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鞋

惊悚片大陆2012

主演:林心如,莫小奇,叶子淇,惠英红,邢岷山,原岛大地,唐文龙,景岗山,陈晓东

导演:叶伟民

播放地址

 剧照

绣花鞋 剧照 NO.1绣花鞋 剧照 NO.2绣花鞋 剧照 NO.3绣花鞋 剧照 NO.4绣花鞋 剧照 NO.5绣花鞋 剧照 NO.6绣花鞋 剧照 NO.13绣花鞋 剧照 NO.14绣花鞋 剧照 NO.15绣花鞋 剧照 NO.16绣花鞋 剧照 NO.17绣花鞋 剧照 NO.18绣花鞋 剧照 NO.19绣花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2 20:32

详细剧情

1948年江南水乡,战争后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车夫丁大山的离奇死亡打破了水乡的平静。传统守旧的乡绅带领乡民将疑凶苏二处以“浸猪笼”极刑。自此之后,水乡接二连三发生命案,到底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长篇影评

 1 ) 这是一部总分总形式的社会主义和谐电影

      没看电影之前,先是为89min的长度吃了一惊。多角故事无法在短时间内合理展开情节是国产电影的普遍通病。更何况导演还要给观众一个合理交代:这个世界是没有鬼的。

    影片的开始是爱国主义反战教育片和风景区旅游宣传片,画面素雅干净,节奏和缓,气氛安怡。我问基友:咱是不是走错厅了?随着背景音提示的不断陈述,终于在开始将近十分钟的时候出现了漂浮“女尸”的片头。此时,观众已经被告知,这是一个战火纷乱的时代,在保守的小村子里,我们的主人公们要被封建糟粕迫害了。观众们就这样被填鸭了背景知识和故事主题。而等到七大姑八大姨三舅老爷二叔公一般闲杂人等都出场自报家门之后,已过30分钟了。导演还嫌不够,为了渲染苏二一家母子情深,硬是让林美人和小演员哭喊了5分钟。长达40分钟的前戏,让我怀疑还影片还能不能高潮。

    引入鬼的概念之后,在一分钟之内,挂掉了3个人,我们红衣“女鬼”的敬业态度由此可见一斑。影片氛围也随之一变,阴森的水道,贴满咒符的房屋和树,压抑的祠堂,鬼影绰绰的山地和芦苇,可见导演在布景上还是下功夫的。可惜林美人饰演的“女鬼”气场太过清婉幽怨小媳妇儿,削弱了整体感觉。托光点总局的福,午夜红衣女鬼飞扬的长发拍出了一种舒蕾洗发水的效果。接下来的情节以人物为轴,多线展开。通过倒叙和插叙合理的“驱鬼”。故事是下过心思的,推理和逻辑交代的也清楚,但由于时间的问题削弱了情节的整体张力。再加上导演为了妇女的性解放,封建糟粕害人害己,要做有文化有理想的时代新女性,要相信正义和法制等育意义植入了大量对话,更使得情节交代的铺陈渲染显得局促不安。在发展部分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莫小棋的激情戏,保守含蓄中不失律动激情,在同类题材中绝对能排进三甲。

    林美人“还阳”后叙事再次归于平淡,伟大的导演在最后十分钟里还不忘赋予影片更多的教育意义,再次重申之前提到的种种良好思想后还不忘加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普法教育以及构建和谐家庭的正确指导思想。至此,影片终于结束了。

    在我心中,最好的电影拥有引人入深的情节和触动人心的共鸣。二等的,情节和共鸣任有其一便可。三等电影,情节不完整或情感做作不真挚。最差的,情节混乱情感缺失,拍出来应付市场糊弄观众。国产恐怖片因为政策和商业运作上的原因,几乎全部可以归入最末一等级。

    光点总局说,“我们国家十几亿人口,大部分人在农村,知识程度不高,如果我们说有鬼的话,他们会相信的。” 说的好像广大群众一直以来最擅长的便是盲从和相信。主流和谐的文化市场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大多数情况下邪不压正,政府和上帝一同保佑吃饱了饭和没吃饱饭的中国人民。

    于是,无数像《绣花鞋》这样本应该阴森恐怖扭曲诡谲的电影变得温馨善良提供整齐划一的价值观指向的教育片。然后呢,大家又都相信了它们所说的了吗?

 2 ) 国产惊悚片都是走进科学,这次还加了个励志演讲。。。

原以为国产悬疑惊悚能逃离走进科学的怪圈,但却令人失望了,活生生的又一次走进科学加俞氏励志宣教,破除封建迷信,心中若有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王理事一出场便知是大反派,幕后黑手总是有着一段悲情的故事,井冈山一出场便知是替罪羊,虎逼的外壳下总有着脆弱的心灵。悬而不疑,不惊不悚。。。国产惊悚片基本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大反派很牛逼,二是神经病,无出其外。。。

 3 ) 走进科学之绣花鞋迷踪

       首先,我是不看恐怖片的,原因有如下两点:1、害怕;2、非常害怕。《午夜凶铃》98年在日本上映,99年的时候我刚上初中,那时候VCD机的普及带来了租碟店的大量涌现,他们雨后春笋般的散落在各个烟花柳巷深处,有一次,记得是夏天,我阴差阳错外加手欠的拿起了架子上的《午夜凶铃》,那时候的我还梳着马尾辫,还有着纯洁的心灵和完整的人生观,但看完贞子姐姐枯井白衣T台秀后,这些都被打碎重置了有木有!!人生中第一次恐怖片观影经历就令我森森的铭记了贞子姐姐的那一头海飞丝秀发以及那些吓死人不偿命的音效。

    其次,在我还听录音机+磁带的年月里,《一只绣花鞋》就是经典的鬼故事,在著名的张震先生传出被自己的故事吓死了无数遍的新闻里,这个绣花鞋还是坚挺的立在那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共建和谐社会主义的新青年!

    所以,基于这两点,我这颗不死的好奇心终于进入影院,想看看一个经典的鬼故事用视听语言的方式讲出来究竟会是怎样一种效果。

    结果,它早泄,我阳痿。

    影片的开头还是不错的,划着小船,穿梭在浓密翠绿的芦苇荡中,伴随着字幕的出现和飘散,一个身着血红旗袍的女人散落着长发静静的漂在水中,那种压抑感令我随时担心她会睁开眼睛,虽然这种恐怖手法十分拙略,但我屡试不爽,只要睁开我就炸毛!

   随后,电影遵循恐怖片的一贯套路,冤死的人+回魂夜+报复+更多的死人事件,到这里还算正常,但是总菊的精英们怎能容忍牛鬼蛇神的存在!!怎能放纵封建迷信的传播!!微笑着张开他的血淋淋的大剪刀,剪掉了绣花鞋的第一个蛋蛋。在60分钟的时候,影片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个高潮点(当时我还在内心感叹:我cao!三分之二时候就来了这么大的高潮点,影片结局时得是多么大的大反转啊!!但看到最后,我真心觉得我想多了,被总菊剪掉一个蛋蛋的绣花鞋哪里还有精力迎战新高潮,这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大家要珍惜,睁大眼睛仔细观看。),伴随着林心如再次落水,强势回归,掀开了整个电影的科学揭秘之路。

    走进科学之绣花鞋迷踪告诉我们以下几点:1、和谐的社会是不会出现孤魂野鬼的,所有封建迷信都能用科学解释通(在此向伺候总菊的广大编剧致敬,天马行空之下的创造力那不叫创造力,重压之下的创造力才是真的创造力)2、科学且系统的为我们普及了各式犯罪:未成年犯罪、过失杀人、教唆犯罪、故意杀人、强奸未遂、非法拘禁、私设公堂等,科普过程细心细致,画面精美,建议中央十台的节目组成员组团观看学习。3、创建和谐社会从你我他做起,在和谐社会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最后,在团结友好祥和的气氛中,影片持高调姿态深入的讨论了“自由”这个哲学上永恒的话题,覆盖了三个层面:其一是被冤枉后还以清白的自由;其二是为自己犯下的错赎罪后获得的自由;最后一种是真正的杀人犯在潜逃过程中,被抢劫的小混混捅死电车上的而获得“自由”,影片在形而上的层面中深情的探讨了“他在死的那一刻,才真正的获得了自由,只是这种自由来的太!晚!”

    看到这里,我不禁老泪纵横,无语凝噎!!

 4 ) 大家一起来捉鬼

文\Shirleysays

有一天在电视上看郭德刚的访谈节目,长沙发上坐着大眼妹林心如。他们在谈林心如的成名经历和最近的新片《绣花鞋》。林心如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一直在笑,有时用手捂住嘴巴,笑得前仰后合,声音很响亮。这样的女人在《绣花鞋》里演女鬼?即便是电影公映之前就抛出了浮尸河上的诱人噱头,我心里仍然坚定地认为她是尔康的紫微。怪不得早些年说琼瑶阿姨的电视剧是毒害青少年的大毒草,我就是深度中毒者之一。

《绣花鞋》号称是国产恐怖悬疑片,好像忘了加推理两个字,还应再加上惊悚。如果把惊吓观众的词在影片宣传里都用全了的话,我估计这部片子的评价还会更差,观众的情感是脆弱的,瑕疵会被无限放大。其实,说白了,就是一部鬼片。但我们社会哪来的鬼?这是广电总局说的。我们被弄糊涂了,到底有没有鬼呀?那么好吧,看一遍电影,大家一起来捉鬼吧!

故事发生在解放前的江南小镇,水乡烟雨蒙蒙,船坞夜泊,一派好风景。享受电影中的眼睛旅行绝对是观影的乐趣之一。开酒坊的沈家两个儿子都上了战场,却只回来了单腿的大哥沈宣白。家里回来了男人,太太许氏和弟妹苏二(林心如饰)都很高兴。苏二是镇上的刺绣能手,手艺足以维持生计。坏就坏在有手艺上了,车夫丁大山被人杀掉了,身上有绣花针刺的洞,现场还有一只做工考究的绣花鞋。凶杀案甭查了,苏二被浸了猪笼,接着镇上就开始闹鬼。。。。。。

这是一部女性主义题材的电影。主线是在封建制度下,备受束缚的许氏和苏二妯娌俩的坎坷命运。本片之所以放置于封建礼教的背景下,无非是为了释放狗血的剧情:偷情、淫乱、复仇和凶杀。在我国的文化理念构建里,女鬼几乎成了妇女受到迫害或是不公正待遇后,所能反抗现实的唯一代名词,只有化成女鬼才有惩恶扬善的机会。所以本片极力营造鬼的氛围,雨夜、清溪、红袍和披发都阴森恐怖的好元素,可就是令人害怕不起来。要我说,大眼美女演不了女鬼,演个清纯美少女还差不多。

看片的过程中,总觉得情节像一根经年不用的烂线,质地糟透了,稍稍一用力就断了。只要看到稍微有感觉点儿的镜头,画面就哗地一闪进下个情节,无厘头地一个接一个地增加死人。片子被剪烂了,其实我特别想看片子中被剪掉的部分。片尾许氏喊出的那段话更是意味深长:“许月芝,你自由啦,有压迫有束缚的地方,人们才能更渴望自由”。苏二的话更逗:“重生后的人,才能体会到自由的可贵”。这哪里是两个女鬼?简直是两个准备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女匪。女性对于自由精神的向往轻易就被这不明意图的台词践踏了。

《绣花鞋》不算一部差电影,但实在看不出哪里好,鬼片里哪来的鬼?


 5 ) 一部宣扬“进步”思想的“恐怖”片

       其实以“绣花鞋”作为悬念或者是恐怖标志的题材电视剧并不占少数,也多亏此番易名,如果照原来的“鬼妈妈”作为片名的话,一定会给观众造成更大的心理落差。名字中的“鬼”被总局很顺利的拿走了,剩下了一双绣花鞋,再看完影片后,观众可能会觉得绣花鞋这一线索可能还不够印象深刻,但是作为片名却要比鬼妈妈稍胜一筹。
    近些年来,国产恐怖片更注重强调精神分裂,幻觉,病人,梦境等等。所有这些,再搭配几幅恐怖宣传海报,然后观众们就可以抱着打鬼捉鬼的心理去电影院开心一日游了,影片结束吐槽几句,这一天过得还算有点品味。再后来,国产恐怖片又找到了粉丝群,于是笑声之后也听到了不少尖叫。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产恐怖片会让人发笑不止,究其原因不少恐怖片只是借恐怖之名来掩内容之虚。电影《绣花鞋》从理论上来说,也逃不过这样的模式,首先大背景下都没有鬼,长期以来观众们都吃了这颗定心丸。所以国产恐怖片只能在悬疑及进步思想上下功夫了,这点影片内容还是很优秀的。
    影片讲述了1948年的某江南水乡,壮年男子都被征去当兵,剩下的都是有残疾的男人及老弱妇孺。传统的思想尤其是贞洁的传统束缚着不少妇女,面对着失去能力的军人丈夫归来,许氏也是无可奈何。盼望军人丈夫归来的苏二,也面对极大的舆论压力以及自身有着强大的保护意识。加上以乡绅老寡妇的传统思想迫害了的乡理事王致远。影片以一进步青年 何楚君的角度回忆和讲述这一时代的悲剧。同时也见证了受封建思想束缚的腐女怎样挣脱枷锁找回自由,而进步人士又是怎样的坠入封建深渊,然后就是各种死相了……说了半天还是没有鬼,讲了一个半小时的故事,诸如河灯,法事,鬼戏,符咒,佛像,头七的鬼元素却是明晃晃的闪耀其中。故事说了一小时的悬念,聪明的观众都可以拍着大腿说,“嗨~~早都猜到了”。
    影片剧情力求创新,相比其它的作品有一定的思想性。同时片中的亮点也颇多,具体有这么几点:
①影片的配乐能调动人心,鼓声,反弹琵琶声如同催命勾魂般
②林心如演技还行,在被迫害时那几声哀怨仿佛就是紫薇再现
③两位妇女,等回了丈夫的那位是八路军 而 死去那位是 国民党
国产的恐怖片注定是不会有鬼的,但是鬼说不定哪天也能以一个正面教材频繁出现在电影当中。这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恐怖片了。
    

 6 ) 做好了心理准备。说恐怖。最后平淡到感觉纠结了、

同学说。宣传片感觉刺激的不得了。

我说晚上一起看。。

当我们集体兴冲冲的抱坐一团,准备享受那种恐怖的氛围。

不知道为啥,我一点感觉都没有。

林心如那个发白的脸。或是发青的脸,有点小鬼的样子。

但是整个调子我就是不懂,说穿了,就是偷情怕被抓然后杀人。然后嫁祸。然后就是发现真相。

然后就是各种人心利用。

然后就是心理战罢了。

感觉这个电影说穿了就是在讲述一个国人那个蛋疼纠结不齿的扭曲心理罢了。

里面的那个老太,很坏的赶脚。

整个宿舍都说,瞧那货一直在那边强调贞节牌坊的事情,肯定是心理各种寂寞。

绣花鞋其实还体现了以前的一个封建社会。和很不健全的法律制度。里面的一个长老就直接说。我就是法律。家族长老制啊。

整个故事让人感觉就是没有惊悚。没有跌宕的剧情。平淡的讲述了一个很蛋疼的故事罢了。。

 7 ) “伪现实”下的“超现实”—从《绣花鞋》浅析中国大陆“惊悚”之困

       惊悚,顾名思义,惊栗恐惧、令人害怕的意思。从电影角度,惊悚片的划分标准则是指影片内容或形式等试图引发观众的兴奋或紧张。
    狭义上,惊悚片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伪现实类与超现实类。前者将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幽灵、鬼怪、僵尸、吸血鬼等实体化,某些科学幻想也应该归结在此,诸如日本《咒怨》、韩国《女高怪谈》、美国《寂静岭》等;后者则是现实中被放大化的刑事犯罪或臆想,通常包含刑侦推理、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等悬疑因素,诸如美国《精神病患者》、《沉默的羔羊》、《七宗罪》等。
    导演叶伟民的《绣花鞋》被划分为惊悚电影,披着伪现实的外衣讲了一个超现实的故事。电影未公映之前,我是满怀期待。且不说口味之重几乎难觅一部吊起胃口的电影,单从海报上淡雅的江南水乡、怀旧的旗袍、滴血的绣花鞋,血腥中融入中国独有的古典元素,导演的独具匠心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再加我脑残的忽略了广电禁止拍鬼片的这一条例,误以为宣传中的“红衣女鬼”真的是鬼,不由兴奋高呼:大陆惊悚片要崛起啦!今天看完整部电影,不说被坑得厉害,但失望还是有的。我只能说,叶伟民导演真的是尽力了,只是大陆的惊悚之路还有待更深探求,非短时间所得。
    《绣花鞋》算的上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形式的创新、画面的质量、演员的表演,甚至是人物台词、动作细节、配乐都还不错,只是作为一部惊悚片,的确还欠火候。正如电影开头部分的独白“害她们变成这样的,真的只是战争吗”,我也想说“害中国大陆惊悚片变成这样的,真的只是导演吗”?!作为一个半专业的电影发烧友,我只想从《绣花鞋》中浅析中国大陆的“惊悚”之困。
【一】广电。中国大陆电影的审批制度非常之严厉,在这里且不谈什么贾樟柯等六代导演们的“地下”电影得过多少次国际大奖,也不谈什么被禁的诸如《活着》、《蓝风筝》、《鬼子来了》等电影是多么多么的优秀,单单“中国电影里不能出现真的鬼”这一条就将多少惊悚片扼杀在摇篮之中。中国惊悚片数量不多、质量不好,一些能拿得出手的比如《山村老尸》、《三更》、《僵尸先生》等还是纯港式的。尽管觉得广电以“中国有很多教育受限的人群,如果看了鬼片,他们就会当真”为理由限制整个惊悚片的发展感觉很扯淡,教育受限不想办法联系教育局提高广大人民的教育认知水平,单是禁拍鬼片只是治标不治本,一大帮岁数大了的老爷子因循守旧不懂年轻人的追求,好歹惊悚片在国外类型电影中也算一个不小的分支等等,但是何为制度?制度就是只要制定了,不管任何理由,你只要照着执行就好。所以,有广电这一高压网护着,就算你在保守的院子里扯破喉咙也别想翻出墙去寻觅外面的花花世界。《绣花鞋》里林心如一身血红扎眼的旗袍、披散着黑长发遮住苍白的脸、行踪不定左右飘忽在阴暗的大街小巷,典型的鬼片意象配合着快速剪辑跳跃的画面和灵异的音乐,可就算如此,影片结尾也来了个“出人意料”,哇塞!原来这一切都是假的!林心如没有死耶!广电用一双双小巧精致的绣花鞋诡异的告诉赤忱的人民们:世界上是没有鬼的。相信科学,不迷信!
【二】观众。这里的观众是一个泛化的概念,更倾向于一种流行文化的追风。现在流行什么?不管战争剧、历史剧、喜剧还是悲剧,爱情必须是要有的;爱情里帅哥美女各种纠结、各种苦B、各种乱伦必须是要有的;不管萝莉还是御姐,傲人的上围必须是要有的……如此看来,不把惊悚片拍成青春偶像片或苦情伦理片已经相当不错了。相比近几年《紫宅》里佟丽娅大而空洞的眼睛和间歇性狂躁抑郁(疑似双相心境障碍),汪东城莫名其妙的劈腿比自己女朋友逊色好多的女朋友闺蜜;《孤岛惊魂》里杨幂身着比基尼捂“胸”呕吐让人云里雾里,陈小春发癫似的对人就是一通乱砍和几近变态的恋母情结等等等等,《绣花鞋》虽然也有偷情等情节,但最起码逻辑上没有太大问题,终究还是靠谱的。很多网友对于电影里疑似色情的镜头表示愤懑,但我却可以理解。首先那点接吻根本谈不上色情,再者借助偷情这一行为反而更好的表达在封建思想的压抑下人性的扭曲与挣扎,这么看来,伦理不但给电影增加了足够的噱头,还完整的表达了主题。比如不知有多少人是奔着梁朝伟忧伤的蛋蛋和汤唯隐忍的高潮而去看的《色戒》,但从电影人的角度,李安通过“性”高度展示王佳芝的心里蜕变,所以《色戒》称得上是一部经典。不得不承认,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发展速度之快,以致出现“灵魂跟不上身体”的现象,人们陷入“猎奇”的怪圈。流行少了底蕴,浮夸、肤浅、庸俗蔚然成风。电影作为流行文化的标志,自然要贴近大众口味,迎合观众需求。观众要什么,我们就拍什么!惊悚片又如何!毕竟单爱惊悚的重口味观众只占小部分,所以导演们叫嚣:我们的目标是,以惊悚的极端方式表现人性的真善美!于是,充斥着各种明星大腕、奢侈名牌、不伦恋情、血腥暴力的惊悚电影应运而生,只可惜,上映的快、下线的更快,一通折腾后,观众脑子里对电影的印象啥都不剩,只剩下荷包被强奸后淡淡的忧伤。
【三】编剧。这么说编剧可能感觉有点委屈,因为如今的中国毕竟还是导演中心制,编剧混口饭不容易,前提还要按照导演的意愿对剧本进行各种修改。导演需要什么?导演需要的是票房和口碑,如此,恶性循环,影片质量只能越滚越差,当然,作为直接创作人,编剧的责任也不可推卸。罗伯特麦基强调:Story is the king !可显然,很多中国编剧不懂“故事才是王道”这条硬道理。电影褪去华丽的外衣,说到底就是在讲故事。一部电影具不具有震撼力,首先就看这部电影的故事讲没讲好。惊悚片也不例外。广电禁止伪现实,但并没有禁止惊悚片,我们完全可以超现实。尽管超现实在某种角度要比伪现实更费脑子,但超现实也更容易出经典。《致命ID》、《禁闭岛》等每部都被划分为惊悚电影,里面没有“鬼”,但同样吸引人,令人紧张却欲罢不能,甚至拍好了,还被加上“高智商”的帽子,可谓一箭多雕。只要细心揣摩,不难发现此类电影都有相似的规律,比如刑事犯罪、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臆想等等。《绣花鞋》里并没有红衣女鬼,一切都是人为的,细数死了这么多人,凶手还不止一个,什么王理事、程南、沈凌,手上都沾满村民的血,只可惜简单的逻辑、咋咋呼呼的尖叫,电影从38分钟才开始现鬼,而105分钟已经真相大白,相比较江南水乡、红衣女鬼的宣传,整个电影的叙事却显得后劲不足。其实,超现实惊悚是可以投机取巧的。拿《致命ID》举例,很多人大呼“没看明白”,的确,整部影片悬念张弛有度、线索层层相扣,可以说没有一个多余镜头、没有一句多余台词,那种惊悚的感觉来自观众心底,却又让观众不忍离开视线,除此之外,了解“分离性身份障碍”这个专业名词至关重要。分离性身份障碍(DID),以往称之为多重人格障碍,通俗讲就是在一个个体身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状态。DID患者的每个子人格都有独特的一组记忆、行为、思想以及情感等等,这里就不详谈了,了解DID,就会发现其实电影就是在讲一个DID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的过程,当然,为了具有戏剧性,这个过程就要复杂很多。所以,我指的投机取巧就是,想要影片“惊悚”,编剧就去多多了解心理学、尤其是变态心理学,将变态心理学里的每一个病症都研究透了,惊悚题材绝对源源不断,多上点心弄不好咱中国也能整出个“高智商”来。
    《绣花鞋》作为一部惊悚电影谈不上成功,但我们从中看到了电影人对中国大陆式“惊悚”的探求与寻求突破的决心。尽管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事儿,但只要不抛弃、不放弃,就还有希望。期待一部真正的国产惊悚片!

 短评

如果不是因为晃车无聊我是不会看中国式恐怖片的。

7分钟前
  • 面包超人
  • 较差

剧本跟人物脉络构建的其实还说得过去,但是太绷着劲儿搞悬念搞氛围,底气不足,叙事苍白,最终却在技法表达上全盘皆输。剩下的就该《走进科学》出场了啊,生命的奇迹,意志的胜利。。。

10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还行

为了吓人而吓人,差劲,太后悔了,真实白费了我做了那么足的心里准备……

13分钟前
  • 远近
  • 较差

这辈子第一次进电影院看鬼片,身旁还有不熟悉却认识的妹子相伴。整部片什么的就是喜剧片,好吧各种激情镜头都不知道为啥出现。不过,这也算是突破了广电的尺度了。。叶伟民啊,你还是回去拍动作片吧。。

16分钟前
  • ZeonGin Sou
  • 很差

任何通过中国广电局审查的鬼怪片在剧情上都不会有多少悬念,因为鬼永远都是假的~

21分钟前
  • 寂寞人声
  • 还行

反正是多年来,国产惊悚片中,最不狗血,最不搞笑的一部!

23分钟前
  • 心生
  • 还行

还行,故事讲的挺完整,居然是声讨旧封建陋习的恐怖片儿!林心如演贤妻良母还是可以的!可以一看并不恐怖!

26分钟前
  • 蓝色啄木鸟
  • 还行

请记住这一真理:大陆恐怖片=走进科学宣传片

31分钟前
  • 葵花卷
  • 较差

2.5不要抱着看恐怖片的心态来看,宽容一点,再宽容一点

36分钟前
  • 一小片
  • 还行

剧情推进慢的出奇,仿佛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浪费时间,不知道在讲什么故事,情节硬伤致命的无聊就算了,对白还不像人话,演员做作矫情的表演总是逼着人想放肆大笑。如今烂片已经成了国产恐怖片的代名词,我甚至很不厚道的怀疑中国演员就不适合恐怖片。★

3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很差

中国所谓的鬼片,由于制度的限制,都是人做鬼吓人。所以别期待会有日本恐怖电影所营造的心里惊悚,大多是靠场面和视觉来营造,所以就如隔靴搔痒,永远爽不到点上。

43分钟前
  • 小黑大白
  • 很差

如今恐怖片都已经小清新了。。。

44分钟前
  • 小怡
  • 较差

纯属浪费表情,国内审查制度规定电影中不能有鬼,这是个常识性的铁律,所以压根就没相信林心如会死,一部要告诉人这世界上没有鬼的伪鬼片,有什么意义呢?要宣传破除迷信,委托《走近科学》拍个科教片拿到乡下去放放也就行了,费这个劲干嘛?

46分钟前
  • 麻绳
  • 较差

说来说去讲的还是传统封建思想对人性的迫害,这个也有点太老了。各种生硬的表演和奇怪的动机

5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很差

无聊

55分钟前
  • 裴彬尼
  • 很差

大陆恐怖片里的鬼都被肿菊吸走了

57分钟前
  • 天蝎小猪
  • 较差

不要被“惊悚”误导了,这是喜剧

59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较差

烂到爆.

1小时前
  • 银河来的大哥
  • 很差

其实绣花鞋一开始选林心如来演鬼就是个最大的败笔,每次看到她嘟嘟的脸装惊悚的时候,只想不耐烦的说,雨荷,别闹了……

1小时前
  • 唐大发的花点点
  • 还行

当林心如演的“女鬼”从水里出来吓人的时候,媳妇质问我“你不是说国产电影里没鬼的?”,哥淡定的说“看,你接着看。”,结果有没有?你懂的。台词永远是国产烂片的硬伤,好在关键时刻,莫小棋挺“胸”而出,被抓胸是小儿科啦,亮点在最后,顶着两球晃荡的朝镜头扑面而来,大,真是大!

1小时前
  • 阿德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