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八部半 剧照 NO.1八部半 剧照 NO.2八部半 剧照 NO.3八部半 剧照 NO.4八部半 剧照 NO.5八部半 剧照 NO.6八部半 剧照 NO.13八部半 剧照 NO.14八部半 剧照 NO.15八部半 剧照 NO.16八部半 剧照 NO.17八部半 剧照 NO.18八部半 剧照 NO.19八部半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8:48

详细剧情

  电影导演圭多(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Marcello Mastroianni 饰)在完成了一部影片之后感到筋疲力尽,他来到一处疗养地休息,同时开始构思下一部电影。他受到恶梦的困扰,精神不振,灵感也陷入停滞。他让情妇卡拉(桑德拉·米洛 Sandra Milo 饰)也来到疗养地和他作伴,但卡拉的到来反而增添了他的烦恼。此时,充满朝气的年轻女郎克劳迪娅(克劳迪娅·卡汀娜 Claudia Cardinale 饰)的出现,令圭多压抑的世界乍现出一抹亮色。然而随着圭多妻子路易莎(阿努克·艾梅 Anouk Aimée 饰)以及许多电影圈人士纷纷来到疗养地,圭多不堪忍受个人感情生活的混乱与电影拍摄的双重压力,他的精神危机愈演愈烈,梦境与幻觉不断侵入他的现实生活……  本片荣获196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最佳服装设计(黑白片)两项大奖。

 长篇影评

 1 ) 来自吴孟达先生的,关于《八又二分之―》片名、内容、若干镜头、若干场戏、若干个梦和意识流的解说、关于花絮、关于导演费里尼和他的电影……关于这部神作的一切!

关于《八又二分之―》dvd里的吴孟达评论字幕:

当评论字幕出现:“观众朋友好,我是吴孟达 谢谢你有耐心和我一起观看费里尼的这部经典作品《八又二分之―》。虽然我拍了很多搞笑片,但其实我内心很文艺。”……我怀疑是不是自己看错了,呵呵。

《8 1/2八又二分之―:CC收藏版》dvd中,所有的中文字幕、评论字幕及访谈花絮等都得到了“费里尼中国之友协会”的大力支持,全部经过了他们的审核和校译,并特别感谢该协会为本片的制作提供了影片完整OST。同时,透过“费里尼中国之友协会”,L9邀请到中国最有名气的“费里尼电影爱好者”---香港著名喜剧明星:吴孟达先生,他为这部标准收藏系列的顶级作品《八又二分之―》专门撰写了一条与影片全长的中文解说评论字幕,在这条解说评论字幕当中,吴孟达先生不仅表达了他数十年来对一代电影大师----费里尼的无限景仰而且阐述了费氏电影多年来在他的演艺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在这条中文解说中,吴孟达先生坚持谦逊地称自己为“电影演员”,而拒绝被称做“电影明星”以表达他对一代电影宗师的崇敬与谦卑之情。再次特别鸣谢“费里尼中国之友协会”和吴孟达先生,给我们上了一堂电影艺术的教学课。

吴孟达先生今天永远离开了我们,为了表达对他的喜爱和尊重,我对本文做了调整,在此对吴孟达先生鞠躬,一路走好。

============================================================================= 关于《八又二分之―》片名和内容: 费里尼早期的创作一开始走的是关注物质贫困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道路。 但从1954年的《大路》开始, 费里尼接连拍摄了孤独三部曲(《大路》、《骗子》、《卡比利亚之夜》), 并与新现实主义分道扬镳。 他的作品开始关注人的心理贫困的问题。 1962年当他着手开拍本片时, 之前他拍摄了给他带来极大声誉的讽刺资产阶级腐烂生活的《甜蜜的生活》 人人都期望费里尼的下部作品同样是部杰作。 但费里尼却陷入了创作危机。 他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拍什么。 虽然制片人已经准备好了资金,演员和工作人员也都到位,他依然没有头绪。 直到一天一个工作人员生曰,请费里尼参加生日宴。 工作人员说期待费里尼拍出好电影, 费里尼灵光一现, 决定以自己的创作危机为题。 拍一个不知道自己要拍什么的导演。 之前他一共拍过6部长片(《白酋长》、《浪荡儿》、《大路》、《骗子》、《卡比利亚之夜》、《甜蜜的生活》), 1部与人合导的长片(处女作《卖艺春秋》), 以及两个集锦短片(《都市爱情》、《三艳嬉春》), 从序列上说(6+0.5+0.5+0.5), 本片是他的第“八又二分之一”部电影。 因此影片取名为《八又二分之一》。 =============================================================================== 关于导演费里尼和他的电影 费里尼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 您为什么拍电影 费里尼回答说 我之所以拍电影 是因为我不会干别的 任何事都以自然的方式成形 虽然我从未想过要当导演 但当我第一天开工 彷佛我就应该干这行一样 费里尼说永远都不要谈电影 因为就电影本质而言 一部电影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就象无法奢望把一幅画转化成乐谱一样 谈电影的时候会落入局限呆滞的假设中 把注意力集中在影象结构和被简化的特征上 电影就不再是电影了 费里尼说拍电影象是在逃亡 彷佛电影是一种传染病 他还必须耐着性子看着它,但要随时摆脱它 当影片拍完了交出去的时候 他却希望再生一次病 一部电影对费里尼来说是一场梦 朦胧中又急切地想暴露身份 当有人解释它的时候它就会羞怯不已 还是保持神秘比较让人向往 对于费里尼来说 每部电影都是一样的 他无法分辨这部和那部的不同 他始终在拍同与影象有关 而且只与影象有关 因为他觉得有说故事的欲望 而说故事是他唯一觉得有意思的游戏 这个游戏对他的幻想和个性是必要的 一片漆黑的摄影棚 所有的灯瞬间开启 彷佛梦境 吸引了费里尼的所有活力 电影提供了一个半小时的愉悦 提供了属于费里尼生命中的一个时节 一段旅程 带着梦幻色彩 费里尼自称拍电影 是说谎者的游戏 但他同时表示自己是诚实的 费里尼和其他电影大师一样 是他们作品中真正的明星 他们的创造力 他们的想象力 他们对电影技法的革新 以及他们对电影的热忱 都在不同的时候获得不同时代的人们的响应 这也正是这些电影大师的伟大之处 费里尼构思一部影片时 不论其来源是多么的含糊不清 它始终是以一个故事的形式体现出来的 这是他创作影片时最重要的阶段 当他感到电影剧本的文思已经枯歇时 他就打开他的办公室 放临时演员进来 让几百张脸孔在他面前经过 他把这说成是一种创造气氛的仪式 费里尼就是这样开始挑选演员的 这是他特殊的电影天才中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他曾说过:脸就是我的文字 如果一个电影工作者的语汇 可以单独根据他影片中跑龙套的演员的数量和特色来判断 那么费里尼的作品就可以比作是一部电影辞海 费里尼也许不是电影大师中最深刻的 但无疑是最迷人的 虽然他的影片有时未能击中要害 但是向来都能使人眼花缭乱 纯视觉的美让费里尼的电影散发光彩 有人比喻费里尼的电影是天马行空的画作 费里尼自己则说 他是云朵的织造者和吹散者 任何试图在他的电影中寻找某中特殊意义的举动 都将是徒劳的 他在给自己拍摄电影 只是为了让自己愉快 甚至在大师如罗西里尼评论《甜蜜的生活》时 费里尼也觉得罗西里尼看重看偏了影片的含义 他自认艺术家就是应该具有边缘性格的人 并置身于具体现实和抽象现实之间的人 当具体现实和抽象现实开始对话时 每个人都应该站在边缘 对费里尼而言 他不想说明任何事物 只想表现他们 费里尼本人不喜欢影评人 他觉得他们都在胡乱揣测他的电影 当时电影符号学还没有兴起 但随着本片的诞生 时隔一年后,法国人麦兹发表了著名的电影符号学论文 直接引用了不少费里尼电影的作例子 可能是费里尼本人始料未及的 麦兹对费里尼的评价很高 其他的影评人也多是如此 美国导演伍迪“艾伦也是费里尼的粉丝 拍过许多电影暗中向他致敬 其他崇拜费里尼的导演还有 为这套dvd作序的泰瑞,吉连 及英国的彼得•格林纳威Peter Greenaway 和南斯拉夫的埃米尔•库斯图里卡Emir Kusturica等等 费里尼除了本片之外 还获得过三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也是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最多的导演。 =============================================================================== 关于导演费里尼生平 费里尼出生于1920年意大利的里米尼 据说他在童年时曾经跟一个马戏团离家出走 但费里尼自称是只出走了三天而已 所以费里尼一直对马戏团的气氛很迷恋 1937年后费里尼开始以画漫画为生 两年后他把母亲和妹妹接到罗马定居 他的漫画作品夸张搞笑 十分受读者的欢迎 当时意大利是二战的邪恶轴心国之一 但费里尼用各种借口逃避兵役 可以想象如果他当了兵 电影史上可能会少了一位大师 1942年,他与女演员朱莉叶•玛西塔相识 两人陷入热恋,很快成婚 他在电影公司找到工作 认识了日后成为电影史伟大导演的罗西里尼 1944年,意大利战败,美国人进驻罗马 费里尼和朋友开了一家画人像的画室 经常有大兵找他画像 费里尼在开画室时,罗西里尼来找他 希望他能跟他一起干电影,费里尼就去了 他当时的工作是电影编剧 罗西里尼拍出的传世杰作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就是费里尼参与编剧的 这部电影不仅让电影史上诞生了一个新名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同时 还让一位美国的女演员感动得痛哭流涕 通过这一部电影就爱上了从未谋面的罗西里尼 放弃了自己在好莱坞的黄金事业 到意大利找罗西里尼 她就是奥斯卡影后英格丽•褒曼 …… 费里尼在1944 -1947年间担任多部电影的编剧工作 1950年开始首次尝试电影导演工作 他的导演处女作是和别人合导的《卖艺春秋》 他独立执导作是1951年的讽刺喜剧 《白酋长》, 这部影片让他认识了作曲家尼洛•罗塔 从此他们结下了深厚友谊 两人合作的佳片不断,跟电影史上许多注明的导演、音乐家组合一样 提起费里尼,大家都会想起罗塔的音乐 而提到罗塔,大家就会想到费里尼的电影 1952 年费里尼执导了半自传式的电影《小牛》 讲述三个来到罗马找工作的年轻人在罗马的迷失和自我觉醒 这正是费里尼和好朋友们来罗马的真实写照 当年三个好朋友一起来罗马 最后都因为种种原因而离开 但只有费里尼坚持了下来 这部《小牛》给费里尼带来了第一个国际性的荣誉:威尼斯电影节的银狮奖 费里尼的下一部电影《大路》是他与新现实主义分手之作 由费里尼的妻子玛西塔主演 此片是费里尼第一次把目光由社会的现实,转到了精神的现实中的转型作品。 《大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票房卖座 还有一座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这是费里尼首获奥斯卡奖。 此时,费里尼开始患上了忧郁症 他接受了心理治疗,并开始接触心理分析学说 这对他今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1955年,他拍摄了《骗子》,奥斯卡影帝布洛德里克丨克劳复主演 1957年,费里尼拍摄了同样由他妻子主演的《卡比里亚之夜》 讲述一个妓女的悲惨生活 同样获得了奥斯卡奖 为此,费里尼在美国停留了一个月 好莱坞希望他在那里拍片 给予最好的待遇 费里尼觉得美国实在很乏味 所以很快就回到了罗马开始创作他的新剧本,《甜蜜的生活》 这部电影描写了无所事事的小报记者 一心想往上爬 但最终迷失自己成为腐朽生活的牺牲品 影片中专门拍照的摄影师名叫帕帕拉索Paparazzo 这部电影一上映人们就以他的名字命名那些偷拍的记者 即现在流行的名词“狗仔队” 出处——来自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 影片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但遭到了神职人员的否定 为此,费里尼求见教皇,为本片求情 影片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它的成功让费里尼开始创立自己的电影公司 1970年费里尼和三位名导德•西卡和维斯康蒂等 合作拍摄了喜剧片《薄伽丘70》 费里尼执导其中一段《安东尼博士的诱惑》 讲述一个老教授无法忍受一个美女牛奶广告 晚上偷偷毁坏广告 结果广告上的女郎走下广告追打老教授 1962年,费里尼的创作危机,导致他拍出了《八又二分之一》 这部电影让他三夺奥斯卡 1964年,他开始拍摄《鬼迷朱莉叶》 这部电影由他妻子主演 讲述一个中年妇女经历心魔的故事 有评论称它为女性版的《八又二分之一》 这也是费里尼的第一部彩色长片 影片色彩绚烂迷人 显示出费里尼对色彩的控制能力 这部电影让费里尼对通灵产生了强烈兴趣 费里尼随后开始筹备影片《朱塞佩“马斯托纳之旅》 费里尼是为纪念好友之死而作 因为制片和演员都与他作对 这部电影没有拍成 费里尼也为奇怪的梦境困扰 1968年,费里尼为美国广播公司制作了一个小时的纪録片 《费里尼:导演笔记本》描述他筹备《朱塞佩“马斯托纳之旅》遇到的困难 和他为筹备新片《爱情神话》在四处看外景找临时演员的情景 1969年,费里尼拍摄《爱情神话》 影片根据公元一世纪的小说改编 讲述那个时代两个朋友的旅程 费里尼自述此片是拍给现在的意大利年轻人看的 那个时代的颓废气氛和60年代的颓废气氛倒是很有吻合的地方 1971年费里尼拍摄了电视电影《小丑》 筹备他的新片《罗马》 《罗马》是部散漫的电影 由费里尼亲自扮演的导演寻找古罗马的痕迹以及罗马的现状 当然还有导演对当年自己来罗马时的回忆 完完全全是一出精彩的浮世绘 1973年,费里尼拍摄《阿玛珂德》 阿玛珂德是里米尼方言 影片通过里米尼小镇故事的回忆 一幕幕的青春故事上演 充满了怀旧情调 这部电影让费里尼第四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975年,费里尼拍摄《卡萨诺瓦》 讲述这个风流浪子的故事 其实也是从另一个角度 对那个时代风起云涌的女性解放思潮一次有趣的反省 1978年,费里尼拍摄了《乐队彩排》 这部电影引起了巨大争议 很多人认为它影射了意大利的政治 1979年,费里尼的合作伙伴尼洛•罗塔在罗马病逝 1980年,费里尼拍摄了《女人城》 是费里尼巧妙对女权主义的―次讽刺 1981年,费里尼拍摄了《扬帆》 此时的费里尼拍摄影片已不在乎是否用实景了 影片中的大海完全用人造丝巾代替 戏剧效果浓郁 在这部电影中费里尼讽刺了媒体 1985年,费里尼找回了老搭档马斯特罗杨尼 请自己的妻子出山 三人合作了《舞国》 这部影片讽刺的电视台和广告 影片拍完后首映式放在了总统府 费里尼已成意大利国宝 1990年,费里尼拍摄了《月亮之声》 由喜剧明星罗贝托•贝尼尼主演 依然是现实和梦幻结合的产物 1993年,费里尼的身体已很虚弱 但他还是和妻子一起出席了奥斯卡颁奖典 他接受了奥斯卡的第五次褒奖 终身成就奖 当时他在现场让妻子停止哭泣的镜头,让全世界为之感动 费里尼在同年八月因脑溢血住院陷入昏迷状态 1993年10月31日,费里尼逝世 第二年的春天妻子玛西塔也因肺癌去世 =============================================================================== 关于片中的第一美女 1、 首次出场 主演过《浩气盖山河》和《西部往事》 的劳迪娅•卡汀娜 Claudia Cardinale 在本片中扮演自己:一个女演员 同时,她的美丽形象 也让她成为古依多心目中的 完美女人的化身 她第一次出现是在男主角古依多找护士拿水喝的时候 如天使下凡 递给男主角一杯水 想通过矿泉水治愈自己病的古依多 彷佛找到生活希望 期望这个女神带他走出现实困惑 当然这是他的幻想 镜头马上切回了年老的护士的声音 把他从幻想中拉回到现实里 2、 现实中的克劳迪娅 在影院选演员的那一幕,即古伊多妻子离开以后 影片开头的古依多梦境中的两个人出现了 他们是克劳迪娅的经纪人和公关 在开头梦境段中是马上骑士和牵绳人 在门口真正的克劳迪娅即将出现了 在古依多的脑海中想过千万次的女神 终于出现了 与古依多幻想的相反 克劳迪娅穿的是黑衣 克劳迪娅缺乏他幻想中的气质 笑容中缺乏灵气 她看上去跟别的女子没有什么不同 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样子 这本应该本片浪漫的高潮 古依多见到他梦中女郎 但现实却让人失望 古依多很不开心 但他还是上车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 注意看这里的光影效果 古依多处在黑暗中 克劳迪娅在明处 而两人说话的镜头里却是分开拍摄 跟刚才的古依多和妻子在睡房的戏一样 给人造成另外一种视觉错觉 两人不在同一个空间里 但事实上他们在同一辆车上 古依多对女演员克劳迪娅说的话感到厌倦 他发现她跟别的女演员一样庸俗 他彻底地失望了 不知是现实对他的打击太大了 还是他对现实的要求太高了 完美的女神形象再次出现 她带来了一盏灯 在空旷的背景中显得十分虚假 注意克劳迪娅的笑容 和现实中克劳迪娅完全不同 镜头—转 消失在空荡荡的背景中 克劳迪娅询问着古依多 古依多已然下车 证明了他放弃了对克劳迪娅的想象 Ps:劳迪娅•卡汀娜 Claudia Cardinale近乎完美的诠释了她在古伊多梦中和现实的差距,那种脸上细微的神态差异,表情,笑容,甚至是皱纹,从圣洁的女神到俗世中的女演员,太精彩了!五体投地的膜拜! =============================================================================== 关于《八又二分之一》的若干镜头、若干场戏、若干个梦和意识流的解说 在50年代,随着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作品 《野草莓》以及法国导演阿雷乃的 《广岛之恋》等问世 无技巧式闪回为电影赋予了崭新的视听语言 在电影中梦和现实之间的过渡到了 可以直接交替出现的地步 观众甚至分不清楚哪些是梦哪些是现实 按照费里尼的说法:梦是唯一的现实 没有逻辑的梦 常常能反映现实中人的焦虑 《八又二分之一》的诞生 标志着电影史首次出现了一部 关于一个人全部心理状态的电影 此前伯格曼的《野草莓》 仅限于表现一个人的梦境 而在这部电影中,人意识上的流动 思维在过去、记忆和想象中自由跳跃的方式 是史无前例的 好莱坞直接二十多年后,才学会在电影中 使用这种复杂的时空转换 到了现在,观众对这种转换习以为常了 本片一共出现了十一次闪回和幻想的梦 其实只有三个是直接跟主角古依多的潜意识有关的 其他八个都是带有点情色的幻想 但与主人公间接有关 法国电影学者麦兹曾评论说 这是部套层结构的电影 即主人公的创作困惑和感情困惑交替出现 与拍摄这部电影的导演费里尼本人有密切的关系 而它也不是像《法国中尉的女人》这样简单的戏中戏的结构 它有点象是一个螺旋之间相互围绕 怎么也分不清楚彼此 造成一种艺术上的呼应和对照 产生出类似交响乐的效果 《八又二分之一》包含了四十多个不同的场景 主要角色多达53人 影片中的几乎每个元素都在抵触好莱坞式的叙事手法 费里尼艺高人胆大 将一大串松散无关的场景组合成流畅的叙事 彻底打破观众对时空的概念 由于几乎没有大远景 因此观众对于传统叙事电影中的景别概念被消除 加深了观众的不安 而这种不安 也正与影片的感觉相契合 1、 这部电影是由梦和现实交织组成 开篇的这个超现实场景就是梦境 和费里尼的其他杰作一样 表现出让人惊叹的电影技巧和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把一个成年人精神上的困惑表现的淋漓尽致 以梦境的方式开篇 街道背景布置也许很象他早期的现实主义影片 但很快《八又二分之一》打破了现实主义传统 让观众关注摄影机本身,好似受困于堵车 又急又想知道堵车原因 首次暗示摄影机本身也是本片主角之一 古依多首次出现是他的后脑勺 镜头很快从他的脸上移开 没有汽车声等一切声效表明这是在梦镜 莫名其意的画面以擦车窗动作开始 其实什么东西也没擦 接着是男主角导演古依多的车出现了雾 增强超现实和焦虑的气氛 巴士上只有手臂而无面容的乘客 再次暗示我们处于非现实之中 这是由费里尼,分镜头画师皮埃罗,格拉迪摄影师吉瓦尼•迪•凡纳佐共同构思的 车流中的主角除了古依多外 只有卡拉,她是他的情妇 她正被一位陌生人挑逗得很开心 这一模糊朦胧中的紧张感 是本片的主要特点之一 无法明白是什么含义 显然古依多正在做再生之梦 他从车内出来暗指出生过程 本段从痛苦发展到自由解放 可以被看作是死后复活过程 和他的上部影片《甜蜜的生活》开篇里 他拍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飞过罗马一样 这次费里尼让古依多飞向了天空 仔细看下这两位 马上骑士是克劳迪娅的经纪人 克劳迪娅是古依多新片中的名星 另一位男人是新闻记者 拍片计划如地球引力一样吸着古依多 把他拉他落回现实中后 《八又二分之一》的故事正式开始了 看这个男主角从空中跌落的镜头 直接过渡到了梦醒的现实中 随后镜头的移动 交待剧中人的空间位置 这里出现了三个人物,景别也不同 但却很自然地交待出来了 彷佛人物是自己凑到镜头里来的 但其实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这样的镜头在影片中还有很多 2、 漂亮的横移镜头 伴随着瓦格纳的音乐 前景是老人喝水 看后面远景的虚焦处还有修女 神职人员走过 带出了后面纵深这群修女 镜头又回到了近景 再慢慢移动到指挥的手 出现了指挥的近景 镜头到这个时候才开始切换 有人称这是个“摄影机的舞蹈动作” 因为这些移动都象芭蕾舞一样精心设计 这几个镜头虽然很短 但经过精心安排 有些人甚至以为是一镜拍成的 Ps:原来镜头是这么讲究的一件事,心驰神往,目眩神迷! 3、 古依多在火车站接站是一个精彩段落 第一个场景,画面几乎看不出具体场景 然后借古依多站起来的动作 镜头开始向右侧横移 场景开始变化 到了这一景,火车进站,跟刚才的景完全不同 这个火车进展的场面十分漂亮 镜头转至了古依多的特写 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他脸上 引起一定的悬念 注意下车的这三个人 一个是教士,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孩子 隐喻了道德和家庭的突然介入 让古依多有些心慌意乱 他马上说她没来,而且有些心安理得 注意他戴上了眼镜,恢复自己原来的样子 此时火车开走,镜头的左右分别出现了 象征道德和家庭的三人和情妇卡拉 古依多的回头其实是犯罪感的下意识表现 代表道德和家庭的三人全部走出画面 镜头马上换到了两人的近景 暗示他们的关系的亲密 那些道德问题都已经被离镜头 如此近的感觉忘掉了 费里尼常使用很简单的镜头和场面调度 但可以表达多层含义 这也正符合了摄影机运动产生含义之说 4、 古依多和情妇在一起 他在这里哼拍子 其实在暗示他对卡拉的这种谈话心不在焉 他对她只有性的要求 除此之外,别无所求 这段做爱戏很有意思 古依多让卡拉扮演一个妓女 这里出现了镜子 镜子的比喻在影片比比皆是 它暗示古依多到了人戏不分的境地 他给卡拉化妆完全象是在拍戏 但其实他们是在生活中,在做爱 但古依多对此很兴奋 他鼓励卡拉这么做 在生活中依然充当导演 镜子暗示了人物迷失在自己的想象中艺术中无法自拔 而卡拉对此没有意识 以为是个游戏 如果她对这种做爱方法觉得不舒服 古依多可能早就抛弃她了 这里即将出现个幻想的梦 古依多做爱后她的母亲出现在房间里 好像在擦什么 镜头转到墓地 原来是在擦父亲的墓 这个擦的动作暗示了古依多在性方面的犯罪感 古依多发现了死去的父亲追随着他到了父亲的坟上 制片人出现了 古依多最担心的事来了 所有他的恶梦最终都要跟创作有关 在这里他的父亲对话 他穿上了童年的校服 可以跟后面的梦相连 这是现代性的表达 因为人的思维是流动的 所以有些电影需要看上几次 才能完整体会其中的妙处 穿童年装的古依多和母亲拥抱 而母亲变成妻子 这个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母子、夫妻间的关系混乱 梦境反映现实 古依多这里的舞步 也会出现在对应的 影片的后半部情节中 5、 这个段落值得介绍 整个段落一气呵成 从他走出电梯开始 助理导演从画面左侧进入 镜头跟着他们 稍做移动 古依多想逃走 摄影机跟着他 又一人从画面右侧进入 注意每次都是别人进入 古依多的空间 他的生活被这些人搞糟 看这个画面,他还是无法出画 现在古依多似乎是脱离了画框的限制 但其实还没有结束 他和女演员对话不久 在这里 画面远处的记者进入 注意他占据了古依多要逃离的画面左侧 他还是面对这些人 无法从画框中突 镜头在这个女人身上 第一次脱离了古依多 但只是短暂的一瞬间 他随即又给包围 他忐忑不安 希望能尽快摆脱 镜头转移至女演员脸上 暗示这个段落可以暂停 马上又来一次包围 他漫不经心地挑选演员 其实什么也没有听 当然也无法决定 这和费里尼当时的情况十分相似 整个段落至此渲染了一种让人崩渍的情绪 古依多看到制片人下跪 这个玩笑有些过分 但其实是当时制片和导演之间的真实写照(现在也是?) 古依多象小丑一样展示这手表 这个远景中古依多仍然被困在画面中 Ps:如果没有吴孟达的解说字幕,我一个看热闹的外行是看不出这场戏的精彩的。此时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大愉悦,好比一个初学画画的人在梵蒂冈在米兰在卢浮宫在那些个大教堂和博物馆里看到了那些稀世之作后的震撼,诚惶诚恐,莫名不可言状。 6、 古依多在聚会的时候戴了个小丑鼻子 表示他对这种聚会的反感 他不喜欢这种夸夸其谈的聚会 生活中的费里尼就是这样的人 他对电影之外的东西不感兴趣 摩术师出现后和大家玩的这个游戏即将带出第二个梦境 在刚才的第一个幻想之梦里 古依多从情妇联想到了母亲 再从母亲联想到了妻子 这三者,构成了古依多生命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他在生活中寻找这个结果却陷入困惑中 这与他生活中的情况很相似 魔术师让古依多想一个词 他说出了阿萨尼西马萨这句话 这句话在接下来的梦境画面中会有明确的解答 魔术师进入他的心灵世界唤起一次记忆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 一个童年的记忆会长久地储藏在心里 场景变化了 转到了古依多的童年 温暖的童年 古依多在奶妈和袓母照顾下,感到无限安全 在大酒桶里洗澡 注意这个小女孩 在影片后段同样场景中她会以成年人方式出现 洗澡后用温暖的毛毯包裹 哄他上床睡觉 注意这里的黑白光影效果十分突出 小女孩爬了起来告诉古依多不要睡觉 小女孩的这个动作可以在后面再次看到 费里尼的这个经验类似某种儿童拼字游戏 阿萨尼西马萨是意大利语阿尼马的变形 意即心灵、精神、意识 这个梦如此甜蜜温暖 和影片中其他梦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是影片中十分重要的梦 它带给古依多的童年经验影响了他的成人期 这个梦也同样是 费里尼对心理学家荣格的一篇论文《婚姻的心理关系》的一种呼应 论文以女性观点讨论男性心理 荣格指出大部分男性对女性的感情生活的讨论 都是一种心灵投射 这里的心灵在原文中就是阿尼马的意思 荣格指出最吸引男性的 是所谓的狮身人面形女性 既有蓄意勾引的媚术 又有飘忽不定的姿态 因此流露出让人意乱情迷 充满了无限可能 这种女性兼有成熟与年轻 母亲与女儿的双重特质 她与生具来的天真和狡猾 完全能让男性撤除警戒 因此这个梦暗示了在童年时代获得过温暖的古依多 在成年后依然在寻找安全感 费里尼电影最大的元素 在于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是意识流中形成思想素材流向的根据 意志对思想的影响越小 自由联想的程度也就越大 比如当一个人集中精神上课时 不受意志控制的意识依然在流动 比如你在看这部电影时 你的思维随时在流动 看到了某个画面 你联想到它是黑白的 马上就可以想到黑白电视机 再从黑白电视机想到你小时候 看黑白电视机的情景 从看电视可能想到黑猫警长 然后从黑猫警长再想到彩色的动画片 从彩色动画片可能想到别的 这样自由思维连续流动 产生无穷无尽的思维源泉 八又二分之一正是这样一个结构 往往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画面一个人 或者别的 来引出记忆或幻想 而在童年时期产生的未能解决的心理冲突 影响着意识流中的思想的流向 费里尼在试图揭示 他的主人公古依多那些尚未解决的冲突 没有采用拍摄主人公思想中的连续不断的意识流 而是选择了其中的几个幻想 使我们能深入地看到古依多内心状态的联想 有评论认为这部影片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叙述 这部悬而未决的影片遭受挫折的故事线索 另一条是由闪回和幻想构成的 旨在探索幼年动机或成年逃避现实的线索 两者平行出现构成了整部影片 费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 不单单是一部意识流电影 它还关系到精神分析领域 从这个角度上说这部电影开启了现代电影之门 用美国电影学者所罗门的话来说 费里尼在创造一种新的电影形式 这种形式让本片具有鲜明的现代性 即使放在今天看来这部电影也一点不过时 7、 看镜子再一次出现在画面中 狭窄的长廊给人压抑的感觉 而长廊尽头的镜子加深了这种感觉 并再一次把古依多投射到镜子里 而在镜子里的可能就是费里尼本人 精疲力尽地和古依多相互映射 在影片后面还有这样的场面 克劳迪娅又出现了 她代表了导演心目中的美 高于一切 并能给予古依多安慰和温暖 她有卡拉的丰满身材 也有奶妈的温柔体贴 还有妻子的娴淑 她综合的古依多对女性的所有想象 现在在这个私密的空间里 克劳迪娅开始担任另外一个角色 她换上了睡衣 坐在书桌旁 翻阅电影剧本 然后取笑这个剧本 古依多象孩子一样深陷在床上 陷入了困境 克劳迪娅再度出现 她安慰着古依多 她的亲吻具有无穷的力量 也许是爱情之吻 也许是灵感之吻 门钤惊醒了古依多的幻想 注意他起来的姿势 是他陷入的那个原来的姿势 摄影机没有拍他的脸 用脚表示不赞同 表示他还未恢复到成人心态 8、 和主教见面的段落是另外一个心理透视 童年时代的记忆再度被开启 而这开启的方式十分巧妙 通过古依多百无聊赖地四处张望 看到了一个妇女走下山坡 而在她走下山坡时因为怕裙子脏 而拉高了裙子露出了一截大腿 这个简单的动作引发了古依多的联想 打断了他和主教的见面 在这里 天主教的严格教规和粗俗的村妇之间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也开始暗示观众 天主教规和女色对古依多的童年 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也造成了他成人期 对待女性的态度 闪回自然地过渡到了童年 占据画面絶对重要位置的老师 暗示了学校的严酷 在这个画面中古依多彷佛从雕塑中逃出 他的服装,刚才在墓地梦中出现过 大海是费里尼电影的重要元素 代表了自由和纯洁 现在将出现古依多通过 农妇的大腿想到的童年时代 见过的海边妓女莎拉吉娜 古依多送钱给她 她就给他们跳上一段艳舞 其实这个角色很可怜 但在这里却是性的象征 莎拉吉娜代表了费里尼对女性身体的迷恋 费里尼喜欢体态丰腴的女子 在许多作品中有流露 莎拉吉娜一点也不漂亮 甚至有些恶心和可笑 但对于童年的古依多来说 也许她是他心目中最美的女人 每个人都可能有这样的童年经验 对于第一个性启蒙者有着特殊的感情 即使她是丑陋的不完美的 在这里,则是违背天主教义的 所以在这个段落里 观众可能不会觉得舞蹈很可笑 反而会产生自己的童年回忆 一些失落的往事 教士追古依多一段故意加快了影片速度 象是默片的追逐戏 产生喜剧效果 这个镜头也是横移 但开了个视觉玩笑 也有很强烈的讽刺效果 审判的仪式有点恐怖 因为这些教士其实是由几个中年妇女扮演的 这里古依多和母亲见面 母亲做作的表演增加了这里的喜剧气氛 也暗示了其实她内心没有觉得这是一种罪过 看她抹眼泪的样子十分搞笑 带高帽子的样子后来同样出现在了《罗马》一片中 费里尼对宗教的态度比一般的意大利人来得豁达 天主教常和他过不去 这个惩罚的场面费里尼强烈地讽刺了天主教 年轻的教士像个法西斯式的虐待狂 罪恶感在古依多心中成形 造成了他的心理阴影 忏悔室彷佛地狱制造出恐怖气氛 古依多离开忏悔室时 他来到圣母像前 注意看她的脸与他通过酒廊时看到的时髦女人的脸一样 这个场面揭示了古依多对女性的两种态度 一类视为圣女,一类视为妓女 对他敬爱的女人,比如妻子,性会变得肮脏 对放荡的女人,象卡拉,他可以随意堕落 由于古依多无法视女性为完整的个体 即既是自由的主体 又是男性欲望投射的客体 因此,古依多才在满怀罪恶感中 寻找完美的圣女他心中的偶像 但事实上这个偶像并不存在 在现在我们回看刚才为什么费里尼要把莎拉吉娜的片段 直接接在与主教会面之后 其实是因为主教象征了制造古依多性欲原罪的天主教机制 费里尼希望这部电影能够表现出 一个矛盾、交织在不同现实下的人 影片要描述这个人的一切可能性 象一栋大楼 观众走进去能见到楼梯走廊以及家具和别的 甚至最隐秘的角落 他要描写出由无数折磨人的不断改变的迷宫组成的人生 日常生活就是交织着记忆、情感、幻想、过去和现在重叠的迷宫 在迷宫中乡愁和预感混合 有时人们会迷失自己 不清楚自己是谁 他的过去是怎样的 他又要往何处去 人生至此象是一段没有感情悠长但却不入眠的酣睡 费里尼对于心理分析学说的认知, 来自于他的一个德国心理医师朋友伯尔尼汉 他把心理分析思想带给了费里尼 心理分析学说给费里尼一个启示 没有办法对任何事都有普遍的看法 无法把个人喜好和品味归类 分成自己是那个类型 了解了自我之后 费里尼找到了生活的动力 而他此后的作品也开始越来越关注人的内心世界 他认为人生的许多探险中最值得去经历的 是探索自己的内在世界 但却会激起一些英雄色彩 9、 这里古依多将和妻子偶遇 我们可以再次欣赏到摄影机的流畅运动 这同样是一个横移镜头 镜头隐藏在人群中 和主角走在人群里的视点相一致 古依多的妻子露易莎出现了 注意她的打扮 镜头跟至此,反打至古依多的脸 证明刚才这个镜头来自古依多的主观视点 扮演露易莎的是法国女星阿努克•艾美 她曾主演过许多名片:《甜蜜的生活》、《男欢女爱》 她在本片中的演出十分精彩 她的打扮呈中性,戴着眼镜显得老气 眼镜在后面的情节中有很强烈的暗示作用 现在她摘下了眼镜 你发现她其实很漂亮 这个露易莎的女友在影片中担任着重要角色 她似乎一直在对古依多的个人困惑提出质疑 10、 这里是影片的重要场景飞船发射场 在剧情中古依多拍摄的是部科幻片 所以制片人搭建了巨大的场景 在这部电影放映后 有评论认为这个巨大的发射场象征 讽刺了拍不成的电影和徒劳的努力 11、 这场戏导致了重大冲突 因为古依多对妻子的冷感 露易莎虽然换了睡衣但眼镜还是戴着 注意看古依多睡觉的近景 又一次出现镜子 以上的这些视点其实都是来自假睡的古依多 现在的反打镜头说明的这一点 注意露易莎睡觉的镜头 推得很近 造成了一种错觉 露易莎睡在和古依多同一张床上 现在是古依多的反应镜头 同样是近景 再接露易莎的近景 强化这种假象 费里尼接到两人争吵的远景 才揭示出古依多和露易莎是分开睡的 12、 现在的这一段是本片最激动人心的段落 看这些椅子,《黑超特警组》的美工从这里得到了创意 情妇卡拉出现了 古依多这个喜剧式的动作 暗示了整个段落的表演 都将是喜剧式的 古依多此时的情绪已经到了崩渍的边缘 他无法在面对自己的生活本身 他戴上墨镜拒絶面对生活 镜头一转,生活变成了幻想 幻想总是美好的 妻子夸耀着情妇 和谐地互不干涉 古依多成为了幻想中的胜利者 翩翩起舞的音乐 带出了幻想中妻妾成群的片段 场景回到了童年幻想中的农舍,注意他的妻子露易莎 拿着洗澡水出现 古依多彷佛农舍主人回家 露易莎回头望着观众 提醒我们是在观看电影 导演成了电影的主角 朋友的女友巴巴拉•斯蒂尔、倩妇卡拉 以及其他古依多生命中出现过的女性,都聚齐了 不知道自己角色法国女演员、大堂里的时髦女人 都一一出现 这个场面可能是所有男性一生中 至少幻想过一次的场景 时髦女人是费里尼童年的偶像 在这里出现安慰古依多 其实是在安慰费里尼自己 注意楼上的露易莎女友 她仍然在嘲笑古依多 妻子和情妇和睦相处 均匀地占据了银幕两侧 这个女孩子就是童年梦中坐着吃葡萄的小女孩 成年的古依多在浴盆里做出了她曾做的"阿尼马"动作 注意古依多此刻虽然在洗澡 但仍戴着帽子 帽子象征了他导演的身份 奶妈又出现了 再度带来温暖的记忆 注意妻子在这里扮演的一直是主妇的形象 也很象母亲的形象 童年时代的性启蒙者莎拉吉娜也出现了 她出现在卡拉的前面 暗示了卡拉不过是她在他成年后的一个替代品 古依多对舞女的冷淡 也是费里尼自我的写照 许多人评论说费里尼喜新厌旧 莎拉吉娜突然出现 她是首位反抗的女人 反抗古依多的光说不练 这很象陷入创作危机的古依多的恶梦 瓦格纳的音乐再度响起 女人们开始暴动 古依多如驯兽师般的追打女人 他和莎拉吉娜展开搏斗 这段有些施虐式的场面象是古依多要征服那些困扰他的问题 在这里,所有的问题都简化成了男性对女性 最简单最原始的征服 他的鞭子代表了秩序 妻子在一旁给他说好话 带着赞许的目光 音乐和画面结合的如此好 堪称完美之作 掌声献给了古依多 秩序被恢复 古依多的男性尊严也随之被恢复 注意古依多又在照镜子 此时他脱下的帽子 因为他已经获得了秩序 不需要再确认导演身份了 妻妾成群的这个段落 是电影史上的经典段落 它所激起的不是普通的观众期待中的性欲天堂 反而在这场戏里面性给减低到了最低限度 在这里女人们给他洗澡 然后用毯子包着他 迎合他每个童年的欲望 这些欲望和性无关 所以这个妻妾成群的场面 包含了男性心理的各个层面 十分精彩 13、 露易莎摘掉眼镜,这是很重要的暗示 眼镜是露易莎出现时的标志 现在出现在了电影中 她脱下了眼镜暗示她希望能从妻子的身份中逃离出来 古依多失去了妻子 他还是选择了电影 但他已心神不宁 他无法面对自己拍的这一切 但却走头无路 14、 在让演员试镜这场戏上 放映的片段和生活相互映照 银幕上放映时的开机声 是拍摄时提醒现场工作人员拍摄马上要开始的提醒声 费里尼把这个音效收在这段戏里 其实也在提醒观众 片中的演员在看银幕 我们在看片中的演员 15、 影片开始进入最引人争议的结尾部分了 古依多象是给绑架到了新闻发布会一样 急促的音乐声中媒体象逼供一样对导演提问 制片人希望导演能说话 但导演一点也说不出来 古依多产生了幻觉还是真的举枪自尽 一直是多年来评论界争议的话题 这涉及到了影片一个重要命题 导演拍这部电影的目的 究竟是对这种崩渍状态的描绘 还是要在混乱中找出新秩序 一种说法是这后面的段落是费里尼在帮助古依多思考 作为一个导演 需要怎样的态度 面对生活和艺术上的问题 因此才有后面的大团圆 持这一观点的 就有南斯拉夫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他拍摄的《地下》在片尾有一段 所有人的大团圆庆典 创意直接来自本片的结尾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古依多的自杀是一种幻想 这一段是真实的 大家都离开了 电影也不拍了 这个场景正在被拆除 他被迫接受编剧的劝告 他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魔术师出现了 这时古依多除了幻想就没有别的了 在幻想中克劳迪娅再现 童年的梦境再现 又一次地幻想取代了现实 所有人都换上了纯洁的白衣 象征着古依多找到了新秩序 克劳迪娅走向左面 而生命中真实的人们走向右面 结果他们没有碰面 这暗示了古依多开始在幻想中找到真正对他有意义的 那些生活在他周围的人 电影的灯光亮了起来 一切又彷佛在电影中 马戏团乐队开始进入 这是典型的费里尼式的幻想 乐队成员中年轻的吹笛者代表了年少的古依多 重新获得艺术的能力 古依多拿着导演的话筒 他戴上了帽子 帽子是导演的象征 他回来了 古依多让年少的古依多站在幕布 彷佛是电影开场一样 迎接着所有角色 从飞船发射塔上走来 教士,制片人,他的助手等所有人 古依多生命中的这些人 再次走到地面和古依多相处 古依多加入到了大家之中 从自我幻想的导演到走近生活 古依多走出了一大步 古依多的故事肯定带给了你很多的启示 这也是观看《八又二分之一》最大的乐趣所在 =============================================================================== 关于电影《八又二分之―》在美国上映后的媒体声音: 《纽约时报》:精彩影片!《八又二分之一》发人深省!费里尼的电影诗篇 《纽约先驱论坛报》:精彩影片!精彩表演!影史最出色演绎 《纽约日报》:最高水准!与《甜蜜的生活》一样的精彩! 《新闻周刊》:费里尼的杰作,无人匹及的高度 《周末评论》:至尊佳片…… 1964年第三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

 2 ) 长文分析:每位敏锐之人都将有感于《八部半》

这部电影主要刻画了一个遭遇种种心理困境的电影导演,他不仅面临来自制片方和电影合作者们的压力(演员、投资方、媒体等等),面临与妻子、情人之间的感情困境,同时他也面临着深层的自我焦虑和迷失。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脑海中产生了一系列的虚幻场面。虚幻与现实交织,使《八部半》成为典型的意识流电影。电影以“戏中戏” 的形式造成一种内部文本的“套层”结构,而电影本身又与导演费里尼的现实生活形成紧密而奇妙的对应关系,更加深化了这种“套层”结构。

 
一、故事与影像:人生困局•内心探索

  总体而言,可以用“剧情中的多重困境和闪回中的内心探源”来概括这部电影。由于这部电影摈弃了外部动作的顺序化,影片的叙事时间几乎是被打乱的。常常在一段现实情节之后,马上插入一段闪回(梦境、回忆、幻想)。很多人抱怨分不清楚片中的现实场景和梦幻场景之间的区别,其实如果仔细分析,电影中二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每当主角圭多要开始一段幻想的时候,常常是他处于睡眠或者休闲状态的时候,并且导演会用明显的推轨镜头或者特写镜头来暗示这一点。电影开篇就开宗明义地揭示了圭多所处的困境。那是一次大堵车的场景,道路上停满了车子,圭多被困在车里无法动弹。一种压抑、难以释放的感觉充斥着他。他从车窗里面爬出来,在车顶上奔跑,终于,他飞了起来。那是一个明显的幻想镜头,展示了人物对现实的不安。 
 

1.生命迷宫的多重困局
  费里尼自己评价圭多时说:“这是一个矛盾、交叠地活在不同现实中的人,而这个素描要写尽他生命中的一切可能,尽可能的多层面,(形成)一个接一个的故事。”  他塑造圭多这个人物,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要揭示现代都市人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具体来说,圭多的困境可以有三个层面。
  圭多遭遇的首要困境是生存的困境。作为一个知名导演,拍不出电影对他来说就像无法进食、无法喝水一样失去生命存在的价值。电影中,至少在表面上周围的人还都是服膺于他的,制片人希望他明天就能拿出电影的方案,编剧与他讨论电影的创意,演员们则希望能在他的电影中出演角色。一个接一个的现实的压力,造成他生活的混乱,使他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下去。其次是情感的困境。电影开始不久,圭多的情人卡拉来到了片场。圭多去火车站接她,却避免让她与身边的同事碰面。从这种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圭多与她很难实现情感上的沟通。圭多跟她在一起,更多是出于身体的欲望,以及某种内在的恋母情结。在内心深处,圭多渴望一个能够帮他挣脱心理束缚的人。于是他又叫妻子来片场探班。他明知道自己的情妇和妻子会在片场相遇,却执意让妻子来到片场,这体现了他的一种自我毁灭的倾向。当时他与妻子之间的感情已经出现了裂隙,只是他们没有办法去结束这一切。一切都在胶着之中,难以厘清。这里出现了那个著名的幻想镜头:圭多身边的所有女人都和谐相处,他的妻子、情妇们、梦中情人,童年时遇到的疯女人等等汇聚一堂。他像一个君王一样,享受她们的爱戴,被她们服侍(费里尼后来将这个场景扩展为另外一部电影《女人城》)。这个幻想镜头比开场时圭多飞翔的那个镜头具有更深刻的意味,因为她不仅彰显了圭多希望摆脱困境的意愿,而且揭示了造成这种困境的深层原因——他内心深处的某种男性中心主义倾向。
  最后是随之而来的道德困境。圭多自始至终都在反思自己,他幻想在一片断壁残垣边遇见自己的父亲。父亲像小时候一样给脆弱的他披上外衣,安慰和开导他。这揭示出他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生命来源的困惑,他渴望童年那样的纯真温馨,然而却再也不能重回过去。现在的圭多在生活中处处谎言,逢场作戏,他可以对自己的妻子说谎而毫不脸红,但是对于电影,他却渴望拍出一部真实的,完全表现自我内心的影像。这就造成了他的困局:既然生活本身就是虚假的,那么,电影如何真实地表达出这种虚假的生活呢?换句话说:圭多已经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了。这也许就是费里尼的初衷。他在这部电影中“要描写的是由无数折磨人、不断改变的迷宫组成的人生。我们的主角突然不知道他是谁,他过去是怎样的人,他未来要走向何处。换言之,人生于此只是一段没有感情、悠长却并不入眠的睡眠而已”。

2.童年轨迹的内心探索 
  主人公圭多的内心矛盾不仅来自童年的成长经历,也来自他天主教的宗教信仰。电影中不止一次地揭示了宗教在主人公身上造成的烙印。费里尼曾解释,作品中主人公的行为是“天主教教育所制造的神话造成的结果。深印在我脑际的对某种纯洁的、天使般的完美道德品质的企求,使我怀恋着某种超尘脱俗的东西” 。电影中,当圭多还是个孩童,他和小伙伴们去海滩花钱看肥胖女人跳舞。尽管这一行为遭到了教会学校的惩罚和母亲的呵斥,但是依旧成为他美好的回忆。那不仅是年轻欲望的冲动,也是对教会禁欲思想的反叛。
  然而费里尼对天主教的观点是复杂的,既有反叛,又存在敬畏。这种复杂情感常常以无意识的形态在他的电影中得到呈现。比如他的电影中有很多场景具有很强的仪式感,配上节奏强烈的音乐,造成令人入迷的催眠效果。而这种梦幻性,某种程度上正来自于宗教对他的影响。他说:“我喜欢它(天主教)的行进仪式,永远不变像催眠般的场面、宝贵的排场布景、扭曲、禁忌都有一份感激,这些东西是人性潜藏的背叛根源,辩证法的庞大体系也是由此而产生的。任何要将自己从这些隐晦、扭曲、禁忌中解放出来的努力也能赋予生命意义。” 《八部半》最后一幕,圭多躲在桌子底下,用手枪对着自己的脑袋开了枪。我们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死了,接下来的场景便是一个充满宗教意味的场面:主人公倒下之后,他的所有困境突然得到解决。在片场搭起的巨大的布景面前,一切又都井然有序。这个场景的多义性在于他既可能是电影中的幻想,又可能是人物实实在在的生活。 
  无论是对于传统的宗教,还是对于现代都市的生活方式,费里尼都持有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这就造成了他电影中那种兼具狂欢和内省的气质。这种气质在《八部半》中达到巅峰,在他之后的作品中也一以贯之。“随着《八部半》,费里尼摆脱了传统的叙述结构,他潇洒地一转身,便从站在摄影机前变成为跟在摄影机后面。圭多的犹豫不决让人由小见大,它所寓指的是在1960年代似乎在趔趄中进两部退一部的欧洲。” 正如在片中那个搭在海边沙地上的巨大布景一样,虽然花费不菲,看上去高大威武,但地基却一盘散沙。这大概也是对西方上层阶级的某种隐喻。 

        
二、导演工作:流浪•造梦•自传

  正如影片中的圭多一样,《八部半》的拍摄曾给费里尼带来很大的困境,甚至不知该如何继续下去。那么,《八部半》的创意最初是如何在导演脑海中产生的呢?这部电影最初 “没有一个主体,没有开始,也不知道该怎么结束。每天早晨派奈利都会问我主角是从事什么行业的。我仍然不知道,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重要,虽然我也开始有点紧张了。” 在拍摄《八部半》的过程中,费里尼一直处在一种紧张、自省的状态中,那是一种生命冲动与艺术冲动合二为一的状态,也是创作的最佳状态。往往在这个时候,一个导演最容易突破自己之前的工作方式,达到新的成就。
  《八部半》是费里尼所有电影风格的集大成之作。在题材上,我们考察费里尼之前之后拍的所有电影,可以发现费里尼电影中那长长的梦,可以分为三个大的站点:“第一站是他儿时以幻想为主的马戏团,由此延伸为‘马戏团情节’。第二站是他青年时代去寻根,寻梦的半虚半实的罗马。由此延伸为‘罗马情结’,其中较多地隐藏着他的俄狄浦斯情结,因为这是他母亲的城市。第三站则是他著名的‘梦工厂’:罗马电影城的‘第五摄影棚’。由此延伸为‘摄影棚情结”。 马戏团、摄影棚、罗马,是费里尼从童年到成年最重要的三个人生站点,也构成了他电影中三个显著的标签。

1.马戏团:流浪叙事与人生幽默
  马戏团代表了一种流浪叙事和人生的幽默感。众所周知,费里尼从小的生活与马戏团紧密相关,马戏团的见闻成为他电影创作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费里尼的处女作《杂技之光》(与他人合导)中,他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描写了一群杂耍艺人的生活;在《大路》中,由他的妻子朱丽叶塔扮演的女性角色是马戏团的一员;而之后的《浪荡儿》、《卡比利亚之夜》等电影的取材,也都与马戏团密不可分。“费里尼的影片具有非常多的幽默元素,但他的幽默和情趣灵感不仅来自电影本身或者其他导演的作品,更多的来自马戏团和音乐大厅。 马戏团除了表现一种人生的幽默,更多的是创造了一种叙事效果。马戏团中的人物在城镇与城镇之间流浪,尝尽人间冷暖,那是一种浪漫与悲惨相交的气质。
  在费里尼中期的电影中,马戏团的影像已经从题材背景演变成为一种内在的风格气质。即使表现的是那些中产阶级贵族的生活,费里尼也倾向于用一种幽默、戏谑、讽刺的方式去处理。《八部半》中,圭多遇到一个具有“特异功能”的小丑,他可以读到所有人的心声。当小丑走向那些贵族时,众人纷纷恐惧的转身离去。他们离去的原因很容易理解: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藏着一个不愿被人知道的秘密,更不愿被一个下层的小丑揭示出来。在这里,导演用圭多的主观视角去拍摄人们避之不及的仓惶丑态,一种幽默感油然而生。
  有人指出,“费里尼的影片中通常糅合了意大利电影中的两个主导元素,一是‘史诗’传统,表现在对奇观和歌剧意识的偏爱;二是‘人道主义’传统,反映在对流浪者和苦恼人的深切同情。” 其实在费里尼的电影中,这两个元素是相互交错联系的。“史诗”传统在费里尼的导筒下,变作了主人公在人生路途、心灵旅程中的流浪形态;而“人道主义”传统则自然而然地演化作对阶级社会下人们生活的关照。对下层的悲惨生活充满同情的同时,费里尼对上层阶级的批判也不是严厉的,而只是一种温和的调侃和讽刺。
 
2.摄影棚:生存方式与造梦场地
  费里尼偏好的旅游方式并不是身体上的旅行,而是一种“神游”,是脑海中的奇思妙想。费里尼也不喜欢实景拍摄。从《甜蜜的生活》开始,他几乎所有的电影都在摄影棚内拍摄,甚至吃住生活都在那里。他对自己的影迷宣称:“如果你们给我写信,就寄到第五摄影棚吧,那里是我的家。”
  费里尼如此迷恋摄影棚,或许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想获取对电影的绝对掌控权。作为一个以想象力取胜的导演,他需要对电影的每个细节都尽力掌握。他说:“我不认为我的制片会把大海搬进摄影棚,但是我希望一切都能在棚内制作。因为,我认为一个发明家必须发明那种非常真实的气氛。在实景拍摄会有一些东西打扰你。” 电影那些十分复杂且巧妙的电影调度场景,需要摄影、表演、灯光、道具等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在棚外的现实环境中几乎很难完成。而在摄影棚里,费里尼可以尽心尽力地设计每一个镜头,指导每一个演员的表现,完全不用去考虑外界的因素。在棚内,他就是那个创造一切的上帝。他常常将摄影机放在轨道上,近景别跟踪人物的走动,在追踪人物位置变换的同时完成场景变化。镜头从一位演员的面孔滑动到另一位演员的面孔而丝毫不显得跳跃。据称,《八部半》结尾本来是在火车上拍摄的,但是费里尼后来改变了主意,他将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召集到摄影棚,安置了七台手持摄影机。他让两百多位演员走上台阶,当音乐想起,演员们一边说话一边走下来。充满了梦幻迷人的气质。
  然而,费里尼的造梦方式与美国好莱坞的造梦机制却是截然不同的。好莱坞是由外而内的建立,通过营造一个幻想故事和圆满结局,令我们暂时忘却现实;费里尼则是由内而外,用他的电影唤起我们心中的另一个现实,另一个诗意的领域。 

3.罗马:成长家园与精神自传
  费里尼的很多电影都是以他的出生地——意大利北部的里米尼小镇为原型的。直到后来,费里尼来到罗马拍摄电影,他才开始将罗马视作自己的电影福地。好莱坞曾不止一次地邀请费里尼去美国拍片,都被他“不能离开罗马”的理由拒绝了。1972年,他甚至拍了一部以罗马城为题材的电影《罗马风情画》来细致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爱恋。 
  将拍摄地点和故事发生地都放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使费里尼的电影在迷幻之中也并未损失真实效果。故事中每一个细微的情绪,都来自导演生活中最真切的感受。只不过,他将这种感受电影化、诗意化了。《杂技之光》中展现了他亲身体验过的表演大厅的环境;《白酋长》嘲讽了连环漫画产业(费里尼自己也曾是一位漫画家)。在后来的电影《阿玛柯德》中,费里尼概括了他本人青春期中最激情燃烧的记忆。而《八部半》则解释了一个陷入困境的导演自己。据说演员马斯楚安尼(他还出演了《甜蜜的生活》中的费里尼)在表演的时候,借鉴了不少生活中费里尼的形象。“为了表演准确无误,演员马斯楚安尼戴着一顶费里尼在拍摄现场时经常戴的西方圆边帽。”

  可见,费里尼电影中的自传性不仅仅是出于对个人生活故事的照搬,而且是为了寻求电影的逼真性。他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真正把握电影逼真性与梦幻性之间的关系的导演之一。

 3 ) 向《八部半》的视听语言致敬

在通往电影圣堂的荆棘路上有着一道坎,它叫《八部半》。之所以称为“坎儿”,因为迈过它的确要下功夫。晦涩难懂,且不说把它看明白,光是认真的看一遍就不轻松,以至于不少人撑不到半小时便弃了。有朋友告诉我他看此片前的一些准备:1 选择一天精力最充沛的两小时,冲好咖啡,看前先喝上一杯;2 将手机调成静音置于视野之外,并关闭电脑里各种可能让人分心的聊天工具;3 定好闹钟,从影片放映开始算起,每隔半小时响一次。他的描述无非是想告诉我这是一部效果显著的催眠神片,清醒得把它看完不容易。既然看得这么累,那为何还不肯撒手呢?不服呗,文艺青年哪能那么容易就放弃,更别说大群跟着尾巴后面附和的伪文青了。在影史上,《八部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众多电影人奉为经典。既然是经典就有它的存在价值,别人能看出来,你却看不懂,这不好怨作品,只恨自己逼格不够高了。现阶段我把能看到的东西先写下,等若干年后格段上去了,再浪子回头,那就金不换了。 导演的三大件:视听语言、剧作和表演。其中,我最看重视听。《八部半》的视听是杰出的:运动摄影、场面调度和配乐都能称得上经典。 开篇第三场戏疗养院的外景,第一个镜头的起幅是两个女人(远景)向画左走,摄影机跟着她们移动(镜头运动的速度快于演员的)。当她们快要从画右出画时,画左的前景出现了一位拿扇子的女人。两个视点交替,景别的变化从远景变成近景(景别的大跳跃)。镜头继续左移,划过前景的女人,焦点迅速给到景深处朝画左走的黑衣女人,景别又一次形成了大的跳跃,从近景变回远景。接着画左出现喝水的老头近景(远景-近景),焦点给到他。他喝完水朝画左方向走去,镜头跟。老头走到妻子身前停住,镜头继续左移。后景立即出现了一位疾步行走的神父(近景-远景),他引领着镜头继续向左移动。紧接着画左前景出现了一位撑伞的女士,由她领着镜头,她起身并坐到两位妇人身边(远景-中近),镜头继续左移。这里有个表演上的小瑕疵,仔细观察三人中最后出画的那个女人,因为缺乏信念感,眼神和表情出卖了她内心的不自然。这个镜头的落幅停在指挥家的近景。总结:就这一个镜头包含了摄影机的横向运动、镜头内部的纵深变化(焦点的运动)、众多群演的运动,所有运动结合在一起让画面充满活力。此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景别的变化:在一个镜头内部,画面的景别完成了多次大的跳跃:全景-近景-全景-近景。。。景别的改变丰富了画内的视觉元素也增强了画面的冲击力。很多电影都是通过蒙太奇来完成这一变化,特别是大的跳跃(例如从远景变到特写),而用一个镜头就将它们囊括其中,较比蒙太奇,它增强了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连贯性。摄影机的运动是要创造含义的,这一镜里每个演员的出场都引领着镜头的运动,特别是前后景的交替更像是一场接力赛,从前景的演员传递给后景的演员,再传回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创造了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舞蹈设计理念。再配合着音乐《女武神的骑行》,摄影机和演员如同舞者般翩翩起舞。这个运动镜头拍起来难度很大,需要反复排练演员、摄影机、焦点三者的移动速度,无论是谁稍有偏差,就得重头再来。像这种跟着镜头里的人物来移动摄影机是非常考验导演场面调度的能力,欠点火候就会显得刻意。而这在运动长镜头里表现的更为明显。 说到长镜头,我倒有个疑问,这场戏费里尼为什么不尽可能拍成一个长镜头呢。影史上像这样通过一个长镜头来高度概括场景的例子有很多,例如《赎罪》里敦刻尔克海滩的恢弘景观,《鲸鱼马戏团》里暴徒夜袭医院的残冷窒息,《我是古巴》里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好家伙》里七弯八拐的巷子等,不胜枚举。长镜头是最能体现剧组各部门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是导演施展才华的秀场(当年杜琪峰仅凭《大事件》开场的七分钟便拿下金马奖),为什么在这里费里尼不用呢?如果拍出来,那必定是影史长镜头的又一经典案例。 接着往下顺,当男主角Guido取完圣水走下阶梯(大全景)镜头跟着他的动势下降,画右前景从下而上出现了影评人巨大的背影(近景)。又是一次在一个镜头内部完成景别的大跳跃,气势恢宏。切镜头,影评人开始批评Guido的电影,画面起幅是他的脸部特写,他边喷边向画右移动,镜头跟。观众听到了Guido的画外音但并不知道他在哪。等影评人再向前走了一段之后,我们看到Guido坐在画面右下角。注意了,这里导演特意给影评人在表演上设计了一个右手扶椅子的姿势,于是在整个构图里Guido处在他身体的包夹之中,表示影评人滔滔不绝的批评将Guido吞噬,含义一目了然。非常规构图表现出人物的内在关系。当影评人掏出笔记递给Guido,画面的起幅是影评人单人近景,镜头跟着他的动势摇至两人中景。随后Guido听烦了他的批评,嘴上说着谦让的话,其实心不在焉。镜头该如何传达这个情绪呢?Guido弯腰,镜头推上前至Guido单人中景,构图将影评人排除在外。紧接着Guido看到远处的朋友,他立刻坐直,但画面并没有回到Guido弯腰前他和影评人同时在画框里的那个构图,而是镜头一直保持着Guido单人中近景。直到Guido离去,影评人也未再在画面里出现过。镜头这样安排表示Guido对他的批评根本没放在心上,等镜头一转,Guido和他朋友同时出现在画内,他的心早已飞到朋友那去了。总结:高明的镜头运动不仅是跟着演员表演走,更要跟着人物内心走。其实这也符合之前提到的:摄影机的运动是要创造含义的。一连串极为讲究的运动镜头显示了费里尼细腻的心思。 跳一段,谈谈导演在视听语言上对镜子的运用。有场戏Guido和情人回到房间调情,画面起幅是情人后脑勺的单人近景。此刻她站在窗前,Guido的画外音引得她回头。一次简单的亮相过后,情人朝画右走,镜头跟拍,她走过一条弧线在面镜子前停下。镜子里映出情人的脸,并反射出画外空间里Guido蹲下。镜子通过拓展画外空间增加了画面的信息量,同时它第一次交代了两人的位置关系。接着,Guido要情人补妆,情人转身又走了第二条弧线停在了第二面镜子前。在这面镜子里我们看到Guido正躺在床上,镜子第二次交代了他的位置,是在情人的背后。Guido提出要给情人化妆,于是情人走出了第三条弧线,站在Guido身前,画面落幅是两人的近景。总结:这场戏从演员调度方面来看可以简单的认为是两人的“靠近戏”,“靠近戏”的拍法很多,费里尼不愿把它拍简单了,通过两面镜子让女演员走了大半个圆再和男人相遇。如此“漫长”,用意何在?两面镜子是关键,拍室内戏时画面空间容易受限,有了镜子便能展现出画外的空间,丰富了构图。同时,这一镜Guido的三次出现(前两次是镜像,最后一次是真身)给他俩的相遇增添了趣味,也与两人的互相调情相得益彰。场面调度包含了摄影机的调度和演员的调度,费里尼的场面调度水平很高,以至于之后很多影片相继效仿了这个镜头的创意。这是个能让我看醉的镜头。 《八部半》里那些牛逼闪闪的运动镜头和场面调度时至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再翻出来研究依然具有价值,这也是它为什么被奉为影史经典的原因之一。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处:影片结尾,Guido参加新闻发布会,一大堆记者追着他提问,手持摄影,镜头模仿Guido的主观视角。画面起幅是一名女记者(近景)对着镜头(Guido)喋喋不休,镜头一甩一名男记者入画继续向Guido提问。与此同时从景深处跑来另一位女记者,她和男记者走了一次交叉错位之后,镜头跟着她向前运动。这三人都是眼睛看着镜头表演,毫无疑问镜头代表了Guido的主观视角。但随着女记者眼神看向画右,镜头顺时针转过九十度,画面景深处出现了Guido和同事们从画右入画,疾步前行。镜头立刻从主观变客观,之前还是主观视角的主角在极短的时间内竟出现在画面的后景,犹如变魔术般的场面调度运用到当代影视作品里都会让人眼前一亮,更别说是在半个世纪前了。 说完了“视”再来聊聊“听”。受影片拍摄时代的技术条件所限,声音用的是单声道(影片拍完的两年后杜比公司便推出了立体声,《八部半》没赶上有点遗憾),所以放到现在来听,声音略显呆板和单调。大家都有这样的观影经验:老电影的台词(人声)声音听起来很单薄,而现在电影里的台词声音都比原来的浑厚细腻。这一方面是由于同期录音技术的提升,话筒拾取人声的频段比原来更宽,尤其中低频还原更加真实;另一方面,声音后期技术也在提升,通过工作站就能方便调节声音的各个频段,达到录音师想要的声音效果。《八部半》的台词、声音动效、环境声这三大块儿同期素材用得很少,基本靠后期制作去弥补。这就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声音听上去不真实。影片大部分台词缺少了该空间下应有的延时和混响,环境声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基本被音乐“掩埋”(以后有时间可以单独拿出一部电影跟大家聊聊环境声在营造电影场景真实感中的重要性)。以当代电影声音的制作水准来衡量《八部半》,那它的声音远不如画面来得精彩。甚至在有些镜头里,台词和演员的嘴型都没有严丝合缝的对上,这简直是当代电影制作中不敢想象的技术灾难。

好在本片的音乐为“听”弥补了缺憾,同样是来自意大利的作曲家尼诺罗塔,写出了精彩的配乐。熟悉费里尼的影迷都了解他从小就对马戏团和小丑情有独钟,尼诺罗塔将这两种元素融入配乐,在表现梦幻的狂欢和荒诞的气氛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影片中不少配乐是由一条主旋律衍生出来的:有古典版、爵士版、民谣版、舞曲版等。影片尾声的狂欢段落《La Passerella d'Addio》是对全片主旋律的总结,轻柔悠扬的管乐引出五个小丑登场,随着他们绕场一周,音乐渐入佳境,配器加入了军鼓和定音鼓。当大幕徐徐拉开所有演员出场时,军镲、大鼓、圆号等“重型”乐器蜂拥而至,乐曲节奏逐渐加快,将整个狂欢气氛推向高潮。本片除了尼诺罗塔的精彩配乐之外,费里尼还选用了瓦格纳、罗西尼等人的经典作品,这其中也有不少趣事值得一提: 1瓦格纳的《女武神的骑行》(影片里竟两次使用足见费里尼对它的喜爱):看的电影多了自然就会发现这首曲子经常会被导演拿来用,最著名的当属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了。有趣的是他的《教父》配乐也是尼诺罗塔,不知道科波拉是不是受了费里尼的影响,至少他们都曾用过同一个作曲家。《女武神的骑行》源自西方的一个神话故事,大致内容有兴趣的可以上网查。不过有一点,故事里的女神被火神围困并预言:第一个唤醒她的男人将娶她为妻。类似的情节在《大话西游》里也曾出现,紫霞被牛魔王围困并预言:第一个拔出我宝剑的男人就是我的如意郎君。试想《大话》那段如果配上《女武神》,星爷身披金甲圣衣,脚踩七彩祥云前来营救紫霞仙子,那就是另一番风味了。其实,东西方的神话故事大致都是这个样子。 2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这首曲子在影片开头疗养院那场戏Guido的出场时开始出现,等到Guido遇到好友马里奥以及他的女友时,曲子的第二主题响起。这段旋律优美惬意,再加上导演特意让这位姑娘卡着拍子抬起头,顿时美艳十足。三十四年后横空出世的《泰坦尼克号》里,温斯莱特的出场与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3 尼诺罗塔的《Gigolettes da "La Danza Delle ...》:来自影片中那段著名的舞蹈场景,Guido的好友马里奥和情人跳舞,音乐充满六十年代节奏摇滚和爵士Swing的韵律,可以看出费里尼对于爵士乐的喜爱。三十一年后另一部惊世骇俗的影片《低俗小说》里,文森特和蜜儿升级版的舞蹈向费里尼致敬,就连选择的音乐旋律都非常相似。昆汀致敬的同时也让自己成为后人致敬的对象,一年后,在《百变星君》里星爷就来了一次。 常听人说这世上唯一扛得住岁月摧残的就是才华。同样,一部电影要称之为经典也要扛住时间的洗礼。影史百余年,时至今日,多少影片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传世佳作犹如大浪淘沙,且看且珍惜。喜欢《八部半》的人不会多,但喜欢的可不一定都是真心的。在各大电影论坛上看过不少关于它的影评,实用的不多,不闷不文青的跟风者倒是常见:复述剧情(这是我最不理解其存在意义的一类影评),粘贴费洛伊德的理论,侃侃而谈婚后夫妻关系维持的方法、牵强附会联想佛教文化,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大言不惭悟懂费里尼的意淫心态,生拉硬拽自己做的黄粱美梦,更有甚者从男主佩戴的镜框扯到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其实这从另一面也验证了《八部半》的价值:一石激起千层浪。最让人郁闷的还是那些自称看懂此片的人,实际上他们也才看了一遍而已。记得小学作文课上,语文老师给那些毫无意义纯凑字数的文章起了个非常生活化的名称,叫“挤牙膏”。现在看来,真心祝福那些跟风者,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可别让自己又退回到小学生的水平。如果实在拦你们不住,劳驾下次挤的时候多走点心。另外,此类人群还有个共同爱好,逢文章结尾必要直抒胸臆仰天长叹:我们离大师还有多远? 那么我来告诉答案:有多远,请滚多远。

 4 ) 有的没的

前天看了《八部半》,半夜听闻某人分手了。干我屁事。任何人的生活都是一地鸡毛,这是成年人的常态。这是一部前三十分钟不堪忍受的电影,意大利语的陌生感和白色英文字幕与白色背景融为一体让影片中喋喋不休的对话更接近“噪声”——那个要死的满嘴空话的编剧——然而魔力在心灵感应者出现后就逐渐焕发。最后是心灵感应者在Guido的指示下牵着演员们的手把他们带上狂欢舞台——心灵感应者是全片最重要的角色,是Guido的艺术灵性,是他的专业素养,是他作为导演的能力,是他聆听与被聆听、表现与被表现的媒介——没有人提到这个点(!!)那我就提一下——感应时灵时不灵(角色自己说的),就像电影拍出来可能是好作品或者坏作品。如果这样解释,在心灵感应者出现后,作为Guido许久不见的老朋友,这个人物不仅仅拯救了Guido的创作困境(他冒着暴露情妇的风险邀请妻子和姐姐加入度假区、诚实地大段展示情节完整的幻想场景……开始更加诚实,开始有意欢迎混乱元素的参与),也拯救了《八部半》影片本身——影片从这儿开始才变得精彩、有序、表述清晰了。这个人物的设置之于影片结构的意义简直就是啊啊啊啊太聪明了。

马斯楚安尼是沃肯之外我所知道的另一个完完全全猫性的男演员。一点儿都不狗。猫性人类就是那种,我完全不想睡,但想要一直放在视野里观赏,怎么看都不会烦的,稀奇物种。我好喜欢最后Claudia穿的像一只黑色羽毛的小鸟,坐在门廊阶梯上,笑吟吟地对Guido说,你戴着那顶丑帽子蠢透了,你像一个糟老头——就那么一瞬间,Guido被打回了狗形。那一瞬间他所害怕的东西如此具体,而Claudia的嘲讽如此精准地刺中了他的恐惧——他若仅仅是虚伪还没关系,因为他英俊神秘风度翩翩,充满游戏人生的活力,但如果他只是一个戴着丑帽子的老头子呢,“dirty old bloke with no self-respect”,我一直觉得贾维斯这个短语是对任何中年以上男性自尊心的致命打击。但Claudia在指控时的仪态又是如此轻盈愉快,她总是笑吟吟的——在她之前影片中的每一个女性都是绝色美人,她出现之后她们每一张脸都黯淡无光,她太漂亮了太漂亮了太漂亮了那双带钩子的眼睛啊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人类。这不是第一次我看到“反叛”的女明星作为压制男导演(编剧)的终极反派角色出场,就拿费里尼的两位粉丝来讲,索伦蒂诺有《年轻气盛》里结尾的简·方达,伍迪·艾伦有《子弹横飞百老汇》里的戴安·韦斯特,两个角色身上都有Claudia的影子,她们艳丽、虚伪又浮夸,她们不停地赞美身为创作者的男性主人公,下一秒又无比刻毒地嘲讽他们。只是简·方达和戴安·韦斯特的角色都已经老了,因此还有着《日落大道》里Norma Desmond的影子,她们身上存在同时是男主人公的antagonist和自己故事的protagonist的矛盾;而Claudia则完全是为了Guido而存在,她依然年轻美丽,她在指责Guido虚伪的时候,自身依然是一个无需被解开的谜。

另外几个好玩儿的点:

Guido给情妇Carla画眉,他想要更野性、更像个坏女人的吊梢眉,fine,但后来我们发现他画出的那两道倒竖的眉毛原来是取自他童年痴迷的那个肥胖舞女。最后试镜片段放映,我们也能看到给Carla一角试镜的演员们越来越丰满,到最后甚至出现了双下巴,可见随着Guido更诚实也更残忍地挖掘自己,Carla作为童年舞女性幻想的替代品身份在他想要拍出的电影中也愈发明显。

Guido从最开始在洗手间里就有突然“坍塌”的动作,这一动作在我印象里片中出现了至少三次,第二次是他独自走在酒店长廊里,最后一次则是结尾失控的幻想中自杀前被制片人架着胳膊去见媒体——直到最后一次我们才看出来他之前没事儿就突然原地collapse是在干嘛,就是小孩子耍赖想要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走了嘛。马斯楚安尼实在太帅了以至于Guido很多小丑式的动作被他做出来总还是优雅大过滑稽的,不过另一方面呢,Guido真的是一个很搞笑的角色,油嘴滑舌不负责任且日常无赖,如果不是大帅哥来演可能会十分猥琐。

所罗门王般豢养妻妾的幻想场景,从众女其乐融融到Guido抽着鞭子平定叛乱,绝对是我看过的所有电影里做梦做得最精彩也是翻车翻得最滑稽的一次,一边想要敲敲费里尼那颗大头喊醒醒,一边又觉得你看他都翻车翻成这样了是不是要原谅他……何况姐姐的角色始终在场看热闹,骑着楼上的栏杆,姿态酷炫地睥睨Guido并予以嘲讽,这让戏里戏外两位导演既保持了诚实与无耻又展现了清醒和自反,放在2020年依然不至于被女性主义打倒,太成功了。

成年Guido目送父亲走下坟墓的幻想场景里,他穿着一件很漂亮的黑色斗篷,我一开始以为是死神或者戏服(对应在同一场景中突然出现的制片人)之类的,还蛮讽刺的,后来发现咦这不就是小Guido的教会学校制服嘛——在父母面前永远都是孩子,这喻意变得清晰明确,顿时没意思起来。

试镜放映那场真的很飞,从这儿开始这片子开始变得非常intense让人喘不过气,制片方要求Guido说话,可是他连脸都不想露——从始至终不断压低的帽檐,关键时刻二话不说戴上的墨镜,澡堂里裹得严严实实的浴巾,妻子和情妇相遇时他躲在报纸背后,最后与Claudia开车兜风时则甚至整个人都埋没在了黑暗里——更不要说讲话了。从影片一开始所有人就都在向他索取意见,编剧(“你这片子是不是我想写的意思啊”)、情妇(“你到底看上我哪一点了”)、美国来的批评家(“意大利究竟是个天主教还是cmmnst国家”)、女主演(“告诉我我的角色是什么嘛”)、找了女大学生做情妇的好友(“我还年轻还有追求刺激的权利对不对我需要你的安慰与认同”)、教会学校的神职人员(“你知不知道看那个女人跳舞是下流的你到底怎么想的小混球”)、制片人(“这些试镜演员怎么样你倒是说话呀”)、直到最后幻想中的媒体(“你这破片子还能不能拍出来了你到底想表达什么你是不是个骗子blablah”)——这么看来他的妻子反而是最体贴的,全程叫他大骗子赶快闭嘴嘻嘻——废话,作为创作者而且是一个创作团队的领导者他不说话拿什么领钱,他说话是天经地义的,他不要想逃避说话的责任,但他开口就是谎言——闭嘴就是胆小鬼——他可太难了哈哈哈哈哈哈。

反正Guido是真的很好玩儿,从他穿过整个酒店大堂对制片人那谄媚又潇洒的一跪我就爱上他了,这个角色太无聊又暗搓搓有病了,马斯楚安尼是完美的。

 5 ) 《八部半》的“空间”分析

图文版见http://site.douban.com/251106/widget/notes/18421283/note/487419266/


费里尼拍摄《八部半》的时候,43岁,电影事业堪称到达巅峰。在此之前的一部作品是《甜蜜的生活》(1960年),夺得戛纳金棕榈奖。随之而来的,除了极大的声望,还有有世人对费里尼极大的期待。费里尼接下来要拍什么?他准备怎么拍?……在“举世瞩目”之中,费里尼完成了这部(在我看来的)最惊世之作《八部半》(1963年)。这部片子,讲述的是男主角——导演Guido如何构想并准备进行一部电影创作的故事——这与费里尼当下的心境和状态形成一种微妙的关系。

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t)在1963年的一篇影评中对《八部半》非常称赞:“关于医药的电影另医生头痛,关于飞行员的电影让飞行员生气,但费里尼的《八部半》却让电影人看着高兴……”

在这里,我试图选择影片的几个片段,来分析镜头语言对“空间”的“叙述”,或者说“表现”。也就是影片如何通过摄影和剪辑,如何运用镜头语言来展现事件“场景”的。这是一部交织着真实(现在)、想象(梦境)和回忆(儿时)场景的片子,真实的情境衍生出想象,牵连出回忆,宛若是在Guido(费里尼)的精神和心理上剖开了一个切面。


Scene 1 梦境:汽车逃脱

导演Guido的第一个梦:身处狭小、禁闭到令人窒息的汽车内(图1),马路上塞满了堵塞的汽车,诸多旁观者(图2)。终于从车窗挣脱逃出,滑翔(图4)、升空(图5),却被绳子束缚(图6),跌落入大海(图7),梦醒。费里尼以此作为开篇,强有力的表现力,奠定了整部片子的基调。


Scene 2 真实:露天剧场(白日)

为了讲述Guido的内心,影片有些镜头是以Guido的眼睛来看到的,在“Guido视角”和第三者视角之间切换。最典型的也许算是在露天剧场的一幕。

始于约6’28’’的片段,几个长镜头,展现了一副让我想起修拉的绘画的场景(也许因为晴好的天气下人们都打着遮阳伞),也在某些瞬间,也许因为镜头扫过人物的方式,让我到起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年)。这几个镜头中的空间层次非常突出,近景(特写)镜头的人物、中景的人物和远景的环境,层层分明,通过人物所处的位置关系,将空间的纵深感与层次交代的非常丰富。而近景人物有些还对镜头微笑示意,做出反应,形成具有观察主体的视觉感受。(图7-图12)

(在此,需要一提的是,Guido在烈日之中恍惚看到了一个美丽白衣女子——她终于在片末出现,是Guido的一个演员朋友,象征着Guido对女性形象的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Scene 3 梦境:父母和妻子

整部片子中对空间表达最曼妙的桥段,大约从20’17”开始至23’17”,约3分钟(强烈推荐)。这一段,是长镜头与蒙太奇、近中远景镜头的完美结合啊!

这是Guido的梦境,在与情人的床榻欢愉之后,他梦到了父母和妻子。梦中,先是母亲直接出现在Guido的卧室,仿佛在擦玻璃(图13),这个动作持续到面对一大扇玻璃,场景被转换到一片看起来像是废墟的地方。父亲的身影也出现在玻璃的映像中(图14)。第一个摇动的长镜头开始跟随父亲的身影,但是视点高度却是不稳定的(这里是三维方向都在摇动的长镜头),捕捉父亲走进一座玻璃门——正是之前倒影出父母身影的“小房子”——宛若一座坟墓(图15-图18)。第二个长镜头,另外两个男人从另一个铁门走进这“小房子”(图19-图20)。玻璃窗、平滑的石材贴面、铁门——在这里,建筑的材料、室内空间与场所的空旷和室外废墟的粗野形成对比。

与长镜头相对的,几个剪辑镜头处理的非常好,用以表现空间(梦境)的断裂感和跳跃性,例如梦中父亲的出场方式(图15)。梦境开始于母亲,也结束于Guido与母亲的拥吻。这里有一个曼妙的经典蒙太奇手法,特写镜头对准母亲的手,而剪接到妻子的手,亲吻过后的女人(由母亲)变成了妻子(图21-图23)。

废墟之中的梦境,长镜头在视觉上是连续的,而蒙太奇的碎片式空间是断裂的,所有镜头经过剪辑,行云流水的组织起来,形成一种连贯的荒谬,真实的不真实。我相信,电影镜头语言对此空间的表达,挖掘出了真实空间中被忽视、甚至有可能无法实现空间体验——“相机眼”的空间体验与人体和人眼的体验是有差别的——因而,看起来超越了人对建筑空间的通常理解和体验,达到了梦一般的自由。


Scene 4 从真实到回忆:露天剧场(夜晚)到儿时洗澡

先插播一段昆汀对费里尼的效仿(致敬)。始于约29’35’’的一段舞蹈,在夜晚的露天剧场,其中女性角色的造型被昆汀用到了《低俗小说》中女主角乌玛·瑟曼身上,且也安排了一段酒吧中精彩绝伦的舞蹈。(图24-图25)

夜晚的聚会将结束之时,Guido被魔术师邀请参加一个猜人心思的节目,魔术师的助手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词语,问Guido,这是你心里想的么?由此引出了对儿时的一段回忆。

小Guido似乎不爱洗澡,在桌子底下躲避嬉闹(儿童似乎总在无意识地寻找最接近自己尺度的空间——其实成年人又何尝不是呢,图26),在高大的房间里追逐(图27),最终被大人们捉住(图28),在大澡盆里洗澡,又被包裹着抱出(图29)。相对于净空极高的大房子来说,桌子和澡盆是大空间中的小空间。洗完澡之后,女人们用布把小Guido包裹起来送入卧室(图30)。布的包裹,以及各种象征和隐喻,在影片后部有了呼应。


Scene 5 回忆:海边跳舞的胖女人和受罚

Guido在露天剧场见神父(讨论剧本),看到从后山上走下一个胖女人,童年的回忆又被勾起了。

海边跳舞的胖女人(其实应该是一位妓女),住在一个低矮的小房子里,小Guido和伙伴们付钱给她,看她跳舞。可以把这个肥胖臃肿甚至肮脏淫乱的女性形象,看作是Guido的性启蒙对象。男孩们靠着残破的墙,观看着欢笑着。广阔无垠的海边形成了轻松快乐和自由的空间。(图31)

当小Guido被抓回学校之后,教士们当着母亲的面“审判”他(图32),并在午饭时间当众惩罚他(图33)。小Guido在学校去向神父告解(图34,告解室的窗子),神父说,胖女人是恶魔。天主教学校是冰冷的、高大的、秩序化的禁欲式空间,与Guido儿时家中的高大空间是完全不同的氛围。最后,小Guido独自跑到河边跟所谓的“恶魔”胖女人挥帽告别。(图35)


Scene 6 想象:沐浴

这是一段亦真亦幻的想象。在一个极具“仪式感”的大浴室里面,Guido被主教召唤(图36)。一些人从他眼前流过,与他交谈,交代见主教的各种事宜。影片并未直接表现Guido与主教的教堂,而是通过一扇“窗”,镜头切入天主教教皇的浴所,再以“窗”的闭合而结束。(图37-图40)

为什么选择“窗”这个元素?在Scene5的童年回忆中,小Guido在天主教学校里,有在忏悔室里通过“窗”向神父“忏悔”。此外,整部片子大量出现“白布”(图39),这是一个柔软而暧昧的空间分割元素。


Scene 7 梦境:“洗澡”

Guido梦到洗澡的场景。我想,费里尼对于母亲和女性的情感,在这里可以说得到了充分表达。

这次,成年的Guido如孩童般被自己生活中的一群女性包围——妻子、情人、儿时跳舞的胖妓女、女演员、工作伙伴、女性朋友等等。甚至,像他小时候那样,在沐浴后被女人们用白布包裹。(图41-图42)我个人以为,包裹的意向指向女性的子宫。然而,“子宫”是决计回不去了。在一段看似无逻辑意义的对话中,Guido与女性的关系紧张起来,女性集体开始声讨Guido,最终导致了一出舞台剧般的暴力鞭笞。镜头并未过多的直接对准手持鞭子的Guido,而是更多拍摄被Guido追逐的女性的反应(女性流露出扭曲的享受的快感,只有妻子及其好友除外),并通过配乐(辫鞭子的声音),来表达这一场闹剧。(图43-图44)这个关系的转换很有意思,Guido由“被包裹”变为了“手持皮鞭”,由一个被保护着变为了施暴者。而这看似的“暴力”却终以戏剧的谢幕而告结——宛若是一场演出。


Scene 8 最终的两个想象:在片场

想象一:Guido无力应对记者、同事,逃到(象征子宫的)桌子底下,饮弹自杀。这个桌子很有意思,桌面是一个镜面,Guido低头便可与“自己”对话,桌面也映射出了同事的身影,以及新婚时候的妻子的影子。桌子和躲匿于桌下的形象再次出现,这是非常打动我的一个人的行为。(图45-图48)

影片中并未直接表达Guido在片场的新闻发布会上如何宣布影片计划破产,而是以想象中的“饮弹自杀”来表明,虚空的电影计划破灭了。尽管是想象中的自杀,但在此后,Guido似乎获得了新生。他接受了与妻子的分离,接受了事业的失败。

想象二:Guido生活中的人以“和平”的姿态出现,包括父母、妻子、情人,Guido生活中遇到的女性与男性,大多着白衣。大家拉手围成圆圈跳舞,圆圈舞从白天至黑夜,马戏团的演出也谢幕(图49-图50)。根据费里尼儿时的经历,他对马戏团似乎情有独钟,而最后一幕那个着白衣的小男孩,谁说不是小Guido呢?

在这最终的幻想里,空间的模型包含着隐喻,圆形的场地宛若一个不加顶的马戏团。


当然,此片的配乐非常考究和精彩,无力详述。

我记得,第一次看《八部半》的时候,就被深深触动了。其原因,一方面是费里尼简直超越建筑师的空间感,另一方面,大概也出于当时自己的心境。我在片中看到了隐藏在自己心里的暗室。费里尼是一位真诚的导演,不惮于袒露自己的内心。

特吕弗在《八部半》影评文的结尾,总结说:“费里尼当作演员、编剧、杂技迷、设计师。他的电影和Guido在《八部半》里面想要拍摄的那部电影一样完整、简单、美丽和真诚。” I can not agree with him more.

真诚,是通向自由的第一步。

 6 ) 现代性中的死亡意识:费里尼的《八部半》

       
       在电影中嵌套或者说表现一个拍电影的故事/场景,在我看过的欧洲大师作品里还有戈达尔的《受难记》(Passion)和特吕弗的《日以作夜》(La nuit américaine)。特吕弗展现了电影摄制中不能常为观众所知的幕后边角料和种种琐细,戈达尔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政治现实。费里尼的《八部半》完成于早于《日以作夜》十年和早于《受难记》十九年的1963年,与上述两位大师后来的电影不同,费里尼以拍摄电影的故事作为一个纯粹的外壳/幌子,用抽象且碎片化的情节、具体的影像和台词,阐述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哲学问题:现代性与死亡的关系。

        当拍电影作为一个情节框架出现在这部影片里,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的电影本身就成了影片的主人公,而更具体的,这里的主人公是现代性,片中的导演Guido则是用来行使它的意志的一个符码。影片的黑白色彩强化了大块的黑色和白色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因此,穿着黑衣的死神几乎无处不在:表情诡异的魔术师、火车站的站台上远远走来的身影、在Guido的梦中挟持了童年Guido的两个黑衣人……死亡就是《八部半》的另外一个主人公。

       整部片子的基本情节是导演Guido在一个疗养地不断面对情人、妻子、制片人、影评人、试镜演员和其他形形色色的人,在这个过程中,穿插着他的梦境和幻想。说“穿插”并不准确,现实与梦境在片子里基本上是无缝衔接,场景转换流畅,常常是同一个take里面镜头角度一转即切换到另一空间(和另一维时间),造成一种空旷的360度舞台的感觉。我觉得费里尼大概根本没有想过要衔接,因为在片中,梦境与现实的界限被打破了。电影本身是造梦的艺术,看电影是一个心理分析意义上窥梦的行为,当片中的Guido在各方压力下努力想构造一部电影,他自己的梦却先于他所要制造的“梦境”跑了出来,所以观众观看《八部半》其实是进入一个层层嵌套的梦境。

        观众最初还能够依据梦的“非理性”特征来分辨出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梦,但随着Guido的妻子Luisa在情人Carla到来之后也来到疗养地,梦境与现实慢慢融合而渐渐变得不可分割了。在我看来,把注意力集中在分清哪里是梦哪里是现实是完全没必要的,观众甚至也不应该过分重视“梦”这一形式。影片开场就是Guido的一个令人窒息的噩梦,声音在其中完全消失:一次困在汽车中的无力挣扎、一场海边悬崖的高空坠落。根据马里内蒂和本雅明,速度感(汽车所象征的)和向下坠落是现代性给人带来的两种主观感受,至此,影片主题已全然呈现。

        Guido陷在面对妻子和情人时的谎言中的两难处境跟他被迫要拍的电影的主题交织在一起。不过,这一情节上的推动力和“梦”一样,属于电影文本的外壳。来到影片搭建场景的工地时,Guido向Luisa的朋友Rossella袒露:
“I thought my ideas were so clear. I wanted to make an honest film, no lies whatsoever. I thought I had something simple to say, something useful to everybody, a film that could help bury forever all those dead things we carry within ourselves. Instead, I’m the one without the courage to bury anything at all. And now I’m utterly confused.”
表面上看,Guido在谈论他的个人生活与电影的关系,但另一种可能是,这里是现代性借Guido之口表达它对死亡的渴求和恐惧。死亡被深深镌刻在现代的审美体验里,如影随形的死亡是现代文艺作品中常常需要面对和处理的主题,死感就是现代性的感觉。

        Guido带着突然出现的Claudia离开试镜现场开车去向一个不知名的地点,路上,他们的对话耐人寻味:
G: ……No, this guy, he couldn’t. He wants to grab everything, can’t give up a single thing. He changes his mind every day because he’s afraid he might miss the right path.
C: And he’s slowly bleeding to death.
现代性之门打开后,哪一条道路才是正确的路?这根本就是个说不清的问题。在现代性中,人们失去了要抓取的东西,一切都变得不稳定、不确定,似乎只有死亡是唯一可以被预见的。Guido的确是丧失了创作新电影的动力和灵感,围绕在他身边的各有所图的人们加快了他的创造力的衰竭。

        Guido在电影发布会的混乱场面里爬到桌子下面开了一枪(自杀?)。电影这时早已进入了梦与现实交融、非理性和理性并行不悖的时刻,总之,Guido完好无损地从桌子下面出来后,影评人(或制片人)对他说了这样一段话:
“In the end, what we need is some hygiene, some cleanliness, disinfection. We are smothered by images, words and sounds that have no right to exist, coming from, and bound for, nothingness. Of any artist truly worth the name, we should ask nothing, except this act of faith: to learn silence.”
这段话精辟地总结了现代性的特征以及Guido和其他现代艺术家们所处的困境。现代性的杂乱无章是来自并且通往虚无的,包括一切形象、文字和声音,这对Guido这样的艺术家作品的意义上打上了一个问号。“learn silence”(学会沉默)似乎暗示着应该要把这杂乱无章的所有带到坟墓里,因为在现代性中,最大的silence就是死亡。

        死亡在西方传统里也有着狂欢的成分,就好像这部要描摹死亡的电影,其实也充斥着喧嚷的音乐和悖理的欢闹场景。影片结尾就是一场狂欢。片中的所有人物都尾随着敲打乐器的小丑和小孩列队而舞,大主教、制片人、Carla、Claudia……最后Luisa拉着Guido也加入其中。说这里仍然是Guido的梦境,不如说他已带着他生活中杂乱无章的形象、文字和声音投靠了死神。这一点是实是虚,就影片本身而言不构成一个问题。

P.S. 这是粗看一遍后的直接感受。所引台词来自于美国版DVD的字幕。

李沁云
2013.2.17写于泽西城

 短评

费里尼在谈到他的电影《八又二分之一》时说:我要描写的是由无数折磨人、不断改变的迷宫组成的人生。人就像涉足在记忆、梦境、感情的迷宫中,而日常生活也是一个不断纠缠着记忆、幻想、感情、过去与现在种种事件交叠的迷宫。

3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力荐

#重看#@影城;将最隐秘的心声铺陈银幕,模糊现实梦境、画框内外的界限,剖析精神世界的焦虑和向往;永远沉醉的童年,永远的小丑和马戏团,永远的肥女和少年,感谢你代替我们在银幕上做了一个永不消失的、巨大的梦;光线的分割、场面的调度无与伦比;后半部越来越棒,结尾完美的闭合。

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迷影的极致是仇影 大师必须得有一颗大心脏 经得住创作对心力的透支 这是费里尼写给电影的一封血书 过往名誉的负担 制片方与剧作者的挟制 与演员的复杂私交 媒体的嘈扰 这一切让外表光鲜的大导演在创作上寸步难行 而长期的拍戏经历又让他在现实中彻底迷失自我 造梦师为梦境所困 甚至无法感知真实的爱情

10分钟前
  • 東方不親
  • 力荐

怎么没人告诉过我这个片子这么好玩,要不我早看了!!!!喜欢呀!!!嗯,我看过的老费的第一部片子,以后也会看下去的!(后来,我讲了老费的名导主题季~~我觉得我的诺言实现了~~2010.11.12凌晨加)补充,是这个片子让我真正爱上了黑白电影。我才明白黑白片也可以拍得这么有光影

11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算是第一部看完以后一点都没看明白的电影,不明也不觉厉(费里尼真是欺负脸盲,看豆瓣剧情解析说什么“梦境中xx的脸突然转变成xx的脸”,在我看来那分明就是一张脸啊!)

16分钟前
  • 黑特-007
  • 还行

费里尼代表作,奥斯卡最佳外语片.①展现导演创作与情感危机,将梦境,回忆,幻想与现实无缝交织,虽意识流,仍适用精神分析;②古典乐和Nino Rota配乐,喧嚣而梦幻;③芭蕾舞般精妙流畅的移动长镜;④开篇塞车,飞翔,拽入现实;⑤童年的妓女艳舞与惩罚;⑥妻妾成群,浴巾裹挟;⑦被[地下]借鉴的大团圆结尾。(9.5/10) | 20230218费里尼回顾展大光明4K大银幕重温,尽管确乎是意识流化作品,但其实并不需要你我去分辨本已契如梦境的电影中的幻真虚实(一如林奇和布努埃尔的不少作品),尽管部分段落颇让人不适,但不得不承认,在对创作焦虑、情感危机与内心矛盾的呈现上,费费已足够坦诚和浪漫。

2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印象最深的是那段舞,一段在别的影片中成为经典的舞蹈,那部电影叫《低俗小说》

22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精妙绝伦的开场。大多数人做梦,只有他能把那些稍纵即逝的东西拍下来。发亮的黑白画面上总有一种地狱般的天堂的感觉。人生就是一场不眠不休的马戏,时间挥舞着鞭子抽打着你

23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力荐

费里尼我不费劲理解你了

28分钟前
  • 彌張
  • 还行

文本上是《朱丽叶与魔鬼》和《女人城》的先行版,暨,费里尼对女性、对自我、对普世婚姻道德观的一次影像反刍。形式上是以象征主义的场景设置、并以诗意的、戏剧的、角色的内心独白,搭建出影片的感知节奏,从而达到一种形而上写实主义的高度。一部完美的旋涡式的内心自我凝视电影。

30分钟前
  • 仁直
  • 力荐

太过于意识流,很容易被理解成装逼。这部可以看作是费里尼的自传,加入了大量的自我情感,观影过程难免备感枯燥。 梦在费里尼的电影中得到强烈的体现,他对梦的表现可以与费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相媲美,把情节和人物分裂成梦、意识流的碎片。但事实上费里尼更倾向于接受较为宽容的荣格的某些观点,在结尾处主人公基多建构新秩序:残缺的欲望与纯洁的灵魂握手言和。重回世俗生活,认清残缺本质,在交流与宽恕中继续生活。电影开头基多面临诸多困惑,不知何去何从。在秩序和纯洁面前,他欣然接受了荣格的观点,认同人性和人格的残缺,承认阴影的合法性,并与孤独、虚无握手言和,以喧闹的庆典致意残缺的生活。这部看起来没有情节的电影,其实是通过视觉画面向我们展示人的普遍问题与费里尼的选择。

34分钟前
  • 影人疯
  • 推荐

看不懂,惭愧

37分钟前
  • forever young
  • 还行

我给费里尼跪了!!五星电影的标准被这片子推到新高。我其实看过布列松就不惦记特吕弗了;看了法斯宾德则意识到文德斯的局限;看完这部,果断抛弃安东尼奥尼!

41分钟前
  • 沁云
  • 力荐

2010-3-4 19:25:35 8/8.2(27308)#168 主线其实挺清晰的,太多零碎就看个人悟性了,从茫然到找着北,直接感受就是一个由安眠药到兴奋剂的过程。

43分钟前
  • 德拉库拉拉
  • 力荐

第一次看是少年时租借的英字意声VCD,完全是被影像折服的三个人渡过一个洗礼般的下午。他们看到大腿就嘻哈,我却整个人懵掉。 第二次是电影节,特地定了票子和Zoe同去国泰看大荧幕~ 好多大妈大叔....掌声雷动,气氛冻人,简直费里尼重生出席premier幻觉....

48分钟前
  • mecca
  • 力荐

好吧,我承认我是为了看《九》,才把这部如雷贯耳但注定看不懂的意识流神片翻出来膜拜一遍。看的过程实在很挣扎很痛苦。完全听不懂的语言真是没有安全感。直接导致我看片过程中坐着睡过去——喝咖啡——歪着睡过去——出去洗脸——趴着睡过去——开窗吹冷风……唉, 我承认我完全没有文青素质!

53分钟前
  • 弥呀
  • 还行

难懂的电影通常分四种:本身装逼,被识破;本身装逼,观者以此装逼;本身不装逼,观者也以此装逼;本身不装逼,观者以为识破了它的假逼。我觉得本片属于第五种:本身不装逼,观者想装却装不起。

56分钟前
  • Ocap
  • 推荐

我再也不怕那些未知的真实了

57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表现自我的现代主义,突破线性叙事结构,戏中戏双重镜像结构复调合鸣,两条心理动作线;诗性现实主义,马戏团式人工布景,戏剧化表演,大量闪回幻想与梦呓,漫画构图

1小时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者之一

1小时前
  • 艾小柯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