奇特经历等等可资炒作的元素。不过,像Vivian Maier这样在本人缺席的情况下被人有计划,大规模地塑造依然是“现象级”的。作为活生生的人的艺术家已经消失,而作为奇闻轶事传奇的艺术家被不断地挖掘和固化。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当代的造神范例,它完美地展现了当下大众对艺术家的消费渴求,以及大众媒体如何使艺术家典型化、脸谱化和可消费话的路线图。

 3 ) 他人的生活

有段时间,一位生前默默无闻的摄影师薇薇安·迈尔突然非常红,网络上到处都是她的作品。很多人看了她的照片后,都说她的镜头很有感染力,触动内心深处。然而薇薇安·迈尔是谁?

她曾经的主业是保姆,业余是街头摄影师。在她生前,薇薇安几乎没有公开过自己的作品,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她只是一个性格古怪的保姆。2007年,约翰·马鲁夫(John Maloof)在一场旧物拍卖上以380美元买下了一个没有标记的箱子,里面装满了3万多张底片。当约翰把那些照片上传到互联网上后,引起了广泛的好评。于是约翰又买了薇薇安约10万张底片,着手于再现出她的生活和作品。2013年,约翰和查理·西斯科尔(Charlie Siskel)共同执导了一部关于薇薇安的纪录片:《寻找薇薇安·迈尔》(Finding Vivian Maier)。也正是通过这部电影,很多人对薇薇安本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薇薇安的房间里有堆到天花板的报纸,她有剪报习惯,多数收集的是凶杀案等社会新闻。她极其憎恨男性。有个男人因为担心薇薇安会从树上掉下来而伸出双手,她以为这个男人想要侵犯她,于是将他打得脑震荡入院。薇薇安当保姆的时候,从来不允许别人擅自进入自己的房间,因此她都会给自己的房间上两道锁。薇薇安的家族成员都很神秘,她一生未婚,没有子嗣,她自称是间谍。
 
薇薇安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一个性格古怪,但是极具才能的人。因为薇薇安已经去世,所以无法得知她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为什么她一生甘做保姆,而不是一个著名的摄影师。薇薇安曾经说,正是因为做了保姆,所以除了做饭和照顾孩子外,能够去室外和孩子们玩,顺便拍照。也许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吧。很奇怪的是,薇薇安的底片于2007年被发现,但是实际上她到了2009年才去世。由于电影都非常具有主观性,这里把薇薇安的形象,塑造成怪异,神秘,却又才华横溢。事实上,不被人理解,不代表就是艺术家。约翰在很多方面,都很难不让人怀疑,他在消费薇薇安。只不过,他发掘了薇薇安,并为此做了很多努力,最后的好结果也是努力的回报。
 
如果没有执着且有探索精神的约翰,也许薇薇安永远不会被人知晓。薇薇安被发掘的经历让人想起一起至今未破的悬案“南京大学碎尸案”。1996年,一名打扫卫生的妇女在南京新街口附近捡到一个手提包,包中装有500多片煮熟的肉片。她拿回家准备享用,在清洗肉片时惊讶地发现有3根手指混在其中,随即报案。于是南京大学碎尸案震惊全国。机缘巧合会使一切曝光,不管是黑暗的,还是美好的。感谢约翰,让大家能够欣赏到薇薇安的作品。
 
一个人的作品可以说明很多事情,从薇薇安的作品中也能看出,薇薇安是个非常具有观察力,又有品位,而又极具幽默感的人。薇薇安拍的照片,很多都非常好。但是,总觉得很多都是前人做过的,缺少一点个性。也许她从来没有刻意去模仿其他摄影师的作品,但是她的照片里总有他人的影子。如果把她的照片单独拿出来,估计它们很难脱颖而出,立即被人认出是薇薇安的作品。
 
关于电影《寻找薇薇安·迈尔》,请大家一定要看31分50秒,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Foggy

 4 ) 艺术、金钱与薇薇安·迈尔

译者: 范克里夫大尉 原作者:Jeff Goldstein


2011年2月14日,身为薇薇安·梅耶(Vivian Maier)作品主要收藏者之一的Jeff Goldstein在团队网站的博客栏目发表了一篇题为“Art, money and Vivian Maier”的文章,内容与当时即将在Russell Bowman艺术推广空间举办的 “摄影师薇薇安·梅耶”摄影展(2011.4.15-6.18)引出的一个敏感话题有关,这也许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收藏者们,你们发掘、整理、展示薇薇安生前秘不示人的摄影作品和出售放大的照片,是不是想以此渔利?Jeff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最近我们在网站发帖介绍了即将在Russell Bowman艺术推广空间举办的(Vivian)摄影展,随后便收到了一份有趣的评论信件。这条回复来自街头摄影师Robert M. Johnson)。Bob对我们是否在借推广活动“逐利”而提出了疑问。我认为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这和我们的推广事业也是密不可分的。俗话说,那些出名的船长之所以出名,不是为了别的,大都是因为他们下令凿沉了自己的船,但我可不想做到这个地步,因此我给他回了一封长信来说明为何现在要举办展览和作品销售活动,在信件的开头我便简单扼要地阐明:我并不是想靠这些活动来捞钱,举办活动的原因在于我们的(照片收集整理)事业已经入不敷出,需要这笔收入来补贴。于是他也回了一封更长的信件给我,Bob和我都觉得我们应该和大家分享这些往来信件中的内容。

我认为,“艺术和金钱”这两者是不可割裂的,经济来源乃是保障艺术事业稳步前行的“润滑剂”。为了让事业健康成长,艺术家、艺术相关的活动和收藏界需要经济收入,画廊和博物馆亦不例外。捐赠者和收藏家们为整个事业提供润滑剂—或者说经济支援,以此来促进艺术创作和推广。对艺术家和推广者来说,经济支援是艺术创作必要的后盾和有益的推动力。

Vivian Maier作品的公众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John Maloof(我们每天都保持着联系)和我负担起了大部分的相关工作。请务必理解,我这不是在抱怨,我们俩对自己的决定都无怨无悔,并且深深以能够有幸参与此项事业为荣。实际上,我们俩都曾面对很多报酬丰厚的诱惑,但我们都婉拒了。

您完全有理由问一句:你们到底有些什么支出啊?虽然我和John都挺清楚对方为此的经济负担,但我在此不便直接透露他那里的压力情况。(我这里的)花费清单里包括:组建一个公司实体、投保、律师费、会计费、防火装修和温控装置费用、抽湿装置费用、排水设施费用、警报设备和安保费用、雇员佣金、电装设备、文档资料仓储费、还有用于收购抢救Vivian Maier作品的费用。

最后一项,也就是收购Vivian Maier作品所需的费用远高于前面所有项目的花销。在这里我想提一下John和我最近刚刚购入的一批Vivian作品,虽然我不能说得太细,但我们俩已经关注这批作品有些日子了。这笔生意可不那么好谈,交易地点离芝加哥很远,在一个随机指定的宾馆会议室里,一共有7人参加,包括两名退休返聘的公证代理人以保证“交易自愿公正”。John和我都认为这数千张照片是Vivian Maier杰作中最后一批流散在外的了,能将它们成功带回工作室,让我们深感欣慰。您应该知道,John和我已经达成了共识,我们会分享手中的作品收藏,形成互补的良好机制。当然,由于时间、经济和初期合作的复杂程度,我们认为在着手实施合作计划前,该给双方留些时间余地,直到时机成熟。

除了出资用于收集和推广活动以外,John和我也都自愿放弃了原本的个人事业。仅靠业余时间是难以维持这些活动的,脱产才能专注。我学的是艺术,但本业是木匠(这是家传手艺,传到我这儿已经是第四代了)以前是专门从事橱柜制造的。开业30年后,我决定放下手里的木工活儿,关闭我那1400平方码的工房,这是去年5月份的事。对干木匠这行的人来说,这意味着将没有回头路可走。但我再说一次,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无怨无悔。为了支撑这项新的事业,John和我曾经不得不紧缩银根,想尽办法稳步向前。这也给我的家庭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我连续八个月没有稳定收入,还得把沙发给锯掉,因为我把家里的起居室改成了Vivian Maier作品事务所,就像当年我为了开始木匠生意而被迫牺牲了家里的餐厅一样。但我依然无怨无悔,为了这项事业,我耗费了数不清的时间去归档和整理编辑。幸运的是,我是个失眠症患者。至今为止我都未曾得到过一分一厘的资金援助,为了让事业健康顺利地延续下去,我想现在有必要获得一些经济上的补助。如今已经有一个公司实体在着手负责我手中的Vivian作品的整理工作,它急需资金注入。因此,是时候举办一次展览了。

我问Russell Bowman是否有兴趣举办一次展会,这是因为他在芝加哥很受艺术家和画廊业主的尊敬(里面也包括我)。如果您进入Russell Bowman艺术推广空间的网站并点击“关于我们”的链接,便能看到对Bowman先生深厚造诣的详细介绍。Russell Bowman曾任密尔沃基博物馆主管15年之久,由他来主办,必能为诸位带来一次专业性和高水准的展览。Bowman的艺术空间是一处小小的温暖静谧之所,一直是我心仪之处,也很符合Vivian作品的意境。

为本次展会添砖加瓦的还有印刷界大牛Ron Gordon,他已经退休了,但为了这次展会,他推迟了赶赴纽约的行程。Ron的门生Sandra Steinbrecher也曾协助他多年,在银盐扩放方面造诣颇深。我自己是最幸运的,如果各位看官想再进一步了解了解我,请到谷歌查询“Illinois Wesleyan University”和我的名字“Jeff Goldstein”,可以查到一篇关于我艺术生涯的短文。顺带一提,我自己在芝加哥也举办过那么几次展览,今年秋天就办过一次,前几年我也办过自主展览,但我却连个个人网站都没……

正如我对Robert Johnson所说的那样—这篇文章也是拜这哥们所赐,除了进行艺术创作以外,我也非常热爱艺术带给我的享受和创作中与他人的交集。我要向对文中提到的诸位人士致谢,他们愿意参与这项事业,令我深感荣幸,能认识他们真是太好了。接下来我还要感谢Paul Natkin,他对我们的事业给予了专业的指导和难以磨灭的贡献,他的努力也使得这项事业能够始终不偏离我们向原作者Vivian Maier致敬的初衷,我们始终以她为楷模。也要感谢Anne Zakaras夜以继日的热情工作。接下来要向Frank Jackowiak和他的员工以及志愿者们致谢,正是他们在Dupage学院为我们印放、装裱Vivian生前未及冲洗的底片。

我也要感谢爱妻Lisa Vogel,电脑方面的工作全都靠她完成,也非常感谢她的包容和理解:包容我和我的事业,为此她还损失了一个起居室。

—Jeff Goldstein


译者注:
Vivian Maier(1926.2.1—2009.4.21),一位美国街头摄影师,生于纽约市,但年少时大部分时间却住在法国。Vivian在1951年回国后,做了一辈子的保姆,而业余时间则热衷于街头摄影。她的摄影生涯足有50年,留下了超过15万张负片,其中大多数摄于芝加哥和纽约市区。Vivian以极高的热情记录了她身边的世界,除照片外还运用了家用摄像机、录音机,并佐以私人物品收藏,为世人开启了一扇窥视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风情的窗口。但这也许并非她的本意,她生前从未公开过自己的作品,它们之所以会被发现并流传于世,实在是纯属巧合。


2005年,John Maloof盘下他第一栋宅子开始做不动产的生意,打那之后他便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自己街区的社团活动中去了。通过深挖本地的地方史料,他甚至当上了芝加哥北西区地方历史社团的主席。这一地区属于城市生活中常被遗忘的角落,他觉得应该编纂一本叙述地域特质的书籍,以此来唤醒本地区的活力与魅力,免得它再像往常那样总遭人看轻。于是他决定和别人共同编写一本名为《Portage Park》的地方志,而这个决定将改变他的人生。

出版方要求他们为本书提供近220张优秀的老照片,且必须取材于本街区生活。为了找到足够多的图片来满足这一要求,John和他的合作者Daniel Pogorzelski不得不四处搜寻古旧照片。这花去了他们将近一年时间,二人费尽心思到处寻图,连最小的线索也不放过。其间John拜访了一间本地的拍卖行(RPN sales)想碰碰运气,说不定这儿能拍到些有用的资料呢。事实上他找到的是一箱子六十年代摄于芝加哥的底片。由于无法确认内容详情,他只得冒险花了近400美元买下了整箱底片。

两位作者研究底片后发现,里面的内容对自己的书毫无用处,因此John把它们塞进了柜子里,直到截稿为止都没再碰过。过了一阵子,他又把底片翻出来查看,并开始扫描它们。照片中那些对过往时光毫无雕琢的真实记录攫住了他的心(之前他完全没接触过摄影,也不明白这些照片的看点究竟在哪儿)。逐渐地,John被这位摄影师感染,他也开始用手里的傻瓜相机记录芝加哥的风貌了。摄影成了他新的热情所在,而他也成为了一个摄影师。

让我们把时光快进一年,这时John的傻瓜相机早已成为历史,现在他捧着一台禄莱福来相机走街串巷,一如当年的Vivian Maier。他的摄魂已然爆发,对摄影历史和那些摄影大家也是兴趣盎然。John在自己家的阁楼上布置了暗房,学习底片的显影和放大技术。起先,Maloof对此还羞于启齿,但Vivian的作品鼓舞了他,他决定重现她的人生轨迹,并以此为己任。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John在各类拍卖会上从其他竞购者手中拿下了她作品的90%,共10万至15万张负片底片,超过3千张照片,数百卷(未显影)的底片,还有家庭摄录机拍摄的影片,访谈录音带和各类其他物品。另一位收藏者Jeff Goldstein收集了1万5千张底片、1千张照片、30卷家庭录像带和一些幻灯片,这差不多是她作品的剩余10%。

2009年,Maloof开设了一个博客并上传了大约100张她的作品,可几个月过去却无人回复。于是他便到Flickr上的HCSP小组(Hardcore Street Photography)开了一个相关的话题,反响异常热烈。自此他便马不停蹄地负责起Vivian Maier作品的保存、研究和推广工作。

Vivian曾在芝加哥的Gensburg一家担任保姆达十七年之久,多亏了这家人的帮助,John才得到了Vivian的大量私人物品,这些东西原本被储存在租用的储物柜里。要不是他前来询问,它们就要被送到垃圾场去了。两个橱里的物品大都是Vivian收集的杂物,如破烂的油漆罐子、铁路道钉或者各类小饰品,但在这些杂物中间却夹着好几百卷彩色负片和珍贵的个人资料,这些线索将John的研究领向了一个新的方向。大多数有价值的资料是剪报,都是她的珍藏。Vivian收集报纸上的文章并将它们收进塑料文件夹中,然后整理成册收到纸盒里。在她的遗物中,这样的剪报有好几百册。此外还有很多信笺,在寄给她的信笺中,有一些是来自各位雇主的。John和他的搭档Anthony Rydzon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研究整理,在旁枝末节中终于获取了足够多的资讯,现在他们可以大致构筑出她的人生轨迹了。

很多雇佣过Vivian的家庭会向你提起她强烈的自由主义倾向,而遗物中的一封信笺可作为佐证—那是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寄给她的一个前雇主的。Vivian Maier的身世就是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讯息中被重新构筑起来的,如这封信就是联系她与Baylaender一家的唯一线索。遗物中大量的购物小票、信件(私人的或公务类的)、笔记和其他讯息都有助于后人研究她的生活。尽管她生前几乎没有熟人,我们现在却能联系到几乎每一个她曾供职的家庭。若没有她这两柜子遗物,后世的研究者便毫无线索可循。仿佛她在自己身后留下了一堆拼图给我们一样。

Vivian Maier的母亲是法国人,父亲是奥地利人,她出生在纽约市北部的布朗克斯自治区,通过调查户籍记录,Maloof发现Vivian在四岁时和她母亲一起离开了美国,同行的还有一位小有成就的人像摄影师Jeanne Bertrand,而她的父亲Charles此时已淡出了这一家子的生活图景。之后的记录显示,Vivian曾和她母亲Marie Maier在1939年回过美国。而在1951年Vivian第二次离开法国返美时,她母亲并未同行。

1949年,当Vivian还在法国时便开始把玩相机,当时她的设备是一台简陋的柯达Brownie箱式相机,这种业余相机只有一种快门速度,没有测距也没有光圈可调。取景器非常狭小,在专业的风光或人像摄影师看来,这种极不可靠的设备很可能会毁了Vivian对摄影的兴趣,使用这种简陋的相机简直是在给她的热情泼冷水。

1951年,Vivian Maier搭乘汽船De-Grass回到纽约,并在纽约长岛的一户人家找了份保姆的差事,身为一名犹太难民,她通过观看舞台剧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1952年她买了一台禄莱福来相机,鸟枪换了炮。她在这户人家工作了很久,直到1956年搬到芝加哥北区为止。芝加哥的Gensburg一家雇佣了Vivian照顾家里的三个男孩,他们也成了她一生中关系最为密切的雇主家庭。

1956年Vivian搬到芝加哥后,Gensburg家借给她一个浴室,于是这里便成了她的私人暗房,她在这里冲洗和放大黑白底片。虽说经济条件不宽裕,但她在1951年、1955年去过加拿大,1957年去过南非,1959年重回欧洲又去了中东,1956年来过中国。很可能她变卖了法国阿尔萨斯的一处家族农场才筹措到旅费,在旅途中也留下了很多摄影作品。

十几年过去,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因此Vivian在70年代初结束了在芝加哥的第一份保姆工作。工作地点的变换让她失去了自己的暗房,雇主换了一家又一家,她手上的黑白底片也堆积起来无法冲洗。此时她决定改拍彩色35mm负片,使用的大都是柯达的Ektachrome,器材也换成了徕卡IIIc相机,也使用过包括康泰时在内的数种德国单反相机。

这些彩色摄影作品风格与她之前的作品迥异,并且愈发抽象。人物逐渐淡出了她的影像,取而代之的则是静物、报纸和涂鸦。

80年代,Vivian的创作遇到了新的困难。经济压力和生活的不安定让她再次难以为继,于是柯达彩卷也无法冲洗而堆积了起来。90年代晚期至新千年到来之际,Vivian不得不放下了相机,租借了两个储物柜来存放她的珍藏。一直居无定所的她搬进了一间有浴室的单间公寓,而房租则是由善良的Gensburg一家支付的。而她甚至无法维持储物柜的租金,2007年,因Vivian无力支付租金,储物柜租赁公司便将柜中的底片卖给RPN拍卖行抵债。RPN又转手将它们放到自己的拍卖会上出售,这才被John Maloof等收藏者发现。

2008年,年事已高的Vivian在芝加哥市中心的冰面上滑倒而伤及头部。虽然医生判断她会顺利康复,但她的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不得不搬进养老院接受看护。2009年4月21日,Vivian Maier去世,享年83岁。

在John Maloof和Jeff Goldstein等收藏者的努力下,Vivian的作品从2010年起在欧美巡展不断,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2011年11月16日,她的第一部作品集《Vivian Maier – Street Photographer》由Powerhouse出版社发行,其身后留下的大量未冲印底片仍有待显影整理,越来越多的作品也会陆续出现在公众视野。然而这位目光独到的街头摄影师,孤身终老,也无子女,甚至没有几个熟人。在她服务过的家庭眼中,当保姆的Vivian Maier就像“欢乐满人间”里的仙女一样可敬,而当她换下围裙抱起笨重的相机走上街头,便是城市风貌的记录者,快门咔嚓一声就将半个世纪汲入小小底片,直到去世,都从未向他人展示过分毫。她自己则在一卷录音带中引用了一条《传道书》中的箴言:“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5 ) 寻找薇薇安·迈尔——她的才华是个秘密

    如果没有约翰·马鲁夫的好奇心,薇薇安·迈尔这个神秘的女人不会被发现。她是一个保姆,又是一个隐藏于俗务的才华横溢的摄影师。

   这个孤僻、神经质、冷静、警惕、敏感的女人,她对生活的纯粹的好奇和热情,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她不同寻常的执着,更难以被普通人理解。我说的普通人,是你我他,是可以和这个世界妥协退让讲和的你我他。

    薇薇安·迈尔,她保留了自己对摄影的热爱,对猎奇事件的过度关注,对各种小物件的喜爱和收集,对陌生人的靠近和对熟人的疏离,也保留了自己观看这个惶惶、冷漠、又繁荣的人世间的独特角度,这个有趣的她拥有很多很多的棱角。会照看孩子,又会扎到别人。会充满冒险精神,又会出乎意料的发疯。

     她的才华和她的性格都如此独特,在那一张张照片里,有威严而充满压迫感的普通人,有成熟而深刻的孩童,有工人沾满水泥的圆滚滚的屁股,也有因为被打扰而充满怒气的面孔,有安静漂亮的建筑,也有倒在地上的死马尸体,有她的永远呈现出冷而静气质的自拍,也有少女的美丽笑容。这么多底片,多到她自己也看不完。每一帧每一个画面,定格在寂寞而隐秘的底片里。

     她的艺术品,尘封在用胶带缠住的箱子里。
     她的人生,藏在保姆的社会身份里。
     她的才华,是一个秘密 。
    
    她会说至少两种语言,一个人走了很多国家和很多角落,她拍了数以万计的照片。她活出了她自己,而不是把自己囿于保姆的这份职业里。
    她在物质上是贫乏的,有自嘲的:“穷人可死不起。”但是她的人生态度是深刻的:“没有什么能一直永垂不朽,我们要给别人留出空间,就像一个轮子,你上去了,就要走到尽头,然后别人占上他的位置。”她的精神是深刻而执着的,她带着她收藏的所有东西和她的底片,向雇主说:“我带着我的人生。”

     有人说过:我觉得她看不起这些低薪雇人的雇主。也有人说过:她有黑暗的一面。比如故意溜掉,把孩子们留在小巷子里;突然关上地下室的门把一个孩子单独锁在里面;或者逼迫一个孩子吃饭。她有光明,也有黑暗。她就像孩子的母亲,也会突然展露阴暗面。那个直言她有心理问题的、当年和她一起玩的孩子在经历过回忆的喜悦、微微的愤怒、和激动之后,终于试着总结她:这一切因为她被压制。她太孤独,也不被理解。

     她和她家族的人都是孤独的。他们之间互相不联系。亲人甚至比不上朋友。
     这趟寻找之旅,甚至发现她的妈妈也是摄影爱好者。在她妈妈的底片里,有幼年的薇薇安。比成年后喜欢穿着宽松而缺乏性别认知衣服的、更柔软的薇薇安。

     那个收藏了她所有底片的美术馆的馆长说道:有些人的个性使得他们,在成功的最后一刻却总是使不上劲,你知道她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位艺术家,她只是在做这项工作。总是有一种标准悬在我们头上,所以当某人出现时,总感觉她们是二流人物,但我不认为她是二流的,在我看她的照片时,我总觉得有一流的东西在里面。

                                                                                                           ——此文致薇薇安·迈尔
    
 
     

 6 ) 呼啸的兔子

这片居然在巴黎上映了!!!

我看到这片的机缘很妙。当时去Tours一带乱逛。心心念念是附近的几个城堡,倒是没太把市镇放在心上,只当巴黎过去的一个转站而已。

之后不过随意把市中景点乱走一遍。经过Chateau de Tours,进去探头探脑时,前台工作人员告知里面正办Vivian Maier的摄影展,免费的。我对摄影不怎么感兴趣,因为不明也不觉厉。
也不知道喜欢画画的人是不是都这样——看到拿个机器就以为自己在瞬间捕捉到了什么是种「唐突时间」的想法及做法。特别是时尚摄影。
当时只想参观城堡内部而已。回巴黎后对喜欢摄影的小伙伴说起Tours有这个展对方大肆发狂时才真的相信原来她算很有名的

因为就在乱逛的中间我居然被迷住了。而本人在这个领域的品味,理应是相当糟糕的。

母上现任男友业余爱好摄影,是爱好到那种每年都能在地方上得几个奖的。带得母上也热衷谈论构图。偏偏我画画最差的就是这项。只是揣着一腔无奈看了许多。

有些,很多,大部分喜欢摄影的人,其兴趣乃是「拍出一张好看的照」,也即是作品。

而Vivian Maier的兴趣却是在于「照片中的那个人」。

在看到一张类似http://lemagazine.jeudepaume.org/wp-content/uploads/2013/09/041.jpg这样情景的照片的时候,产生了以上认知。

在戛纳时也拍过一张「在沙滩上睡觉」的照片。那是一对情侣,端起相机的那刻,是被好奇所驱动。但我不是那种会一面之缘下感激动就上前结识陌生人的对象,于是留个影像权当萍水相逢过了。

嗅闻同类,真是所有动物的天赋。

展览的最后,就是这部纪录片。对于镜头前的那些人们如此好奇勃勃却从未与之接触过的相机后的那个女人。

果断弃掉了下半日的行程,看完了。

终身未婚,深居简出,曾在出版界从业者家当保姆却绝口不提自己的作品。直到去世之后,因无力续款而被没收的柜箱被拍卖,然后机缘巧合地通过ebay红了……

这跟〈寻找小糖人〉原有异曲之妙的辗转反侧失而复得。只是吾辈好奇者再无有机会向她提出一二问题解答胸中疑惑了。那成千上百的胶片也永远只得「无标题」。

这部纪录片知道得不多不少,刚刚好就是一个传奇。

PS:我真的觉得与其说像街拍界的Mary Poppins,她更像是女性版的Severus Snape……

 短评

总觉美国纪录片多少带着个人情绪,看完了这部片才意识到很多时候并不是拍摄的人的情绪,而是那些讲述的人的情绪。这部纪录片甚至还刻意对比了大家所说有出入的地方,真是无比的讽刺和有意思,但事实是已经无从知晓了,似乎我还感到了Miss Maier似乎在嘲笑这些讲述她事情的人,她的小秘密最终成了大秘密

4分钟前
  • 碧落亦然
  • 力荐

强烈推荐!自从2011年看到Vivian Maier的胶片摄影就深深震惊了。上次看到那么震惊的摄影集是Cartier-Bresson.今天看了关于她的纪录片,上次看到那么震惊的纪录片是searching for sugar man. 推荐给所有喜欢胶片摄影的同学。

5分钟前
  • 玑衡
  • 力荐

很美丽,一个有才华的文艺女青年死后被人发现的故事很鸡汤;现实生活一点不鸡汤,女文青甘当保姆,默默拍照孤身到老,凄凉。心想跟奶奶年龄相近的怪咖是水瓶座,真是。某些段落比《寻找小糖人》好,满溢一种神秘与哀感,但是更喜小糖人主人公。四星半推荐,预祝拿奥斯卡最佳纪录。

10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没错,这不是寻找Vivian的过程,而是她被形塑为天才艺术家的过程。一个拒绝透露、拒绝窥探与诠释的人,却无法拒绝死后被这个世界的好奇多事翻得里子朝天。这也不是怀才不遇,怀才不遇者至少寻求知遇,但V是全然的无所谓。无所谓任何加诸于身的形容词:孤独自由落魄天才疯子隐士理解误解,皆全无意义。

13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佩服。给我启发。一个人环游世界那一段真是太酷了。里面有句话是“男人就想毁了你”联系到当时的时代,她为了独立不惜砍去所有枝蔓,清醒。

17分钟前
  • 春树
  • 力荐

上万张黑白胶片就像薇薇安孤独人格的延伸。反社会者往往能成为一流的艺术家——因为离人群足够远,所以创作是自由的。

2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在飛機上看的,看得我淚流滿面,心理上很大的衝擊,那麼美好,那麼棒的照片。那麼低調,擁有自己小世界的一個人,她只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女傭,卻有如此大成就,任何職業不會抹殺妳的其他熱情。

26分钟前
  • 力荐

薇薇安·迈尔本人过于传奇和神秘的经历成为影片主要看点。由于她已去世,纪录片只能通过她当年拍摄的那些照片、录像、录音带、信件,以及很多人的讲述去拼凑这个人。当然,这更多只是一个很主观的,以及假想的迈尔小姐。她对摄影的热爱与专注,以及非常不合群的性格,注定她的孤独,也注定成为传奇。

2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最后20分钟最触动,导演没把这故事讲成一个完美的鸡汤:Vivian 有性格的阴暗面,雇主们对她友善,但关怀又总是有限度的。她一直在在不同家庭的缝隙里,在中产和贫民的缝隙里生活。大家始终对她有解释不清的困惑。

31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Rodriguez在底特律成为了拆迁工,Vivian在芝加哥当上了保姆,李安从伊利诺伊来到了纽约煮饭带孩子,他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34分钟前
  • 门特
  • 推荐

若论影片的水准,四星而已,但这是一次伟大的发现,不亚于“小糖人”,必须力荐之。生前,薇薇安·迈尔只是一个有点奇怪的保姆,数十年一直做着薪水微薄的“下人”工作,却利用“工作之余“,留下了数十万个瞬间,其中有许多令人惊异之处。影片并不回避摄影师本人的阴暗面,她是艺术家,也是普通人。

37分钟前
  • Clyde
  • 力荐

Vivian Maier本身内心另有异彩斑斓的世界,她不依赖社交生活,甚至这个世界之外的任何人踏足对她来说都可能会是一种干涉。但它有别于封闭。她的作品都是真实生活,孤僻让她具备了非凡的观察能力。我想到一个人在热闹的场合,喧嚣与她无关,一切早已在其内心预演,作品不过是一个印证。

39分钟前
  • 重尔.张望
  • 力荐

我是孤独的,我远离人群,远离社会,所以我的作品是自由的

44分钟前
  • Jabbahy
  • 力荐

IFC 她想看看能靠得多近,更重要的是,她在乎。躲在自己小世界里的Vivian却在乎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哭泣的小孩,残弱的老者,相依的夫妇,动物的死亡。她囤积报纸,收藏票据,还有那浩如烟海的10多万张底片,好像要拼命把这个世界收入她的小阁楼里。她无法走出去,便统统留下来。

46分钟前
  • Sico
  • 推荐

只为自己而活。如果在今天她会是flickr红人或者依然毫无分享欲望?这才是真正的考验。照片发现人太有商业头脑,感觉他早早搞定纪录片同步跟拍一半原因是为抬高作品身价,跟传主相比十分讽刺

47分钟前
  • paradiso
  • 推荐

想要的人生。

49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生前默默无闻,死后享誉摄影界。这辈子,也许不是那么的好,也不是那么的坏。如果不是那次可有可无的拍卖,也许这些照片也就这样永远压箱底。也许她仅仅是想永恒地保存她的些许人生记忆,也许她压根就不想引人注目。也许,孤独才是永恒的自由。8.6

50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我记得前几天我还跟女票讲,出门玩不要懒得拍照片,能多拍就多拍,照片都是边拍边玩的时候越来越懒得拍,但是以后你一定会觉得以前拍的那些当时很嫌弃的照片是多么珍贵多么动人。

54分钟前
  • 少数豪
  • 力荐

孤独是一种迷人的选择,她只不过是率性而活。

55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阴暗孤僻社恐收藏癖,旁观者拼凑出来的她,但那个锁在房间里,躲在报纸胶卷后面的她,我们永远无从得知。或许Vivian会对人们的追捧而无所适从。被每张相片那种为纯粹抓住的瞬间感动得不行。正方形的黑白的,趴在镜头后面的世界的观察者。感谢发现她照片价值的人们[http://www.vivianmaier.com

57分钟前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