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

恐怖片英国2022

主演:杰西·巴克利,罗里·金尼尔,帕帕·厄希度,盖尔·兰金,莎拉·托米,扎克·罗瑟拉-奥克斯利,水野索诺娅

导演:亚历克斯·加兰

播放地址

 剧照

男人 剧照 NO.1男人 剧照 NO.2男人 剧照 NO.3男人 剧照 NO.4男人 剧照 NO.5男人 剧照 NO.6男人 剧照 NO.13男人 剧照 NO.14男人 剧照 NO.15男人 剧照 NO.16男人 剧照 NO.17男人 剧照 NO.18男人 剧照 NO.19男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01

详细剧情

  哈珀(杰西·巴克利 Jessie Buckley 饰)刚刚结束了自己的婚姻,这场婚姻对于她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哈珀的丈夫詹姆斯(帕帕·厄希度 Paapa Essiedu 饰)是一个非常神经质,且占有欲很强的男人,在无数次激烈的争吵之后,哈珀终于决定离开他。可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詹姆斯在哈珀的眼前坠楼死亡了。  这件事情虽然将哈珀从这段窒息的感情之中拯救了出来,却也给她的心灵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为了疗伤,哈珀来到了风景秀丽的乡村,在那里租了一间大房子。刚开始,这里宁静的生活让哈珀渐渐淡忘了伤痛,可渐渐的,她周围出现的各种各样行为诡异令她感到不适的男人们彻底打破了这丝宁静。

 长篇影评

 1 ) 嘉欣的〈男人四十〉

  看完了《男人四十》,作为一个才刚过二十不久的男人来说,我真是有很多观点要发表。人生需要经常举手发言,但不是像被提问那样。我觉得一个二十岁的男人不会理解四十岁的男人的无奈与哀愁,更无力开药方解救他。一个二十岁的女人却能不经意做到,也许还不是预谋的。
  男人四十是人生的中局,需要盘整,把过去二十年做男人的经验整理出版,留下的孩子们都经常施以关怀,故事都拿去广播一下,从笑话书中站起来多读读自己。多数人看的是张学友扮演的国文老师林耀国的无奈,好象他的理想、原则、眼神和思维都老得过慢。可是无法想象人来到世界上是为了最终变成一个老家伙,有的人还会更早就变老:林大学毕业之后就开始做老师、老爸、老公。我一直都没有漏过那一个总是出现的镜头:林任教的那个围桶一样造型的中学校园中间的红色叶子的树。与众不同的颜色终将带我们走出厌倦与冷漠的固有生活。
  林嘉欣扮演的胡彩兰就是这样一抹红。我要看这部电影就是为了看她,看让我想用浑身来感受和喜爱的林嘉欣。一个二十岁的男人看一个四十岁的男人的电影,如果直接奔“四十”而去,强作理解,那是装老。胡彩兰敏锐、倔强、目力惊人、贱得可爱。因为她才华出众、所以她得做得贱过他人,做得诱惑力十足,做得完全超出普通人循规蹈矩的生活圈。只有足够强的诱惑力才足以挑逗她所爱的国文老师下水,而且挑逗的过程那么文艺化,让林耀国心甘情愿地跟她约会,一边尽自己所能教育她、帮助她,一边被她刁难被她耍被她宠爱,反过来又最终从她那里受到教育。四十岁走出盘整期是因为二十岁。新的人新的东西速度太快,“数位相机?老妈你不懂啦”,“我下星期要去印度进货。。。这个,你不懂”。令四十岁摸清生活纹理的竟是突如其来的二十岁,面前的二十岁令他终于彻底理解了自己曾经的二十岁。所以,我们生活要提早盘整,二十岁别光顾着为四十岁时的故事打伏笔,也要做好找回埋伏的标记。免得快要老之前迷了路。
  林耀国终于找到了自己。他在胡彩兰身上知道了什么是不顾一切的爱情,这种爱情总是会有不慎的结果出现,如何对待这些结果影响着当事者们的一生。梅艳芳扮演的陈文婧是林耀国的老婆,也是他当年读书时的前桌女孩。陈文婧当年与国文老师盛某相爱,并且在盛要离开之前有了他的孩子。林陪同陈去深圳堕胎时,最终决定让陈生下这个孩子,并20年来对他视同己出。盛老师终年之前,陈对当初还是念念不忘,在医院照顾他走完最后一程,林对此耿耿于怀。当林耀国与胡彩兰的师生恋经历了一个华丽的转身之后,他终于理解了妻子二十年来的心情。儿子知晓并看望了自己的生父,林家的秩序最终回归幸福。胡彩兰高中肄业,毕业晚会那天,她将自己上林的国文课时画他的课本和绘本集子都交给了林。胡去经营一家时尚杂货店,开始自己选择的生活前程。胡的生活与爱情的“不顾一切”,是连“不顾一切”本身都不顾的选择。人们在认真时总是下意识地拯救自己的未来,胡彩兰说,我爸爸哥哥姐姐都是大学高才生,家里不需要那么多大学生。也许需要抉择时,不应该因为忙乱而原地打转,应该想办法赶快回到原点。因为彼此改变对方,一抹红在生活中找到了投影。两段师生恋的投影,令电影中那些诗词、文句再度跃然脑海,整理出一分理想的美,悄然和谐。
  人们总是做着令自己失去方向的事,妄图用过去拯救未来,殊不知,关于未来的一切,竟然是在当下年龄一半时就预设好了的。你该选取哪一段过去呢,这是一件好难的事。而新新人类们,像胡彩兰那样,抛弃学历,抛弃奖杯,抛弃才华,抛弃被世俗认同甚至抛弃贞节,只是为了轻装上阵面对未来。
  《男人四十》这道题是出给林老师的,爱他的学生胡彩兰将它解了。我还是最喜欢林嘉欣扮演的这一配角。梅艳芳在电影中只是专心地做了个青年理想主义的化身,让我们找个原型比对过去,中规中矩而已。张学友演的这一国文老师,四处试探了人生金鱼缸的边沿之后,尽管撞了头,累了心,最后还是游出去了。还好他游了出去,不然,我们二十岁一代人的想法,就不会有那一抹红作为肯定了。
  “鲁迅是中国最早留学东京读大学跟shopping的帅哥”。给生活留些戏噱,虽然无益于化解难题,但至少可以作乐吧。看到我这篇东一句西一句的影评的人们,请也来看看《男人四十》吧。

 2 ) 岁月危机

这是我第一次看张学友演文艺片,起初的情节有些冗长且沉闷,这是她的一贯特色——许鞍华的电影,喜欢的人会叫这种慢节奏长镜头为“平淡”和“真实”,不喜欢的就会闲琐碎和沉闷。她的电影,总是有种女性的含蓄在里面,有种欲扬先抑的克制。 镜头的切入是一本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大儿子安然调侃父亲:一上午才看了二十多页,怎么那么慢。张学友饰演的林老师回答他,眼睛有点花了。男人四十,从这个环节切入。人一旦到了四十岁,的确有很多不济和无奈,哪怕就像林老师一样,固执的不戴老花眼镜,岁月也是丝毫不留情面。紧接着就是林老师的课堂表现,尽管他激情四溢,然而,新时代的学生,还有几个人对从前的文字有着偏执的热爱呢?大家喜欢的,不过是林老师这个老师而已。林嘉欣出场,在素描林耀国的侧脸。林饰演的胡彩蓝,并不是一个执着一念的女学生,她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追求,这也是林耀国的中年危机能和缓度过的一个原因。在电影中,这对师生的婚外恋一直含糊不清,很难看的明白,林对胡的感情,当然,虽然胡彩蓝仅仅是一个还未成年的女学生,却表现的非常成熟。在这段感情中,一直是胡在主导,而她也并非要得得到什么,仅仅是一种带有小狡黠的尝试。对于她来说,人生很简单,喜欢什么就是喜欢什么,爱过也不自己留下遗憾,并非要一个结果。似乎林也是这样理解胡彩蓝的,所以才有些勇气去接近她。我始终不能理解他对胡彩蓝是一种什么感情,从她的身上,他看到了自己已逝的青春和最初的爱恋。在盛老师回来之后,他和胡彩蓝在一起,也是一种赌气和宣泄。有一种莫可名状的焦灼在里面,直到那篇写给自己儿子安然的信放在了他的床头,我们才知道对于这个好好先生中年人来说,最在乎的是什么。 或许我们只有到了那个年龄才会懂得,林耀国和陈文靖的内心波澜。四十岁的年纪,或许更在意的是一辈子倾心付出建构的家庭。深圳一晚过去之后,林把自己的妻子叫进房间,欲言又止。盛老师昏迷不醒,林带着安然去看他,一家三口吟诵一篇文章。最后一个镜头是梅艳芳在张学友的怀里失声痛哭。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里的时候,心里会很难受,有遗憾有不舍。虽然明知道,这样的一个家庭不可能那么轻易的解散,却仍有种,他们会分开的错觉。谁知道呢?许鞍华的电影在此戛然而止,她给人留足想象。三峡过一年半就要没了,他们还有那么多的梦想未曾实现,最终,他们已经骨血相连,多年的婚姻大抵如此,尽管很多东西都在岁月中遗失了,但是他们曾经携手的最初感动和期望不是还在吗? 梅艳芳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绝赞。有一个镜头是梅艳芳吟诗,正在投入的时候,二儿子喊道,汤都烧没了,还在这念诗。梅艳芳马上起身奔向厨房。不得不面对,岁月就是这样的残忍,多少的文艺女青年最后所有的诗情画意到煲进了一锅汤里。人生也会如此,他们的梦想和追求,到了儿子这一代,还能被理解和接受多少呢?最后携手并且能宽容待己的那个人,也就是那个和自己一起老去的老男人而已。 何止中年危机啊,只要岁月还在奔腾向前,我们都会有恐慌。四十,不过是隐忍无奈和妥协的代言词罢了,最后还要和岁月开开玩笑,虽然我们都厌恶老去逐渐沉重的责任以及梦想变得遥不可及。

 3 ) 男人四十

对于这部影片,我更多的初衷是想讲一下林嘉欣的表演,这个背景有些坎坷的女孩儿,从出道被张洪量签约出唱片到一年后被张洪量因个人感情原因而雪藏,直到被尔东升带回香江,与许鞍华导演一直合作这部戏,当年一心想成名的15岁的小女孩终于在5年后正式进入娱乐圈。我想她应该是个天生的演员,凭借这部戏她赢得当年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人奖,林嘉欣开始一炮而红。除此之外,张学友,梅艳芳的加入我想这部戏一定值得一看。

剧情似乎很老套
高中男生是语文老师的得意门生,暗恋着前排的女生
高中女生爱上了她的语文老师,并不小心怀孕了
女生告诉老师这个事情,老师却对他说他已经辞职了,要回台湾,他老婆在台湾等着他呢……
女生打电话给男生,男生毅然陪女生去深圳生下了孩子,并且结了婚
20年过去了
男生也变成了语文老师,面对昔日同窗都成为富翁,他还是个默默无闻的中学老师
女生成了家庭主妇,照顾着两个儿子
日子似乎很平淡,却暗藏危机
当年的语文老师回来了,却是个将死之人,女生决定照顾他,送他最后一程
男生很不平,多年来的心理压力难以发泄
他的一个女学生爱上了他,似乎正要重演过去的故事……

影片带有浓郁的文学气息,毕竟导演许鞍华作为一个文学硕士会比其他人更能把握这些细节,显得更加性情,更加煽情。而我是第一次觉得用粤语念起古诗词别有一番情韵,听说以前唐宋时期都是说粤语的,看完电影之后似乎更能印证这个想法。

片中吸引我的更多的是一些小小的细节,岸西ms是个很厉害的编剧,整个故事发生的很流畅很自然却又不会有任何多余的镜头。
   场景一:沙滩上那段父子对话,儿子突然说的一句话“老爸,你和妈妈吵架了?”把过去的和存在的一些事情都说明白了,只是那个儿子和张学友始终不太搭,让我觉得更像个兄弟。张学友在那个时候(其实也就是2001年)还是看上去满年轻的,拿到今天来演,或许更搭一些。
   场景二:梅艳芳和张学友在超市购物,突然的一句“盛老师回来了……”张学友的一时沉默和梅艳芳脚下的那两袋大米更是很自然的道出了盛老师这个心结是故事的一条主线。
   场景三:最让我折服的一个细节是,张学友为了教好前赤壁赋这篇文章,在家翻找原来的长江水的影碟,也让他们回忆起过往的点点滴滴,你一句我一句的和着“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是个粗人对于诗词一窍不通,可是我却能够深刻感受出此处用别的话语都无法代替他们之间的情感,就如同我去西安的那段日子,也只喜欢用歌曲表达我的情感。正当我陶醉于用粤语腔调念出这段诗词时,他们的小儿子冒出来对妈妈嚷了句“水都烧干了,还在那里讲……” ……如同美妙的音乐在耳边萦绕,突然被打断了,而且是很无情却又很无奈的被打断,生活就是这么的无情,容不得你半分回味的机会……
    
对于演员的表现,林嘉欣凭借此片一炮而红,将一个十七岁女生的青春,早熟,性感演绎得让人惊叹,她对张学友的那段台词的声音我想应该是酥到了骨头里,但是不染风尘的那种感觉。最后却泰然自若地离张学友而去,留下那本画满画像的书本作为留恋,也算是对这段师生恋的纪念,的确她有资格玩的起,而我个人则喜欢她后来的六楼后座,异度空间,救命,阿嫂传奇,怪物等一系列坚强性格的人物形象,我想更适合她的发挥。今年金像奖她一个获得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的提名,我想认可她的不只是我一个人。对于林嘉欣,这是她的第一部电影,而对于梅艳芳,则是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在唏嘘这样一个传奇女人,而她在这部电影里将一个负有愧疚感,将所有心思痛楚放在自己心里面的女人刻画的非常深刻,也许多了些她自己这些年来的深刻体会。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四十岁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我无法去了解,我只有试着去揣摩。
 
在彼此都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两个患难夫妻最后还是抱在了一起,我看不出结局是什么,或许导演根本就不想告诉我结局是什么,张学友抱着痛哭的梅艳芳,在她耳边轻声的说,一起去长江看看吧,我们都读了那么多李白,杜甫,苏东坡,也该去看看了,一年半后什么都被水淹了……

 4 ) 高中男语文老师是个性感的职业


    什么是男人四十呢?一切都成定数,儿女成人,事业稳定,和老婆懒得吵架,也懒得甜言蜜语。日子一天一天,淡出鸟来。
    若这男人恰好是高中语文老师,日子就会有一点不一样,他有一个三尺讲台。这个粘连着他饭碗的地方有带他脱离现实的可能。他可以指点江山,字正腔圆,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夹带那么点小玩笑和小愤青,一切跟下课骑自行车去买菜没有任何关系。
    而坐在座位上咄咄逼人的女孩,很容易就迷恋上他的渊博,用词讲究,声线动听。或者其他什么乱七八糟无厘头的理由。有个女孩曾经告诉我,她喜欢上她的语文老师,因为有一次他出现在她梦里。总之,这种男人区别于她们身边聒噪又肤浅的同龄男孩,成为那个阶段的某种理想情人。而恰好,高中女生尚处在胆大包天,异想天开,义无反顾的截止期限之前。
    事已至此,或者暧昧或者拒绝或者接受都成为双方只可意会的冒险。四十岁的男人,面对口无遮拦的坦率,以及肆意散发的青春气息,很可能是畏缩着语塞了,那些陈词滥调如打官腔般的大道理说得出口却从未真正放在心里,真正的理由是,too old to love。只是,只要能找到一个借口,哪怕是蹩脚的,何不借眼前这个燃烧在最旺的年轻生命给自己一场幻觉,即使它可能短到只是与滑板少年一同围观一瓶被摇爆的可乐。
    在这个女孩假扮成熟老男人假扮青春的游戏里,那些出言不逊和挑战权威变成了挑逗和调情。而转过脸来要继续面对的平淡就成了不堪。
    只是最后,没有几个女孩真的孤注一掷,义无反顾的期限一过,她们便立即放手,仿佛一瞬间就认清那只是一个四十五分钟的偶像,光环褪去之后也不过像其他四十岁的男人一般龌龊和平庸。而也没有哪个老师把它当真,这一级毕业,下一级又来了,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年轻的脸孔。只是这也并不能阻止自己一刻不停地奔赴在继续老去的旅程。所有的一切只是一场路过,变成以后可以津津道来的故事之一。
  
    片子里张学友的角色被拿捏的很到位,尴尬,动心,不甘,迷惘和一切的百感交集。不过林嘉欣的角色却稍稍有些别扭。对老师的喜欢多少都会掺杂一些崇拜的成分,不论怎样的早熟怎样的家世,都不该像是看穿一切,成为最游刃有余的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然后就是更加钦佩许鞍华的功力了。每一个镜头都是轻描淡写,入木三分。大概每个导演在决定做导演之前都已经对这个世界做了假设(就像那些该死的理论在被论证之前都有严格的假设一样),这个假设决定了世界在他们眼中的样子。许鞍华的假设就是:生命是琐碎,平淡而往复的,所有的激情和温情都隐藏在这之下的暗涌里。
 
    再来说上面提过的因为一个梦而迷恋上语文老师的女孩,我喜欢她那个故事的结局。她毕业后一年回到高中,偷偷潜到那个老师的课堂,坐在最后一排,诡笑着听他讲期中考试的试卷,等他踱步到最后一排的时候,不经意抬头发现了她,满脸惊诧的表情。我始终都觉得那个瞬间很美。在下午的阳光里,讲解文言文的间隙不小心抬头看到了那张熟悉又久违的脸,仍旧是那个恶作剧得逞的得意的笑,纵使之前一直满嘴仁义道德地拒绝着,至少在那一刻,一定也会有一瞬间的动心吧。

 5 ) 《男人四十》的圈套

胡彩兰在上默写课的时候,看到国文老师林耀国侧头凝望窗外的姿势,忽然爱上了他,于是用默写本的纸画下这一刻,她让画中的林老师叼上一枝花,玫瑰?后来在火车上,面对林耀国,胡彩兰说将来做了导演,一定在她的电影里表现这一幕,说到做到。

《男人四十》这部电影行进到这里,情节已经过了一大半。半夜里我内心忽然起了震撼,我毫无来由地意识到,许鞍华一定是凭借这个戏中说戏的戏说,悄悄圆上了自己儿时的梦。至此,这部电影里的第一个圈套终于不按顺序不合逻辑地来到我身边,就这样把我套牢。

这个充满暧昧却又阳光明朗的故事,这样文质彬彬到酸里酸气的编剧,这部青春的涩暗和中年的圆亮密切交织的影片,这一切的一切,与其说是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功,还不如说是如同中国娃娃那样层层设套的关于过去的细节和记忆的密密呈现。

我的职业病让我细细数着影片里出现了多少或者哪些古诗文。从开头的《齐桓晋文之事》,到《送孟浩然之广陵》,到《始得西山宴游记》,到《虞美人》,到《念奴娇•赤壁怀古》当然还有“现在已经不曾有”但“我们那时候有过”的让人梦萦魂绕的《前赤壁赋》。有那么一阵子我以为导演或者编剧翻出了自己以前的课本篇篇细读,文言字句的铿锵音韵给两辈、两位国文老师平添风采,而人物(导演)对《赤壁赋》的执著深沉更是可能让大多数观众无法接受——医院里,关系错综复杂、辈分、身份互相交织重叠的两(三?)辈人,依次诵读并也在聆听这篇可能是文言史上最漂亮、最复杂也最深沉的文字,瞬间我产生了错觉,以为许鞍华会让他们把它读完。导演的痴情或曰心理病征抛弃了电影情节的圆融流畅,用比文艺腔更文艺的腔调祭奠了整整一代人的记忆,她或许失去了观众,但是她迎来了自我和这自我背后的宏大的集体无意识。就连香蕉小孩对“故人”二字的异化解读,都是那么可爱。

也就是说,影院里的人头数对许鞍华来说已经变成小众了。

但是,仅仅让你在文艺腔里缅怀还是远远不够的。这部电影用尽了一个人从十六岁长到四十岁这段时间里所能经历的所有俗套情节,理所当然地,它们本身也是圈套。那永远的前排女生马尾辫,那永远的学生对老师的痴恋,那永远的中年男人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那永远的廊桥遗梦情怀(而不一定是事实)。甚至,一遍不够,再来一遍,许鞍华不惜让自己片中的人物部分重温了历史(也就是,虚构的人物林耀国复制了另一虚构人物他的老师的历史,而不是用虚构映射现实),纯情小女生变成了问题少女,国文老师还在风度翩然地教学,并用同样躲闪的目光面对着现实。

真正的好电影,让你跳出来。安东尼奥尼(我们有理由在这段日子里用俗套的思维多提他的名字)从《放大》的悬疑里跳出来了,库布里克从《闪灵》的纯粹惊悚里跳出来了,沃卓兄弟从塞伯朋克的虚拟中跳出来了,甚至昆丁塔伦蒂诺让乌玛瑟曼眼睛一眨,画面变成黑白色,他终于部分地从《杀死比尔》的血腥里跳出来了。许鞍华不高兴这么做,她没有忘记自己当胡彩兰时候的任性和执着,她下了那么多套套上你最后又不仅仅为了她自己,她愿意用一部用料二流的电影唤起人们超一流的记忆——有一条最长的河叫长江,长江中游有个武昌,武昌有座黄鹤楼……这部片子国语配音不得已把原来字幕上的高行健换成余秋雨,可它却是那样心甘情愿地跳下去,跳下去……大家今天都跳了没有?

说许鞍华一点不做是不公平的。很多应该是激烈的情节被她处理得圆融和顺、阳光明朗,这样的刻意为之并非人人可为。陈文婧怀孕而遭弃,林耀国小心翼翼地出轨,夫妻俩怨而不伤地争吵……中年人挑起的回忆或者经历的现实总不会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他们温文、艰难、战战兢兢、难以自拔却又努力自拔(想到梅艳芳香魂已逝心中不禁一颤)。看到结尾夫妻俩发愿去看三峡,我感到羞愧,羞愧于未见三峡的我和已经消失了三峡的国度,并深深感到温和的谴责同样具备力度。

至此,我敢妄作解人地宣称,许鞍华或者不愿意我们把诸如文化传统、集体心理之类的字眼抛给这部电影,她至多小心地诠释了一下记忆,擦亮了些许细节,在少部分喜欢这部电影的人看完它之后,叹一声,一群痴虫哪!

 6 ) 再看《男人四是》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心情下,只是淡淡地记得有些感动、有些震撼、有些共鸣。
    再看《男人四十》是今年的暑假,晚上电视里的午夜剧场,爸妈都睡了,一个人就在那里静静地看到了很晚,其后看完了还是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人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看着夏日夜里的月光如水般泻在我的床上,静静的想着故事里的种种。
    这部片子应该是梅艳芳的遗作吧,之后就没有再拍过电影,直到去世。一只以来都特别喜欢听她的那首《女人花》,每每听起总会在脑海中想着一个女子渴望着有人来疼爱、有人来照顾的幽怨,如此强烈的迫切,但是又有种坚强的谨慎,是种“宁可玉碎,不愿瓦全”式清高的坚守。
    可是片中的梅艳芳所演的陈文倩,却是一个与现实不情愿地妥协的女子,生活化的散乱的头发,一席围裙,为生活中的种种而处处操劳……当年为了那个勇敢的爱上自己国文老师盛老师的女学生的那股不屈的锐气已被刻刻真切的现实消磨殆尽了,在与国文老师的爱情受到了挫折后,选择了爱恋自己的同班同学林耀国过一生。虽然生活简单但却是一直平淡而安稳,直到有一天她又遇到了盛老师,衰老、疾病将逝的老人。还是决定要看护他,是为了昔日之情,为了对曾经的她有个交待,还是仅仅为了他是她的初恋、是她的老师?
    片中男主角张学友演的林耀国是个非常成功的角色。一直以为张学友是很有演技的那种,早在小时候看他的《太子传说》就如此坚定不移了。但其后或许是由于导演抑或是其他,张学友出演的角色大都是些非主角类的,且多半性格刻画很浅,甚至是纯粹搞笑,不能不说是一种可惜!但是在《男人四是》中,林耀国是个国文老师,儒雅而有学识,性格、人物背景设定、经历等等方面都再适合张学友不过了!很奇怪的是,一看到张学友在讲台上讲诗词、讲苏轼的《前赤壁赋》时就会联想起他的《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和那首《李香兰》来,觉得他就是这种人,再贴切不过了!
    当初因为爱恋陈文倩而情愿不顾及她的过去娶她为妻照顾她,但很明显,他最担心的无疑是妻子心中的那位永远不会消失掉了。一切都很正常,直到他的盛老师的出现,明白了妻子心中还是挂念着过去,于是开始有了一种麻醉和逃避,班上胡彩兰的出现就是给了他这种机会。对于他心中曾经崇拜的盛老师又亲自把憧憬打碎,更让他背负其后果,因而面对盛老师对于林耀国来说,真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最后,带着自己的妻子还有自己养了十几年但却是盛老师和陈文倩的儿子去医院看盛老师的情景,无疑是最大的震撼和感动。三个人在躺在病床上的盛老师面前吟唱着苏轼的《前赤壁赋》是怎样的一种真切的感动,三人身上所闪现的勇气、真诚、美丽也不枉我为之痛苦流泪了!!
    最后陈文倩提出还是离婚,林耀国说去三峡,说念了几十年的诗都没有能真正去三峡看看……而后,梅艳芳伏在张学友的怀里,感天动地地痛哭了一场,张学友则拍着梅的肩膀,柔声地安慰。画面浮现的是三峡的水墨山水画……
    越来越深深地懂得我们父辈们所拥有的那些美德,而那些却恰恰是我们这一代所缺少的,好比责任,好比对于他人的切身关怀。现代人的婚姻动辄离,更是时常闹,难道我们父辈们就没有过问题吗?
有,绝对有!可是他们更懂得珍惜,懂得来之不易,明白安于平淡吧!
    历尽时间的淘刷,不是轰轰烈烈,不用海誓山盟,唯有平淡才是最真实、最持久、最美丽的!
    那天我想着最后的场景,久久不能入睡,好想好想崇敬地用心地去叫声“爸!妈!——你们在我心中真是最最伟大的!!”

 短评

此一部最大的特点是含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中都有另外的对个人历史的指涉(看似贤妻良母的梅艳芳也有勾引别人的历史)。女人四十的时候面临的是家庭,男人四十面临的却是家庭之外的东西,简直是两性之间的根本区别。全片善用仰视和广角,营造出一种相当诡异尴尬的氛围,但略刻意。爱情道德有侯麦感。

3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非常抒情的作品。讲男人面临的困境:记忆、压力与诱惑。接受诱惑成了走出困境的虚拟通道。难得一见的,创造了一个“古文”意境,并与人物的记忆、转变和最终的和解做了结构性的融合。前后对称的人物关系。最有意思的是新的师生恋,林耀国通过这段感情弥补了青春恋情的缺憾,而胡彩蓝的自由随性终结了轮回的可能性。

7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看了很多遍,因为电影频道一直重播。很喜欢片中的感觉,意境。三峡水东逝去,青春岁月的跌宕起伏也一去不返。只有淡淡的惆怅与压抑的哭声。

10分钟前
  • 2013
  • 力荐

无限的隐忍与克制,极为出色。色调,光影,音乐,演员,情怀,编剧,都很到位。张学友竟然有这样好的演技。将满肚子的不合时宜的清矜与小人物的苦涩都演出来了。对前赤壁赋印象深刻。

11分钟前
  • 曼仔
  • 力荐

当中学语文老师是从小的梦想,可惜,好在,妹妹帮我圆了这个梦。

1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那时的林嘉欣真是好看啊!

20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我大概没有办法想象自己40岁的时候有一天在房间擦着乳液,突然开口对丈夫说如果你不想和我一起生活了也没关系。我最近特别怕一件事:无力感。

25分钟前
  • Pirouette
  • 推荐

一个演巨蟹男的巨蟹男,我仿佛看见自己。

27分钟前
  • 老六
  • 还行

中国版美国丽人

30分钟前
  • copymie
  • 推荐

在香港社會英文化及重理工科、商科的時代氛圍中,畢業於北大中文系的中學國文教師林耀國偏居邊緣、中年失意。以古典詩賦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成為其解决自身精神和情感問題的重要資源和心靈寄託;而與臺灣來的中學啟蒙教師和妻子的三角關係,也系於三人對中國傳統的共同認同:片末,一家三口在臨終的啟蒙老師踵前背誦《前赤壁賦》,“到三峽去”成了主人公與妻子冰釋前嫌、再續情緣的出路。影片也以包括胡彩藍及其二子在內的中學生之視國文課和老師為落伍保守、將中文辭書踏在足下等,明示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香港之式微:儘管複雜的感情結構跨越代際而存在,但晚輩已不再以傳統文化為情感世界的寄託。影片對中國的主體想像與認同主要是文化上的,對內地政權的政治警惕隱現其後,其對三峽淹水的哀惋,明顯可理解為對政治力量摧毀文化符號的危機敘述。

31分钟前
  • Bork
  • 力荐

仔细想想,好像表现男性中年危机的电影绝对绝对少不了出轨,而女性中年危机题材就一大半是老公出轨……

32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后来评价梅艳芳在这部片里的演技是行云流水。我也这么期望着我的生活。

34分钟前
  • 付玲
  • 推荐

歌神不光会唱歌也更会演戏,剧中人物都选择了具有生活阅历的艺人担纲,使影片更具看点,文艺片拍好了真得让人很泪目。

37分钟前
  • 元宝宝
  • 推荐

淡淡的“什么是重阳? 登高、鲜花、香烛、坟墓... 重阳是死人的佳节,清净的白骨在泥土下伸个懒腰, 哎唷...谁人扰我清梦... 什么是偶拾? 片段、印象、见闻、随想... 偶拾是死人的字句,停了呼吸缺了脉搏, 早已僵硬在辞海的乱葬岗里, 今天趁着重阳佳节竟

39分钟前
  • 谢腐乳
  • 推荐

早就忘了自己多年前已经看过此片,所以又看了一遍。张学友演尽了中年男人的隐忍与悲哀,林嘉欣则是出奇的水灵与清纯,还有梅姑,带着一份埋藏了二十年的秘密,那个男人难道只剩下恨、没有爱了么?四十岁,各种惊慌。

43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女人四十愁的是家庭关系,男人四十愁的就是外遇了。男女果然大不同。应该是岸西的关系吧,这个片子还真是文艺腔啊。忧忧愁愁的。喜欢对少年梅艳芳的处理,一直是一个背影,回忆嘛,模模糊糊的才真实。那时候的林嘉欣确实惊艳啊,纯且坏。梅艳芳也实在是好。

4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梅姐行云流水,哭的那段真是令人动容,刚出道的林嘉欣表现也可圈可点。而学友哥,4天王中我一直认为其实他是最会演戏的。本片里他把那种中年老师的酸儒、平淡下的压抑、人性的憋屈展现的淋漓尽致,内敛而克制。如果不是惊为天人的歌唱天赋的话。。。8.3

49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看许鞍华电影,除了忽高忽低的飘忽不定,总会感受到一股挥之不去的做作感,放到这部电影就是一家三口在病床前背古文吧,真的是没有废话,直挺挺在那接力。女学生的挑逗与那段前尘往事的对比,有几分妙趣。此外,还一眼认出了父子去游玩的地方是南丫岛。

50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面对现实 热恋很快变长流细水”。难想象女导演+女编剧却把“林耀国”的心思摸得那么透:彩蓝无忌讲着“男朋友”,旁边那谨慎的眼神;拥着文靖欲说还休却也在回忆过往的无奈。已经太久没碰过诗词了,没想到还要靠许鞍华再次发现语文之美--哭戏动人的Anita和开了光的林嘉欣形成了两个有趣的对立面。

51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清净的白骨在泥土下伸个懒腰 哎唷 谁人扰我清梦

54分钟前
  • Funny doll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