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山恶水

剧情片美国1973

主演:马丁·辛  茜茜·斯派塞克  沃伦·奥茨  

导演:泰伦斯·马力克

播放地址

 剧照

穷山恶水 剧照 NO.1穷山恶水 剧照 NO.2穷山恶水 剧照 NO.3穷山恶水 剧照 NO.4穷山恶水 剧照 NO.5穷山恶水 剧照 NO.6穷山恶水 剧照 NO.13穷山恶水 剧照 NO.14穷山恶水 剧照 NO.15穷山恶水 剧照 NO.16穷山恶水 剧照 NO.17穷山恶水 剧照 NO.18穷山恶水 剧照 NO.19穷山恶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8:44

详细剧情

  Holly(茜茜·斯派塞克 Sissy Spacek 饰)的母亲去世后,父亲带着她搬家到南达科塔的一个小镇。在那里,15岁的Holly认识了比她大10岁的混混Kit(马丁·辛 Martin Sheen饰)。两人很快成了恋人。Kit成天无所事事,打着零工,Holly的父亲十分反对他俩的交往。一天,Kit闯入Holly的家,打包好Holly的行李,想带上Holly远走高飞,遭到Holly父亲的制止。Kit开枪打死了Holly父亲。随后,Kit放了一把火烧了Holly家的房子,伪装成三个人都葬身火海的假象。Kit开着车载着Holly去到一个原始森林,两人过着原始人般的生活。但很快,有人发现了他们的踪迹。他杀死这些人之后,又带着Holly到处逃亡.....

 长篇影评

 1 ) 穷山恶水原声 Badlands OST

没有官方原声,从外网搜集整理了一下做了个歌单,比spotify那个全一点,Carl Orff那张Musica Poetica是核心,Satie那几首可能和电影里版本不同,但曲子基本一致

分享撸拉牛肉的歌单《Badlands(1973) OST电影《穷山恶水》原声》http://music.163.com/playlist/3139694228/97411230/?userid=97411230 (@网易云音乐)

 2 ) 狂人

本片与马力克后来的《天堂之日》里的男女角色有类似的地方,马力克总会把罪恶的人和罪恶的行为拍的云淡风轻、不紧不慢。Holly与Kit这对邦尼与克莱式的亡命鸳鸯身上有着《狂人皮埃罗》的艺术气息,Holly的旁白给影片镀上了一层文艺薄纱。Kit为了和Holly在一起而枪杀Holly父亲的段落平静且利索,但也足够黑暗罪恶,就像《天堂之日》里骗婚的男女一样十恶不赦,但即便如此马力克却用平静的叙事和文艺、忧郁化的角色塑造让观众对其保持暧昧的评判。两人烧掉父亲的房子逃到野外生活,这同样让我想到了《狂人皮埃罗》。影片故事相当简单,就是一对法外情侣逃亡,逃亡中杀人,进入陌生人家中强行留宿,最后逃脱不了被捕宿命的故事。典型的马力克式简单故事、靠状态推动叙事的风格,人物与大自然的融合与互动,以及人物掩藏在心底的激流和随时都有可能喷发的张力。马丁.辛饰演的Kit不论在外形还是腔调上都在向詹姆斯.迪恩看齐,Holly也说他看起来像詹姆斯.迪恩,那个时代的叛逆代言人。这样一部讲述青少年杀人且毫无怜悯心的真实故事改编电影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加入或多或少的谴责和批判在其中,但马力克没有,而是当作了一部爱情片来拍,然而真到了杀人的关头也能立马将紧张感提升,将冷血的一面展现出来。这种多样的呈现让人物更丰富和立体,这在此类反叛杀人狂类故事里很是难得。

 3 ) 爱情或冒险?

十五岁的霍利(Holly)与二十五岁的基特(Kit)相恋,影片开头铺垫的是浪漫轻快的西部青春文艺片,Kit与Holly对爱情充满了幻想,holly认为最快乐的日子就是和Kit放热气球,这也是本片为数不多的、对这两位年轻人浪漫恋爱的描写。

而直到Kit杀死了holly的父亲,holly也还认为能和真心爱人度过一周,远比孤寂中生活数年要快乐。两人在逃亡过程中,于森林的树干上筑起小屋,他们在自然的一年四季中阅读书籍,赤脚于原野翩翩起舞,过上了与世隔绝的原始生活,二人大有妇唱夫随,举案齐眉的和谐。然而,仔细观察却丝毫感受不到男女双方的倾慕情愫,更多的是两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原先生活的对抗。kit很享受当下流浪的生活,在月光之下“自在的独居”,认为如果孤寂的一个人死去,身边却无一个女孩,那真是太悲哀了。在kit漫无目的流浪和杀戮中,holly发现当初认为热情的爱意消失不见了,二人在车灯下再次跳起了平静的舞步,同样的你感受到的是两个孩子在牙牙学步。男孩激动的说,“今天是我们的末日”,女孩却蜷在角落表示“我只是不想走了。”

 4 ) 流浪的亚当夏娃

泰伦斯·马立克也许不那么在乎人,但从来没有一棵树是他不爱的。

——Stephanie Zacharek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小镇街巷的事情最终会在蒙大拿州的穷山恶水上结束。”女主角霍利一开始的画外音就奠定了全片的基调。

看到泰伦斯•马立克的这部片子,你一定会马上联想起1967年的《邦尼和克莱德》,它们是如此相似,但又是如此不同——比如说,后者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作品,被不断地提及着;而《穷山恶水》则似乎像导演本人一样隐居了起来。

与《邦尼和克莱德》类似的,《穷山恶水》的灵感也来自一个血腥的真实故事:19岁的查尔斯•斯塔克韦瑟(Charles Starkweather)在1958年1月,与他14岁的女友卡罗尔•富盖特(Carol Fugate)一起疯狂地杀死了10个人。被捕后斯塔克韦瑟被处以死刑,而他的女友富盖特则被判处终身监禁。在马立克的镜头中,这样一个杀人、逃亡的故事被处理得几乎丝毫不带烟火气,甚至处处都洋溢着牧歌般的散漫甚至悠闲的气息,沉闷和抑郁之情却也在优美空旷的画面下四处流溢。

影片开始的时候,这不过是一出中西部的廉价青春剧:收垃圾的小伙子基特爱上了受父亲严厉管教的姑娘霍利,他们之间没有什么浪漫的情愫可言,不过是两人都太古怪太不合群而已。他们在美丽的树下约会,你几乎感受不到任何荷尔蒙在迷乱地冲撞,这对年纪太小的男女,就像是最初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纯洁、自我,仅仅凭动物般的本能行事。于是当霍利的父亲成为了他们的阻碍时,基特自然而然地干掉了他,一把火烧了伊甸园,开始逃亡。

同样是一个反社会的故事,但《邦尼和克莱德》是热情的、行动的、与社会碰撞的;《穷山恶水》则是平静的、无目的的、背离社会的。两部片子同样以美国中西部为背景,主角同样带着纯真甚至顽皮的气息,如同是美国某种原始的、纯粹的自然动力呈现在了特别的人物身上。前者带着似乎先验的悲剧色彩,邦尼和克莱德就是那个时代的另类英雄——当他们面对一家农夫老小,很亲切自然的介绍说:“我叫邦尼,他是克莱德,我们是抢银行的”时,得到了对方赞美般的热烈回应。《穷山恶水》中的基特与霍利则冷漠而且充满孩子气,每次杀人都不过是个错误——他们对他人永远充满了一种小动物般的怀疑和警惕。在在远离人们的树屋里居住时,两人就像是亚当和夏娃——带着杀人的原罪,然而在自然中生活得如同单纯的动物。一旦与人们接触,无法预测无法控制的暴力就莫名袭来。

泰伦斯•马立克用了大量极具天才性的美丽镜头来描绘两人逃亡的过程,大远景、空镜头、缓慢地横移营造出空寂、至美甚至洪荒般的气氛,犹如天地之初,人类之始。他没有试图去解析人物的成因:弗洛伊德也好,大变动的时代背景也罢;同样的,他也没有呈现出一种对人物的热心或者辩护的态度(在这一点上,受本片影响的《真实的罗曼史》等作品则颇有不如)。整个电影自然得如同动物世界,荒诞得也正如动物世界。于是我们看到,结尾处基特被带上车时,一个老警察夸奖他真是个可爱有礼貌的孩子,众多的警察与其说在看护不如说在为他送行……

茜茜·斯帕塞克和马丁·西恩在本片中的表演非常精彩,带着种漫不经心地恍惚。都说那时的马丁·西恩有点像詹姆斯·迪恩,其实完全不需要这样的比附——詹姆斯•迪恩是叛逆的偶像,而在本片中,茜茜·斯帕塞克和马丁·西恩更像是在自己的王国里流浪的亚当和夏娃,最初与最后的人。

 5 ) 可能是七十年代最重要的美国电影之一

#穷山恶水#(Badlands,1973)可能是七十年代最重要的美国电影之一。不看最后的演职员表猜不出来这竟是Terrence Malick的作品,还号称是【公民凯恩】以来最伟大的导演处女作。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难免会被拿来与【邦尼与克莱德】作比较,感觉还直接启发了后来的【天生杀人狂】,甚至【末路狂花】。影片表达导演最才华横溢之处在于,以一个15岁少女漫不经心的画外音,及真挚温馨甚有童趣的配乐,讲述了一个野蛮残忍而狰狞的故事,用极其现代的手法带出存在主义哲学的命题。影片对待生命的态度难免会惹起争议,但正是这份敢于走在风口浪尖的坚持和勇气极好地契合了主题,质疑当代美国人的身份和生命。Martin Sheen和Sissy Spacek的表演都超级精彩,前者明显模仿James Dean的造型让人想到凯鲁亚克笔下跨掉的一代,后者毫无表情和眼神的空洞茫然又正是存在主义最佳的表达,对抗虚无,他们狂奔,杀人,再狂奔,却始终敌不过孤独和无奈。影片广袤的镜头和讲究的摄影依稀可见马力克日后风格的端倪,还有他对广博土地,对自然和生物无限深情的爱。公路电影很难把握,弄不好就像韩寒那样成为公路段子集合。本片故事感不强,形散神不散,全靠演员出色的表演,独特的画外音和配乐使镜头故事与思想内在高度统一,不多的对白已多少透露出导演日后哲学诗人的味道。★★★★☆

 6 ) 假装有标题)

马力克的处女作品已经透露出他鲜明的影像风格,冥冥之中的既定感,但却饱含散漫游离而又充满着诗意,将这样一个看似廉价错误的爱情冒险在两位孩子般的主人公身上呈现出来。两人犹如亚当和夏娃,富于本能和天真,几乎让人能够逐渐忽略他们的罪行。

影片中,美国西部尽是旖旎风光。枯草、荒漠和沙尘被两人在树丛中的小木屋取代,白日的艳阳还能从头顶上树叶的缝隙铺洒下来,于是脚下Kit和Holly的嬉戏也被冠以圣光,他们即便杀了人,也依旧像神话中的金童玉女一样纯洁而美好。甚至在结尾,Kit被警车送走时,身边的警长也不时夸赞他可爱而个性鲜明。

一切自然的力量都出自于天然。就像Kit和Holly一样,杀人不具有动机,他们所获得的快乐浑然天成,一切感官都是自我生命体本真的体现。所以在这一预设下,现代社会在导演看来是残忍的,它的秩序是冰冷的,毫无温情可言,无论是其中的人还是别的事物,它们的结合总是携带着定式。人们总为自己的过错而懊悔,总为自己所受的委屈而打抱不平……人类社会群体的介质带给人们的是机械和沉闷。

但我们可以有幸在影片中看到的生命体自然而富有力量,在导演温柔而善良的视角下,两个犯下罪行的孩子依旧能够得到抚慰。

 短评

明明是穷凶极恶的反社会故事,偏偏拍得像是一首岁月静好的田园牧歌。少女天真无邪的旁白,对詹姆斯·迪恩轻嘲的致敬,才27岁的马力克就拍出了这样的处女作,我惟有流下不配为人的泪水...

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青春的无因好像那只在沙土上打转的可乐瓶。个性的反叛又似那只睡在风里的无脚鸟。迷惘、自缚、醉生梦死,飘荡在田野里的枪声,回响着终将逝去的青春。黄沙漫漫,沙砾,钻入眼皮,朦胧里似乎瞧见了如花美眷破裂的声响。

12分钟前
  • 仁直
  • 推荐

旁人口中和杂志封面不断出现的James Dean,可以看到与“无因反叛”密切联系。森林生活的那段有马力克之后一贯的自然主义,之后的公路片部分的镜头则充满了诗意。结尾的镜头那份茫然和神秘真是太赞了。男主真的是Charlie Sheen的老爸啊,怪不得看着总有喜感……#HKIFF#

17分钟前
  • 更深的白色
  • 推荐

马力克对于机械与自然的诗意刻画,女主单纯的画外音冲淡了这个邦妮与克莱德式故事的暴力与悲剧意味。童声下的火光,借用圣经之典。童年的终结、成长仪式前夕的狂欢。也是影片的第一次置换:村镇空间至自然乡野。那么结尾爵士乐下的二人拥舞,则是它的终结。是宿命的,如同塞林格笔下最终回到家的霍尔顿

19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文艺版的邦妮克莱德,原来马利克从处女作开始就对这种喃喃自语的旁白有特殊的爱啊。马丁辛死到临头还要理头毛,詹姆斯迪恩躺枪。茜茜·斯派塞克其实那个时候已经24岁了,演14岁少女不在话下,你看这就是瘦的好处。。

2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居然把一个暗黑的故事拍的这么诗意,不少地方都能看到后来韦斯·安德森以及True Romance的影子

24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8.5/10)马力克作为新好莱坞时期的导演,与同一时期大多数聚焦城市、街头、犯罪、反叛的故事不同,他更热衷自然田野风光里的浪漫与犯罪,逃命鸳鸯的情节更像是《邦妮与克莱德》的延续,但它更注重的是一种“心灵的逃亡”,像是六七十年代那种集体迷惘困惑精神在个体身上的呈现,正如长像酷似詹姆斯·迪恩的男主马丁·辛,传达出的是类似的情绪。对于空镜头的迷恋,是马力克的一大癖好。

28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力荐

从处女作开始叙事就那么散文诗歌的形式了,配乐摄影皆美丽。

3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当世界在你眼里只是一场游戏。

36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太美太冷静,马利克的处女作就显得如此灵动却深邃,他用诗意的镜头和叙事进行了完美甚至是可怕的道德视角置换,让观众在"恶人"还是"恶土"的判断中享受着纠结的思索。

39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太喜欢这片儿了,你可以说这是一场逃离之旅,逃离干枯贫瘠的生活,但逃离不了茫茫无际的荒原,你可以说这是一场无产阶级虚无主义的掠夺之旅,只为过眼云烟的拥有、漫无目的的来过。

44分钟前
  • 一脸横肉张小晒
  • 力荐

1.马力克处女作,奠定风格:舒缓浅叙,精美摄影,诗意旁白,丛林与自然,内在的迷茫与异己感。2.质朴版[邦妮和克莱德],满溢孩童特有的纯真与残忍。3.二人的亡命之旅一如马丁辛踩扁踢飞易拉罐般漫无目的。4.大火中的微缩房屋搭配童声圣歌,黑白照片配幻想独白。5.树屋,拿/掷/堆石头,车灯夜舞。(9.5/10)

4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属于特仑苏马力克的《无因的反叛》和《雌雄大盗》,最文艺小清新范儿的杀人事件,一点都不像70年代拍的。(电影资料馆)

49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推荐

马老师长片处女作(谁看过那个传说中他之前拍的的短片?),小镇生活的主体一直延续到[生命之树],而自然描写则直接催生了神作[天堂之日]。这部片即使没找阿尔门德罗斯,摄影也够华丽了。这种茫然无所的“无因反抗”被酷似詹姆斯·迪恩的男主不断加强。恰可看做是“漫长的六十年代”的结尾

53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50年代末期充斥着自以为是詹姆斯迪恩的阿飞少年的美国中部是多么的浪漫又可怕啊!

55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茜茜·斯派塞克的旁白让这个残忍的故事变得好像小女生的童话,加上摄影上的功劳,你总觉得这像一部浪漫爱情电影。看马丁·辛赤膊在森林里奔跑总会想起《现代启示录》里神叨叨的样子。随手点随手看的害处就是看完才发现原来是马力克的片子。

6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第一部马力克从处女作开始。显然是模仿《邦妮和克莱德》的模式。令我吃惊的是全片弥散开的纯真感——纯真的愿望与纯真的冲动——以这种人物的特殊质地而非复杂的心理描写(使观众认同),一举抹除了犯罪的不道德性。不就是垮掉的一代,不就是年轻人都避不开的绝望漩涡,但他们不同在被捕归案后坦然以对,像是一眼看到了人生这场不着边际的喜剧的结尾。那个酷似詹姆斯·迪恩的男人,他长得不像一条狗。他干过垃圾工,当过农场的牛仔,他爱过、杀过、放肆过,他在这片恶土上出生、成长并死去。

1小时前
  • 晚不安
  • 力荐

我当年见过这片的ost居然没买!蒙大拿的badlands是人性中的崎岖跟荒凉,冷漠疏离满不在乎。kit和Molly这种在cm里算是典型的sk,在这部电影里有一种孩子气的散漫,和孩子式的残忍。没有被社会人的规范束缚,他们是凭本能和天性在生活。

1小时前
  • 小斑
  • 力荐

我想写电影评论❌评论文章✅//这种无所谓的基调是因为导演看了原型的访谈知道他是这样的人?对死狗的开玩笑是不尊重生命的开始,但也就是这样了。没有对此(人与社会)的挖掘,只是表现出来。女生从女仆那里开始想离开,因为不杀人了,唯一的乐趣、兴奋点都没了,但也只是这样;电影报告、电影评论、评论文章、理论文章。我写的应该算电影报告或评论文章。因为不全面也只适合看过电影的人。;剧中男主如果空虚,女生要离开,他应该慌乱中出错才对,这时候还开挂就离谱;一部电影原来的戏剧功能都无法实现,都可以拍出这种无所谓的状态,演员在里面玩过家家。

1小时前
  • 马828
  • 较差

我已经成马力克老师的脑残粉了好吧~这类嬉皮公路片和他的气质好搭,结尾茜茜史派克一句“我和我辩护律师的儿子结婚”又让我找到了《新世界》那个诗意到醍醐灌顶结尾的感觉,依旧是一个并不遥远却隔着一层滤镜的现实,真的好迷人~俺就吃这一套

1小时前
  • 小鸡破逼于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