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四百击 剧照 NO.1四百击 剧照 NO.2四百击 剧照 NO.3四百击 剧照 NO.4四百击 剧照 NO.5四百击 剧照 NO.6四百击 剧照 NO.13四百击 剧照 NO.14四百击 剧照 NO.15四百击 剧照 NO.16四百击 剧照 NO.17四百击 剧照 NO.18四百击 剧照 NO.19四百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8:47

详细剧情

  作文课上,安托万(Jean-Pierre Léaud 饰)在同学传来的女人图像上涂鸦,被罚站墙角。下课后,独守教室的安托万在墙上作诗宣泄自己的不满,引得老师(Guy Decomble 饰)更加愤怒。晚上,母亲(Claire Maurier 饰)因安托万没买面粉大发雷霆, 而继父(Albert Rémy 饰)则在安托万的请求下拿出一笔钱让他吃午饭。 第二天,安托万在同桌勒内(Patrick Auffay 饰)的怂恿下逃了学,跑去看电影打游戏,还在街上看到母亲跟一个安托万不认识的男人亲吻。 第三天,安托万回到学校,慌乱中谎称母亲去世,获得了老师的原谅和疼惜。不想继父获知了他逃学的事,与母亲一起赶到学校,戳穿了他的谎言,还当着全班同学打了他两耳光。 安托万决定留下一封信离家出走。可是小小年纪的他能去哪呢?巴黎那么大,法国那么大,哪里才是他的安身之处呢?

 长篇影评

 1 ) 被四百击击中,被特吕弗击中

让.雷诺阿是弗朗索瓦.特吕弗最崇拜的前辈电影人之一,他说过大意如下的话:两个法国人,一个是农民,一个是银行家,大概他们之间除了天气,也没什么可聊的。一个中国人,一个法国人,都是农民,他们之间可以分享的人生经验也许会很多。
那么,《四百击》会令大多数于1970年代以前度过童年的人,心重重的一颤,不管他的童年是在法国还是中国度过。
位于破旧公寓楼里捉襟见肘的家。忙碌而焦躁的父母,为钱、为孩子、为家务、为任何不如自己心愿的事情争吵。总是要被支使做家里各种杂事、免费跑腿。从杂务里挤些时间,在餐桌一角做作业。上课总是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永远说不好英文的带th这个音节的单词。好好的课文,一定要加上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揭露一些东西,歌颂一些东西,还要背诵。别人在教室干了坏事秋毫无犯,而自己稍微一出格就会受到重罚。作业没完成,就装病或者谎称家里出事了,在电影院或者游戏厅消遥,也算浮生偷得半日闲?冒充父母的笔迹签字。偷父母柜子里的钱。对老师、对父母撒谎,不停地欺骗他们,企图以一个谎言掩盖另外一个谎言。有一天突然下决心重新做人,要努力向上,却不小心闯祸,被老师打击:“如果你都干成大事了,除非全世界的人死光光!”
列举上面这些细节,我分不出哪些是电影里的,哪些是记忆里的,相同的是都有一种挫败感。
还好,庸庸碌碌如我们,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打击和不如意,虽然一直很郁闷,谢天谢地,我们总算没绕很远的弯路长大了。找到工作,也找到爱人,结婚生子,在别人看来应该幸福美满吧。周末带着孩子学奥数,学朗诵,学钢琴,练田径,升学考试可以加分,更重要的是,用这些事情把他们的闲暇时间和心思填满,不要去干我们以前干过的荒唐事,假期带他们去旅行,见世面,回来的路上就开始叫他们构思作文。再辛苦,不过是想他们过得比我们幸福,不要有那些童年阴影或者污点。然而,怎么了解他们不和我们在一起的那段人生,怎么确认他们比我们的童年幸福?
扯远了,回到电影里。电影里的小男孩安托万.多瓦内尔,就没我们或者我们的孩子这么幸运了,如我们平淡的人生也成为奢望。承受了我们承受过的那一切之后,在他对老师的不公平,父母的冷漠出离愤怒之后,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离开了家,住在死党的家里——死党勒内的情况比他好不到哪里去,父亲总是来去匆匆,母亲总是醉眼朦胧。两个孩子只知道玩,不幸住在花都巴黎呀,就需要法郎,多多益善的法郎啊。他们不会偷,那是吉普赛人的事情,他们才13岁,也不能抢。安托万就想起爸爸公司的打字机应该是值钱的,很顺利地去偷来了,可是换成现钱不容易,又担心把事情弄大,两个傻孩子,又去还。就人赃俱获了,就进了少管所了,和那些真正的问题少年关在一起。他也想坚强啊,可是不争气的眼泪老师流出来。他也想好好学习啊,但是课堂是回不去了。他又想念那个逼仄也冷漠的家,但是父亲——其实是养父——说:不管你了。
电影的最后,他挣脱了少管所的铁丝网,跑出来了。世界那么大,海那么宽,他跑得辛苦而执着,但是,安托万可以去哪里?
这是特吕弗的长片处女作,也是他自己亲历的童年。还好,特吕弗超越了安托万的命运,怀着满腹的才情和对电影的热爱,又遇见如兄如父的安德烈.巴赞,在特吕弗人生的好几个关口帮他把着关。
所以我们有了景仰的特吕弗大师,法国有了新浪潮,世界上多了那么多有意思的电影。

 2 ) 由《四百击》了解法国新浪潮的创作特征

四百击,法国谚语:Faire les quatre cents cuops.翻译过来就是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灾难,怯除恶魔,变成健康听话的儿童。硬要说的话,这大致与中国“棍棒教育”有些相通。

这部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首次被评论家正式承认的新浪潮发轫之作讲的也正是一个关于12岁的少年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棍棒”之下不堪重负、满身伤痕的故事。

新浪潮的作者电影,在巴赞理论的指导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下,大都以记录或表现一个事件、一些人物为主。因而有很强的纪实性,不少影片都怀有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而这部具有开山意义的《四百击》更是如此,影片真实的几乎是特吕弗本人少年的写照。

不像同期的左岸派,新浪潮的作品通常与政治无关,基本也不带有重大的社会性。在这些作品里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人物似乎是随风来到人世间,辗转在这世上流离漂泊,最后又随风离开。《四百击》的拍摄就体现了这种“生活流”的电影主张,与蒙太奇相对,特吕弗从不对画面做零碎的切割,也不引导观众进行选择或者思考,他只是用长镜头保持画面的完整,忠实的拍摄摄影机视野范围内的事物和情节,不作任何选择和评价,也不追求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拿安托万偷牛奶一幕举例,摄影机摇到一个肮脏黑暗的街角,被浓重夜色吞没的安托万像流浪猫一样托着玻璃瓶,小心翼翼地喝着来之不易的牛奶。惯例这里要给一个特写镜头来突出这个年仅12岁的可怜男孩的遭遇。但是特吕弗却没有,他没有用任何一个镜头带着特殊感情去表现,也没有用任何一个镜头去特意夸张。他的镜头从不给予怜悯,只表现真实。但是正是这种追求现实的自然主义,才令《四百击》拥有无与伦比的打动人的真挚。

由于新浪潮的创作者大多是巴赞创办的《电影手册》杂志的影评者,大都没有上过专门的电影学校或受过专门的训练,自然没有办法像那些拍“优质电影”靠资历熬出头的导演一样获得大量的资金。再加上出于追求写实的考虑,新浪潮的作品通常实景拍摄,大量采用自然音响环境,用以增加作品的真实感。在《四百击》中,街上嘈杂的车辆鸣笛声、课堂中孩子的吵闹、最后一幕中海浪的声响都是现场真实的记录。

与传统的明星制度相对立。汲取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非职业演员的方式和马龙•白兰度的“不表演的表演”风格,新浪潮的创作者在其作品中启用了大批不知名的青年人做演员。而在拍摄过程中,特吕弗也总是强调草稿式的即兴发挥,比如那段著名的“真实电影”美学的心理问话。就是那段摄影机架在安托万正面,记录下安托万面对心理医生,受审的谈话。实际上它就是一段让-皮埃尔·利奥德的试镜,而提问者正是特吕弗自己。

在新浪潮的创作特点中最突出的就是它的长镜头和跳接的剪辑方法。新浪潮的剪辑取消了遮挡、化出化入、淡出淡入等传统手法,反而使镜头之间直接衔接,进行快速剪辑直接跳接。就像剪视频时不用转场不加任何过渡,直接剪辑调整影片节奏。但是比起老对头戈达尔擅长的跳接和快速剪辑,显然特吕弗对长镜头的运用更为抢眼。以《四百击》的经典结尾为例,这一组精彩绝伦的长镜头有4个部分:安托万将足球扔到球场,然后钻过围栏跑向远方,这里主要是全景俯拍;之后便是1分20秒的奔跑跟拍,这个镜头没有任何音乐,完全采用自然音响。伴随着安托万的奔跑声,我们仿佛同这个孤独的少年一样将内心压抑的尽数喷发,和他一起逃跑,逃脱这网织的烦闷现实,跑向那无比令人艳羡的自由;接下来音乐渐响,镜头开始左摇,缓慢摇过塞纳河之后,再一次对准了安托万向纵深处奔跑的背影;最后一个镜头仍是跑,安托万从陡梯上跑下来,一路跑到沙滩上,奔向大海,摄影机从摇拍到跟拍,景别从大全景到全景。然后他横向右走了几步,忽的转身冲摄影机直面而来,镜头急推,全片就定格在安托万的脸部特写上。至此安托万那迷茫而脆弱的眼神便定格在了法国电影,甚至世界电影史上。这个意味深长的开放结尾充满了哲学上的空旷感与纵深感,成为新浪潮的一大标志。

在《四百击》中最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方大概在于一些致敬和仿用的镜头。比如学生跑操溜走那段就是致敬让•维果的《操行零分》;小孩们看木偶戏那段,则是指代电影发明早期的拍摄现场,特别是梅里爱的舞台戏剧;安托万对巴尔扎克的崇拜与供奉,除了特吕弗本人对巴尔扎克的钦佩之外还影射对巴赞的悼念;最后的经典长镜头更是直接对巴赞电影理论的致敬。

总而言之,《四百击》处处显露出新浪潮的创作特征,从任何一方面都无愧于法国新浪潮代表作之称。

 3 ) 浅谈《四百击》的几个段落

第二遍看《四百击》,我更注重于观察形式。我的注意力集中在特吕弗对镜头的使用和剪辑上。结果,在剪辑上,我没有发现值得探讨的东西。特吕弗喜欢使用淡入淡出和划变,片中的几次剪辑基本上是连接性和古典式的。与戈达尔疯狂的跳接相比,特吕弗显得比较中规中矩。

但话说回来,对于《四百击》所述的题材,在剪辑上也确实不必玩太多花活,镜头与段落才是真正该有所表现之处。在这一点上,特吕弗做得非常出色。下面,我就从几个镜头与段落说起,结合故事内容与人物,简单谈一谈我的看法。

第一个值得一书之处,是安托万在母亲的梳妆台前,玩弄母亲的化妆品。这个时候,观察构图,我们会发现画面中存在着三个安托万。一个是安托万的本体,一个是梳妆台镜子中的像,还有一个是衣橱镜子里的像。也就是说,安托万分化成了三个部分。我认为这种“由一化三”的呈现方式可能存在以下几种象征含义。首先,是安托万自我的分裂。梳妆台的镜子表现他的正面,意味着他对自己的直视;衣橱镜子则映射出他的侧面,安托万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也就意味着这是个被忽视的侧面;而安托万的本体处在正面与侧面的包夹下,蕴含着自我认识下的迷茫与选择。其次,是隐含着安托万与父母的关系。梳妆台可代表母亲,即母亲眼中的安托万;衣橱距离较远,且仅为侧面,可代表继父眼中的安托万,象征一种认识上的局限和关系上的较为疏远;而安托万自己则夹在父母中间,以无意识的状态认识着自己。第三种解释则可由场景来划分。我发现电影的前半段一共只有三个场景:家、教室和街道。故事在三个场景的不断转换中慢慢发展。安托万的三个分身(儿子、学生和顽童)可以归入三个场景中,表明三个场景中安托万不同的身份与心理状态。不过第三种解释,我自己也略觉牵强,也许这只是数字上的巧合吧,特吕弗并没作如此打算。总之,镜子一向是最具表现力的道具,从这个镜头中,我们可以由安托万影像的分裂,得出他心理状态的不稳定,特吕弗借此为之后安托万的“叛逆”埋下伏笔。

第二处是安托万与勒内逃学后来到游乐园,进入了一个旋转机。安托万随着机器的旋转,借着离心力,慢慢贴上墙壁,在墙壁上变换姿势,显得非常快乐。在呈现这一段时,特吕弗让镜头在安托万和机器外的观看者间来回游移,表现出机器的旋转和安托万的感受。很明显,如此的交替所要体现的不单单是身理上的晕眩和物理上的离心力,更是展现了安托万精神上的状态。为什么他会显得很快乐?我认为,那正是离心力所带来的。离心力象征着挣脱束缚而获得自由,恰是这自由的快感激发了安托万的快乐。然而,换得自由的筹码则是晕眩,使自己陷于失控的状态。这似乎也隐含了安托万此后将为自由所付出的代价。看过《爱情狂奔》的朋友一定知道,安托万与萨宾接吻时,所闪回的回忆恰是他在旋转机里的时刻。这也印证了一点,在旋转机里的经历对安托万而言,是独一无二的体验,是他对“快乐”这一概念纯粹的界定。

第三处,是特吕弗对伸缩镜头的使用。在安托万被继父问及有没有动过杂志时,安托万予以否认。这时,镜头推近,我们看到了一张典型的撒谎孩子的脸,紧张而又故作镇静。接着,镜头又慢慢拉远,父亲没有再追问安托万。还有一处,是安托万谎称母亲死了,接着回到教室,父母来到学校,安托万被叫出去。这时,安托万知道谎言被揭穿,镜头再次推近,呈现出一张慌张甚至有些绝望的面孔。特吕弗为何要如此伸缩镜头呢?我想,是为了让我们注意安托万的心理变化和状态。伸缩镜头相比于特写和近景间的切换,好处就在于更自然、更连贯,不会显得突兀和夸张,更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心理上的共鸣。通过这两个镜头的处理,我们仿佛瞬间进入了安托万的心灵,体验到了他的情感。他的恐惧,他的惊慌,他的忐忑。这些情感在镜头一推一拉之间,尽显无遗,跃然于画面之上。

第四处,是安托万第一次离家出走,在街边偷牛奶的镜头。安托万先试着偷一盒牛奶,结果发现太重而无法搬动。他从画面的一侧跑到了另一侧的画面之外,但观众知道他并没有离开,答案就在于他的影子。我们看到,他在墙上的影子先于他出现在画面之中,影子慢慢向牛奶靠近,很快安托万的身体飞奔入画面,如一只偷袭的猎豹般攫走了一瓶牛奶。我认为这一段落,特吕弗不仅设计得巧妙,没有移动摄影机,用一副固定的画框讲述了一段运动中的情节。而且还蕴含了一定的象征含义。阴影象征着安托万偷窃的歹念,这一歹念先于安托万进入镜头,意味着歹念先于行为,从而主导行为。在歹念的引领下,安托万第一次进行了偷窃。这代表着是一个开始。

第五处,是第二次离家后,安托万和勒内来到一家木偶剧院,与比他们小的孩子们一起观看《小红帽》。特吕弗在这一段中呈现了很多张小孩的脸,他们兴奋又恐惧。而与此同时,安托万正与勒内商量着偷窃打字机的计划。这一段的象征含义显露无疑,孩童稚嫩的脸孔意味着童贞,而偷窃计划意味着罪恶,二者结合,即代表童贞的失去。而孩童的表情也应和着安托万内心对于偷窃的感受,恐惧而又兴奋。再看《小红帽》,为什么是《小红帽》呢?很简单,依然是象征着童贞的失去。

第六处,是特吕弗对主观镜头的两次运用。第一次是安托万被关入警局,他透过网格观察囚室外的警局,警察和囚犯各顾各的,谁也没有理睬他。第二个主观镜头是在教导所中,母亲来探访安托万。安托万在交谈之初心不在焉,这种注意力涣散的状态被主观镜头透露出来。安托万在母亲讲话时,视线停留在她的帽子上,又移回她的脸。为什么特吕弗要在这两个地方使用主观镜头呢?我试着做出以下解释。在警局里,安托万第一次真正地感觉到了被父母的抛弃。父亲把他扔在警局一走了之,母亲始终没来“相救”。他意识到这次不再是之前的小打小闹,父母的抛弃和体制的介入,使他感觉到了一种严肃的变化。他透过网格,发现根本没人理睬他。这一刻,他被真正地孤立和边缘化了。这里的主观镜头通过安托万的视角,扑捉到了环境的陌生与疏远感,从而呈现出安托万此时心理上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整部影片中的一个节点,需要用一种既足够有力又非常细腻的方式来呈现,毫无疑问,主观镜头是最合适的选择。而主观镜头在教导所里的运用,我认为是为了展现安托万注意力的涣散,然后以此与交谈中接下去的内容作对比。当交谈深入,母亲告知安托万,他们不会接他出来。这个时候,安托万的注意力开始集中,渐渐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和希望的破灭。换言之,孩童的无意识在成人的残忍的介入下不得不转变为一种有意识,哪怕是痛苦的意识。这里的主观镜头是对孩童无意识的典型表现,是对比的一部分,借以体现安托万在遗弃下的落寞,。乃至绝望。

第七处,是对安托万的采访。固定机位,近景,类似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一段几近真实的采访。特吕弗为何选择这种形式,难道仅仅为了表现采访的内容吗?我想这只是一部分,特吕弗想要做的,是赋予安托万一次谈谈自己的机会。我们可以发现,安托万从不怎和父母沟通(他母亲也如是说),和老师间只存在敌对关系。唯独和朋友勒内,才有很多话题,但他的心里,仍旧积聚着很多没有倾吐的话。于是,他对着一个镜头中不存在的采访者,述说了对母亲的感受,心里的苦闷以及几件不为人知的事情。这种假借客观的主观方式,非常别致,通透而且自然。它提供了一种现存的渠道,让我们直面安托万,了解他的想法与感受。特吕弗乃至许多法国导演,都擅于运用这种“跳出来”的方法来毫无断裂地继续故事的讲述。这段采访,可谓此中典范。

最后一处,当然就是末尾的伟大定格。定格之前,摄影机随着安托万一路逃跑,经过一次淡入淡出后,摄影机暂时离开安托万,开始展示大海。横摇之后,又回到安托万身上,他一路小跑,来到海边。这时,摄影机停止运动,他在海浪中踏了几步后,向摄影机走来,回望,眼睛注视着摄影机,定格!镜头拉近,安托万的脸。整个结尾可谓一气呵成,当中虽有一次淡入淡出和一次剪辑,却毫不影响其连贯性。最后的定格与推近使影片在气韵上得到了升华,它提醒了我们:“请看看这个孩子。”,于是,我们看了,继而自问,我们看到了什么?一张在大海的衬托下面无表情的脸。顿时,结合之前的故事,一种不可言传的情感弥漫整个画面。忧伤?迷惘?悲伤?希望?不可捉摸,却又显而易见。特吕弗用最返璞归真的方式结束了整部影片,那就是回到瞬间!

归结起来,特吕弗对镜头的使用和选择都独具匠心,合适恰当,简洁又不失巧妙,寥寥几笔就把情节、心理与象征一并表明,清晰准确,举重若轻,挥洒自如。

对于《四百击》的内容,我这里谈得不多,因为要谈的话恐怕就得写另一篇文章了。总而言之,我对这部电影所谓形式上的研究是非常散乱而无章法的,只是纯粹地撷取几处略作分析。在我看来,要真正研究一部电影,非得拉片不可。而且,即使拉片也很难面面俱到。一部电影,随便挑一个方面,都足够写上两三篇论文。越好的电影越是如此,所以,如果时间与精力允许的话,加之进一步积累专业知识,我也希望有朝一日,能真真正正,安下心来,从头到尾分析一部电影。不过,就现在来看,这太难了。多方面所限,我也只能做到如此了。

更多电影评论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双猫电影(shuangmaofilm)

 4 ) 喜欢这部黑白老电影

喜欢这部黑白老电影,少年做过的每一件事,十年前的我都做过,少年内心萌动的每一个想法,十年的我都同样躁动过,十年想去看大海的愿望,十年前我也努力计划过,少年像一粒刚刚破土而出的嫩芽,无论周遭环境怎样,都歪歪扭扭的生长。

你只看到了我奔向渴望却从未见过的碧海蓝天 不管是机械 迷茫 宣泄还是欣喜 愉悦 自由 但谁又看到了我身上的伤痕累累 被阉割过的无忧无虑 甚至是付之一炬的巴尔扎克

迷人的长镜头,跳跃的音符,以一个少年的视角看这个糟糕的世界,催毁人性的教育和环境,不免让人心里疼痛!导演的长镜头运用和主演的天才表演都将定格在记忆里!
 

PS:那段几分钟的跑动镜头的切换,导演真是拍出了一个世界

 5 ) 《四百击》——1959,年华老去

   *1959年的巴黎
  你见过1959年的巴黎么?
  芭蕾舞般轻轻跳跃的音乐带人走入了这个城市,细长笔直的窗户肃穆的排列在马路两旁的建筑物上,拨开薄雾的阳光悄悄窥视着每一个角落。音乐渐渐放轻脚步,仿佛沉入梦乡之前的呓语。
  带着厚重宽边眼镜的古板老师,木质的桌椅。一个满是男孩子的课堂全然不顾讲课的老师,传看着女星艳照。本该沉寂的教室因为这些活泼的男孩子充满了躁动。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在抄写诗歌时不停撕本的男孩,我甚至都不知道他叫什么。镜头固执的看着他,他每写一句就撕下那页纸仍在一边,直到他发现没纸可以撕了,才无奈的和起仅存的本皮叹了口气。这种孩子气真实得让人忍俊不禁,仿佛我们的童年都浓缩在了这样一个偏执单纯的镜头里。
  我们的主人公丹尼尔因为一点错误就被罚站在墙后,愤怒的发泄只能招致更严厉的惩罚。每个孩子的行动似乎都逃不过老师的眼镜,后来才发现那只不过是凭着对学生的了解。

  *艰辛的童年
  是不是孩子的心里总是充满了愤懑、怨恨、恐惧?很多大人总是忘记自己曾经也是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无情的压制孩子们的思想,灌输一成不变的教程。
  特吕弗说,童年是最辛苦的,不能犯错,犯错就是犯罪,哪怕摔碎一个碟子就是冒犯。丹尼尔就因为忘记买面粉就要遭受母亲的指责,每晚在父母的争吵中入睡,日子充满了不安、恐惧,而他,没有避难所。于是,因为不确定老师是否会原谅他选择了逃学。大人总是会用夸张的语气吓唬孩子,可孩子怎么分辨得出虚实真假?只能相信,连同那些未知的惊恐。孩子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逃避。
  特吕弗在忧伤的时候就对自己说,我是大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在影片中,丹尼尔经常老练的叼起烟卷,眼神深沉,充满了迷茫和挣扎。他总说不想念书了,想挣钱,因为那样就能成为大人了,就能早些摆脱不堪回首的童年。孩子的稚气让他们不会想到太多,在悲观和乐观之间游荡。
  还记得那个让人飞起来的转筒,丹尼尔坐上它,四周是嘈杂的世界,渐渐听不清,近乎于做梦的感觉。美梦?噩梦?他的表情由兴奋到紧张再到释然。下来又是现实的世界。
  也许,电影就是特吕弗的转筒,帮他远每个梦,远离恐惧,也只有在电影中他才能面对童年。

  *年华老去
  父母并不关心丹尼尔。母亲只顾着会她的情人,随意发脾气。父亲,甚至不是生父,更谈不上什么感情了。平时他贫嘴,说着不着调的笑话,看似和蔼却对丹尼尔没有丝毫耐心,动辄就说要把他送到军事学校来恐吓他。没人跟他沟通,没人关心他,他们总是嫌他碍眼,嫌他让他们丢脸。
  片中唯一温馨的场景就是一家三口去看电影,而这仅有的温存也是稍纵即逝,被淹没在了时间中,聊以回味。丹尼尔就像等待施恩的乞丐,乞讨着他人的关怀。本来他有机会的,如果他能写好那次作文就能得到1000镑和母亲哪怕仅有的几次温柔教诲。于是他模仿了巴尔扎克的著名段落,老师甚至没有追问缘由就斥责他抄袭,当众侮辱他,给了他F。他不是不想努力,就像他不想撒谎一样,但是很多时候就算他说实话也没人相信他,索性他不说实话以免去责罚。
  有谁愿意欺骗老师,因为自己的母亲去逝了才没来上学?那个可怜的孩子面对老师山雨欲来的一张脸都快吓死了。
  后来,一切似乎都是无法挽回的。他离家出走,流浪街头,找不到工作就只好偷父亲的打字机变卖。但是因为遭人欺骗无法卖出,在送回的途中被抓住。父亲毫不留情的将他送入警察局,让他和社会罪犯和妓女在一起,丹尼尔在铁丝网后的脸还充满了稚气,社会残忍的揉碎了他的眼神和心灵。还记得“一一”的最后,那个孩子说,其实他已经老了么?丹尼尔被警车带走,双颊留下来的眼泪在黑暗中凄冷无比,那一刻他倏然老去,童年一去不回,艰辛仍然伴随着他。
  在教养所里,被心理医生询问的那次谈话仿佛是一次告别,震撼着我,后来听特吕弗介绍那场戏之所以那么真实感人,是因为那是唯一一场现场录音的戏,他之前并没有告诉演员要问些什么问题。所以,能看到丹尼尔最坦诚的一面,包括提到女朋友时他的脸红,他还是个孩子,对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却已经长大了。
  趁着一次活动,他逃出了教养所,一路狂奔,路旁的景色一一闪过。自由永远让人心潮澎湃,他没有目的的奔跑,似乎要摆脱一切束缚,摆脱那个囚禁他的社会,振翅高飞。最后,他跑到了从未见过的海边,欣喜的看着这个未知的领域,回首看向远方,看向未来。
  镜头定格。

  *其他
  更多的新浪潮电影并不是讨论一个深刻严肃的人生哲理,他们寻求的是一种真实的生活状态,那些让人激动不已,痛苦难耐的瞬间,无法解决的矛盾,值得回味的爱情。
  特吕弗在1957年拍摄了17分钟的短片“捣蛋鬼与恋人”。影片讲述了一群孩子迷恋少女伯纳黛,于是想尽一切办法拆散她和男友杰拉德。后来,杰拉德在一次事故中丧生,孩子们对伯纳黛的迷恋变成了深深的同情。
  那个时期特吕弗对于拍摄孩子们的恶作剧乐此不疲,在“四百击”中就能看到花样百出鬼点子,在体育课,本来跟着老师跑步的孩子们三个,两个的在不同的街角还有商店门口离开了队伍。浩浩荡荡的班级最后只剩下了几个孩子。
  本来,特吕弗只是想做一个导演助理,之前他沉迷于电影评论,他喜欢批判,因为这更需要知识的积累。通常一部电影他要看14、15遍,这样但他已经对情节和音乐了如指掌之后,就能关注拍摄细节了。不过他还是没做成导演助理,而是自己的拍摄电影,一发不可收拾。
  很多导演在童年中受到了永远的伤害,以致在之后的电影中一直难以逃脱那个阴影。伯格曼是,特吕弗也是。
  四百击。对调皮孩子的鞭打,对热血青春的鞭笞,也成就了这部让人血液沸腾的电影。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402798/

 6 ) 从《四百击》中看巴赞的部分理论

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在文章《杰作:温别尔托D》中提出了“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一说,此学说先是对其先前在《摄影摄像本体论和完整电影的神话》一文中提出的“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的同一”这一对电影与现实的理解的一次淡化补充(因巴赞意识到了电影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后而对六十年代轰轰烈烈的法国新浪潮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而作为巴赞的义子以及新浪潮发起人的弗朗索瓦·特吕弗也在其1959年拍摄的《四百击》中通过实践阐述了巴赞这一理论以及其的“长镜头理论”。

一、“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

巴赞所强调的写实主义并非是表面上的真实,而是一种体现事物本质的心理真实。他在追求表现对象的真实、时间和空间的真实以及叙事结构的真实的同时,也在强调社会和心理情感上的真实。

(一)特吕弗的这部影片从全片的开始为这一点渲染了足够的气氛——由八个微仰且与参与者处于同一水平视线的镜头拼接而成,配合带有忧郁且细腻的动听音乐,向观众展开了一幅具有生活气息的巴黎街头景象图。开场的八个镜头通过“蒙太奇”搭建,为这一部“生活流”电影铺好了台阶,自然地且无序地使用摄影机对事物进行拍摄,被摄主体的选择是多样的且能强调真实性的,镜头与镜头之间减少了对于逻辑性和因果关系的强调程度。这也就是《四百击》之所以可以成为在电影语言上处于现实渐近线的代表作,它开创了崭新的电影艺术风格。而特吕弗是如何呈现这样的心理真实?少年的孤独与迷茫在第一次出逃时就已得到了阐述。机器的轰隆声先是作为内部声源出现,随后听到交谈声的安托万迅速离开来到了街上。接着配合轻快的音乐,安托万出现在画面的纵深处,处于画面右侧的屋门打开,女人介入,通过台词可以得知她的狗不见了,又接着女人出画,另一个男人入画,一番交谈后,安托万出画,但摄影机并未跟随着安托万移动,而是将镜头对准了依次入画出画的男人和女人,直至最后,安托万才入画,但已经被男人赶出了画面,赶出了二人关系,通过电影前面的塑造,此时安托万的孤独感被无限放大。

(二)在上述提到的出逃那场戏中,特吕弗的镜头并未贴近到安托万,而是与安托万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这也是整部影片中的镜头特点之一,镜头只会偶尔聚焦安托万随后迅速弹开。特吕弗没有对安托万的出逃作出任何的评判,他不同情人物。哪怕是又当安托万被囚禁起来之时,他用双手扶住铁杆,将迷茫、困惑的眼神透过两层空间传递给我们,特吕弗也并未通过镜头给予安托万任何的同情,音乐也始终如一,不使用声音元素在“传统电影”中的“对位法”。他只是将少年在权威下的反抗解构后重新在特吕弗温柔感性似柔水般的却又平静、克制、仅做旁观的镜头下颇有现实主义地呈现出来。“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被特吕弗很好地诠释了出来,因为现实不应由作者评说,作者应尽量减少对现实的艺术加工。

二、“长镜头理论”

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并非旨在抛弃“蒙太奇”手法,而是将“蒙太奇”作为电影的次要手段以此来辅佐自己推崇的“长镜头”来建构起现实的图景。

(一)电影的第一场戏,是一个长达59秒的镜头,摄影机的移动是随着色情杂志这一物件元素的空间位置转换完成的。景别在前几次的物件元素空间位置改变中也不断变化——特写-近景-小全景,在安托万在讲台上受罚时,一个不同于前面缓慢的横移镜头的快速移动的摇摄镜头将被摄主体转为了老师,接着,第一场戏结束。在这场戏中,有两个“真实”。第一个即表现对象的真实,少年时期的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嬉戏与玩乐;第二个即为社会情感上的真实,这就是通过特吕弗这部影片中的电影语言—即巴赞所推崇的场面调度所展现的真实,镜头不通过蒙太奇的拼接进行表意,单个镜头在复杂的场面调度下利用各种电影元素在一个锁定的空间内(被逐渐展示的空间)完成了结构,行云流水地将六十年代的少年气与老师的严苛的那种真实感展现了出来。这也是巴赞理论中他推崇的“景深镜头”,蒙太奇并不作为主要手段使电影具有表意作用。

(二)在安托万第一次出逃时,特吕弗运用了若干个镜头的蒙太奇拼接,将安托万的出逃写成了一首首短诗——偷牛奶、喝牛奶、洗脸。尽管蒙太奇介入了这场戏,但时空的完整性并未遭到破坏,安托万完成所有事件的叙事时间是统一完整的,在这里蒙太奇仅仅起到了省略不必要叙事的作用,而非加快时间叙事的作用。

(三)《四百击》的结尾,那是特吕弗为自己的童年所构造的堪称完美的经典结尾。结尾由四个长镜头组成:①高机位拍摄下的全景镜头,无音乐,安托万的出逃;②安托万的奔跑,无音乐,作为主体的观众与安托万一同在自然声下体会自由的快乐;③叠化转场后安托万入画,接着摄影机横移展现大海的全貌,反复出现的音乐响起,主体与安托万共同享受这代表自由的海洋;④摄影机随着安托万在沙滩上的奔跑移动,当安托万抵达海面,摄影机停止运动,安托万向摄影机走来,接着摄影机快速向前推进,将安托万迷茫的表情定格在那一瞬。这四个镜头尽管有着蒙太奇的加持,但与前文一样,并未破坏时空完整性。特吕弗利用裹挟影片内外时间流动性统一的长镜头将主体/观众与安托万的情绪在时间的流动下舒展开来。如果说前面的镜头无法撑起巴赞对于蒙太奇和长镜头间关系的看法,那么这最后一下定格前那组接起的镜头便是对巴赞该理论观点实践的集大成产物。

结尾语:

特吕弗用极具私人化的影像开创了新浪潮之先河,前卫的视听语言也颠覆了当时的电影界,而这一切离不开其恩师安德烈·巴赞的指导,只可惜在影片拍摄的前一天巴赞离世了,并未看到这部伟大的作品。特吕弗在最后一分钟长镜头的绵延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当少年抵达那作为终极麦格芬的海洋时,画面定格在了少年那无助的神情上,少年,你该去往何处?安托万将迷茫留给了我们,同样地也留给了电影。巴赞所提出的理论,也都在这最后一组镜头后完成了整部影片的结构,被特吕弗完美地以实践的影像呈现给了所有人。

 短评

法国电影新浪潮开山之作,这片真的不文艺。

4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最厉害的少年电影。逃课路上看到妈妈和陌生男子接吻,对老师谎称妈妈重病将死,偷打字机跑过鸽群,在囚车上无声泪流,供述自己的经历是神来之笔,逃出少管所跑过一个又一个场景,在从没有见过的大海面前止步,露出茫然神情。电影不去讲少年成长,它只是真实地再现最顽强少年的不被理解的最孤独的时光。

7分钟前
  • 泽帆
  • 力荐

忘不了那撕纸的娃

8分钟前
  • 七 仔
  • 力荐

影像的质感不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反而靠近二十一世纪(想知道原因)。藏着太多令人感叹的细节。配乐用得极其巧妙。除了那个奔逃的结尾还被一家三口一起去看电影的段落打动。故事在开头的铁塔就已说清,我们远望、我们靠近、然后逃离。青春片的世界实在是比自己想象中大太多。

12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他们看见涂鸦的白墙看不见墙上的文字,他们看见失火看不见献祭给巴尔扎克的蜡烛,他们看见偷窃看不见归还,他们看见顽劣的孩子看不见孩子哭泣的脸庞。他们可以击打孩子四百下,却连一个拥抱也不肯施舍。

13分钟前
  • 馥雅
  • 推荐

法国谚语说,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灾难,怯除恶魔,变成健康听话的儿童。

18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推荐

每个诗人的生命中总有一刻,他挣脱了他的母亲,开始逃亡

22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特吕弗的13岁,一段不得不撑过的艰苦岁月。最后大海边的一个回眸,就开启了法国电影的新浪潮时代。好久没看到这样泪流满面的作品了,就像被一根尖锐的针扎出了成长痛...

2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安德烈·巴赞、簿本弄脏撕了又撕的孩子、多面镜子前模仿母亲化妆的动作、离心转轴游乐场、体育课上越来越短的队伍、巴尔扎克、明明已经注意到他脚的好友父亲、小红帽与大灰狼、幼童们的笑声、牢笼、泪水、自卷烟、被囚禁的孩子们、奔跑的长镜头、大海……

27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这种苦闷不被理解的孩童电影从来就容易打动我,何况是特吕弗如此细致体察。一次次逃离与被抓的循环是困兽之斗,每一个体都不被理解,每一个体都追逐自由,而他者的自由是自己的桎梏。特吕弗的半自传体电影,可以看到他对电影的热爱,片中出现多次安托万看电影、木偶戏的场景。

31分钟前
  • 帕拉
  • 力荐

当我们无法去尝试了解孩子的内心,“教育”就是一种伤害。

36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推荐

瞧,你要有本事来讲自己少年时的故事,才能美化成这个样子。你要是没本事自己讲,让别人来讲很可能就是某期法制节目的失足少年忏悔心声了

37分钟前
  • 修复的薄码.AVI
  • 力荐

三个一组的长镜头,简洁干净。巴黎街景。小孩子在抄写,写错了撕掉一页,墨水污了再撕掉,越焦虑越出错。罚站,撒谎,逃课,偷东西,Antoine。孤独或者迷惘。要命的长跑,摆脱掉追他的人,一路奔跑,朝着大海的方向。浪潮来袭,但除了海再看不到其他的了。也许,争取自由的代价,就是失去自由。

42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力荐

即使逃向大海,也没有出路。/200118AF 只记得那两场戏,再看也是只有那两场戏

43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最后一个长镜头才是高潮

47分钟前
  • mumudancing
  • 推荐

当你过分探讨它所传递的内涵时,实际上它真的只是特吕弗的自白。当教育无法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教育就是一种伤害。没有哪一种叛逆是无缘无故的,家庭和学校,当这里的教育变了味儿,叛逆是显而易见的。法国谚语说:孩子要打四百下才会变乖。而奔向大海是不愿变乖的特吕弗最后的归宿。

50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第一部特吕弗。观感像清水一样干净澄澈,回味却浓烈如醇酒。中国问题少年闯的祸不会比这少,受的委屈也更加普遍和残酷,而有趣的是,他们之中也没有人在成长过后像特吕弗一样,为曾经的自己、更多重蹈自己经历的人,书写一个释放的故事。没有任何一件叛逆之事,是为了叛逆。→20.1.18 时隔五年重温。年前在北京的最后一天,告别资料馆的旧椅。记忆里留存的一直都是面向大海的他,这一次才把最后被定格的彷徨刻入脑海。可能因为那时我还没远走,而如今远走的我依旧彷徨吧。©资料馆。

54分钟前
  • Ocap
  • 推荐

特吕弗用这个叛逆的问题少年(也基本上是他自己)的故事开启新浪潮。16岁的我对这个故事还是很有共鸣。从电影方面说,拍得沉稳简洁,纪实性很强,长镜头运用很棒,但我觉得突破性不如戈达尔,因此带来的颠覆感也不如戈达尔来得重,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问题?8/10

59分钟前
  • TWY
  • 推荐

晨跑、偷牛奶、奔向大海,几段跟踪长镜都令人记忆深刻。个体淹没于群体,个性屈服于强权,毫不留情揭露了当时僵化保守的社会环境。挨过四百击的孩子不一定会成为健康听话的儿童,但一定会埋下阴影的种子。

1小时前
  • 喻鸣
  • 推荐

叛逆的少年,禁锢不住的自由心。面朝大海,背后才是更无边无际的困牢。巴黎美景、接连长镜、悦动配乐,新浪潮...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