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最后的探戈

爱情片其它1972

主演:马龙·白兰度  玛利亚·施奈德  让-皮埃尔·利奥德  马西莫·吉洛蒂  玛丽亚·米琪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播放地址

 剧照

巴黎最后的探戈 剧照 NO.1巴黎最后的探戈 剧照 NO.2巴黎最后的探戈 剧照 NO.3巴黎最后的探戈 剧照 NO.4巴黎最后的探戈 剧照 NO.5巴黎最后的探戈 剧照 NO.6巴黎最后的探戈 剧照 NO.13巴黎最后的探戈 剧照 NO.14巴黎最后的探戈 剧照 NO.15巴黎最后的探戈 剧照 NO.16巴黎最后的探戈 剧照 NO.17巴黎最后的探戈 剧照 NO.18巴黎最后的探戈 剧照 NO.19巴黎最后的探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2 16:44

详细剧情

  让娜(玛利亚•施奈德 Maria Schneider 饰)穿行大街而过,来到一个旅馆,怪诞的服务员给了她一串空房间的钥匙。她开门而入发现已经有个中年男人在那里。简单交流后两人目光如炽,在空荡的房间里激烈地亲热。结束后安娜来到火车站接男友汤姆,汤姆正在拍摄电影,准备记下与女友恋爱的发展过程。此后让娜经常到那间公寓与中年男人约会。中年男人保罗(马龙•白兰度 Marlon Brando 饰)来自巴黎,出轨的妻子在不久前自杀,他十分痛苦。让娜试图了解保罗,向他敞开心扉,而保罗却一再拒绝她的窥探亦不希望了解她。汤姆向让娜求婚,让娜答应了。两人在选择婚纱时,让娜因汤姆重视拍摄效果冷落自己,冲进大雨找到保罗……

 长篇影评

 1 ) 我在过马路 你人在哪里

    我和现在的女朋友从认识到现在不足三个月,上星期四吃饭的时候我求的婚,她说好啊,打电话告诉了爸妈,他们都是见过的,电话里听得出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我知道他们是着实担心过一阵的,自从两年前我跟上一任分手,淋着雨回到家,很是消沉了一段,天天吃很多东西,还是止不住一直瘦下去。我是从来不相信唯一的,觉得每一段爱与被爱的经历,无非是要证明爱的可能性,像是秋天的落叶,看见一片落下来,知道季节变了,要找别的叶子,也不是不容易的。最近半年突然觉得自己的叶子都落光了,曾经像毛发一样浓密茂盛的叶子,全都无声褪去,又尴尬又轻松地站在原地。这个时候,她出现了,真是对的时机。她是很好的,跟我差不了几岁,笑起来非常孩子气,做事情却很有分寸感。周末的时候我们一起去逛超市,买大桶的酸奶和很多蔬菜,回去一起做饭,其实是很难吃的,又在精疲力尽的下午胡乱睡到傍晚,爬起来从冰箱里找喝了一半的红酒,长时间接吻,气味非常熟悉。可是最近常常有晃神的一刻,像是眼睛被一滴泪蒙上,需要眨一眨再看清楚的感觉,特别是她沉默不语的时候,或蜷坐在沙发里看书,或在阳台晾衣服,我盯着她看,想的却是另外一个人。其实是非常短的一瞬间,却因为这很短一瞬间的不忠,觉得非常心虚。
    这个人我是从未跟人谈起过的,因为确实没什么好谈的,我们连普通朋友大概都算不上,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我们认识。即使每次见面,也基本都是不怎么说话的。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总在寂静和沉默的时刻想起她来,像是在冬天里想起一簇无声的火焰,比起后来更加聒噪而言不由衷或者词不达意的关系,总有一种被默默照耀的感激。
    我的中学时代过得不是非常顺意,数理化的成绩迟迟上不去,虽然觉得沮丧,空闲的时候还是大量在看各种小说漫画,像是心情沉重却又完全不作为地坐在一艘沉船上。当时的心思大概就都消耗在这种像低烧一样慢性而持久的焦虑中,整个三年也没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事情。毫无前兆的某一天,她走到我们班门口,给了我一封信,这就算是认识了。
    这封信现在还在我老家书桌的抽屉里。我每次寒暑假回去的时候都会想起在那个老旧书桌的某处有着这么一封信,但是从来没有再翻出来看过。她的字是很好看的,墨蓝色的钢笔。跟这封信一起躺在盒子里的,是自这封信以后直到毕业前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她不断又递来的纸条。各种不同颜色的笔写在各种不同的纸上。我觉得每天见面取信是很尴尬的,所以建议她写好了就放在学校木工班门外的一个废弃的信箱里。她是有男朋友的,我常常看见她坐在球场边看他高大的男朋友打篮球。他俩的皮肤都是健康的深色,在一起非常漂亮。我不止一次地在夜里想象他俩亲热的模样。手指扣住手指,细细的脚腕和划过棕色皮肤的钻石样的汗。所以我不跟她打招呼,也不看她的眼睛,只是不时去看看废弃的信箱里有没有写来的信。
    有一天下午,在放学的路上远远看见她往前走的背影。我骑在破旧的自行车上,不知道该不该打招呼。终于在她身边停下,她抬头看了我一眼,像是被打断了某种沉思,脚步却不停,也不说话,我们就这么并排往前走。后来到了我回家的岔路口,我知道她家又要再往前走,低声说了句,我走啦。她说,哦。
    高中时候的最后一封信上说,她要转学的别的地方去了,因为那里的分数线比较低。好像没有提及再见等等,完全是就事论事的语气。此后一直到毕业,再也没有见过她。偶尔还是会去废旧的信箱看看,都是空的。也会在食堂里看见她高大的男朋友。很多时候很想上去打个招呼,但每次都因为不知道该从何谈起而作罢了。那是个没有手机号码QQ号码和邮箱可以交换的时代。一个人要消失,像是露水掉进池里,是可以消失得很彻底的。
    有一次听同学在饭桌上闲聊,突然聊起她来,我就默默竖起耳朵听着。他们说她上初中的时候非常喜欢我们班另外一个男生,两个人也是很融洽的,只是家里面因为早恋的缘故闹得很凶,最后也没有在一起。那个男生我也是认识的,白净的面皮。
    又是毫无预兆的某一天,她的电话打到我家里,问我有没有空看电影。我觉得一直都是有空的,只是从来没有人问起罢了,我说好,去哪?她说我带电影去你家里。这倒是出乎我意料的答复,不过假装镇定,说,好,你来吧。我爸妈都在旁边吃饭,耳朵应该也都是竖的。我说,有个同学要来家里看电影。我妈说,好,家里有水果和饮料,需要什么自己去冰箱拿。也没问是男的还是女的。
   我其实是很紧张的,开了门把她迎进来,她大大方方叫了叔叔阿姨好,就到我卧室的电脑前去了。其实没有多少同学到过我家里。小学的时候有同学去,我爸妈殷勤地包了饺子,一直给人夹菜,弄得我后来就不邀请同学去了。给她倒了杯水,请她在椅子上坐下,直接把碟片放进嗡嗡响的光驱的。是个法国片子,里面有大量的做爱桥段。我就顺便跟她聊聊天,其实更像是一问一答。
    还跟他在一起?
    在呢。也找不到其他人。
    他在做什么?
    小生意。
    你呢?
    给他帮忙呢。住在一起。
    电影很快就结束了,我把她送出去,她说叔叔阿姨再见,然后我们沉默地下楼梯,又一起在车来车往的街上走了一会儿。她说,你回去吧。我说,好吧。
    我们交换了手机号,QQ号,邮箱号。从此再也没有联系过。
    我的手机里现在还有这个号码。上周四晚上在回家的出租车上我还又翻出来看了一眼。我又不敢打过去,我怕他们说,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已停机。
    然而这终究不是多大的事儿。只是我要过到马路的另一面去了,偶然想起了你。

 2 ) 贝纳尔多的败笔

是从《末代皇帝》开始了解贝纳尔多的,也是由于《末代皇帝》让我产生对他的好奇,所以才来看《巴黎最后的探戈》,虽然这是大师之做,但我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败笔。

电影我是快进着看完的,因为很多镜头真的不值得我为它停留,有人说看到了中年男人的挣扎和他变态的心理。但是我觉得这部剧本身就是变态的,两个陌生人之间暴力地做爱,昏黄的灯光,幽闭的小房间,好像就适合发生这样禁忌而又刺激的事。无知的少女和丧妻的中年大叔,这样的组合本身就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但是电影似乎弱化了白兰度所演的中年男人的罪恶,相反,只是缓缓把这个中年男人身上值得女孩动心的地方向观众铺展开来,那些行为就是赤裸裸的强奸,哪里有美可言,那全都是中年男人的所有情欲的妄想,只不过恰好有一个小姑娘出现,恰好能满足他全部的欲望而已。对于那个小姑娘,他是个能耐心听她说完絮絮叨叨的话并且满足她对性的所有幻想的人,自然而然,她对眼前这个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的男人产生了依赖。

影片中唯一令我欣慰的是女孩最后一枪打死了这个觉得已经爱上她并且妄想与她共度一生的的那个中年男人,一切又回到开始,这才是最好的结局,最起码她没有被男人给她的这种虚妄的快乐而迷惑。

况且,为什么影片拍摄完以后,马龙 白兰度更加声名大噪,甚至都没怎么出现过几面的人男二号让 皮埃尔 利奥德也初露头角,而饰演女主角的玛利亚 施耐德则倍受批评且一蹶不振,影片中有一幕保罗用黄油强奸让娜的场景甚至都没有事先征求过女主角的同意。为什么男性在性上总是要比女性幸运?

性的开放并不是一件什么坏事,但我不希望一一种牺牲的方式来追求导演自诩的所谓艺术。

 3 ) 永恒的异乡人

时常能想起这部电影中急促却又充满着遥远乡愁的爵士音乐,那些仿佛自原始蛮荒的场景中传来的鼓点,夹杂着岁月流逝的沙沙声,与时而情绪激动歇斯底里,时而平滑如水行走如风的萨克斯一起在这部极为“贝托鲁奇式的”影片中带出迷人的色彩影像,魅惑而不动声色的镜头运动,男女主人公疯狂爱欲……,这些让人眼花缭乱,困惑撩人的元素,使这部电影乍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谜团。
  的确有许多谜难以解释,除了隐约的猜测和直觉的感受之外,我们只有满腹狐疑了,从影片一开始,我们就看见了一个因为妻子死亡而痛苦万分的中年美国男人—保罗,在大街上哭泣,他的头顶是一辆呼啸而过的天桥轨道电车,此时年轻的让娜从后面走过来……随后的场景中,一个女佣一边用心擦洗着保罗妻子的自杀现场中的血迹,一边喃喃自语保罗一生的漂泊经历,而保罗就在一墙之隔的地方沉默地听她的低语,在她挑衅般地把那把自杀用的剃刀递给保罗时,保罗一把把女佣摁在了墙上,那姿势好像是要杀了她一般……公寓的管理员,那个黑女人怪异的笑声……保罗的岳母闻讯赶来,他们两人之间的谈话更为让人困惑,镜头在他们之间来回摇动,似乎在暗示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般,包括保罗粗暴的态度,岳母过分地低声下气却又疑虑满腹……,还有,保罗的妻子为什么要自杀?年轻的巴黎姑娘让娜为什么一次又一次来到保罗粗暴充满发泄性质的怀抱里?片头的美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的那些油画又暗示什么?这些众多的谜一样的表情场景与难以解释的感情,混乱,苍凉,欲言又止,一如漂泊着的爱欲,发生在这个漂浮中色彩恍惚的电影巴黎之内。
  
  
  在很多次地观看这部电影后,我逐渐看见了几个清晰的空间,但是,这几个空间里发生的事情仍有些晦暗不明。主要的空间就是让娜与保罗相遇的那个公寓,保罗此时只是想逃避那个无可逃避的情感深渊,逃避妻子的死亡而带来的情感断裂,与这种断裂带来的巨大空洞,身体上的,情感上的。而让娜,大概只是为了男友从外地到来而想租个临时住所而已,她在公寓遇到这个神情憔悴哀伤的美国人,由于他不肯透露姓名,由于他的表情与粗壮的体魄,神秘感油然而生,然而更重要的是,这个偶然而充满随机性的场景提供了事情发生的氛围,这间待租的,空荡却又充满莫名回忆的巴黎公寓,隐藏在都市冷漠充满秩序的表情之下,就像一个洞穴,爱欲和逃避之洞,而让娜和保罗就在这个偶然的秘密洞穴中里会面了,就好像冥冥中先有了一个神秘安排般,所以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使他们分别在两个房间里用分机接了,但是电话那头只是传来彼此的声音,让娜如梦魇般拿着听筒听着保罗的呼吸声,而保罗正悄悄放下听筒,向她走来。
  
  我想,在这个空间里,两人的情感指向还是清晰的,保罗分明是为了逃避,他想把自己埋葬在无尽而疯狂的欲望发泄里,而且,他只要偶然,所以他绝不要姓名,绝不要偶然爱欲以外的东西,而让娜,就是让保罗所带来的这种神秘感迷住了,在这个只有一张做爱用的大床的公寓里,她曾无数次感到害怕,欲望满足后的空虚,与保罗的态度所带来的羞怒,但是她仍不由自主回来到这里,乖乖地脱衣,这种极端矛盾着的东西一如欲望本身,令人害怕又令人着魔。那个后来令导演贝托鲁奇声名狼藉的肛交场面的确令人瞠目,这些私密极端的东西令这个公寓更加压抑,也让我们对保罗表面强硬粗暴其实内心脆弱孤独的状态有所了解,而让娜,她的报复手段,就是一个小恶作剧:她骗保罗帮她摆弄唱片机,保罗被插头漏出的电狠狠击了一下。
  保罗与让娜的一场对话很重要,在让娜穿着婚纱冒着大雨来公寓找保罗后,保罗像对待小女儿般给她洗澡,让娜说她找到了一个神秘,高大,强壮的爱人,保罗说:
  你需要有人照顾你,保护你?
  是的。
  你需要伟大的战士,建立堡垒让你躲进去,令你不觉得害怕,寂寞,空虚。
  是的。
  ……你找不到这样的人,你永远也找不到。
  不,我找到了。
  不久后,他就需要你帮他建立堡垒,从你的胸部,微笑,毛发和味道建立起来,一个让他觉得安全和舒适的地方。
  但是我找到了。
  不,你是孤单的,你永远孤单,你无法逃脱寂寞的感觉,直到你死去……
  
  仔细聆听!从这段对话里,我们可以窥见保罗内心的秘密,和由此带来的另一空间,就是保罗和妻子经营的小旅馆(我们也该模糊地想到了保罗妻子的死因),我猜,那个在巴黎的旅馆就像是一个寓言,保罗曾经在妻子的尸体前说:“昨晚我关灯,你所有的客人都跑出来了,我也是这些客人中的一个,对吗?”这个客人--主人川流不息的场所,是保罗的家,也是都市中的某个旅馆,在那些窗户上的毛玻璃背后,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漂泊的旅人,而保罗也是这些旅人中的一个,只不过一个偶然的机会留了下来,但是他永远也没能了解他的妻子,那似乎也是不可能了解的,他连她究竟为什么自杀都不知道。这种彻底的疏离感,多次透过保罗的双眼,映照在旅馆这个空间的每个角落之内。
  影片处处流露出都市中那种无处不在的漂流感,在这个经历复杂的美国人身上,在旅馆这个空间之内,在街上的各种肤色的行人之中。
  
  让娜和未婚夫汤姆所处的又是一个空间,大多是在室外,相比较而言,比较正常,就连汤姆某些时候表现的神经质,也是这个年龄段“文艺青年”的正常做派,那是一种略带表演性质的,害怕被人注意又生怕别人不注意的心理所导致的行为和说话方式,这种一本正经却又带有神经质的劲头使汤姆和让娜之间的感情不易深入,而随汤姆而来的拍摄小组,就好像一组无处不在的窥视的眼睛(这却是使汤姆激动的原因之一,而他自己恰恰是这场窥视下的爱情戏充满激情的拙劣导演),紧紧盯着这对年轻人,看着他们在室外表演爱情,在汤姆的“引导”下,让娜带着摄制小组在乡下的老屋拍摄,她在老屋中讲述的童年回忆也充满了表演性,(这与下一场戏中,让娜和保罗在公寓中的对话形成对比,与汤姆相比,保罗更乐意刺入事物的内部,他直逼让娜更为隐秘的回忆—初次的性萌动和与之有关的成长经验)
  让娜与汤姆的关系暗指了一个充满秩序但却冰冷无趣的现实世界,当让娜想要飞翔时,汤姆却要她“像个大人一般严肃”,所以让娜一次次从汤姆那里逃出,来到保罗的爱欲洞穴,在地铁的一场,当让娜第一次想冲破这现实之网大声对对面的汤姆说“我要离开你”时,飞驰而过的巨大钢铁机器—地铁使让娜的表白只剩下了无声的叫喊,后来汤姆突然出现在气急败坏的让娜面前,两人像个拳击手般相互打斗,这些观念性的场面都是使影片成为充满魅惑的谜语的原因。
  
  “拳击”或“探戈”就像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用来暗喻爱情,的确能反映出两性之间相互折磨,相互争斗又相互依存,相互伴随的关系,激烈如拳击,仪式化如探戈,在这些观念性的语汇中,爱情难道必然有悲惨的结局?在影片中让娜和汤姆准备结婚,在婚纱店试衣,周围是忙碌的店员,还有始终是如影随形的拍摄小组,让娜和汤姆“通俗的婚礼”在众人面前通俗的预演,汤姆激动地喃喃自语,夸赞未婚妻的美丽,爱情的纯洁,他甚至走出门去,夸张地站在雨中诉说自己内心的激情,他陶醉在自己的激情里,而让娜,早已跑到了保罗那里,告诉保罗她对他的迷恋和爱。
  一直沉溺在妻子自杀所带来内心的疼痛和迷茫中的保罗仿佛死后复活,在这次会面后,他搬出了公寓,这使让娜悲伤万分,连不知情的汤姆都能闻见这间人去屋空的公寓中的“悲哀的味道”。在影片的最后一场戏里,(与第一场戏对应),让娜走在大街上,重获新生的保罗从后面赶上了她,但让娜却说:“一切都结束了。”
  保罗坚持说一切刚刚开始,两人在一个探戈舞场谈话,保罗告诉了让娜自己的身份,神秘感被消除,“一个旅馆先生”
  “这是够糟糕的,但是房子,旅馆,城堡,有什么分别,我爱你就够了。”
  探戈舞场内,一个盛大的探戈比赛正接近尾声,一个带着眼睛的滑稽老女人评委宣布:祝福最后的探戈!而让娜和保罗也走进了舞场,保罗对让娜说:“如果音乐是爱情的食物,那么就请继续演奏吧!”喝醉的两个人在一对对一本正经的舞者面前就像两个胡闹的小孩子,老女人急忙干涉,保罗对她宣布:“这是爱情!”
  “但是这是比赛,不适合爱情,去电影院看爱情吧。”
  保罗被拉出了舞场,但是他脱下裤子,用屁股表示抗议,这时让娜已经彻底怕了保罗,她又逃了出来,但是保罗穷追不舍,脸上始终带着玩闹的笑容,让娜越来越怕,她跑回了家,保罗竟然也追了进来,他并没有看到她手中已经握住了手枪,在保罗充满激情的示爱中,让娜扣动了扳机,保罗被打中后走向了阳台,仿佛一句话没有说完:“我们的孩子……”,面对巴黎空虚而又拥挤的城市景色,他茫然说了一句:“妈妈!”就倒地了,保罗死在了阳台上,身体蜷缩着,好似又回归了母体。
  
  
  我想,这部电影的一个隐含的主题是漂泊的保罗的爱,是他的飘荡的心灵无所依托下的感情与身体的经历,而导演贝托鲁奇,这个意大利人,老是拍摄拍摄那些关于异乡和异乡人的影片,我也十分迷恋他影片中的氛围,那些“在别处”的色彩和影调,包括他对那个时期美术,政治,音乐,文化背景的把握与呈现,我仿佛能穿透时空的重重迷雾,感同身受地体验那种漂泊。海明威,斯坦因,乔伊斯,毕加索,巴黎左岸,新浪潮电影,那个喧闹中的巴黎,毛玻璃透出的暖黄色灯光使人感到片刻的温暖,却又能加剧漂泊中的寒冷,在影片中,让娜曾问保罗为什么不回美国,保罗含混地说:“我想,是一些不好的记忆吧。”在保罗的讲述中,我们看到这个强壮的男人的童年,其实,那是我们能体验到童年,这与巴黎人让娜奶油蛋糕式的童年截然相反,保罗其实是个孩子,他一直处在童年爱的缺失所带来的遗憾之中,这种遗憾使他宿命般地寻找失去的爱,就像他对让娜说的:“不久以后,他就需要你帮他建立堡垒,从你的胸部,微笑,毛发和味道建立起来,一个让他觉得安全和舒适的地方。”
  那个堡垒,就是女人,就是爱情吧。
  
  这绝对不是贝托鲁奇自身感情的简单投射,我更不想说这是我观看到的镜中的自己……作为一部电影,《巴黎,最后的探戈》早已经成为经典,它拍得很美,精致的构图,色彩,始终回旋激荡的恰如其分的爵士音乐使它的每一个场景,镜头都成为令人回味不已的诗篇,不光是影像的诗篇,还是氛围和情感的诗篇,它有种带人离开现实,走入时间深处的魔力。

 4 ) 理性堤岸崩塌后的毁灭

昨天看完《巴黎最后的探戈》,闷闷不乐。
初听片名,第一印象这会是一部轻灵、浪漫、美丽的电影。
欧洲一直给我阿尔卑斯山区式的清澈、清新、清纯的感觉。尽管并非不知道那里曾经燃烧过连绵战火,有过疯狂的压迫和杀戮,还有丑陋而罪恶的阴谋,无忌惮的放荡和堕落。。
但对于属性指向不明确的欧洲名词,我第一印象总朝正向倾斜。

很惊讶,很意外,很费解,看探戈的过程中夹杂这些情绪。
电影里阴郁的、压抑的、扭曲的人物和场景令人不快。

保罗。这个马龙·白兰度扮演的美国作家,在妻子自杀后陷入自己的心理困境不能自拔。他拒绝人性,连名字也要消灭。用嚎叫作为代号,用原始的性放纵作为交流语言,不问过去,不问现在,不问未来,只在乎快感。shit。忍不住骂一句。
但是他真的不需要名字和感情和思想吗。不是。他在妻子尸体前痛陈由于两人的疏离而带来的巨痛。和妻子貌合神离导致妻子出轨和自杀,但是,在巧遇的让娜后,他又继续了那种只有肉体结合没有感情和思想共享的关系。这男人根本没有从自己的尸前痛哭中得到任何启发。
他宣称不需要感情,不需要灵魂,拒绝人性中明朗和开放的光彩。他总躲在斗室,正如一个阴暗的老鼠,依靠啃啮让娜的身体生存。
他能真的完全遗失记忆而生活吗?他不能,谁又能?他不允许让娜谈她自己的故事,他自己的脑海里又如何能够消灭回忆。他不是回忆了。。。。。。吗?他既不能如自己所想那样消灭回忆,也就不能如自己所想那样消灭未来,他不是突然搬离自己那间洞穴式阴暗的公寓了吗,不是到大街上寻找让娜,表白自己爱她,要和她一起生活吗?想和她生活在一起,正是想摆脱和前妻痛苦婚姻的阴影,是对新生活的憧憬。

然而直到这时他仍然是兽性的。他的求爱怪诞而放荡,在探戈舞赛场上放肆的举止令人瞠目后,他紧追张皇失措的让娜跑过几条大街,在让娜一再说结束了结束了之后,仍然霸道地跟踪。他认为大街还是那斗室,他可以对让娜为所欲为。
这就是她妻子自杀的原因。他一直以自我为中心,我不要,你必须不能给;我要,你就必须给。他的理性已经死亡。
从电影故事编写的角度来说,让娜更多是保罗的显影剂。让娜的年轻和单纯、自然恰好使得保罗的本性得以全面深刻地曝光,从而得以被捕捉和认识。
让娜的自然反应是要离开这个魔鬼式的人。爱情,他们之间根本没有产生爱情的基础。如果说性就是爱情的话,那么动物世界……
让娜因为肉体的欢娱而迷失,由于本能智慧的觉醒要离开,让娜的奔跑似乎是一个意象,寓意人们对兽性的恐惧和厌恶。
让娜最后开枪,表明对一种人生状态的否定。
保罗死得很慢,或许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他一直就没有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他蜷曲的姿态呼应了电影开头英国画家培根的两幅男人体画像。扭曲的、暴发的、痛苦的人身和人生。仿佛听得见他的哭诉和不平。

怎样的童年和少年,导致了一个人远离阳光和春风,陷入昏暗的迷途,蹂躏了自己的人生。
有说人是介于神和兽之间的生灵。我对这种说法很感兴趣。人身上理想神格的因素越多,理性越强,离兽性越远,于自己,于他人越安全,越祥和。
理性是人生之河的堤岸。在堤岸之内,不一定没有携带污秽的浊浪,但理性有自净能力。在堤岸内,可以奔腾咆哮如剽悍骏马,尽享豪迈雄浑气势,也可以平波缓缓如春风化雨,细品白云的洁影,世界的况味。

不知1972年代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用他自称的电影之笔,表达的是否这样一个意思。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更喜欢《心灵捕手》、《心灵点滴》里罗宾·威廉斯扮演的人物,他专治保罗这类病人。

 5 ) 我看到你跟自己作战

提到《巴黎最后的探戈》,你会想到什么?

那场“黄油强奸戏”,是吗?

民众对这场戏的“兴趣”源于女主角玛利亚·施奈德2007年在《每日邮报》的一次访问。

之后,“48岁男主和导演策划鸡奸19岁女主”、“那场强暴戏竟然是假戏真做”……这样的标题就开始被各种媒体疯转,直至今日。

“去,拿黄油来!”(“Go, get the butter.”)也成为影史上的经典句子。

真相是如何呢?

“黄油戏”的确是剧本里没有、当天临时加的。开拍前玛丽亚才被告知有这个细节。她当时没带律师,也没带经纪人,反正就这么拍了。据导演贝托鲁奇在2013年的采访(文末附链接)中说,他这么做是因为他想得到一个女人对这事儿的真实反应,而不是演员式的表现。

影片里的情节是后入式强奸。

拍摄现场情况是:马龙·白兰度确实用了黄油作润滑介质,但是并没有真的强奸。

(女主角玛丽亚的受访原话)

前一段看英剧《9号秘事》,很多人都说其中一集是影射了《巴黎最后的探戈》。

第三季第一集:

女主被绑在床上,准备演出剧本里的最后一个镜头。打板前,她还轻松地和剧组人员调着情。没想到,拍完,导演喊话继续拍下一场。她很纳闷,哪里有下一场?这时,剧组人员在她身下铺上塑料布(剧本里没有的),女主开始呈现真实的非演员式的惊恐。后来她被杀了,而全部过程都被摄影机记录下来,成为影片的一部分。

很难说这剧情的灵感就是来自于《巴黎最后的探戈》,因为类似的情节也曾出现在电影《无声言证》和小说《屠宰场之舞》里。

只是,要再强调一遍,《巴黎最后的探戈》里,马龙· 白兰度并没有真的强奸女演员。

尽管如此,女主玛利亚还是受了刺激。

晚年的她说现在的快乐特别简单:“我喜欢去见朋友、去市场买菜、回家做饭,但我再也不用黄油做饭了,”她笑着说,“只用橄榄油。”(”I like to see friends and go to the market and cook. But I never use butter to cook any more," she laughs. "Only olive oil.”)

艳遇、暴力、不伦……等关键词凑在一起,会生成点击率。

《巴黎最后的探戈》这部曾经的禁片吸引观众的第一诱惑就是其中男女主角的“不正当关系”。

我看过网上那种快速讲电影的视频节目,用4分钟左右的时间顺了一遍男女主角的“恋爱”故事,就算讲完了这部片。

但,仅仅如此吗?

马龙· 白兰度饰演的男主角45岁,结婚多年的妻子有外遇,且刚刚自杀。他作为公寓楼的房东,选了楼里一间待租公寓躲起来。

玛利亚·施奈德饰演的19岁少女本来是想租屋,进入房间发现马龙后,与互不相识的他做了爱。

(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文字)

少女不停地索取,她要这位神秘的中年男子告诉她名字、身份、过去。她要爱。

而男人只想躲起来,不需要名字,不需要家乡,甚至不需要活。

影片开头,导演为演职人员表配了两幅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画。

培根这个人的画,多以抽象的肖像来表现男性心灵的痛伤与孤寂。这个画家的作品风格也奠定了整部片的基调:畸形、病态、真实。

培根将肖像画画成似人非人的扭曲形象明明是超现实,为什么会说他的画真实?

因为这些画歪曲的只是事物的外在,而曲解下呈现的却是事物真实的面貌。

培根总是将画面的主体置于一个密闭的空间之中。而这个密闭的空间是自然空间,也是心理空间。在这样空间的营造之下,画面变得封闭,压抑,具有令人窒息的孤寂感。房间作为一个没有时间与空间的虚无的存在,本身已经幻化为一个混沌的生命体,将人类精神的阴暗面彻底释放了出来。

紧闭的房间,认不出的家具,质地和色彩都很龌龊,都由一个无罩的灯泡照亮,这正是为暴力行动准备的好地方;在这里,性变成狗似的扭打,所有的感情都同样地包含在狂暴及其残余——孤独之中。

——你以为这是影评人在写《巴黎最后的探戈》,其实这是关于培根的美术论文中的一段话。

多么贴切!

我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义愤填膺地说,“抖S怎么能听民谣?!”

在人们的想象里,属于S的音乐应该是摇滚、重金属、低音炮电子。

然而,性爱中的施虐方在日常往往是温和、忧郁的。不然,怎么会有“释放”的说法。

男人在某一天突然想试试新花招,他摆出臣服者的姿态,嘴里却继续羞辱着女主角,仿佛这就能使他调整回该有的步子,像是探戈。

相应的,作为被动的一方,也可能是暴烈的。

两人在这个禁闭的房间里抽象地做爱。

在男人与少女的互动中,看不出他对她的爱恋,有的只是焦躁和对压抑的解放。他把少女当作肉(meat),而不是肉体(flesh)。

这个做爱的房间并没有把两个人联系在一起,他们仿佛被分别囚禁在各自的情节之中,始终保持着疏离的关系。

男人依然沉重、悲伤、孤独。

而少女,还有着大把的未来。

她有恋爱对象 —— 一个年轻的电影人,热血、充满行动力,脑袋里有喷涌不停的灵感。

男友对少女的热情就像艺术家对自己的灵感女神。男友说我想每天都拍你,我要娶你!

买婚纱的时候,少女却还是放不下那个落寞的中年男人,穿着婚纱跑回了房子。

而男人再次让她失望了。她断然离开。

男人收拾起所有的碎片,想要找她回来。在他心里(或更准确地说,脑袋里),少女就是他的披风。他认为只要和她开始新生活,就会有可能的风。

他说,“让我们离开公寓,走到外面去,拥有其他。”

少女疑惑地问,“其他?”

(画面左边的牌子上写着“波西米亚”,男主显然没有走那条路)

男人带少女去他常去的俱乐部,那里正在举行探戈舞比赛。

他走过舞池,喃喃自白。

布尔乔亚的他,对波西米亚的她说,我叫保罗,45岁,我是公寓楼的房东,我太太自杀了,我的摄护腺出了问题。

在俱乐部里,原本脆弱的边缘人,摇身一变为轻松、世故的社会人。男人潇洒地随探戈舞曲移步,拍掌叫服务生上酒,手指夹着烟、身体前倾,跟少女装着逼,像我们在夜生活中见惯了的那种中年男人。

我一个朋友在文章中提到Sandra LaMorgese博士对BDSM也属于冥想的研究。

冥想是一种身心补充的药物,把心、意、灵完全专注在原始之初之中,告别负面情绪,重新掌控生活,最终超脱物质欲念。根据这个定义,任何专注于心灵和放松自己心灵的东西都可以是冥想。

(亚文化公众号“普罗萨克” )

这让我想到其实《巴黎最后的探戈》中的男女主角在两性能量的转换间也创造出了属于他们的“子空间”。

曾经的他们,一个迷茫,一个虚无。

而现在,少女已经有了新的人生目标,即将走向确定的方向。她修完了“人的本质(遇见男主之前的她)➜人的异化(房间里的她)➜人的解放(走出房间的她)”这三个阶段。

望着周边的中年人,她百无聊赖,她只觉得他们……可怜。

在男女主角的对话间,导演贝托鲁奇剪进了探戈舞者的旋转,呼应了两个人心理上的博弈。

少女终于知道了男人是谁:“旅馆先生”、自然爱好者……

而这些都不能引起她的兴趣。

她把头埋在桌上,“都结束了。”

男人说,你在讲什么,你这个小贱人,若你说这是结束,那就是另一个开始。端着一副女人说“不”就是“要”的架势。

少女在桌下给了男人最后的手淫,起身离开。

导演贝托鲁奇在拍这部片的时候32岁,正处于思想极度颓废的状态,这部片子是他探寻自我的一个尝试。

拍摄期间,贝托鲁奇曾试着向马龙解释角色,他说影片中男主的角色是自己的”成年时光”,而玛丽亚是他曾经的”梦中情人”。马龙后来说,他根本就不明白贝托鲁奇当时在讲些什么。

(镜子,在电影里从来都不是随意出现的)

其实简单说来就是,片中那个年轻的电影人,和中年的男主,都是导演自己的心理切片。而女主,则代表着幻灭中的一抹希望。

本来这部片是拍了马龙的正面全裸镜头的,据说因为导演的自我代入感太强,以致看着马龙的裸体产生了自己在裸的羞怯感,最终就没用那些镜头。

绝望的男主角有一个更绝望的结局。

中年男人想要从少女身上得到肯定从而重获价值的愿望终究没能实现。

(男主和死去的妻子)

导演在探索了男主与少女的不伦、与前妻的精神隔阂、与母亲的难忘往事,和与情敌的同性暧昧后,最终让他回到了母体的“舒适圈”。

60年代的法国经历了阿尔及尔战争和“五月风暴”学生运动。法国人在战后的虚无情绪中开始寻找自我生存的意义。

人们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己会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沦为机器的零件;为什么会被文化工业制造的“虚假需求”控制,按照广告来娱乐和消费。

讽刺的是,两位演员与导演的工作关系,就像对法国当时时代特性的一个回应。演员因为导演的“法西斯”式的执导法而产生了恨意。

因为太生气,女主角玛丽亚在片子拍完后就没再和贝托鲁奇讲过话、见过面。

男主角马龙也一直在采访中批评导演的专制,直到多年后贝托鲁奇主动上门求和。

(纪录片:马龙,听我说)

马龙觉得贝托鲁奇背叛了他,因为他从马龙身上盗走了很多真实的情感。而马龙,对自己表演专业的认知一直是表演,而不是暴露自我,暴露内心让他感觉不安全。

男女主演都觉得自己被导演强奸了。

玛丽亚15岁时因与母亲争吵,离家出走跑去巴黎,靠做临演和模特勉强度日。虽然她爸也在巴黎,但是并不想管这个女儿。碧姬·芭铎(对,就是那位著名的碧姬·芭铎!)救了她,给她提供了住处,还介绍了经纪公司给她。

(碧姬·芭铎 )

玛丽亚是双性恋。她曾在早年的采访中说自己睡过55个男人和70个女人。另外,她还抽大麻、可卡因和海洛因,自过杀。

1980年她遇到了后来稳定交往的同性伴侣,也是这位伴侣鼓励她戒了毒。

玛丽亚终生未婚,没有孩子。

晚年,她创立了一个叫“The Wheel Turns”的组织,帮助工作机会减少的年长演员们。她说,50岁以上的女演员处境很艰难;当一个女人变老,终于有了一些好故事可以讲,讽刺的是,却没有人愿意听她说了。

我总觉得玛丽亚对贝托鲁奇的怨恨有些孩子气。

例如,她说,贝托鲁奇是个满身是汗的胖子;贝托鲁奇和马龙因为这片子赚了一大笔,而她自己只拿了2500英镑;贝托鲁奇是个共产党(语境中是贬义);贝托鲁奇就是个流氓皮条客。她还说贝托鲁奇被过誉了,他在《巴黎最后的探戈》后就不再有什么具影响力的作品,她甚至觉得《巴黎最后的探戈》是个烂片。

……大概是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吧。

只说有影响力的作品这一点,之后,贝托鲁奇至少还拍了大名鼎鼎的《末代皇帝》、《偷香》、《梦想家》。

贝托鲁奇的工作方法也许有问题,但他的艺术成就绝对不该低估。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勇于剖析自我和诚实面对内心。

深的上文说过了,现在说说浅的,性幻想这事儿。

《巴黎最后的探戈》的故事源于贝托鲁奇在街头看见的一个陌生美丽女子,他想与她疯狂做爱,而不用知道其它任何事。

《偷香》源自他在法国南部城市与一群英国人旅行的经历。当时有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孩,他们这些近四十岁的男人都很喜欢她。电影讲的就是他们对这个姑娘的爱恋和想象。

导演最好是各个领域的好猎手,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其它艺术形式来丰富自己的作品;像贝托鲁奇,就可以用上等的影音技术自如地表达他的艺术追求。

为了烘托人物心理,片子里的影音多经过精巧的设计。

(摘自“Rotten Tomatoes”影评人网站)

原声里的那只主旋律有各种变奏版本,例如鼓的加入烘托了男主的愤怒与暴力,不和谐的萨克斯暗示了情绪的不稳定与边缘性,而像猩猩叫喊般的采样则隐喻了两人情欲关系的动物野性……

反之,在舒缓的段落里,主旋律会变得甜美悠扬,甚至化身为圆舞曲。

据说本来定下阿根廷探戈作曲家埃斯托·皮亚左拉为电影作曲,导演贝托鲁奇决定改用了爵士音乐家高特·巴比里(Gato Barbieri)。他认为高特的萨克斯管演奏,会给影片带来更加丰富而激烈的感觉。

片中的摄影也很有特色。

镜头的移动仿佛带着音乐性,

在构图上,导演则多次采用了将人物压迫到画面一边、甚至一角的方式。这种构图法突出了角色在社会环境中的失重,表现了人物心境。

在马龙那个长篇呢喃独白的段落里,光线明暗的变化让固定机位下马龙即兴发挥的表演饱含着忧伤的诗意。

在人物调度上,贝托鲁奇有很多新鲜的尝试。例如,男女主角在第一次做爱后,原本是全景的景别,通过女主的几个打滚,使人物逼近了摄影机,就变成了强化观众参与感的景别。

男主角到妻子的出轨对象家聊天,算是片子里难得的幽默部分,黑色幽默。

他们穿着同样的浴袍,喝着同样的威士忌,拥有同样的房间装潢。两个人像侦探般抽丝剥茧地分析着那个女人的心理。让我想起村上春树在《刺杀骑士团长》里说的:丈夫不懂一起过日子的妻子,就像你每天看到天上那你对她一无所知的月亮。

聊完那个女人,两个男人谈起逝去的容貌、头发的保养,和腹肌的锻炼……

这个男人的房间墙上贴着些照片和海报。

我认出了一些,从而认定了这面墙是导演贝托鲁奇的灵感墙的念头。

波伏娃、加缪、萨特 —— 存在主义哲学(或说文学)的三大巨头。

另外,

波伏娃照片上面的海报是法国女艺术家 Sonia Delaunay 的作品。

这位艺术家以抽象的鲜艳几何图案为主要创作元素。

我想这可能是导演建造的影像迷宫的来源,那些镜子、玻璃形成的滤镜造成的缤纷色块,那些迷失的自我。

波伏娃照片下面的海报关于英国雕塑家Henry Moore。

他的雕塑以表现抽象的人体闻名,最知名的作品是《母与子》。

这个男人还有一面墙,上面都是爵士乐手。

这些我就认不出来了,欢迎留言告知。

(注:公众号里已经有人留言回应了。说可能有Louis Armstrong 和 EllaFitzgerald)

这部片有几个版本。我的文基于129分钟的那个。

因为影片存在巨大争议,导演贝托鲁奇的祖国的威尼斯电影节只放映了部分片段。根据意大利猥亵语言和行为的法律,影片还被起诉了。随后,片子在纽约电影节首映,门票被炒到了150美金!因为该片在某些国家是禁片,人们甚至从海滩边界偷渡到邻国去看。

……

本来想说,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啊!

这两天发生的事儿,这句又突然变得不合时宜了。

且看且珍惜。

参考资料:

1,导演贝托鲁奇的访谈(视频,YouTube)://www.youtube.com/watch?v=22pQlooA9OQ

2,女主角玛丽亚的访谈(文字):MailOnline:I felt raped by Brando; by LINA DAS

3,赵荔红:法国情色电影中的女人

4,窦琦:从单向度的人到全面发展的人——马尔库塞的人学思想研究

5,任丰:电影大师贝尔托鲁奇的视听思维初探——以影片《巴黎最后的探戈》精彩开端段落的视听语言为例进行分析

6,韩佳政、刘焱:《巴黎最后的探戈》——对现代主义边缘的畸形表达

7,张涛、安博:弗朗西斯·培根绘画中的现代性特征分析

8,陈露:空间的隐喻——解读弗朗西斯·培根绘画的空间语言

9,李珂:浅析培根《三联画》中的“扭曲”意味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有用”。


原创by黄老师

公众号:黄老师电影院(huangfilm)

您的转发和关注,将给我更多动力继续下去。

长按识别关注

 6 ) 最后的探戈

对于太喜欢的影片,永远没法找到配得上它的词……
就用马龙白兰度里面第一句和最后句台词来说的话就是:
“Fuckyou,God!”
  “You ran through Africa and Asia,and Indonesia,……and now I've found you.And I love you.”

 短评

这片儿是给欧洲的六十年代而拍,在N多献给六十年代的影片里,算拍的不错的一部了

10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推荐

重看。贝托鲁奇借马龙表达了自我:梦中情人、青年的激情和中年的颓废。电影探索了很多维度的东西,很法国。中年危机、出轨、同性恋、恋母。摄影和爵士原声一样活泼,很迷人 。构图独特,调度一流,一起探索空间。来自画家培根的灵感。欣赏马龙的表演(尽管他自己不喜欢这部作品)。129分版本

12分钟前
  • 桃子
  • 力荐

我承认这电影比较难懂,但它给我带来的绝望感,有点像以前看《远离赌城》时候的。不得不说贝托鲁奇把性爱和人性的结合点掌握得太好了,他也一贯如此!在编剧里看到了瓦尔达,惊⋯⋯马龙白兰度一股子颓废的劲儿真好

1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承认与马龙·白兰度联手策划了[巴黎最后的探戈]中对女主角玛利亚·施奈德的强暴戏:“想捕捉她作为女孩的反应,而不是演员。” 此事是影史上臭名昭著的污点。

19分钟前
  • 周不同
  • 还行

只忆得最性感的几个镜头:褪去衣衫,赤裸环抱,学动物吼叫;躺在床上吹口琴,谈挤牛奶的父亲,婀娜的身影俯下笼罩。

21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这是一个只能发生在巴黎的故事,因为那里是什么都可能发生的,与戏梦巴黎一样,这也是一次对往事的怀念。

2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贝托鲁奇代表作,情色片里程碑。1.两个互不知晓名字的陌生人的情欲与毁灭。2.白兰度的表演堪称一绝,对妻子尸体哭叫与探戈狂舞段落赞绝。3.米褐橘红血色调和,爱与死的末世色彩。4.片头以培根扭曲可怖的人体画传达压抑激情。5.隐喻蒙太奇-两人野兽般的嘶吼配上鸭叫画面。6.亚特兰大号救生圈。(9.0/10)

2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情色电影都和封闭的空间有关,用一种禁锢的方式,在情欲中体会绝望漂浮世界最后的生命力。

27分钟前
  • Nakedself
  • 力荐

猛然觉得这片其实问题很大,性探险并没有拍成史诗,只是对情感创伤经验的弥补。贝托鲁齐有打造性爱乌托邦的意图,但仅仅靠着一个去历史化去身份化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那些戏中戏的装B迷影情节简直毫无必要啊。

29分钟前
  • LOOK
  • 还行

让娜试图了解保罗,向他敞开心扉,而保罗却一再拒绝她的窥探亦不希望了解她。汤姆向让娜求婚,让娜答应了。两人在选择婚纱时,让娜因汤姆重视拍摄效果冷落自己,冲进大雨找到保罗

32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即使你向往自由飞翔,捕获了放浪形骸的爱情,但直面规则与梦想的挤榨,你终于埋葬了沉醉的过往,戕害了迷狂的情人,用的还是传统尊严的手枪。【8】

34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推荐

我看的是删减版本。

3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怀旧文艺电影 挺好看

37分钟前
  • 甜腻的砒霜
  • 推荐

名字很诗意,但是剧情一般没达到我预期

41分钟前
  • 乔植
  • 还行

不喜欢,要不是大师的,我肯定不看,但为了装B没,我硬是看了。

44分钟前
  • 露娜peace
  • 还行

贝鲁托奇的调度挥洒自如,白兰度的愤怒表演让人惊恐,女主角玛利亚·施耐德的表现同样成熟稳当,片子不好懂,但优点颇多。至于黄油事件,它已经臭名昭著了,不容否认,也无需否认,令人作呕。一定程度上,创作者的道德程度和作品的品质优劣,还是分开看吧。

46分钟前
  • 洛伦兹不变换
  • 推荐

记忆很深的另一部片儿的对白:“我有时真想杀了你”,“其他时候呢?”“其他时候我想永远爱你”。极致哪怕是接近极致的境地,你没有遇到不代表不存在。 两个人,相爱时也不能变成一个人,也无法消除作为人的孤独,这就成为爱人们的永恒矛盾。很爱的片儿,不知以前被谁骗说烂,闷,到现在才看。

50分钟前
  • shu
  • 力荐

配乐不舒服。女主采访:“尽管在镜头下,马龙没有真的强暴我,但我却留下了货真价实的眼泪。我当时备受屈辱,说实话,我觉得自己就是被马龙和贝托鲁奇强暴了。事后,马龙也没有给予我适当的安慰和歉意。好在那个镜头只拍了一次。”还有导演想捕捉的是抹黄油的不适感而不是被强暴的真实感,分明断章取义

51分钟前
  • 左脸吃饭
  • 推荐

在巴黎什么爱情故事都会发生

56分钟前
  • Cokbye
  • 还行

“我当时应该把经纪人和律师叫到片场。因为你不能迫使一个人去做脚本中不存在的事情,而当时我对此一无所知。马龙曾跟我说:别担心,只是一部电影而已。拍摄过程中,尽管马龙也并非真做,我还是哭出声来,我真切感觉到自己在被侵犯,被强暴。被马龙,还有贝托鲁奇!事后,马龙也从未对我表示安慰或道歉。谢天谢地,这场戏是一镜搞定!”——玛利亚·施奈德

59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