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斯特雷波

战争片美国2010

主演:内详

导演:蒂姆·赫瑟林顿,塞巴斯蒂安·荣格尔

播放地址

 剧照

雷斯特雷波 剧照 NO.1雷斯特雷波 剧照 NO.2雷斯特雷波 剧照 NO.3雷斯特雷波 剧照 NO.4雷斯特雷波 剧照 NO.5雷斯特雷波 剧照 NO.6雷斯特雷波 剧照 NO.13雷斯特雷波 剧照 NO.14雷斯特雷波 剧照 NO.15雷斯特雷波 剧照 NO.16雷斯特雷波 剧照 NO.17雷斯特雷波 剧照 NO.18雷斯特雷波 剧照 NO.19雷斯特雷波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2 12:21

详细剧情

阿富汗战争爆发,大批美国年轻人被派往有如炼狱一般的战场。他们为了所谓的理想和正义捐弃生命,同时屠杀生命。美军173空降旅某野战排进驻库伦加尔山谷,这里据说隐藏着众多塔利班武装分子,也注定成为战火最为激烈的地带。在一次交战中,名为约翰?雷斯特雷波的士兵牺牲,亲密的战友们难以忘怀,最终将一个攻下的据点以雷斯特雷波的名字命名。他们以正义之名战斗,却无法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接下来的一年里,士兵们的友情愈加深厚,而战争和死亡的阴影则时刻伴随左右……  本片荣获2010年圣丹斯电影节评委会纪录片大奖。

 长篇影评

 1 ) 陷入平民战争的泥潭

因塔利班制造的911造成了美国攻打阿富汗,当他们攻入这个他们曾经资助反苏的国家时,面对的却是敌视他们的当地人。
美国人也知道,要让当地人不再受塔利班的影响,只有帮助他们提高经济,富裕起来,但是这是个长期的过程,而战争中争取民心却是个急迫的事。现在的美国人要为他们曾经的错误——苏联撤军后没有填补留下的政治空白,在美国的另一部电影《查理的战争》中很好的记录了那时的历史。如果当时的美国在投入了几亿美元武装他们战胜苏联后只需再投入几百万美元建立学校武装他们防御极端思维的头脑,这场战争就不会发生。
抛开政治,这部纪录片很好的展现了普通士兵在战争中的表现,既有在基地里的轻松,也有战友间的情谊,面对当地人的无奈,战友战死后的无助。在美国这种现代战争中,士兵的死亡是需要极力避免的,因此我们看到了听到枪声就寻找隐蔽,呼叫支援的战争方式;使用高精尖武器,在极远距离就摧毁敌军的战争方式;白天能够火力压制,晚上害怕敌军端窝的战争。
虽然美军强大能够很快摧毁一个政权,但是在面对进入平民中的武装分子时就像陷入了泥潭,就像日本之于中国,美国之于越南一样。外族的入侵没有改变当地的生活的话很难获得胜利。但是用平民作为盾牌,陷平民于危险之中而获得政治利益的人则更需要谴责。

 2 )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还记得么?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你们是我爱的人,我爱的眼中的你们

你也算,视线尽头用不消退的摸不透的黑暗。

 3 ) 雷斯特雷波的旋律

    我喜欢看电影,不单单是因为电影画面,对话或是情节本身,更是因为电影里的配乐,因为每当音乐响起,总是拨动情感最深处的那一根弦,让人兴奋至极也好,让人泪如雨下也罢。当然,这里的音乐可以是实在的,也能是虚无的。
    就像这部《雷斯特雷波》,从头到尾,只有片中真实主人公那不成一曲的吉他弹奏,像碎片一样散落在自始至终,尽管没有气势磅礴或是柔美和旋的原声音乐,但我却能感受得到在那个狭窄山谷里回响着的旋律,丝毫不悲壮,丝毫不感伤,丝毫不振奋人心,丝毫不引人怜悯,只有沉重二字可以形容,或许连这个词都远不能及,而只能一声叹息。
    纪录片的风格就是如此,特别又是关于发生在最近的战争的题材,不能不让人有此体会。处在和平年代久了,自然就常常忘了千百年前纷飞战火的戎马沙场,离战乱的地方远了,自然就想不起炮火与枪弹中的死亡与哀嚎。这样一部影片,让人能近距离的感受那一份窒息,看完后不论有多少感慨,多少愤懑,多少批判,都觉得无力,毕竟自己只是一个冷眼旁观者,没有资格去评论,也没有资格去感叹,这只是事实,活生生而又血淋淋,离现实很近,却距现实又很远。你不能想象这是怎样一副画面,可你又能通过每一次真实的对话,每一个模糊的镜头,体会到那份切身的恐惧。
    也许你是在电影院,或是坐在电脑前,不过把这当做一个茶余饭后的消遣,也许这个电影没有《拯救大兵瑞恩》,《兵临城下》,《拆弹部队》那么惊心动魄,峰回路转(可能其本身就称不上是一部电影)。也许这里没有针锋相对的交火,看不到战士应声倒地的瞬间,也许这里只有一些拼接起来的零散画面,抖动的镜头甚至都看不清发生了什么。也许这里只有一些习以为常的生活画面,带着几句粗口,弹着吉他,抽着香烟。
    这不是电影,因为这里没有理想,这就是现实,因为这里充斥着生活本来的面目,我们感受不到,不是因为它从未发生,只是没有用心体会。
    “你在撒谎”。当一个士兵在看到中士死在身旁的山坡上时,他这样说道,满脸的呆滞与不相信。就好像电影里的情节一样,但却来得更撕碎人心。这里没有鲜红的血液流淌,却能体会到死亡的沉重,士兵,塔利班,还有平民,所有人都无一例外地成为牺牲者。这里没有剧本的环环紧扣,却充满了故事的五味杂陈,这里没有主角,镜头跟随的美军部队只不过是带我们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切入者,这里只有关于生命的记叙。
    那些生活在山谷里的阿富汗居民,生计不能保障,却经受着不知何方而来的死亡的考验,那些被征入谷的美军,喊着为国效力的誓言,最后也只能为自己而战,还有那些似乎是躲在暗处的武装分子,像一群疯狂的宗教徒拿着属于自己的信仰武器。
    文化的激撞,信仰的争端,或是利益的角逐。 不管是什么,都是一场属于人类这个物种的沉重,和死亡与争斗周旋,本不是生的意义,却只能成为最终的归宿。
    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也许你说很远,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其实我们也少不了与一切的瓜葛。可能你看了也就惊叹一下美军的装备,咒骂几句政府的盲目,或是对阿富汗感到无助。
    其实我们也能从身边做起,从身边改变,或许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多几分互换的诚心,在冲突发生的时候,多几分冷静,在文化与文化交互时,多几分容纳。或许战争与我们无关,但谁又能说战争不是具体文化生活的放大,不是我们交流互动中争端的表现?

 4 ) 管窥蠡测

这部电影的生态耐人寻味。有多少真相被埋葬?

我们不知道。

战地摄影师冒着风险,留下这些镜头。
我总觉得电影之所以称之为电影,是因为其特殊性,惊险的镜头所表达的是对大量的普通人和主角之间的对比。
可能片子本身不怎么样,还有洗脑的嫌疑,但是拍摄这个片子的人确确实实成了电影。

这部电影我觉得视角上是非常微妙的,你一个战地摄影师,你能干什么,看着身边的同胞一个一个死去?这种对自身角色的取舍,脱俗。在政府,军方能容忍的“真相”和真相之间挣扎,取舍。就一部电影的意义而言,分离道义层面,这个视角是非常巧妙的,很多事情他不说,很多事情他也不能说,但是他可以着重,可以暗示,可以给你看表情,可以让你听语气。从这些镜头里面可以看出一定的反战情绪。你知道战士们身心俱疲,战士的家人们也如此。亲历前几分钟还好好说话的人,在未来不知什么时刻就可能逝去是多么残忍。而这一切,皆是因为战争。从单个生命的生死可以联系到我们的抗战,血的代价不是随便说说的。从这个角度,希望可以让大家理解为什么中日“老是”不开战。战争不能真正解决什么。我不支持战争。

这个电影描述的场景是真的到了绝境里面了,没有退路,要么生,要么死。

再反观我们自己,美军换成日军,翻译官翻译的语言换成中文与日语。这种角色的转换,我们国家也经历过战争,我们的心理定位的改变,可以让你更容易看清战争的真实面孔,也更容易审视我们自己。

 5 ) 奶牛,大米,大豆,糖

  没看以前以为是伪纪录片,可是看了后看到那地貌,看到那阿富汗农村的土墙,看到那些阿富汗人,我发现,这不太像纪录片的投资规模啊。。。
   后面,那沉闷的枪声,满地的弹壳,枪身上的钢印,AH-64的轰鸣。。告诉我,这是个很大成本的“纪录片”
   片子印象最深的便是阿富汗当地人找上美军,要求赔偿自家被美军打死的奶牛那一节,军官跟上面沟通后拒绝了几百美元的赔偿,告诉阿富汗老爹,只能用跟奶牛同等重量的大豆,大米,砂糖来赔偿损失。
  War , War never change..
  本片的拍摄者却是值得敬佩啊。。。就冲着PKM,M249,M16的枪声,战士防弹衣上大片的血迹。。牛逼

 6 ) 那头牛

       在这个话语权失衡的时代,没人愿意探究那些看起来似乎是不可理喻的阿富汗人的想法和感受,没人去想为什么他们跟脑子坏掉了一样,非得要拿着几把破AK和火箭筒跟装备精良,武装到牙齿的美国鬼子死磕。

     除非...除非这些掌握话语权的巨人们偶尔想尝一丁点新鲜的东西,我是说一丁点,恩。
     ——但显然在这部片子里,他们并不像这么去做。
    


    其实,我很想知道那头牛到底是怎么死的...


    是如那帮军大爷所说,它闯到了基地破坏仪器,把自己搞的奄奄一息,善良的大兵们不忍心看下去,帮助它超度
    还是,因为那个“这里最好的”厨师难得跑到他们哨所,为了让大家开点荤……

    为啥,我当时就想起来电影里日本鬼子进村的场景..

    很明显,导演也不想让我知道——那头可怜的牛出现的唯一一次,就是结尾片花里脖子被捅上一刀的一幕

    
    btw, 电影里某人手里玩的那把军刀确实不错,我很想买一把...

 短评

无论打着什么幌子 都是在别人的土地上

8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推荐

真的不对我的口...

12分钟前
  • siji小猪头moli
  • 还行

战争从来不是一个能让人感动的词,纪录片又怎样

14分钟前
  • 十夜
  • 还行

USMC真心帅

16分钟前
  • re
  • 推荐

一种纪录。

21分钟前
  • godannar
  • 推荐

林顿在战场中拍得的作品,惊闻在战场袭击中阵亡,哀悼。

24分钟前
  • 二甲
  • 推荐

罗格尔死的那一段让人动容

28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推荐

纪录片形式的,军旅片,美国国民教育片

33分钟前
  • 麦子
  • 较差

只能说是纪实电影,纪录片吗还算不上不喜欢这样的风格,只给三星

34分钟前
  • 刀魂剑魄
  • 还行

where have all the boys gone?

35分钟前
  • 安静不安静?
  • 力荐

不论什么时候,authenticity都是有市场的

38分钟前
  • 庄常飞
  • 推荐

很纪实,不过有些无聊

40分钟前
  • 泰坦
  • 还行

受不鸟了,晃晃荡荡中看完

42分钟前
  • 宇宙塑胶魔怪
  • 还行

头一回如此真实的接近战争 残酷之中却透露着温情

46分钟前
  • absolutmilk
  • 推荐

我想没有一部战争纪录片不是反战的。

50分钟前
  • 的云
  • 力荐

too real,so dull,I need dramatics.

53分钟前
  • Mr.D
  • 还行

还是那句话,美帝的发展水平如果比我朝领先50年,洗脑功力则比我朝至少领先100年以上

55分钟前
  • Alfie
  • 很差

虽然小伙子们很让人感动,但结尾字幕时我还是在想:艹TMD美军在这里只损失了50来个人? PS:这部纪录片让我知道了《杀戮一代》把美军的状态拍得很写实~

58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推荐

美军装备的确牛

59分钟前
  • SilentTyler
  • 推荐

90/100。"Goodbye, OP Restrepo...Not that I didn't enjoy my time, here...it's time to move on! ...Yes!" “什么?杀牛是违法的。。不,我们不能付钱赔偿。。”“牛的味道真不错。。”

1小时前
  • 猪大腿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