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鼠

喜剧片其它2017

主演:约瑟夫·哈德,皮娅·希尔泽伽,耶尔格·哈特曼,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丹尼斯·莫斯奇托,克丽娜·塞姆丘克,诺拉·冯·瓦尔茨特滕,玛利亚·霍夫斯塔尔,穆拉桑·木苏鲁,汉努斯·波拉克,托马斯·舒伯特

导演:约瑟夫·哈德

播放地址

 剧照

狂鼠 剧照 NO.1狂鼠 剧照 NO.2狂鼠 剧照 NO.3狂鼠 剧照 NO.4狂鼠 剧照 NO.5狂鼠 剧照 NO.6狂鼠 剧照 NO.13狂鼠 剧照 NO.14狂鼠 剧照 NO.15狂鼠 剧照 NO.16
更新时间:2024-04-11 08:40

详细剧情

  年过五十的格奥尔格一直在维也纳一家报社做编辑写乐评。他对于工作一向游刃有余,受同事们的爱戴和敬仰。可是报社突然裁员,格奥尔格被解雇了。他并没有把这噩耗告诉自己年轻的妻子,她一心只想着怎么能快点怀孕。格奥尔格决定向他的前上司复仇,起初他只是肆意破坏他的私人物品,之后愈演愈烈。有一天,格奥尔格遇到了他儿时的同学埃里希,埃里希曾经是学校的狠角色,现在也是无业游民。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修复维也纳普拉特主题公园内年久失修的过山车“狂鼠”。

 长篇影评

 1 ) 《狂鼠》:中年被离职,也可以活得潇洒

一个做了几十年的乐评人,

人近中年,

突然被离职,

因为年纪大了,因为要裁员了

因为,各种因为,

当一家公司要裁你的时候,

无论委婉,或言词犀利,

都无需低头挽回,与其低着头渴求一份挽留与同情,

不如潇洒的转头

毕竟,你到了中年,就要面对如此不近人情的现实。

尽管你经验丰富,你也可能被年轻人取代,

谁叫你是中年,

虽然你有专业在手,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

连一句再见都不会说。

你埋怨你的上司也毫无意义,

你各种搞破坏,即使想同归于尽与他,,

也不能改变你被离职的现实。

电影里的格奥尔格

就是这样一个放不下的人,

也许有家庭的压力,也许有不平衡的心里,

也许有丢不下面子的较劲,

也许有很多自己心里无法释怀的理由,

所以,

他开始了各种小报复,

可是他的各种小报复,不仅毫无意义,

更影响到了家庭,夫妻,以及自己的生活。

何苦?

一切归于放不下的执念吗?

离职,

又怎样,

生活中的不如意十有八九,

我们总不能在一生的旅途中

都走的顺顺利利,圆圆满满,

总有荆棘与挫折时不时地给你一棒锤击,

酸甜苦辣,千滋百味才可以叫人生。

有信心的人,倒下来,依然可以站起来往前走,

放不下的人,躺下去,就任生活的不如意尽情地折磨自己,

直至将生命付诸一切,

这无关年轻,而有关自己的心态!

一个健康的心态,

绝对不会让一个被离职影响到自己的后半生。

工作只是一个过程,

并非人生的结果。

它只是人生旅途众多一段历程,

你可以在享受完这段旅途之后,

重整旗鼓,

开启下一个未知旅程,

将过去所有的光荣与痛苦一起说BYEBYE!

新的人生,新的旅途,

总会有新的风景为你绽放!

格奥尔格离职后遇到了校友,

一起包下一个游乐场,

其实上帝已经为他打开了一扇窗户,

他其实放开心态,

继续在新的道路上行走,

也不是不可以开心地活在这个世界。

而痛恨和让人啼笑皆非的是,

他偏要找他的公司主管报仇,

而最终还是戏剧般地逃离,自杀,最终光着身子回到妻子身边。

电影很戏剧,很平淡,

没有什么高潮迭起,

也没有什么可以看到希望所在,

也许只是最后一幕给人一种可以与妻子重归就好的开启。

电影如同讲述了一段失意的平常故事,

娓娓道来,

让人自己从这个故事里去感悟一些想法。

而我的想法,

就是无论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发生,

都要学会去接受,

然后继续保持能量的生活下去!

 2 ) 蝼蚁尚且偷生

电影的最后一幕很有趣,大雨倾盆的马路上,男主和他老婆在车里终于交心得谈了一场,最后在路人的催促下发动了老爷车,让交通又变得通畅了,仿佛让男主乱七八糟的人生路也给疏通了……

男主是名优秀的乐评人,可惜一生都在评论别人,轮到自己的人身,却无能为力。一开始让我想到了通勤营救,也是一把年纪,一上班结果却被告知被解雇了,不过这个故事显然更加贴合现实。是啊,这世上有大把年轻便宜的壮劳动力,更何况时代变迁,读者也已经更新换代,男主的笔墨已经不适应这些年轻人的口味,要把位置让出来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也可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男主不是一个进取开拓的人,不然以他这个年纪,混个管理的位置也是可以的。

可惜男主不是一个厉害角色,被解雇了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任人摆布,即使心里不平也只能搞些划车打坏监视器等的小把戏,内心幼稚,却又找了个比他更幼稚的年轻老婆,接着又遭遇老婆出轨,做坏事被抓,车子被毁,诸多不如意,可怜我们男主性格懦弱,即使想要报复杀人也实施失败,此情此景,我们男主最终选择了自杀一路,可惜,最终自杀也失败了……

电影名字叫狂鼠,大约是把男主比作了一只发了疯的但是又胆小懦弱的老鼠,讽刺意味很浓,经过了一番波折,男主最终又走上了他自己的路,虽然后面的路不知通向哪里,但最起码还有路可走,不要轻易选择了绝路!

其实我们的生活种也会像男主一样遇到诸多不如意,有的时候一时慌了手脚,不知道怎么继续,不过不要紧的,和家人聊一聊,说一说,生活还会继续,说不定会更好呢!

 3 ) 《狂鼠》:这位乐评人得感谢被炒鱿鱼

作者:方汉君

1

用布鲁克纳《第五交响曲》等古典名曲作背景音乐的电影,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得说,这很大胆。真是好听极了。恰恰布鲁克纳的《第五交响曲》与《第九交响曲》等9首交响曲,也是我常听的曲目。享用熟悉的音乐,自然多了一份亲切感和融入感。其浪漫之下,蕴含着诙谐、悲伤和庄严,直击人心。

我们从布鲁克纳这无与伦比的乐声中,体验到了人世间所向往的平等、沉静和崇高,但这部由奥地利导演约瑟夫·哈德自编自导自演的《狂鼠》(又译《放生员工请注意》2017),其中所述说的,却并没有那么讨彩。这正好形成了一个绝妙的映照。片中似乎没有哪个角色是顺遂的,失业者肝肠寸断,开始向老板反击,尽管这种报复看起来荒唐可笑。

影片制造了连串喜感之余,一股辛酸直上心头。虽搞搞震的过程不免夸张,但并未脱离剧情叙事的轨道,只是有点儿剑走偏锋,尚在接受和可感的范围内。影片所叙之事,也显现了传统媒体所遭遇的挑战。片中穿插电视上有关难民安置的问题,正好与主人公的失业形成一个尖锐的对立。

另外,导演对于角色的身份定位,也颇有反讽意味。乐评人不搞乐评,只能发呆和搞破坏。女心理咨询师或能解决患者的问题,却无法面对自己。恣肆妄为的老板,最终的爱情却是那样的新鲜。看来导演是一个社会主义者。

这让我想起2016年度的那部大热德语片《托尼·厄德曼》,同样的失业与不堪,同样的见证了欧盟经济的疲软与不振。显然,两部片子各有千秋,关键是着眼点不同,表现手法也就各异。我倒觉得《狂鼠》,也许没有《托尼·厄德曼》那样的宏阔和深邃,但它简单、明朗又不失沉郁的特质,更凝聚,其不堪的况味,自有两重天的凛冽。

2

维也纳《快报》的乐评人格奥尔格,一早上班就被上司希勒开了。人家说了,尽管你是报社最著名的乐评人,但现在的读者不买账了,再说,你不走,那三个年轻人如何安排。不知所措的格奥尔格说我怎么办。你可写书啊。去你妈的!

骂归骂,搬着纸箱子还得滚蛋。50岁,不上不下,极为尴尬的年龄。让他蹙眉头的,还有43岁的妻子约翰娜,真可谓如狼似虎嗷嗷叫。身为心理咨询师的妻子,最想要个小BB。回到家的格奥尔格,我有话跟你说。别是坏消息。

不是,我想写本书。写书请放到一边,先让我怀孕,如果再不行,就那个。不,到年底看看,没怀上就人工授精。这是你说的,别总是趴在上面,姿势要正确。于是,妻子翻了个身,脸朝下屁股朝上,说这更容易怀上。万分沮丧的乐评人,就这样开始了不上班的生活。

但妻子不知道。他依旧准时开着车,说是去“编辑部”上班。实则,他不是去咆哮的打游戏,就是来到维也纳普拉特主题公园,坐在长椅上,煞有介事地翻看着报纸。这时的背景音乐真是美妙啊。百年前的布鲁克纳派上了用场。远处的蒸汽小火车“嘟嘟嘟”冒着白烟。他呆望着,恍惚一夜回到解放前。

这么好玩的小火车得坐坐吧。就一女人带着小屁孩,跟他面对面坐着。人家走了,他给钱司机,说再来一次。但被小领导发现了,就把司机给开了,说他收了小费,不容辩白,即落到跟格奥尔格一样的命运。二人同病相怜。一聊,面熟,原来是儿时的同班同学埃里希,紧紧拥抱。

埃里希说你怎么在这。格奥尔格说我上夜班。夜班不能上,法西斯,会失去朋友和亲人。埃里希有一个从布加勒斯特来的女友尼科莱塔。埃里希听不懂她的罗马尼亚语,她也听不懂他的德语,她只得说点英语。他说这样才好,不想太多交流,以前我被那个匈牙利女友伤得太深。

从此以后,格奥尔格就跟这个发小泡在一起。他就成了发小的翻译。尼科莱塔说着英语,他就翻成德语给埃里希听。片中有一个细节。尼科莱塔每天总是会偷一块马路上的新砖回家,说是要做个阳台。埃里希说我都没地方做阳台,你拿个啥。

3

埃里希欲承包普拉特主题公园那年久失修的“狂鼠”过山车,但没钱。他说我的亲朋都是一文不名,要不你借点给我吧。可以。格奥尔格居然那么爽快。老实说,我也被开了。原来如此。那就我们一起干吧。“狂鼠”开始启动了。但被开的事没个完,这口气还堵着呢。

之前,格奥尔格就连续划过希勒的靓车。不止于此,这次他叫上了埃里希,二人把希勒的私家花园糟蹋个遍。还在他的游泳池扔下了牛头马面,差点没把希勒给吓死。好人去干这样阴损的事,是不是有点过分。但回到家的格奥尔格依旧光鲜如初,依旧继续妻子未完成的造人计划。当然,气喘嘘嘘的丈夫总有跟不上趟的感觉,就像那辆老蒸汽火车。

妻子约翰娜似乎对丈夫越来越没信心。心理咨询师也不好当啊,每天都会遇到各种怪咖。比如这一位自称失恋的“同志”。他愁眉苦脸地说,在你这儿咨询了一年,屁用都没有,我还是跟男友分手了,我看你就是最糟糕的心理咨询师。这顿恶心,谁受得了。逗比的是,这家伙没多久,就手捧一束鲜花敲她家的门。

他诚恳地对自己的那次无礼表示道歉。但她说如果我接受你的鲜花,你就不是我的病人,我也就没权利再为你进行咨询。他说,你很好,你真的帮到了我,让我对生活有了信心。于是,他俩开始了约会。但没有深入下去。就差一点。他说我跟你在一起,差点就爱上了你,但现在我跟男友又和好了。她还真有点愕然。

约翰娜送走了这位“同志”,又接待了希勒。她说我不能给你咨询,因为你是我丈夫的上司,这样会把关系搞混。但你丈夫已离职五天了。什么。这可气炸了她。她给他打电话,他还在骗她说正听音乐会呢。她跑到公园,找到了正在拉客的格奥尔格。

一脸懵逼的丈夫,追上了跑路的妻子。愤怒的妻子说我看这样下去,只有人工授精这条道了。你要给我信心。我给了你这么多年信心,屁用。影片给我们树立一个并非风雨同舟的妻子形象。她总是在患得患失中,斤斤计较。当然,这是表象。

实情是,妻子只是想得到更多的关爱,所以,她才会不满,才会跟别的男人玩点暧昧。问题是,格奥尔格好歹以前是著名的乐评人,沦落于此,他心有不甘。他哪有时间去卿卿我我。同一时空下,只能干一件事,不能分心。他就想着报复。整天不是买刀买枪,就是叫上埃里希跟他一起去上司希勒的住处搞破坏。

4

这下漏子捅大了。起因是希勒约定与约翰娜会面,并答应她提出的要求。大丈夫如何能忍。火气冲天的格奥尔格跑到希勒的家大闹天宫,结果被警察逮个正着。老警微笑地说我一直喜欢你讽刺笔调的乐评,让我想起瓦尔弗雷德·波尔加(我没看过他的),但你可看看他写的,也许你就不一样了,祝你一帆风顺!

这样子棒杀,真不是滋味,格奥尔格还能干什么。埃里希的女友也跑回了布加勒斯特。之前,女友尼科莱塔跟格奥尔格交流拥抱,还被猪脑子的埃里希误解过。好在他们是发小。最吊诡的是,格奥尔格的小车,居然被中国餐厅的日本年轻厨师砸碎了。这根本扯不到一块儿去。

只因为这小伙以前是音乐人,跟他一样沦落到只能做寿司,于是他发怒了,偏偏,要拿曾是乐评人的他开涮。这哪跟哪啊。生拉硬扯也罢,这事还没完。埃里希借给他小车。他开着车来找希勒算账。原来,这老板希勒跟心理咨询的那位“同志”是一对,蛮般配的。导演不愧是搞喜剧的高手,恁是把他们调配成一对。

格奥尔格拿着枪发抖,文人做这等喊打喊杀的事大多没戏。希勒并不惧他,二人扭成一团,皮开肉绽的是格奥尔格。灰溜溜的他开着车,只是一瞬就到了大雪纷飞的群山。他的小车深陷雪野之中。他爬上车顶,光着身子拿着刀子,准备学着日本鬼对自己“撕拉撕拉”,结果没信心,还被别人追,吓得钻进车子飞速开溜。这就对了。

冻得看不见小鸡鸡,他打电话给妻子,让带几件衣服下来。这时的约翰娜,正跟楼上玩音乐的小帅哥搞在了一起,吻上了,又是差一点儿。这爱玩暧昧的妻子,不说是水性杨花,也是脑子缺根弦。最可恨的是,她带着衣服下来,看到哆嗦的丈夫,居然要他跟她讲清楚,为何光着身子搞成这样。

快冻成植物人的格奥尔格,颤叽叽的如实招来,完毕,衣服还在她手上,看来她是铁了心要冻死他,连同他的小鸡鸡一块儿冻死,反正也没卵用。在妻子眼里,格奥尔格就是一个“狂鼠”,一个只知上蹿下跳的狂鼠。这样的妻子,从没看到丈夫的优点,如此,也就看不到他们的未来。但影片结尾似乎再给他们重归于好的机会,也罢,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但我还是得说,幸好这位丈夫被炒了,要不他怎会了解妻子原来如此的奇葩,如此的恨他,如此的不把他当个人。同甘而不能共苦,这样的女人不要也罢。关键是她的心态不正。她对于丈夫的态度,可以说,从始至终,都让人感觉一个贱。想起,那位跑回罗马尼亚的尼科莱塔说过,我以后要找男人,就找你这样的。看来,那姑娘识货。

2017、9、12

 4 ) 有秩序的发泄

真是非常佩服德国人,发脾气都发的这么无聊,又有脾气。使得整部片看起来是想拍喜剧,结果排成了严肃电影。这本身便是笑料的一环?

男主一出场便以苛刻的批判语气和一个女同事闲谈,这种人的说话风格就一个词:装逼,换在现实中是不讨人喜欢的,果不其然马上便遭到了公司老板的解除。看到这我却觉得本片没什么意思,甚至关闭不看了,别看男主咄咄逼人的语句,但其实并没有多少进攻性。

因为他头顶的秃发出卖了他,这种人是惹不起什么大事的。换作英国人拍此片,男主必定会阴森森地设计陷阱陷害上司,然后上司反转识破计谋,二人你来我往你侬我侬;换作是美国人拍这片,男主遭到解雇后马上便会接到一茬更重要的任务,然后一路披荆斩棘战胜大BOSS,赢得美人夺回工作……

然而此片是德国出产,秉承了黑格尔的严肃逻辑精神,将一个中年男人的无可奈何与悲愤表现得——无聊极了:

在雨天的汽车里独自悲伤

打地鼠游戏隐瞒自己的老婆做爱

独自去听音乐剧

在雪地里挖个坑自己坐着

看镜头我以为导演一定是50岁以上的人,结果一查果然如此。

全片最有表现力的两个镜头,一个是男主老同学遭到解雇后当场脱掉工服向老板示威,一个是女主发现老公在游乐园和个女的发传单,两者的情绪恰到好处,没想到中年男人撒起谎来也是得心应手的。

在老公遇事不顺后,老婆这边工作也遇到矛盾,两个人都深深地将自己的不满通过各自的方法发泄,幸运的是两个人都懂的戛然而止,不至于让这场婚姻崩溃,令人遗憾的是,女主要是和GAY或者楼下的小鲜肉来一场床戏会更棒,可是谁让编剧和导演是男主呢?

我始终不明白,在雪地里挖个坑是什么意思,把自己当成了工业产品流水线了吗,怪不得男主的人生如此地波澜不惊。

 5 ) 老男人的喜悲让你看见

“疯狂的老鼠”就是游乐场那款经典的老派节目,一股子上世纪80年代颤颤巍巍的怀旧风,一段主题为刺激与挑逗心惊肉跳毛悚胆寒却实无性命之虞的脱轨游戏,就如同这部电影。年届五旬的古典音乐毒舌乐评人惨遭下岗,突然折戟的王者荣耀遭遇到的却是少妻的求子心切,一直裹藏在老编体内氤氲缱绻的恶性乙烷情绪瓶被甩进现实冰冷严酷的滑道,一路跌落碰撞,崩裂出十三太保的分裂人格,乖戾怪诞,一“丧”千里。奥地利舞台剧明星乔瑟夫·哈德初登大银幕,包揽了本剧的编、导、演,以处男作之身闯入柏林电影节主竞赛,牛皮闪闪!他以酷似伍迪艾伦又衰又怂的长相混搭奥地利土风剧的闹腾喧哗和古典乐的华丽奔放,誓要让老男人的喜悲被你看见。话说,少年时被憋回去的所有狂都会等到你老夫的时候发作出来,不信,你等着瞧。

 6 ) 手法荒誕, 主題嚴肅, 結局鼓舞

中年危机
雪景桥段

Wild Mouse (臺譯本《放生員工》) 2018/11/07 影片2017年2月份于柏林电影节上映, 編劇Josef Harder, 導演Josef Harder, 主演Josef Harder. 真實不浮誇, 典型的現實主義手法. 影片級別是R級, 開頭出現部分半裸及性愛鏡頭, 請謹慎觀看.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以黑色幽默形式展現嚴肅主題的影片。有影評人將這部電影標籤化為荒誕處理的中年危機之作, 的確, 我們在男主失業後的一系列荒誕行徑中發現他與這世界格格不入;人物的異化與放逐用窘迫甚至詼諧的方式呈現給觀眾時, 其中包含更豐富的細節真實:中年再就業之危機, 兩性關係危機, 生育危機, 等等。 Georg自我認知是一位筆觸辛辣然而坦率不晦的音樂評論人, 然而血肉真實的生活是未經藝術處理零碎片段. 這部影片的動人之處在於,影片中職場婚姻兩失意的男主Georg只是一個庶人, 他讓人在其身上投射自我, 換言之, Georg可能是你或是我, 他是我們中的任意一個。試想自己諸事不順, 編織謊言, 苟延殘喘, 努力維護著朋友親人眼中你的正面人設, 窘態百出, 卻也不得理解――只能說, 影片詼諧好笑得太真實了:生活無處不Georg. 我對雪景部分的鏡頭印象很深刻, 那是影片中為數不多的明亮色調, 美如画卷. 而這部分原本要呈現的卻是Georg精神危機之後尋死的橋段:開車到無人跡的雪林之境, 他把自己脫光, 安眠藥片丟進威士忌酒瓶, 正準備飲下, 被途徑此地的路人發現, 窘迫開車逃離――在零下三十度的雪地深埋入睡――你看他尋死的方式都讓人如此好笑。 至於妻子Johanna的人物設定呢, 影評談及很少, 然而我個人很喜歡她, 她頭腦清醒, 理智幹練而且諸事應付得來, 職業與生活界限分明, 一位塑造完備的新女性形象――反倒幾位男性角色精神生活危機重重。 倒不認為這部電影很喪, 相反它是非常正能量的. 我們來看幾位人物的結局:Georg和Johanna因生育问题吵架, 二者險些婚姻出軌, 最後Georg從雪地開車回到住所, 兩人在車內冰釋前嫌, 呈現給觀眾一種與生活和解的可能。 再來看Waller和Sebastian(同性戀人), 這對戀人雖然频频吵架, 最後在Georg衝動之下槍擊其住所時, 兩個人竭力保護對方,,而後相擁, 也是非常溫馨的場景。 所以, 我在這部所謂黑色幽默之中看到的不是灰暗陰鬱, 而是灰色背景板陪襯下的明亮色調。

 短评

摄影、配乐的精致背后,是一个充满小资情调的空洞故事。失业、同志、移民元素胡乱拼贴,温情脉脉的底层不过是中产阶级对社会冷暖一厢情愿的想象。中年失意生活与电视中的狂乱现实组成一幅陈腐的“当代欧洲形象”,拿起枪的前乐评人,也最终在假模假式的黑色幽默中变成了最不值得令人同情的小丑。

3分钟前
  • 鸡头井。
  • 较差

soso

4分钟前
  • 杰诺拉泽
  • 还行

笑点在哪????鼻涕虫

9分钟前
  • 炘少
  • 还行

忽然失业的中年音乐评论家展开对上司的系列报复,也因妻子的生育愿望而卷入家庭纠葛。影片延续了奥地利喜剧的乡土性传统,充满简洁幽默,逐渐在多层次的角色间建立关联,展现奥地利中层阶级对个人失灵和社会地位下降的恐惧,以职场和私生活中的持续误解和不解表现交流障碍,古典音乐和摄影为影片增色。

14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剧本还算精巧,前半段比较无聊,当所有人物都出场并建立联系之后,一切才开始变得有趣,他们都很好地服务于男主角人物形象的构建,这样一个尖酸刻薄却又胆小懦弱、有仇必报有话却不敢说的中年男人既可笑又可恨最后竟然又显得有些可爱,古典式的管弦音乐对于讽刺效果起到了不小的加成作用。(65)

18分钟前
  • yihan1010
  • 还行

有点浅

21分钟前
  • Morpheus
  • 还行

虽然整体刻意感太重,但雪景自杀和城市广场疯狂老鼠场景配合古典配乐真的是笑果绝伦。最大的问题我觉得在于妻子角色没有立起来,就是不像一个真实的女人;丈夫再荒谬都有真实感,妻子却总让我觉得莫名其妙,似乎也没感到是有尊重的距离感…

23分钟前
  • 还行

无趣无聊无知

28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很差

性格缺陷又碰到了重大转折性负面事件,才会成为真正的中年危机吧?!值得回味细品的怪异幽默作,格局不大,细节有趣。前半程两口子努力造人时,女主显露身材不错。

33分钟前
  • 无趣
  • 推荐

特别多笑点,笑过后都是淡淡的无力和悲哀。没有一句悲哀的台词,偏让人笑到最后忍不住觉得难过,觉得心疼得慌。落幕之后掌声一片,真是拍得太好。The dinner编剧够绝,制造了那么激烈的冲突,而wilde maus编剧是软刀子,杀人不见血。相比之下,正面太过激烈冲突就落了下乘。维也纳口音的德语好可爱。

37分钟前
  • Sylvie
  • 力荐

怪诞的喜剧故事,城市中产阶级的中年危机新玩法。[B-]

38分钟前
  • 帕拉
  • 还行

“2017欧盟电影展”11.24百美汇

43分钟前
  • pipboy
  • 推荐

如果说《猜火车2》是2B中年的中年危机,这部就是普通中年的中年危机。中年危机,刻不容缓。

47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推荐

事实证明豆瓣大多数影评人和男主角一样,最擅长的就是躲在背后谩骂,真被扇脸了也能唾口口水,还有脱光了自杀的觉悟,真有红人做过吧?恩,仅限于此。

49分钟前
  • 白衣卿相
  • 力荐

其实故事本身挺无聊的。隐喻很多,我解读不好,可以看下面的评论。但在今时今日,对于我来说看一部中年危机的片子还是挺有意义的,里面的很多小情节看了真是觉得日了狗了。其实男主只是想弄清他的人生到底出了什么岔子,是从哪出的岔子。恐怕这问题,他自己很难回答吧。

54分钟前
  • 啊酷呐,吗嗒嗒
  • 还行

3.5 花招繁多、处理微妙的中年危机片,荒诞冷幽默喜感十足,好几场戏的梗耍得特别喜欢。可惜收尾还是落俗鸡汤了,不然差点能挤进年度新片二十佳。怪才乔瑟夫·哈德自编自导自演,最厉害的还是演,上影节以来最喜欢的两个表演之一。个人觉得比《托尼·厄德曼》好(就是这么坏品味)。

57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宇宙中冥冥之数待人如顽童,不知何故却倍感愤怒的常人便开始寻找稀奇古怪的发泄点,每个人都不满于周遭与彼此的关系,最后什么都没有解决却也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也许能够看透这点生活就会过得很安心。

59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看时不断想起杰出公民和荒蛮故事,可能都是自带丧气的黑色幽默吧,全场观众包括我从头笑到尾,开怀但又有点心酸。这部虽没太多社会批判深度、纠结在私人恩仇上,但胜在对一个普通男人中年危机的刻画:失业、孕育、夫妻关系、尊严维护,死要面子活受罪。台词太好,表演太棒,编导演又是一个人,厉害了!

1小时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这种情节松散的脱线喜剧,看完了最大的感受就是无聊。我宁愿看到一部手法有趣的烂片,也不想看到这种平庸的无聊。这种缺少生活细节和想象力的剧本写作,写出来的中年危机就像一个年轻编剧纯凭想象力的意淫,一个就是个没有生活经验的人写的,没有生活质感,故事写的既无聊又虚假。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排卵时出现,留下不能前进的精子。黎明前离开,留下无法使用的砖头。精子不能造人,砖头无法盖楼。小火车凑够七个人才能行走,威士忌不会催吐时才能自杀。疯狂打地鼠过山车,在游乐园释放压力,在游泳池完成报复,困在半路的中年生活,既动弹不得,又无处求生。多少伴侣即使语言相同,却一直没法说通。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