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奇妙游

综艺大陆2021

主演:周深,王艺涵,李浩旭,苏海陆,孙科,陈炳睿,王文杰,斓曦,余冰慧,李佳颖,刘璐瑶,杨馥羽,张晓龙,陈军,赵家熠,李政阳,黄龙标,李松霖,石仁琦,王洪斌,张华,骆宁宁,李鑫,李丹,索明芳,张青松,李鑫艺,李钊,司献伟,储兰兰,周恩旭,黄琛迪,向笛,张玉坤,石璟,墨韵,雷偲佳,白皎旭,吴彤,马建超,张振兴,余佐娣,陈默蕾,彭曼婷,王梅,徐淑衍,曾婕

导演:路红莉,李鹏

 剧照

中秋奇妙游 剧照 NO.1中秋奇妙游 剧照 NO.2中秋奇妙游 剧照 NO.3中秋奇妙游 剧照 NO.4中秋奇妙游 剧照 NO.5中秋奇妙游 剧照 NO.6中秋奇妙游 剧照 NO.13中秋奇妙游 剧照 NO.14中秋奇妙游 剧照 NO.15中秋奇妙游 剧照 NO.16中秋奇妙游 剧照 NO.17中秋奇妙游 剧照 NO.18中秋奇妙游 剧照 NO.19中秋奇妙游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9 16:23

详细剧情

  《中秋奇妙游》是由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中秋节晚会。有人踏万千星河而来,有人千里迢迢赴远方,前方的万家灯火是我们想要到达的彼岸。于是我们在中秋夜望天际,抒秋思,祈团圆,万千思绪对月抒怀。2022中秋奇妙游一起共度良宵。

 长篇影评

 1 ) 河南台杀疯了!网友弹幕:武则天体验卡!这就是古代帝王的快乐!

2021年,河南卫视杀疯了!

从春晚的《唐宫夜宴》,元宵的“唐宫小姐姐博物馆奇妙夜”、《芙蓉池》,清明的《纸扇书生》,端午的“洛神水赋”、《兰陵王入阵曲》、《丽人行》,七夕的《给女孩》、《为自己鼓掌》,中秋的《若思念便思念》、《广寒宫》……

它凭借着中国传统节日的节目创意出圈,弘扬国风之美,让观众们感叹“终于找到了文化自信”。

网友们纷纷发弹幕:“滴,武则天体验卡”、“感受到了皇帝的快乐”、“从此君王不早朝”……

河南卫视节日奇妙游系列节目融合故事、文化、娱乐,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它掌握了自己特色的收视密码。

有哪些节目令你眼前一亮、印象深刻呢?

1、元宵奇妙游

河南博物馆里,一名保安甲自娱自乐地吹响骨笛之声。

以鹤类动物尺骨制作而成的贾湖骨笛,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首,也是我国笛子的鼻祖,被称为“最早的乐器”。

这一曲来自约9000年前的古老声乐,唤醒了馆内的“唐俑”。

《唐宫夜宴》的小姐姐们在这里经历了“博物馆奇妙夜”,上演真·文物在逃。

这群唐宫小姐姐们随着汹涌的人流来到了洛阳应天门,这里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被誉为“天下第一门”。

应天门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外朝大典的场所,武则天就在这里登基称帝,革唐命。

而元宵奇妙游的一段舞蹈节目《芙蓉池》就是在这里实景拍摄。

在金碧辉煌的殿内,一群穿着明黄色衣裳的小姐姐们跳着雍容华贵的宫廷舞。

舞蹈配乐引用魏文帝曹丕的五言诗《芙蓉池作》,是他饮宴游赏时所作,写芙蓉池畔的优美夜景与夜游的愉悦心情,景象壮观,辞藻华丽,与此时此景此舞此情都很贴合。

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 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 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 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 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鲜。 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 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

繁华笙歌,从此君王不早朝,这就是古代皇帝的快乐!

2、清明奇妙游

清明奇妙游节目包含童谣、歌曲、舞蹈、器乐演奏、Rap说唱,最喜欢的是唯一一支舞蹈《纸扇书生》。

《纸扇书生》,由魏伸洋领舞,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表演班学生表演,于2018年第12届全国舞蹈展演首次亮相,它也是《国家宝藏》第二季的收官演出。

而河南台实景拍摄版《纸扇书生》又玩出了新的花样。

嵩阳书院里,一只小麻雀在围墙上踩点路过,一群纸扇小哥哥在庭院席地而坐,听老师讲课,跟老师学毛笔字,在竹林里晒书……

课后,这群小哥哥纸扇飞舞,衣袂涟涟,正如“鲜衣怒马少年时,且歌且行且从容”

前半部分的配乐调子有“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不能忘记你把你写在日记里,不能忘记你心里想的还是你”……

好像是多首曲子杂糅到了一起,唤起了童年的回忆,搭配舞蹈,仿佛给了观众一片粉红色的回忆。

可爱憨憨的纸扇小哥哥仿若“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紧接着,河南台让纸扇小哥哥打卡河南地标,不经意间把佛释道三教名胜古迹介绍了一遍,简直就是“河南旅游宣传片”。

从中原文化发源地嵩阳书院,佛教禅宗祖庭和功夫发源地少林寺,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嵩岳寺塔,道教圣地中岳庙,人间仙境老君山……

这段表演或许也可以叫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泱泱华夏,这千年传承,历经种种磨难,中华文化依旧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睥睨天下。

3、端午奇妙游

端午奇妙游相对比较出圈的节目有《祈》和《兰陵王入阵曲》。

《祈》也被网友们称为“洛神河赋”,这段舞蹈全程水下拍摄,从创意到拍摄、设计,再到演员本身的表演,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水下舞蹈演员50秒换一次气,摄影师在水下泡了26小时才拍出这段惊艳了众人的《祈》。

《兰陵王入阵曲》,原是为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独舞,属于军队武乐。

在隋唐时期,它被列入宫廷曲目。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歌舞戏在宫廷和民间广为流传,甚至东传日本。

但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将这首曲子定为“非正声”,下诏禁演,以致《兰陵王入阵曲》渐渐地在国内失传。

端午奇妙游不仅重现了这首失传千年的琵琶曲,更讲述了这首名曲东传日本背后的故事。

历史、文化、娱乐、情感相结合,河南台展示的不仅仅是舞美、演员,更重要的是当地美丽的风景,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

河南卫视这档晚会还与《剑三》进行了梦幻联动,只有7个节目,真的看不够。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傀儡戏《唐印》,中医故事《医圣传人》,美食《粽横一面》,以及展示丽人姿态服饰之美的《丽人行》,可谓是“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4、七夕奇妙游

七夕奇妙游比较火的表演是舞蹈《龙门金刚》,但我个人更喜欢歌曲《给女孩》、《为自己鼓掌》。

七夕节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中国的情人节。

但在古代,它也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更是女儿节、乞巧节。

《给女孩》这首曲目里,将古代女孩如果过乞巧节捋了一遍:梳洗备巧、敷铅粉、描黛眉、染指甲、贴花钿、点绛唇、投针验巧……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载歌载舞,这是属于小姐姐们的节日。

“请相信自己是很美好的存在,不用怀疑这是宇宙独一无二的色彩,愿你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为自己鼓掌》是这一期节目的主题曲,歌曲MV致敬每一位追梦人!致敬每一位航天人!

古代的观星台,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天文学家僧一行,东汉天文学家张衡……

1999年,我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入太空,成为我国第一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2008年,神舟七号顺利飞天,中国人实现太空漫步。

1999年——2016年,成功实施11艘神舟飞船的测控与回收任务。

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

从古到今,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乘着梦,勇敢去闯,剩自己也鼓掌,相信被看见的力量。

5、中秋奇妙游

中秋奇妙游刚结束不久,导演回应观众“看不够”的期待,凑了整整10个节目。

观众们经历了4次奇妙游,都是文化结合故事、情感的歌舞表演节目,可能会有人觉得形式变得有些单一了。

导演在这次的中秋节来了场酣畅淋漓的文化大秀,一个跨越千年的非遗舞台。

唐夫人一行人逛洛邑古城时,在街头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皮雕、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宋氏面塑、三彩釉画烧制技艺。

第一个节目《秋月稷》不仅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火龙舞,还有舞狮、踩高跷、打铁花……

在《戏韵》,节目聚焦中国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更介绍了那些不为人知的京剧传承人:戏剧靴子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华、京绣技艺传承人骆宁宁、戏曲盔头制作技艺传承人李鑫、李派武生、荀派花旦、叶派武丑、余派老生、……

一场场精彩的演出,离不开服饰道,更离不开这些幕后默默付出的群体。

节目《豫见》,属于民族乐器的交响乐,主奏乐器分别是板胡、二胡、坠胡、曲胡,还有唢呐、笛萧、箜篌……

随着虚拟舞台的变幻,带领观众们时而来到赛博朋克风十足的未来都市,时而梦回充满诗情画意的竹林。

更妙的是,古乐器、曲调融入了当代流行乐的韵律,使它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古典与科幻的碰撞,传统与流行的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

在《和》这个节目里,白衣舞者演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黑衣舞者演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两位舞者随着棋局而展开交锋,搭配中国古老簧管乐器——笙的背景音乐,韵味十足。

周深演唱的《若思念便思念》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节目。

以客家方言开场“月光,出来哩哦”,居于北边的河南“只等一只客家船”,这是一首送给客家人的思念歌曲。

洛阳(大谷关)是客家之源,汀州是客家首府,赣州是客家摇篮,惠州是客家侨都,梅州是世界客都! 河南与客家人,“谁又在谁心间”,这个中秋节,千年万里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终等来相会。

节目的最后,我们看到了《广寒宫》,还有太空里的人造卫星,嫦娥与“兔女郎”,嫦娥与中国宇航员牵手的场景……

看完河南卫视的奇妙游系列节目,不由感叹: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上,河南卫视走在了最前沿!

今年还有重阳节,国庆节,春晚等,期待蓄势待发的河南台带来更大的惊喜!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2 ) 恭喜河南卫视,找到了自己的台设定位

河南卫视变了,创新了,时尚了。无论是节目的创意制作,舞台设计,摄影方式的设计,那真是创意无限。将传统文化潮流化,时尚化。

过去除了明星唱跳个劲歌热舞之外,大家都想不出来大晚会的舞台,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所以,观众除了对明星熟悉点。普通舞蹈演员之类的,大家也感觉不到他们的烈害和牛逼之处。

但是,河南卫视这种开创性的编排就改变了这一切。舞蹈演员排练的一只舞蹈。全息投影,灯光舞美,食物景观,随时都可以变,可以扩展。

唐宫夜宴的汉服小姐姐们,在博物馆里欢脱。洛神的美丽可以在水里。书生在河南的各处历史文化遗址上挥舞着折扇,金刚和飞天,就真的在石窟洞穴里飞升。

除了这些扬名破圈到海外的节目之外,河南卫视,整个《奇妙游》系列,里面穿插的文化细节。想象力丰富,都是惊人的。

本来只是春晚节目的一次出圈,网友建议希望《奇妙游》系列能够一直办下去,每个节日都会看到。河南卫视就火速执行,马上预订下2021年整个奇妙游定档。而且,是次次爆火,一次比一次惊喜。

能够凭借玩转文化,靠文化做节目,出圈打败那些流量明星平台。河南卫视之所以能做到这么成功,与它的一直以来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

河南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河南卫视也是一直以来都在坚持制作传统文化节目《梨园春》《武林风》,还有后来的《汉字英雄》。除此之外,河南卫视从前还有很多接地气的家庭调节类节目。

总之,河南卫视的初心和它最一开始的愿景是没有变的,就是宣扬传统文化,关注人民生活。

改变的只是形式,内核还是从前。

《奇妙游》系列开始,河南卫视可以说算得上是,踩准了时机,开辟了卫视节目制作的新风潮。

河南卫视一直是以中华文化为主轴来创作节目,河南卫视的整体内容中心一直是存在的。

时尚风,年轻风的改革,也是因为充分意识到了年轻人的国潮复兴趋势。

以小博大的节目制作成本,打败了其它卫视主打娱乐流量明星的传播效果。

祖国要崛起,文化要复兴。流量明星之类的娱乐乱象,也在被处理。

我们可以预测一下,河南卫视的这次充分转型,恰好承接了属于它的时代。

最后说一下,河南卫视这一系列出圈的节目,带给我这个普通观众的感受。

最近,这些年我特别不爱看电视节目。

现在那些电视栏目,都是算好了爆点和话题的在做节目。真人秀剪辑手法,搞出来很多话题和争论。舞台节目看不到太多的舞台呈现,看到最多的都是后台矛盾和撕逼。

生活已经很累了,为什么休息时间也要看这些人间纠纷。所以,后期我看电视栏目,就变成优美作品会反复观看,其它全部不看。我就是这样看《浪姐》和《披荆斩棘的哥哥》《歌手》的。春晚和节日晚会,也变成了挑梗,挑槽点,骂假唱的舆论中心。

想看个纯粹的文艺节目,早就变得很难。不想被那些节目制造出来话题的吸引,不想成为他们的流量工具人。

我以为自己基本是告别卫视综艺了。

但是,河南卫视改变了我。

因为,这是让我觉得很纯粹的节目。作为一名观众,河南卫视的《奇妙游》系列,让我放下惧怕话题的担忧,纯粹专注的欣赏文化与美。

 3 ) 观《中秋奇妙游》的一些感想

我是一个生活在异乡的洛阳人,从读大学那年算起,离开家已经十多年了。

小时候,经常跟着长辈一起看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武林风》,也喜欢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和弟弟一起看韩较瘦主持的《打鱼晒网》。

只是离开家乡后,就几乎没有看过电视了,更多的是通过手机和ipad去接触新媒体。

今年春节,河南卫视以一支古典舞《唐宫夜宴》火遍全网后,就一直不断地给大家输出原创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让我再一次关注电视这个传媒。

元宵节的《芙蓉池》,清明节的《纸扇书生》,端午节的《洛神水赋》《兰陵王入阵曲》以及七夕的《龙门金刚》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一系列节目中很多取景地就在我的家乡-洛阳,我在观赏节目的缓解思乡之情的同时也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昨天我看了中国节日系列《中秋奇妙游》,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观后感。

节目通过网剧加网综的形式,用唐朝时期洛阳女孩唐晓月在中秋那天的经历串联起10个节目。

下面我逐个节目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秋月稷》

序《秋月稷》,火树银花绚烂星空

祭月源自原始初民对天地、日月、山河等自然之神的崇拜。

自周朝起,天子开始举行日月祭祀活动,经过不同朝代的演变,至唐代时,有“女不祭灶,男不拜月”的说法,因此形成了女子祭月的习俗。

第一个节目给大家展示了唐朝的祭月仪式,首先是八佾古月团等在节目中向大家展示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火龙舞,打铁花,唐三彩,皮雕,白马寺金器制作技术,宋氏面塑等。

这些非遗技艺,有的我们原来就常见,有的是第一次发现,原来这居然是洛阳特有的啊,把他们同时放在一个节目里展示给大家,才发现,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瑰宝。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节目中的火龙舞选择的是重庆的铜梁的钢花火龙舞,而非河南孟州火龙舞,河南卫视能选择外省市的非遗进行展示,让我觉得格局很大,必须点赞。

《鹤归来兮》

舞蹈《鹤归来兮》,鹤舞长空圣洁清雅

鹤代表和,也就是中秋团圆,瑞鹤呈祥,仙鹤一直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仙鹤化作少年翩翩起舞,我们也跟随着少年的舞姿不断地转换空间,最终,晴空一鹤排云上,少年们化作宋徽宗的《瑞鹤图》。

我非常喜欢这个节目,舞蹈空灵,转场丝滑,刘禹锡的诗词和舞蹈的融合也非常和谐。

其中领舞小哥哥有一个云里前桥的动作,动作干净轻盈,让我印象深刻。

《少林功夫》

真武僧出演《少林·功夫》,精忠报国肝胆侠义

河南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在以往的节目中对少林武术也或多或少的有所呈现。

这次,导演组运用了高科技,制作了很多精良的特效,让我们更能身临其境的感受武术的力量和魅力。

舞蹈开始时以少林寺观音殿和千佛殿中的《罗汉壁画》,《十三棍僧救唐王》,《持械习武壁画》《徒手演武壁画》,《五百罗汉壁画》的壁画作为背景,向我们展示了少林功夫不同的招式。

节目中有一个可爱的小武僧,后来看了花絮知道他叫三宝,虽然只有四岁,打起拳来却有模有样,很有气场。

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像这样,认真弘扬武术精神的节目,让我们不断地积累更多关于武术的知识。

《戏韵》

戏曲《戏韵》,中秋奇妙游唱响非遗

这个节目也是我非常喜欢的。

以往的戏曲节目更多关注戏台上最终的呈现,我从来没有看到一个节目聚焦在戏院的后台。

这个节目采用一镜到底的方式,让我们跟随小月的目光去观察了后台的匠人们,他们有制作靴子底的师傅,制作头盔的师傅,制作戏服的师傅,帮助演员穿戴的师傅。

节目还提了两个在后台的规矩,也让我印象深刻。

各个流派的传承人,对待艺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之心,这就是匠人之心吧。

有的人觉得这个节目只唱了两句就结束了,太短了,虎头蛇尾。

我认为这个节目的主角应该是戏台后台的人们,而不是台上的角,所以并没有虎头蛇尾,最后嫦娥和福禄寿喜四神的表演,只是点睛之笔,而非重点要表达的地方。

从戏楼的对联内容判断,这个节目的拍摄地点应该是在北京宣武区的安徽会馆,河南-安徽-北京三地就这样梦幻联动了一把。

《墨舞中秋帖》

舞蹈《墨舞中秋帖》,墨香四溢谱写江山如画

《中秋帖》是王献之的作品,创作背景是公元369年,东晋将领恒温对北方十六国发动的第三次北伐,王献之当时在谢安的府衙中担当长史,有亲朋好友参加了这次北伐,《中秋帖》表达了王献之对他的关注和担心。

《中秋帖》这个字帖粗略看上去很长,其实全文只有中间的22个字才是真正的内容,其他的地方都是以乾隆为代表的人的二次创作。

说到这里,顺便吐个槽,众所周知,乾隆皇帝喜欢盖章,题字,写小作文,如果不是自知画艺不精,中秋帖最后面的那幅画他可能也会亲自下手,真是一个让人瑟瑟发抖的皇帝。

差点就要下手,可惜仔细一想自己只会画鹿打架

《中秋帖》全文22个字: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中秋节已经过去了,但是亲人还未归来,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如果亲人不能团聚,就算打了胜仗又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呢,还是等大军班师回朝再说吧。

这个节目将书法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十分有创意。

舞者就像书法家手里的笔墨,书法家在宣纸上写字和舞者舞蹈,的确有相通的地方,这个创意实在太妙了。

更难得的是,节目组找来王献之的后人来扮演他,可谓十分用心。

《东都行者》

一僧一马独闯大漠,《东都行者》笃行逐梦,大道致远

这个节目讲述的是一个高僧向前来拜师的胡人讲述自己修行历程的故事。

节目中的灰袍僧人代表现实中的肉身,白袍僧人代表僧人的内心,舞蹈讲述僧人万里穿越,取得真经的心路历程。

人行千里心亦行,在身体和精神都历经磨难后,僧人终于达到了佛教追求的大圆满境界。

已识乾坤大,尤怜草木青。

节目最后出现的画是保存于洛阳古墓博物馆中的《胡人牵驼图》。

很多人认为节目中的僧人是玄奘,我觉得其实未必就特指玄奘,只是用玄奘做代表,表现出这个构思,于是就去问了这个节目的导演,他给我说:“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行者,行走在自己生命的漫漫长路上,只是不要忘了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听完导演的话,我被他的格局之大震撼了,原来他心里装着的是每一个生灵。

《豫见》

器乐节目《豫见》,古今碰撞芳音绕梁

这个节目是陈军,墨韵等几位老师给大家表演的器乐节目。

表演曲目包括豫剧,越调,道情戏,曲剧等河南地方剧种,舞台非常现代,有一种未来世界的感觉。

《和》

创意太极《和》,中正向上柔中寓刚

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太极拳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是世界上现存的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

笙的演奏和制作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个节目是讲述太极拳和笙的融合。

太极拳内家拳讲究“内三合“,即两位太极宗师在老君上表演的“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

选择老君山作为拍摄地,也是很妙,因为老子在《道德经》中作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正是讲述“和”的内涵,与太极拳“内三合”不谋而合。

节目中还出现了易经,河图洛书的画面,也让人非常惊喜。

《若思念便思念》

周深《若思念便思念》,一袭白衣对月颂歌

周深演唱的这首原创歌曲,也让我十分感动。

开场一句客家话“月光出来了“,就让无数客家人泪目。

背景是我的家乡洛阳和客家土楼,也就是这首歌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根亲文化。

客家这一称谓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给客制度,以及唐宋时期的客户制度。移民入籍者,则编入客籍,相应的人群则被成为客家人。

客家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总共经历过五次大迁徙:

第一次是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时期,

第二次是在唐朝安史之乱时期,以及唐末黄巢起义时期,

第三次是南宋、靖康之难后,衣冠南渡,

第四次是明末清初,山西大移民,“移湖广,填四川“等事件,

第五次是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天平天国运动时期。

经历了五次大迁徙,客家人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和风俗,而客家的源头就在洛阳。

歌曲中呈现的诗词,就是讲述客家人文化的诗句。

除了欧阳修的《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之外还有《七律-客家土楼》

《临江仙》《莺啼序-客家溯源》等。

背景中出现的姓氏,就是福建人现在所说的“八姓入闽”,即林黄陈郑詹邱何胡这八大族姓南迁到福建。

歌曲中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移民,相应的也有诗词与之对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萧立之的《茶陵道中》:“独立苍茫外,吾生何处家”

张九龄的《望月怀古》:“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王勃的《秋月长》:“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倚阁遥相望。遥相望,川无梁。”

最后借助南宋画家马远所作的《松月图》,向大家展示了客家人的生活习俗。

结尾周深站从泉州的洛阳桥上来到了河南,也算是替客家人回到了故乡吧。

《广寒宫》

嫦娥玉兔下凡过中秋啦!来看这街舞者跳《广寒宫》

最后的节目是嫦娥和一群小兔子跳舞。

预告的花絮里有嫦娥和宇航员握手的场景,我还以为这个节目的立意很宏大,没想到最后只剩下了热闹的舞蹈,虽然很欢快,但是我有点失望。

后来去看了一些新闻,好像是因为一些意外的原因这个节目被删减了,真的好可惜啊。

下面说一下我在观看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我觉得不好的地方。

1.金主爸爸的广告太硬了

从无孔不入的广告的植入来看,这次某爸爸应该是出了很大的一笔赞助费。

河大卫需要钱去做出好的节目,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我也记得之前创作组自己在采访中也说,要找理解他们广告植入理念的金主合作,首先以节目质量作保证。

这次的广告实在太硬,不仅在节目中间插播,还在舞蹈中标注“今典时刻“,实在有碍观瞻。

这样的植入方式远不如之前花西子,仰韶酒捉迷藏式的植入,十分败路人缘。

原本右下角的标志已经时刻在提醒我们,金主爸爸的存在感了,完全没必要在节目中反复出现。

我有一个小建议,可以在节目开始和结束后做一个长的广告,但是节目中间尽量少植入那么硬的广告。

或者单独给金主爸爸一些物料,独家发表,只要节目质量够硬,也会有很多人看到。

2.有一些舞蹈动作被剪的太碎

这个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之前的《丽人行》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支舞蹈是一个完整的作品,在剪辑时,无论出于怎样的目的,我觉得还是要保留它最基本的完整与连贯。

如果单纯的被剪成一个旅游宣传片,或者炫技的场景,可能反而失去了原本的艺术表达目的。

以上就是我的《中秋奇妙游》观后感,爱之深责之切,也许我对河大卫的要求有点苛刻了,但是并无恶意,希望河大卫未来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我在心里给你加油!

 4 ) 小感想

最后的广寒宫玉兔那个拉垮了,别的都是质量美感在线。琴棋书画、皮影、刺绣、打铁花、戏剧行头……传统文化表演形式,一一展开,画面构成、画质都很感人,看到“皓月长空,鼓舞避疫,愿天下丰谷,四海民安,”直接泪目,感觉古今人民的愿望都是相通的,突然有穿越感。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豪骄傲。

 5 ) 民族文化才是真正的流量担当

通过女主思念父亲而去跨时空搜集物品的小剧情的形式,将多个精彩的节目串联了起来,少林的武术表演充满了力量与美感、戏曲后台各个工种的传承有序、书圣扮相的古风墨舞潇洒飘逸、民族乐器奏响的河南小曲小调有着很亲和的艺术魅力、围棋黑白子与太极的阴阳两仪相比照令太极拳的表演有了更深的哲学意味,这些精心编排的节目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民族文化才是真正的流量担当!

 6 ) 《中秋奇妙夜》河南卫视首播,优缺点并存,传统文化的符号化

9月19日,《中秋奇妙夜》在优酷先行直播,稍后,河南卫视进行了播放。基于一个小时的节目直播内容来讲,这次的《中秋奇妙夜》在惊喜感上,相对以往的几期“奇妙夜”略显一般。当然,这次的《中秋奇妙夜》开始努力摆脱以往“中国传统文化被符号化”的尴尬,向更为深广的层次上探寻,尤其是想要探究儒释道传统文化的印记——当然,最终探究的结果,依旧是“符号化”的。

先说优点。这次的“中秋奇妙夜”用女主角找物件儿的方式串联节目,这种方式带来的效果是节目显得不那么零碎了。这个串联方式虽然略显一般,但呈现出来的效果,还算是可以。这是河南卫视《中秋奇妙夜》的第一个优点。

第二个优点则是,较为精准地找到了一些文化符号和文化标签。比如说,找到的释家的标签是僧人西去。找到的道家标签是阴阳太极。找到的儒家的标签是“天下苍生”,尤其是南渡的苍生们等等。释家和道家的内容,还是标签太大了,不精细。节目当中,儒家的“天下苍生”找到的几个符号内容,则相对精细一些。这也是《中秋奇妙夜》的最大精细。

儒家标签这个,简单聊几句。这次的奇妙夜,是女主角找阿爷(父亲)的主线。这位阿爷,是在古代盛世当中当差的,他要去南方找寻民间音乐。显然,这位阿爷承载的是中国传统士人的精神。其中,有一个场景剧,很关键。这位阿爷和另一位同僚说,中原大乱(西晋后期),很多人纷纷南渡,如今,中原盛世太平,而很多南渡的人们并未归乡,所以自己要在盛世去南方找寻他们的音乐,把他们谱写进去。

这就是中国士人精神的细节了,不是大标签了。这个细节,是整个河南卫视《中秋奇妙夜》最好的地方。钱穆老先生曾在《国史大纲》里边讲,中国文化重历史精神,不重具体器物。什么是重历史精神呢?学术研究上,只言片语没法给普通读者、观众讲清楚。但是,用一个阿爷去南方找民间音乐的故事,一下子就“形神兼具”、把道理讲清楚了。为什么要找这些南渡之后的音乐嫩?又为何要把他们谱写到盛世的曲乐当中呢?

这其实就是中国文化当中的历史精神。这是典型的儒家士人的精神。河南卫视这次的《中秋奇妙夜》在这个层面上,终于把中国文化最精髓的内容部分讲清楚了。当然,可能普通观众看完了《中秋奇妙夜》之后,依旧对这一点不清楚,甚至于没有太多兴趣。如果这篇文章的读者对中国历史精神感兴趣了,且愿意更深入了解了,我推荐钱穆老先生的科普性著作《中国历史精神》。读完了这本书,再看很多传统文化方向上的节目等等,会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上了。

然后说说缺点。《中秋奇妙夜》的缺点和问题,其实还都是河南卫视的老缺点和老问题。最为直观的缺点,就是经费依旧不足,制作依旧粗糙,尤其是很多场景、特效,依旧给人一种廉价感。《中秋奇妙夜》当中,很多实景拍摄的内容,都缺少基本的置景处理。我们拍摄古装的内容,实景部分,真的不是找个公园小亭子就可以的,它需要考虑镜头框取、光线处理等等多方面的问题。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广寒宫嫦娥和玉兔们跳舞的内容。置景的部分,圆拱门的场景,实在是太粗糙了,三合板刷白灰,然后四角铺鲜花——这是典型的县级婚纱影楼的美术水平啊。类似的例子,在《中秋奇妙夜》当中还有几处。但凡实景,总出问题,河南卫视在美术人才上的短板,还是非常明显的。

特效方面,不忍心批评。应该依旧是经费的问题,部分视觉效果只能算得上是网络电影的水平。比较典型的例子,便是少林寺集体武术动作的内容,实拍的部分,倒是没大问题,但剪辑处理之后,就乱七八糟了,出现各种瑕疵。很多画面,非得用特效,但效果又跟不上,就一股子县城影楼风了。现在的网络电影,在特效制作上,都要比《中秋奇妙夜》好很多。

当然,最应该思考的缺点,依旧是找符号、贴标签,无法深入真正的中国文化内里。以往的几个奇妙夜,大多是跳个中国风格的舞蹈,然后让一些河南的老建筑、老景点当背景板,继而用剪辑、特效的方式“乱切”,实现画面的杂糅。这个处理方式,用一次两次,还算凑合,用多了,观众也摸着路数了,就显得味同嚼蜡了。这种画面处理上的“硬切”,其实就是典型的找符号、贴标签。普通观众可能对于这种符号化的内容已经满足了,但是,观众只要略有审美要求,就会发现,它的质感捉襟见肘了。

在这次的“中秋奇妙夜”当中,释家的符号找的是僧人西去,道家的符号找的是阴阳太极。这俩符号,都是老生常谈。而贴标签的方式,依旧是舞蹈加各种符号化内容的乱切。问题不仅仅出在审美的单一上,更出在找寻符号本身的粗浅上。节目的总编导似乎还无法更好地深入到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的精髓当中去。

这一点,我简单聊几句。比如,释家文化,到底对中原文化或者说我们固有的儒家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呢?《中秋奇妙夜》上,找符号、贴标签式的搞了一个僧人西去,就显得粗浅了,甚至于文化和文化之间的脉络,根本没有梳理清楚。释家更重内心,而释家之前的儒家,则重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的最后大成,则是宋明儒学,尤其是到了王阳明等人处,这个时候的儒,已经是儒释道一家的儒了。释家文化在这个过程当中起到的作用,才是重点,是真正文化层面上的内容。“搞取经”的段子,也就显得粗浅和贴标签了。

综上,河南卫视《中秋奇妙夜》的最大问题,依旧是在传统文化展示上,找符号、贴标签的手法太多,真正深入到文化精髓当中去的部分,太少。还是读书少的问题。置景水平差、特效技术跟不上,都是可以随着经费的增加而产生改善的。但文化修为一直上不去,就只能一直在找符号、贴标签的手法上比划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奇妙夜”理应向更好的水平上发展。(文/马庆云)

 短评

编排真的很有趣!

4分钟前
  • Alive
  • 力荐

不拘一格而又精致别致,传播传统文化且绘声绘色,景色画面特效恰到好处又美不胜收,封神之作。

6分钟前
  • 悟空是江湖骗子
  • 力荐

信息量巨大,制作用心

10分钟前
  • 鱼·无
  • 推荐

白鹤少年还挺惊艳的,歌曲周深那个还挺好听的,还有广寒宫也好听

14分钟前
  • 红辣椒
  • 推荐

信物中竟然包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兔儿爷,觉得档次高了不少。

19分钟前
  • 暖薆
  • 推荐

客从河洛来

20分钟前
  • 笑·月·饮
  • 力荐

主线最有意思的一次,脉络很清晰。玄奘西行的演绎令人惊喜,无词无句的短短几分钟,做出了金铁木纪录片的神韵。我永远听不腻花式民乐表演。

23分钟前
  • 说了我是黑无常
  • 推荐

作为一个辽宁人,多么希望自己家乡的电视台也能拍出这种电视节目

24分钟前
  • 礻申丨亻山
  • 力荐

封控在家补刷一下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好饭不怕晚!颠覆以往纯戏曲歌舞的晚会形式,将表演与风景名胜、历史典故等展现的相融合,点赞!!你能想象一小时通过一个人物的古今穿越嵌入了少林功夫、非遗传承人、民族乐器、王献之&玄奘等历史人物么?赏心悦目!!!

28分钟前
  • 秀才Bui出门
  • 力荐

我爸都知道“这比循规蹈矩的晚会好多了”。路子对了,还没走稳。

30分钟前
  • [未注销]
  • 还行

极致的美感与写意的文化之间完美的交融!子弹时间的运用,外加一系列特效,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晚会节目,算是开了类型的先河!周深的《若思念便思念》也很好听!

35分钟前
  • Vince
  • 力荐

这一期好强,每一个节目都要惊呼的程度/最爱书法墨舞这个节目/传统文化真是瑰宝啊,永远发掘不完的宝藏/已经开始期待重阳节的节目了

40分钟前
  • 旺仔小王子
  • 力荐

不得不说,这一期一个小时太丰富太戳我了~以故事梦中穿越为主线,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轮番上场~以中秋为主题的浓浓情感流动让人泪目~至于形式,一如既往的好,可谓文创极致啦!

41分钟前
  • 駐足凝視
  • 力荐

别家卫视请流量明星,河南卫视请传统文化。

43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每一个节目都要哇一声的程度~

44分钟前
  • 阿沅
  • 力荐

河南卫视把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做绝了,感到满满的诚意。周深的《若思念便思念》预计是出圈爆款,太有意境了。周深yyds,河南卫视yyds!传统文化,河大卫属实是玩明白了,愿我们大河南、中国越来越好!2022就看河南春晚啦!

47分钟前
  • 500 miles
  • 力荐

依然很惊艳!传统文化的盛宴。

48分钟前
  • eugne
  • 推荐

这期虽说没之前的水下舞祈和龙门飞天惊艳,但是白鹤少年还是挺不错的,而且用穿越寻找信物串起各个节目,贯穿古今,让整个节目有一条电影般的主线,虽说之前也有主线,但从没这么清晰明了过,而且眉姐姐和温太医古今合体,我大河南台也太会了吧?

50分钟前
  • 青鱼
  • 力荐

失望。有几个节目蛮好,剩下的都是一种用心经营的无聊。

51分钟前
  • 痴情儿女挽留秋
  • 还行

若思念便思念

52分钟前
  • hungry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