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1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2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3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4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5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6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13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14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15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16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17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18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19黄昏双镖客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8 04:21

详细剧情

  Indio(吉昂·马利亚·沃隆特 Gian Maria Volonté 饰)是一个穷凶极恶的通缉犯,他伙同他的团伙屡次作案,他有一个怀表,每次大开杀戒之前都会看一看表,表上有一个女人的照片。赏金猎人Manco(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饰)正在追捕Indio,而另外一个赏金猎人Colonel Douglas Mortimer(李·范·克里夫 Lee Van Cleef 饰)也在追捕同样的目标。两人一开始都看对方不顺眼,后来才决定一起追捕Indio。两人得知Indio准备去抢劫银行,于是定下计谋,让Monco加入Indio的团队,之后再和Mortimer来个里应外合。后来两人不慎被Indio所抓获。到底Manco和Mortimer能否除掉Indio,而Indio怀表里那个女人又和Mortimer有何联系?  本片为意大利导演赛尔乔·莱翁内 Sergio Leone执导的“通心粉”西部片。

 长篇影评

 1 ) 电影微评:黄昏双镖客

果然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比《荒野大镖客》精彩了许多。Lee Van Cleef的加盟彻底丰富了故事的情节,两人初识那场相互踩鞋子,射帽子的戏码让人看得很过瘾。反派也不再是无脑笨蛋,最终的覆灭也是自己贪心使然。最让我开心的是配乐总算有点西部味道了,比第一部里的笛子好太多了~~~

 2 ) 命运荒野上的美国神话

西部片是什么?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纵马飞驰,骁勇雄伟的牛仔,或者背对背掏枪的生死对决?

安德烈·巴赞说,那些不过是西部片的浅层符号,既无法界定西部片的电影类型,也无法概括西部片的魅力所在,而西部片的本质,其实是神话。

神话之所以诞生,其首要目的就是响应一种「塑造群体共同意识」的需求。身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对外来移民的吸引与感召,靠的正是「通过个人奋斗可以实现理想」这样一个逻辑清晰、可执行性强的「美国梦」,几百年来这则人类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招聘广告添枝加叶更新换代,换过无数的排版、配色、投放渠道,主干slogan却始终不变。

而在那个时代,在那个「美国」作为一种群体记忆最初起源的时代,个人层面的奋斗史与国家层面的西部拓荒史完美契合。

曾经神话口口相传,后来载于卷帙,在电视与互联网泛滥之前,电影成了现代人类拥有的最好媒介。在文明与野蛮的争斗中,牛仔警长们对抗着印第安人与恶棍,他们身骑骏马、腰挎左轮,与火车轨道共同构建着现代秩序。

在雄伟的原野风光与交响乐中,西部片通过坚定的乐观主义,以及简单、粗粝甚至堪称童稚的剧情,将美国人民原本充斥着暴力、血腥、罪孽的西部拓荒史彻底地史诗化、罗曼蒂克化,并以此解释了「一个国家的诞生」。

西部片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类型片,因此语言、风俗、自然景观上的巨大差异丝毫不能阻止西部片在全球内范围尤其欧洲尤其南欧的流行,从地理到文化,与美国本土的距离反而容留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加之战后欧洲电影工业亟待复兴,易于模仿、成本低廉,关键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西部片因此成了欧洲人首选的山寨对象。「意大利西部片」,或者「通心粉西部片」,由此诞生。

也正是因为「古典时期」美国西部片的幼稚与程式化,进入「修正时期」乃至「仿讽时期」的通心粉西部片迅速完成了对传统的反叛,赛尔乔·莱翁内,正准备登上历史舞台。

莱翁内出身意大利电影世家,早些年给德·西卡打下手,在《偷自行车的人》剧组当副导演,顺便跑跑龙套。作为一个影史级别的大导演,他一生仅有7部作品,委实不多。处女作《罗德岛巨像》是一部追随当时好莱坞巨片潮流的跟风史诗片,莱翁内把他从《木马屠城记》和《宾虚》的助理生涯里面学到的东西一股脑地塞进了这部电影,伴随着精美的服化道和拙劣的特效,这部其实尚可的处女作从当时至今,都反响平平。

他接下来的一生属于两个彪炳影史的三部曲——由《荒野大镖客》、《黄昏双镖客》和《黄金三镖客》构成的「镖客三部曲」,以及由《西部往事》、《革命往事》和《美国往事》构成的「往事三部曲」,5部西部片,1部黑帮片,全都关于美国。

因为《美国往事》的缘故,长久以来我都以为莱翁内理应是个美国人,后来才发现不仅导演是个地道的「外国人」,那些关于西部关于美国的伟大电影通通是「外国电影」,被美国人票选为西部片影史第一的《黄金三镖客》至今都是IMDB上评分最高的「外国电影」。

对上述事实的震惊最终都归于对身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美国」的叹服。要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之后,反而是那帮美国佬说起这话来,真个实至名归。

站在二战后的废墟里,欧洲人把美国幻想成了希望、幸福、自由的同义词。少年莱翁内借由新闻报道、小说、漫画、西部片所了解到的美国,是一个由全世界人民共同建立的,前所未有的新型国家,一个宗教,一个熔炉,一个有史以来最宏伟的人类梦想集合体。那儿有史诗英雄,有牛仔游侠,有穿越整个大陆的铁轨,无始无终。

「作为一个欧洲人,美国既吸引我,又令我吃惊。我愈喜欢她,就愈觉得离她光年之远。我喜欢美国人身上蓬勃的朝气,那些层出不穷的矛盾也令我着迷。正是这种朝气与矛盾的混合,使她如此与众不同。

美国是梦幻与现实的混合。在美国,梦幻会不知不觉变成现实,现实也会不知不觉地忽然成了一场梦,我感触最深的也正是这一点。梦幻与现实总是相悖,唯有在美国,他们是如此鲜明地对立而又统一。

美国是格里菲斯加上斯皮尔伯格,水门事件加上马丁·路德·金,约翰逊加上肯尼迪。意大利只是一个意大利,法国只是一个法国,而美国却是整个世界。美国的问题是全世界共同的问题:矛盾、幻想、诗意。」

「矛盾」,其实也是理解赛尔乔·莱翁内的关键词。

莱翁内始终羡慕着约翰·福特那近乎天真的积极乐观。身为爱尔兰后裔,约翰·福特镜头里的主人公总是带有一种近乎宗教的崇高道德标准,雄姿勃发地向往并追求着梦幻未来。

但是莱翁内办不到,「身为罗马后代,我们始终背负着帝国衰亡后的伤痕以及强烈的挫败感。而我眼中的西部世界,除了暴力,还是暴力。」

他无疑是暴力的。

从金光闪闪的美国梦里醒来,放眼是危机遍布的荒原,印第安人已经远去,如今穿行其中的是独行杀手、赏金猎人和强盗悍匪。吹着口哨策马闲逛成了不要命的行径,下一秒你就会被景框外的冷枪连人带马一起撂倒。主角早早地脱掉了正义楷模的枷锁,道德标准甚至在三部曲中每况愈下——第一部里受到《用心棒》影响的游侠人设到了第二部,就成了个只为赏金卖命的猎手,到第三部,更是偶尔兼职诈骗犯。

但他也是温情甚至悲悯的。

巴赞曾经总结过,为了与主人公性格相适应,传统西部片从画面结构上就在明显地追求一种史诗性。没有特写镜头,几乎不用近景或者中景半身镜头,除非是为了捕捉某个英雄时刻。他们偏爱着全景和远景镜头,通过摇拍和移动摄影来否定景框,尽量贪心地通过运动塑造宏伟、更宏伟的空间感,把英雄与骏马置于地平线上,置于完整的自然,置于一场人与自然的殊死搏斗之中。

而反叛者莱翁内恰恰相反,他不仅在西部片中大量地引入特写镜头,而且把这些细致的观察与凝视一视同仁地开放给所有人,英雄、恶棍,随时可能死去的小人物,甚至群像。他向来乐意用慢板的平移镜头去展现围观群众,展现他们无关紧要的身份、情绪以及所处环境,又或是对准战俘营里忍受痛苦与侮辱的南方士兵,用长久的凝视去展现他们的悲愤与屈辱。莱翁内可能塑造了一个暴力过于泛滥的西部世界,但也正是在此,「生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他因此是舒缓乃至的,在电影里肆无忌惮地使用着大量的慢板平移和特写镜头,这种「敢于纤毫毕现」的自信偶尔也会挑战观众的耐性,以致于当时有不少评论抨击他的「没完没了」。

在《黄金三镖客》结尾那段很可能是影史最著名的决斗中,他用了整整5分钟,74个镜头,来展现几秒钟的情节。「电影时间」与「故事时间」的比差被奇异地反向扩大,决斗的行为在抻长的事件中获得了庄严肃穆的仪式感,而观众作为仪式的观礼人,不得不屏住呼吸加速心跳,期待着那个生死悬念揭晓的瞬息。

为了这种仪式感,决斗的牛仔们如同角斗士被放入古罗马斗兽场一般,被镜头置于形形色色的「圆形」中,《黄昏双镖客》中少校的复仇发生在土墙围成的圆场,《黄金三镖客》的决斗则发生在凄凉山公墓这个巨大圆形坟场的中心。

在马丁·斯科塞斯看来,这是一种对意大利歌剧咏叹调的移植改良,尽管莱翁内本人对此予以了否认。

他是舒缓的,但也同样迷恋着「快」。尽管从无证据表明伊斯特伍德在三部曲中扮演的是同一个角色,但这个高大俊朗的牛仔总能凭借一手瞬秒一片的「快枪」技惊四座。因为《海斯法典》的缘故,美国西部片对于暴力的展示多有顾忌,他们往往把枪杀镜头分解,在一个镜头中有人开枪,在下一个镜头中有人应声倒地,但莱翁内喜欢把掏枪、射杀、倒地的动作放在一个镜头里展示,上一秒,牛仔背对一群敌人沉着冷静地喝着酒,下一秒,他转过身掏出枪「pia!pia!pia!」,例无虚发。

莱翁内的牛仔总是懒散而颓废,偶尔还会不务正业地思考起人生,但无论何时何地,他们掏枪杀人的时候,总是快地不可思议。

莱翁内的处女作反响平平,又恰逢意大利电影市场萎靡,为了赚钱养家,他不得不绞尽脑汁找电影来拍。当时意大利国内的西部片山寨风已经初见端倪,在看过黑泽明的《用心棒》之后,他毫不客气地把它改编成了西部片,因为预算捉襟见肘,实在请不起心心念念的亨利·方达,就找来当时初出茅庐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担任男主。《荒野大镖客》原名《Per un pugno di dollari》,翻译过来就是《为了赚点美元》。

黑泽明对这部电影大加赞赏,「拍得真不错!」同时大为光火,「但这完全是我的电影!」于是他把莱翁内和制片公司告上法庭,获得了该片在日本、韩国与台湾的发行权及该片全球票房的15%。

制片公司因此与莱翁内闹翻,拒绝支付其薪水。本不打算继续拍摄西部片的莱翁内一气之下召集原班人马,拍摄了《黄昏双镖客》,意大利名是《Per qualche dollaro in più》,「为了再赚点美元」。

最后,是伟大的《黄金三镖客》。在这一部的结尾,好人脱下自己的大衣,用一支香烟为垂死的南军士兵送终,然后他穿上了士兵扔在一边的墨西哥披风,策马走向了《荒野大镖客》的小镇。我们在「仪式感」里提到莱翁内对「圆」的偏爱,其实整个「镖客三部曲」首尾相连,最终也构成了一个圆圈。

在擅长且热爱闪回的莱翁内手上,即使是凶神恶煞的反派都时常忧郁地沉溺于前尘往事,偏偏伊斯特伍德始终潇洒地来去,他没有名字,没有过去,似乎也不怎么在乎未来,他只是孤傲又怡然地行走在自己的命运荒野上,无始无终。

 3 ) 那么的贫瘠荒芜

  首先要说的是这个电影有配音不错,因为没有做双显的字幕,只有这个电影我很认真了看了评论音轨,我现在感觉评论音轨真是非常帮助理解电影的,因为至少那是一个基本的方向,而且专业名词也比较多,可以拿来唬人。

  果然那个老家伙是沈晓谦配的,上译最后的好声音了,无论是冷静还是爆发,非常过瘾,我感觉这样的质量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乔榛配的克林斯伊思伍德就差很多,没有原声的那种倦怠。太精神了,所以连带着感觉这个角色也平面很多。

  杨晓的坏人可以说无过,但相比原来的那种狂躁,还是差了很多。

  比较有意思的是尚华的那个铁路旁的老头,老先生真够劲啊。

  旅馆里的那个小矮子老板是伍经纬:真不要脸。这劲头十足是个只能吃醋的丈夫,蛮绝的。而“真不要脸”的是程晓桦,真是骨子里的媚啊。这部电影里还有杨文元,就是说他们都还没有离开上译。算是盛世遗音了。

  主角那个老家伙诚如导演认为的有那种神态,冷峻,干脆,节省每一分体力,在自己完全有优势的时候才出手,出手必胜。他只有最后一次差点失手,恰好反映出了太上又怎能忘情。他让本来肃杀的气氛变得萧瑟。

  伊思伍德还是有问题的,虽然潇洒依旧,总觉得和电影不是很融入,但也许这种疏离感也是导演蓄意要营造的?

  那个坏蛋就是大镖客里的那个长枪男,我喜欢的不得了,因为他就是神经质的癫狂,无因的残暴,非常有力度,可惜他的力度还是完全涣散了,以至于只能用来毁灭自己,评论里暗示他是性无能,非常有意思的暗示。

  那个伦敦上空里的鹰又出现了,不过这里就显出恶也是有平面的。里面还有金斯基的爸爸,他曾经演过一版《吸血鬼》,电影如一如他的花名——野狗。据说这都是按照真实西部档案里的人物照片还原的,真叫一个狰狞和肮脏。不过连饭都成问题的人会在乎洗不洗脸吗?

  这个电影有种狂躁的气氛,让人感觉是那么的贫瘠荒芜,非常有力。


  西部片的男演员很多命运和功夫片一样,人们喜欢看他们的手——拔枪;看他们的腿——骑马,就这一点和情色片的男演员实在相差不大。而情节也开始于好人不断地被欺负,终于坏人被摆平了,摆平的人然后走了,带着黄金或者寡妇的目光,或者两者都有。但是看多了,就会混淆,因为所有的酒吧的门都差不多,所有的寡妇都不怎么差。

  喜欢西部片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常常吃土豆泥,这是我唯一喜欢的蔬菜,虽然很多时候老婆和老妈都拒绝这么认为,因为多吃这个对身体还是不见得好。

  西部片的男人总是风尘仆仆,记得我开始喜欢宫本武藏也是在什么地方看见他从来不洗澡,实在不行了就趁大雨的时候走入雨中。顺便把衣服也洗了。我总觉得把自己搞的太干净不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自己的事情总会干的不带劲,终于看见有这样的男人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银幕上:偶像啊。

  还是先说这个电影。

  这个中文名叫什么黄昏二镖客,我果然看过,看的时候叫做《赏金猎人》。

  就是这部电影奠定我一个想法,我们的市长先生是个小年轻,当然枪法很好。因为这个电影里我更喜欢的,当年,现在都是那个老的,就是从火车上牵下自己的马,然后对着咆哮的火车员工端起枪,然后那个家伙说:**铁路公司愿意为您服务。我看的是配音,那个火车员的声音很滑稽,而配那个老家伙的就是沈晓谦。

  看那个电影是我高中吧,学校包场,那时候我可是彻底的古龙迷啊,可以一个学期都不和同学说话,呆若木鸡:)记得看这个电影的时候,男同学都在尖叫,女同学都在喘气,我就琢磨如果我是匪徒,该怎么对付这一老一少。

  西部片实在很少可以让我想不到的,这就只能逼我看其他的地方,而主人公的内涵是至关重要的,那个老的因为有过去,那个小的我就记得一句台词:刚才账目有些不对。

  其实我蛮喜欢原来的名字的,杀人和被杀只不过是为了多几块钱,没有什么悲壮可言的,但有尊严吗?

  如果仅仅是输赢,那就会发生达尔文的简单做法,那么那些弱小的人难道就只能等待着大镖客的出现吗?但无论是武侠,武士,功夫,甚至警匪片其实都是“老子拳头大就是道理”,自然这个拳头可以幻化为权谋,核弹,美女,公章。但我总觉得不该只有这些,这些不该能够主宰一切。但说来说去,善的力量终究是一种力量,我是不觉得用右脸的打可以摆平左脸的打的。

  三镖客里那个老家伙就是坏对吧?我也觉得眼熟。

  慢条斯理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状态,记得以前读晋书:如羊叔子缓带轻裘。

  土豆泥主要比较膏腴,说来说去还是喜欢比较肥沃滑腻的口感,关键可以不吐骨头:)

 4 ) 整体张力建构还是相当不错的

作为西部片最大魅力的秀技能在本片里也得到了尽致的发挥,仔细拉片就发觉篇幅主要都放在了枪法计谋等等行为噱头上,结果则可以一略而过,且流畅连贯性丝毫没有阻碍,这种叙事法被后世借鉴改装得太多了,说明其叙事性价比之高,本片大特写与关系镜头的剪辑也有其独特流传后世的一面,虽然有些桥段的蒙太奇至今看来已显老土,但整体张力建构还是相当不错的,当然所谓噱头桥段,无一不是观众记住影片的亮点

第三部之所以成为影史上的丰碑是由于其宏大的背景与刻画了包括主角在内的多张面孔。投资更大,收效更好。而且对于影片反映的主题也较之前两部简单的惩恶扬善或者复仇更大气。

但是,按照心中对于西部片的衡量:西部荒野、赏金、成群的大盗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才是我完美西部电影的标准。

所以,虽然1和3都或多或少有以上元素,但是只有第二部体现的更淋漓尽致,更直接。

 5 ) 简析西部片主人公变化

西部片是电影发明初期便产生的影片类型。从产生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西部片也相应的随之变化而变化,从而西部片的主人公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
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变迁,引起在这一时代的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及价值观的变化;而思想、道德观念及价值观的变化又引起同时代电影观众的审美要求的变化;而审美要求的变化就直接决定了电影中角色设置。于是,银幕中的西部世界里,便出现了形形色色变化着的主人公。
西部片发展中,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大致可分为:独行的牛仔大侠、阳刚英勇的警长、赏金猎人及其他发展方向的角色定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四类角色分别依次成为银幕的主流。但以下分析中,所举例影片并不严格按照时间和年代划分,在不同年代常有同一类型主人公的出现,因而举例影片以角色分类为主;影片年代划分为辅。
1939年,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标志着西部片的成熟。影片主人公林果的形象也称为较早西部片主人公的典范。粗粝、阳刚、正义的硬汉形象是此类主人公的标志。在这一分类中,主人公的人格是理想化的,道德标准是“超人”的。主人公往往不在乎自身的利益,行动原因只是出于内心的正义,替弱者打抱不平。例如之后的影片《荒野大镖客》的主人公蒙哥,《西部往事》(新版)中的口琴客。都符合这样一个模式:独行侠偶尔路过一小镇,镇上有恶人使小镇不安,独行侠解决掉恶人,再独身离开小镇。
四五十年代,随着冷战思潮的影响以及都市化、工业化的进展对人内心的冲击, “心理西部片”在这一时期出现。多反映英雄人物对处理社会问题的无奈与社会大众非理性期待之间的矛盾。此类影片主人公多选取西部某小镇警长。与早期西部片的主人公一样,警长们依然阳刚、正义,但除外在矛盾之外,加入其内心的矛盾。此时,这类的人物设计,主人公的道德标准已逐渐脱离了原先的“神化”高度倾向,主人公的正义一方面发自内心,但另一方面,更是源于自己的职责。例如《正午》中,本可以自顾逃走的警长,返回小镇,与来小镇复仇的牛仔决一死战。
到六七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快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根固于人心。出现了“职业西部片”。此时的牛仔主人公去解决恶徒,已不是出于自己自发的正义,而是去追击恶徒以拿到赏金。此时主人公的道德标准进一步“人化”,契合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念。例如《黄昏双镖客》中的蒙哥与其在《荒野大镖客》相比,伸张正义的理由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与恶徒决战的理由已变成了通缉令上的赏金数目。而在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好坏丑》中,主人公的道德标准与前相比又有下降,主人公成为赏金猎人兼诈骗犯。人物设置的给人的感觉是:丑的够丑,坏的够坏,但好的却并没有太好。充其量算作盗亦有道。
其后,西部片依然向不同方向发展。有依然继承赏金猎人模式的,如《杀无赦》中的主人公。但与前不同的是:主人公的英雄气并不如前,甚至主人公有时看起来邋遢而窝囊。
也有新角色定位的主人公。主人公不再是正派人物,而是反面人物抢匪。例如《女抢匪》,不仅主人公定位为抢匪,而且是西部片主人公中少有的女性角色。
西部片中主人公无论是大侠,警长还是抢匪,主人公最终都会做正义之事,即便是抢匪也会盗亦有道。但影片《神枪手之死》却打破了这一定律。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恶匪的传奇,但并不排除对观众有移情作用。这又对西部片中主人公的道德标准是一次重大冲击。
西部片也与其他类型影片融合。例如《离魂异客》,其中加入冒险、心理、甚至惊悚等因素。而故事的主人公威廉也是来自于西部之外的人。从影片主人公到影片其他因素都不同于以往的西部片设置。
社会经济文化动向决定着银幕上西部片主人公的设置。而从以上西部片主人公不同定位的变化中,我们也可看出西部片主人公的道德标准貌似在逐步走低。但我想,这不能贸然的说时代的道德标准在日益的腐化。而更理性的原因应是观众包容力的拓展与接受方向的转变。这便要求西部片主人公的道德标准从“神化”逐步走向“人化”,从心中意想的完美英雄,走向有血有肉的实际人物。




版权所有,转载应用请联系作者

 6 ) 消失的与不朽的

荒漠孤烟的影像和大气磅礴的配乐依旧是标志性的经典,这部《黄昏双镖客》的配乐在整个镖客系列里,绝对是最好的!电吉他,风铃与怀表在每场音乐的响起都是枪战的前奏。在中景,特写,大特写层层递进中来回切换,到达高潮。 开篇就是一个远景,口哨声,枪声等无声源音乐响起,声画并列,突出声音的作用,在听觉上提供了更多的联想和潜台词。 画面中远远出现了坠马,至此,整个西部片的环境气氛被音乐完全树立了起来。 更值得一提的是色彩,无垠的原野上,落日吞噬着上校青年时的野火,岁月衰老了他的身躯,只遗留下决斗幸存后的落寞与仅存的激昂。 这种橘红不再是象征着以往的激情,豪放的情绪,而是在画面中表达了一种即将逝去的辉煌的缅怀。与澄澈的蓝的画面切换,又更平添了一抹凄凉。 前边出现的赏金猎人与后边出现的火车实际上是一种时代更迭的产物。火车是一种象征 当火车遍布西部的时候 这些牛仔和亡命徒的时代就结束了。文明秩序的出现,结束了混乱。最终,上校踏着落日的余晖远去,而无名人也带着他的马车向着他更光明的梦想岀发 音乐也衔接着画面传递情绪,成为了一种表达和升华主题的手段,而色彩在这部影片里面不再是一个渲染气氛的点缀,它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精神——传奇的牛仔精神!那是一个蛮荒的时代,也是即将与文明交接的时代,上校仿佛就是要代表着旧的时代将亡命徒击杀,从而平静地接受这个结局,来迎接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旧的时代,会不会新的时代冲击,最终消逝。而精神会永远鼓舞着我们,变成一座不朽的丰碑。

 短评

双镖客比第一部大镖客真是好看太多,正反派人物的刻画都更加饱满情节设置也悬念丛生引人入胜,调度也很有看头。不过最后20分钟前的那个转折很突兀。莫里康内配乐继续煽,东木继续骚。

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对《大镖客》有多失望,就对《双镖客》有多喜爱,两位主角的魅力实在是溢出了屏幕,从双线并行到双雄互动,各种妙趣横生,配以莫里康内的配乐和精致的视听,气氛极好。怀表里的照片和乐曲,点明了复仇的命题,又给经典西部片对决加入了一份浪漫和情怀,妙极。

9分钟前
  • TWY
  • 推荐

三部曲中 居然最爱这部

13分钟前
  • Cloudnine
  • 力荐

比[荒野大镖客]好!剧作好太多了! 莱昂内式的特写和剪辑。作为一种揭示结构的“闪回”。毒品。六十年代。卧底故事。

15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只看阵脚就知道是第一部的升级版,虽然莱翁的执导的作品不多,但部部都属于精良。在第二部中,莱翁的手法已经日臻完善,而且其中的诸多桥段也被后人所引用,包括香港的杜琪峰在内,无不受其影响。影片传承了典型英雄片的“英雄惜英雄”的套路,但其剧情的可看性却远比同类型的高出许多。

18分钟前
  • 黑骨精
  • 力荐

匪首决斗前总要看看怀表上的女孩,他把自己的生死与女孩的神魂联系在了一起——你让我活着我就顺从你的旨意继续痛苦地活下去,你让我死去我就能与你在另一个世界重逢——戕害了女孩是他一生中最想救赎的罪恶,最终死在女孩家族兄长的手上,也算得偿所愿了。【9】

19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莱昂内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合作的“镖客"三部曲的第二部,也是李·范·克里夫一鸣惊人的代表作。导演在上集原有的风格上加强了人性的描写和角色之间撞击出的火花,使本片成绩更上一层楼,成为意大利式西部片的经典。故事本身像是杨子荣与座山雕的西部版,李·范·克里夫长得真像老年的伊斯特伍德

23分钟前
  • stknight
  • 力荐

西部片英雄的暴力行为,从没脱离普通人的生产生活。他们的行事动机和其他拓荒者也没有太大区别:总体就是为钱,女人和家庭。他的精神世界里没有武士的道和侠客的义。大体反对权威,有契约精神,与恶劣环境相处融洽,吃喝嫖赌抽,无读书识字的需求,无结交上流的兴趣,他们是英雄世界中最纯粹的农民阶级

24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从第一部的狭路相逢进化到了第二部的恩怨情仇,伊斯特伍德对上克里夫在街道上互相博弈的场景甚为经典,虚焦闪回沿用到了西部往事中手法更为让人精湛,其中有关火车和有关警官的段子更是作是让人忍俊不禁;再者,两张扑克脸总比一张扑克脸来的有趣,不是么。

25分钟前
  • 啊砸
  • 力荐

上海电影博物馆今晚放的《黄昏双镖客》是莱昂内西部片的巅峰之作,也是此次回顾展中最好看最激动人心的一部。前4部都有点啰嗦冗长,有些手法(如闪回)意图过于直白,但这部却堪称完美。记得20年多前国内影院曾放过配音版,译名是《赏金杀手》,那时的感动,今晚得以重温,这就是经典的永恒魅力!

29分钟前
  • 前海一支剑
  • 力荐

逻辑永远排在风味后头。这个系列俨然就是作者性和风格化的巅峰,莱昂内拍镖客的状态放在今天就是尼古拉斯·温丁、就是韦斯·安德森。牛仔精神的外套一被掀,其实都是玩命赚钱,无谓正邪,都是酷炫的庸人。颠倒顺序看可能缺点高潮,在重刷一遍终曲之前,这部是最爱。★★★★☆

33分钟前
  • Ocap
  • 力荐

刘德华VS贝克汉姆

36分钟前
  • 24格
  • 推荐

1.莫里康内神配乐,首用电吉他,风铃与怀表(内在音乐转外在),以渐进式特写和渐次间断性闪回强化悬念揭示人物。2.莱昂内对男性情谊的钟爱,一如少年玩伴游戏时的天然默契:踩皮靴,射帽子,度想法。3.射苹果与比枪法时悄然转换的儿童视点—低机位远景仰拍。4.影片弥漫着一股难以割舍的怀旧与感伤。(9.5/10)【2021.6.15.SIFF大光明 4K修复版重温】二刷观感意外地不若初看好,不过剧情中的层层转折还是比较厉害,而这反复延宕、不断分叉、偏离原先简单方向的情节发展,恰是由(Mortimer与Indio的)猜疑所推动的~

4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莱昂内镖客三部曲第二部。双雄对一霸的剧情比上一部强百倍。配乐依旧经典大气。李·范·克里夫酷劲十足沉稳精准的老牛仔气场比当年年轻气盛的伊斯特伍德爷爷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一下子就盖过了后者的风头!一些段落非常经典,被后世无数电影借鉴。英语配音口型能对上,毫无违和感~

45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黄昏双镖客》的故事存在很多明显瑕疵,比如枪手乔混入匪帮做卧底时的理由等,但是这些似乎很容易地就被赛尔乔·莱昂内给淡化了。在他所塑造的都极具特色的各种人物面前,故事的漏洞和轻微的逻辑不畅很快被角色酷酷的外形和观赏性极强的声画给瞬间淹没,这是一种迷人的形式。

47分钟前
  • 韩伯愚
  • 力荐

两个男人黑夜里互射帽子的段落真是太浪漫了。配乐优秀到哪怕它有点喧宾夺主但你仍然会说服自己这是恰如其分。

4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东木头在本片里可能充当了影史最帅麦高芬,坚毅勇武的范·克里夫与癫狂失魄的沃隆特的纠葛才是重点;无论作为编剧还是导演的莱昂内已经趋于成熟,个人风格彻底确立:先用数个不同景别的偏静态的特写,待到情绪累积到临界点时甩出个动感十足的爆发,这样的编排连续出现,真叫一个过瘾。

51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8.5,莱昂内真正确立风格的作品,那么多导演都学黑泽明,莱昂内为什么能从这些模仿者中脱颖而出,当然是因为他的超强构造视听语言的能力,特别是通过剪辑、音效营造氛围能力,这个就是天赋,别人学不来的,平庸导演哪里能设计出互相用枪打帽子以及决斗圆形构图这些惊人的想法,这才叫导演艺术。沃隆特演的这个大反派Indio应该可以进我的影史十大反派,演的真的相当有魅力。

53分钟前
  • мая
  • 力荐

作为有典范意义的西部片,自然很是精彩,首先导演很是给力,拍摄了黄金三部曲,美国往事,革命往事,西部往事等为影迷津津乐道的影片,那时的克林特已经被叫做老家伙,同弗里曼有些相似,几十年来长相并未多大变化,比起阿兰德龙的变化,他们好多了

56分钟前
  • 西来
  • 力荐

至此可以发现莱昂内的镖客三部曲始终都在进步,人物性格渐丰满,剧情开始复杂,而其作品在西部片中的独树一帜或许来源于不同于美国的意大利西部,导演手法的愈加缓慢和莫里康尼的精彩配乐是完美的组合,使得原本无限粗犷的类型片有了文学性。不觉之中年轻英俊的伊斯特伍德和莱昂内已经成为彼此的招牌。

60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