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孩子的天空1996

剧情片日本1996

主演:金子贤  安藤政信  森本治行  山谷初男  柏谷享助  大家由祐子  寺岛进  茂吕师冈  植田淳季  吉田晃太郎  矢部享佑  大塚义隆  芦川诚  津田宽治  平泉成  仓崎青儿  日野阳仁  大杉涟  十贯寺梅轩  井上博一  谷本一  宫藤官九郎  萩野崇  森下能幸  加藤祐司  宫松  下条正巳  丘光子  石桥凌  

导演:北野武

播放地址

 剧照

坏孩子的天空1996 剧照 NO.1坏孩子的天空1996 剧照 NO.2坏孩子的天空1996 剧照 NO.3坏孩子的天空1996 剧照 NO.4坏孩子的天空1996 剧照 NO.5坏孩子的天空1996 剧照 NO.6坏孩子的天空1996 剧照 NO.13坏孩子的天空1996 剧照 NO.14坏孩子的天空1996 剧照 NO.15坏孩子的天空1996 剧照 NO.16坏孩子的天空1996 剧照 NO.17坏孩子的天空1996 剧照 NO.18坏孩子的天空1996 剧照 NO.19
更新时间:2024-04-11 08:47

详细剧情

  小马(金子贤饰)和新志(安藤政信饰)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喜欢在操场上一起踩辆单车。作为“坏学生”的他们,总是跷课闲逛、捉弄老师、欺负同学等等。  有一次小马被人揍打,对方是一个经常被他欺负的学生找来的拳击手。受到打击的小马开始学习拳击,想要争口气。新志也跟着学,没想到他却更有练拳的天分。后来小马放弃学拳,加入了黑帮当小弟。而新志却发奋练习,并有所收获。等待他们的又将是什么样的未来呢?  几年后,小马和新志在街头巧遇。几年间发生的事情让他们改变了不少,又似乎什么都没变,两个坏孩子再度回到昔日的校园。

 长篇影评

 1 ) 他

几年前的初中同学聚会,看到了Z。照面的时候,我心里一惊。青春时对他的敬畏,依然存在。看到他的脸,时光瞬时倒转。

 

我的初中,是一个出了名的流氓学校,而我所在的年级,聚集了当时区域内最大的几个流氓。在那个快速发育的年代里,由于留了好几级,他们每个都像巨人一般,让我们这些孩子充满恐惧。

 

Z在其中,属于身形较瘦的一个。但那张尖削的脸,中分染得蜡黄的头发,和那阴毒又略带狡猾的眼神,让他拥有了自己的风格,独树一帜。

 

现在回忆起来,只记得他的笑容很漂亮,黝黑健康的脸张开后,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修长的眼睛,有两个不大不小的眼袋,充满魅力。

 

他一直都有很多女朋友,初二的时候,有次去他家,看到他穿着短裤从被子里出来,里面还躺着一个漂亮的小姑娘,我的脸一下红到了脖子,心差点跳了出来。

 

他亲描淡写地跟我说,这是我女朋友,预备班的。

 

不知为什么,他很喜欢我,我们作了同桌之后,关系更好了。

 

他常给我看他的一些好东西,walkman,手表,PUMA跑鞋。

 

有一天,他穿了一件绿色真丝的西装,双牌铜扣,枪驳领,脚底一双泛黄的diadona,耳朵里带着walkman,笑着对我说,我今天,从头到脚,一共要800块钱。我很崇拜地笑了。

 

每个大流氓,都有自己的特长,比如特别能打,特别凶,长得特别吓人,兄弟特别多之类的,但我一直想不出Z的特长是什么,他很少打人,经常笑。

 

之后发生的胖子事件,让我彻底打消了怀疑。

 

胖子是新生代的流氓,杖着家里有点钱,收买了很多人,经常到处欺负那些老实的同学。一天,他在惹一个男生的时候被Z看见了,Z和那个老实的男生关系不错,便帮忙说了几句,没想到胖子不买账。Z突然就冲了上去,一顿老拳,像疯了一样把比他大至少1圈胖子打倒在地。又是一顿乱揣,胖子即刻呻吟起来。旁边的人完全傻了,我看得却兴奋起来,对,这才是Z麻。

 

初二的一个早晨,Z没有来上课,班主任进来说,Z因为偷东西被抓了,由于年龄超过18,估计会被判刑。此后,我就再也没见过他。

 

再次看到的时候,他笑得很灿烂,大声地开着玩笑,和其他同学说着这几年他开店做生意的事情,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

 

成人的世界,让他完全缴械于规则。KID RETURN的感觉,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

 

 

也许我永远无法理解他的感受,但我也永远无法不羡慕他残酷青春背后的自由。

 

 

“握着把的信志问阿胜,那么,我们完蛋了吗。坐在后面的阿胜说,不,我们才开始。一个问,另一个就会这样回答。你看,自信又回到了他们身上,所以有什么未来不可以一起开创。 ”

 

 

P.S.久石让的主题曲,具有超强的画面感,任何时候再听到,都仿佛看到信志带着阿胜,头发飘扬,自由地飞翔。

 

 

 

 

 2 ) 于是,我们就成了现在这样的人

很奇怪,这个假期里看的最好的片子竟都不是我最爱的港片。
其中一个是北野武的《Kids Return》,中文名叫《坏孩子的天空》,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讲青春的片子。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太残酷太写实也太庞大了,除了青春还承载太多东西,我看不懂;而《阳光灿烂的日子》又太原始也多少有点儿矫情,我不喜欢,至于其他的那些讲青春的片子或不纯粹,或根本不值一提。
只有这部《坏孩子的天空》,不是讲毁灭,不是讲残酷,不是讲励志,不是讲理想,不是讲世情,不是讲爱情……而是单纯关于青春,少年和时光的片子。
片子里面女性人物是缺失的,所以这里的青春是没有力比多的驱动的;整部片子也没有出现父母的角色,所以代沟和父辈的沧桑也无所表现;这里没有那种“爱兄弟还是爱黄金”的追问和誓言,小马和新志的情谊没有语言,也没有任何轰轰烈烈的行动,只是淡淡而令人回味的;这里没有那种为了梦想卧薪尝胆的少年意气,新志放弃了很有天赋的拳击事业,挨家挨户的帮人送东西,小马也终于没有成为风光的黑社会的大哥而要辛苦地去找工作。
结尾的地方,新志和小马仍旧是骑着那辆自行车在上课的时间游荡在学校的操场,于是,有了这样的对话“还有像我们这样的混蛋吗?”“不会有了吧。”“我们已经完蛋了吗?”“傻瓜,还没开始呢。”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段对话,“好不甘心啊,好象这个假期只是跑来跑去,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留下。”“但总该有什么留下吧,留下什么,我们就成为什么样的大人。”这段对话出自另一部写青春的片子《蓝色大门》,是啊,怎么把它忘了,也是那种很纯粹很纯粹的片子,也有鲜明的色彩和美丽的构图,只是《蓝色大门》的色彩像是LOMO照出来的,而《坏孩子的天空》则像加了一片滤镜,灰色而美丽。
我们每个人何尝没有做过这样的混蛋,回望青春,总是无意义的事儿占了绝大部分,青春原来就是用来挥霍的,否则就不配称为青春,我们以为什么都没有留下,而其实总有什么留下了,于是,我们就成了现在这样的人。

写于2006.8.23

 3 ) 青春的公正给予我们选择权

有这张碟很久了,好像是刚上大学没有多久,在四海淘的。
同期买的以及后来买的碟子大多都已经看完了,唯独这一张,我总是拿起又放下,
因为有一种预感告诉我,我会在里面看到让我很心疼的东西,
与其说这种东西让我不忍面对,还不如说我没有勇气面对,
我隐隐约约知道这一点,所以当我觉得我还不能直面的时候,我没有看它。
我终于还是看了,在电脑坏掉、心情低落的下午,外面还下着雨,实在不是我理想中的观看环境,
原先我以为,我定会寻找一个心情大好的时候来看它,这样就能比较轻松一些。
如果说青春是残酷的,对不起,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青春,我的岁月是那么平淡无味,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遗憾得要死,
如果说《坏孩子的天空》里的青春是残酷的,对我而言,也没有太多的同感,
在电影里,我看过太多比它更加残酷惨烈的青春,相比而言,那两个胡闹鬼的小子根本上不了档次,
那些说在里面看见了青春的残酷的人,我想问问看,相比青春而言,整个人生是不是更加残酷呢?
青春结束之后,我们还有另一个起点,就像小马说的那样,现在才是开始,
在他们面前,还会有无数个可能性,“我们完了吗?”“不,现在才是开始。”
可是人生结束的时候,无论是谁,走过了什么样的道路,最后的结果只有唯一的一个,和所有平凡的大多数人一样,我们将归于虚无。
既然我们生来就要担当这样残酷的人生,那么青春的沉重便算不了什么了。
这部片子让我心惊的不是什么青春的残酷,而是青春的公正。
青春太公正了,公正得冷酷无情,它一点也不会开玩笑,明明是人生里最朝气蓬勃的一段时期,却严肃得像个老法官。
它认同才能,认同机遇,认同一切的可能性,并把这所有的可能性向你展开,但它只给你一个结果,而那结果完全就是你自己一手造成的,那是你的选择。
《kids return》里的那些孩子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我说的不仅仅是小马和新志,还有其他那些少年。
当你看到说相声的那两个男孩的面前从一开始的空荡荡到终于坐满了观众的时候,当你看到那个总是被新志一击便倒的男孩以漂亮的拳法向女孩炫耀的时候,当你看到那个总是跑腿的高个男孩西装革履地微笑着的时候,
你难道不更为小马和新志痛心吗?同样是人们认为没有前途的孩子,别人努力坚持终于得到回报的时候,他们因为放弃而失去了原本应该属于他们的那些东西。
但他们之间又是不同的。
小马总是积极的,一马当前,他在任何挫折之后,都能立刻恢复过来,迅速找到新的事务,再次积极投身进去,只是没有常性,不断颠簸往复。
新志却总是消极的,他的身边总是必须有能让他依靠的人,先是小马,没有小马的日子他多么寂寞,而当小马又再次出现的时候,他眼中又多么喜悦。小马离开后,他靠向了小林前辈,可是后者却完全毁了他。
小马是他少年时候的朋友,此时的友谊完全出自意气相投和彼此的吸引力,那种一见到你就开心的朋友关系,没有功利,没有利益冲突,即使在小马发现自己没有拳击才能而新志却是天才的时候,他也是把名号让给新志,然后默默地离开,
然而小林不同,大人的世界里似乎没有单纯的友谊,会长和教练们对新志好,是因为他的才能,他没有用处的时候便会像对老鹰一样把他一脚踢开,而小林的所谓友谊是来自嫉妒,他曾经和新志一样是有前途的少年拳王,但他毁了自己,因此他也要毁掉拥有美好前途的新志,看着他像自己一样堕落,这样他便也能稍稍安慰自己来原谅以往的失足。
不是没有人给过新志提醒,会长、教练、老鹰,甚至已经成为黑道的小马,
新志不是没有过脱离的机会,可他自己最后却说:“我已经决定了要喝酒。”于是就决定了堕落。
每次小马的出现和离开,都会给新志的人生带来巨大的转机和变化,
第一次离开后出现,将新志带上了拳击之路,从而引发了新志一直沉睡的潜力,
第二次离开后出现又因会长的干涉而离开,“等我成了老大而你成了拳王我们再相见”,可是这个约定却没有让新志振作起来,而是因为他又一次的离开,而让新志彻底偏向小林。
第三次离开后的出现,他告诉新志,一切才刚刚开始。
其实我一直在想,难道新志是个笨蛋吗?他真的看不出来小林的意图吗?小林的那一次惨败难道对他而言没有警示的作用吗?恐怕并非如此,只是,他害怕如果拒绝那份“好意”,就会像失去小马一样失去小林,他不想再失去任何人了,因此他宁愿放弃自己的才华。
真是可悲的单纯。
同样的例子,还有那个我没有记住名字的男孩,他一直坐在咖啡厅里憧憬着叫幸子的女招待,也终于如愿以偿,但他为人软弱,没有自己的主见,害怕总是自己一个人来面对变故,因此听从那个一直抱怨的朋友的建议,从销售员改行当出租车司机,又想再度改行的时候,人生却没给他下一个机会,嘎然而止。
相比新志要幸运些,至少他还可以再次开始。因此就像我刚刚说的那样,我们既然生来就背负这样残酷的人生,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生命就会停止,那么,青春的那一点点残酷又算得了什么?它不过是非常公正地为每个人服务而已,选择权在你而不是它。
但是,又正因为总是选择不到正确的方向,总是会迷失在无数个可能性里的,才能证明他们确实还只是太年轻的孩子。青春给予我们公正,却没有给予我们与之相匹配的成熟。
顺便一说,我喜欢那里面的主调音乐。它欢快、大气,明明是那么卑微的青春和人生,它居然硬是宏伟着激荡着,似乎是由不得你不听的意思。
是的,由不得你不听,由不得你不看,由不得你不过的青春和人生。

 4 ) 《坏孩子的天空》这个中文译名真的恰当吗?

一.《KIDS RETURN》还是《坏孩子的天空》?

《坏孩子的天空》——这个译名本身就极其有误导性。无论是出现在电影中的片名《Kids Return》,还是其日文名《キッズ·リターン》,都没有坏孩子与天空的意思。影片标题直白地指出,本片想要表现的,就是孩子们的回归。

不过,从中文翻译的角度来尝试解读“坏孩子”这个字眼,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此翻译的理由不难理解。毕竟影片中的主角,一直游走于社会边缘,被排除于“正规优良”的学校教育之外,最终也并未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上述的三种状态,在传统的社会观念中,被凝结为一个定义,那就是坏。

然而,这种将孩子们定义为”坏“的做法,好像是影片恰恰想要讽刺的。影片通过情节与镜头语言,表现周遭人物对“坏孩子”的态度与做法。当孩子被定义为”坏“,也就意味着他们被主流的社会区隔与漠视。

还记得这个经典的镜头吗?在片子的开头与结尾,同样的机位,同样的构图。窗户,由左下角到右上角,化为一道倾斜的墙壁,切割开整个画面。在这一头,“好孩子”处于教室中,而那一头,是“坏孩子”新志和小马的操场。教室与操场,教室与天台——封闭与开放的空间,表面上是两种人群所处的不同的物理空间,实则也是他们身处的不同的社会空间。

P1 相似的构图与分隔的空间,也寓意着被区隔的身份

“好孩子”望向“坏孩子”的那一束目光,似乎是两个独立空间的唯一连接。然而,这束目光是被禁止的。下一个镜头中,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出,他们是笨蛋,不要让他们影响到你们,你们需要把他们视作不存在的事物。接着,这束目光从操场中收回,从异类身上收回,重新投向黑板之上,投向象征主流与正常的老师身上。

P2 视线的转移

被区隔所意味着的,最可怕的,可能不是被打压和管教,而是直接被漠视。被当作不存在的事物,意味着被剥夺所有与主流社会群体建立人际关系的机会。但人总是需要温暖的,需要爱的,需要被肯定的。再坏的孩子也是人,这时候他们还能找谁寻求关怀呢?是通过暴力的方式欺压他人获取自我肯定,还是通过拳击的方式不断胜利获得他人关心,亦或是在黑社会里节节高升受人敬仰?自然都有可能。

孩子们是生来就是坏孩子,还是被定义为”坏孩子“后被区隔与漠视慢慢推着成为了“坏孩子”,亦或”好“与”坏“的标签本身就渗透着主流社会对边缘群体的偏见。这不是电影的核心主题,它也没有给我们具体的答案。然而,这种视角对常规观念的反叛,透露着对被压制个体内心的关怀,这正是北野武电影的一贯动人之处。

二. Kids:作为身份的孩子

既然片子强调的并非是坏孩子,那它到底又讲述了什么呢?很简单,就是孩子们的回归。什么是孩子们?我在看电影时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判断人是不是孩子,在主流观念中,要么取决于年龄,即以十八岁为线,要么是所属的环境,即校内的学生。在这个角度下,孩子是一种静态的,固定的身份。那么回归呢?只有某种事物它曾经存在过,也曾经离开过,当它再次出现,才是回归。

由此解读影片,好像影片的主体部分,即对少年时代的回忆,的确可以被阐释为新志与小马等少年少女由孩子身份向大人身份的转变,即孩子身份的离去。正如上文所提,影片对画面内空间的表现,使得区隔出来的独立空间成为了不同社群身份的注脚。同样的,影片也利用人物身处空间的变化,来象征时间的变化和人物身份的转换。

转变的节点是小马和新志接连彻底离开校园空间的时刻。小马离开得早,当他选择彻底加入黑社会后,镜头特写了空空的座位。而新志的离开则更有告别意味,在远景景别中,他最后一次骑车穿过操场,在中间绕了一圈,接着中景表现出他回望校园的眼神,画面切回远景,他离开了学校。而后镜头剪切到他和小马经常去的天台,那里只剩下写着“气弹小子”的卷毯。镜头强调着空间中人物的离场,也由此强调着,他们脱离了校园的空间,不再是学生了,也不再是孩子了。

P3 人物从空间的离场 也是身份的转换

在这个节点之前,影片着重叙述着孩子们的期许。对黑社会,拳击,爱情,相声,对每一项事物,对无限多可能的未来的期许。这似乎也是由年龄决定的,毕竟年龄越小,未来的时间越长,可能性也就越多。经历的事情越少,也就越少有顾忌,越少有固定的看法,一切都仿佛还可以改变,也可以重来。这似乎也是由所处的环境的险恶程度决定的,毕竟校园内的闹剧最多不过是被打了一顿的丢脸,和进不了成人影院的尴尬。

在这个节点之后,影片转为叙述孩子们的期许在成年人世界中的破碎与凋零。从他们所看到之人的遭遇,比如老鹰的退役,拉面小弟背锅。到他们终于亲身经历社会的险恶,经历陷害,嫉妒,经历仇恨,压榨。最终,他们心灵受创,身体残疾,有的甚至永久地失去了生命。

如果将孩子理解为身份,理解为年龄的附属品,似乎这部影片也就被简化为普通的情节剧。从校园到社会,从幼稚到成熟,从希望到绝望,一切都是一个轮回。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这不过是重复述说着老套的道理罢了。

可是如此理解的话,孩子们回归中的“回归”在何处呢?毕竟在回忆结束后,从新志和小马颓废的神态,杂乱的胡茬,狼狈的姿态,都可以看出,他们既不是年龄意义上的孩子,也不是身份意义上的学生了。

那么,孩子到底怎么在影片中回归呢?

三.Kids Return:孩子们回来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放弃将孩子视作某种身份,也放弃将故事情节视作孩子的存在与离去。以音乐作为线索重新回顾电影的某些情境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事实上,片头与结尾处最激动人心的音乐,名字就叫做《Kids Return》——孩子们回来了。这段音乐,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五次。

第一次和第二次出现是在影片的开头。新志载着小马骑车,镜头跟随着他们,极力地捕捉他们飞驰而过的痕迹,周围的景物都变得模糊。两个人此时的姿态尤其有趣。小马吊儿郎当地坐着,身体极其松弛,时不时向后靠一下,头发随着风向后飘,眼神里无所畏惧。新志则微微附身,全部地力气都放在骑车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

而在操场上,伴随着音乐,他俩肆意地笑闹着,完全不按照标准的姿势骑车,一个倒着站,一个正着坐。小马红色的衣服,在整体灰暗的背景颜色中尤其扎眼。而镜头一旦切到教室的封闭空间中,音乐瞬间变小,镜头中人的神态变得麻木,连所有人衣服的色调也都转为沉暗。

反叛,自在,松弛,另类,不顾危险地向前飞驰,漠视周遭地我行我素。

P4 状态的对比

而后,小马被拳击手打了,消沉了一天,不来上课。当新志下课后,惊喜地看到小马正在铁丝网外向他招手。此时,第三次,音乐响起。新志骑车跟随着小马,小马一边奔跑,一边喊着:“那家伙是拳击手是吧?我会让他好看的。”镜头再一次捕捉着他们的飞速移动,掠过一个个建筑的阴影,穿过大桥,直到小马站立住,镜头的运动停止。小马正对着空气挥舞起自己的拳头,旁边的流浪汉老头笑着(看起来像北野武本人),也一同挥舞着拳头,仿佛在与整个世界搏击。

P5 是北野武吗

第四次音乐响起时,新志正站在拳击场上,被人一次又一次地用拳头击中腹部,当他看起来快无法招架时,他猛地抽拳狠击到对方的脸上。镜头切换,他被击打到地上,又从地上爬起来,挥舞着拳头,再次击倒了敌人。

不服气,不服输,摆出对抗的姿态。

我尝试用词语概括感受,或用句子描述情节,但无疑,语言是失效的。而当音乐响起,当我真正看到少年的每一个眼神与动作,每一次搏击与飞驰,我对孩子与青春的记忆与感知被全部唤醒。

刹那间,电影让“孩子”这个概念超越了静态的身份,进而转化为动态流变的情境,感受,力量,迸发为一刹那的情绪,它扑面而来。

但如果只有这几个情节,影片还会那么动人吗?不会。如果说“孩子”是有关反抗,搏斗,松弛,任性的信念与力量,它终究是刹那的。在绝大多数时刻,电影不留余力地表现着的,还是消磨这种力量的——社会的残忍,日常的庸碌,和时光的逝去。

电影的叙事,一如北野武其他电影般简洁。他不按照传统俗套的经典好莱坞叙事,通过统一的“动机—反应”构建人物的背景与经历。而是直接通过不同形式表现人物自然状态下的细节的动作与神态。然而影片从多样化的人物中,极其精准地捕捉到他们共同的状态,那就是被生活消磨的状态。

不仅仅是失败,失败是社会对于一个事件结果的定论。而是消磨,是整个社会对人漫长绵延,却又融入了生活每个细枝末节的改造。改造到他们适应了规训,内化了规则,最终变得麻木。

最恐怖的是,失败与搓磨的叠加,青春时光永久的流逝,似乎使得满怀未来无限可能的信念,与世界反抗的热血,在成年人眼中,随着孩子的身份一起消失,变成一种可笑的悲哀。正如当新志退出拳击社后还有人继续成为拳王,丈夫死后又有同样的人来搭讪。年轻化身为轮回的诅咒,再美好的希冀与信念早晚一天也会成为昨日黄花。

孩子消失了,不是孩子的身份不见了。而是孩子,作为一种情绪,信念,那种最本真的反抗,独立,永不畏惧,充满期待的状态,最终被压制,被消磨,以至于在我们的身体中,血液中,化为乌有。

新志和小马好像也是一样的,当他们骑车重新返回了校园,从校外的空间回到校内,我感觉不到任何孩子的气息。小马说:“一切都没有什么变化。”但空间的一致和人物的变化,只让我感到悲哀,仿佛提醒我,他们曾经也是多么有着生命力和活力的个体,而如今物是人非。

直到。

直到最后一次音乐再次淡淡地响起。直到不再青涩的新志高高地抬起头,喊道:“喂!笨蛋还有人读书吗!”

他腼腆地笑着,问道:

“小马,你说我们的人生完蛋了吗?”

小马也笑着,用另一只手臂拍了一下他。

“笨蛋!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呢。”

说完,他们俩又开心地笑了。

电影用一百多分钟表现他们过去意气风发与一败涂地,却只用十几秒钟完成了孩子的回归。

这一刻,孩子,作为一种情绪和信念,从他们的血液中复苏,从被压制,被消磨的状态中复苏。携带着反叛,自在,松弛,另类,重现了不顾危险向前飞驰的画面,唤醒了漠视周遭我行我素的记忆。它超越了身份,跨过了蹉跎,忽视了庸常,不顾一切地从屏幕中再次迸发出来。面对伤感与残忍,面对时光的不可重来,它不服气,不服输,它摆出对抗的姿态。

就此我们才理解了《Kids Return》的真正含义,也明白了为何《坏孩子的天空》忽视了Return这个关键词的不当。因为孩子不是指一种会消逝的身份,而是我们每个人原本拥有但被逐渐消磨的情绪和力量。北野武通过音乐带动情绪,强调人物细节的神态与姿态,瓦解了传统电影通过曲折情节来向观众说教“你一定要保持年轻心态啊!”的方式,而是直接唤醒我们青春时的记忆与感知,在成年人身上,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回来了的时刻。

“小马,你说我们的人生完蛋了吗?”

“笨蛋!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呢。”

那一刻我知道,孩子们回来了。

 5 ) 操蛋的成年人

这个世界没有因为这部电影而得到改变,也没有且也不会因为我的这个评论而有所检讨,我们看到的都只是走过:岁月与青春,无所谓完成:人生与成长。
我想这个世界并非只对“好孩子”敞开大门,而对“坏孩子”闭关紧锁,而是它已彻底将青春视作任人敲打欺凌的软蛋。在成人眼里,青春只不过是他们的前哨站,岁月的蹉跎早晚会将青春夷为平地,毫无喘息的机会。成人在主导这个世界,主导着这个世界以正义的名义将青春逐渐驱逐,直至彻底毁灭。所以我们看到了不满十岁的“小大人”会得到周围丑恶成人的青睐,这才是成人想要的东西,他们恨不得将出生的孩子明天就送入社会,美其名曰经受磨练摔打,只不过他们在用填鸭的方式让这只动物尽早适应社会,以便为他们服务,实质是在将这些幼小的生灵扼杀在摇篮中。
所以我们看到了小马和志新在成人的世界里被摔打而毫无怨言,就像聚义梁山的好汉只会骂贪官污吏,奸臣当道,而不会想到将矛头直指当朝皇帝。年轻人玩着成人的游戏,乐此不疲,然后将它继续向下传,由古人传给来者...
对于年轻人,他们也曾被成人教育,无论是“未来主人翁”的欺骗,还是“是非观念”的从小培养,这些都在无时无刻的为着成年人服务并贡献着。成年人狡诈,却要年轻人诚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利;成年人圆滑,却要年轻人本分,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方便;成年人教会了世故,年轻人学到了现实...
纵观这个世界,围墙里永远都是被保护的羔羊,围墙外早已是无处不在的恶狼。假使你没有一些防身的技巧,难免会有落入狼群圈套的一天。无论是东方文明世界里的犬儒社会,还是西方近代科学下的Delaying The Real World,年轻人与社会的主导者之间永远隔着一道墙,最终大家都会越过那堵墙,那将永无回头之日...
这就是现实,现实就是世界,那句恶心到狂吐的社会适应论“要么让社会适应自己,要么让自己适应社会”一经传开,成为至今仍作为推论达尔文的适者生存说的不证自明的定理。随便来个中年妇女都会拿着这句话指名道姓的教育年轻人。
同是天涯沦落人,教室里埋头苦读准备走十年寒窗路线的莘莘学子和那些整日游手好闲前途未定一路迷茫的孩子一样,最终谁也逃不出成人世界的五指山,世俗意义的成功已经将人推向没有尽头的深渊。或许这一切只能等到老了坐下来慢慢回首,恐怕那时将尽是悔恨与自责,除非心已死彻底没救了。
还是会想起木心先生的那句真理般的大实话:

到了壮年中年,想一想,少年青年时期非常羡慕的那个壮年中年人,是否就是目前的自己——是,那很好。否,那恐怕是来不及了。
到了老年残年,“否”了者不必想,“是”的者再想一想,壮年中年时期非常羡慕的那个老年人残年人,是否就是目前的自己——是,那很好。否,那就怎么也来不及了。
而对于两度“是”者,还得谨防死前的一刻丧失节操。

再度回到这个世界,发现这里的现实静悄悄,小马对志新讲出我们还未开始的时候,正是这世界暗藏杀机虚虚实实的片刻,也正是青春年少踌躇满志之时。

 6 ) KIDS RETURN

是的,我们还没开始呢。
只是因为我们还年轻?

               --题记

是昨天看的这部片子,却在今天写下感受。
我的感受一向有置后性,发生的时候没有感觉,过后很久,开始一点点沉淀,一点点发酵。
我是后知后觉的。

我站在此时此地观望,看着暴力与残酷,诱惑与蠢动,叛逃与归顺,绝望与希冀。
新志和小马骑着自行车在操场上说笑,两个人的脸上伤痕累累。
生活仍没有结束。

题目是坏孩子的天空
其实小马和新志并没有那么坏
虽然他们
恶作剧、敲诈同学、看成人电影、偷看别人情书,很少去上课,
不求上进、没有前途。
其实,他们是因为找不到方向而不知所措,希望能寻找一些乐子让自己高兴起来。

最明亮的阳光+最自由的青春;
最暴力的拳击+最阴暗的黑社会。。。

世界是成年人的,而不是青春少年的。所以,他们在抗争。

而外面的世界从来就是来教训青春的狂热者的,几乎在同时两人遭受了铁拳或器械的痛击,他们的青春梦想被粉碎。

懵懂的少年人,在成人的世界里,处处撞到规矩的壁垒,碰得头破血流。

但在这样的世界中,这些坏孩子中,我却感到了一种温和的力量。

凶暴的背后有温存的内心--小马在别人面前凶暴,却对新志关心照顾
沉默的善良蕴藏着力量--新志虽然少言寡语,在被欺负的时候也能重拳反击

友谊的力量
也许友情意味着对方的存在才是自己存在的意义。

但这些友情又甚至会超乎一般的常理,在岁月的流逝里历久而弥新,微弱而动人。
只有男人之间才会有这样的友情吧,羡慕不已。

青春的路总是弯弯曲曲,不过他的尽头是一样的。
我们所作的一切都为了我们的成熟,梦想受阻甚至被别的东西击成粉碎,人由冲动逐渐平静,有浮动变成务实。。。

新志说:“小马,我们完蛋了吗?”
小马说:“笨蛋,还没开始呢。”
这个结尾是完美的,至少是美好的,没有把美丽的青春撕碎,因为青春的逝去带来的是成熟。
看看最后两人在操场上骑车游荡的剧照,两人眼神忧郁、平静、还有一丝希望。

KIDS RETURN。

                                 写于2003年

 短评

#重看#配乐泪目,瞬间落入初看时分的情境,这种回忆几乎与青春回想有着相同的感伤质地,残酷又美好,温情又暴烈,也正是北野武的一贯特征;出发于校园,且回归到校园,时间转了个圈,人世间历练一遭,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只是如果当初明白幻灭的痛会这么惨烈,是否还有勇气奔向前方---当然,“一切都刚开始”。

1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看北野武很奇怪,你会在里面看到一个与你的认知完全不同的日本,你会看到所有电影里都有北野武自己的影子,甚至你会看到里面的角色中,总有一个是你,可能不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人,也许只是那个内心敏感的腼腆角色,永远珍藏着破碎的瓷娃娃,那就是全部的青春啊。

14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我就是控制不住的要命喜欢安藤政信

18分钟前
  • 誰|ぼくちゃん
  • 力荐

3+偏4。“你觉得我们完蛋了吗?”“胡说八道!我们还没开始呢。”安藤政信那跟班儿样小眼神儿的叫人怎能看着不腐啊==(金子贤有张耀扬的范儿。

23分钟前
  • Hey Johnny
  • 推荐

我们一切为了适应生活而发生的变化,都是负面的,但我们又不能总像电影里那样告诉自己一切都只是开始,因为我们已经不再年轻了

27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青春就是一场彻底的失败。没有北野武出场的坏孩子天空,因为偶然而决定下来的道路,因为偶然而到达的高峰,因为自负而许下的诺言,却都必然以失败告终。两个主角,一个次主角共同的失败命运,以及多年之后仍能在操场上回归初始的、千帆已过的淡然之心,力荐。配乐方面佳,拳击背景亦佳,故此评价再升。

31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没有想象中的好,一段叛逆青春却有点不痛不痒,不温不火。虽然明白他想说青春以及失去,但并不深切。最后的结尾说青春才刚刚开始——莫名其妙的,没看出来。

36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北野武善于表达一种偏激的、裹挟着恶意的真实,温柔但不敦厚,冷静但不客观。

41分钟前
  • 拐子流星锤
  • 推荐

Theme这感觉!~…想起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一点也不久石让,反而更教授!~…安藤征信好看库仑定律

44分钟前
  • 童殿
  • 还行

印象最深的也就是久石让的音乐和安藤政信的眼睛。

49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从操场上两人自行车开始,从操场上两人自行车结束,青春是一道轮回。“你认为我们完蛋了么?哪里,才刚刚开始”。没有爱情,如果有的话,也只是那蜻蜓点水带过,两个男孩子的青春岁月,抽烟喝酒拳击混社会,那些年过去,一切都没有改变,静待新的开始。北野武用他电影讲述了一段残酷灰色属于大家的过往

52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人生的轨迹就好像原来就设定好了一样,每个人都不一样又都一样我们不知道走向,但它确实是已经设定好了的,不要抱有什么希望,希望这种东西是最没用的,只有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才能一直在这条轨迹上飞翔,不然就OUT了。

57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社会推着大家走 一圈又一圈 无论你坚持还是放弃 成功还是失败 美满还是死亡 亦是无法参透。他有他的不幸 我有我的失败 你有你的活该 哪怕曾经你风生水起我天赋满满他娶了梦中情人 人生啊 还真逃不掉冥冥中那所谓的报应。

60分钟前
  • 黄悦_
  • 还行

原声大赞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前半段出奇精彩,孩子虽坏但形象鲜活,象可惜在两人人生走向岔路口之后,故事显得不再那么有力,电影真正精彩的是镜头:叛逆的青春故事和冷静的镜头语言看似不是合理的组合,不过北野武做的恰到好处,大量的重复和符号处理、多次闪前剪辑制造了精妙的幽默感,配乐经典也是不必多提了。

1小时前
  • TWY
  • 还行

有时候觉得青春的意义在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尝试和荒废,而这又往往会让你发现,青春,或者生命,最终是一场徒劳。你越晚发现这个越好。你收获了这些与没有收获到底会有什么两样呢,活过与没有活过到底会有什么两样呢。

1小时前
  • 小楼。
  • 推荐

只有看过《坏孩子的天空》之后,你才明白北野武为什么会相中《小武》和贾樟柯。在进入社会之前,确切地说,在拥有一份职业之前,孩子都是一样的。北野武这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以他熟悉的“漫才”形式讽刺了教育,同时也质疑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世俗道德观。两个从课堂逃到室外的“坏孩子”既是教育系统里的破坏者也是艺术舞台上立法者:他们在无视秩序的前提下又强调着秩序。在北野武看来,教育的利弊显而易见。坏的一面是,规范夺走了人的天性和可能性;好的一面是,规训又令人免于走入歧途。在比学校大无数倍的修罗场里,所有行业都教你在规则之内犯规,不适应的人只能被淘汰出局。命运如题,课堂上的孩子们迷茫而无解。谁不向往自由的操场?谁不期待自己的故事有个不一样的结局?因此正如同年的《猜火车》一样,最终这是一部关于选择的电影。

1小时前
  • Muto
  • 推荐

心志:我们是不是完蛋了小马:混蛋,我们才刚刚开始呢

1小时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力荐

北野武的叙事效率奇高,仅用寥寥几笔就将人物塑造得真切可亲,引人共情。着重运用了重复的元素和场景(如瓷娃娃、操场、天台、咖啡馆、双口相声舞台、一人骑车一人跑步的体能训练路线等),还有间或插入的另一组年轻少年的练拳片段,与形成闭环的首尾一道彰显出了宿命轮转的世态常情。久石让的配乐与北野武冷酷中的温情完美契合。无论是坏孩子还是好孩子的青春,都免不了残酷与幻灭,无论是拳击、黑道还是正经服务业,成功圆梦终是稀罕事,三人分别败于冲动鲁莽、经不住诱惑轻信佞友和过于老实顺服这些常人难以避免的人性弱点。好在结尾依旧留下了一点点希望与憧憬:“-你觉得我们完蛋了吗?-胡说八道,我们还没开始呢。”(9.0/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最初只是关注残酷青春类型的电影,却被影片中的配乐吸引...

1小时前
  • taki zhang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