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3

动作片美国1990

主演:阿尔·帕西诺  黛安·基顿  塔莉娅·夏尔  安迪·加西亚  埃里·瓦拉赫  乔·曼特纳  乔治·汉密尔顿  布里吉特·方达  索菲亚·科波拉  雷夫·瓦朗  弗兰克·德安布罗西奥  敦尔·当纳利  理查德·布赖特  赫尔穆特·贝格  唐·诺韦洛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播放地址

 剧照

教父3 剧照 NO.1教父3 剧照 NO.2教父3 剧照 NO.3教父3 剧照 NO.4教父3 剧照 NO.5教父3 剧照 NO.6教父3 剧照 NO.13教父3 剧照 NO.14教父3 剧照 NO.15教父3 剧照 NO.16教父3 剧照 NO.17教父3 剧照 NO.18教父3 剧照 NO.19教父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2 16:21

详细剧情

转眼间已经是1979年,第二代教父麦克•柯里昂(阿尔•帕西诺 饰)到了垂暮之年,为了灵魂的救赎,麦克慢慢结束家族的黑道事业,转投正当生意。  麦克的儿子托尼酷爱艺术,无意接手家族事业,迈克尔决定让大哥逊尼的私生子,火爆好色的文森(安迪•加西亚 饰)继承家业,当第三代教父。麦克的爱女玛丽(索菲娅•科波拉 饰)和文森相恋,遭到父亲的反对,父女渐渐疏远。  为了使家族资产合法化,麦克通过在梵蒂冈教廷的关系网,准备投资“屹立”集团,却遭到敌人的暗中阻挠,教皇的去世也让事情更加扑朔迷离。  麦克无奈之下,只能重新选择用暴力解决问题,他的亲人也被卷入了这场血雨腥风。

 长篇影评

 1 ) 我想抱着他哭

终于在今天把《教父》三部曲全部看完,打算得找个机会重新温故一遍。人物关系到后来变得好复杂,我简单的大脑开始变成了麻花。呵呵~
  其实看第三部的时候好几次都按了暂停,我真的好害怕麦克就这样被敌人暗杀,其实,他真的该死!他杀了那么多的人,甚至是他的亲哥哥。可是,我还是心疼他,于其说是心疼不如说是可怜和同情。唉~我太喜欢他了,爱之深恨之切。
  
  一个人只有一种命运。
  真的是如此,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能回头了。他不只一次地说:“我想退回去,但他们又把我拉了回来。”呜呜~看到他说这些话,我简真欲哭无泪。不抱怨什么,他是个男人,他用自己的方法企图保护自己的家人,可结果却是。。。一个个的死亡,一个个的离他而去。连他最疼爱的女儿也死于敌人的子弹之下,血缘的天空塌了。。。他张大嘴巴,整个人向后倒去——因为极度的恐惧和悲恸连声音也发不出来,一瞬间,山崩地裂,我惊叹于阿尔帕西诺的演技,他让我眼泪来得丝毫没有准备。
  其实这全是报应,当他在派手下展开一场场杀戮的时候,其实死神也正一步步地逼近他。世间万物就像阴阳太极一样环环相扣,怎么逃得了?!这是一场赌博,输赢没人知道,若他不赌连赢的机会都没有,而且赌不赌也不是由他来选择的。
  我知道他的晚境是悲凉的,他做了无数的努力却换不回一个家人的拥抱。一切都变了,物事人非了。为什么,为什么所做的事情永远和初衷无法契合?
  《教父》这部电影早已不仅仅是一部普通地黑手党电影了,其中的哲学思想呼之欲出,可以称其为教父哲学。我爱上了这部电影,这一个礼拜都在看它,今天结束了,还能看什么呢?觉得心里有点空有点乱,第三部看到最后,我还是想拥抱这个男人,我恨他但也爱他,爱之深,恨之切!
  每个人只有一种命运,那就走下去吧!不要害怕,勇敢地走下去,我们无法回头。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在凹造型,我们按着自己的初衷在凹,可是结果却很有可能不是想象的那样,可能变了型,完全走了样。但是凹好的就不能改变回来了。爱因斯坦说时空可以倒流,但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倒流回去,就算你愿意,其它人愿意吗?时空,时空,不是轻易地能够倒回去的。
  可能我们应该在生命的尽头往回看,看看发生的所有一切,其实那就是一条生命线——唯一的一条线。人生就是那么宿命,别骂我,性格决定命运,一个选择决定一场人生,人只有一种命运,改变不了那就尽量走好。

 2 ) 廉颇老矣

    时隔几年,又看了一遍教父三。实话说教父三确实很难拍,脱离了原著,编剧很难把故事编到前两部的高度,而且所有的手法、情节、构思、热情都在前两部耗尽了。于是科波拉大导演把教父三打造成一个宿命:麦克越是努力使家族脱离黑道,就越是让家族走向衰败,到最后简直是对于麦克的清算,文森特的一句话回归主旨:我不想让家族脱离,我要用Power来保存家族!
    家族在西西里人的脑子里,是超越一切的至高存在,无可撼动。破坏家族者,格杀勿论!这点在维多、麦克、甚至康妮和文森特身上都有体现。麦克老了......老的令人心痛,阿尔帕西诺一向表演夸张、富有激情、但为了教父他牺牲收敛了很多。老年教父没有一里面的年少意气风发、没有二里面的中年阴沉谨慎。这里呈现的是一个诙谐、成熟、也更沧桑可怜的老人,但和老教父相比总缺少一股镇定如泰山的气魄,更多的是早年杀戮的内心煎熬(特别是弗罗多),以及对自己理想无望的失落。
    三里面几个配角都非常出彩。新任教皇慈祥智慧、谈吐间甚至让麦克折服;西西里杀手狡诈凶狠、当谈到开价杀麦克时,那表情先不动神色后笑的不寒而栗,真是令人拍案叫绝;老角色康妮沧桑了很多.,从一里面清纯,可怜的小少妇成长为一个坚强、威严的老妇人,站在麦克身旁守护他,甚至为了家族去杀人。当然最令人叹服的还是安迪·加西亚扮演的文森特。他对于角色的驾驭力真的非常强,无论从外形、气质、举手投足、细微表情都很有王者气息。影片前半段给了文森特大量的表现机会,开场聚会时非常热血好斗,让人真觉得桑尼附体;但随后反击派来的杀手、刺杀祖依萨沙沉着果断,让人期待;和玛丽几段感情戏又宛梦中情人般的细腻柔和;到了最后演唱会那会已经完全是一副精干的青年领袖气场。可惜影片后半段留给这个小教父的时间不多,不然他能做的更完美。
    教父三相比较前两作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一直到祖依萨沙死前,都做的非常完美;但到了西西里后因为要表达的东西太多,麦克和凯难割舍的羁绊、文森特和玛丽的感情戏、麦克和儿女的互相关怀。而最为一部超级黑帮片,黑社会情节和反派角色至关重要,但这里情节都被感情戏挤去了!文森特去做卧底这么重要的线索,竟然几句对话敷衍了事了,路凯西这个最终BOSS完全无法和教父一、二中的索拉索、海门罗斯比肩,像个木偶一样只会傻笑。
    最为人精精乐道的最后歌剧情节,在我看来其实是找个大杂烩的收场方式。剧情非常突兀,所有反面角色必须死,必须给主要角色一个交代,于是在乡间骑士的歌剧节奏下,梵蒂冈银行负责人、主教、包括新任教皇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被杀,我们只知道他们要死,但连个刺杀过程都没有,铺垫也没有,只有结果。唯一的亮点是卡卢用眼镜插死路凯西那段很精彩...算是挽回颜面。对比前2作五大家族族长被杀的惊心动魄,海门罗斯势力清理的循序渐进,确实功力差了很多。另外,世上最强大的黑手党之一的安保系统刻画的实在太小儿科了,这么容易让闲人混进,各个死角无人把守、负责的守卫中看不中用,真的令人捉急。但歌剧那段在音乐会现场、暗杀、双方博弈的情节把握上确实很牛逼,特别是西西里杀手的潜入和暗杀确实为人称道。
    教父三仍然是黑帮片的优秀之作,也许因为教父三承载了太多东西,但无法在短短2个小时表现,有缺陷在所难免。

 3 ) 导演重剪版和原版内容比较

改动主要改动在电影开头,有部分删减和调整。

1. 原版以麦克写信邀请孩子参加他的授勋仪式为开头,新版则以主教因为基金亏空求助麦克切入影片,这一改动更符合叙事逻辑,阐明麦克受教会褒奖的原因。不过新版删除老版教堂授勋的画面,直接从主教求助切至家庭宴会情节。

2.老版麦克因糖尿病住院期间,有一场文森在教堂试图劝姑姑和律师同意暗杀扎萨的戏份被删除,但由于这是一场铺垫戏,删除后导致新版麦克恢复后,在告诫文森的场景中,文森说姑姑同意他行动的对白有些突兀。

3.老版麦克回西西里之前,有一场他和艾图的谈话,指明麦克回西西里的真正意图:他需要借助艾图的势力处理基金会的事情,新版将这场戏删除,导致麦克回乡意图不明。

4.文森去做卧底的场景中,有一个他和鲁加西单独谈话的镜头被删除,这场戏无具体戏剧功能,删除无碍。

5.紧接其后的一场戏,原版有汤玛西诺(麦克借住的主人)回家的戏份被删除,这场戏功能同样指向不明,删除亦可。

6.新版暗杀鲁加西的场景更血腥,有血液喷溅的镜头,老版大概受限于当年对暴力的审查标准,这部分未能呈现。

7.老版结束于麦克坐在院子中死去,新版则删除它死去的镜头,而仅呈现他坐在院子里的场景,随即转至黑幕。这一调整说不上多合理,老版在呈现麦克和父亲死亡的差异:老教父起码还是在家人(孙子)陪伴中死去,而一辈子试图让家庭走向正轨的麦克却最终家破人亡。新版删除这一镜头上,导致人物悲剧的情感冲击被减弱。

8.新版增加新的片尾字幕,这一字幕可有可无,并无特殊意义,可以看作是导演的任性。

其他:新版滤镜似乎有所调整,色调更偏蓝,而老板则偏红,具体见下图:

新版滤镜

原版滤镜

总体而言,部分调整有其理由,但部分删除又让人觉得遗憾。至于是否有场景内部镜头的重新剪辑或调整,由于仅是粗略对比,具体情况未知,等待其他人补充。

 4 ) 悲剧式的神话

        昨天晚上12点,终于把断断续续看了3天的《教父3》的电影给看完了。一直以为Michael不会有一个安度晚年的结局,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代替他承受这种命运的却是他的女儿。Connie无助地解下围巾围在头上,大声哭泣。这一幕和Tony的《乡村骑士》最后一幕一模一样。Michael放声大吼,不再压抑自己的感情。陪伴他多年的手下和他的老妻Kay在悲伤的同时也被他的嘶吼所惊讶,或许到这一刻,他们才真正地了解这个男人,他隐藏自己,隐藏了这么多年。

        老爸有一次很无厘头地说《教父三部曲》是成人童话,如果你喜欢看,说明你长大了。

        如果以童话来看,虽然二代教父都有各自的缺点,但他们的能力是如此之胜;性格是如此之坚强;目的是如此之明确,的确不存于现实。他们有共同的地方,是一种人性的光辉——为了family、为了在不公平中受欺压的弱者而做事,撇去维持family所需的手段,似乎整个世界的资源集中到乐他们的手上,由他们来进行裁决,而他们的法则,就是大众眼中最简单的——公平。男人们的事业雄心被忽略到一个很小的部分——这显然并不一定为真正的黑手党所拥有。但三部曲在一部一部走近现实:Vincent,第三代教父,他说,我要做一番事业。他的动机终于是为了私心,而不是什么崇高的助人,或是无奈的责任。
三部曲一直处在一种对比之中,以第二部尤甚,而以第一部和第三部最为精彩。它刻画的中心仍然在第二代教父Michael身上。第一部是崛起,第二部是左支右绌的家庭和事业,最后一步是他强行隐忍的情感的释放,还有对第二步看似不合理的抉择的阐释。
        第二部后段,Kay偷偷地回来看孩子,被Michael发现。他内心仍爱着Kay,但他面无表情,冰冷地将她关在门外。而第三部中,他却不顾危险偷跑出来,心甘情愿地做个车夫,用着他不太利索的眼镜,带着Kay逛Sicily,让她触碰到自己的内心,触碰到自己的business,让她了解自己接过Godfather的位子时内心所感受到的不容抗拒的职责和命运的无情,还有对于身边家人安危的恐惧。对此一无所知的Kay泣不成声。
        他从来没有想过他有一天会变成Don Corleone,走上一条他曾认为的the last choice.
        他死在了Sicily,安度晚年却孤独一人,回忆着他一生中失去的重要的人们——Alpolonia, Kay和女儿。比较于父亲Vito在与孙子的嬉戏中倒地不起,笑着死去,Michael是何等凄惨。
他最后能对着日后成为教皇的大主教忏悔:“我对我的妻子不忠,我杀过人,也指使过别人杀人,and I ordered my brother’s death…”他第一次哭出来。龙巴度说:“你的确罪大恶极,但仍可以救赎和改变,虽然我知道你不相信。”
        但最后,坐在摇椅上,在传位给Vincent之前,他相信了:“我愿意赎我的罪。”于是他将一切放手,包括他一生的希望,那个有极小的可能会合法化的“屹立”公司。
即使神圣的教廷中也有狡诈之徒,即使善良正义的教皇亦被人毒害。社会中真正掌控着人们生死的掌权者也无比奸诈。在这样的时代,暴力或许才是最公平的手段,把一切清肃,一切重来。
作为Godfather,他最终对legitimate his business无能为力;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对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

        他的命运之轮之无情让我有些惶恐。他走上了一条或许适合他,却不是他所期望的路途。这从他面对着毫不知情的Kay问他Is it true时,他暴怒的回答:“Don’t ask me about my business!”可以看出。

        不要想太多,在做的过程中平衡喜欢与必然,这或许就是最终你该做的。

        其实Michael有点像吕归尘和姬野的集成,他做事狠辣如姬野,信念却如阿苏勒一样:
        “我会保护你的。”

                                                                                           12.16

 5 ) 科波拉:电影里那一颗最苦最涩的药

本来没有对《教父3》抱什么希望,没想到却是三部中最喜欢的。我发现我真是越来越爱看那些带导演解说版的DVD了。听导演们讲那些电影背后的故事有时候比电影本身还要有意思。看完片子回头再来听科波拉聊他的感受,益发觉得他太幸运,能够和他创作的那些人物在这三部电影里一起经历了一遍人生。我想应该感谢这其中的二十年吧,岁月才是最好的作家。
  
关于片名和构思
片头还没有出来,科波拉就先声明,他和编剧、小说原著作者Puzo给这部片子起的片名是《麦克科里昂之死》。他更愿意这部影片被观众认为是第一部和第二部的结尾,而不是第三部。可是制作公司派拉蒙并没有同意,还是简单粗暴地给片子标上了《教父3》。
  
后来科波拉才解释说:原来当时的派拉蒙本来是想把第三部拍成一部关于新一代教父文森的血腥大片,连剧本都找人写好了。从商业运作来看,派拉蒙认为一部充满动作的犯罪片自然比一个家族没落的故事更有票房保障。万幸的是科波拉和Puzo重新写了剧本,才有了眼前这部完整的结局。
  
而对于片名,科波拉并没有跟派拉蒙争。他只是把故事从科里昂家的老房子拉开序幕:那些厚重如堡垒般的石头,仍然死守着一潭看似依然平静的湖面。镜头跟着漂流的枕木和被风吹起的落叶,来到了无一人的庭院,昔日风景如画的落地窗内,如今却只见布满灰尘的地板和躺着几张废纸的空旷房间......没有什么比一个破落的老房子更能体现出一个家族的没落了。虽然这一组镜头只有不到一分钟,之后画面就直接切到了纽约的教堂和欢快的庆典。可是,影片的基调却在开篇已悄悄地定下了......
  
然而,这些老房子并不是摄制组的布置出的效果。这是一个六十年代显赫家族的真实遗址。在拍摄第二部之前,科波拉偶然和朋友发现了这个房子,就决定拿它做为科里昂家的拍摄地点。而这一段落寞的景象竟是在摄制组改造前拍下的原貌。
  
关于父爱和惩罚
Al Pacino一出场,科波拉说,当时为了他的造型大家争论了很久。而他还是坚持把他的头发剃短了,染得花白,塑造了一个与第一部、第二部完全不同的形象。因为这时的麦克,已经不再有当年的意气风发,刚好跟科波拉自己的心态一样,逐渐步入了中年危机。其实,电影中的麦克和现实中的科波拉都可谓成功名就:一个动辄就捐出一亿的身家,一个已获大小奖项无数。可是科波拉说,一个中年男人会突然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他会发现名利不过都是浮云,那些似乎都还不能满足他。他借麦克的嘴说出来:“孩子们,你们才是我唯一的财富”。

果然,当玛丽一出场,科波拉就满怀爱怜地说:我觉得我很对不起索菲亚,当时她只不过是个读艺术的学生,我却让她顶着那么大的压力担纲这么重的一个角色——他不是没有让其他年轻女演员试过镜,可是玛丽这个角色本来就是科波拉为爱女索菲亚所写的,所以除了她之外,还有谁能诠释出科波拉心目中那个不经世事的天使呢?
  
原书中并没有玛丽这个人物。之所以要加入这么一个角色,科波拉说:死亡对于一个人并不可怕,可是失去至亲的人却比自己死去要残酷得多。而只有让麦克失去他最心爱的女儿,才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而正如片中的结局——麦克的女儿玛丽替他中弹了,在本片刚上映的时候,铺天盖地的评论都无一例外地指向了索菲亚,把一个毫无经验的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可是科波拉认为,大家都只是不满意他。但是正因为索菲亚是他的女儿,所以大家把矛头都指向了她。他认为是她替他承担了所有的责骂,她像片中的玛丽一样,成为了对父亲最大的惩罚。
  
毫无疑问,这部片子就是科波拉为自己的女儿拍的。无论从剧本的构思到演员,里面都始终贯穿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而且他在导演评述中一再说,他很幸运自己能把女儿当时的青春记录在了胶片上,看到索菲亚那样的神情他觉得整个心都要化了。
  
关于家庭和婚姻
其实,整部片子可以说是科波拉家族的大集合——这也跟片中科里昂一家的意大利的传统和文化相吻合:他堂妹一直出演麦克的妹妹的康妮,他侄子尼古拉斯凯奇也是影片的制片之一......就连片中的群众演员也都是他妈妈、孙女还有叔叔什么的。他的爸爸则一如既往担任影片作曲,并在片中演乐队指挥。遗憾的是,不久后父亲去世于当年奥斯卡揭晓的那个晚上——因为得知没有获最佳配乐奖而心脏病发作了。可是科波拉却开玩笑似地说:这就是我父亲,他用这独特的方式结束了他独特的一生。
  
当片中的凯哭着对麦克说,“我一直都爱着你“的时候,科波拉说:“当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共享了多年的风雨之后,那份爱总是令人心碎的,更何况分享财富往往比分享贫穷要难得多。而现实中,没有几对夫妻能够忍受婚姻中的种种难题,并且一直相守到后半生。很遗憾,能享受白头到老的人实在不多......”
  
而关于兄妹之恋,科波拉说:这是意大利人的传统。他的曾祖母因绣花把鼻子感染了,结果被大夫直接就给切掉了,于是家里人逼着她嫁给了表哥。他自嘲地说,正因为曾祖父和曾祖母是表兄妹所以他们一家人都有点疯疯癫癫的。就连他女儿索菲亚小时候也喜欢过自己的表兄。
  
这些话让我觉得科波拉挺真诚的,甚至有点innocent。他一点儿也没有避嫌,而且他也没有觉得有必要避嫌。起码作为一个导演来说,难得的是他做到了心无杂念。管你们会怎么说,他就是要把他的亲人和好友都集中在他最用心的这部片子中,尽量用他认为最恰当的方式去表达,他根本顾不上别人的看法。我甚至觉得他就是在表现自己,表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经历。当他再次回到了西西里,他像麦克一样,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眷恋和回忆......作为一个导演,除了把自己理解的生活忠实地毫无保留地演绎给观众,他还能做什么呢?
  
关于电影
在麦克召集他的同党在酒店开会的时候,那是在这20人即将遭到屠杀之前,科波拉看着屏幕上依然威严却面带倦意的麦克忽然有感而发,说了一大段话:
“当你看一个人的时候,你很容易看出他的心态到底是上还是下。许多年前我曾对电影那么着迷,可以说那时我的心态是一直向上的。可是现在当我录制这个解说的时候,我却觉得我的心已经开始向下沉了,我已经失去创作大片的激情了。此刻唯一能让我兴奋的就是如果我能被允许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要是逼我一遍一遍不停拍着雷同的电影,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创作的地狱。而对于电影这种媒介,到现在我也就仅仅掌握了它百分之八的语言和它所能表达的,然而我却已经被告知:不,你不能再实验了,不能再创新了......而教导我的这些人是那些经营电影的人,那些靠电影来赚钱给老婆买首饰的人......这,对于我来说,才是最苦最涩最难以下咽的一颗药。”
  
科波拉的故事回放
其实到了《教父3》,科波拉早已功成名就,奥斯卡和各类国际电影节拿奖拿到手软了,在江湖的地位已经不在话下。而当年拍《教父》第一部的时候科波拉才真是每一刻都活在剃刀上。
  
看完第一部的时候,我专门去看了介绍影片拍摄过程的一本书:"Godfather: The Annotated Screenplay"。令人震惊的是,当时派拉蒙的那些老板们从来就没有看好过这个项目,谁都没有想到当时这么一个烫手的山芋日后竟会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其实原书作者Mario Puzo那时不但穷困潦倒还欠了一屁股赌债,为了区区5000美金的版税,就编了这么个黑社会的故事创意卖给了出版社——他压根连一个黑社会的人都不认识,只是想拿自己能干的妈妈做原型来创作科里昂这个人物。但是5000块很快花光了,小说却到期还没完稿。据说当时出版社为了催促他把小说写完,甚至还得掏出钱来给他买面包。情急之下Puzo又通过他的agent找到派拉蒙。为了拿到1万2千美金的预支版税,Puzo不顾agent的反对,以8万美金的超低价格就把小说的电影版权给卖了。
  
后来小说终于写完了,所幸还意外地以百万销量稳坐排行榜。这下派拉蒙可算是拿8万美金捡了一块大洋酪。可谁知接下来找了12个导演,却没有一人愿意接拍这部片子。大家普遍都不看好这一敏感题材,认为要不就是拍不好,万一拍好了又无形中得罪了黑帮。于是几个制片人开会讨论,结论是以往关于黑社会的片子不成功是因为他们找的都是犹太人来拍意大利人的故事。所以他们一致通过这次不如干脆找个意大利人来导。于是就像电影里的麦克从没想过他会成为老大一样,当时年仅30出头只写过一个剧本也没什么导演经验的科波拉就因为是个意大利人而被赶鸭子上架了。派拉蒙的算盘是:这小孩没经验所以肯定会听话,凑合给个两三百万的预算赶快把片子拍完就得了。反正这小说很红,只要控制住预算怎么着都不至于赔了。
  
由此可见科波拉在派拉蒙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他在片场时受重视的程度了。据说他当时上厕所时都听见两位剧务私下议论他:“这小孩儿哪找来的?从来都没见过哪个导演像他这么差的......”
  
尽管如此,“这小孩”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他从接到剧本的那一刻就开始和派拉蒙吵架,估计当时派拉蒙但凡还能找到第二个人都绝不会用他!派拉蒙想把故事的时间改为现代,并且把地点放到洛杉矶的好莱坞片场,以节省费用。可是科波拉却坚持把故事放在40年代,而且非要在纽约实地拍摄,他认为只有在40年代的纽约才能体现出时局的动荡。可是这对于派拉蒙来说就意味着大量的道具化妆和预算的增加。最终,因为科波拉的坚持,原本只有200万的预算一直升到了400万。派拉蒙的高层们心里真可谓有苦说不出啊。一个制片人说,拍《教父》的过程是如此痛苦的经历,以至于之后的30年内提都不愿再提了。
  
由于这些分歧,剧本和拍摄计划直到开拍前都在不停一改再改。即便是开拍以后,科波拉也经常一时兴起修改拍摄内容,剧组总是临时才拿到第二天的计划。更糟糕的是,在拍摄过程中,科波拉每天都在和摄像Gordon Willies吵架。拿Willies的话来说,在拍摄现场的科波拉“就没有一件事儿是做得对的......”他俩经常当着全剧组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甚至科波拉几次都放话“有我没他”,甩手不干了。拍摄进度严重拖后,而每拖延一天都是以4万美金做代价。最终,这部片子总共花了600万美金的制作费用,虽然比最原始的预算超出了400万,但是仅1972年一年的票房就已经超出1亿3千万了。而它在美国电影史上的位置以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至今仍无人能及。
  
后记
我最大的感触是:不管有多难,有时候我们需要多保留一点天真和多坚持一份理想。虽然坚持未必都会成功,但是不坚持就没有一点希望。而且,因为坚持所取得的成功往往都是无法衡量的。
  
而电影这东西说神奇也神奇,说残酷也残酷。它让一个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在而立之年奇迹般地圆了自己的梦想,但是在20年后,却依然觉得嘴里含着“商业”那一颗最苦最涩的药。

 6 )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教父三部曲,只能用经典来形容。男人的圣经,这句话说的好。在第三部结束的时候,杀手在政治高官的耳朵轻轻低语: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顷刻点明了生存的本质。清白的迈克原本希望走自己的路,不再步入是非之地。但是父亲病危,大哥冲动,最后被杀,二哥无能,做为一个男人,强烈的责任感让迈克必须勇敢的承担家庭的兴亡,走上这条命运之路。父亲早就看出了他有成为接班人的潜能,在第二部的结尾,就点出了谜底,他做到了,但也失去了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爱人,自己的兄弟。在别人面前他是个无所不能,任何事情不为所动,沉着冷静的教父,其实在感情上他是多么的脆弱。对着妻子的怀疑和不理解,大发雷霆;对自己的兄弟不争气和背叛,怒火出鞘;当失去自己最爱的女儿,嚎啕绝望的抽噎哭泣;教父也是人,也有感情,能做到忘情忘爱的也就成神佛了。

     如同在纷争的战国乱世,现在的各种竞争不也一样吗?我们想做个诚实的好人,开心平安的过完一生,但是事实的残酷必须让我们都带上沉着冷静的虚伪假面,利益的争夺让我们也失去了朋友,爱人的真心。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和迈克一样小心翼翼,不被人看到脆弱的内心,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孤独和空虚........当迈克面对二哥对自己的背叛,采取纵容他不如杀死他,这种毁灭的态度。

     最令人震撼的是故事中正直的能让迈克说出心理话的继任教皇,也就是红衣教主,带着嘲笑世人的微笑,被人下毒害死,现在只想引用诗人北岛的一首诗来结束这残酷: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短评

年老的阿尔·帕西诺,并没有失去力量,而是更魅惑动人。

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膜拜神片最后一站。没想到这三部曲中评价最差的(但也是影史经典)一部却最对我的胃口,我很喜欢。帕西诺的老年妆很好。演技依旧出神入化。16年后的科导为此系列画上圆满句号!真是大师级神导演啊!科导的女儿不仅长得漂亮,演的也不错!(后来继承父业了~)//20150412资料馆大银幕胶片,字幕很差

10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在西西里乡下,死的时候只有一条狗陪。是我的归宿。

13分钟前
  • 张维托
  • 力荐

我这一辈子都在力争向上,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清白的人。可我爬得越高,世道就越险恶。

18分钟前
  • JackKu
  • 力荐

安迪·加西亚真像年轻版本的阿尔•帕西诺!这一部像是回归到原点,与前两部惊人相似的聚会场面,年轻一代的邂逅与相爱,下一代对家族生意的抵触,重返西西里的感慨;最感动的还是教父失去爱女的痛苦吼叫、无法得到的谅解、垂暮之年的眼泪、临终前的回忆。

1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看到最后要哭死了,可能因为总算有终了,这是教父系列我最喜欢的一部。另外想问问索菲亚小姐,您演技差也没关系但是没见过人死吗。。。。要不是帕西诺在嚎啕就完全没泪点了。

20分钟前
  • 一枚苏热姑娘。
  • 力荐

一切始于对家庭的责任,可是最后却让家人处于更危险的处境之中,不归路有时以这样悖论的方式展开。人们都爱你意气风发的初登场,我却独爱你暮年的晚景凄凉,有悔但仍有爱。反正所有人的结局都一样。

23分钟前
  • 秋熙
  • 力荐

本来冲着索菲亚·科波拉要少打一颗星的,但是看到她被杀死了好开心啊!!!!

24分钟前
  • 幻影刺客
  • 推荐

Michael Corleone也想做一个好人。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为了家族,黑道浮沉数十载,甚至杀死了自己的哥哥。风烛残年的昔日教父坐在故乡夕阳下的藤椅上,回想这世间他最爱的三个女人,如今全都已离他而去。手间滑落的橘子、两只土狗与一口老井见证了他最后的悲凉。 ——2018重温

25分钟前
  • 斯特
  • 推荐

对政治的结露辛辣精确,对Michael的刻画终于成熟,影片氛围观感均保持一致,但韵味上留白欠缺。帕西诺的表演令人难忘。

29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牛逼人物的特质是枪都开不死。帕西诺。

30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如果能妻子是阿波罗尼亚,Mike会不会更幸福?无法忘记婚礼舞蹈那一段555555

31分钟前
  • 130 Talbot Rd
  • 力荐

一个完整的教父,最后风烛残年很令人感动。其实并没有像很多人那样不喜欢这部经典的第三部,毕竟时隔这么多年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各方面都变化太大了,能保持在水准之上已经实属不易。★★★★

33分钟前
  • Q。
  • 推荐

可能是因为看电影中途没有被打断,也可能是因为阿尔哥岁数渐增,演技越加成熟,第三部的感觉比第二部好很多。如果说基督山伯爵最重要的五个字是期望和等待,那教父系列的主题就是责任和担当,或者得到和牺牲。教父三部,时间从72年,74年直到跨入90年,还有质有量,科波拉也非凡人。

36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力荐

维多·柯里昂死于极乐,旁边是一个机灵的毛孩;麦克·柯里昂死于极悲,旁边是一只棕色的小狗。

39分钟前
  • Ocap
  • 力荐

《教父》系列完结之作,表现力和深刻性绝不亚于前两部!阿尔·帕西诺老了依然魅力十足,演技更无需赘言。片中依旧是很多一针见血的箴言,另外相比前两作这部感情和家庭戏份增多。影片配乐太动听了,高潮部分那段歌剧演出与腥风血雨明暗平行剪辑的场景真是美!(9.0/10)【2021.6.17.SIFF 大光明 4K修复导演重剪版】导剪版将迈克尔死亡结局删去,私以为比及原版悲剧性略逊。尽管迈克尔破天荒地忏悔告解,不顾一切想洗白事业让家族上岸,终还是逃不脱轮回与重蹈覆辙:狂欢节街头活动的刺杀同[教父2],家庭聚会与全家福拍摄则与[教父1]一样暗示了代际传承,歌剧院多线刺杀恍如首作洗礼清算的再现,直升机楼顶机枪屠戮股东比前作的黑帮内讧更疯狂,文森特更多继承了桑尼的冲动狂傲,但也不无冷静谋算。迈克尔的糖尿病脑梗发作与无声的撕心裂肺之吼太心酸。

4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说实话,我真不喜欢三。

45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1990年《好家伙》,1984年《美国往事》。《教父1+2+3》看的我打瞌睡啊好几次,实在看不下去,不是很好故事。还臭长臭长不知所云。

50分钟前
  • 豆瓣龙
  • 很差

"All the power on faith can't change destiny."任何信念的力量,都无法改变命运。人们觉得第三部不好的原因只是我们不愿接受故事的真实结局。

51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构图真的太厉害了,好多次都以为我在看油画呢。对死亡的处理、对戏剧冲突的摒弃,这种返璞归真大概是试图从中获得某种更为宗教性也更为抽象的东西。教父拍到最后也在往启示录那个方向走啊。 ps看到索菲亚柯波拉蹦达全场我就知道导演爱女儿其实多过Micheal。伟大,真爱。

52分钟前
  • 阿暖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