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

动作片大陆2015

主演:廖凡  宋佳  蒋雯丽  金士杰  宋洋  黄觉  麦迪娜  张傲月  马君  陈观泰  熊欣欣  戴立忍  裘继戎  李博  邹家豪  卡丽娜  赵贵祥  李春遂  张蒙生  彭志  刘洪林  王宝山  刘子威  陈韦然  赵峥  李桂生  薄冰  谢勇  尚言生  杨晓波  刘妙  艾琳  刘新义  安东·夏波瓦洛  李一明  李光复  闫长海  杜月  高肖雅  鲁冠廷  柳青伶  崔陆萌  王星凯  冯启龙  任思扬  秦伯坤  赵英龙  徐悦  陈大成  

导演:徐浩峰

播放地址

 剧照

师父 剧照 NO.1师父 剧照 NO.2师父 剧照 NO.3师父 剧照 NO.4师父 剧照 NO.5师父 剧照 NO.6师父 剧照 NO.13师父 剧照 NO.14师父 剧照 NO.15师父 剧照 NO.16师父 剧照 NO.17师父 剧照 NO.18师父 剧照 NO.19师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6 16:21

详细剧情

  民国年间南派咏春传人陈识(廖凡 饰)来到天津,结识了天津武术泰斗郑山傲(金士杰 饰),为在武术界开馆立足,郑山傲建议陈识用教徒弟踢馆的传统方式达成目的。几经周折,陈识娶了一名天津绝色女子赵国卉(宋佳 饰)为妻,还收下了本地青年耿良辰(宋洋 饰)为徒代其踢馆,夫妻二人暂居 在贫民窟,防被踢馆的仇家前来寻仇。陈识与妻子原本看不上好斗好色的耿良辰,但接触后也发觉了耿良辰的可取之处。但随着第八家武馆邹馆长(蒋雯丽 饰)和军界人士林希文(黄觉 饰)的介入,天津武术界面临着一场巨变,靠武术复兴家业的愿望、对妻子的爱意,以及作为师父的责任,让陈识陷入了两难之境。

 长篇影评

 1 ) 师娘,请让我再看你一眼

     想都不用想了,这是年末唯一一部值得去看两遍以上的电影,就冲着徐(shi)浩(niang)峰。
   
    剧情大概是这样子的: 从南方到北方,咏春传人陈识独自一人带着整个门派的未来来到了武术之城天津。西方的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彼时的天津军阀混战,租界林立,而此时国术界也在乱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陷于崩坏,面子还在,里子却烂透,本来的大义之道,逐渐变成了一门生意,聪明人和强权者越来越多,但是有骨气的人已寥寥无几。陈识在此时闯入武林的本意也是为了分而一杯名与利的羹。当然以上这些都只电影的铺垫而已,乱世中江湖虽已崩坏,但是在徐浩峰的作品中,情义永远是一颗不灭的火种,暖了乱世,也成了《师傅》的精神内核。
  
   心性浪荡的徒弟耿良辰原本是惦念师娘的美色而来到陈识身边的,所以一开始师傅和师娘都觉得这只是个可以利用的小人,而到后来,耿良辰连踢八馆,声名鹊起,但是却表现得有情义且有骨气:他无时不刻对自己心爱的姑娘施予关怀,重伤之时不惧军阀的胁迫舍命回津也只是为守护家庭的种子,甚至在临终前对自己曾经舍弃的脚行施予最后一报。这个本来好勇斗狠青年身上的情义和骨气让人叹服。

    接着是妖娆妩媚的师娘(流口水了),赵国卉本是为了一笔钱而委身于陈识,两人的婚姻本是一门利益明确的契约,本无情义可言,但其乐融融相处甚久之后,赵国卉对陈识甚至耿良辰的情义确是真真确确的,她在耿良辰危难时刻不顾与陈识撕破脸皮去提醒耿前面的危险,而在陈识生死决战之时,本可带着钱财一走了之的她选择默默躲在事发地不足两百米处为丈夫祈福,甚至在丈夫逃走之后愿意承担起丈夫的所有责任,这显然是一个有情有意的女子。

    最后是陈识本身,本把徒弟耿良辰作为一枚棋子来用,但是徒弟死以后,陈识身上义的一面被彻底激发,他放弃了本来得到手的名利,冒着生命危险和全天津十几九武行撕破脸皮,大闹天津城,支起了整个故事。《师傅》看上去讲的是江湖,其实讲的还是情义,这一点和《一代宗师》一模一样。

    武打设计一直是徐浩峰电影的招牌,这次也毫不例外。徐浩峰在《师傅》中精彩无比的武打设计则直接把武侠片拉回了黄金年代。没有虚浮无比的打斗设计,徐浩峰镜头下的拳脚博弈更近于智力的博弈,一招一式都很考究很细致,见招拆招,步步为营,这样打磨细致的讲究法让人感到无比的畅快,而且还极富趣味性。当然也只有徐浩峰能做到这样,这些考究劲道的武打设计源于徐浩峰本身对民国武林研究深厚的底蕴,影片的不少元素来自于他那本《逝去的武林》。

    说到武林,徐浩峰作品中的武林一直是非常讲究规矩的。无规矩不成方圆,里子糜烂了但是面子仍然不能丢,江湖崩坏了规矩还是不能丢,《师傅》中对江湖规矩的考究是对真实津门武林的致敬,这些面面俱到的礼仪和规矩是电影重要的人文文本,是对民国人文的一种致敬,当然这种对真实的重现为电影增加了更多的趣味性。对白很精简但是却很到位,甚至强于《一代宗师》。然后是徐浩峰独特的个人趣味,大量带有浓烈个人色彩的冷笑话穿插在这样一部看似正经的影片中,给影片增添了不少“古怪”的气息,满足了导演独特的趣味的同时,也满足了我的恶趣味,就为了这一点,我愿意去看第二遍。

   最后最后是那位风情万种的师娘,就为了她,也应该有第二部吧,师娘,请让我再看你一眼!

 2 ) 见了见北方的刀

1 世间优劣本是比出来的,看《师父》方知陈凯歌的《道士下山》原是拙作。既已被人捷足先登,徐氏便难再拍自己那部处女作,这应是规矩。《师父》讲得是时代,亦是规矩。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没有讲好的,徐浩峰在自己的第三部导演作品里讲好了,可喜可贺。

1.1 近日在补看徐早期作品《国术馆》,其早期作品思想上怪力乱神的部分更多,在俗世面前这些比重会影响其们对珍馐的判断。徐后来文章在这一点上成熟许多,但抑或这成熟是种悲哀?徐浩峰自己写过“舍一事才能成一事”的道理,《师父》原著小说收录在他的短篇武侠集《刀背藏身》,那时候徐的行文已经是鞘里拔出的刀,你可以看不过去,但容不得你一个“不”字。

1.2 遗憾未能看到《箭士柳白猿》——徐浩峰至今未能公映的第二部电影,这部“黄河大侠”于承惠老爷子的遗作原定的公映日期是三年前。如果《师父》真能就此成就了徐的名声,《箭士柳白猿》的公映也指日可待吧。就像当年火了《集结号》,由张涵予主演的杨树鹏的那部小成本处女作《烽火》借机上映。(深陷在纪念内战英雄情结里的张涵予在《烽火》里倒是演了一个二十九军的低级军官,此节颇得玩味)没法推出从《倭寇的踪迹》到《师父》——徐氏硬派武侠的进化细节,因为缺了中间一环。

2 《师父》武戏的拳拳到肉不禁使得我在看那部《卧虎藏龙2:青冥宝剑》预告片的时候兴致索然。电影里穿插着《火烧红莲寺》五块钱特效对武打的运用,正是对时下武打片的巨大讽刺。观众们在看了《师父》的打,再看《师父》里那部《火烧红莲寺》,悟性再差的也自然觉得可笑了,这是徐的功力。但同样的观众日后坐在电影院里再看那些凌空十几米的飞檐走壁,却不再会觉得可笑。王家卫没有办法的事,徐同样没有办法。

2.1 观众的文化素质永远是中国电影这水桶的最短一片,师父是真会且真教,徒弟得有起码的资质,不然给你真东西也接不住。电影里那句台词“刀法我给了,得多少在你们”就是这个意思。生源太劣,师父不出走就会饿死。徐浩峰电影里的信息量历来都是不小的,《师父》里架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它同样不是以情节取胜的那种电影,它的叙事方式与看惯了都市爱情与青春题材的观众熟悉的那类情节迥然相异。但这并不是徐氏的错,对于那种只会感叹“蒋雯丽真是老了”的观众,真要迎合她们你不如把任何一部电影都安排进满满的活色生香。

2.2 郑山傲在片中替陈识找的第一个徒弟,演员不是张亮,而是跳舞的张傲月。徐浩峰找来舞蹈专业的张傲月与裘继戎,是因为他认为现代很多武人的日常训练不如从前规矩,但是舞者的训练反而不曾懈怠,找来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在模仿上会更轻松地传递一些徐更想看到的效果。这里面的细节,可以去看徐浩峰的《坐看重围》。

2.3 白俄舞女的舞蹈,“大腿肌肉运用之妙,近乎拳理”。这不是徐在讲笑话,他的书中尽是这类桥段。不仅是舞蹈家,还有从摔跤手,从拳击手,从足球运动员,挑山工等人身上,尽能被他看到拳理的相通之处。外行人只看懂了女人大腿的好,却看不到门道,亦看不到内行人的目光。如果看得出,也便是内行人。可如果内行人真这么多,社会怎至于今日?


<图片1>



3 电影中外地拳种来天津开宗立派的规矩和潜规则,甚为腹黑。除了徐浩峰,没人讲过这类事。不便剧透。

3.1 《师父》不仅带我们看了看逝去的武林,它还额外告诉我们传统武术没落的其中一个内因。或是最重要的内因。

4 戴立忍饰演的高手拿的是子母鸳鸯钺,十一年前笔者在师父那亲眼见过这东西,八卦门的招牌兵器。八卦门这位瘸了一条腿尚能伤的了陈识,即便最终败了,看官也自然应该明白导演的用意。王家卫的《宗师之路》里见识过北方拳“打人如挂画”,不知道那时候有没有后悔最初以咏春取材格局小了些?作为《一代宗师》编剧之一的徐自然比王更明白民国时什么才是国术里的头牌,咏春在整个民国时期都是未入流的角色。影片中北方的刀是给当代人看的。

4.1 八卦掌高手与廖凡饰演的咏春师父交手后互换了兵器,后者使的得心应手。徐浩峰在书中便写过作为中国三大内家拳之一的八卦掌在拳理上有一些部分和咏春拳是很像的。好奇者可移步徐氏书架。

5 郑山傲口中的韩大哥是韩慕侠?

6 希望下次其它电影在描述战争年代的军人形象时,能像《师父》里刻画地这样给人以压抑感。有枪的人不同于武行,可以没有规矩,可以不择手段。时代的变革,始于此。

7 观众们会理所应当地觉得电影里的脚行是跑龙套的设置,其实不然。脚行在电影中几次出现都是在讲“理”。你能在里面看到这个远去的陌生时代人们还恪守的一些规矩,今天的人们已经不大理解《师父》里人们的性情,就如同从民国望向春秋,民国的人也会觉得春秋大义近乎迂腐儿戏。韩寒讲小孩子分对错、成人看利弊,可从没说这是对的,更没说是该引成人的做法为尊。他点出那句话恰恰是在批判成人那套,只有愚蠢到极致的人才会自然去对“看利弊”的做派点头称是。那些看利弊,无规矩的社会最终会引向毁灭。

7.1 观众会忽略的精致不止这一处,比如耿良辰看出那个假扮成脚夫的刺客,是因为长年累月在外干活的脚夫,小腿不可能如此白。人们感叹讲好故事的电影少,因为讲好故事的电影首先需要有一个留心生活细节的人去讲,我们的电影人是急功近利的,我们的电影产业是粗制滥造的,贾樟柯说过从前要花很长时间去讲去学的室内规制这一项所需的时长,就已经超过了现在很多电影整个生产的时长。有心人太少,有耐心的人也太少,所幸宋佳口中那个优雅的导演,他是个有心人,也是个有耐心的人。

7.2 邹馆长告诉林副官,他要参加陈识的开馆典礼不能穿官服,这是坏武行规矩的事。林副官问了一句有这规矩吗,邹馆长回答是。林是有枪的人,但他随即让卫队解散,自己和侍卫开车回去,把那身军装褪去,换上便装再来。没有第二句多余的话。


<图片2>



8 《师父》或许会使得女性观众有些消化不良,因为它过于冷静。但是对于男女世俗的部分,却又像张爱玲的笔法,再尖酸刻薄的地方你都挑不出半点瑕疵。它要做的从来不是妥协,徐浩峰在《国士》里写过:“追求取悦于人,是衰败之兆”。《师父》的文学修养就是我直接了当地打了伊一巴掌,但是我给你的枣是你挨我这巴掌之前提着灯笼也寻不到的。

8.1 宋佳的旗袍很风韵,白俄女子的腿和颜都是上乘,有那么个瞬间甚至会忘记它们亦会衰老。

9 陈识带咏春北上,最终未能如愿。电影的宿命正是主人公的宿命。笔者可以预见,《师父》这无根之木难以留存太久,一旦从影院下架,《师父》造的声势就会被更庞大的娱乐至死所淹没。劣币不仅在驱逐良币,亦在影响整个世道人心。

9.1 《倭寇的踪迹》上映时,我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现在又可以拿来用了。
也许是你从来不曾想到的一种武侠片。突破你过去所有对于同类电影的印象和概念,从名利搭台的古装动作大片的包围中旁逸斜出,在时间里冷冷的留下一道血痕,在各种统计数据染指的方向铩羽而归。此番过后,武侠片世界的一切还会回到之前浮躁和浅显的状态,但毕竟有过一部正统之师曾经孤独地杀向深邃。

10 徐浩峰《武士会》里有言:“在一个异族女子面前,汉人的一切都显得虚伪”。

10.1 电影中刻画了那位卖茶汤的异族姑娘,美丽善良,快意恩仇,勇敢坚韧。从《倭寇的踪迹》里的波西米亚妓女到《师父》里与耿良辰互生情愫的买茶汤的街头姑娘,异族女子是徐浩峰笔下和镜头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符号,她们象征着概念之外的存在。那个概念曾被王朔,被古龙,被毛姆,被施耐庵诠释过,淋漓尽致。

10.2 徐浩峰不愿用过多的笔墨去批判他没办法左右的那个概念,他只愿留一个寄托。他找到了最好的寄托。《倭寇的踪迹》里,波西米亚妓女对男主说,在我们那一个女人为男人冒过险,那个男人就是他的“塔塔”,你是我的“塔塔”。后来汉人们听到其他的波西米亚妓女口中的“塔塔”,便来问,得知是命运的意思,都哄笑作罢。

10.3 在创作《倭寇的踪迹》时,徐浩峰就曾表达过如下观念:“女性不见得习武,但是女性的审美对一个民族太重要了。如果你这一代女性都只喜欢中性的男人,那这个民族的未来一定会有问题。如果女性喜欢的是英武、遇事有决断力的男性,那这个民族一定会很强大”。


<图片3>



10.4 异族女子的符号是作为对英武正义角色的欣赏者形象而存在的,重要的是她们有自己的判断,凭借的不是直觉,而是经验。这需要明理,需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仁,什么是不虚伪的义,明白强者是保护人而不是欺负人,只有弱者才会欺负比自己更弱的人;明白真正的英雄不一定随时随地外带光环,很可能是一个斗争过后蓬头垢面的存在;明白侠的精神不在于武艺超群,而在于挺身的热血;明白一个貌似柔弱的人在关键时候的担当才是值得敬佩的,而那些饱含作秀成分的套路则是值得唾弃的。在这样的异族女子面前,以耿良辰为代表的那部分男人只需要做回顶天立地的人,不需要再去学那些技巧、手段、方法,去研究如何对话、发展,进退拉锯,事情会回到它应有的样子,本该纯粹的事情会获得一种简单。

10.5 “不择手段是人杰,不改初衷是英雄”,徐笔下写满了不择手段的人,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也多是人杰,男人们渴望做人杰,女人们其实也只是喜欢人杰,而且她们认为人杰就是英雄。不是她们没见过真正的英雄,而是她们没见过真正的英雄比人杰更风光,所以她们从来就认不出那些英雄。很可悲不是吗?舍一事才能成一事,成仁取义的人往往被舍掉的竟然是他们应该获得的尊敬。女人根本不管什么是不择手段,什么是不改初衷,只看你是否做到了人杰,只要做到了,便接着可做她们的英雄,便自有五彩祥云等身。

10.6 既然标准是这些人定的,那所幸安排异族女子的存在,这些性情中人的出现对于汉人是陌生经验,无从质疑、驳斥、批判,她们扭动的腰身比汉族女子锁在闺阁里的腰肢更柔软,且柔中带刚。她们的美好就在于她们即便戴上面纱也能一眼认清英雄的原貌而不是汉人认为的英雄应该有的样子。所言归宿,应至于此。

10.7 电影后面耿良辰身负重伤坚持来到距茶汤女摊位不远的街口,靠在墙边望着她,她是他坚持着没有立刻死掉的信念。但临到这时候,却不愿上前吓着她。夜色中守着耿良辰摊位等他回来的异族姑娘,一如《连城诀》末尾在昔日山洞下守望狄云的水笙。姑娘焦急的模样让人心疼。如果电影中关于茶汤女的镜头戛然而止,她不知他最后的命运,这份牵挂,会更摄人心魄。徐动了私念,想给天使多几个特写。

10.8 “耿良辰狠看她一眼,转身离去。她是这辈子记下的人,下辈子碰上,要认出她”。
——徐皓峰《师父》

 3 ) 实在看不出哪里好。

    看了开始十分钟,就知道本影片的对白表情就是一个调调:装逼。各种装逼各种苦大仇深,我心想这么高评分的片子,看场景对白不合我的口味,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还是耐心往下看吧。
    看着看着又不对味了,这天津各大武馆的身手怎么跟男主的徒弟一样是练手上功夫的?传说中的南拳北腿、北方著名的太极八卦形意八极拳法呢?再说了,我这外行都知道,练拳先练腿,站桩都不稳何谈“功夫”二字?导演宣传的硬桥硬马、拳拳到肉就是这样的吗?
    1986年看少林寺开始,还有武当、南北少林、自古英雄出少年等等,那个年代国内还没有使用过“威亚”这个技术,那些个演员明显就是真正练习过武术的,一出来摆一下架势,我这外行就看得出来,为啥呢?看看演员的步伐、桩步就晓得了,这些电影拍得才叫写实、拳拳到肉。而90年代李连杰到香港拍的黄飞鸿系列,虽然吊威亚是基本技术,但是看人家动作导演设计的,即使是虚的,也让人赏心悦目啊!
    感情你这“写实”就是全部玩手活?
    这个音效也是日了够了,俩人双手对打,竟然玩出两把铁器的摩擦音。
    还有啊,小偷叫人来找场子那一段,打手排排队过来是给你陪练的吗?现实生活中会出现这种情况?别说小流氓了,就是一群中学生打架也会一拥而上啊!
     徒弟拜个武师父,就从脚夫变成淡淡忧伤的哲学家了,时不时来几句富含哲理的话。
     不是傻子的都知道,拿长兵器到小巷子去打那是找死!想不到这么多家武馆的馆主全是饭桶!还有啊,您一武术名家,拿给马切饲料的铡刀来当兵器是为何?羞死王五的后人!羞死李书文的后人,羞死董海川等等民国武术大家的后人!
    还有一个,民国时期广东本来就盛行武馆,您这玩咏春的干嘛不在佛山好好的开馆授徒?硬要扮过江龙闯到天津来呢?另外,既然规矩是踢8家武馆才能立足,又有什么本地徒弟什么什么的,蒋雯丽凭啥相信他派徒弟踢了7家、却不是打算开馆立足?打个比方,你去爬黄山,您都坐索道到了玉屏楼了,然后告诉人家不是来爬天都峰莲花峰的,而是马上坐索道下山;再打个比方,您和MM开好了房,洗漱完毕、只穿内衣都已经钻到被窝里了,然后您告诉我,你俩是纯洁的XX关系,啥事都不会发生,然后我就信了!然后我就信啦!!然..后...我...真...的...就...信...啦!!!
    谁信哪!

 4 ) 专访 | 徐皓峰,凭借道德和信念拍《师父》

知道能采访徐皓峰,高兴了好久好久。他的武侠小说好看到会不知不觉通宵看完,他的影评能让我对电影作品有完全不同的认识。操纵文字的徐老师睿智、精炼、博学,是个高手。

那时就觉得,他的电影是需要最好的演员最考究的剧组才能拍出来的。到了《师父》,决心做商业片的徐导演做到了。他的民国武侠干净传统,又薄又尖锐。是与小说完全不同的好看。

一阵忙乱之后,终于见到他。语速很慢,动作儒雅。我说,徐老师您好,我是您小说的忠实读者,《师父》之后,也彻底成为了您的影迷。他就憨憨的但是特别真诚的笑。

采访时间被严重压缩,刚开始的时候我边听他讲,边在心里催,徐老师你快点快点快点,问不完啦。还好他的回答给了我好多惊喜,会很快投入到与他的对话中。



《师父》中最大看点是各种冷兵器,其中尤以咏春拳的八斩刀亮眼。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角度切入影片?
徐皓峰:当时我是去了黄岗起义纪念馆,看到农民起义的时候用的是标准的咏春八斩刀,这是中国底层老百姓普遍会用的一种兵器。我当时的兴趣就是,既然它是在晚清和民国普遍使用的,如果现在我把这种造型和它的刀法拿出来,会不会勾起现在一代年轻人遗传基因的遥远的记忆。这就是他们爷爷辈曾祖父辈用的一种兵器,并不是咏春所独有。
我是有博物馆嗜好的人,如果在博物馆发现一个东西能给我的创作刺激非常大,会非常欣喜。而且这个东西不仅是南方有,北方的八卦门也有,方法和训练方法大致相近,只是造型稍有不同,八卦门叫单峰剑。

在这次金马奖中《师父》拿下了最佳动作设计奖,一同入围的还有一众香港动作指导,您认为您的武打设计和他们的不同在哪里?
徐皓峰:他们都是成名已久的,成体系的。我拍了三部电影,到《师父》才大规模的展示我当时采访来的兵器的用法。所以金马奖给我的主要还是在创新意义上。

娄烨导演评价说《师父》开创了一个神秘的电影门派,您觉得自己电影的神秘在哪?武侠风格又是怎样的?
徐皓峰:神秘应该就是武林的典故和新武侠文化大相径庭,违逆了常识,所以他觉得神秘。

《师父》中有一个段落是廖凡开武馆时放映电影《火烧红莲寺》。为什么会选择放映这部影片?
徐皓峰:因为它是武侠电影的始祖。 还有《蜀山剑侠传》,它是武侠小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我的片子里出现这两个,也是有一个致敬的意思。

我记得您在《刀与星辰》里面也写了对于武侠电影的评论,您说《蜀山剑侠传》这种是将武功仙侠化超人化的,会不会下意识的用它们与您尊重的写实风格做对比呢?
徐皓峰:所以这就是我电影里的台上台下。我自己觉得有导演快乐的一场戏,就是台上放着《火烧红莲寺》的时候,台下真实的武林人士在看着,他们看得竟然还很着迷。这是我觉得好玩的地方。

我以前看您小说的时候也特别着迷。所以就有一个疑问,您在改编自己作品,把它们影像化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具体处理?
徐皓峰:谢谢。它的整体思路是,由小说到剧本,整体的叙事线、视角都会不一样,同样的故事要换个视角和叙事线来讲。从剧本到影像,因为影像有巨大的概括性,我的编剧写了半天,但是在现场一拍,如果你是敏锐的,可能一个镜头,就能把你剧本里的意思完成了。所以它在分寸在结构上都会有变化。

这已经是您跟宋洋的第三次合作了,他也算是您的徒弟,您对他怎样评价?
徐皓峰:他还是需要到更广阔的天地里飞翔,可以出师和其他更优秀的导演合作了。

他的表演完全是您想要的气质吗?
徐皓峰:对。这次我跟宋洋有个君子之约,合作三部了,这部跟头两部的变化比较大,这个人物是一个悲壮的人物,如果你顺利完成了,估计大众和导演会认可你,那么你就需要再多有一些经历。所以拍《师父》我俩是以相互告别的心情拍的。

昨天在MOMA也重看了您的前两部片子。在看前两部时我觉得它的叙事是不断中断的,不会那么流畅,但这次就会更完整更商业,这是刻意调整的吗?
徐皓峰:对,没错。因为这次做的是大众电影,大众电影讲故事你必须得给观众一个道德与信念的基础,这样他才能对人物和事件有更强的代入感,所谓感同身受。所以《师父》从这个线索讲。头两部电影,一开始的定位就不是大众电影,它是去电影节的,它的受众方向是不一样的。头两部电影就不是用道德和信念这种大众观念所拍的。

不是凭借道德和信念的话,《倭寇》和《柳白猿》凭借的是什么?
徐皓峰:我是直接在讲社会结构。其实《师父》也讲了社会结构,但是我是通过道德和信念撑起的。现在电影市场好了,我们做商业片。但是商业片的概念也是非常混淆的。头两部电影中商业元素都在,但它就不是商业片,它的叙述方法不是。像威尼斯电影节罗马电影节,商业片是去不了的。虽然有武打场面动作场面,甚至比香港武打还要强一些,但是人家看的时候还是定位很清晰。

看样片时我就注意到《师父》的音乐非常棒,它有一点怪,跟影片又贴合又分离。前两部也是一样,音乐和音效都用得很满。对此您在制作中提出了什么样的建议?
徐皓峰:是的。我当时写的是租界文化,就要求里面一定要有西洋色彩。它是讲活在租界里面的中国人的群戏所以一定要有西洋的味道,又有中国的背景。这次的作曲放了很多现在已经不让用的故宫的古钟,这些东西。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你觉得奇怪。

就像《箭士柳白猿》里面也出现了很多次的钟声。
徐皓峰:是的,这些故宫里的古钟、法锣,现在你再去故宫已经听不到了。那就来看《师父》吧。呵呵。

《师父》里有个重要的道具,就是宋佳放了烟的戒指,我查了一些资料,但是没有查到它。
徐皓峰:那是当时在美国贵妇中流行的,一个抽烟的支架。它的好处是,女人抽烟不会熏黄手指。它的上面可以有钻石、翡翠。好看,又有气势。

王家卫导演也拍了您的编剧作品,他拍民国武侠时候的“讲究”是把服化道做到极致,比如精致的旗袍、光影、镜头,这些能被强烈辨识到的。您的电影中的“讲究”或者形式感则更多是给内行看的。您给我们再讲讲吗?
徐皓峰: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吧。哈哈哈,我是做这个的。比如以前中国人管谈判叫做茶叙,就像《师父》里面通知廖凡那段,就是典型的茶叙。它通过摆茶碗的方法来交流,那其实是一种语言。

做了这么多的功课,会不会下意识对观众的要求也高一点?
徐皓峰:观众不用做功课,他们直接看我的电影就好了。观众只需要看结果。观众是一个自然物,看得懂就看,看不懂就不看。

从拳脚到兵刃,描写咏春的作品已经很多了,您觉得咏春已经被“掏干净”了吗?
徐皓峰:八斩刀还没拍过嘛。所以就有了《师父》。呵呵。

下一部作品您打算拍什么呢?还会改编自己的作品吗?
徐皓峰:还在选择。我就是改编自己的作品。但是选择哪部就要综合的看了。人啊,资金啊,还有创作的状态。

除了您写过评论的那些电影,还有哪部武侠电影是您喜欢的?
徐皓峰:有些老电影经常被忽视,比如刘家良的《烂头何》,你可以回去看一下。



采访结束后,我边收拾东西:
我:徐老师,您的电影和小说我都看过了,今后还会做话剧吗?(指《北京无冬天》)
徐:话剧啊…哈哈哈哈,找你来演吧。
我:好!!!!!!!


本文发于 不散 ,来关注吧~
<图片1>

 5 ) 江湖事,事过不问因由(涉徐浩峰作品涉剧透,慎入)

等了快两年,终于上了,满怀期待的入场,院场空空。也对,如果真的满场了,不合情理。 在徐浩峰的影评集《刀与星辰》中,可以看出徐浩峰对陈凯歌是有一定推崇的,认为陈凯歌是当代导演中有文化的。与之相对的就是没有文化的,比比皆是。这是一个笑话,说的是那些年的文艺圈不像现在这么轻浮,谁的片子好看,谁的片子不好看都有公论,而片子拍的不好,只有一个评价,这个导演没文化。 《道士下山》的电影版期待了很久,虽然我很理解徐浩峰对陈凯歌的推崇,但是谁能想到《霸王别姬》和《无极》是一个导演拍的,所以在没看到预告片之前我还抱有一丝希望,但看完预告片,唉,让老婆自己去电影院吧,我不浪费这个票钱了。当年看一个访谈,说最早的《霸王别姬》是81年的岳华版,但反响不好。后来徐枫找陈凯歌拍电影版《霸王别姬》,陈凯歌不接,说功力不到。后来过了些年,陈凯歌说可以了,这才开始。读到以上这段文字是在看过《无极》之后,为此又刷了几遍无极,最后终于看明白了一些,其实《无极》还是写了些东西的,比如体制,思想等等,但都是一个点,一层皮,没有深入。而之后的几部电影更是流俗于表面,只是抓热点,而不去剖析背后的东西。再类比一个导演陆川。处女作《寻枪》其实是姜文的作品,应该是大家捧场,成名作《可可西里》其实是类型片,抓的点好,不是导演的功劳。到之后的《南京南京》《王的盛宴》《九层妖塔》全都是抓眼球的路子,而片子本身都不堪入目,开始玩路子了。回到正题,陈凯歌毁了《道士下山》所以纵观一下拍摄前后,徐浩峰几乎没有露面,没露面就不用多说话,不然都不知道说什么。其实前后也说了一句,是好奇陈凯歌会拍成什么样,当然,没有然后了。多嘴一句,想起《三体》电影版拍摄,媒体访谈刘慈欣,怎么找一个网游公司拍片,不怕拍毁了。刘慈欣说,有的拍,总比没的拍好。想想当下《芈月传》的改编权,唉,一言难尽。 《倭寇的踪迹》如果剖去打斗场面,其实也是一部难得的好片,虽然台词不像一般电影一般流畅,表演略显生硬,但与电影要讲的故事,还算贴合,慢慢看,有味道。但加上打斗场面就完了,写小说可以硬一点,写实一点,但电影如果这么拍路子就错了。小说是小说,电影是电影。电影里的文戏把小说里的留白意境拍出来了(今年的《刺客聂隐娘》类同,现在影人浮躁与网络小说一般,恨不得掰开揉碎让你明白,就是因为写不明白,拍不明白留白的意境),很难得,但文武脱节,文戏里的冷笑话放到武戏里就变成了一个大笑话。 《倭寇的踪迹》或许让徐浩峰明白了电影应该怎么拍,所以看《箭士柳白猿》的预告片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武戏变得好看了。可是左等不见上映,右等不见上映,想来是投资方对徐浩峰也没有信心,搁置吧。 到徐浩峰为《一代宗师》做编剧,跟墨镜王学习学习,算是出师了。再拿《镖门》练练手,赚个口碑,行了,可以自己玩了,陈凯歌自己玩蛋去吧~sayounala。 以上算是这个电影出品的背景资料。 《师父》出自徐浩峰短篇小说集《刀背藏身》开篇第一个故事。短篇小说,有多短?一本书不超过20万字,平均每个故事在3万字左右。三万字能讲一个故事?可以,只要作者有文化。对应的就是网络小说动辄几百万字,但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在这里我就不复述电影或是小说的剧情了,捡能说的,说一说。 开武馆是有难度的,不是想开就开。这在很多电影里都有先例。从《倭寇的踪迹》到《叶问》到《一代宗师》到《镖门》都是如此。不是你功夫高,拳头硬就能开,玩规矩一样玩死你。《叶问》里叶问胜了,但事后洪爷来讲规矩,叶问就认为是为难自己,其实不是为难,而是难为。一行有一行的规矩,入了一行就要守,不守,迟早出局。有了规矩,就有了变通,踢馆是个技术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伤了人情,门开得了,但开不下去。所以让徒弟去。电影里有一段没有明说,师父是不能认耿良辰这个徒弟的,只能说跟我学过,但我管不了。不能认这个徒弟,但也不能完全不认这个徒弟。不认徒弟是面子上不伤人情,认了徒弟是名正言顺的继承踢馆成功的事实,认不认是个面子上的事。 再说一下耿良辰的身份,脚夫。注意开头的时候就是,耿良辰初见师娘的那段,脚夫在拥挤的道路上拍打前方的汽车,再到后面后面脚行老大带人群殴耿良辰,可见其实脚夫还有有一个隐含的身份就是混混。脚夫,扛包,这种苦力活,车场码头在戏剧中也是打架斗殴的多发地带,他们其实都是有别于职业混混的类混混。而混混和武行是对立的。在徐浩峰的《武士会》中详细的解释了,中国从古代到民国的制度管理问题。庙堂的归庙堂,江湖的归江湖,百姓的归百姓。一般百姓家庭有了问题,要靠长老,士绅,先生解决,本人德高望重,以道理决。只有民间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上到衙门。这是庙堂与百姓中间的一条线。街面上的流氓、混混,士绅等等管不了,衙门也管不了,那谁来管?武行镖局管,武者管理街面秩序。电影中陈识多次强调耿良辰是个小人,不仅指他觊觎师娘,同样指的是他的身份,不入流,毁了就毁了。 在徐浩峰的武林体系中,师徒关系是颠覆性的。巧合之处可以回忆一下民国时期王度庐的《卧虎藏龙》碧眼狐狸和玉娇龙的师徒关系,同样是师徒之间互相玩心眼,都是藏着掖着。《道士下山》小说中彭家的师徒关系只能算是管中窥豹,到了《武士会》中李尊吾前后几段师徒关系已经鲜血淋漓。真正的传人不好找,也不好教,得到一个大才是师门大幸。电影中陈识一次次感慨耿良辰是大才,说不可惜是真格的。说到此,那为什么不收郑山傲介绍的弟子,不仅仅是陈识看出此人难为大用,更是因为传承隐秘,不敢收,不敢留,不敢教。段姓弟子离开前磕了两个头,第一个是见师父来了行礼,第二个是郑山傲示意下的离师拜礼。这个徒弟收的儿戏,走的也儿戏。反观郑山傲要学陈识八斩刀近身缠斗的真功夫,同样要一个头磕在地上,功夫是陈识磕着头学来的,不论谁要学,也得磕着头学。一个门派的秘密,或者说真功夫,是极其隐秘的,按照徐浩峰的说法是法不传六耳,所以哪怕是师娘都不知道耿良辰真正学拳的地方是在外面。按照小说里,耿良辰受伤回天津想起师门功夫就要毁了家中拳桩上的秘密,在电影中是陈识自己毁的。这代表着一个门派的不传之秘。说到这儿,想起老舍的一篇小说《断魂枪》,哪怕无后,无传人,传承宁可断了也不能轻易传给外人。 说回来,陈识说耿良辰是大才,可以教真功夫,是因为耿良辰能学会真功夫。但陈识自己又何尝不是大才,将一门功夫练到极致的,哪个不是大才。耿良辰安心受师父摆布是认定自己可以全身而退,但最终还是死在一口气上,陈识何尝不是如此。什么样的师父教什么样的徒弟,教出什么样的徒弟。 陈识与郑山傲在关于真功夫是否应该传世的对话中说道,师门重誓,一代里面真传不能超过两个人。这种师门传统是否是阻碍国术发展的根源?首先有一个问题,就是教拳是不是可以大班授课。其实不止是武学,古代的私塾,族学也一样。大班授课,教的都是基础知识,深一点的也是传世显学,真正的知识还是只有世家少数人掌握,同样也是私学。而私学不是想学就能学的。其实仔细想想现代学校也一样。义务教育就是大班授课,大家学的都一样,区分的是分出三六九等,层层筛选。到了高深处必定是导师制,而导师制是因为必须要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因材施教,这样的性质注定不能大班授课。武术,更有甚之,不是不教,而是不到火候教不了。 片中两段师徒关系,一段在陈识耿良辰,另一段在郑山傲林希文。都是同样的师徒互相算计。郑山傲借林希文军阀的关系以为找到了武行的出路在军队,却错估军队的野心与胃口,这一点与邹馆长相同。规矩是历史的沉淀,哪怕现在看来再无理再不合时宜,在当时必定有其深刻的意义。其实满口规矩的天津武行犯了武行最大的规矩。军阀插手武行,是庙堂深入地方,插手街头政治。断了乡绅世家的乡党制,中国古代讲人制,人制依靠的是德高望重的前辈的人情威望,靠的是乡邻百姓的口碑,一个人的道德高度决定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庙堂深入地方,不讲人情讲法制,坏了人情。将乡里政治从道德约束变成律法约束,失了礼,这个礼是孔子的礼。但其实军队与武行从来也是关系不断的,只是其中有个度在。武学出于军中杀人技法,形意拳脱胎枪术,有传闻承自赵云,后传姜维至周侗至岳飞。陈氏太极据说根源 也是戚家军。军士退伍,藏兵于民,这是武行之始。到后世武师参与军队团练是回归。虽然有这样的因缘但还是要守住一线。 林希文欺师灭祖,自以为与邹馆长达成了共识,却不知踏破了底线,天津武行借陈识之手报仇,斩断军阀深入武行的手。邹馆长老谋深算,衣服代表身份,军服代表军方,换了便服代表武行,这是为杀林希文埋伏笔。 之前看过一个朋友说,天津国术馆叱咤风云的内家拳三门,太极,八卦,形意都没有出场。其实不然,只是隐去了名字。看过一个访谈,说徐浩峰送廖凡去练武,言明,学明白了,打的是那么回事,就说我们打的是咏春,如果没练明白,就换个名。电影里陈识是明说自己练的是咏春了,这是练明白了,可以让内行人看了。但其他人恐怕是没练明白。郑山傲的角色在小说中是八卦高手,与林希文对打最后手指按在林希文脸上这是小说中的一个桥段,八卦掌的绝招金丝抹眉,废人双目。小说中郑山傲与陈识切磋,见识到陈识的标指时感慨,八卦掌里有一招金丝抹眉专废人双目,还在想是不是只有本门有这么一个绝活,但见到咏春的标指异曲同工,可见天下武功有相通之处。但在电影里,这个相通之处就变成了八斩刀的近身缠斗与挟刀揉手的技法。完全不提金丝抹眉,是怕引出八卦,引来麻烦,误会。内家拳里八卦门在片中有关照,可以看演员,有名有姓,也可以看兵器,均有出处。八卦门一是金士杰饰演的郑山傲,兵器是用鸳鸯钺的戴立忍,包括用大闸刀的陈观泰。陈识对郑山傲八斩刀近身缠斗之时,郑山傲入了魔障,刺伤陈识,也借此逼出陈识的杀招。切磋不是分胜负分生死,陈识懵了,不敢动手怕引起郑山傲作为武者的下意识反应,只能大声喊郑大哥,后见无用才刀架脖子自己爬起来。这是一次不胜不负。说起来这一段也是后面林希文算计郑山傲的铺垫,学刀时作为徒弟的郑山傲暗算了陈识想逼出绝招,后面师父郑山傲以为徒弟表演时打错了,却不料是真动手被算计,乱拳打败老师傅。同样是照应前文郑陈对决,林希文也逼出了郑山傲的绝招金丝抹眉,但郑山傲看见段锐的枪退缩了。既然不能留个善名,至少留个善终。陈识对八卦门的鸳鸯钺,初一探输了半招,再一探算是赢了,但考虑到戴立忍的角色行动不便,其实是个不输不赢。陈观泰的大闸刀是从《武士会》里出来的,讲刀法其实不在劈砍,在于抹,劈砍都是为了掩饰,刀锋回来时抹的一下才是杀招,用大闸刀是为了用身体感受刀抹回来的那股劲。再多一嘴,小时候听《白眉大侠》里面说白云瑞的绝招回光返照绝命刀,一刀劈过去你躲了,但刀抹回来才正要命。其实很多真东西还是藏在这种看似玩笑儿戏的东西里的,明白的自然能听明白,不明白的,也就当个笑话。电影中天津本土三大高手其实都是八卦门的不同分支,虽然没有提名,但也算是点明了地位。三个演员中,陈观泰本人就是武师出身,算是有真功夫,本人练的是大圣劈挂,但说到底是外家拳。所以内家拳,不显名,却有出处,不输不赢,都留个面子。 破大闸刀的是鸳鸯钺,临阵换兵器是片中一个精妙处。八斩刀对鸳鸯钺,陈识大意一上来就被制。奇门兵器有奇门用法,一个门派的兵器是一个门派武功的代表。咏春长短桥,标指,小念头,都是近身缠斗,取中取直。片中演绎多次的八斩刀就不说了,基本是拳法的延伸。对阵小混混的长杆也有名头,是咏春的六点半棍,《叶问》里工厂一段也用过。六点半棍是长棍,而且较齐眉棍等长的离谱,但握法却只是一端,看似大开大合其实还是小范围缠斗的路数,棍法在于双手所握的方寸之间。那鸳鸯钺呢,《童林传》中有过介绍,四尖九刃十三锋,专制长兵器。《一代宗师》里提到八卦掌贼,贼在何处?不走寻常路。八卦掌打的是弧,绕的是圈,与咏春其实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电影中陈识与戴立忍两次交手,最后虽然赢了但其实没有见到八卦门弧圈的真谛。戴立忍递兵器算是惺惺相惜,也是考较,我八卦门的真功夫没使出来,你赢了我,有没有领悟我门武功精妙之处。陈识接过鸳鸯钺破闸刀,这是武功的相通之处,一通而百通。从武功上讲,奇门兵器的克制性在这段闸刀对鸳鸯钺中表现的非常明显。说回头,在武馆中陈识对闸刀阵的时候,有试探的成分,但未尝不是没用真功夫。只是兵器上克制的太厉害。观后文巷战,八斩刀作为水军近战兵器对于传统长杆兵器的克制是相当有效的。刀挡一别就可以把对手的长兵器别飞,同时另一手的武器可以伤敌。但对抗闸刀不行。闸刀太长,太宽,且重而厚,既是武器也是盾牌。刀重刃长,一只八斩刀根本控制不住闸刀,但如果双手八斩刀控制闸刀,闸刀却只需要变换一下角度就还可以伤人,因为锋刃太长。但鸳鸯钺不一样,四尖九刃十三锋,一只鸳鸯钺就可以用两只爪角控住对方的武器,而且控住的同时,有尖有刃有锋,均可伤人。观影的朋友可以着重看一下最后巷战的部分是否如我上文所言。 电影结尾做的算是一个团圆的结局,暗示了很多。小说最后是个不得见的结局,不得团圆,也不作暗示。不能说好坏,只能说喜好,各有千秋,但我喜欢电影的结局。郑山傲的结局是去南美洲,女主角开始也说自己最好的结局是嫁到南美洲种可可。南美洲是那个年代的一股思潮,未开发的处女地,代表远离尘世,远离闹市。种可可其实说的是喝可可,在南美洲自己种,自己喝,自给自足的生活。 本片的配乐啊,怎么说呢。有些地方刚刚好,配合着影片中打斗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但结尾一段,印象最深就是陈识破门逃出武馆时,配乐悠然响起啊,脱戏啦。剖去这一段吧,其他的部分都很好。 本片的台词部分,虽然有嚼头,但还是很生硬,这是小说转化成电影的一个必然问题。书面语言向口语的转变。插一句,网络小说之絮叨多少也是因为口语性的叙述无法满足语言的精炼要求。 文戏的留白,徐浩峰的电影《倭寇的踪迹》,参与的电影《一代宗师》,再加上这部《师父》在留白的方面都做的相当不错。这其实是一个你能用多少镜头语言把一个故事讲明白的问题。也是一个导演有没有文化的标准之一。把观众当成傻子的导演,自己才是傻子。 最后讲一个笑话吧。说胡金铨拍《空山灵雨》拉不到投资,就自己叫了几个老板,喝茶摆龙门阵。聊了一下午,忽悠得几个老板投资,最后叫好不叫座,投资方自认倒霉,因为的确是好电影。说导演拍电影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步是忽悠投资,投资我拍电影吧,一定挣钱,挣大钱。第二步是忽悠自己,你是大导演,你什么都能拍,拍什么都获奖。第三步是忽悠观众,来看吧,电影非常好看,不看后悔一辈子。绝大多数导演,在前两步都成功了,只是最后一步失败了。从胡金铨那个年代到现在,半个世纪了,绝大多数导演,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都是人家胡大导演玩剩下的,唉。对于现在的国产片,能把故事讲明白,就算是及格了。 2015年12月13日 夜

 6 ) 武术与江湖

  广东咏春拳拳师陈时北上天津,说是先报师恩,再振家业。天津作为当时的武术之都,提供了这样的舞台和机会。他找到天津武术界的泰斗郑山傲,一方面探讨拳理,一方面讨教迷津。郑山傲说,天津武术界不教真功夫。陈时说,一生只收徒两人。而这一段对话就成了整个电影的冲突所在。

  一、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是有各种各样的规矩组成的,街上不许见铁器,踢馆要提到第八家,面包要吃十五个,不管规矩多么稀奇古怪,但目的是非常明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津门武术界的规矩呢?其实,就是郑山傲所说的不教真功夫。至于为什么江湖立这个规矩?郑山傲并没有讲,就需要我们去揣摩。一是武学金贵,不能所传非人,糟践了好东西;二是人才难得,非大材难以传授。因此,相传是师父找徒弟,而不是徒弟拜师傅。

  不过,郑山傲津门风云三十年,真的就没有人可以传授真功夫吗?那不教真功夫的郑山傲,又要借此机会退出江湖。故事能这么简单吗?

  二、师与徒

  拳师要在津门立足,需要连踢八家武馆,这是武术界的规矩。郑山傲给陈识出了一个主意,可以教出一个天津徒弟来踢馆,不必亲自出手。并且,亲自从军队挑了一个苗子给陈识。

  前清的督司府是郑山傲的家,也暗示了他的政治身份与地位,给陈识挑的徒弟,自然也是军队出身,是林希文-郑山傲徒弟的随从,而习武之地恰恰也是在郑山傲家中,而不是其他任何地方。陈识教徒弟踢馆的事情,被郑山傲藏的严严实实,密不透风。不出意外的话,当陈识教会徒弟之后,那么他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峰回路转,车行脚夫耿良辰因为路遇陈识夫妇,尾随他们来到了陋巷,要与陈识比武,随后拜陈识为师父。当陈识看到耿良辰的材质,动了收徒之心,准备倾囊相赠的时候。他就犯了津门武术界的规矩,不能教真功夫的戒。也破了郑山傲要把咏春拳留在津门的局。

  当陈识告知郑山傲,自己收了一个徒弟之后,准备教授真功夫的时候。郑山傲突然拜倒在陈识面前,要求他教授咏春的功夫。他告诉陈识,当徒弟踢了八家馆的时候,津门武术界会请他出马,将徒弟赶出天津。为了稳妥起见,他必须学会咏春拳。注意这个规矩是郑山傲突然加上的,在此之前从未提过。另外,陈识说过一生只教两个徒弟,耿良辰算一个的话,那么郑山傲这一拜师,就算第二个徒弟,陈识之后就不能再传授咏春拳了。郑山傲的用意,依然是维护津门不传真功的规矩。

  三、里子与面子

  《一代宗师》中,提到有人活成了里子,有人活成了面子,邹馆长显然是津门武术界的面子,而郑山傲则是武术界的里子。出了乱子,邹馆长出面讲规矩,郑山傲出手维护规矩。但是,这一次他们遇到了陈识和耿良辰。

  耿良辰是大材,脚夫出身的他,学了陈识的功夫,踢了八家馆,削了天津武术界的面子。这时候,就需要郑山傲出马,维护津门的规矩。问题在于,郑山傲能否做得到这一点。

  郑山傲要求陈识教他真功夫,在学会之后,曾经要求与陈识比武。在过程中,郑山傲就想动手废掉陈识,可惜的是,陈识反手一刀逼在他的脖子上。而另一面,耿良辰在踢第八家馆的时候,陈识与耿良辰曾经动手,却被割断了背包带。事后,陈识说他比自己年轻时更加厉害。两相对照,郑山傲根本无法降服耿良辰,遑论维护津门武术界的面子了。

  这时,故事穿插了一段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情节,林希文出手打伤了师父郑山傲,并将此拍成了电影纪录了下来。郑山傲三十年的名声,一夕荡尽。这个局,据说是邹馆长与林希文商量好的,为的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林希文因此取代郑山傲成了天津武术界的里子,取代郑山傲来继续维护规矩。

  直到耿良辰被林希文暗算后逐出天津,陈识才意识到,自己辛苦教出来的徒弟,其实是为了郑山傲收山准备的。林希文打败郑山傲是不能公开的,但是他公开驱逐耿良辰,则是公开成为了津门武术界的第一人,活成了津门武术界的里子。

  四、脚行与武行

  陈识与耿良辰,一个是外人,一个是脚夫,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进入津门的武行。这涉及到一个身份的转变,如何从一个外人进入到津门,从底层的脚行上升到武行。

  耿良辰临死,回到了脚行,推了最后一班车。但是,我们知道,他在拜陈识为师的时候,已经离开了脚行。他的说辞是,师父说练武之后,不能再继续做体力活。(经名家指正,练武后的确不能再继续干体力活,因此耿良辰并没有说假话。此处的对白,应为一语双关。)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武行不再是劳力者了,脚夫却依然是劳力者。

  陈识在授徒的两年中,是生活在贫民窟里,表面上做的是木匠活。武行过来看,知道他不是吃的武行的饭,而是做的底层的活。上下有度,这也是规矩。

  一旦陈识可以在天津开馆收徒,那么他就泯灭了天津内与外的界限,也打破了武行与脚行的差别。而内与外,上与下,恰恰才是津门武术界的规矩所在。郑山傲为何阻止陈识教真功夫,其原因大概也就在于此了。

  小结

  苏格拉底曾经讲过一个洞穴的故事,故事中大部分人生活在洞底,被绳索牢固地捆绑住,在他们身后有一小部分人坐在火堆周围,通过火堆制造各种各样的影像,来控制洞穴底部的人们。如果洞穴底部有一个人,能够走出洞穴,那么他是否还要回到洞穴。如果,这个人走回到洞穴的话,他会遇到什么事情。

  在我看来,陈识来到天津,就是尝试回答两千年前,苏格拉底的问题。洞穴之中,是不需要真功夫,只需要维持好江湖就可以了。因此,陈识和耿良辰注定是要被驱逐出天津的。

 短评

制作上去了,恶趣味依然在。不掩饰对大洋马的喜爱,不掩饰几欲在每个带女人画面当场喷发的直男口味,依然是练家子、老规矩和民国武林那点破事,这次多了点编剧上的阴谋悬念。本以为溜之大吉就烂了尾,结果刀阵大法还是挺满意,当做视觉上的奇技淫巧也好玩啊。败在人物像兵器,还是没感情。

3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动作架势有板有眼,各种兵器五花八门,画面唯美清新,却并不沉闷。

4分钟前
  • 汤平
  • 推荐

三部开宗立派。这部成功踢馆。期待徐老师下一部更大成本的制作,能够弥补一下这一部的些许制作上的遗憾。

5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忽如一夜直男来,奇淫怪趣大腿开。

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动作干脆利落,台词有底蕴。文武齐全,年度最佳!

8分钟前
  • 曾经我是一朵花
  • 推荐

“这道疤,我留的,是你这辈子的荣耀!”这部电影从此爱上天津!

12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无规矩,不方圆;坏规矩,如缰锁。守规矩的,是庸人和蠢货;破规矩的,是强者和聪明人。所谓传统,成也规矩,败也规矩。需要传承,亦须颠覆。乱世的江湖,更见人心之险恶;逝去的武林,都在文人的笔端。

15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在那个年代,规矩很重要又很不重要······动作戏必须给360个赞,特别是片尾的那场巷战简直就是经典~宋佳不愧是影后,那演技啊·····穿旗袍演民国女子简直就是一祸水啊·····实在是让我这一女子都为之倾心啊·····

20分钟前
  • 黎声如雨
  • 推荐

北京电影学院教务处往事

21分钟前
  • 妖灵妖
  • 推荐

三星半。仍然是徐皓峰味道的武侠电影,所有人都端着演,端着说话,造成一种距离感。不过这个故事很有趣,有阴谋,有爱情,有牺牲,也有义气。而那些武学、门派、规矩之类的讲述,也一如既往的知乎体和科普范儿。让你看到更多的不同。结尾巷战犹如怪奇兵器展

2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廖凡有种粗糙的肉欲感,宋佳有种刚硬的妩媚态,蒋雯丽有种豁朗的柔韧劲,金士杰有种笑隐的沧桑气,黄觉有种闷骚的纨绔风。很合眼缘的五个人同框,期待值略盖过影片风貌。角色像是捏浮在画纸上,有钝感,缺少一点浑融。

31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依旧是徐皓峰式仪式感镜头与演员调度及写实武打设计,只不过这次终于用对了地方,观赏性和娱乐性显著提升,点映场笑点密集。前半段讲规矩,后半段讲气节,人物和故事都好看。剪辑利落巧妙,台词有风韵而不装逼,各式冷兵器一口气看到爽,动作设计精妙绝伦,铁质音响如在耳畔,看完只想拍掌称快。

3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最有意思的武打片了——恰到好处的舞台化、人物的卡通化及剪辑的程式化制造出了极具趣味的超现实画风,将圈子的仪式感、动作的韵律味和戏曲的表现力都发挥尽致。最后十八般兵刃统统上场的巷战堪称经典。唯一美中不足:廖凡毕竟不是练家子出身,身形沉重不服人。小宋佳惊艳。4.5星。

38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这样的功夫打法配上这样的剪辑,看上去更加的稳快准很,剪辑也给功夫带来另一种不一样的风味,一个大写的爽。表面上还是处处规矩的江湖,人物都要端出一股范儿,只是人物之间的感情始终上不来,就像功夫或者踢馆一样,一切很凌厉,一切又都冷冰冰的,没情绪始终也就少了情感冲击力。★★★☆

4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徐浩峰的电影,人物性格本来就是短板,找这些熟脸来演怎么看怎么怪,配乐太low更是完全出戏

45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差不多就是我的年度最佳了吧。极具风格,包括故事、台词、动作设计,和王家卫相比,在影像和配乐方面稍嫌不够精致。冷、硬、利落,消失的武林的大环境,动了情搏了命的小人物,全部中意。

48分钟前
  • 达到厂
  • 力荐

片子好不好?好,很好。喜欢不喜欢?不喜欢。徐浩峰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但我感觉就是一位邪派高手,非王家卫、李安这样的名门正派路数。所有角色都有像是导演棋子,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文艺调调、硬桥硬马功夫片、小说戏剧式的叙事……每句台词每个动作都憋着股劲儿,让人看得不放松,难喘气。

53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推荐

真刀真枪的肉搏,三两下高下立断。妈呀宋佳太美了。旗袍粗布都气定神闲,条儿太顺。男人打天下,女人的天下在方寸之间。茶汤铺子姑娘救耿良辰,二话不说就拔匕首,帅死了。蒋雯丽为守住男人家业,蛇蝎心肠还是帅。这些女人活得好利索好迷人,爱上了,“他犯的事,我担着。”

58分钟前
  • 野象小姐
  • 推荐

装逼两个字,一横一竖;装好了站着,装不好躺下。徐皓峰能站着装完一部片也不容易。世上规矩已太多,电影里的规矩居然更多,何必呢?民国题材真是电影宝库。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不会配乐就找个日本人啊,规矩都不懂。

1小时前
  • 小海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