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尔罗斯

欧美剧英国2018

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詹妮弗·杰森·李,塞巴斯蒂安·马尔茨,杰西卡·雷恩,雨果·维文,普拉萨纳·瓦纳拉佳,皮普·托伦斯,安娜·梅德利,因迪拉·瓦玛,丹顿·安德森,加里·比德尔,莫菲德·克拉克,布莱思·丹纳,荷丽黛·格兰杰,西莉亚·伊姆里,盖伊·保罗,马库斯·史密斯,约翰·斯坦丁,艾琳·沃尔什,艾莉森·威廉姆斯

导演:爱德华·贝尔格

 剧照

梅尔罗斯 剧照 NO.1梅尔罗斯 剧照 NO.2梅尔罗斯 剧照 NO.3梅尔罗斯 剧照 NO.4梅尔罗斯 剧照 NO.5梅尔罗斯 剧照 NO.6梅尔罗斯 剧照 NO.13梅尔罗斯 剧照 NO.14梅尔罗斯 剧照 NO.15梅尔罗斯 剧照 NO.16梅尔罗斯 剧照 NO.17梅尔罗斯 剧照 NO.18梅尔罗斯 剧照 NO.19梅尔罗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9 20:04

详细剧情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将出演Showtime电视台最新限定剧《梅尔罗斯》,全剧一共长5集。“卷福”将饰演男主人公梅尔罗斯。他从小受到虐待,长大后心理创伤演变成对药物的依赖,在努力下最终痊愈。

 长篇影评

 1 ) 童年阴影,不过一生

童年的阴影对一个人可以造成多大的影响?可能这是作品主要想探讨的人性问题,冲着老公的剧,刷了Patrick Melrose.第一集。

一个孩子从小成长的环境80%会决定他的性格,从而性格影响命运,所以童年的阴影给人生造成的创伤可以说,不过一生。五岁被亲爹性侵,亲妈被精神凌迟……伴随了一生的痛苦,折磨与疯狂……知道亲爹死了以后,patrick挂了电话,慈祥而欣慰的笑了,去美国给亲爹收尸,在出租车里忍毒瘾,进了殡仪馆结果戏剧性的跑错了棺材,终于找到亲爹了,嗯,还是没忍住内心的激动,哭了……在房间里怒摔骨灰盒,不断告诫自己戒毒了还是控制不住的打电话买白粉去,企图勾搭女票的闺蜜向其求爱……Oh,man.妥妥的一个败类绅士……

比较细思极恐的一个点是有人说,patrick,你越来越像你的父亲了……我一下子想起年初看神秘巨星的时候,音希亚和她那残暴的亲爹不对付,极度痛恨,但是有一个镜头她自己在砸东西,某种程度上来说,哪怕是孩子痛恨自己的父母,但行为上还是会有相似……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因为长年吸毒,皮肤上的针孔惨不忍睹,内心的创伤无以复加,靠着毒品的力量在脑子里沸腾狂欢,精神麻痹,马丁尼,可卡因,安眠酮,镇定剂,什么时候吸哪一款,嗯,patrick还是很讲究的,他把自己泡在浴缸里,不想听见脑子里回忆中那些乱七八糟的话语,企图自杀……

Patrick said that life is not just a bag of shit,but a leaky one.You can't help being touched by it.(多美好的下饭菜😂)

整体来说已经没有原著那么阴郁了,哪怕整个房间都是蓝色的(蓝色的浴缸旁边那个是个什么花我不认得,感觉也是有寓意的)角色有点分裂人格的感觉,还有就是我本尼总是能把瘾君子演绎的如此完美,从Sherlock到Melrose,嗑药不停,忧伤不息啊。

老爹的狐朋狗友:对他的死你觉得遗憾吗?Patrick:我很遗憾他曾经活过。

然后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

可能这是作品想表达的???不管你的生活糟心到什么程度,你都得继续生活。

似乎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镣铐的痛苦灵魂,都要背负着巨大十字架蹒跚前行。

And the sun shone,having no alternative on the nothing new.

我有些好奇为什么嗑药嗑嗨了那会想跳楼窗子打不开,结果第二天醒了之后,满屋狼藉一片,他站在窗边看着天亮了,却又能够打开窗子了,下面那条街依旧车流不息,不知道第多少次,看着一个新的一天的开始,他又想掌控自己的人生了。

就好像每次我们一旦动了轻生的念头,走到窗边总是因为些莫名其妙的原因没进行下去那个伟大的人生结束计划……一面等着new beginning,一面安慰自己,never mind,never mind.

没错,生活是包屎,可日出依旧。

 2 ) 《梅尔罗斯》E3-E5:我们能做得更好

对我来说,《梅尔罗斯》这部剧很难反复去咀嚼,因为观感实在有些糟心,而真当看下去时,又会不自觉地陷入进去……在写完上一篇文“《梅尔罗斯》E1-E2:折磨你一辈子的,才叫阴影”后,我得下很大决心才能把这篇写出来。

虽未看过原著,可在目睹了《Bad News》的癫狂、窥伺了《Never Mind》的病根、燃起了《Some Hope》的火苗、忍受了《Mother's Milk》的荼毒、经历了《At Last》的起伏后,我觉得该剧最后充满着希望:帕特里克身上依然携带者梅尔罗斯家族的“癌细胞”,但他正竭尽全力不再把这些扩散、遗传给爱人和孩子。

一点希望

1990 年11月,伦敦。

“老相识”布丽奇特为丈夫桑尼举办了一场生日宴会,在她精心策划下,这场玛格丽特公主出席的宴会变成了一次贵族名流荟萃的盛会。

对此,帕特里克内心是拒绝的。

每一寸地方都散发着熟悉的气息,每个人的谈吐腔调都令他想起父亲的味道,更别说还有尼古拉斯这位毒舌长辈在身边聒噪了……

可在令人窒息的宴会餐桌上,帕特里克却意外收获了不同体验——布丽奇特的表妹玛丽,这个本该是来“看住”自己的姑娘,居然能和他聊到一块儿去。

“不可能不失望,救赎啥的一触即散……”这种在名流间“非礼勿听”的丧气话,玛丽却饶有兴趣地听了进去……也许这次宴会没那么糟。

小女孩贝琳达的突然出现,触动了帕特里克的某根神经。

贝琳达显然有着和自己童年时类似的困惑和忧虑,但这些症状在她身上还很“轻”,因为她的眼里神采奕奕,期盼着能见公主一面。

尽管随后的结果不太理想,可对于帕特里克来说,收获已足够多了。

茱莉亚带来了宴会上少有的香艳时刻,可真当帕特里克开始与她共赴云雨时,尝到的尽是苦味……

进门前,她就在讽刺布丽奇特趋炎附势,进门后,她又直言不讳和约翰尼有男女关系……今天,或者说帕特里克这一辈子以来的烦心事够多了,他不想再添一笔。

他更看重好朋友约翰尼对他的意义,能让帕特里克直诉衷肠的好友实在屈指可数。

这一天的经历让帕特里克觉得他可以做出改变,斟酌之下,他把真相告诉了约翰尼。

最有趣的还是那只壁虎

第三集中,壁虎又几次三番地出现在了帕特里克的幻觉中……

直到此时,他才说出了壁虎之于他的含义。

“如果我能进入那只壁虎体内,也许我就能熬过去……”壁虎是帕特里克从小到大挥之不去的逃跑计划,更是他不断躲避记忆、逃避现实的象征。

经过这场对话,那只壁虎再也没有出现在帕特里克的视线中。

对帕特里克来说,“好消息”远不止这些。

被丈夫桑尼想抱儿子、实际出轨整得七窍生烟的布丽奇特痛定思痛,终于决心洗心革面,撕掉虚伪造作的面具,带着母亲和女儿离开了这片富丽堂皇又假仁假义的是非之地。

帕特里克或许不清楚究竟发生了啥事,可熟悉这一切的他,不会不明白自己见证了什么。

传统的贵族阶级还在敝帚自珍,但日薄西山的命运已经无可阻挡了……一个时代即将结束

这是帕特里克想要见到并经历的历史时刻。

和约翰尼告别后,帕特里克意外发现之前派对上的演奏者很眼熟,带着不确定的语气问道:奇力·威利?

他没认错人,对方也记得自己。两个曾在纽约一起鬼混过的瘾君子,现在看上去都过得不错。

“我们没有稀里糊涂地死去,堪称一场奇迹。”奇力微笑着告别了帕特里克,他还有半句话没出口,可帕特里克听明白了:“这样的奇迹,我们应该珍惜。”

约翰尼建议自己“翻篇”的办法,是找个姑娘恋爱结婚,组建家庭,再生两孩子共享天伦……择日不如撞日,在今夜如此美丽的月色下,酒逢知己的玛丽怎么看怎么顺眼。

第三集《Some Hope》是我个人看得最喜欢、最兴奋的一集,它的前半段依然无比压抑,而后却借着帕特里克的心态慢慢释放了开来(像是测血压- -),看完后如同置之死地而后生了一样,里面所包含的自我救赎与改头换面的精神力量,真令人感到了“希望”的可贵。

母亲的馈赠

2003年8月,法国拉科斯特。

还是那幢埋藏痛苦记忆的老房子,不同的是帕特里克已经成家立业,有了罗伯特和托马斯两个儿子,相同的是风烛残年的母亲埃莉诺依然令自己抓狂,家里照样有一群不速之客。

帕特里克身上有父亲大卫的影子,有一颗怀有无名残暴的心——但他在努力封印它,罩住再放走一只小蝎子,要比烫死一只小蚂蚁困难多了。

可母亲的言行却无时不刻提醒着帕特里克,自己到底成长于一个怎样的家庭:她要把大宅子捐给虚头巴脑的“慈善团体”,那个永远一脸微笑的谢默思。

帕特里克愤怒了,但他没被冲昏头脑。

这是梅尔罗斯世代相传的家族毒瘤,帕特里克斩不断自己身上的“憎恨”,可他希望能不再传递给孩子。

当然,帕特里克还能保持清醒的原因是母亲尚未真的这样做——直到她不顾儿子反对,坚决要把剩余财富都留给虚无缥缈的“善意”。

其实埃莉诺的行为不难理解,就像许多被诈骗分子吸血的老年人,心甘情愿地往外掏钱,还不是因为他们一口一个“叔叔阿姨”叫得比亲儿子还亲,帕特里克的母子关系一看就很差,难免被人趁虚而入……

更重要的是,帕特里克的存在,正是埃莉诺一直想要逃避的历史证明,这种如同“视被奸污的女子为不洁”一般的扭曲心理,让埃莉诺进一步醉心沉沦于那些廉价虚假的“感情关系”。

这下子,帕特里克真的发毛了,他开始无法阻拦心中那头“野兽”。

非要抱着罗伯特跳进泳池“玩耍”的行为,像极了低配版的大卫。

灌酒之后出口成脏,和茱莉亚继续藕断丝连的偷腥关系,辱骂攻击一切他看不顺眼的人和事,还准备在失去房子前先拆点财产回去……

帕特里克终归不是他父亲大卫,做完那些事后,他的怒气和火力就所剩无几了,往好处想,这是他真正“重新开始”的好机会。

至少玛丽是这样想的,帕特里克也是这样由衷希望的。

不过,“由奢入俭难”是个实打实的大问题,一家子人在变“穷鬼”后去投靠南茜姨妈似乎也是理所当然……帕特里克讨厌有钱有势的人(的作态),却依然要低声下气地忍受——这TM和原来有什么区别?!

帕特里克脑袋里那根弦还是断了。

畅所欲言、骂个痛快是简单,可接下去该怎么办?更关键的是,在玛丽眼中,帕特里克仍还在重复大卫的负面循环,看到这一切的罗伯特正在成为下一个“帕特里克”……

如果你不能改变,就只能离开。

第四集《Mother's Milk》像第二集《Never Mind》那样让人看得气闷,它再次用无情的现实告诉大家“一切都会好起来”绝没那么容易,帕特里克在扮演受害者的同时,还在努力让自己不再成为一个施暴者,可惜事与愿违,父亲、母亲乃至于一整代人留给他的阴影如跗骨之蛆,挥不开、甩不掉。

终 于

2005年4月,伦敦。

埃莉诺死了,这是她的葬礼。尽管只过去了两年不到,可在这近20个月时间里却发生了太多事情。

比如埃莉诺在要求儿子“杀了我”未果后不久,又希望给自己实行安乐死,结果中途变卦反悔……

埃莉诺这种反复无常的操作,跟对儿子“鞭尸”效果差不多——一而再、再而三地刺激他的神经,挑战他的底线,使帕特里克本就所剩无几的“感情”也彻底荡然无存。

还有在离婚(分居?)后,喝得醉醺醺的帕特里克回到家中拿个人物品,想亲近儿子被玛丽驱赶……

帕特里克想要洗心革面但失败了,活成了另一个蹩脚的大卫;但玛丽不是无所作为的埃莉诺,为了斩断梅尔罗斯家族遗传“毒瘤”对孩子的毒害,她会坚决站出来说“不”。

醉生梦死的帕特里克,最终被送进了“戒断治疗中心”……

帕特里克要戒的不是毒,也不是酒,而是伴随了他一生一世的心理阴影,那个循环往复似乎永远跳不出去的梦靥。

他不得不参加自己一直看不上的互助小组,忍不住出言讥讽,还被狂躁野性的小姐姐勾引……可有那么一刻,他突然顿悟了。

帕特里克最终没有踏上那段继续沉沦的阶梯,而是转了一大圈重新回到互助小组里。大家的掌声,让他相信自己会好起来。

没有玛丽的真心帮助,帕特里克恐怕很难把母亲的葬礼办得像模像样。

这或许是他在致辞前最开心的时刻——除了玛丽、约翰尼、茱莉亚等人外,整个葬礼上没有几张他希望看到的脸……

帕特里克的致辞稿上只有一个问号,他没法写出想对埃莉诺说的话,因为他在鼓起勇气向母亲提出问题时,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甚至于根本没有答案。

埃莉诺一直都知道大卫性侵帕特里克的事情,她非但没有阻止,还总是欺骗儿子,不断让帕特里克失望,直至绝望……在整桩事情里,她始终以“受害者”自居,除此之外,她再无任何表示。

这是一个远比帕特里克更会“逃避”的人,帕特里克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希望能追回她……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这句话在此同样适用,光是这份虚假,就足以压得帕特里克永世不得翻身。

好不容易撑过了最艰难的部分,帕特里克的“头疼”仍在继续,“老不休”尼古拉斯不停在耳边嗡嗡作响,敬爱母亲的安妮特逮着机会就“传道”,一个被埃莉诺接济过的烂人弗勒尔哪壶不开提哪壶,就连茱莉亚不尊重人的态度也让人膈应得慌……

一切负面情绪都在尼古拉斯倒地后“爆发”了:他终于在犯病时闭上了那张嘴,弗勒尔装聋作哑一脸无辜,安妮特用“冥想”施救,茱莉亚阴阳怪气的语调里还带着一丝幸灾乐祸……不,这一切都不是帕特里克想要的。

只有努力救人的约翰尼和身边被吓坏的罗伯特才像个正常人,帕特里克忽然意识到,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了。

离开之前,玛丽和两个孩子邀请帕特里克回家聚餐被婉拒,但那扇封闭的门已再次悄然打开

尼古拉斯没挺过去……帕特里克忽然意识到,这是父母社交圈里最后一个离世的人——现实再次告诉他:一个时代结束了。

帕特里克拨通了电话,那一头不是新认识的女服务员海伦,也不是缠绵多次的茱莉亚,而是真诚相待的妻子玛丽。

到现在我都不知道童年时的帕特里克,究竟有没有义正言辞地拒绝、驳斥大卫,这看起来实在像个幻想……

勇敢说“不”,粉碎一切丑恶和虚伪——就算这不是真的,这一刻成真也不晚,只要勇于踏出那一步,就永远不晚。

帕特里克·梅尔罗斯的一生阴影从法国拉科斯特豪宅里的那个房间内开始,在英国伦敦一间小公寓的大门外结束——希望如此。

曾经那扇门后是黑暗和罪恶,而这扇门后是光明和希望

第五集《At Last》最终留下了一个美好的收尾,这多少和《梅尔罗斯》致郁的风格不符,可我还是很喜欢这样的结局,在痛苦的现实和美好的理想之间,该剧把整个身子献给了前者,却做出了冲向后者的姿势,不再畏惧。

演技专场

正文在上面写完了,接下去这段纯粹是为了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出色演技附赠的“加料”。

第一集《Bad News》中我们已见识了“颤抖”和“狂躁”,可惊喜远不止于此。

想说很重要的话,却总被不长眼的服务生打断,帕特里克突然暴走转身怒斥。

此前他就已经处于将崩不崩的状态了,一直隐而不发,本尼的转场爆发力实在惊人,宛如平地一声雷,这也衬托出随后他道歉时的谦恭。

被母亲气到险些失控的情况下,帕特里克用基本理智的情绪说出了相当感性的憎恨话语。

尽管大家知道这里“理性”和“感性”并不冲突,可这种歇斯底里的感觉本尼真是演绎到位

还有帕特里克在雨中抽闷烟的场景,已经不止一次被人说像雨果·维文饰演的大卫了。

除了感谢化妆,更要赞叹本尼的表演,他明显是做了许多功课,去揣度理解大卫在该剧中的形象,进而做到了比“形似”更为难得的“神似”,让帕特里克这个“逃不出父亲阴影”的角色变得更为立体生动。

偷偷跑出来买酒的一场戏里,帕特里克大半时间都像个嬉皮笑脸的混子,却在打电话的一刻泪如泉涌。

这一幕纯粹就是虐了,简单粗暴有力量,“被困在泥潭里的人拼命想要抓住一根没有用的稻草”,大抵如此。

而在葬礼上致辞到一半忍不住跑出来,向玛丽尽情倾诉的场景,有些像前面好几场戏的“集大成者”。

这里本尼的表现不是一张动图塞得下的,仅仅两个镜头内,本尼依次经历了癫狂、愤怒、恐惧、哀伤、绝望、平复等多个状态,堪称行云流水

除了那么多“放”的精彩,本尼也有不少“收”的漂亮——在家人表现出希望他回来的意愿后,帕特里克深呼吸了一口气,站得从未这么笔直。

这算是一个演员能做到“收放自如”基本功的“基本表现”吧。

笔者看过的戏不多,嘴也比较笨,谈不上专业,只能说到这个份上了……但我真是觉得《梅尔罗斯》可以成为本尼迪克特的表演代表作之一,他所演绎的帕特里克为该剧增添了太多色彩,再怎么夸也不为过。

【某头条的抄袭又死灰复燃了,所以只能继续在图片里打水印了,见谅……欢迎关注我的公号“有爱评论区”。】

 3 ) 每一秒都想爆哭,每一秒都好像心间挤了一口毒血出来

相比父亲更讨厌妈妈。

“I will be back,I promise “

“I don’t believe you”

”You say you will but you won’t ”

看见“他”侧身躺在那像个孩子一样,他不需要救赎,他已经够好了。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说这部剧不好看的,真幸运啊,好幸福。

 4 ) 那“我”又是什么呢?

精神分析理论贯穿本剧,但剧中借上流人士之口讽刺了一些心理学理论,也淋漓地展现了心理治疗的一些模棱两可之处,灵修与自然疗法以及团体疗法的可笑之处。

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记得大一的时候,我和一个不算太熟的心理学系同学聊到一个经典的心理咨询“思想实验”,她对我的分析惹怒了我--那是无论心理学导论课程还是鸡汤文都会提到的一种自我分析方法:写下五个自己最珍视的东西,然后一张一张抛弃。那晚我质疑她分析的逻辑严谨性,强调每个价值不是相互独立的。初学哲学的我带着哲学分析傲视所有人文理论的优越感,将心理学视为哲学背信弃义又惨遭自然科学抛弃的孩子。

然而命运使然秉性释然,敏感而又执着于了解人性的我,始终不会远离心理学的问题域,甚至受困于抑郁症与焦虑症之后,还接触了心理咨询与治疗,以及精神类障碍药物治疗。由于这五年来,我主修的是哲学,长长短短的课程论文也总离不开探讨一些心理学与哲学共同致力于的问题,同时我也没停止过自我治愈的尝试,便有了一些浅显的思考。

无意义感、责任焦虑、药物滥用、酒精滥用、性癖好……真正意义上健全的人格与平静充实的内心是可能的吗?谁不是带着症状生活呢?然而选择一个借以逃避的洞穴,在洞穴之外仍继续着正常的、体面的生活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无论是家财万贯的精英人士,还是忙碌于生活操劳的普通人,只要这个逃避的洞穴大门始终敞开,运行无阻,通常不会感到有必要去探究,为什么我需要这个洞穴?为什么我的洞穴是这样而其他人是别样。经济上富余的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洞穴营造地相当好,再为不齿的癖好通过金钱的帮助都能得到满足并维持下去,精英人士彼此之间便也很有默契地闭口不谈这个洞穴里的幻想与发泄多么令人震惊---反而他们可以嘲笑由于缺乏经济能力,无法维持自己洞穴运营的普通人--他们想着通过心理咨询来“治愈”自己的症状。

第一个问题就是,存在“健康”的心灵吗?暂且不论古往今来圣贤达到的“自在”、“平静”等“无我”状态,若说不干扰生活,使人能无大阻碍地融入社会,与他人相处,最好再承担点责任义务什么的,就是“健康心灵” 的意义,那么,融入社会就是一定值得追求的吗?甚至可以追问,那么活着就是无可置疑的价值吗?器质性疾病大多有”健康组织“的参照标准,尽管现在这点也被“甲状腺结节”等不算疾病的病变质疑,但大体上,“健康”与“疾病”是有着较清晰界限的。然而精神类疾病就不是了,防御机制、应激反应……这些称呼揭示了精神类疾病在个体生活上的意义。当然,这里我们遵循的最基本标准,仍是“机体活下去”,“继续生活”,作为最高价值,凡事阻碍了我们活下去的,就视之为疾病或障碍,因为探讨死亡与生命,以及可为之牺牲生命的其他价值,如自由、尊严,就超出了我这篇文章的论域了,所以暂且不提。

假设我们接受心理咨询/治疗,是为了让我们继续活下去,而排除阻碍我们顺畅生活的“障碍”,那么只要能维持生命,显然都可以说这个治疗达到了它的目的,为了这个目的采取任何手段,都是可以的。那么,好像我们就可以认为,只要能干预自杀,什么手段都是可以的,哪怕使一个人继续沉迷于虐待他人,毒品与酒精,然而这显然不是心理咨询/治疗的目的。所以心理咨询/治疗到底为了什么呢?为了让一个人融入社会,履行作为一个共同体成员的责任吗?那么不同的共同体对于责任义务的理解不同,对于成员的要求不同,难道心理咨询/治疗就是意识形态的强盗行为与一场打着健康名号的最大骗局吗?

质疑心理咨询/治疗背后的“健康”标准并将此纳入反乌托邦思考的文学艺术作品是非常多的。传统的反精神病院主题便是以此为核心思路,反独裁电影如“尊严殖民地”等也体现了精神类药物的强制服用作为控制人们精神状态的有效手段,甚至“乐高大电影”,也讽刺了“心灵健康,优秀市民”这一意识形态标准。抛开这种使人服从于某一政权的极端情况不论,使人回到“正常生活”的轨迹上,这是值得追求的吗?

顺着这个思路,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影片中的上流阶级如此抵触心理治疗了,因为他们不需要所谓的“正常生活”。工作、挣钱、履行家庭责任和义务、教育甚至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吸引别人满足性欲……这都是归属于“正常生活”的辖域。而普通人,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己的体验、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如果放弃“正常生活”,那么旁人就会认为他不再有价值了,他自己也会丧失价值感和意义感,从而不再珍视自己的生命与生活,更容易轻易选择死亡。

然而,如果我们将终日昏昏沉沉借助酒精药物的完全“无价值生活”与标准版的正常生活(“努力工作、亲密关系美满、有空余时间的爱好和生活的热情”)相对照,就会发现这不是一个健康与非健康的0或1状态,甚至不是一个可以被量化制成量表的连续数值。而是与个人性格、对外在世界感知度、不同生命时期、不同生活状态相纠缠的一种“感觉”。我常常感叹,为什么基于遗传、儿时经历等因素,我会比别人更敏感更受情绪困扰,更倾向于向内看思考自己,而其他人,大多数人,顺畅地用着自己的保护机制,从不感到自己有什么性格上的缺点或者因此造成任何生活上的困扰。“探讨心理学?这难道不是自己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吗?” 他们几乎不觉得这些问题有探讨的必要。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固然是可被视为“正常生活”的典范,然而其中的有些人,由于其保护机制、发泄渠道迥异于常人,或者超出常人的接受范围,也会被视为“有心理问题”,但他们自身,丝毫无此觉察,更别说踏入心理咨询中心企图改变了。

这似乎隐隐约约涉及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伤害到其他人。但只要牵扯到情感上的伤害,这便又是一个模糊的标准了。极端情况依然好辨别,比如Patrick Melrose被父亲性侵以至于受PTSD和各种情绪障碍困扰多年。但更常见的情况,比如受历史原因,我国大多数2000年前儿童都面临的,学校权威主义的创伤,体罚的阴影等等。各种因素动态地影响了每个个体消化这些“创伤”的能力,因此处理地不好的少数人,大家更倾向于责备他们“性格软弱”。这种将个人的负面情绪变为其负面人格特质的习惯性做法,同样受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影响,很难有一条规范性的标准去衡量其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那么,难道心理咨询/治疗只能是当个体主观上觉得存在难以自己迈过的坎儿,才会去寻求的一条解决方法吗?一位多愁善感,总牺牲自己,强迫性地为他人过多着想以至于一旦有一丝“自私”的想法就会自责到贬低自己的人更倾向于花钱去心理咨询师的咨询室,而不是一位从未有过爱他人的能力和需求只是利用权力、金钱使自己不缺性伴侣、对他人缺乏同情能力的成功者。他们可能曾经都是受过创伤,躲在墙角偷偷哭泣的孩子,但发展出了不同的自我保护办法,前者不得不在险象丛生的森林山野中通过提升自身生存技巧求生,而后者在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环境下尽情享受着春光明媚。

是否可以说必需正视自我,察觉到和自己和解必要性的人都是命运的弃子呢?

从宗教角度便有了不同的解释路径,亲鸾曾说:“善人尚能成佛,况恶人乎?”。认识到有情众生的苦难,是神性照耀的契机。对人性的软弱与力量的思考,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些弃子,才得以可能。人类社会与文明,在向前发展的同时,作为牛氓的捣乱者,也是必不可少的吧。

我想,这就是心理咨询/治疗的意义吧:

认识你自己!

 5 ) 好煽情的笔记

1.发现最终无法让自己对此剧持警惕与审慎态度、终于承认非常喜欢它的原因,是剧中大量的“重叠”情节——我真的超级吃这套: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重叠,将来的自己与过去的父亲重叠,趋炎附势的可笑之人在每个时代重叠,聚会上总有一个愤然离席的女人的重叠……这种重叠想要告诉我们的事情如此简单:只有跟过去的自己和解才能获得坦然。就像[伯德小姐]的结尾,鸟小姐给母亲打电话,大意说,你年轻时去的那个什么什么桥,我去了,真的很美。这时镜头从女孩脸部切到旧日时光中母亲驱车的面部,那种悠扬感真是棒极了。

说回来,此剧最爽到我的一个重叠是Briget与帕特里克母亲形象的重叠,她俩屈从于同一种男人,但那时Briget很年轻也没生孩子,尚有机会打个电话收起行囊就准备抽身。她拎着箱子向车里的帕母致意的那幕真是酷爆了。后来她成了和帕母一样的女人,在看穿男人出轨时为了孩子选择隐忍,好在她趁自己没疯之前就走掉了,临走前酷炫地甩了公主脸色——还带走了那个在楼梯上独坐的孩子。所以导演最终非常非常善意的,给了她一个漂亮的“出逃”镜头。我猜这种说走就走的痛快源于她有一个比较健康的成长环境,多少也和她年轻时的嬉皮士作风有点关系...

2.以上是非常明显的,有一个重叠是二刷才看出来的:为什么帕特里克每次想要一吐真相都会被别人打断?

第一集,帕特里克跟玛丽安在餐馆,玛丽安:如果你能跟他说一句话,会说什么呢?帕:我会说...我会告诉他...没人能那样对待别人。这时服务生前来收盘子,帕:哈,我可能有点当真了。玛丽安:抱歉,你刚才说什么?

第三集,帕特里克终于要跟朋友一吐真相了,结果被服务员打断了三次。

这些可能源于第二集,儿时的帕特里克曾经有好几次机会想要向他人倾吐真相,但都被某种外界力量、或者说外界原因打断了:向混蛋教父倾吐真相,教父以一种疑惑的眼神看着他,大概是觉得这人不值得信任,遂放弃(背景里是钟表声,满煎熬的);向神志不清的母亲倾吐真相,结果犹犹豫豫,捏碎了杯子自杀未遂;坐在楼梯上,被隔壁阿姨邀请倾吐真相,主动拒绝了她,随即被承诺自己的母亲会出来陪伴自己——那大概是帕特里克离倾吐真相最近的一次。但摄影机让我们从门缝里看到帕父,让我们看到他也在观察屋外的景象。最终,这位混蛋老爸耍了几个小花招,转移了在场人员的注意力——但这其中又不包括孩子的母亲,她抓着桌子看向走廊 最终又服从的样子让人揪心极了。

说到这儿,第一遍看的时候不知在想什么,竟然没看出来帕母一直在嗑药。总觉得詹妮弗·李演的有点奇怪,但怪中又带着某种令人信服的感觉。妈的原来她是一直在神志不清中紧张、害怕、厌世、怀旧、爱儿子又觉得儿子是个负担。演的太好了。

3.说起餐桌戏,一刷时觉得Briget那身被讽刺“像中世纪女巫”的衣服有点奇怪,后来想到,她是为了调戏帕特里克他爹嘛。他爹崇尚十八世纪,睡衣都华丽复古,这俩人晚餐见面时眼神那叫一个亲切,一个称赞对方的裙子,一个称赞对方的复古小皮鞋。

4.帕特里克他爹为了跟Briget同坐耍了个小手段:先晃了晃邻家女士送自己的“书”,说什么,啊,你一定得给我讲讲这本书,然后才用不可抗拒的口气说,Briget你跟我一起坐。

 6 ) 说说这对皆是祸害的父母

关于童年,网上有一句流行的话: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这句话透露出来的信息是,一个人过得幸福与否,基本上是由童年决定的。我不知道这句话是否过于绝对,但就《梅尔罗斯》这部剧来说,确实是对这句话的一个印证,而且原著作为自传体小说,说明主角确有其人。

全剧充斥着满满的负能量,尤其是第一集,主角Patrick生活在奢华的堕落里,基本上只做三件事:与毒瘾作斗争,与过去作斗争,与不同的女人上床。一个多小时的剧里,写满了他极端的痛苦:理性上明明知道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但在感情上却一再陷入能让他暂时逃避痛苦的纸醉金迷,然后连同纸醉金迷也成为痛苦的一部分。从一个深渊到另一个深渊,怎么挣扎都是绝境。

看上去这种绝境源于他父亲对待他的方式,即使在他已经和父母分开的时候,即使在他父亲已经化为灰烬的时候,他仍被困在始于童年的绝境,心灵的绝境。当Patrick发现骨灰盒里的父亲竟然还是他的梦魇时,他甚至想从酒店的窗口一跃而下,用死解脱一切。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他对自己的儿子做了什么?母亲哪儿去了?这对父母是什么样的关系?

在一般人的认知里,夫妻双方的关系博弈中谁的权力更大,谁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控制权。这种权力,很多时候来自金钱、地位和才能。剧中,Patrick的母亲Eleanor在金钱与地位上秒杀自己的丈夫,就是在才能上,丈夫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想当作曲家,被父亲否定;想当医生,没有实现。他人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娶了超级富二代做老婆。

问题是,这样一个男人,Eleanor看上他什么了?他很帅?以Eleanor的家庭背景,要什么样的帅哥没有?几乎是一种莫名的吸引,让她走进了这场极度悲剧的婚姻。这种莫名的吸引,也许在理性上不好理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好女人”爱上“坏男人”的故事却屡见不鲜。乖乖女为什么偏偏爱上了小混混?或者是因为,这个小混混身上,有她潜意识中渴望去做而不敢的东西,被压制的渴望在另一个人身上呈现出来的时候,就会成为莫名的吸引力。又或者是,对某些女性而言,有一种虚妄的自恋:那么坏的男人都能爱上我并为我变好,那我就是最值得被爱的女人。这个时候,男人的坏就成了一种诱惑,诱惑她去挑战,去征服。

剧中,Eleanor在唯一一次提起丈夫时说过一句:“我以为他会变好。”正是这种天真幼稚的想法,成了日后毒死她灵魂的毒药。另外,在第二集里,另一位年轻的女性Bridget的行为似乎也印证了坏男人的诱惑。当她得知David曾强迫妻子当众趴在地上一颗颗吃完掉落的无花果时,眼里竟散发出了一阵跃跃欲试的神采,然后两次企图在无花果上挑战或者说调戏David,直到划过她大腿的餐刀让她瑟瑟发抖......

更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像David这样一个无钱无名无能的男人,在家里竟然能像个魔王一样,随心所欲地虐待自己的妻儿?不但如此,在他那群酒肉朋友中,他也是最高权力者,而被众人所恐惧。

对了,恐惧,这个人性的弱点一旦被人牢牢抓住,基本上就只能受制于人了。

要让一个人感到恐惧,首先你得比对方更残忍,更凶狠。剧中不止一次提起David对患上狂犬病的战友一枪爆头的情景,也许,就在这件事过后,David在自己的朋友圈中拥有了至高的权力。只要他在,仿佛就有一种无形的强大气场,不论他说什么,做什么,都没有人敢反对,因为没人知道,他下一步会对自己做什么。

可是,这样一个令人恐惧的男人,为什么他的妻子宁愿受他虐待也没有离开他。是软弱?是受虐狂?或是其它更深层的原因?软弱,肯定是有的。软弱可能不是Eleanor的错,但却是她的一大缺点,很明显,David一开始就抓住了她的这个缺点。在关系中,一次没有原则的让步,即等于失去底线,对方在一次次试探中得手,最终会侵蚀你的全部空间,拿走你的所有防卫。

然而,我觉得软弱并不能完全解释Eleanor彻底沦陷的原因,还应该继续追问,明明本该是强势方的Eleanor为什么会软弱至此?这里,很有必要解释何为“强势”。正如前面所说,人们普遍认为,谁的金钱、地位、才能优于对方,谁就更有权力,这种权力可以让人更容易强势。没错,是“可以”,但不是“一定”。在Eleanor身上,她本有条件强势,但为什么她不能利用这些条件?我想,归根结底,是她在精神上从来没有独立过,即使她具有经济独立的先天优势。

是的,比经济独立更重要的,是精神独立。如果你细心去观察,不用花什么功夫就能发现,我们生活中,多的是容貌、能力、收入都优于丈夫的女性,却心甘情愿成为丈夫的附属,甚至长期被盘剥,被霸凌,都没办法离开一段令其身心受辱的关系。

剧中对Eleanor的成长背景并没有多少交代,她的家庭,为她提供了花不完的金钱,但明显没有让她学会独立自尊。我甚至在想,她会找到David,想在一个坏男人身上去体验被爱,其原因正是她非常缺爱。她的父亲,大概率是一个专制蛮横、漠视女儿的家伙,无法将女儿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对待,去尊重,更不用说爱护。

这样的女性,正是控制狂男人最想要的。这个控制狂不需要有过人的金钱、地位和才干,只需要在精神上控制住妻子,就可以成为她的主人,物质、精神、肉体通通归他掌管。剧中,Eleanor说那部车是唯一真正属于她的东西,其它所有,包括儿子,都在丈夫的掌控中。

那么,控制狂丈夫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这种控制的?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的容易。像Eleanor一样,只要你本来就是一个人格不独立、自我价值感比较低的女性,丈夫在关系中只要不断嫌弃你,指责你,给你加强这些认知,让你对他产生认同,最终就会彻底失去自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会。

Eleanor在家庭宴会上,想安排客人就座,却连这件小事都不知所措。事实上,不是她不会做,而是无论她怎么做,丈夫都会说她做不好,在丈夫这种长期的贬低洗脑中,无法独立思考并作出判断的Eleanor渐渐对丈夫产生了认同,最后真的变成觉得自己有问题,任何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所谓煤气灯效应,真实不虚。

这样,本该是强势的一方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弱势方。这个时候,对方只消通过暴力进一步加强他的淫威,但凡弱势方有那么一丁点不顺从他,就用语言暴力加以侮辱,用肢体暴力加以虐待,让弱势方对他时刻保持恐惧,就实现了对弱势方全方位的控制。剧中,Eleanor说,只要想到和David在同一个房间,就会让她全身不自觉的发抖。

当一个人的恐惧感深入骨髓的时候,他生活中的所有目标就只剩下一个:自保。如果面对的是一个杀人如麻的独裁暴君,就会想着如何才能不被杀掉,为了不被杀掉,甚至可能去杀人,杀自己的亲人。如果面对的是一个暴力成瘾的变态恶魔,就会想着如何才能避免被惩罚,尽一切可能去顺从或避开是最常见的方法。

这个时候,“反抗”这个词根本不在他们的字典里。因为反抗在他们认知里,意味着死亡或者惩罚,那正是他们要拼命避免的。可以说,恐惧是实现控制最有效的手段,害怕死亡与惩罚是人性中的弱点,控制方只消让被控制方产生“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这样的恐惧感,他甚至不需要再做任何事,被控制方就会自觉将这种恐惧感不断放大,而自己的力量则相应不断缩小,直至失去反抗能力和意识。就像游乐场中的鬼屋,心怀恐惧的人只消身处黑暗,哪怕什么都没发生,都会让他毛骨悚然,缩成一团。

Patrick就像一个Eleanor在鬼屋生下的孩子。她的周围一片黑暗,她的头上竖着一个恶魔,她的所有努力,都是在这个鬼屋里保全自己不受那么多伤害,又哪来的力量去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控制狂是不会放过身边任何一个人的,尤其是力量薄弱的孩子,来得更容易控制。可怜的Patrick,只是Eleanor和David变态关系中的一个祭品。

David在Patrick二十多岁时死了,他的故事至此结束,但Eleanor的故事还很长,也更耐人寻味。他在丈夫活着的时候,没办法保护自己的孩子,甚至为了自保,自觉或不自觉地献祭了自己的儿子。但是,丈夫死后,她有太多的机会去弥补自己的过失,去真正爱一次自己的孩子,但她没有,不但没有,还在老年时,在精神上不断向儿子索取,并以慈善为由,剥夺了儿子的继承权。

这个女人,终其一生,从没有真正好好爱过自己的孩子,却用尽家财去“爱”别人。何其的荒谬?但细想之下,这在逻辑上又是完全行得通的。

不难看出,Eleanor是一个不懂爱为何物的人,因为没有好好被爱过,也无法好好去爱人,否则,她断不会和变态恶魔David走到一起。在经过无尽的身心摧残以后,她的能量之火早已熄灭,灵魂也无可依托,只有在“慈善”的虚幻中,才能逃避现实的不幸与罪恶。没错,慈善对她来说不是救赎,而是逃避。可以说,她的这种逃避仍跳不出自保的框框,因为一旦进入现实生活,就必须去面对自己的软弱与过失,和因此造成的恶果,这对于她来说,实在太沉重太痛苦了,她承受不起。

当Patrick鼓起勇气,和母亲坦诚自己童年曾长期遭受父亲强暴时,她脸无表情地吐出两个字:Me too. 再没有下文。她一早就知道儿子长期被丈夫性侵,但她假装不知道,对她来说,丈夫对儿子下手,正好可以让她透一下气。但是这种不作为多少给她造成了心理上的负担,为了不攻击自己让自己愧疚,她找到了一个绝好的理由:我也是受害者。她把自己和儿子放在同等的受害者位置,而刻意逃避了她另一个重要的身份:母亲,这样,她才能心安理得,或者说自欺欺人地面对儿子继续活下去。

也就是在这一次谈话中,Patrick彻底放弃了在母亲身上寻找爱与慰藉的幻想。Patrick用了近半辈子的时间与过去的伤痛作斗争,也许在他的内心深处,一直在期待母亲温柔的怀抱,和她由衷的一句:SORRY,现在他清楚地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他的母亲,没有爱他的能力。

关于Patrick的故事,他的沉沦,他的痛苦,他的自救,我无法作出评判,只能从他的经历中,得出一些自己的感想。父母是不可选择不可改变的,同时,父母给的伤害也是实实在在的,在确认这些之后(虽然这让人痛苦欲绝),不要再在父母身上浪费时间,试图通过他们来让自己得到救赎,这个过程花的时间越短,就能越快得到新生。

但是新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没有主动和那个生态作出切割(这一点,我想正是Patrick自己要负的责任,他一直没有离开父母缔造的圈子,走出去开创自己的新天地),眼前熟悉的事物很容易就将自己拉回到曾经的痛苦中,这个时候,用以前的模式去对抗痛苦就再自然不过了。所以说,保持觉知非常重要。当我们用沉沦去对抗痛苦的时候,总是能为自己找到这样做的理由,而不是去找出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了解自己行为模式的原委,有助于我们作出改变;分辨出身边正与负的力量,是选择的关键。拿Patrick来说,每次他因为无法摆脱过去而感到痛苦的时候,不论主动或被动,Julia就会出现,拉着他一起回到以前的沉沦。

顺便插一句,看到有人拿Julia和卷福在另一部我非常喜欢的英剧《队列之末》的妻子Sylvia相比较,跟很多人更喜欢Sylvia一样,也有不少人更喜欢Julia,说她和Patrick更般配。我只能说,我的思想严重落后了,Sylvia之于《队列之末》的Chris,和Julia之于Patrick,都是毒药般的存在。她们也许爱男主,但她们的爱更多的成份是“鬼混”,她们能做的,就是拉着男主,回到自己想要的,一直以来的沉沦,而这,正是男主想要拼命摆脱的不堪的过往。这个无法解决的矛盾,注定了他们不可能生活在一起,走向未来。

在母亲的葬礼过后,Patrick最终选择了回到妻儿的家中一起用餐。这正是他分辨身边正与负的力量过后,作出的选择。他接受了自己的父母皆是祸害的现实,也接受了自己经历的种种对与错,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不再沉沦过去,勇敢地走向自己想要的更好的未来。

最后,再说一点小感悟。救赎很难,所以人们会不自觉地将期待放在伴侣身上,希望他们给予自己爱与力量,理解自己,包容自己,帮助自己。这样的伴侣,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但是,即使存在,即使对方爱你,理解你,那也不是无限量的,因为对方也是一个人,有自己的需求和局限,他在给你爱与理解的时候,也希望得到你的爱与理解,只有一方无限索取的关系是不可能持续的。因此,要记住,自己的人生只能自己负责,自己的灵魂只能自己救赎。不要期待依靠别人来救赎自己,也不要幻想自己可以去救赎别人,救赎的奇迹,大都是两个人一起完成的。

 短评

就这个人 就这个演技 就这个穿什么都好看的人 这双眼睛 这个声线 我就吹爆

8分钟前
  • 发财才是硬道理
  • 力荐

第一集看得俺几近虚脱……

10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卷福的颜值真的是神奇,时丑时帅,但是一双眼睛时时让人沦陷陷陷陷陷陷陷陷陷陷陷陷陷陷陷陷陷陷...

13分钟前
  • 小熊大人难忘记
  • 力荐

这不是我的双臂。这不是我的父亲。这不是我。如果有一人陪我就好了,即便只有一晚,我就能改过自新。但今夜无人陪伴,只有无尽痛苦与我撕扯,记忆在空旷虚无中回荡。“太阳照常升起,一切都没有改变。”我打算做什么?我又能做什么呢?(格局不大,但品味太好,没人能在本尼主场赢过他的语速。)

15分钟前
  • 李九弟Jody
  • 力荐

能让一个孩子对父亲厌恶痛恨到这种呕吐的地步,乃至成年都无法抽离深渊,只会有一个原因。ep1最冷的地方,是对面的女人看似关心的眼神其实只是客套的社交,没有人真正想要听Patrick内心的梦魇。极度致郁的故事却套着喜剧的壳。现在几乎都是卷福一个人的独角戏,好奇后面。

19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一个剧如果大家都在评论演员演技炸裂,那么其实意味着这个剧有点失败。就像看到一本小说转折之处,你不会一边起鸡皮疙瘩或泪流满面一边还能想起夸作者铺垫得好。

21分钟前
  • Ying
  • 还行

横跨五个世代,一个从男孩到男人的故事。童年阴影、药物与酒精的诱惑、情欲的堕落还有面对死亡与疾病,是决心清醒还是沉沦过去,是面对自己的心魔还是在桎梏里不再迈出,Patrick的故事和当中调得明亮的色彩反差得让人难过。作为越来越少的角色驱动型剧集,路人的我也想大胆给BC奶一个艾美视帝。

25分钟前
  • 基瑞尔
  • 力荐

我觉得本尼就算一动不动都是在勾引我,

28分钟前
  • Gretchen
  • 力荐

演技确实强大,仿佛是真正吸过毒一样。

33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太牛逼了!导演牛逼!这本书第二本《bad news》以心路历程为主 导演却可以如此简练地具现化!剪辑牛逼!剧中凌厉的快剪多精彩不用多说了吧!美工牛逼!剧里的场景服饰复古又迷人!最牛逼是本尼!把男主瘾君子的癫狂以及一路上情绪扭曲反复完美呈现!只有我自己不牛逼 一集就急着打五星了!

35分钟前
  • 黄悦_
  • 力荐

“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

38分钟前
  • 蹦迪村六公子
  • 力荐

首集卷福酒店虚脱一段瞬间把小李子在华尔街里的表演甩到九霄云外,展示出演员细节丰富、爆发力强的优势,对这个角色的感情铺垫满分了,可惜故事本身挖掘潜力不会太大,天花板过早暴露有时候是致命的

40分钟前
  • Poros
  • 还行

nobody should do that to anybody else

43分钟前
  • 灰姥姥
  • 力荐

太可怕了,真的太可怕了,第一集看到20分钟不敢继续下去,男主对父亲的感情带给我的共鸣感简直头皮发麻

44分钟前
  • 在你身体里冲刺
  • 力荐

第一集看完感触颇深,有的人是真得不适合成为父母,但偏偏养育孩子这种至繁琐的任务不需要通过任何资格考试,当玛丽安以怜悯表情对男主说“你父母把你毁成什么样了”的时候,忍不住泪湿眼眶。如果可以,我很想把那两个人的骨灰盒砸到粉碎,但那又能如何,伤害是一生一世的,唯有生命终结才能获得救赎。

45分钟前
  • Tina
  • 力荐

看他的表演,我也像吸了一场毒。

46分钟前
  • 阑珊
  • 力荐

一场英式戏剧表演的课堂,本尼一个人过戏瘾的舞台。。。

47分钟前
  • TM1001
  • 推荐

神剧,第一集太赞了

50分钟前
  • 杨浦小囡
  • 力荐

无论经历了什么,无论别人怎么帮你,如果你自己不站起来做个决断,就永远也走不出去。

52分钟前
  • 寂地
  • 力荐

愿你们内心的小patrick都能爆发,实现自我救赎。

55分钟前
  • 花果山望妻石🎩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