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之路

记录片中国香港2021

主演:陈贝儿

导演:内详

 剧照

无穷之路 剧照 NO.1无穷之路 剧照 NO.2无穷之路 剧照 NO.3无穷之路 剧照 NO.4无穷之路 剧照 NO.5无穷之路 剧照 NO.6无穷之路 剧照 NO.13无穷之路 剧照 NO.14无穷之路 剧照 NO.15无穷之路 剧照 NO.16无穷之路 剧照 NO.17无穷之路 剧照 NO.18无穷之路 剧照 NO.19无穷之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2 21:56

详细剧情

制作组在全中国挑选了十个最具代表性的深度贫困地区案例,分析每个地点采用的不同扶贫方式,例如易地搬迁、产业带动、教育扶贫、企业帮扶等,细说各地在过程中面对的困难,经过无数人的血汗及努力,终于取得成就。节目通过今昔对比,回顾以往生活条件恶劣的同时,呈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长篇影评

 1 ) TVB叙事模式下的中国扶贫故事

因为本身也是媒体从业者,从这个角度看到了很多不同的细节。 采访不用正经坐在指定的地方一板一眼,随意在课桌上、办公室里、钢梯路上都可以;贝儿作为主持人凡事都亲历亲为,很有现场体验感,尤其是爬悬崖村的钢梯,真的太不容易了。还有怒江的那所职业学校,给了地上的烟头、孩子们彩色的头发、脚上拖鞋左右一样一只很多特写镜头,这种画面相信在国内的媒体上是很少会看见的。 TVB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看待中国的扶贫故事,很棒。

 2 ) 中国加油

作为广东人很多年很多年看过TVB,这节目重新吸引我关注。拍的很不一样,真切认识到扶贫现状!以前对于"扶贫"只存在文字空洞认识,从没想过国家还存在那么艰难的一些人。为了生活为了生存,很震撼那里的孩子梦想如此的简单。放在我们这就属于"废弃人生"!可看着他们憧憬的,说实话很匪夷所思!这甚至是在国家努力下,才脱离原先更艰苦条件下。希望祖国原来越强大,让更多人民得到温暖幸福生活,"共同富裕"也得到实践!感谢女主持人敬业,感谢这出色团队,中国缺这样敬业之人!中国加油!

 3 ) 落后拯救计划

任何一个文明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发展进程,也有自己选择发展的方向,面对不同文明进程的部落,首先要做第是尊重,而不是文化殖民。现在所谓的教化却是对土著文化的灭顶之灾。我们总以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文明人,对他们不断的改造。而这一切和当年的西方有什么不一样,只不过我们彻底的消灭看他发展的潜力而已。

 4 ) 我的感悟

看了两集,结合自己的工作说一下扶贫的困难之处: 2020年,我们单位申请到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2021年3月正式启动,但是在启动之后最大的困难是村民搬迁。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就是“扶贫”的再升级,意在解决农村居民点分散、住宅质量差、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有待提升、收入低的问题。 难题:劝说同意村内异地搬迁。 在合理沟通协商后把村民老房子全部推倒重建,其中三通一平,设计、建盖住宅等一系列的钱由政府出资,但由此引发出来两个小问题一个是村内异地搬迁有个别村民因村内搬迁后离原本的农田会产生更多的距离,因此导致不愿意离开老宅基地;其次是村内异地搬迁无论搬迁前不具体考虑是否具有多间住宅,推倒重建后按户分房,每户分一间三层楼带花园的别墅,最终,因该问题导致整个项目耽误了近3个月,犯了抽肥补瘦的错误。 解决办法:就是按照纪录片里面的,发展特别产业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土地由政府牵头帮村民整理,整理结束后由村民自主经营,社区居委会成立合作社,村民占股51%,政府占股49%,共同经营蔬菜、文旅民宿等产业;其次由政府牵头引进生物医药、康养等项目,然后由村民大会表决是否同意引进,村民大会同意后,引进企业向村民购买建设用地,村民得到第一笔钱,村民的分红比例按原本《土地承包证》的面积占整理之后总面积的百分比进行分红,然后在《招商引资协议》中明确本地村民在企业的最少人数,确保村民不会因为失地而失业。 一切不愿意搬迁的始终是因为村民害怕因失地而失业,其次是村内的“裙带”关系,在建盖房屋时充分考虑村民意见,让他们自由选择愿意和谁做邻居。 解决这些问题之后现在已经开始建盖住宅了。

 5 ) 也许很累一身狼狈,也许卑微一生无为 谁生来不都是一样 尽管叫我无名之辈

——那在来这里之前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嫁人

——那现在呢?

——(羞)想开一个自己的饭店,嫁人的话,以后再说啦。

——又是写在前面

2021年2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主席庄严的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万分激动,为国骄傲。可对于“贫”的概念以及这项历史进程的意义仍旧一知半解。未曾深入接触,怎敢随意奇谈。浅薄的认知中,自以为我这种收入水平已是“穷”,却不知道在一些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在一些大山深处,那里的落后、困难要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艰难。那种贫穷不在于能否支付起一件自己喜欢的物件,而是在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徘徊,与死神赛跑,命是赌注。

能看到这样的一部纪录片,记录这项“伟大历史进程”的纪录片,除了有幸,还能有什么词语表达么?

纪录片的名字叫做《无穷之路》。无穷之路,没有贫穷、没有尽头。深入到全国典型的10个脱贫区域,进行深入了解和拍摄,通过镜头的记录和展示,让我们更加知道“脱贫工作”背后的故事。这项工作,每一步都艰难万险,每一步都前路未知,每一步都谨慎万分。很像是革命先辈,抗战的时候也不知道这场仗要打多久,能不能打赢,甚至不知道牺牲带来的是不是曙光,但还是要去做,犹如愚公移山般,做了,才能搬走山,搬走贫穷的这座大山。

若是没有“当下”验证“当时”是对的,又有什么能证明那些存在与奋斗的历程呢?

感谢非常有共情力的团队和主持人贝儿,每一个镜头,没有高高在上,没有刻意煽情,没有无故夸大。所有的内容都无时无刻不传递着:这是我热爱的土地,这是我热爱的祖国。

回到记录本身,深感不易;跳出记录本身当成故事,感慨万千。

在扶贫的道路上,有很多人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加入。没看过山海情这部高分剧,也通过了这部纪录片知道了何“山海”何为情。

在山海情的原型中,有一位福建的食品公司老板在14年前承包了10万亩地,本来想搞房地产开发的他将土地送至法国化验,说很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就在与县长花了15分钟谈妥。毅然决然的在众多好友不理解中留了下来。

化验的结果是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可他选择留下来的那个时间风沙漫天,土地和现在很不一样,据老板的自述,光是将戈壁荒漠的石头清理就花了三四年的光景。

我真的是想象不出在当年的那个年代,是该如何有这样的气魄,在一片黄沙飞土中,抛弃在福建的舒适生活,蜗居在20平的简易装房中,一呆就是14年。

就是你告诉我结果是好的,只要14年就可以改良让我去坚持,我觉得“这份苦”我都受不了,更何况当时的老板还不知道前路如何。

从荒漠变成可以种植葡萄的土地,不断的改良技术,种植酿酒葡萄,吸引周边人口,提供数十万的就业机会。福建老板那种做成了事情的开心始终回荡在我的脑海中。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和成就感,真的非常震撼!

不仅仅是拥有良好家产的福建老板,还有千辛万苦走出大山却选择回家创业的游子。广西融安电商公司,整合村民存户280户,从4人公司到20人的团队。在介绍中看着那些感觉只存在一线大城市的电子化、大数据设备,很难想象他们会出现在曾被冠名“贫困”的区县。 很敬佩这个四人小团队的商业头脑,立标准,提质量,让金桔售价从最初的几毛钱一斤到了后来的几块钱,质量不断的提升。

不从农民伯伯手里压利润,而是通过技术改良让成千上万的消费者愿意为了“优质”买单!成本和利润并非是此降比彼长的关系,一味的无脑压缩成本只会产生恶性循坏。相反,当你的成本投入可以换来更高利润增幅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厉害。

即使全片让人为之动容,也有气愤到想要骂街的时候。就是会有一种,“真的有人不怕遭报应么?”。 四川悬崖村,在政府进行异地安迁和钢梯修建之前,每一次出行都是拿命在做赌注。陡峭的山崖,近乎90°的垂直,一根根不牢靠的藤条就是唯一的安全工具。仅仅是看着图片就足够心惊胆战!

即便这样,当村民把粮食背下山的时候却被“恶意压价”,商贩说: 我就不信悬崖村的人还能背回去。

我******,这种人真的不怕遭报应么!有所为,有所不为,时间万物皆是轮回,真不知道后续会给他们什么。万幸,国家没有放弃,后来的一切都好了!

也不仅仅是悬崖村,还有云南的怒江。要想富,先修路,通电通水通网。很多贫困的村县都是靠着脚步一点点找到的,甚至还有那种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直接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现代的同胞。

当我们上学时还在为考题烦恼时,他们却还在接触最接触的洗脸,喝热水,以及习俗之外,他们还接受着一种叫做“宿命”的命运。

女孩子,到了一定岁数就要结婚,嫁人,生娃。娃娃长到了到了十几岁要结婚,嫁人,生娃;周而复始。

当教育走进这些人的生活时,并不是按部就班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而是因材施教的给予“手艺”,让每一个人都有可以立足安身立命的机会。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就等于人生一次翻盘的机遇。

便有了开头的那段对话。一个眼睛有光的小女孩,知道了“厨师”这个职业,有了除了嫁人之外的人生憧憬与规划,打破了家族原有的宿命,人生有了其他的可能。不破防就是假的。这种直接带来人生改变的教育更加的让人为之动容。

不可谓不感动,不可谓不敬畏。

而这个纪录片的意外惊喜,就是让我get到了丁真的帅气!

丁真走红是偶然,但是他的家乡理塘走红却是必然。当初丁真刚刚走红的时候就被当地政府签约进入了事业单位,因为没有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被抓去学习成为了热门的段子。

可对于曾经贫困的理塘来说,丁真18岁没有念过书到现在四岁的小孩子都可以进入学堂,变化足以振奋。

教育真的是可以改变人生最快速的一个道路。即使我们现在都有幸读过书,也意识到了 985和211就是比普通本科好用,大厂就是喜欢那些在读书时期久非常努力人。学历就是一张非常好用的通行证!

更何况刚刚脱贫的他们呢?

本以为是借助丁真的走红理塘变成了网红县。可实际上丁真的走红只是一个机会,在这个机会到来之前理塘作为好多的准备,通路,通网,旅游接待人员的培训规范等等,这是这种坚守、准备才在机会来到的时候抓住了,实现了黄金周时期的百万创收,7天就可以人均1万的收入。

真好,真的很好。

是坚持,是信念,是准备,是责任,是所有正能量词汇汇聚在一起的胜利。

真的很佩服在一条不知道需要走多远的道路上一直在努力的奋斗的人。

也觉得自己文笔竟然写不出心中十分之一的震撼。

短短十二集,每集25分钟,耗时2个月,终于在春节假期看完了

最后:也看了一些其他人的短评,对于这个来自tvb拍摄的纪录片,还在说着tvb的情况,但是我对tvb没有过多的感情,拍的好就是好的。

彩蛋: 我get到了丁真的帅!第十二集的友谊给我哭!

在最后:快去看,都去看

老生常谈的话:感恩所有,珍惜拥有。

 6 ) 无穷之路,无穷之路

片名一语双关。

这两年对全面脱贫也主动或被动地知道了一些相关知识,但是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看完这部片子,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背后的艰辛和不易。

比如“精准扶贫”,不再是一句轻飘飘的“是脱贫攻坚的制胜法宝”。这“法宝”背后,是基层干部们日复一日地走访、调研。

比如“易地搬迁”,没想到是这么大的规模,这么大的变化。一千万人口,比很多中小型国家的人口还要多。

1-2 四川悬崖村

对这种交通及其不便的村落的最初印象是小时候看《感动中国》,有几位的事迹就是十几年来爬藤梯、过吊索,为村民行医或支教。(第三集看到了)

还没锄头高的小孩熟练地干着农活

驻村干部也太不容易了,哪怕修建了钢梯,不用冒着生命危险爬藤梯,但每天这样上上下下,膝盖都会废了。真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

藤梯变钢梯,钢梯变楼梯。每一个人的笑都是发自内心的,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种真诚的快乐。

悬崖飞人
我们都是中国队

国家真是太伟大了,在悬崖村这种地方还能通水电、接上4G网。所谓“基建狂魔”,其实是无数一线奋斗者夜以继日奋斗的成果。

又感动于国家的伟大,又痛恨奸商的无耻。悬崖村的村民们把农作物历经千辛万苦背下山,还要被压价将近一半,只因奸商笃定他们肯定没法再背回去,所以一定要卖出去,就有恃无恐地压价。

3-4 云南怒江

溜索真的好危险,听着当地居民波澜不惊地说出每年有多少人因为过溜索而葬身怒江之中,尸体都找不到,但是为了生计,又不得不过溜索,这种无奈太窒息了。

第一次了解到了“直过民族”。可能因为生活在东部城市,所以周围并没有什么少数民族,身边要么是在少数民族中已经算“多数”的回族等民族,要么是零星的有几个少数民族的同学、同事,但因为处在“大杂居”环境中,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汉族并没有什么不同。

看着学校里那些“学会洗手”“学会喝开水”之类的标语,既觉得不可思议,又觉得教育扶贫真是下了大功夫。为了不让下一代陷入又一个贫困循环,因地制宜地建了这样一所学校,挨家挨户说服当地人让孩子来上学,培养他们适应现代社会。

对于这里没有受过教育的父母来说,他们可能并不能理解为什么教育能致富,甚至还会觉得家里少了一个青年劳动力,少了一份外出打工的钱。从家长到孩子,观念都要一点一点铲动,这所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都好厉害,是教师也是幼师,既要考虑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又要照顾到他们某些方面可能和学龄前儿童一样懵懂。

对那位总是很温柔又灿烂地笑着的胡老师印象很深。想起张桂梅老师,她们都好伟大。哪怕并不能改变所有的孩子,但是能拉上来一个就是一个,哪怕只有一个,对那个孩子来说就是一生的改变。虽然很难彻底改变那里重男轻女的观念,但是至少能让那些女孩子不至于十四五岁就被迫嫁人。

5 广西融安

个人认为,给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免费的补习是比一刀切的高考加分好得多,一方面,分只是一个虚无的数字,但知识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另一方面,通过劝导、鼓励和补习,让他们更能深刻认识到上大学来之不易,能更重视学习。

此外,对这些地区来说,职业教育或许更实用。因为毕业后直接能够稳定就业,进而稳定脱贫。王补都等同学最后考入大专,也看到一些不太友善的弹幕表示才大专而已,但其实这才是纪录片,才是有真实性的,如果轻松考入了顶尖学府,才是为了宣传而宣传。

藏族学生们毕业了

看完之后对融安脆蜜金桔很感兴趣,等到应季的时候买点尝尝。

6 宁夏西海固

最开始听说这个地方,是《山海情》,虽然没完整看过,但是留下了最初印象。“这里的苦是有希望的苦。”这句话戳到泪点。

只去过西北一次,城区的环境和全国其他地方差异并不算大,只有作为景点的沙漠里会有很大风,扬起的沙真的会直吹进嘴里、眼睛里。帽子、口罩、墨镜、骑行头巾…能想到的都试了,但是还是挡不住那样细密的沙。

作为游客,旅行的喜悦几乎可以完全冲散掉风沙造成的不便,甚至觉得这是一种特色、一种体验。但是如果没有这种“滤镜”加持呢?如果不是只待半天、一天,而是在这里生活几年、十几年呢?我当时没想过,现在想来,觉得真是太不容易、太值得钦佩了。

他们是扶贫攻坚中“易地搬迁”的最初版本。福建的帮扶也是极大助力,从闽宁村到闽宁镇,“山”与“海”之情,会永远铭记。从黑白到彩色的转场也很赞,同一片地方,古今大不同。

如果单看这张图绝对想不到是宁夏

7 海南鹦哥岭

看到这个名字,最先想到的是高中时候地理课上老师提到的海南的莺歌海盐场。当时只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听(和布袋盐场之类的相比)

国家帮助当地居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才能让雨林得到保护。毕竟生存是人最基本都需求,当日常生计都是问题的时候,谁还能有心思考虑什么生态、环保?高中地理课讲到巴西的热带雨林被破坏,欧美发达国家只会谴责和叫嚣,却不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真金白银的经济补偿,那有什么立场要求当地土著不砍伐树木,难道他们靠喝西北风过活吗?

符小芳太值得钦佩了,“扶贫先扶志”,她的行动就是“志”的生动表现,和那些只知道混吃等死,就指望国家托底、自己啥都不想干的人形成鲜明对比。

8 贵州苗族村寨

1.3亿让村子焕然一新,看到弹幕里提到薇娅偷税漏税的金额够改造十个这样的村子,就更觉得这些“网红”“明星”面目可憎了。

还看到弹幕里说改造应该保留建筑原来的样子,这样才不失地方特色。我内心里最初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后来又觉得,我们作为旁观者,是没有立场说这样的话的。对大多数当地居民来说,生活便利比原汁原味保留具有民族和地方风貌的老屋更重要。

双赢的局面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做不到的话,所谓的“长远眼光”不该是牺牲他人的切身利益的理由。(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很难达到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和建筑风格保持不变的平衡)

发现旅游业确实是因地制宜,但不知道后疫情时代,旅游业受到极大冲击,这里会有怎样的应对措施。

9 云南孟连

叶萍也好让人钦佩。直过民族的落后(尤其是观念方面)真的是难以想象,不知道该说是封建,还是原始。在那样一个女人连上桌吃饭、出家门都不被允许的地方,她能有魄力带领村民摸索出种植咖啡脱贫致富的道路,真的太不容易。“女儿当自强。”

“现在苦没关系,苦了之后就是甜,甜了之后就是钱。”说的太好了!贝儿和叶萍她们村子里的女性对话的那一段真的太美好了,女孩子之间讨论着饰品,地域、年龄,都不是隔阂。

10 四川理塘

丁真的走红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理塘幸运地拥有丁真,而是丁真有幸背靠理塘。理塘昔日播的种,今天遇上丁真,终于开花结果。

试想,如果路都不通,当初拍丁真的摄影师可能也来不到这里。如果理塘没有做好充足准备,那些为了丁真慕名而来的游客可能也只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11 四川甘孜

文旅局长真的好像周润发。以往人们都觉得公职人员应该越低调越好,离“网红”越远越好。但是现在觉得,尤其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来说,有网红局长、县长,反而是宣传家乡的一张名片。

12 广西乍洞村

这个对话太心酸了。“你在泥房里看到什么?”“什么都没有。”尼克真是有国际主义情怀,这样的人才该被称为国际友人。

这个为人民服务的包

现代版愚公移山(还有嘴瓢的愚山移公哈哈哈哈)真的太不容易了。“要想富,先修路。”这话是很多年前的了,但道理是一直适用的。

尼克谈到中国和欧洲脱贫政策的不同,欧洲只是发放救助金,但中国是更成体系的一套方案。又想起考研背政治时的一些话,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这不是一句空话,是有实实在在的底气才能说出来的。

很喜欢主持人陈贝儿,采访脱贫群众时没有距离感,没有高高在上的那种令人不适的态度。和每个人交流都充满真诚。

还有一些小细节,比如在远处看到别人,都是打招呼然后快步跑过去。第一集印象很深的一个互动是,贝儿和某色拉博聊天时,听他讲述小时候的艰苦生活后,轻轻地拍了拍他,拉博很可爱也拍了拍贝儿。

她的普通话不是特别标准,但是也别有一种味道。粤语的很多表达也很有意思,比如“一条村子”。

她配音的旁白,比起传统纪录片的男声,也更有感觉。少了点正式严肃,多了真实和自然,不是工作报告式的颂扬,而就像是一个亲和的姐姐娓娓道来,让我们看到每一个普通人在脱贫前后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喜欢她的敬业,奔波几个月,走遍东西南北,忍受着高原反应的不适;喜欢她的穿衣风格,有个人特色,又带有当地元素。

 短评

港人角度看内地脱贫,难得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没有歧视,反而很真实记录了国家脱贫的努力,两地认同看得我热泪盈眶。

10分钟前
  • 今日只吃菜
  • 力荐

走进人民,成为人民,人民至上,悬崖之下即是康庄大道!

11分钟前
  • 纳兰风澈
  • 力荐

无线新闻部钦点要贝儿做节目主持的,贝儿很有亲和力,而且特意学习普通话,在高原还高反症住院了。必定是今年TVB最佳节目主持最佳资讯节目 🥳🥳

13分钟前
  • 可爱呢么么哒
  • 力荐

真实,这是多少人的付出换来的

17分钟前
  • 东俊
  • 力荐

主持人接地气,有共情,以香港视角讲述国家扶贫故事,好纪录片!

21分钟前
  • huagutang
  • 力荐

怎么说呢,质量确实也还可以。但相信大家对它更高的评价维度,一定是来自于tvb的态度。这表明了实行国安法之后的hk,开始愿意深入内地,开始带领hk市民了解这前无古人的伟大治国之策了。太多关于扶贫纪录片,是其他片子拍得不好不走心真的不如这部吗,我看未必。内地的我们与其说在看扶贫现状,不如说在看hker是如何从他们视角看待、讲述扶贫故事的。只要他们记录得实事求是,就能收获善良内地同胞们的赞誉。我更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在hk引起更多的、真正的关注。

23分钟前
  • W.
  • 推荐

真的挺不错的,让香港的朋友们也了解一下内地发生的事情,就算有再多龃龉,也对这些建设者们表示衷心感谢,在一些旗帜鲜明的主义理想之外,我们都一样,天生拥有一些表面不同却异常类似和朴素的愿望,比如追求幸福,渴望更好的生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致敬每一个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27分钟前
  • 有栖月
  • 推荐

题目有着和“天下无贼”一样的愿望。看了几集,制作团队没有一丝优越感和歧视,往大了说,确实是用行动在诉说:我爱这土地。

28分钟前
  • 负暄
  • 力荐

讲故事的逻辑和内容的充实度远不及央妈,可贵之处是接地气,不煽情,不凝重,让观众既感受到扶贫的艰难,也能感受到未来的光明。最重要的是,香港这次没有站在上帝的视角看内地,团队终于以“自己人”的角色来探究国家,我想这也是这个纪录片之所以评分高的原因之一。在YT上看留言,觉得香港对内地的了解真的太少太少了。哎…

30分钟前
  • 推荐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35分钟前
  • 迷一般的兔子
  • 力荐

以另一个角度去看脱贫 而不是从主流媒体去看 更加发现国家的不容易

39分钟前
  • 西瓜啵啵🍉
  • 力荐

很可以,这个主持人很不错

42分钟前
  • 小飞侠
  • 推荐

主持人的风格太接地气了。看到国家的扶贫变迁,感慨国家的伟大

47分钟前
  • eos
  • 力荐

节目很震撼,真实有诚意,主持和团队很拼。当你觉得tvb不行了的时候,总是来那么一下让你觉得还可以抢救一下。

49分钟前
  • 波拉利斯
  • 力荐

不刻意煽情的记录最高级,不刻意歌功的观察最催泪。好好说人话认真讲故事,tvb还是有些功底在的。

50分钟前
  • 风景!过客!
  • 力荐

真的用心了,近年这样的女主持不多,也可以较完整了解我们国家的脱贫之路,还是十分有意义。

54分钟前
  • fire.light
  • 力荐

tvb新闻部冇得顶。

56分钟前
  • hakkaking
  • 力荐

tvb,还是我爱的那个tvb,建议中宣部把经费都给tvb吧,专业活儿让他们来。

58分钟前
  • 影杂志
  • 力荐

能以tvb的视角去阅读这场伟大的扶贫运动,你会明白国家的伟大,同样的希望经历过黑暴的香港真的能抓住这一次的机遇,真正回归。

59分钟前
  • 凝羽飞
  • 力荐

俯下身子的拍摄法,把消灭贫困讲述得平易近人。十多年后TVB终于又成为了我的下饭剧,片名起得有水平~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