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的错误

犯罪片中国大陆2023

主演:朱一龙 , 曾美慧孜 , 侯天来 , 佟林楷 , 康春雷 , 曾淇 , 黄俊 , 王健宇 , 莫西子诗 , 刘白沙 , 曹阳 , 周庆昀 , 黄米依 , 阎鹤祥 , 周游

导演:魏书钧

播放地址

 剧照

河边的错误 剧照 NO.1河边的错误 剧照 NO.2河边的错误 剧照 NO.3河边的错误 剧照 NO.4河边的错误 剧照 NO.5河边的错误 剧照 NO.6河边的错误 剧照 NO.13河边的错误 剧照 NO.14河边的错误 剧照 NO.15河边的错误 剧照 NO.16河边的错误 剧照 NO.17河边的错误 剧照 NO.18河边的错误 剧照 NO.19河边的错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6 12:21

详细剧情

  影片改编自余华同名先锋代表作,看似是刑警队长马哲(朱一龙 饰)在找寻凶案的真相,但故事没有答案,因为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   该片入围第76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官方单元。

 长篇影评

 1 ) 《河边的错误》憋了什么坏?

01

在《河边的错误》里,魏书钧的小聪明,终于被憋成了一股坏水儿。

这并非调侃,而是夸奖。

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相当清晰且大胆的作者表达,只不过被导演小心地埋进了潜文本中,变得不易识别。

表面看,本片讲的就是个追凶故事,情节也并不复杂,但它依然是那么难于理解,因为,在这些清晰的情节附近,散布着大量的迷雾。那可能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坠楼,是一段只存在于录音之中的爱情,又或者,是一条高高举起的皮鞭和一个不明所以的梦……

总之,每当观众以为尽在掌握,导演就总要节外生枝,去打破真相的幻觉。

为何如此?因为,比起所谓真相,影片有更重要的话要说。

《河边的错误》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生在南方小镇上的一连串离奇的谋杀案,种种证据都指向一个不会说话的疯子,但真相似乎没那么简单。

02

先说一个相当有趣的事实。作为一部国产犯罪片,《河边的错误》是近年来十分罕见的不含片尾字幕的作品。

换言之,它成功说服了审查人员,告诉他们,真凶确已抓获,真相确乎大白,本片不需要添加任何补丁,就能起到惩恶扬善的导向作用。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两说。

这其实也是本片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它实际暗含一个表达的双轨制,带着不同的答案看,结论会完全不同。

概括讲,如果真凶就是疯子,那么疯子就成了一个隐喻;而如果真凶另有其人,那么疯子就成了一个筹码。

因为疯子没有理智,不会说话。他就站在那里,任人打扮。

片中疯子的饰演者康春雷,是导演魏书钧的御用编剧。他不止参与了本片,也参与了导演前作《永安镇故事集》的编剧和演出。

03

先说前者。若疯子就是确定无疑的真凶,那么整个影片其实在说,真相明明早就确定了,但主角马哲却迟迟不肯接受。

为什么呢?因为不可理解。

虽然片中的所有证据都指向疯子,凶器、刀口、指纹、血型,也全都对得上,但它们全都是物理证据,只能构成外部的证据链,却没法解释内在动机。

而马哲费劲寻求的,是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死的是这些人?为什么老人、孩子、中年人会被无差别地杀害?只有找到这个答案,他才能心安,但却事与愿违。

于是马哲的精神出了问题,他不是疯了,而是发现了这世界残酷的真相——即由“生死的无常”推导而出的“命运的荒谬”——并因此大惑不解。

从这个角度讲,本片实际是个非常浅显易懂的存在主义文本。而片中的疯子,隐喻的就是命运。而这一点,早在片首,导演就通过加缪的话告诉了我们(大意):人理解不了命运,因此我装扮成了命运。我换上了诸神那副糊涂又高深莫测的面孔。

片中朱一龙饰演的刑警队长马哲,是个作风严谨的警察,却在调查中屡屡受挫。他常年穿一件黑色皮衣,双手揣兜,显得与外界格格不入。

于是我们也就能理解马哲的存在主义焦虑,他不肯接受疯子是真凶,实际是不肯接受“命运如此荒谬”的真相,所以他要继续追查下去,他要给死者们找一个共性,进而推理出一个合乎逻辑的凶手,好让这些随机发生的死亡,变得可以被理解。

当然,这是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因为荒谬的本质,就在于无法理解。

相比起马哲,还是他的妻子要更为清醒。一次争吵中,妻子直指马哲的死穴,说他总想安排好一切,最后却漏洞百出。进而,妻子说了一句相当透彻的话:“这一切不是意外,而是天意。”换言之,人的那点计划,在至高的命运面前,显得相当可笑。

从这个角度,再看废弃影院里的那场令人费解的梦,也会变得相当清晰。它实际就是对电影造梦的自指。它在说,绝大多数电影都在试图给生活一个完美的解释,告诉我们,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前因后果,环环相扣。但生活显然不是这样,生活比这复杂得多。于是在那场试图串联所有线索的梦境的结尾,是放映机被燃烧,是死者们——那些永远带走了真相的人,对马哲发出嘲笑,嘲笑他在命运前的狂妄。

这是本片的第一重解释。

它关于命运的荒谬如何使一个人陷入疯狂。

而更可悲的是,人永远无法杀死命运、裁决命运,哪怕把它暂时关起来,也是徒劳。因为它是超越世间一切法则的存在,它的看法比人类更准确。

它注定还会回来。

片中的那段梦境,看似将所有可以人物、线索通通串联起来,但却又像是潜意识里的噪音,理不出任何头绪,只得沦为一段恐怖又难于理解的影像。

04

下面是第二重解释。如果疯子不是真凶呢?如果马哲的执念是对的呢?

那这个电影的表达就有些微妙了。

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个事,就是片中的这些死者身上到底有没有共性。细想想,其实是有的。他们实际全都是异类,全都是群体里的边缘人。

其中有饱受性压抑之苦、疑似和疯子存在暧昧关系的独居老妇;有多愁善感、爱情受阻的诗人;有第一个目击案发现场、却无人相信的孩子;有坐过冤狱的异装癖……以及,被错认、甚至是被陷害为凶手的疯子,同样也是个异类。

因此上,片中的连环杀人案,实际是一次“异类清除计划”,是把那些非主流的、异于常人的、有损集体形象的不和谐因素,通通捕杀干净。

从这个角度去看马哲,也更能明白他的处境。在警局里,在时刻强调“集体荣誉”的局长眼中,他也正在变成一个异类。原因就在于,当所有人都欢呼结案时,当局长催促他写报告、交总结、向上邀功时,他却迟疑了,因为他觉得案件仍有疑点。

也正因如此,他逐渐脱离了集体。可在查案的过程中,他却渐渐发现了死者都是异类的真相,也见证了异类们的悲惨结局。

影片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小镇的边缘人群像,从疯子、到独居老太、异装癖、诗人,我们目睹了他们的接连惨死,也渐渐勾勒出小镇的秘密。

这其中最狠的一笔,关于许亮。这个曾经坐过冤狱的异装癖,在二次面临体制的怀疑时,因身份暴露而彻底失去了生存空间。于是,他戴上大波浪的假发,当着马哲的面,坠亡在他的车顶上。那分明是一次自毁的报复。而更为辛辣的一笔,是他刚刚才给马哲送去“救死扶伤、赐我新生”的锦旗,还不忘笑笑地嘱咐他“挂着,不许摘啊!”最终,这面锦旗被他的血肉铸成了耻辱。

也正因如此,正因看到了异类们的下场,马哲的精神崩溃了。他这次陷入的不是存在主义焦虑,而是个人主义焦虑。而这种焦虑,也只有一个办法可解,就是重新博得集体的信任。

怎么做呢?对,抓住那个疯子。

怎么抓?那就把自己当作诱饵,跳进河中,引疯子前来,然后再高高举起石头,砸向疯子的头,砸向这个连他自己都不相信是真凶的人。只有如此,只有把疯子献祭,才能回到集体温暖的怀抱中。

于是,影片最后的表彰大会上演。不难发现,大会的举办地,正是那个废弃的电影院。那分明是另一个现实寓言——影院已成了歌功颂德的场所。

正是在这里,马哲莫须有的三等功成为了现实。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笑了。他重新获得了体制的认可,而代价却是真相和生命。

当然,以上全都是一家之言。

毕竟,真凶怎么可能不是疯子呢?凶手又怎么可能逍遥法外呢?而真相又怎么逃得过审查人员的火眼金睛?

所以,不用怀疑,一定都是我想多了。

 2 ) 垃圾电影

真是太迷影了呀,生怕你不懂,要弄个烧着的放映机,要弄个放映机的大图标,要把警局弄到影院里,要把梦弄到银幕上,虚实结合,反复暗示观看者和表演者切换,电影摔在地上表示电影死了!这回肯定懂了吧!导演晚上在家里是不是抱着放映机睡啊?

说着隐晦,就是生怕你看懂了,整体无非就是那点事啊,不行,很怕被看懂!为此,要开始搞些惊吓了,搞些梦了,搞些精神分裂,搞些猎人即猎物了,搞些时代的痕迹了,如果你还说你看懂故事了,他肯定得跳脚,用些背离真相的那些小把戏对你说没那么简单。但不就那点东西啊!

要啥啥没有,啥啥都靠装。就跟开场那小孩儿似的,脑子里那点儿仅剩不多的荣誉一定要把胸膛拍烂了也要让人明白。

表演,摄影,都没什么问题,什么都像模像样的,但导演一发作,那股臭味真是什么都掩盖不住。只用几分钟就能看到一个极为自作聪明,但毫无文化,虚伪得流油的导演。这是什么花招都掩盖不了的匮乏。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魏书均导演的作品,也是我对这个导演之前和未来一切作品的定论,以上。

以及再更新下:

本人对朱一龙没有任何看法,也认为“流量明星”和“流量粉丝”是非常不恰当的称呼,且认为朱一龙在本片中的发挥是不错的,造型和表演上都算是本片不多的亮点之一(唯独再欠缺一些导演的有效指导)。个别朱一龙粉丝请不要再骚扰我。

还有一部分相当愤怒的“懂哥”,可能是看过原著,也可能是认为我连如此简单的故事都没看明白,有人认为我应该去看熊出没,有人认为我应该去看猪猪侠,在此申明国产卡通涵盖的艺术含量可能并不低于你们的品味,请不要把高于你们审美的作品用作反例,你们的骚扰非常暴露你们的水平,请移步它处。

然后,“文艺片”并不是电影的遮羞布,“文艺片”也不是一个清晰的成立的门类,本片与艺术电影或作者电影的关联也没到可被称呼为“文艺片”的程度,我只认为这是一部因自恋导演而失败了的常规电影。谢谢。

 3 ) 谁成为了马哲?马哲又成为了谁?

#河边的错误# 解析

(有剧透!欢迎观后讨论)

《河边的错误》这部片子是我看完两天回过味儿来的。

回过味来以后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成为马哲】

那天朋友给我打电话,让我说一下对片子感受。我说“我不知道怎么讲……”

其实平遥看完片的当天,片尾月光奏鸣曲想起的时候,我还是蒙圈的。

作为余华小说的读者,我觉得电影的结尾比小说更加神秘,甚至让我开始怀疑起我对小说结尾的记忆是否准确。

我记得小说结尾的赤裸裸的冷峻,反讽和黑色幽默。

马哲这样伟光正的人物,在正义的舞台里困住,

最终为了脱罪选择成为疯子,让人唏嘘。

所以当《河边的错误》的电影结尾出来的的时候,我是困惑的。

他把这最核心的反转给最大程度的消解,没有嘲讽,没有态度,也没有任何答案。

最后如同电影的英文名“Only the river flows” , 所有的罪恶被雨水和河水冲刷殆尽,

静静流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所以我和朋友说:

“我觉得一定是我没看明白,我有点分不清最后哪些事真的哪些是假的了。”

“疯子死了吗?马哲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疯的?最后的结局是真的结局吗,但是我不相信我觉得事情一定没有这么简单——”

突然,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等下……现在我好像懂了。”

回观电影,马哲不就是这样吗?

不相信疯子是真正的凶手,追求完美的正义,想找到所有事件背后的底层关联,

对要求“简化流程”“简单理解”的局长和上级充满鄙夷,可找遍蛛丝马迹徒劳无功,最后被逼入绝境。

此刻的我不也是吗?

不相信马哲最后的结局,觉得一切背后皆有深意,追求对一件作品的完美解读,排斥对文艺作品做粗浅的”阅读理解“。

“马哲受困于解读的囚笼,观众也被铐上了解读的枷锁。”

当你去深究这个结尾的时候,当你试图去赋予导演每一个镜头意义的时候,

当你试图去从这个故事中剥离出一些所谓“答案与启示”的时候,你也成为了马哲。

想到这里,我不禁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耳边仿佛又想起了河水流淌的声音。

此刻我感受到了主创团队的“恶意”。河水可以是河水,水下也可能有深潭。不管有没有理解到这一点,最后表面上看,都是河水在流淌,山川不言,你且当他只是河水。

怪不得说观众的反应是完成这个作品的最后一环,还有比这个更绝的操作吗。

我开始有点敬佩了。

【解读与反解读】

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大师提出,语言和文本是开放的,他不应该固定于任何一种定向的解读。

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固定且必然的联系,任何符号的底色可以是任意的。

人生和文本,都应有无穷无尽的解法。

河边的文本,结合主创们的态度,可以说从始至终就是就是反结构的。

可以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也可以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更可以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百种人看河边会有一百种解读,主创把这个解读过程看成是语意的嬉戏,符号的游戏。电影从宣传语就直言“没有答案”,因为他本该就是“没有答案”的,观众才是答案。

所以对待河边这样的作品,去辩驳真相反而没意思了。

敢在院线电影玩这样的游戏,确实是很有胆量和个性的一群人。

=================================================

接下来说说我对于影片细节的部分感受和解读。当然,仅代表我自己,没有答案。

【梦境与月光】

二刷的时候我特地注意了一下bgm,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月光奏鸣曲作为背景音乐一共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是河上鸟瞰到马哲家里的转场,马哲妻子白洁趴在桌上等马哲回家,收音机里放着《月光》,她枕在热水袋上,

抬起头脸上有泪光,说“我做了个梦,但是里面的事情我都不记得了”。

这是第一个梦。

第二次出现月光是马哲在面对许亮自杀后,他靠在电影院的椅子上,第一次做了那个怪诞的梦,也似乎暗示着他已经走向疯狂。

这是第二个梦。

而第三次,出现在结局。

夫妇二人带着孩子洗澡,澡盆里面和当初疯子在水上扔石头一样,扔满了东西。

画面虽然温暖,但是却充满了梦境般的光晕,让人很难相信这就是真实。

当结尾月光的声音响起,我如同猜想被印证一样,感觉到了一丝凉意。

这是不是第三个梦呢?

【“个体的消弭”和”格格不入的异类”】

从电影的一开始,马哲在警察队伍中就是那个格格不入的存在。

清一色的警服里他是那个穿着黑色马甲的人。

他的办公室孤高地竖在阁楼上,在看似和谐的乒乓球运动中,他也总是兴致缺缺,没有真正地获得快乐。

局长反复地强调“先进集体”“荣誉墙”“爱乒才会赢”,后期都成了心头的梦魇。

集体内要求尽快破案和他个人想要追求真相的意志时刻打架,

让他成为了他人眼中的“异类”。

“为什么还不结案?”“你到底在想什么?”“我们要评上优秀集体,不能拖后腿”。

马哲曾经两次穿上制服,一次是在拍全家福的过程中,他拍完后不自在,想去换掉,可妻子说“就穿这个,精神”。

第二次,他按照局长的思路解决了案情,获得三等功表彰,对台下敬礼。

此刻不知是虚是实,但也是此刻他真正和其他人融为了一体。

而马哲作为“独特的人”,就在这样的集体中逐渐消弭了,走向了迷失,自毁和疯狂。

和马哲一样同样消弭的,还有工厂里异装癖的发型师;不被家庭认可的诗人和会计。

收养了疯子的幺四婆婆。

他们分别生存在权力集体、工业集体、家庭集体、农业集体的夹缝中。

他们曾经击起过涟漪,但最终走向毁灭和死亡,

这些格格不入的个人意识也最终在集体主义的冲刷下分解消失,如同岩石于河水一般,被冲刷走了。

在这边特别想说一下许亮的自杀。在我看来,许亮的自杀是存在着报复意味的。

因为个人难以启齿的癖好,许亮在最开始就要求把自己“关进去”。一方面是对于程序和公权的不信任,一方面也是害怕自己真正的“身份”因为调查暴露。因为比起坐牢,在集体中,这样的“暴露”,才是真正的社会性死亡。

可马哲不知道这一点,他执着于自己的“正义”,坚持打破砂锅问到底。最终如他所愿,他找到了真相,但同时也宣告了许亮的死亡。

许亮最后说“反正现在大家也都知道了,我心里的石头落了”,“我自有安排”。

然后如大家所见,他掉落在马哲的车上。此刻我内心甚至感受到了一种报复的快意。

【宿命的三重对抗】

综上所述,“对抗”也是我在河边感受到的一个强烈的点。

第一重对抗来源于马哲、许亮、宏等个体的对抗。

河边的故事一直充斥着宿命与对抗,诚如余华老师所说,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

哪怕所有人告诉马哲抓住疯子一切就都结束了,但他仍然不相信这个最简单的答案。

他的心里有一个心魔,慢慢变成了疯子的形状。正因为这种不接受,他反复抽丝剥茧,试图解答出一个不同的,能让自己得到满足的答案。

但命运就是这么玩味,你越努力对抗他,他越是向你露出獠牙(这也很余华)。许亮,宏,还有小男孩,都因为他坚持调查,迟迟不肯结案而死。他想成为真理的话事人,反而却成了命运的刽子手。

电影全程一直反复横跳于这种挣扎与反抗当中。最后马哲内耗掉了自己,逐渐走向迷失。

第二重对抗来源于导演和中国电影

魏书钧的镜头语言也有着一些反叛的基因。

既然是戏仿小说,那不妨就把故事搬到真正的电影院——舞台之上,要荒诞就荒诞一个彻底。

伴随与此的,还有喜闻乐见的“现在已经没人看电影了”“这是好事儿啊”“电影院的招牌在拆卸的过程轰然倒塌”“燃烧的摄像机”等等充满戏谑意味的镜头语言。换句话说,导演用一种玩味的方式“致敬”了中国电影。

第三重对抗,也许就是结局

结局是反结构的,所以一定为面临着“解读”和“对抗解读”的问题。

所有的事情都要有意义吗?所有的故事都得有答案吗?主创选择“不解释”

而“不解释”在我看来,也许才是文化自信真正努力的方向,不谄媚谁,不迎合谁。

河边的错误里的河,就像一面镜子。所见即所得,也是这个电影最酷的地方。

 4 ) 敢吃螃蟹,就敢拿出过硬的作者风格

作者:小野爱

魏书钧可谓是全中国在戛纳国际电影节“晋升”最快的90后导演。2018年其执导的短片《延边少年》获第71届戛纳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特别提及奖 。2020年导演的长片《野马分鬃》入围第73届戛纳电影节官方单元。2021年,《永安镇故事集》入围戛纳平行单元导演双周的展映。再到今年,其最新长片《河边的错误》闯入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单元,参与展映,角逐“一种关注”大奖。

或许,《河边的错误》将给他带来自己职业生涯中第一份来自戛纳的荣誉。

本片改编自余华的同名中篇小说,由朱一龙领衔出演男主角警探马哲,曾美慧孜饰演他刚怀孕的妻子白洁。

故事讲述了一桩吊诡凶案牵扯出多名嫌疑人,刑警队长马哲(朱一龙 饰)被无法言喻的真相不断拨弄,逐渐陷入荒诞、不安和分不清是真是幻的时刻与记忆中......

余华的原作小说,行文风格冷峻,设定上也更加大胆先锋,人物更多,人物关系也更加复杂;小城里全员“疯子”,每个人都有嫌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危机。

因而,这部《河边的错误》是影视圈公认的改编难度极大的作品,也曾被张艺谋青睐,但改编计划无疾而终。张艺谋最终另选余华的《活着》进行改编拍摄,影片入选戛纳主竞赛单元,被许多影评人评价为张艺谋职业生涯中最好的作品。

敢吃螃蟹,就敢拿出过硬的作者风格。作为一位常在电影中夹带私货的导演,魏书钧将余华的小说改编成了一部致敬荒诞现实主义、反侦探电影套路的心理分析作品。

马哲穿着黑色的皮夹克,总在小城浓郁的夜色中行走办案。而他办公的地点——电影院的舞台,更是背景无光,全靠点灯。沉郁的色调中,饰演马哲的朱一龙,面庞更显得棱角分明、一镜复一镜的瘦削。

朱一龙在映后的采访中透露,为了将马哲孤独、迷茫又焦虑的精神状态外化表现出来,他特意在开拍之前适当“增肥”,而拍摄计划是按照电影事件发展的时间线安排的,于是他在片场再控制体重,在电影中就自然呈现出了他随着案件难度的复杂、工作难度的增加而“日渐消瘦”的面貌。

魏书钧给这座江南的小城丰沛又无穷无尽的雨水。凶杀案在下雨天,追凶在下雨天,寻访证人在下雨天。层层的雨帘遮蔽了小城的真实面貌,让角色们只能穿抵挡雨天的衣物,更让画面中弥漫出一股潮湿而神秘的气息。

为了实现荒诞现实主义电影近乎表现主义的明暗对比度,魏书钧还采用了相较数字摄影更为昂贵的胶片摄影,配合背景中温暖的蓝光,复刻了九十年代电影的迷离质感。

自刁亦男导演的《白日焰火》于2014年摘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大奖之后,中国制作的侦探电影成为了在国际上备受青睐的一种类型片。

但是魏书钧和编剧康春雷,将余华的原作从风格、结构和形式上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在各种意义上进行了侦探电影的反套路尝试,真正将“谁是凶手”悬置成了无关紧要的麦高芬,至此,本片也彻底摆脱了《杀人回忆》模仿者的嫌疑,不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侦探电影。

影片上映后,获得了国外媒体的许多好评。

《银幕》场刊评价:“《河边的错误》提醒人们,过去的另类叙事视角和电影的复杂性推动了电影的发展。”

《国际影评人协会》说道:“虽然这部影片有太多的留白和错综复杂的剧情,但仅凭其独特的氛围,《河边的错误》就值得一看。”

 5 ) 这才是《河边的错误》最值得聊的地方

采写:王诗淼

制片人,经纪人,深焦负责人

豆瓣/小红书 @走神王

导演魏书钧的新片《河边的错误》首映于今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单元,在刚过去的平遥国际电影展上作为开幕片与内地观众初见面,不仅拿到了藏龙单元的“费穆荣誉·最佳影片”,还收获了本届“迷影选择荣誉”。紧接着在10月21日,影片正式全国院线公映,周末两日票房接近9000万。影片紧随朱一龙饰演的刑警马哲,在南方阴冷的冬季,河边接连发生的凶案,马哲在探案过程中似乎越来越接近真相,却也逐渐走入疯子的陷阱,迈向疯狂。全片采用16毫米胶片拍摄完成,这在今天中国内地电影工业里,是非常罕见的尝试。胶片所还原出的九十年代,令我颇为惊讶。深焦DeepFocus曾在戛纳期间对话过本片导演魏书钧(戛纳评价最高的华语片,导演畅聊余华的小说和朱一龙)。这次借上映之际,我采访了本片的摄影指导程马、美术指导张梦伦,以及造型指导苏超,试图知晓他们如何打通时空隧道,让观众重回那个年代,去历经一场亦梦亦真的迷雾追凶。
《河边的错误》剧照

01 胶片

看完《河边的错误》,我陷入这样一种思考,为什么九十年代对于我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吸引力?我是九零年代生人,这样一个意义非凡的十年,承载我生命最初的岁月。我还没有完全记事,那些重要的时代事件甚至像是平行时空里的,并没有在我的记忆中留痕。我因此很喜欢翻阅老照片,它们是重要的证物,是小孩子记忆的转录,提供着我为什么会顺利来到这个世界的线索。父母曾是一对风华正茂的情侣,大学毕业到进入婚姻,之后组成家庭有了我,照片里的小朋友,曾被爸爸抱着洗澡,喂鸟的时候有爷爷护着,从小有一双短粗的肉手,老喜欢装模作样翻看些纸制品。

《河边的错误》剧照
余华的同名原著完成于1987年5月20日,导演魏书钧则将电影故事带入九十年代。片尾暖黄柔光里的婴孩,我愿意相信他会是健康且快乐的,而且他要是能够顺利长大,应该跟我一般年纪。这是一部在当下拍摄和制作完成的电影,我很难不去想,三十多年前的文本,架设在二十多年前的故事,跟我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关联?我总是期盼发现电影和真实生活进行连接的部分,《河边的错误》最让我沉浸其中的是,影片提供某种进入九十年代的入口,在一个没有更明确纪年法的背景下,朦朦胧胧之中,丰富了我对这个十年的视觉想象。
《河边的错误》剧照
在看完剧本之后,摄影指导程马便跟导演魏书钧提出,应该选用胶片拍摄,“既然这个故事要发生在九十年代,胶片天然带有大家对于这个年代的记忆。而更早的七八十年代,可能还有一些黑白照片。”“与其拿数码摄影机去复杂地模拟九十年代,还不如直接用胶片来拍摄。”程马选择的是阿莱ARRI 416 16mm摄影机。16mm有着更粗的颗粒、更低的清晰度,在他看来,这些是更有个性的胶片特征。“大部分的高端数字摄影机,一直在模仿35mm胶片,经过不断迭代,后来的爱丽莎系列已经很接近35mm胶片的感受,但没有什么数字摄影机会去模拟16mm胶片。”16mm胶片带来的模糊感,还能够帮助在影像上制造出距离感。“不要看得太清晰,摄影机不要贴得过于近。”程马说道,“马哲始终处在对真相不清晰,在不断追问和寻找真相的过程中,从整个剧本的气质到人物的视角,都呈现出让其他人很难接近的感觉。”
《河边的错误》剧照

02 河和雨

在被问及觉得难度最大的场景时,美术指导张梦伦给出的答案是“河”,“这个承载一半戏量的场景,到底是一条怎样的河?”河边的错误,好像既是谜题又是谜面,全片看下来,河始终流淌存在,马哲反覆回到犯罪现场寻踪,但片名中”错误“的所指却虚虚实实。河的存在,也加剧了一种真切的、南方冬天独具的湿冷感。片中有大量的夜戏和雨戏,水雾之气笼罩,让案情走向更加模糊迷眼。
《河边的错误》剧照
在摄影指导程马看来,河和雨,可以进行三重拆解。阴冷多雨的季节,符合南方基本的气候情况,雨水冲刷走犯罪痕迹,无疑给马哲侦破案件提升了难度。此外,雨和河还有“表现力价值”,辅助故事氛围的创建,以及给人物感受以外化的塑造。“表现力之上,还有更高一层的表意,关于命运感,个人努力和命运抗争的无力。”马哲很努力,但是马哲无法控制河流,无法控制下雨,这就是“命运的捉弄”。片中有几处令我难忘的镜头,让我对河流多了几分敬畏,认识到河流的野蛮和冷漠。一是开场不久,摄影机彷佛潜入河水的幽魂,要在暗中伏击;二是临近结尾,伴随马哲下水,一颗晃动的长镜见证马哲把自己没入水中,又在回头看到疯子时,摇摆着向岸边挪动。
《河边的错误》剧照
程马回述这场马哲下水跟拍长镜头的拍摄,一共拍了两条。第一条拍摄时,朱一龙想一边对抗刺骨的冰水,一边完成表演,对自己不太满意。傍晚时分,合适的天光溜走的很快,第二条的拍摄,大家一致同意要追求真实的感受,放弃演绎一种设计出的东西。抢在太阳落山的蓝光时刻,镜头记录了天由亮变暗的整个过程,“河底有淤泥、沙子和鹅卵石,摄影机和演员往上走都很困难”,正是在流动的河水里,“让观众体会到演员下水的决绝,以及马哲看见疯子之后,往岸上走的艰难感;如果是特别平滑的摄影机运动,观众的感受会大打折扣。”这条无名的河就在这里,“它不是温柔的江南水乡,也不是汹涌的流,就是静静在那淌着,有荡漾和吞噬感。”美术指导张梦伦如此说道。当然,觅得这样一条河路也并不容易,“由于建设的脚步实在太快了,新农村的大白墙油柏路,连锁旅游步行街,这无疑大大增加寻找九十年代乡镇的难度,新的时代总会代替旧的,但不一定代表新的就是比旧的好,尤其是千遍一律的建筑和风景,显得索然无味,这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河边的错误》剧照
03

03 普通皮衣

从《野马分鬃》开始,造型指导苏超连续跟魏书钧合作了四部长片。彼此间的信任和默契,也让苏超更能放开手脚,在“不刻意,不做作的基础上做人物造型”。《河边的错误》里,各色人物身上这些符合影片年代感的衣服,是苏超从古着店、咸鱼、以及亲戚朋友那里搜寻来的“时代证物”。影片上映前,在海报及预告片里,马哲的皮衣造型就颇惹人注意。这件带有年代感的皮衣让这个生活在九十年代刑警有了更强的可信度。“马哲的皮夹克是我在日本玩的时候,收的一件很普通的古着皮衣,作为九十年代的衣服,是很普遍也偏简洁的,当时买它是因为衣服很干净,保养的很好,我很想拥有。”

《河边的错误》剧照
而作为内搭的果酱红马海毛毛衣,竟然是苏超从一个十几年没见过的朋友那里借来的,这是让她印象深刻的一件手打的毛衣,“那个款式,说实话不太符合九十年代的审美,但是颜色和使用痕迹都很舒适。”“马哲的皮衣和不符合时代款式的毛衣,我想这个组合是有颗粒感的,是不打扰演员塑造角色的造型搭配设计。”苏超还谈到,其实当时也找了一些其他皮衣备选,但都太刻意地反映那个时代了。苏超说她阅读剧本后,又重新去读原著,“幻想把我带入到故事发生的芦苇荡,我闻到了鸭子的气味,闻到了老人身上的气味,对马哲的疑惑和不理解越来越多,也发现了很多他普通的一面,越是普通,越是帮助给予一个主要角色真实的存在。如果一切都是巧合,那就很不真实了。”
《河边的错误》剧照
“我参考了很多当年的纪录片,翻阅了好多亲戚朋友自己家的老照片。90年代距离我不算遥远,我家有很多时代的痕迹,也有很多时代变迁诱发的人生起伏的故事。”苏超在父亲的老照片里找到了马哲的某些影子,还从父亲的衣橱里拿走了条绒夹克,片中出现在照相馆老板的身上。
《河边的错误》角色海报
钱玲的湖蓝色羊绒蝙蝠袖外套则来自于二姨,“我对着我家老照片,在家庭群里要衣服。我二姨给我翻箱倒柜找,我俩开着视频选衣服。她一件一件给我讲这件衣服的由来。那时候我突然觉得,这些哪是衣服,它们都是有自己经历的、有自己痕迹的生命啊,在大箱子里压了二三十年了,还是崭新的,带着那些岁月沉积的味道,带着它们跟主人最后一次游玩的心情。”
《河边的错误》角色海报
在这里,苏超有一句特别想说的话:“谢谢给我衣服的家人和老朋友们,你们的衣服又多了一段不一样的生命历程,它们在银幕里又活了。”九十年代是公共的,更是私人的。《河边的错误》是对于那个辽阔年代,暗处一隅的一种特殊描绘,而主创团队在去合力完成这样一个作品时,调用了珍贵的个体记忆,这也让影片并没有弥散空洞的怀旧,即使片中南方小城因凶案变得人心惶惶,这些有生命力的老物件,以及镜头背后主创们在现场的真情反馈,都会让胶片里的影像附着一些驱散寒冷的温热。
《河边的错误》剧照

04 梦与电影院

《河边的错误》是张梦伦和魏书钧的第三次合作。“这次的挑战在于如何拿捏影片实与虚的程度,它就像我们昨晚做完又想不起的梦,或者看到某样事物想起做过的梦,这次尽可能把这种特质释放揉在一起,难点在于不着痕迹。”我真诚地觉得,魏书钧的作者性在于,电影一定要关于电影,电影里一定还有电影。这种执着的元电影倾向,也让《河边的错误》对于九十年代的诠释,变得有趣和开放。如果一味地去对年代进行还原,或许会带来老旧感,但在重现时代氛围的基础上,去模糊真实与臆想的边界,无疑是让一个大家记忆里的年代活跃起来的方式,而那条静淌的河流因此被赋予更多神秘感,片中的其他空间也都更灵活多变。

《河边的错误》剧照
电影院原本就出现在剧本里,梦境和现实需要在电影院发生交汇。张梦伦讲起电影院的美术设计,“魏导设定警局有一场戏是,兵乓球掉落,汇聚在马哲脚下;另外还有一场出现兵乓球的戏,是在马哲梦里。梦里这场戏要在电影院的舞台拍摄。我把电影院舞台做成兵乓球可以汇聚的微倾斜角度,仔细看会发现,掉落的兵乓球都往一个方向汇聚。兵乓球在梦里的汇聚和警局里的汇聚会产生链接。因为舞台地面的倾斜,以至于舞台上办公桌椅都是东倒西歪的,这也正符合舞台作为临时办公场景的气质。”对于摄影指导程马来说,电影首先得“真”,电影媒介的特点是“制造一种逼真的幻觉”。片中所使用关于电影的元素,一方面是导演真实的感受和生活的反映。“魏书钧学电影,然后也一直在做电影。他平时对生活的观察或者感受里,他会对一些跟电影有关的元素更敏感。”程马认为魏书钧能够把他自己的喜好控制在现实性的成立、物质建立非常真实的基础上。
《河边的错误》剧照
“九十年代,电影院确实不景气,各种倒闭的电影院被用来当成溜冰厂、或者用来做温州商品特卖会,霹雳舞演出,我小时候都有印象。”警察在电影院里办公,这是导演喜好的体现,“但巧妙的地方在于不生硬,这个东西能跟当时的现实社会环境相结合。”

05 创作与感受

在跟三位主创的交流后,我会想借用“松弛感”这个流行词,来形容魏书钧在创作方式上的开放和高效。关于剧组氛围,程马的描述是,“表演性很低”,没有那种与创作无关的“假装性的忙碌”。剧组完全是“以创作为第一要务的”。《河边的错误》是顺场拍的,“这看似是反效率的事情,反而效率更高。我觉得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做一些假装性的无用工。”

《河边的错误》剧照
美术张梦伦则谈到,“魏导在前期不会干预太多美术创作上的事,偶尔会开个玩笑提出观点,正是这种状态,会让美术更要紧跟上他的节奏,信任他的改动,当随着他脉络进行下去,我发现更能准确找到影片呈现的样貌。”苏超坦言《河边的错误》是“创作上输出最多的一次,输出并得到认可。”“这是跟魏导直接沟通次数较多的一次,我知道他要什么。我也对那个时代的了解和掌握比较有自信。因此我才拼命的去借、去要、去找那么多。”
《河边的错误》剧照
苏超在做影视剧造型指导之余,闲暇时也会进行一些即兴表演。“开机前,导演还邀请我给跟组的一些主要警察们做了即兴表演的培训。我觉得我大学的表演课没有白上,观察生活的训练被我沿用到现在的工作中了。”“我能记住很多人的瞬间,生活里的我认为有意思的状态都是我做造型的灵感。有时候不止是衣服。”苏超说,“感受是重要的。”
《河边的错误》剧照
感受是重要的。我又回想起程马对于剧组工作方式的介绍:没有分镜,“电影发生在现场”,而不是产生于筹备办公室里面的想象。程马认为,在获得真实感受之前,所有的想象一定是调用以前的经验、重复以前的经验,不管是别的戏里的经验,还是看电影时的经验。“我们尊重在真实现场的感受。原来可能是一个废弃的大楼,美术把它变成警察局办公室、一个真实的电影院,我们再把灯光调试到合适的氛围,演员带着造型走入环境里。这种时候,我也就像一个穿越者,看着一个真实的场景,一个真实的人物,而不再是一种电影的布景,也不再是演员本人了。”程马如此说道。
《河边的错误》剧照
我在想,《河边的错误》之所以能让我对九十年代产生临场感,或许正源于,大家在拍摄的时候,都在“感受”,“感受”是打开各自时空通道的定制钥匙。导演、演员、摄影、美术、造型,等等在现场的创作者们,每个人想要复原和抵达的九十年代因此相互交叠,在个体感受的相互作用之下,成就了最终成片对于时代图景的描摹,迷离混杂,危机四伏,却又充满魅惑力。

- FIN -

 6 ) 一种解读

电影解读的角度还蛮多元的,只po我最喜欢的一种。

电影开头,视角跟随顽童推开导向虚无荒诞的门,将观众引入一个压抑、封闭的小镇。主人公马哲人如其名,作为工具理性的化身,由一桩凶杀案,走近小镇形形色色的生活百态,目睹其中种种与理性逻辑冲突的荒诞(或,集体主义对个人情感的压制):

警察局只有集体表彰,警察只能在表演意味的电影院工作;一对彼此相爱的师生恋情侣因为家庭和工作的威胁而走投无路;一个体面懦弱的异装癖因为忌惮社会的目光而只能自尽;一个明明有极大可能残疾的婴儿还是要被生下来……

随着角色的形象日渐消瘦,脑子里的理性和感性、主观和客观产生混乱。当他在现实中找不到逻辑,就去梦里(电影)里找,最终发现河边才是压抑的小镇里最自由的空间(在河边情侣可以自由相爱,异装癖可以自由变装……),但这些自由意识都成为了“河边的错误”,于是主人公杀死了想象中的“疯子”(自由意识),得到了警察局的表彰(重新拥抱集体主义)……

结尾,他的孩子出生,孩子和疯子一样玩衣服,他意识到疯子和孩子一样——自由意识是天生的。

 短评

或许幺四婆婆被鞭子挥舞的快感杀死,王宏被文学的美好幻觉和现实的游移躲闪杀死,许亮被错判的七年和埋在箱子里的女装杀死,小孩被天真的恶意和好奇杀死。他们都变成河边需要修正的错误。因为河流不允许改换航道,也不许波澜生起。也或许疯子就是疯子,杀人没有感情,也不讲丝毫道理——让故事有一个合理的答案,人才有身处秩序的稳定感,不然就会发疯。我宁愿发疯,也好过顺从正确的一生。

9分钟前
  • l拐杖糖
  • 推荐

这部片子主演如果是廖凡 应该就能进主竞赛了

13分钟前
  • QETEP
  • 还行

#Cannes76 Cineum Iamx# 出乎意料的喜欢,朱一龙很适合这个角色表面板正内心疯批的角色。10%会生出有缺陷的孩子就像10%会变成疯子的警察,概率已经很高了。异装癖得不到的认同,诗人得不到的爱情,警察得不到的三等功勋章,一切都将被燃烧殆尽,沉入河底…

18分钟前
  • 少年悖论
  • 推荐

二刷已结束!感觉电影最大的特点是阴郁冷静的,没有很多多余的解释,却留下很多留白解读空间,各种细节就如河水一样缓缓流淌,好像是一场那个陆离的梦,通过梦境展示每一个角色的秘密。这次观影体验前所未有。

19分钟前
  • 虫虫
  • 力荐

虽然但是……看到马哲在怀孕的妻子面前毫无顾忌地抽烟我还是很难受。

22分钟前
  • Xxin
  • 还行

拍电影不能让观众试图理解你

26分钟前
  • abcdefghi
  • 还行

谁再拿这一部和杀人回忆比我会发疯……

28分钟前
  • Yoxixi_
  • 较差

前面的犯罪片拍得拙劣,重点都在后面的梦境。回过头来追溯,真正入梦的时刻不是那段发癫式的混乱梦境,而是马哲与疯子在河边的初遇,当马哲脱下自己的外套,开始模仿疯子行为的那一刻,两个角色开始重叠。疯子将石头放在马哲的外套上是“入侵”的开始,疯子穿上马哲的外套为“占有”的结束。中间穿插着各种现实与梦境的错位。但“疯子”的形象并不是个体的心理畸化,实际上它指向的是社会性、甚至政治性的虚影。“疯子”是全体受害者的集合体。被鞭打的傻子、被拆散的情侣、被冤枉的女装癖、被抹掉三等功的马哲。他们是月亮的暗面,是社会永远看不见的阴影,是不符合期望、被“正常化”的流程给堕掉的“畸形”。被矫正的马哲杀掉自己的b面,但他没堕掉的孩子摆弄着玩具,如疯子般凝视。结尾是循环,也是挑衅。我们疯子千千万万,如烧不尽的野草。

31分钟前
  • 红喑
  • 推荐

一部被认为极难改编的中篇小说,被魏书钧拍出了独属于他的美学趣味。跟原著的情节不完全一致,更像顺着原著的精神脉络长出了新的果实,核心里对于荒诞现实主义的诠释,对于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依然还在。它不是一部类型片,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懂、会喜欢,但片中还是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魏书钧把他过往作品里的演员再次集结到这部电影里,以巧妙的方式植入了诸多电影元素,影院的倒闭、电影招牌的坠落、燃烧着的摄影机,还有那段超现实梦境、梦境在银幕上/临时的警局办公室里上演,我都很喜欢。魏书钧四次来戛纳,每一次都在打破舒适区。朱一龙已经成为一名非常成熟的好演员,他为这部电影在江南县城里生活了一个半月,能看出他已经把90年代老刑警的很多小动作长在了身上,跟上次的三哥相比宛如脱胎换骨。

35分钟前
  • 一只麦麦
  • 推荐

老年人的性欲,中年人的诗歌与私情,青年人的异装癖,小孩子的口不择言。杀死他们的不是人欲,是想按住人欲的那只手。电影院里的办公查案终究是维稳的作秀,被所谓稳定杀死的真相——越查死人越多——逼疯了马哲。马哲最后发现,盐碱地里能宽松自由的只有那身皮,局长可以打球穿红衣,其他人就成了时代的泪滴。

37分钟前
  • 囧囧囧先生
  • 推荐

#Cannes2023-11 就是太难看了,悬疑部分不够紧张精彩,改编部分没有保留余华的荒诞幽默(疯子在余华笔下是多么具有符号意义的存在,而这部片子里呈现的是?),演员表演动机不明缺乏质感。所谓的电影本体指涉,看似不明觉厉实则导演意识过盛,和故事不贴。中国青年导演啥时候能走出《杀人回忆》怪圈?

39分钟前
  • 踢迩达
  • 还行

整体观感还可,以案件作为叙事线索但在最后放弃真相选择人性思索作为落点主旨,意图拔高影片立意但并不高级。创作者的野心和贪欲一目了然。

44分钟前
  • 列张
  • 还行

看完河边的错误后,我一直在不停滴扣细节、找隐喻和解读,突然明白了,这个电影的目的可能就在于每个人对它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拍一个直给的悬疑片容易,但怎么拍一个即具有逻辑、又让观众也能带入人物陷入幻境、让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无序的片子就很难。《河边的错误》做到了,它简直就是一场心理实验。看完后你会发现,你有无数的假设想去印证,而不管你和你的朋友从哪个角度去理解,你的理解都可以是对的。你会陷入如罗生门一般,觉得谁是凶手都对的境地。导演一直在强调这个电影在于感受,不在于答案。因为思考本身就是这个电影的答案。马哲是不是发疯、他从何时开始疯、你有没有发疯、你从何时开始疯,当你进入影院的一刻,你也是这场“游戏”的一环…

47分钟前
  • 水清云淡
  • 力荐

好做作,1星给电影院。真的想吐槽故事在水乡但所有公职人员操一口京片子真的非常出戏,讲话方式也根本不是90年代人的语气和断句。

49分钟前
  • 小小气泡熊
  • 较差

余华的原著是对这个疯狂世界的障眼法,魏书钧的电影又是对余华原著的障眼法。与其说是完成了(审查制度下)不可能的改编任务,不如说是导演用潮湿水汽和胶片梦境再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荒诞现实。“无论你什么时候来,我都在B面第一首歌等你。”影像细节是真不错~

5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一个疯狂的故事被拍得如此正常,所有出口被牢牢堵死,充满设计感的场景选择、镜头摆放与表演模式又无法反映真实,无论时代或个人。作为一部情节剧,低效叙事和视听语言匮乏,分不清哪一点更致命。小说的迷人之处在于犯罪地点的“实”与犯罪动机的“虚”,电影全浪费了,全片都在蓄力,迎来泄气的结尾。

5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老妇好舞鞭,异装定流氓,诗歌避难所,乒乓双色球。这个世界有病,做个疯子挺好。

57分钟前
  • Colen
  • 推荐

所以这个案子到底哪里可以把警察都整疯了呢?

1小时前
  • Lilian
  • 还行

我想每个人看了都会有不同的想法,九十年代的故事背景,让这个电影的故事又似乎合理了起来,既然总有一些人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不如顺其自然的活着。37感觉光是《河边的错误》这部电影的胶片质感就值得它入围20多个国际电影节,全片都是由胶片拍摄颗粒感和复古感十足,真的很有穿越到八九十年代的感觉了!真的给我非常独特的观影体验!

1小时前
  • 搁浅记忆
  • 力荐

在我看来,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真相,只有摆在面前的事实,是命运给出的结果。河边的错误真的是指的马哲的错误吗?所有的人都与河流有关,幺四婆婆的性癖,王宏与钱玲的不被认可的爱恋,许亮不被接受的异装癖,他们或许也是犯错者?是时代这条河流边的犯错者,与时代的河流所相违背,他们的一切似乎不应该被称为错误,除非加上一个前提,时代这条河流边的错误

1小时前
  • 冷漠的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