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拍电影

记录片中国香港2020

主演:许鞍华 / 徐克 / 侯孝贤 / 刘德华 / 萧芳芳

导演:文念中

 剧照

好好拍电影 剧照 NO.1好好拍电影 剧照 NO.2好好拍电影 剧照 NO.3好好拍电影 剧照 NO.4好好拍电影 剧照 NO.5好好拍电影 剧照 NO.6好好拍电影 剧照 NO.13好好拍电影 剧照 NO.14好好拍电影 剧照 NO.15好好拍电影 剧照 NO.16好好拍电影 剧照 NO.17好好拍电影 剧照 NO.18好好拍电影 剧照 NO.19好好拍电影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5 05:29

详细剧情

 她生于辽宁,长于澳门,受教于香港,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中成长与求索。取得香港大学英文及比较文学专业硕士学位后,她远赴伦敦进修。在那裡,她找到了电影,从此再没停下脚步。   师承胡金铨,处女作开辟香港电影新浪潮;于商业与艺术、 类型与文艺之间游走,不断探索自己和这座城市的漂泊状态;六夺金像 三斩金马,仍要为投资犯难发愁;从早年获奖无数到跌入谷底,从不放弃忠于创作的机会。   美术指导文念中首执导筒,回顾许鞍华四十余载光影生涯,零距离捕捉她亲和地道、 急躁论尽的真性情,亦看到她与母亲的感情牵绊。   对电影和香港始终一片赤诚, 电影伴她活出了人生的圆满。

 长篇影评

 1 ) 后悔这么迟才遇见许鞍华

这部片是在CUHK读文化研究时,老师在纪录片课上推荐给我们的,当时没想着认真来看,几个月后的线上毕业典礼的今天,回想起在香港的那段日子,突然就有了看这部片的mood,看完就后悔了,后悔这么迟才遇见许鞍华导演,在此写一点感想。

好好拍电影这部纪录片带观众走进了一个真真实实的人,或许这就是纪录片的魅力吧。记住了一个爱抽烟的,对电影特别热爱投入的,坦率承认自己害怕票房不好,想证明自己的、对容貌不自信的,跑宣传体力不支的…有着种种“小缺点”的许导,如此可爱。片中许鞍华走在香港的街头巷尾,坐地铁、吃菠萝包的镜头,让人感觉她就是一个身边随处可见的普通人,但是她又有这么不普通的对电影的坚持和热爱。

片头描述妈妈的故事,片尾讲述年龄的老去、做宣传的时候体力不支。身世与变老,人的来历、人的归途,生与死这两大人之必经路,在这部片子里能看出导演的结构安排,也是许鞍华电影里的常驻命题。

在片尾许鞍华导演在的士司机上提出的本土的矛盾,此本土非彼本土「到底香港的local culture 是什么?」或许香港的全球化之于本土性,就如同许鞍华妈妈日本人身份之于许鞍华,没有纯粹的本土,混杂即是香港的本色面貌,非要抽出这层关系,香港便不再是香港。许:「如果不讲这些(外国输入),就更加定义不了自己」。

片尾中秋的片段,不禁马上联想起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中的中秋场景,很温暖。

关于女性主义。戴锦华教授曾说过她最为敬佩的女性主义的导演,或者最能称之为女性主义导演的,就是许鞍华。纪录片中未曾过度渲染凸显女性主义的一面向,但是犹记得有一幕是许导在车上说了一句(大概)「都拍到六七十岁了,还有人觉得你是个女的不会拍电影」结合片中有被采访到的朋友说,许鞍华导演是孤军奋战的。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能见到的女导演真是太少了,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女性的创作、女性的话语体系、具有女性的真实生命经验的荧幕形象,更需要的是女性榜样,如同许鞍华导演一样。

 2 ) 想要许导同款帆布鞋

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记录片,许鞍华导演人格魅力很强大,她的真诚让我觉得非常可爱。电影是了解一个城市的窗口,大部份人对香港的印象或许停留在90年代,红极一时的香港流行文化,《赌神》《古惑仔》《英雄本色》,这些商业电影。香港是一个极度资本主义的社会,拍电影的速度也很快,投入了马上就要看到票房。做为文艺电影,很难找到投资。香港的导演也都有派系。唯独许导不是任何一派。她一直坚持自己的道路。在任何行业,女性想要立足都比男性要困难许多。许导在60岁的时候,感叹自己都60了,还是有很多人质疑,她一个女人不懂拍电影。可想而知,她一路孤勇作战。

许导拍了这么多电影,视乎没有赚到很多钱,他不像徐克那样有自己的公司,会操控资本。她把每部电影都当成最后一部电影拍,不知道下一部有没有人投资。有一个镜头是她走在路上,很有斗志的对自己说,我就不信我赚不到钱。其实生活中的她,对物质没有很高的要求。

当看到许导在车上说,要找教练练手臂,练的有曲线,要穿吊带。之后她还说,想去整容,医生说怎么整就整全套。哈哈,真的非常可爱可敬。镜头下的她很鲜活。她总是烟不离手,吴念真在金马奖上模仿她在上海,腿被撞骨折了,坐在轮椅上,一边抽烟一边指挥。这一段真的超有趣。

许导70多岁了,为了宣传电影,跟着剧组到处去宣传,非常辛苦,她借着抽烟,出去休息下,累的摊在沙发上,说,他们问的问题太重复了,烦死了。出去宣传都是一个人拿着行李,也没有个助手什么的,大晚上回到香港,自己打车回家。

她和90多岁的母亲住在一起,她内心很不想送母亲去养老院,觉得这么做好像抛弃了母亲,但是70多岁的她,还在忙碌的工作,要照顾90多岁的母亲也力不从心,在和妹妹的商量下,最终还是做了这个艰难的决定。带着母亲去体检,结果弄错时间,然后就哄着母亲去楼下喝咖啡,明天在来。

我喜欢许鞍华和西西,通过她们两位认识香港。最喜欢她拍的《天水围的日与夜》一部没有大明星的电影,一部拍香港人的电影。她在威尼斯的颁奖上说,她会帮助新人,希望他们以后也能拿奖。做为一个有社会影响力的人,他们身上有着社会责任。这么多年她一直坚持拍电影,在她的电影里有种人文关怀。

最后我好想买许导同款帆布鞋,还有大花衣服,感觉穿上了,会让我自信些。哈哈

 3 ) 許導演作品小統計

我只憑記憶寫的,這不是影評,算是一個統計愛好者帮許導演作個小統計。

許鞍華導演作品劇情發生地小統計:

全部或主要在香江本地的有,桃姐,两部 天水圍,女人,幽靈,撞到正,瘋劫,炒飯,明月,傾城,男人,橋,千言,今夜星光,阿金,来客,廉政劇(合當1部),歳月神偷,江湖告急(最後2部是她演出的),合19部。

主要劇情發生在其他地方,小部分涉及本地的有,投奔,胡越,黄金,上海假期,客途,極道,合6部.

全部劇情在外地發生, 書劍,香香,姨媽,歸去,半生,河流(最後是她參演)合6部.

如有错误,请豆友多加批評。

 4 ) 好好看电影——我的年度最佳纪录片预定

(首发于个人公众号:1000waystolive)

《好好拍电影》应该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人物纪录片了。

这是一部极其有份量的片子,许鞍华的创作历程、性格作风、个人生活都一一展现在镜头下,没有任何“煽情”之处,我却好几次看到鼻子发酸、强忍眼泪,被她彻彻底底、毫不遮掩的赤子之心震撼了。

如果无人介绍的话,穿着一件印花宽松上衣走在街头的许鞍华,就是一个最普通的香港师奶,甚至连伏桌工作的样子都像个退休的国企老会计,跟“文艺”“导演”一点都不沾边。

她一直对外貌非常自卑,上学的时候觉得恋爱与自己无缘,就埋头读书,后面甚至连“特别想整容,医生让我整哪里就整哪里”都说了出来。看到她父母的老照片,我明白了她为什么对自己的外貌耿耿于怀,她的母亲年轻时可真是一个美人。

为了达到想要的效果,她经常在片场跟人争执吵闹、发脾气。但合作伙伴和工作人员说,她事后都会道歉,给大家买奶茶和菠萝油。

然后下一次不满意的时候还是继续吵。

这里的“吵”其实就是争取自己的权益。我想,女性尤其要警惕“人缘好”“好相处”这样的评价,不要怕争执与冲突,首先要把事做对、做好。 她对钱毫无概念与规划,生活俭朴,没有结婚生子,带着九十多岁的母亲住在一间简陋的小房子里,用一生成全了“拍电影”这件事,是一个纯粹的电影人。

这部片子让我知道,一个坦诚到如此地步,交付了自己全部的热情与力量的人,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即使没有成功,也有足够的自我认可;并不算快乐,但值得。

那些能在任何一个领域做到杰出的人,也许并不是天赋如何,而是日复一日地努力投入,以及彻底袒露的赤子之心。

个人的成功,跟开明的社会环境肯定是分不开的。当年已经颇有名气的胡金铨,就让刚刚毕业的许鞍华担任副导演。施南生说,那时候整个hk的环境都不拘一格,不分男女,让许多女性都可以从事影视行业。

这样一个文明开放、包容自由的hk,让人如何不爱呢?

女性只要被给予一点该有的鼓励与肯定,将如何大放异彩啊。与她合作多年的女演员们,张艾嘉、张曼玉、萧芳芳……都是个顶个的优秀演员和导演,敬业、出品质量高且稳定。片中的萧芳芳接受采访的时候,思路与表达都清晰有力,真是才貌双全。 人生是极其有限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寥寥无几,大多数人眼中的“幸福标配”是结婚生子、工作体面、收入稳定……但其实,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都不一样,俗世的幸福温暖却也平淡,燃烧的一生灿烂却也刺目——那样精彩而辛苦的人生,未必承受得了啊。

所以,不害怕成为一个异类,但也不担心成为一个普通人,就努力去追寻让自己幸福最大化的事物吧。

最后,肯定有人想找资源吧,在微信里搜“片名+资源”,基本都能找到。

 5 ) 你若真的尊重女性,就从不再刻意强调“女”字开始。

令人感动不已。

想起之前面对董卿的采访,她说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好像除了电影之外什么都不会。

《朗读者》

“丈夫是电影,文学是情夫。”

有许多自以为尊重女性的人,每每总在刻意强调她们的女性身份,殊不知大多数人,都挺反感自己被分门别类。

“烦死我了,老是问什么女性电影。”

人们心底因为存在着潜在的歧视,总会不经意透露出来,过分关切及强调她女导演的身份,你本身的语境就存在歧视。

一名男导演显著的成就,我们会把他直接放在整个电影界的脉络中,而一名女导演的成就,总是人有疯狂提起“女”这个字,过分强调这是女导演的成就。

我很纳闷,为什么男性导演拍了一部成功的电影,没有一个人会说,这是男导演的成功?

但是一个女导演成功了,就非要宣传这是一名女导演的成功,或者她代表女性争取了成功。

为什么她的成就就不能放在整个电影界,整个电影史脉络中呢?怎么就不能是直接强调她导演的身份,而非过分强调“女”字呢?

她的成功不该仅仅只是被称为是女导演的成功,她的作品更不应该被划分为女性电影。她就是一名导演,不需要加“女”字。她的成功、她的贡献就应该放在整个电影史的脉络中,是所有电影人的福音,和所有了不起的其他导演一样,不需要被过分关切,也完全不需要被强调性别。

一个真正尊重的女性的人,应当打从心底里放下这种过分关切的心态,放下这个每每提起总要加重音量的“女”字。

你若真正支持她们,应该用更多的行动,去投资拉赞助、去买票买碟、去参加线下活动。而非在网络上天天强调她们是“女性”,用过分关切的语调阐述你的潜台词:我觉得她们很孱弱,各方面都比不上男性,所以她们的成功非常不容易,需要举旗,需要高喊,需要宣扬,和我一起支持弱势群体!

她是一名导演,她可以和许多优秀的电影人比肩,不需要加“女”字。

还有更多优秀的女性电影人,她们同样不需要强调性别,因为她们的付出与努力,本就可以直接放到整个电影世界,而非圈禁在女性电影人这个范围内。

这一生都在做电影梦,这数十载的光阴,渐渐地,她亦成了一份传奇。

 6 ) 你的人生是你最好的戏

我对许鞍华不结婚这件事一点都不觉得稀奇,甚至觉得像她这样性别模糊的人和一个明确性别的人共度一生才会觉得怪异。她有很明显没有性别的时候,比如往拍下雨戏的周迅后脑勺抹泥土的时候,她会说“对不住了阿迅”;在汤唯身边检查拍摄角度的时候被桌椅绊倒,躺在地上的汤唯倏地起身,许鞍华自己摔得不轻立刻按住汤唯,唤她,“没事的汤汤”;涂着口红蹲在内蒙古街边看景,被一个小孩拦住喊叔叔;下了飞机等团队时一根一根抽烟,被路过同下飞机的人群像老港电影里一样顺其自然借火。与此同时,她又常常表现出小女人的姣态来,为自己的容貌自卑,多年以来一直想把鼻子整高,想把手臂和腰练出线条来买一条吊带裙,剧组里意见难以调和拖拉进度她会生气地跺脚。

但这样一个走几部路就会气喘的老人只有在比自己更显老态的妈妈面前表现出些许青壮年的有力来,即使被冠以各种史无前例彪炳史册的称呼,但依然和妈妈住在用步步高DVD放碟的老房子里,不喜欢名牌包是因为放不进去A4纸,一辈子始终没什么钱,没什么人缘,苍老是脸上不可逆推并逐步牢固的法令纹,像病变细胞一般扩散在全脸,蔓延至不灵活的手脚,但恳切好好拍电影、好好拍好下一部的心愿却像本杰明巴顿奇事一样,逆着苍老的身体显露出赤诚的衷心来。

 短评

今天的早晨,我关上窗户,关掉空调,万籁俱寂,世界上只有你的声音。十五岁起知道你,好好看电影,已有二十年,天上地下,人间海底,我永远都要和你在一起。

6分钟前
  • Morning
  • 力荐

有兩段挺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是攝影機近距離捕捉許鞍華在片場專心導戲的工作狀態,這是一個居於幕後的導演難得地坦誠相見,展現新性情的時刻,對比起杜Sir在現場「直腸直肚」的火爆脾氣,許鞍華要溫和克制得多。有趣的是,太專注的Ann更多時候是整親自己,看似是一個向外宣洩情緒(爆粗大罵),一個反作用於己身(磕磕絆絆),但實際上對那些不滿足於現況,努力做到最好的電影創作者來說,著緊套戲受傷最多的永遠是導演自己。二是拍許鞍華電影之外的生活日常,她與年邁的老母親出門去私家診所複診,到達後才發現診所沒開門,Ann於是便帶母親到樓下茶餐廳喝咖啡。很喜歡攝影機安靜地對著熱氣騰騰的咖啡杯,母女倆不發一言相視而坐,享受什麼也不做的恬靜舒適。隨後,鏡頭目送Ann攙扶著母親徐徐離去,日子細水長流,人生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

10分钟前
  • Landy
  • 推荐

好久没看到这么精彩丰富的拍华人导演的纪录片,水平接近当年阿萨亚斯拍侯孝贤。正、反、侧都拍到,不回避不仰视不煽情不狗血,立体生动真实,叙事手法也不呆板,以时间的来回拉扯代替线性铺排。

13分钟前
  • LOOK
  • 推荐

许鞍华说:“电影是老婆,文学是情妇。”徐克说她:“不做屈就市场的事情,做坚持自己的的事情。”她在神与狗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看完纪录片才知道原来她这么多电影都有自身的影子。

1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剪辑好流畅,想不到许鞍华原来是这么可爱。中间有些她真性情流露的部分我和邻座的小哥整个笑到失控。有人说导演是上帝,有人说导演是狗。希望她在上帝和狗之间可以找到平衡。

15分钟前
  • Q
  • 力荐

这个级别的导演,可敬可畏的不稀奇,可爱才是最难的。

20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即使已是躺平任嘲的廢物,但看到有人勤力一世,投身於自己所熱愛,還是會被打動,雖然「勤力係沒L用噶」。太多可愛的片段了,笑言飲醉酒會開始念莎士比亞,嘴上說等有錢了就考慮去整容,還要找個教練把曲線都練出來然後穿吊帶,分手後其實暗自慶幸終於有時間拍戲,以及在垃圾桶旁抽菸被各種路人借火的Ann。最後在金獅獎領獎致詞時感謝香港真是看到眼濕濕,然後從包裡掏出紙巾若無其事的脫下口罩擦眼淚。

21分钟前
  • Simon。
  • 力荐

许多人未必同意,许鞍华是香港最好的导演,或者最有影响力的香港导演。正如她自嘲的,害怕下部戏没人投资,票房失败不成功。她的不安,她依赖别人写的剧本,或多或少,都反映在她四十年,起伏不定的创作中。但几乎可以说,许鞍华是香港导演中的导演。电影同仁确信,影迷观众也应该知晓。许鞍华人生由电影所组成,许多人借助电影了解香港。当人无可奈何地老去,历史重演烦嚣城中。不同时候,念及“好好拍电影”几个字,Keep Rolling,不要喊停。这需要信念,也需要奇迹。

23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中国最常见的知识分子(被歪曲成)有两种,一种精致利己(严格不算),一种追求出仕想当国师(古往今来)。他们喜欢“为民请命”获取崇高感,或者常指责抱怨所谓“人民”愚、蠢、支;他们沉溺于视听和技巧的花哨,或者从来没真正尊重和重视自己的观众。李樯说许鞍华是知识分子,但许不是这两种,许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对时代中的个体有体恤,有理解,有尊敬,而这些构建自她对周遭的观察,对他人的观照,尤其是对自身的省悟。可惜,中国有许多许多技巧上比许鞍华好且好很多的导演,但许鞍华的良心,仅此一颗。

26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电影是老婆、文学是情妇的许鞍华,时而感性时而疯癫,别人说她关注边缘,她说自己阳光灿烂。因为害怕投资人赔钱,每部电影都当最后一部来拍,烟不离手拍片不停。许鞍华的电影里有香港社会的市井百态,一枝一叶总关情。她把人生献给了电影,而拆解她的电影,又能从中窥见导演的人生轨迹。看纪录片之前爱许鞍华一百分,看完之后爱一万分。LONG LIVE CINEMA!

3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ann对香港的几番表白我看得胸口生疼哭得好惨 可能我自己都无法估量香港文化对我的影响多深多重 太想念那座城市了想念在那里留下的每一个瞬间 这是题外话 纪录片对我来说起到了蛮重要的作用 会发现原来ann一直拍的内容就是她人生各阶段的经历和处境 看到她陪妈妈在街上走的身影一下子回闪桃姐里一模一样的镜头 还有和日与夜里一样的花灯 这就让我更爱她了 更不用说食烟喝醉了念莎士比亚 送妹妹自己用不到的fashion提袋 理由是装不下A4纸 她就和宫二一样 是会迷的人 为拍戏疯魔为拍下香港每个角落疯魔 不知是真实还是说震动 她会因外表这件事从拍戏里找寻自己的价值 虽然她认为记者反复去问女性电影很烦躁 但同作为女性我会觉得这些细小有力的反应与传达都是女性独有的吧anyway long live cinema

33分钟前
  • bitterlemon
  • 力荐

看到最后觉得被骗了,全片好似许鞍华是个loser,几段低潮期,电影不卖座,感情空白,结果结尾五座金像奖最佳导演片段和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分明又是人生赢家。最喜欢的一段是在内地宣传《明月几时有》的间隙,抱怨记者问题重复,都问什么女性电影的问题,结果话音刚落她又开始食烟😂 前一秒说有个野心运动变辣妹下一个镜头大啖菠萝包😂

34分钟前
  • 才华有限
  • 力荐

看的过程一直傻笑,片尾的颁奖典礼一出来,直接泪目。不仅是好的纪录片,更是好的影像论文,既有同行们的理解和认识,也有导演自己大段的剖析,通过自己的作品脉络梳理,串联起导演的成长经历和对世界的认识,结构非常吸引人。在镜头前,她是如此真诚温柔,但是在片场又是一个完全投入其中毫无二心甚至充满执念的艺术家。最后,出于对这座城市的责任和情感,她深知自己所肩负的重任,即便完全是自发的,这种感情藏在她的哽咽里,也藏在她的每一次行走中。讲真,这种干货满满的纪录片真的可以一直看下去,哪怕大导演们众演员们只是坐在一起吹吹牛话话家常就已经足够有料了。Long Live Cinema,Long Live HK!

38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再次证实了“跟随,跟随,再跟随”是纪录片创作的黄金技法,更何况subject是许鞍华,那么天真、干净和赤诚的创作者,片子自然是特别好看。时代巨轮,导演北上,我有预想过Ann怎样处理资本和初心的关系,她一直和她创作的电影人物保持观照和并行,就是吴念真说的,“在时代夹缝中做抉择的人”。Ann的选择是:二十周年,“不要让我说祝福的话,我不要”。完了以后,谢谢于冬,你是个好老板🙏

42分钟前
  • HALHYUN
  • 力荐

比起王家卫、杜琪峰等人,许鞍华不是一个风格鲜明的作者导演,她的水准忽高忽低,入行四十余年,相对比较高产,涉猎题材也很杂,质量参差不齐,但是拍时代、拍人物有其独到之处,看了这个片子知道这一切的原因,这是一个烟瘾大、动作潇洒、生命力旺盛、内在有趣、生活简单的人。最喜欢的导演作品《投奔怒海》《客途秋恨》《女人四十》《千言万语》《男人四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

4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你真係好勤力。」「勤力係無燃用的。」

47分钟前
  • 还行

电影是我的老婆,文学是我的情妇

50分钟前
  • 单鱼Apple
  • 力荐

許鞍華教人敬佩之處,在深陷商業法則的電影創作找出懶活之道,她電影裡引人共鳴,正是失敗者視點直根人物骨子內,是不停追尋與大環境的抗衡失敗後的失落引起的理解和共情,所謂要成為更好的人的失落感,沒有英雄,只有你我一樣的尋常。我常常懷疑,假約香港敵視藝術,以商業/藝術作二分法的創作環境略為鬆綁(藝術導演曾經標誌著代表失敗,自我中心的代名詞),少了商業包袱,她會否拍出更好的作品,對環境和自身沒有停止過的自省,一次又一次問她是否香港和女性看來是多餘的,與香港的連結是責任和不滿多於愛,正是她「包拗頸」的個性,一方面令人常常感到自相矛盾,對既有電影模式一次又一次突破觀眾底線與期望,擴闊了香港電影的邊界。文念中以局中人的溫柔回看好友半生,也為這位走過大半生電影路的導演,記下母女晚年平淡的日常與和解。

51分钟前
  • 何阿嵐
  • 还行

long live cinema

56分钟前
  • 兒子
  • 推荐

因為喜歡她太久了,有時候會忘記自己為什麼會喜歡她。看她的訪談,去她的分享會,看她以前名不見經傳的電影,會知道她作為導演的堅持和實驗性,也會知道她作為一個普通人笨拙和戲謔。在這個紀錄片裡真正催淚的是,我們不僅在熟悉的片段裡重新發現了許鞍華,也看到了什麼是「滋養」,什麼是「報答」,什麼是她和這座城市的互相成就。

57分钟前
  • 劉咳暝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