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剑笑

喜剧片香港1994

主演:刘德华,林青霞,徐锦江,斯琴高娃,吕良伟,于莉

导演:黄泰来

 剧照

刀剑笑 剧照 NO.1刀剑笑 剧照 NO.2刀剑笑 剧照 NO.3刀剑笑 剧照 NO.4刀剑笑 剧照 NO.5刀剑笑 剧照 NO.6刀剑笑 剧照 NO.13刀剑笑 剧照 NO.14刀剑笑 剧照 NO.15刀剑笑 剧照 NO.16刀剑笑 剧照 NO.17刀剑笑 剧照 NO.18刀剑笑 剧照 NO.19刀剑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7 16:04

详细剧情

  横刀(徐锦江)、名剑(林青霞)和笑三少(刘德华)是三个齐名江湖的武林高手,但因志向有别,三人走上不同的路,横刀投身朝廷,名剑与笑三少则为争天下第一相约决斗。  笑三少被帮内叛徒诬陷曾深夜入宫奸杀皇妃偷盗宝剑,被不明真相的横刀和四大护卫追捕,为洗清冤屈,笑三少开始同情人蝶舞一起走上躲避追捕、查证实情的征途。历经千难万险,笑三少终于查出名剑之嫂彩衣为保名剑天下第一,倚仗其独特的武技,借诈死七年的“名流花”教主燕敦煌之手和朝廷、横刀及他抗争。计谋失败后,暗恋名剑的彩衣自刎身亡,但在临死前,却依旧惦念著名剑与笑三少决斗的事。

 长篇影评

 1 ) 刀见笑:这次不管豆瓣给的多低我要打8.8

首先列我在人人的状态,我觉得大体把我的想说的写出来了:

看完了《刀见笑》不知为什么豆瓣上给分这么低。我给它打8.8分。无论是剧情、音乐、视觉效果、影片结构、武侠片的侠气还是内涵,这部片子都做到了华语影片的上游。不可多得,被我视为难得可贵的杰作。本想打9分,因为不喜欢5秒钟的一个镜头,感觉它破坏了影片风格而扣。最后,原来这是一部基情片啊。

 

然后逐条解释:

剧情:3个故事,但完美衔接没有脱离感,编剧融会贯通,一气呵成,各种巧合伏笔,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音乐:不算是大手笔,所用的音乐都是一些诙谐的老歌,重新编曲变调,虽是小手笔,但就是让人听了感觉恰到好处,会心一笑。武侠片里有磨碟有电吉他有rap有流行乐,多么别致的感受!

视觉效果:导演是拍广告片出身的。总以为广告里视觉效果不能复制,因为一个创意撑1分钟差不多了。但是这回它撑了一部电影。不看这部电影真不知道什么叫视觉享受。(而且据说这部片子是低成本!低成本啊!那些高成本的电影拍的是什么玩意儿。剧情比不上它,视觉效果又比不上。)

影片结构:这个更不说了。真是流畅,巧妙。有人批评说没看懂,为什么我看起来完全没压力?评论说没看懂的人看得懂记忆碎片这类两杆大烟枪之类片子么?

武侠片的侠气:很多古装片没有侠气,看的只是动作。这部片子让我看到了侠气,跟《剑雨》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内涵:自己悟吧,痴嗔贪三个故事,一开始就很有佛气

要是华语片都有这样的编剧,这样的剪辑,这样的视觉特效,这样的内涵,怎么拍不好?

不喜欢的5秒钟镜头:刚才说了导演拍广告片出身。里面融入了很多小创意,但总有一些创意只适合广告不适合电影。我觉得有一个慢镜头重放的地方,无论是字体风格色彩影像都破坏了影片结构。就讨厌那里。

基情片:不解释,腐女可以看看。我笑喷了。编剧真是独具匠心。这一个设计妙了。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喜欢的东西就是要表达出我的喜欢。
有人说同类的片太多了,我跟同学讨论的时候他也说,只要是古装片就不看。可是这部片子真的是同类片么?你看过古装片,你看过古装武侠片么?你知道武侠片跟动作片的区别么?有没有哪部片子像这部片子这么有侠气(似乎剑雨有一点)?有谁看过任何一部国产片有这么华丽的视觉享受?有谁看到过哪部古装片融入了不只是无厘头更多的是黑色幽默。
我无端的从这部电影里看到了盖里奇,虽然我说不出像在哪里。
我们看过一部电影里分好几个故事,但是像这部电影一样,好几个故事还相互联系的,不是单独而是一环扣一环的,很少吧。结构的编排也很新颖。讲的是第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第二个故事,第三个故事吗,第一个故事。而且埋了这么多伏笔,看了真感觉是一种很有智慧的片子。我又无端的想到了《记忆碎片》,那个故事结构是一个巨大的创意。这个片子的故事结构难道就不能算巨大创意么?

还有人觉得影片拍得很脏。什么叫干净?斗鸡场建得像政府大楼叫干净?屠夫刮干净胡子脸上再涂点粉叫干净?影片该干净的地方还是干净的。该脏的地方自然脏。每个人物都有自己个性的装扮,这正是我所称的侠气。

总之,我觉得这部片子里看到国产电影的希望,在我心里这部片子诞生的意义不亚于让子弹飞。唯一一部让我看到国外大片范儿的国产片,古装片。

好吧。我是看到豆瓣上把这部电影一顿乱贬,而我个人非常喜欢,所以以夸为主了。
“先疯无侠”剧嘛。反正我是为之疯狂了。其他人,看了发疯狂贬,也是正常的吧。

 2 ) 太好笑了,有木有!!!

开头,我以为这是部正剧,看到后面才发现原来是部冷幽默喜剧。

胖得象堆肉糜的刘公公尝着第七道菜,想起了妈妈的味道,要尝第八道菜时,突然内急,上茅厕时摔到粪坑,被众太监插死了。

哑巴费劲了心机却没报得家仇。他一直在期待这一刻,直冒冷汗啊,幻想着拿刀去砍了刘公公,结果却是拿着尾鱼甩得刘公公一脸的鱼鳞,当然这也是他的幻想。

刘公公摔进粪坑归西后,那个镜头腾、腾、腾地缩小,大家有没有觉得哑巴脸上的冷汗更多了!!!

那个屠夫对张雨绮饰演的寐娘有痴念。最后无意中得到哑巴的宝刀把大胡子给办了,结果还是差一口气。寐娘早就和青梅竹马的笛师好上了。

那个胖得、富贵得象杨贵妃的老鸨率众妓女在大堂口挥舞着手帕向寐娘和她的相好——笛师道别,“这是个幸福的大结局啊!祝你们有情人终成眷属,白头偕老,早生贵子,常回来看看啊,保持联系啊!!!”弄得那个屠夫好臊,有木有,有木有!!!他要奋起反抗这个结局,结果还是抗不了编剧和导演的安排。老鸨和众妓女最后还是说:“这还是个幸福的大结局啊。祝你们有情人终成眷属,白头偕老,早生贵子,常回来看看啊,保持联系啊!!!”

这哪儿是妓院,这简直是嫁亲女儿的娘家人啊!!!有木有!!!有木有!!!

游本昌的那一段虽然个人感觉较无聊,但也有笑点。那个独孤成——独孤擎天的儿子,自以为是玄铁的铁疙瘩其实是块烂铁,那个装玄铁的盒子才是真正的玄铁宝贝啊。冷不冷!!!有木有笑到抽啊!!!

最好笑的其实是哑巴拜师学菜那一段。师兄弟们很搞笑是不是!!!那个经常受师兄们欺负、爱晕血、却又想装厉害要罩着哑巴的倒霉徒弟灰常有爱。有木有!!!

当我看到那个师兄熟练地翻滚着菜肴,结果菜翻到半空,粘在天花板上掉下不来时就发现这个电影的点儿在“笑”上了。这就是冷幽默啊。怪不得安藤政信——日本人好适合演这种冷到让人发笑的电影。完全是黑色幽默啊!!!

全片故事衔接流畅,倒叙、插叙、正叙,环环紧扣,非常精妙,可见编剧的功力。

全片有好多亮点,肥得无法自己行动的刘公公、俊俏的哑巴、俏江南的侏儒大厨、有大唐肥美人气质的老鸨、为美人癫狂的胖屠夫、还有那个笛师,在一众“不正常”人中显得好亮眼啊。原以为是黄晓明,看了字幕,发现是高磊,真帅。至于张雨绮,就真只是个漂亮的花瓶而已。

 3 ) 《刀见笑》:节约标兵的成绩单



广大影迷乃至于武侠片影迷对《刀见笑》众多斥责其实可算是鞭子抽在马蹄莲上,这部电影从根本上说并不是导演拍给观众看的,而是拍给下一个可能投资他的老板看的。他用这么一段至少动静还不小的视频,证明了自己的执行力和画面底线。从这点来说,他没错,当然他为此挨再多骂也没错。

《故事会》上的那个故事倒不差,但也不饱满,要想拍满90分钟,光靠活顺是不够的。常规来说,可能得把主要人物多少充实一下,然后哪怕加一点点其他的线索。真正强调到宿命的部分,要调动各方面戏剧力,所以怎么也要给人物点互动的空间。

《刀见笑》当然不会走这样的路子,不过是为了创新,而是因为要极端地耍花招。极端到,刻意违背电影观众的观赏本能。

这里还不光是拼命剪得快。

少三两家是什么样的,没人见过吧,少三两住的那个城是什么样的,也没人见过吧。妓院里没有拍到房间,没有拍器皿,没有拍楼梯通向哪里,没有拍其他人的行动路线,甚至你看不清墙的边缘,看不到这个房间的大小。你只能看见一堆变形的特写,看见叠画出来的各种元素。不太能确定这个空间的存在。

空间感本来就是观众进入电影虚拟世界的一个基本依靠,大致知道这个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大致知道人是从哪里移动到了哪里,后面就可以放心相信其叙述的“真实”。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电影的开场会用航拍,会用中景的横移,哪怕用几个空镜头交待一下时间地点。

但这样做的问题是,要实在地制景。

之前觉得第一层把少三两拍得跟个畜生似的,是乌尔善没有慈悲,后来咂摸下是自己想多了。慈毛悲,人物立定所处什么的,他根本不在乎。他就是要尽可能拿一切手段来干扰观众基本感官,以最粗暴的方式,来回避掉一些不能交代的信息,不让他们有机会去按照习惯来看这个片。

胖的脸,嗷嗷的叫,过大的罐头音乐,刻意让人头晕的晃动,鲜艳刺眼的大红色,还有少三两那个状态,都是导演的招儿。(喜不喜剧就当是冷笑话了)他不是不知道这样会恶心到人,但就是恶心了你,你才没功夫去计较为什么来来去去人就在那里打转。钱,也就这样省下来了。反正导演假装自己好嗨好嗨地在前面晃,多少也能带着点人往前跑。福瑞斯家的甘什么都不说,也拉了好几百号呢。

妓院,餐馆,大公公的家,该都是一个棚。斗鸡场,铁匠铺,独孤决斗场所,是另外同一个能看见天的地儿。每一场戏之间的切换,都是用突兀的脸或者声音来接,视听技巧被用到这种境地,不知道自己不会有点不爽。灭门,屠马,玄铁前史,这些必须要出现又不好做的段落,就换个方式来藏拙。不是他要玩,是不得不玩,那么索性走远一点。动画那段因为刻意血腥重口,其实还是有点效果的。

个人比较多注意一点的,是表演部分。演员给出来的表演信息放得不讲究。除那些夸张的台词,到了为交待而交待的地方,节奏就像石灰样蹭蹭往下掉。且可能同样是为省钱把该拍五条的拍两条,明显演员走神的样子也不剪干净了,张雨绮转大腿那么慢吞吞的速度都不转一下画面。这种片子装绝对没问题,但装到有点茫,确实是不能收工的,板子都该打在导演身上。


对于电影内容本身来说,也看不出导演确实有什么“我要说”的东西,当然,这一点也不用苛责他。只是基于这样的目标,制造出来了一部奇怪的电影,不知道会不会带出个坏头。也许有人会问,真的要省到这个程度走偏锋吗?确实要。熊猫能碰到的新线那个主动把上下集变成三部曲的制片人是存在于双色球的几率里。对于新导演来说,他必须证明他在某个方面的绝对特殊。而跟钱有关的事,是谁都看得懂的。希望他到了不用太束缚的环境里做的《画皮》,能有真正的实力显出来。

唯一只担心的是,眼里没有观众尚且是一时,心里没有爱可能是一世。因为,他也可能永远期待着对更大的势力递出属于他自己的,用预算单做出的名片。

 4 ) 《刀见笑》:闹剧其外,佛学其中

《刀见笑》:闹剧其外,佛学其中

 



其外的闹剧

1. 结构。

本片说的是故事(屠夫之刀),故事中的故事(厨师之刀),以及故事中的故事中的故事(侠客之刀),这是一个三层的套层结构,像三层小楼,又似俄罗斯套娃。不仅如此,导演还带领观众层层深入地进入这三层世界,又深入浅出地一层层推出这三层世界,就过程就像我们上了三层楼又下了三层楼,最后退回到原地。如果我们用时间轴来标准的话,或许本片的结构会得以更好理解——本片记叙的时间顺序为:现在、过去、过去的过去、过去、现在,最终故事又回到了现在,形成了一个首尾相连的环形结构。

 

2. 镜头。

本片镜头多如牛毛数不胜数。说一句大言不惭的话,在我看来,每一个镜头都没有“废话”,都能看得出它的“叙事作用”与“导演用意”!说一句更为不惭的话,如果这些镜头让我来拍,现在也是我想要的效果!

 

3. 色彩。

如果说电影《英雄》的色彩就是视觉上的足底按摩的话,那么《刀见笑》的色彩就是视觉上的心灵鸡汤。“屠夫之刀”——用锐利的大红色烘托“欲望之火”,“厨师之刀”——用冰冷的瓦蓝色揭示“仇恨之毒”,“侠客之刀”——用无情的黑白色隐喻“杀戮之狠”。

 

4. 配乐。

嘻哈乐、说唱、重金属你方唱罢我登场,声声不息、轮番轰炸!此外,改编版的、勾人的《卡门》与卡通的《小白菜》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哑巴复仇前的段落拍得惊心动魄,配乐绝对功不可没!

 

5. 表演。

导演对于演员的拿捏非常精准,“屠夫之刀”中走的是撒开欢儿演的“小剧场”话剧路子,追求“放”——重在表情与形体的夸张;“厨师之刀”中走的是地道的文艺片路子,重在内心形态的呈现与纠结情绪的层次;“侠客之刀”中走的是写意的路子,追求“收”,重在不露声色中客观呈现人物的“无情”!

 

6. “乱炖”。

东北有道菜,叫“乱炖”,说的是把很多种菜放在一个锅里“炖”。《刀见笑》有异曲同工之妙,融汇了多种影像形式,从MV和Flash到动画片和纪录片,甚至连电子游戏和犯罪演示图都搬到了电影里,让本片形式多变妙趣横生,让观众想不到一下秒导演会使用什么“鬼点子”!

 

7. 昆丁。

导演与昆丁有相似点:环形结构对应《低俗小说》,动画片对应《杀死比尔》,黑白红色系对应昆丁参与的《罪恶都市》,伪纪录片对应昆丁参与的《恐怖星球》,还有灰暗结局(都没好下场)对应《落水狗》。但导演乌尔善的“游戏精神”与“悲悯情怀”却为独有!

 

小结:影迷眼中,刀中见笑

这是一部近年来我认为最为完美无瑕的电影,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卑躬屈膝,既彰显了导演深刻的思想、对于表演的掌控,以及节奏的驾驭的高超水准,又证明了他对当下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谙熟与适应(本片的尺度与思想都不越“雷池”半步)!这也使导演非常容易被当下中国制片人与投资方所认可——既有才华,又没有“风险”!

 

这是一部拍给影迷看的电影,普通观众很难看出作者镜头的用意,也不容易接受层出不穷的影像形式,即使有人叫骂:这是什么玩意,纯属瞎拍的闹剧,也是情理之中,更是必然之事!但是影迷朋友们却会心领神会地为这狂欢的“闹剧”拍案叫绝,放声大笑!

 

 

其内的佛学

1, 屠夫。

有一些东西高高在上并不属于他,即使他再梦寐以求,即使他再踮起脚尖,也还是看得见摸不着。然而有一天,他忽然觉得他有可能得到他梦寐以求的东西时,他便疯狂了,而且越是饱受屈辱,就越是越挫越勇!结果,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 侏儒。

看似矮小,实在高大。在他的内心深处藏有“伟大的人格”!他那双纯净如水的大眼睛,就是一个字:善。

 

3, 哑巴。

仇恨扭曲后的人性。仇恨击溃道德、击溃悲悯、击溃恐惧、击溃人性之善良、又击溃人性之软弱!最终他大彻大悟:其实不复仇,仇人也是会死的。复仇又有啥意义?

 

4, 太监。

权利的象征。他的造型极为出彩,那是他丑恶的内心与权利的外在“脸谱化”!他坐在那就像一堆排泄物,最终肮脏的东西死于肮脏的地方,恶有恶报!

 

5, 逆子。

为了争夺“天下第一”不惜杀兄弟挖父坟,大逆不道,结果死于非命,依然是恶有恶报!

 

6, 美女。

美女是诱人的,却又是骗人的,甚至是害人的——害得屠夫饱受凌辱、历经磨难几乎崩溃!由此可见:越是性感,越是危险!远离辣妹,有益健康!

 

7, 铁匠。

不打造伤心之刀,只打造开心之刀!他其实就是导演核心思想的代言人!刀可以用来杀人,也可以用来“让生活更美好!”,所谓“刀见笑”,或许正是此意!

 

小结:佛家眼中,刀中见恶

如果我们把上述前六点联系在一起,就会惊讶地发现,哎呀,这不都是佛家理念吗!无论是对于贪婪、嗔怒、仇恨、杀戮、女色等各种“戒”,还是对于“结果无意义”之“空”的虚无价值观,还有与“恶有恶报”相反的教人向善,都是佛家的观点与主张!

 

刀本锋利,世俗中伤人,其实,伤人并不是刀本身,而是人心内的各种戒不了的、尚未修行掉的贪婪、嗔怒、仇恨、杀戮、女色等各种“戒”!即刀中能见之恶!

 

于是,本片其实就是导演在笑着对你说:放下屠刀,善待大家;改拿菜刀,做饭去吧!

 

 

 

                                     有肉吃跟着你

                                          2011-3-20

 5 )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看懂了刀见笑?!

   太怪异了!看了那么多电影,没见过一部口碑这么两极分化的!爱者力赞,厌者痛骂。仔细看一下差评和好评,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感叹号!全都是感叹号!仿佛语言都不足以表达,只能寄情于标点符号:一个不够!要一排的!!!!!!!!!!

   我的结论是:这哪里是不喜欢啊,分明是恨啊!这哪里是爱,分明是吹捧啊!

   《刀见笑》怎么啦?骂的夸的都不在点子上,这个片子有那么难懂吗?难道只有我看懂了?鉴于骂它的人和夸它的人偏爱使用咆哮体,所以我偶尔也会以同样的文体来呼应一下。尼马啊!!!

 

一 是脏乱差还是古代人的质感?全都是浮云!!

   我看《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时候,看到那个在焚烧炉旁受刑的刘德华,头发蓬乱、灰头土脸、衣衫褴褛,但手掌一摊开却白白嫩嫩,当场爆米花可乐双喷!尼马呀!搞分裂啊!有木有!!翻手贵公子,覆手脏囚徒!变魔术啊!有木有!!!

   人人都在说好莱坞,说工业水准,但水准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的!看过《加勒比海盗》吧,戴普这样的大帅哥,但他在片中的身分是一个海盗,他的手就必然是糙的,指甲就一定是黑的!为什么没人有意见?!!见过犀利哥吧,多有型,但他在生活中是一个流浪汉,脸上自然有污垢,皮肤绝对不可能白嫩,牙齿一定是黑黄的!怎么没人吐槽?!!!为什么生活中的真实如犀利哥,好莱坞的艺术如海盗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脏,合理的脏,我们自己的导演拍出来的东西却在一点上受到最大的批评?!这是什么逻辑?

   乌尔善童鞋说,人物造型和场景的处理是来源于古代生活的真实,是有质感的脏。我听着没什么道理!那些对此捧臭脚的人,就不怕被人嘲笑是无脑跟风党?

   古代人什么质感,尼马谁确切知道啊?!!我承认通过流传下来的古画和老照片可以推测一二,但是一味追求古人的质感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吗?我看导演是另有居心而不敢承认吧。

   21世纪的今天,你敢说那些生活在底层的民工、农民都是白齿红唇,皮嫩发香的?!!你敢说你没有见过脏兮兮的流浪汉在繁华都市的华灯下飘过?!有木有!!这些脏乱差明明就是现实,有木有!!

   是什么样的审美原则规定:一个杀猪的,一个卖艺的和一个穷铁匠必须是干净的,不能是脏的?!煞笔广电总局都没有要求电影如此和谐,我们自己就主动跳出来要求所有的创作都必须是粉饰后的表达!!剪刀手广电总局一定暗自偷笑:以后都不用我们审查了,人民群众中到处都是河蟹手啊!

 

二 植入广告露骨?植入广告成功?俏江南受益?哈哈,你们全都被骗了

   这么明目张胆地将剧中酒楼唤作“俏江南”,究竟是何用意?心急火燎的观众根本来不及细想就开骂了:煞笔啊!俏江南宣传片啊!!骂人是多爽的事情,既锻炼了身体又休息了脑子????

    但是,麻烦你爽完之后思考一下:这个酒楼如果不叫俏江南而叫赛西北,可不可以?当然可以,所有的情节都不会变;这个酒楼没有名字可不可以?也可以,虽然设计台词的时候不太方便,但是情节也不会变。因为没有一个情节是因为此酒楼不叫俏江南而可以删除的。

    换眼到《非诚勿扰》和电视剧《金婚风雨情》这些个著名的“植入剧”看看,如果没有赞助,会出现刷卡吗?会有大飞机的长篇镜头吗?说完亲家之间的客气话之后,会再议论一下金龙鱼食用油吗?如果没有这些赞助,片中很多台词和镜头都可以省去。这就是两种植入最大的差别。分析到这里:端倪出现了,这个植入显然不是服务于品牌的,那是干什么的呢?

    看来,只有我发现了导演真正的用意????

    俏江南里除了老板八大铲,没有一个好东西:掌柜的见风使舵、老奸巨猾;众徒弟个个尔虞我诈,欺软怕硬。故事里的俏江南声名在外,却危机重重。临了,老板死了,掌柜的还想着去开分店!开分店啊,开分店!!以为开分店就可以发达了,这个酒楼不叫俏江南还能叫什么?有木有!!想起《食神》了吧,有木有?!想起这些年除了扩张上市就不知道还能怎么做的企业了吧,有木有!!讽古喻今啊,有木有!!!

    看来俏江南果真是没有给钱,句句都是暗讽啊!完全没一句好话啊!如果给钱了,还不尼马亏大了!!有木有!!

 

三 毫无内涵还是包含佛理?哈哈,全都扯着蛋了!

    这个电影当然没有思想!那些我们小学中学课本里要求那种的中心思想一个都木有啊,没有说“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并不是“只要世界充满爱,沙漠也会变绿洲”,毫不感叹“祖国的伟大,祖先的智慧”,也不想探讨“青春的残酷与迷茫”????所以,在很多被学校语文课本洗过脑的人看来,它有个狗屁内涵啊!

    尤其是片头的十二生肖之鸡猪蛇,完全不知所云,导演是不是准备下一个片子拍猪牛马,再拍狗猴龙,鼠羊虎????

    等等,原来鸡蛇猪是六道轮回图里代表人性三毒贪嗔痴的呀?佛教思想是神马来的?不是迷信吗?早就破四旧破掉了的封建残余,虽然东汉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国,而中国人也念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几千年了,虽然我们老说的“刹那”这个词就是佛教中的一个计量单位,但是要在一个充满各种拼贴手段、充满各种90后无厘头内容的电影中植入佛学思想,那不是扯蛋是什么?我看佛学只是托词而已。

    片中的杀猪匠少三两不明是非,杀死了强占寐娘的刀客之后自己也开始欺行霸市,不就像那些一面嘲笑韩国人过度民族主义,一面又为印尼海啸日本地震拍手称快的人么?少三两以为自己跟寐娘结婚就能让她开心,所以,他若活在今天,肯定也会以为抢到盐就可以抗辐射的。有木有!!各种不明事理的实相之痴已然是这个社会的常态了,看到少三两如此这般,自然见怪不怪!SB如果明白什么是SB,就不SB了。所以,当你在本段中看出“不是帅哥就别泡美女”这个中心思想时,请赶紧起身去抢盐。

    说一个更明显的吧。第三个游本昌演的那个故事里,想成为天下第一的大侠他老爸叫什么来着?想起来了吧——独孤擎天!宝刀利刃熔成的真正的绝世玄铁是哪个?看出玄机了吧——那是一个方匣子!就因为这个方块变成了一把刀,让每一个拥有者内心的贪欲妄念和嗔恨找到了出口,看出来了没有?方块很眼熟,有木有!!!方块英文怎么说?the cube????明白了吧,来自外星球的汽车人寻找的那个能量块,跟这里的方匣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充满不可战胜的魔力,恶者得到则助长恶力,善者拥有则发挥善能。同样一把刀,既可以是八大铲手中为人们创造美食的“开心刀”,也可以是用来复仇的“杀人刀”。明白为什么导演要将创造这个方匣子的人叫“独孤擎天”了吧?中国版的擎天柱啊!有木有!!古今中外,外星地球,所有的欲望都来自这个神秘的方块????用意明显吧!

    我看这个片子应该叫《变形金刚前传》才对!不要以为我是在牵强附会。我的分析才真正符合导演的本意,如果没有做足了功课,我也不敢这么说。

    现在《刀见笑》的宣传都在强调乌尔善是一个牛逼的广告导演,视觉怎么怎么现代。其实,如果有人去百度一下,就会发现:除了广告之外,他真正投入最多的是装置艺术和观念艺术,其无一不具有强烈地批判性,而且,而且,他的第一个长片其实是一个基调非常灰暗的地下电影,我就不详细说了,免得说我黑他。

    我觉得吧,所谓拼贴所谓闹剧,其实都是障眼法,一个人骨子里的思想和气质是改变不了的,藏也藏不住。我在这个片子里看到的全是黑色的基调,悲观的思想。所以,如果有人说乌尔善很商业,我真是只能嗤之以鼻了,他跟一个文艺片导演其实没啥区别,不过就是批了一层“炫技”的外衣罢了。

 6 ) 刀见笑复仇

 (Spoiler Alert! 以下内容有涉及剧情泄露,可能影响观看)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里,钮承泽说,人之所以不快乐,不是任何外在原因,而是内心里面的贪嗔痴。换句话说,任何人都不是你的终极敌人,你的敌人是你自己,是贪嗔痴三毒。《刀见笑》说的也就这么一事,故事分了三段,玩了一把结构,顺着来又倒回来,好比花式洗牌。看似眼花缭乱、技艺高超,但说到底,它还是洗牌,观众要看的是打牌。

三段故事的线索就是一把刀——一把传奇的菜刀,屠夫、厨师和刀客三个角色,个个使刀。菜刀从打造诞生、派上用场到意外流落,引发了一连串的恩怨风波。它本该是刀刀溅血,结果稀里糊涂,令人啼笑皆非,原来它就是一把老老实实的菜刀。

人言拍广告出身的导演喜欢飘着玩、飞着拍,从来不着地,他们只想在短时间里套牢观众,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插入新颖的动画形式,恐怕也只有他们才干得出来。有人甚至开玩笑说,如果只看前面十来分钟的脏差乱,那等剪辑速度和视觉爆炸,大概三十岁以上的观众基本会被吓跑。好在,到了“俏江南”部分,《刀见笑》终于认认真真在拍电影了。俏江南是《刀见笑》里最出彩的一段,菜刀的神奇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一段有市井气息更有江湖传奇,大有古装版《食神》的意味。不说讲究刀工精细、渲染刀法神奇等做菜场面,哑巴身份告破、大反派震撼出场乃至于安插剪纸和线条动画,这些细节都让人印象深刻。

复仇被人们称为最原始的正义,由复仇生出了《赵氏孤儿》,成长为武侠小说里的孤独浪子。《刀见笑》的江湖感并不在“天下第一”,那只是一个玩笑。它的江湖感依然在俏江南,身怀绝技的不一定是要刀客剑客,他也可以是个厨子。在我看来,跟传统江湖距离最近,同时也颠覆得最彻底的正是这一段。从古至今,普通百姓不敢对抗皇权,只有痛恨作威作福的阉人阶层,从周星驰的指骂到《剑雨》里的调侃,这种风潮至今未消。让名不见经传的厨子去手刃阉人大恶棍,这简直太火爆了。

穷极手段的哑巴,他可能暗地里想过仇人的千百种死法,正劈、斜斩,千刀万剐、鞭尸扬灰,但他惟独没有想过,对方可能自己死了,还死得无比滑稽。这个仇,不用他报了,这才是最恐怖的复仇结果。复仇到处可见,但真正的复仇往往是不会有快感的。因为你一直为别的东西活着,不为自己活着,为那份嗔受罪。完成复仇的那一刻,自己的复仇生命也就宣告结束。

为了复仇,哑巴完全把眼前的美味佳肴忘在了脑后,他所想所做都是严重的背离。毕竟无论是仇人还是师傅,是个人,他终究是要死的,只是死法各有不同,历史长河滚滚,多数人无需去在意遗臭还是流芳。挂在悬崖上等死的人尚且会品尝一颗鲜嫩的草莓,再好的美食却敌不过一个人的心魔。这方才是《刀见笑》尝试解构的一类东西,去掉贪嗔痴,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淡忘眼前的人与事,且笑笑而过。

压轴的第八道菜,片中难以描述其做法,一伙人没能学到。其实无论电影里还是电影外,那正是关于命运的隐喻,鱼都成了桌上餐还在盆中逍遥自在游,死到临头还一无所知,当真是讽刺入骨。【玩家惠】

 短评

重口味,就像吃了一口不那么新鲜的猪血,不咽可惜有点滋味,咽下又有点噎人。

5分钟前
  • 何碰碰
  • 还行

武侠喜剧,手法够荒诞。开始一定要坚持住,别退场,20分钟过后还是不错的

6分钟前
  • Suave
  • 还行

五颗星都给安藤政信那段故事的编剧,太厉害了,别的编剧都是屎!!!!!!!

7分钟前
  • 维他命B
  • 力荐

看过留脚印

8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开头混乱。中间可看。结局无力。

9分钟前
  • Dr.Young
  • 还行

剧本结构很出彩,即片方所谓的"套娃式",第二段"嗔"尤为出色,故事的走向很是精彩,简笔画Flash很有爱;但其他两端形式化过于严重,剪辑也乱,表演也乱,明显是模仿港产喜剧却又不得要领的结果。

14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整个故事讲的太散,段落之间缺乏更紧密的联系。影像上也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第一段的剪辑,该快的不快,该慢的不慢。不过片方最推崇的造型和美术,确实达到了他们所宣传的怪与奇,但是否有人喜欢,就再说了。第一段太白痴了,只有安藤政信那段勉强能看。

1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没学会走就开始跑的典型!看之前看了图文宾木匠的影评,做足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可惜结果还是受伤了。这些MV导演耍的花活就好比碘盐,就算它卖的再火爆,你抢购的再多它也不能当饭吃,它永远只是佐料,我们要吃的永远是有营养的主食,拜托讲好故事先!★

2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很差

故事的高潮在哑巴厨师报仇

28分钟前
  • mmhh
  • 还行

安藤好帥氣,再加上腹肌神馬的;張雨綺好媚,眼神腰肢都在蠱惑你;場面好華麗,故事好穿越,一個裹著N重身份的武俠片~

33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还行

贪嗔痴是为人性,脏乱差又名江湖。一把菜刀的前世今生。

34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脏乱差 地沟油电影!看到MTV、Flash和快打我就彻底看不下去了…还不如去年MTV转型的《决斗刹马镇》~~

3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很差

有些人物造型略恶心,某些情节也是。

36分钟前
  • 慕詩
  • 还行

漫画风格

39分钟前
  • Carf
  • 还行

三星半。故事很武侠,风格很Cult,甚至有些恶趣味,和导演是广告出身有关,喜欢的人会肯定尝试,不喜欢的人会觉得没有美感。从类型片角度而言,和《剑雨》一样,都在向传统武侠回归。

43分钟前
  • 阿德
  • 还行

痴嗔贪(影片讲述顺序)——>>贪嗔痴(真正的时间顺序),人生难逃这三字,可惜恕我眼拙,根本没看出首尾环绕。“痴”的故事太白痴了,倒扣一星。安藤政信那段真不错,正儿八经去拍不挺好的,非要像拍广告那样碎(破碎)、花(花哨)和飘,可惜了。

48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天朝版《中华小当家》

50分钟前
  • StanGoD
  • 还行

肥胖的”大公公“是我看过的电影里最恶心的人物形象设计,杀猪匠“少三两”又和《麦田》里贪生怕死的”辄“一样聒噪、令人厌倦。其实可以说,除了安藤政信和吹笛二人组外,这部电影里的大多数角色形象都缺乏美感,而这些角色穿插在中间的美食段落里,简直可以令人反胃到想吐。电影不是烂,是恶心。

51分钟前
  • 影志
  • 较差

之所以没给5星,是因为我觉得这个导演因为种种限制还有能量没能发挥出来。期待他的下一部电影。

54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俏江南血泪史

57分钟前
  • 卡夫卡🇨🇳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