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

记录片中国大陆2017

主演:邓紫棋,韩寒,徐小凤,曹格,汪峰,洪涛,韩磊,武卿,林俊杰,卢波·格罗伊尼格,张丹,吴国培,朱明锐,李蕊,李蕴,何超莲

导演:尼克·维克汉姆

播放地址

 剧照

一路逆风 剧照 NO.1一路逆风 剧照 NO.2一路逆风 剧照 NO.3一路逆风 剧照 NO.4一路逆风 剧照 NO.5一路逆风 剧照 NO.6一路逆风 剧照 NO.13一路逆风 剧照 NO.14一路逆风 剧照 NO.15一路逆风 剧照 NO.16一路逆风 剧照 NO.17一路逆风 剧照 NO.18一路逆风 剧照 NO.19一路逆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9

详细剧情

二十五岁的G.E.M.邓紫棋,在台上尽情享受音乐的背后,她所面对和拥有的又是甚么?《一路逆风》是邓紫棋首部大银幕电影,讲述了她在追求音乐与梦想的路上,迎着逆风,走过流言蜚语的人生低谷,愈加坚定。事业得意之时,学习面对爱情失意的伤心,承受的一切G.E.M.邓紫棋都亳无保留亲自剖白;好友何超莲,李蕴与邓妈妈亦鲜有现身,29位中港台娱乐圈重量级人物零距离作访谈,揭开邓紫棋最真实一面。

 长篇影评

 1 ) 做自己热爱的事,世界都会变得美好

我是gem的粉丝。喜欢她,是因为她的每一首歌让我听到的都是翱翔夜空的勇敢,不是无病呻吟,是她在追梦路上的心情分享,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曲折,给人鼓舞。非常有passion,像一只小小的蜂鸟,但是有用不完的精力。

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东西,以前都是自己通过一些歌曲,一些句子看到gem,很少有这么系统的一个回顾和介绍,所以我很喜欢。

这部纪录片,从三条线来讲述她的整个演艺路程,人物线索,时间线索,事件线索。
1、人物线索:
采访了一些合作伙伴,对生命起着转折点的合作人TAN Lupo,友人,老师,通过闺蜜的描述侧面写了跟林宥嘉的感情,上海的外公外婆,歌迷,母亲。

2、时间、事件线索:
高中时候参加的比赛带入演艺圈,在香港乐坛的发迹,从出道就一直坚持用视频记录自己生活这种方式,刚好在互联网发达起来的那个阶段,帮助观众了解到她真实生活的样子。到我是歌手,到各地的重要演出,演唱会。40度的深圳户外演唱会,上海演唱会,收到的挫折,误会和想放弃的时候。

3、自己的声音贯穿作为主线
三条线穿插,说明了她的成长,她的感情观,她的一些生活习惯,她对音乐的看法以及音乐在她生命中是第一位的意义。

片中的她喜欢笑,笑的很可爱,歌词很贴近生活,我的人生轨迹好像都符合她歌词描写的状态,而且我都能从中受到鼓舞。

这就是有热爱,有追求的人,通过努力,有过痛苦失落低潮,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最后终于闪闪发亮,但仍然还是要继续努力的人生。目标不是赚多少钱,收获多少名,是一直做自己热爱的事,才能让自己永远这么正能量,这么开心。

以前的我,对生命很懵懂,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对人对事都是模棱两可,随波逐流,懦弱不敢言,遇冲突逃避。听梦想,正能量,热爱,这些词毫无感觉,虚无缥缈,但是去年到今年,经历了很多,失去了很多的同时慢慢找到了自己,我真的理解了什么是梦想,什么事热爱,我这辈子要做什么样的人。

而在这个人生最重要又最灰暗的转折点,很高兴认识邓紫棋,我收到了她给我的鼓励。就像我今年听她演唱会的感觉,听不同的歌想起很多完事,想起自己听歌时候的很多心情,像坐过山车一样,和邓紫棋一起坐过山车,一起经历自己最重要的心情,回过头去看自己的成长。这就是偶像于我的意义,跟她一起成长,一起经历,一起走在追逐梦想的路上。

邓紫棋


下面是我摘录的,一些很有感触的一些话。我觉得只有自己在生活中经历过,感同身受过的东西才能有所共鸣。
1、TAN:我们跑到那边,感到陌生,一脸天真,不知道正在发生什么,这就是旅途的开始
2、TAN:虽然他们不知道专业的词,但是当你把所有的东西都做到最好最后呈现出来的时候,他们是能感受到不同的。
3、GEM:从中学生推到香港观众面前,再到全部内地的面前,只是分享的范围变得广了,可是你每天做的事情还是准备自己,在舞台上表演,跟歌迷接触,把你希望分享的感受在音乐上表现出来,所以其实本质上没有任何的改变。
4、LUPO:40度,100%的湿度,面对台下那些花了自己所有积蓄去买这张演出门票的小姑娘们,我有什么资格抱怨热,
5、GEM:每个人要做事情都必须要付出代价,都是要有舍弃的要有取舍,你要取到就必须要放弃。音乐永远是排在第一位我要做的事情,所以其他任何的东西,我都能够为它放弃。音乐不只是我喜欢的东西那么简单,它是我整个生命的意义。所以如果我为了任何东西放弃了音乐的话,我是放弃了生命的意义。其实我的宗旨里面,一切就是那么简单,就是为了音乐我能放弃一切。
6、GEM:我平时常常会想很多东西,无论是坐在车上面或者坐飞机的时候。我随身有一本笔记本,我会把我眼里看到的世界和认识到的人都写下来。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突然写一首歌,我觉得音乐最神奇的一个地方,你开始接触它的时候,你每天脑袋想着它的时候,它就会用不同的途径来到你的生命里面,然后你只要抓住它。你就能够把他的样子呈现给各位。
7、GEM:我最希望在我音乐里面做到的就是去鼓励我的观众,在他们的生活里面也有能力走下去,也获得能量,你本来不认识的人都会被你影响。这才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事情,这才是音乐最神奇的地方。
8、GEM:每次我踏上舞台我都会非常感恩,有些在真正支持我,走向我生命新的一页的这些观众。歌迷,我会形容为我的夜空里的星星。因为舞台上看下去是一片黑,但是他们拿着荧光棒,手机,看上去就是黑夜里的星星,看上去很漂亮,但只是漂亮的画面那么简单,他们就是会在夜里点亮我的星星。
9、GEM:更会用朋友去形容我的歌迷,不仅仅是音乐的交集,是生命跟生命的交集。
10、GEM:你越跑越快了,你更加坚定了,就会有更多人觉得你不应该那么坚定,因为不希望你那么坚定,不想看到你那么坚定,想要把你拉下来。
11、汪峰:她的变化和慢慢走向成功,都不是偶然的。Its just beginning。

 2 ) 论一个明星的个人魅力

新街口德基的周五晚场,票价46一张,是我看过的最贵的一场2D电影。

抛却粉丝滤镜,就电影本身而言,一星无疑,给多了对不起曾经狠狠吐槽过的其他烂片。

我给三星,是因为它给了我一个半小时完整地梳理自己为何从爱上邓紫棋到,“啊她也不过如此”的地步,也就是她如何在我眼中逐渐失去个人魅力的过程。

初见必然是我是歌手,说着“感谢我是歌手给我这个机会”的她,是羞怯紧张的,但是非常单纯和坦诚,柔软到让人心化。

单纯、坦诚、柔软是一些非常有魅力的特质。

然后邓紫棋就红了。她变了,我非常直接的感受。香港是个弹丸之地,中国人却是遍布世界的。变成一个走到那里都有人认识的大明星,如果本身没有厚重的积淀,或者是快速积淀的能力,非常容易浮躁。两者她都没有。从15岁以后一直搞音乐,哪里有时间让她沉淀自己的思想。推动人类思想进步的自古以来都是哲学、文学、绘画,甚至是近代的电影,而音乐从来不是。直接点可能就是读书少的缘故吧。

韩磊说她30岁以后会大放异彩,大概是觉得她30岁以后才能冷静下来吧。

邓紫棋变成大明星以后,不可避免逐渐失掉的单纯坦诚与柔软,不再是她个人魅力的加分项了。相反地,浅薄幼稚越来越成为她的个人魅力的减分项。

拜托,你年少成名,从香港红到内地你还要多顺利?恋爱分手谁没经历过?开演唱会辛苦不是很正常何况有数万人为你欢呼?哪个当红大明星不被网友骂?……明明一路顺风还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自己特辛苦,“一路逆风我真累啊”。这不是浅薄幼稚?

15岁的她,学大人唱歌;25岁的她,学大人讲话,还是她想象中的大人。真的,大人不是你那么说话的,端着太累大人都会放下接地气的。

作为一个自认为三观日趋稳定成熟的人,面对曾经非常喜欢的明星变得不单纯但同时又很幼稚,真的很难不嫌弃啊。

对了,在我的记忆里演唱会上劲歌热舞的邓紫棋还是有些个人魅力的,也许我还会再去看一次她的演唱会吧。

 3 ) 萌新路转粉:只是日常拍摄的剪辑而已,勿以电影/纪录片的视角来看!

注意,作为萌新路转粉,看到很多差评不爽,因而本篇评论用词较粗,请在夸张*10086的前提下阅读。关于作者:看邓紫棋vlog经常笑,笑点和自己重叠,就路转粉了。

1.这不是电影/纪录片

有很多评论说:这玩意儿也好意思拿出来圈钱?这也叫电影/纪录片?

怼:拜托,视频里没说吗?只是平时录的,剪辑了一下而已。

如果这也叫电影,好吧,如片中所述,丰富了我国电影类型。

2.也没想圈钱

票价那么高,都快五十块了!

怼:在北京吃个咸菜拌大米都多少元了?这年头除了房价,什么也别跟我说贵!

如果是说电影跟电影比较,票价算贵的。我想说,其实邓紫棋在某个采访中回答过类似问题,说她主要是靠演唱会赚钱的,其它的,要么免费,要么姜子牙钓鱼

3.词曲水平原地踏步?不是内行不予置评,但火就完事了

有人说《光年之外》和《睡公主》比,邓紫棋这么多年在原地踏步。我不是内行我不懂,所以我不正面回怼,但《光年之外》在油管有两亿播放是盖的?

4.好比山寨页游,没文化没沉淀终将坠落?但好听就完事了

有人说邓紫棋是翻唱歌手,她可能只是唱功好罢了,如果没文化是活不久的。

怼一:你听过《where did u go》、《画》吗?这也能叫翻唱歌手?

怼二:真以为明星文化很高?还记得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就是挑战极限的某些人吗?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整个娱乐圈估计没几个有文化的。有人说徐静蕾是才女,真搞笑,四大名著是她写的?这并不是恶意黑明星们,因为术业有专攻,而且高等教育是零几年才开始大众化的。至今,央广还以为加减乘除就是数学,参见《开讲啦_丘成桐》。

另外,一个歌曲,需要文化才能活得久吗?请列出《青花瓷》中的语法错误。

5.太怕打击,星光不再,粉转路人?

有人说邓紫棋似乎太怕受打击了,对她的崇拜渐渐褪色,从粉丝变为了路人。

怼一:马克思说过,任何崇拜都是盲目的

怼二:人家还只是二十几岁的小姑娘诶!

怼三:全网黑,你试试?

6.剪辑的名称确实有待商榷,但不要忘了目的

有人说从校园到香港,从香港到大陆,从大陆到全球华语界,这么顺还说什么一路逆风?

怼:怕是24K纯路人吧,这部剪辑的诞生,不就是为了回怼与某台发生的纠纷吗?在全网黑的舆论风暴中,你还说顺?

7.做对还是做好?心虚才会抛出哲学拷问!

由于剪辑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回怼某台,所以专门有一段讲纠纷的剪辑。但看完后还是很模糊,根本没有讲清楚到底咋回事,但通过某台导演说的,“按照契约精神我道歉”,“对不起有点乱”,可以看出这分明是店大欺客的真实案例。还胡诌瞎拽什么“做对还是做好”,还不如直接说“都是量子力学的错”呢。

再者,又不是邀请后不来,哪里有可以黑的地方?怕不是某台的无脑不良吧?

8.了解解解更多,就够了

之前七条主要是怼,这一条才是我的影评,作为萌新路转粉,看这个能了解她更多就是意义所在

 4 ) 我对豆瓣一直充满信心,这部纪录片毫无疑问也是佳作!

说实话,从始至今,我一直都特别挺豆瓣,就算16年末别人说豆瓣怎样怎样评分怎么怎么不公平,我都用玻璃心评价那些电影导演,看到了豆瓣对这部纪录片的评分,我还是挺豆瓣,主要是有那么一部分脑残人士对这部影片的评判,作为一部纪录片,它毫无疑问算的上优秀,评价很多围绕主角的年龄说事,我想真正的问你们,你们到底有没看完整部影片,其实作为广东人的我,在零几年有了第一部MP3(Sansa Clip)开始,就听邓紫棋的歌,在当时网络还不是特别发达的当天,能有那样的成就真的是非常了不起了,跟今天的掏粪男孩真不是一个级别的。而且别人的实力确确实实摆在那,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影片,我对那些有异议人士就且当你们“嫉妒”好了

 5 ) 千万不要就这样泯然众人啊。

老粉一枚。从睡公主时期就开始关注邓紫棋。当时的gem还是一个十分真诚可爱的小女孩,经常会拍一切日常的小视频post上网。红遍大江南北的金鱼嘴就是这个时期的。虽然我是女的,但还是被这个时期的gem所击中了,一度成为脑残粉。最着迷的时候,每天都在搜关于她的信息。

gem的高音不可谓不高亢动人。爱你里面最后那几声歇斯底里的呐喊,简直让人觉得体内的绝望不甘都快要爆炸了一样。

2014年,邓在我是歌手的平台上红遍内地。作为粉丝,当时是超级开心啊。就像是自己的所爱之物终于被大家认同一样。但是红了以后的2015和2016,不知道是邓紫棋本人膨胀,还是张丹膨胀。这两年,无论是邓紫琪的个人魅力还是其出品的音乐都让人感觉灵气尽失,没有了昔日的可爱与果敢的一往无前。针对邓紫棋的个人信仰,我还是倾向于是邓的团队的定位与创作问题。

关于皮裤。相信就算戴了粉丝滤镜的人,也不会觉得邓的皮裤造型好看。娱乐圈里面矮的明星这么多,为什么邓偏要选择令其弱点尽显的皮裤?她在采访里面说,坚持做自己,所以穿皮裤。这就像是叛逆期的小孩子一样,“你不让我做的,我偏要做。”而不考虑,这件事情是否合适。

最最令人失望的是,近期音乐质量的下降。邓的主要实力在于强悍的现场能力,而不在于作词作曲。总是会有路人以为邓是一个翻唱歌手,但是邓明明是一个能够自己作词作曲的唱作型歌手啊。究其原因,就在于翻唱的歌红了,而自己创作的歌没红(泡沫除外)。这明显就反映了,邓的作词作曲能力落后其演唱能力很多很多。

作词是一门对个人人文素养要求极其高的专业活儿,好的词大部分不是灵光一现,一拍脑袋就可以写成的。而在华语音乐当中,歌词的重要性远超过欧美音乐。早期的《睡公主》作词水准对于一个16岁的少女而言,可谓惊艳。但是再对比其最近的作品,《光年之外》真是基本没进步。只是一个优秀的业余作词人,比起专业还差很远。《死了都要爱》可以算是创作黑点了。

其实也有可能是邓紫琪没有退步,而是音乐市场,听众的审美情趣进步太快。在这个竞争激烈,不再被唱片垄断的音乐市场,不进步就意味着退步。

音乐不够,人设凑。一路逆风,坚持信念。这个人设实在黑点太明显。不多说。

如果她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天后级歌手,而不是一个唱二十年都只有一首成名曲的一般歌手的话,就应该沉淀几年,研究不同曲风类型的音乐,增加点人文哲学的素养,不要总是搞个唱商演。也不要在能力还没有达标,就推出十首优秀的原创作品,却没有一首达到顶级水准。然后标榜自己创作歌手。

我宁愿邓三年都不出新歌,三年后,推出唯一的一首精品,再次一鸣惊人,亮瞎我们的眼。

不然,随着岁月的流逝,真的会泯然众人啊。

===========================================================================
顺便再说一下,《一路逆风》作为一个商业项目来讲,是完完全全失败的。不到三百万的内地票房是远无法填补拍摄、请外国导演、发行和院线等成本的。不要说不在乎票房,真的不在乎票房就不会这么大费周章弄到院线上去放映,而是直接在网上免费播放,说不定还能靠萌萌的小lulu圈一些粉。

这个电影既没有圈到钱,也没有圈到粉,更没有什么业内口碑可言。无论从何角度来讲,这都是不成功的。

这个电影应该是在2014年开始筹备的。我猜,张丹刚开始的构想是,想模仿类似《爸爸去哪儿》或者《小时代》之类的,搞一部以真实情节为基础的粉丝电影。毕竟,内地电影观众人傻钱多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但是万万没想到,最后邓紫琪辛苦跑了几天路演,最后的票房竟不足300万。

其实,除了低龄粉以外,邓紫琪其他年龄段的粉丝是不会为了了解她的成长经历而花40块钱的。邓紫琪与杨洋、吴亦凡之类的粉丝偶像显然不同。长期被黑又不注意造型打扮,让她不会具有像杨洋们那样多的粉丝。真正喜欢她的音乐的粉丝,又对其成长经历其实兴趣不大。(受小小创伤,就拍纪录片澄清,我觉得她其实一点都不坚强啊哈哈。)我身边有很多邓的大爷粉,就只听她的歌,其他一点都不关注。

感觉蜂鸟在邓的市场定位上,有非常大的失误,顾此失彼。有时候,当她做出了某一类型的举动,就代表着必然会失去某一类型的粉丝人群。但是又想要同时从这类人群粉丝的口袋中赚到钱。这有点太贪心了。脑残粉和路人粉兼备的,只有经过岁月雕琢以后封神的天王天后。

也有可能,蜂鸟以前面对的是香港一个小型化市场,当面对内地这样一个大了几个数量级的市场以后,有些不知所措。

从2014到2016,蜂鸟对邓运营包装上有很大的失误。希望蜂鸟不要执拗,想赚钱之前,先学学了解客户。

 6 ) 加油,解解

加油,解解,那些给一星的,请看看自己的实力,自己不如他人,凭什么说话,唯爱我解,黑子绕道,我最讨厌黑子,酸就直说,骂人干甚?不讲理?幼儿园的?婴儿?拉低解解评分,黑别人还理直气壮,呵呵,你是老几啊,你火吗,你有人家粉丝多吗,我看你黑粉都比解解的黑粉多了,请你自己看看,这是我的宝藏女孩,不爱请别伤害!

 短评

关于音乐和歌手的纪录片确实有啊,但我印象中都是很有成就的歌手啊。。。这是啥

7分钟前
  • 掉地上的爆米花
  • 还行

要承认本片丰富了内地院线市场类型,但依邓的经历还不足以撑起一部类似《艾米》那样的传奇。重点应该是我是歌手双年巅峰会事件的公关,洪涛的几段采访意味深长。但过于偏颇地突出一条微博引发的效应,缺少对误会事件实质的多维解读。当16万留言一半在骂你,你就会怀疑是否该骂。权当看了场演唱会电影。

12分钟前
  • 西楼尘
  • 很差

张学友都没这么大脸给自己出纪录片

16分钟前
  • hcuehbeuhdbyd
  • 很差

勉强两分。素材都是2014年的,不知道为什么17年年初才放出来。这类片子如果没什么料,还不如演唱会好看,其实邓紫棋和我是歌手纠纷那一段本来可以作为点的,不知道为什么没展开。最后我还是喜欢听她唱歌,她上歌手之前就在听了,但是看她的意思认为上节目之前大陆没人知道她,我被忽视了好惨

21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邓紫棋的音乐真的很有感染力,每次听都会特别振奋我,相信这就是偶像的力量。

26分钟前
  • 娱乐圈梗姐
  • 推荐

电影院现在成了what?who给我解释下?

28分钟前
  • 超级飞侠
  • 很差

Home Video 2017#1 这个偶像不仅年轻 还没什么故事 连小圈子互捧都看不到… 唱功和创作都没亮点 套用片子里的话:看她30岁的成绩吧 今冬粉丝素质最差影片 见面会全站起来挤到过道去了

33分钟前
  • 浆糊骗子
  • 较差

这是紫棋的纪录片,为什么要以所谓的高超的观影技巧去看待,以及为什么要参杂那么多prejudice。这就是邓紫棋,她的传说,也是我关于青春和生命的意义最好的诠释。不用太多语言去诠释,这就是紫棋通过语言带给我的power.喜欢一个人是有理由的!

37分钟前
  • 费奥娜
  • 力荐

一星,給青春。一星,給鄧紫棋。一星,給曾經紅火的香港樂壇。一星,給傳達的音樂信仰。

39分钟前
  • 张三弥
  • 推荐

先老老实实沉淀沉淀自己,急个屁的自传

40分钟前
  • 河松不是鱼人
  • 很差

此片会掀起一阵热潮,华晨宇已准备好、李易峰已经开拍、胡夏正在协调档期…张学友正在做吃瓜群众,李宗盛正在给他们写评价。。。

44分钟前
  • 墨鱼
  • 很差

求别乱改成语了,比起大多数人的人生,你已经不止能用一帆风顺来形容了

48分钟前
  • 圆满金秋
  • 较差

奇奇怪怪的中国电影院上线

53分钟前
  • 浩子菌
  • 较差

音樂紀錄片,記錄她一路走過來的歷程。影片上映的今天,她也在經歷和記錄,繼續當下。愛和善意,帶給認識的她的人快樂和力量。當然未來還有很長遠的一段路,這只是一段路程的標記,我們且陪同經歷,一起等候更多的美好🌹

57分钟前
  • Ryu
  • 力荐

要不是为了免费的中午饭,我特么才不来看,闪的睡不着。。。

1小时前
  • Mx.
  • 较差

第一次看这种纪录片,其实更像是一个人物传记,邓紫棋确实经历了很多挫折,电影里最好看的是有演唱会的部分,电影院的音效很震撼,比所有的演唱会现场不知道要棒多少,还有歌手退出巅峰会那个事件,的确是有内情的,总之,很不错,第一次新鲜的尝试!

1小时前
  • 小鬼吹灯笼
  • 力荐

老粉表示很失望。未成年就拿最佳新人奖,未满20就在红馆开演唱会,23岁就全国爆红。近二十年来最顺风顺水的歌手里面邓紫棋应该能排进前三吧。不过是被骂几句,就矫情得像全世界欺负她一样。那蔡依林不是早就自杀啦?邓紫棋再做些这么low的事情,迟早泯然众人。

1小时前
  • 普通但自信
  • 较差

“时势造英雄”,90年代的歌唱比赛,新世纪时的大佬加成,再到G.E.M.时期的网路走红,香港一个年代有一种天后的造法。但是这几年变得太多了,不知是她还是团队还是整个大环境的问题。正当已经懒得关心她又干了什么的时候,又来了一部戴高帽的纪录片招黑。回到当初那个唱Where Did U Go的她该多好。

1小时前
  • 基瑞尔
  • 较差

本意是给非粉看看真实的GEM,结果变成,给粉丝和路人粉看他们都看过、都知道的东西

1小时前
  • Indecent time
  • 还行

啥时候豆瓣的人群以“XXX都没有,你凭什么拍”为评分标准了。真是low穿地心,见不得别人好的自卑心。我还想说,XX都死了你凭什么还活着。单讲制作,三星。

1小时前
  • horzionrocket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