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田进行曲

喜剧片日本1982

主演:松坂庆子,风间杜夫,平田满,高见知佳,原田大二郎,蟹江敬三,清川虹子,冈本丽,曾根晴美,榎木兵卫,石丸谦二郎,萩原流行,酒井敏也,千叶真一,相马刚三,真田广之,志穗美悦子

导演:深作欣二

播放地址

 剧照

蒲田进行曲 剧照 NO.1蒲田进行曲 剧照 NO.2蒲田进行曲 剧照 NO.3蒲田进行曲 剧照 NO.4蒲田进行曲 剧照 NO.5蒲田进行曲 剧照 NO.6蒲田进行曲 剧照 NO.13蒲田进行曲 剧照 NO.14蒲田进行曲 剧照 NO.15蒲田进行曲 剧照 NO.16蒲田进行曲 剧照 NO.17蒲田进行曲 剧照 NO.18蒲田进行曲 剧照 NO.19蒲田进行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8:43

详细剧情

  时代剧演员银四郎(风间杜夫 饰)是当时风靡万千观众的大明星,他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并且为人高傲。为了搏求上位,他劝说业已怀孕女友小夏(松坂庆子 饰)委身其貌不扬但为人善良的龙套小演员安次(平井满 饰),自己则转而追求电影巨鳄的女儿朋子(高见知佳 饰)。小夏出现妊娠中毒症状,为保母子平安,安次不惜接收各种危险动作的拍摄,以赚钱购买营养品。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小夏的天平渐渐向安次倾斜。而银四郎则正面临事业的最大困境……  本片根据第85回直木奖同名获奖小说改编,并荣获1983年日本学院奖最佳女主角(松坂庆子)、最佳男主角(平井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配乐、最佳剧本、最佳男配角(风间杜夫)以及最佳新人(平井满)等八项大奖。

 长篇影评

 1 ) 人及其爱情

人人都讨厌庸俗一词。我想这不是偶然的,但也不见得有多么合理。存在即合理不如说是存在即有因可循。把爱情、美景、艺术当作崇高、高贵、美,把物质、名利、日常琐事、说不出拗口难懂的话当作平庸俗气,也都有其原因,只不过很多时候,并不经过大脑思维就出现了而已。
看过深作欣二的《无仁义之战》,开篇就是一条胳膊被砍断,本以为他很血腥硬汉或其他什么,没想到他在这里还这么温情这么日常。我想他这个时候可能还年轻。年轻的时候,总是有点不同。
爱不爱一个人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是否选择一个人做生活的伴侣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但我们并不精于语言和思考,很多时候,我们会误把许多情形当作爱或被爱,回过头来的时候伤心又伤身——恐怕只有出类拔萃的人们才能够顶住这种折腾。
当我们遭遇要与别人有联系的事时,危险也就出现了。联系的紧密度与危险的大小成正比。这个时候,我们的合作伙伴——对爱情来说,就是恋爱对象——的人格特征至关重要,这涉及到他/她是否打算占我们便宜,甚至还要摆我们一刀。这个部分,恰恰是最难把握的。
所以,在这个时刻,往往需要我们对对方进行考察。一方面,要看他/她是否明事理、讲义气,甚至胸怀宽广、心地善良、深明大义,不至于将来遭到暗算,至少不燃起战火,和平分手;甚至可以包容我们的错误和缺点,处理危机和矛盾,搞掂困难和问题。一方面,由于多数时候我们无法完全了解对方,也无法肯定已经了解了对方,所以也该给自己一点受挫、失败的余地,而不是到破裂的时候感到突然而无法接受。

 2 ) 小夏与阿寅的五次告别

爱【蒲田进行曲】确实有童年滤镜,却也庆幸我儿时的电影启蒙全是这些佳片,从中日蜜月期的【人证】【砂器】到英美的阿加莎系列三部曲……虽然当时看不懂,但潜移默化奠定了我后来的三观以及电影观。

这是深作作品中特别小品的一部,人物关系简单,冲突简单,冲突乍看解决得也简单。迄今没有看过原著,不知原著是提供背景也提供人物框架,还是仅仅只是一段令人唏嘘的爱情故事。

小时候,也完全不能联系到对松竹蒲田时期的纪念,其实现在看也很牵强,毕竟松竹从蒲田迁至大船制片厂是1936年的事,而影片的故事背景却是影片的拍摄年代,即80年代,那时大制片厂大摄影棚业已式微。而故事中提及(字幕翻译)以及类型片也的确偏向大映,武士剑戟片流行,全片贯穿的是一部拍摄了五、六个月的幕府电影,戏中戏的主人公是坂本龙马和土方岁三。

核心人物小夏一直深爱着名角阿寅(银四郎),他们缘起于十年前的合作,但小夏始终只能是阿寅的匿名爱人,如今阿寅依然担任着主角,小夏却已被银幕渐渐遗忘。身怀六甲的小夏成为阿寅的负担,阿寅不负责任地把小夏托付给自己的马仔龙套演员,却在告别前当着安次与小夏云雨。小夏当夜妊娠中毒入院,安次一面奋力演出为小夏换取更舒适的生活,一面对小夏也悉心照顾。小夏出院当日,阿寅却来拜托小夏代自己向正在追求的老板千金朋子示好。小夏帮阿寅说尽好话,又代他打扫公寓,阿寅的残忍也终于让小夏决心彻底离开他。小夏随安次回老家,亲朋们的热情、安次母亲的坦言让小夏感动又羞愧,小夏献身安次,准备开始新生活。回到制片厂,小夏尽力做个贤内助,安次也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但阿寅却越来越觉得不得志,拿出钻戒向小夏求婚,却被小夏拒绝。小夏与安次婚后,一心等待孩子的降生。阿寅越来越不得志,一番被降为二番,而明年制片厂的月历明星也不再是自己,一蹶不振,他自认为唯一的希望就是奇观的滚楼梯动作戏,而这个动作场面过于危险,根本没有替身演员愿意接下(开场既已设定),在破屋找到颓废阿寅的安次为了鼓励阿寅被怂恿得接下了这个有可能让他付出生命代价的任务。安次买了高额保险,恐惧与对未来的憧憬又使之在酒后对小夏大打出手。制片方和导演都对影片的高难度动作戏充满期待,安次已经骑虎难下。所有人只期待着吸睛的动作场面,而对安次的生死置若罔闻。安次把动作戏拖延至晚上,不得不上阵,阿寅也终于为之感动,开始给予他鼓励;此时,即将临盆的小夏从医院跑到片厂外……一边是濒临死亡,一边是新生涕泣……

以当代眼光看,小夏不够勇敢,爱而不得最终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委身屌丝安次,而安次看起来也有满腔愤懑,在完全得到小夏后,也并非全心全意的善待。五年前,偶然下载到再度温习,看到的也是如此。甚至也并没有感受到深作还要说其它的话题,貌似制片厂只是人设背景。但如今再看,全是唏嘘。

这是一部乍看讲男女情爱的小品,电影拍摄也不过只是点缀,但其实承载着满满的绝望。

小夏和阿寅一共告别了五次,深作的刻画确实细腻。

小夏的出场是安次把阿寅送回公寓,小夏躲在黑暗里,在安次开灯后让安次把灯关掉,她见不得光,她已经习惯并接受了来自阿寅的漠然。之后阿寅未和安次商量就把她送到安次家中,一面要求二人结婚,一面却又当着安次的面享受着小夏的身体。小夏痴缠中满是绝望,松坂庆子美好的胴体越是美艳对小夏和安次越是残忍。小夏这时的目的只是想给孩子找个爸爸,但从身体上到心理上并未离开阿寅,孩子的降临某种程度上是对阿寅的一种牵制,是卑微的希望。这是第一次告别。

第二次告别,小夏被迫代阿寅向朋子示好,之后在阿寅和朋子去打网球后,小夏独自来到阿寅的公寓,那也是她曾经的家。以前整洁的家现在一片狼藉,小夏进屋开始扶起椅子,而后换上大衬衣开始收拾。满池的碗碟,水管哗哗地流水,小夏背身跪在地上擦地;收拾完,小夏卷起头发在浴室门口蜷缩起围着浴巾的身体。这段没有拍小夏的脸,全是背影和剪影。她再度换上来时优雅的盛装,戴上大大的帽子,再度环顾曾经生活过的空间,放下了钥匙。在和阿寅的关系中,小夏其实一直扮演着一种类似“母亲”的角色。

第三次告别,是小夏对安次的献身。安次的妈妈只有两场戏,但非常动人,也是我全片最喜欢的一段对话戏。作为母亲,她洞悉一些,知道儿子不能捕获如此美丽女人的芳心,小夏肚子里的孩子也根本不是安次的,她说安次几乎一无是处,自己作为女人也不会爱上这样一个男人,安次只有一点好,就是心好,她提起自己以前一场大病,少年安次每天往返五小时路程去医院看她……看似同理心的话语使小夏终于接受了安次,虽然现在看来委实就是道德绑架。小夏接受安次用的是单镜头内的调度,借由安次摆放小夏的枕头,想亲近又不敢,最后小夏却主动同枕。这段结尾是我唯一嫌弃深作的部分,他太入世,他拍小夏真的投入到这段情爱中,让观众也信以为真小夏彻底接受了安次。出世的拍法不是小夏接受安次,而是用身体的背叛向阿寅告别,这是对自己的决绝。或者说,这是深作欣二和今村昌平的区别。深作欣二始终照顾类型需求,考虑市场和世俗期待,而今村昌平恨不得把所有决绝撕开来给观众。

第四次告别,是在摄影棚那空置许久的楼梯前,小夏拒绝了阿寅的求婚。这段拍得很有趣,小夏的造型非常少女,花布裙和斜马尾,虽然挺着七八个月身孕的肚子,但俏皮得如同少女一般,这是她和阿寅在一起时全然不同的“人设”。当阿寅向她抱怨朋子从来不收拾屋子,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不同时,小夏心疼阿寅得哭了起来,她又回到了阿寅“母亲”的角色,但也正是因为这一个段落情感关系“角色人设”上的反差,她决绝地拒绝了阿寅的求婚。这场戏的结束是阿寅纷纷地驱车离开,独余小夏在摄影棚里,情境又现实变为超现实,迷惘的小夏在黑暗中看到光线的变化,她寻着光,那空空的楼梯也化作婚礼的殿堂,她刚刚和阿寅游戏式的演练变成她和安次真的步入婚礼殿堂,她穿着白色的婚纱,安次身着笔挺的西装……没有真实情境的婚礼,再次通过楼梯,超现实化时空,她结婚了,但其实情感上,她仍未与阿寅割裂……

第五次告别!那是生死告别,是“我不敢睁开眼”。高潮段落的蒙太奇处理,小夏甚至不是在摄影棚外,而是在远远的片厂外,但她好似全程在看安次的命运坠落,随着他的滚落,再一步步往台阶上爬,她做出同步反应。安次一动不动,黑场,婴儿的啼哭,深作把摄影机停在小夏侧脸的特写上,小夏不忍睁眼,即使她听到孩子的呼唤,直至画外传来安次的声音。常规拍摄,满脸纱布的安次确实守在小夏身边。这是一个看似happy ending的结尾。画外传来cut的导演声,景片翻开,比happy ending更全家欢的片场合影,安次的妈妈甚至也出现在画面中……以前讲剧作,我会特意强调true resolution和false resolution,在这个故事中,真实的结尾就是安次离世,小夏不得不带着稚子艰难度日;但在电影的世界中,安次活了下来,他们有一百万的酬金,和安次终于有了长焦拍摄的特写镜头……电影就是造梦,就是给悲催现实一个出口,让我们怀一点憧憬……儿时看的时候,确实被结尾的大团圆结局和欢脱的音乐所感染,觉得真好啊,他们都得到释怀;但现在看,满满更多心酸,商业片呈现理想,越是明晰理想,理想越把现实映照得苍凉。现实也许悲剧至小夏难产死在制片厂外,因为死亡,不得不和阿寅诀别……

深作欣二太会拍类型片了,act2的第一个sequnence的蒙太奇段落拍得行云流水,时代剧剪辑片果然是他的擅长,尤其那些横移镜头捕捉动作戏,处理得举重若轻,对比剪辑在安次去医院探望小夏间,技法不复杂,但很出效果。

深作欣二太入世了,太会夹带私货。那些制片人兴师动众地来看“安次之死”,藏着他对大制片厂体系冷漠的讥讽。他真的爱电影,开场全是致敬的黄金时期的电影明星宣传照拼贴,结尾看似轻描淡写的解构趣味但满满的对类型趣味的不屑。他也不在意观众看见什么,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于他,无关痛痒。

我是大学毕业那年看【大逃杀】突然爱上深作欣二,喜欢他,甚至不是因为影片本身,而是人之古稀,怎么能拍得如此愤青。但他在我心目中,又似乎与同时代的今村昌平有差,甚至较之筱田正浩、五社英雄又略逊一筹。但今天突然大银幕看【蒲田进行曲】,我忽然肃然起敬,他出世入世如此游刃有余,突然令我肃然起敬。

PS:资料馆放的胶片版,真爱胶片版放映时的杂音,还有那些提早换本时的不衔接,莫名藏着一种仪式感的趣味,像少女脸上的雀斑和男孩的单眼皮,有种迷人性感的稚拙。

 3 ) 欢快的闹剧

松板庆子片中很漂亮,千叶真一那会很年轻。电影很热闹,但有那么一点让人觉得伤心。电影大抵是想利用讲述一个在电影圈中发生的故事来向大家表明在这个圈子里不是那么容易混出名堂的,同时又加入了一些日本民族性东西,也就是忠,孝,仁,诚那些玩意儿,告诉日本人不要忘记祖先留下来的老本。影片中的音乐及其某部分音乐的表现手法让我想起了南斯拉夫人库斯图里卡的电影黑猫白猫,后来仔细想想了两部电影的故事内容,发现在情节上两部电影居然还有点类似,前者是一个女人纠缠在两个男人之间的故事,后者是一个男人游弋在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我估计南斯拉夫人看过深作欣二的作品,要不然音乐黑猫白猫里音乐听起来那么耳熟,说不定这个南斯拉夫人还是深作欣二这个日本鬼子的忠实饭屎。

 4 ) 开门,幕府卫士!

有一个感觉,就是那个日本影星衣着浮夸,人品渣,对手下的小弟非打即骂。小弟们还跟着他,为什么?因为他是大明星,跟着他能开工,能赚钱养家。

但是到大明星落魄的时候,他对小弟的那一番话表明了,他虽然拿电影当敲门砖,但是还是爱电影的。最后小弟从十米高台滚落后,对着他说:阿寅,你真帅啊!

大明星内心的天平从名利转向了电影艺术,他上蹿下跳,手舞足蹈,从演员变成了摄影,变成了导演,不是想成全自己,而是想成全艺术。

或许这样的人,深作欣二见过不少吧。

另一个感觉是幕府,最开始看的时候,完全不懂日本幕末历史。剧中提到了阿寅是幕府卫士,于是有了片头和阿菊抢戏的镜头,还有滚楼梯前的查水表。后来阿寅说小弟演的是倒幕志士。我就糊涂了,不知道谁好谁坏了。

后来才明白,阿寅就是新选组,阿菊是坂本龙马,滚楼梯那段估计就是池田屋事件。看来八十年代的年代戏是很受日本观众欢迎的。毕竟保护京都的幕府警察与火烧京都的极端义士之间,百姓们是绝对不选后者的。

 5 ) 被忽略的女性

配乐一直都是紧凑欢快的 看完之后我的心是凉的
自始至终,小夏都是被忽视的。

银四郎说:“小夏,虽然你怀孕四个月了,但是我不能和你继续在一起,你就跟着安次过吧!”
银四郎不关注安次是否完全乐意,不关注小夏是否乐意。他把小夏当成一件物品,不要了,就扔给别人了,而且还是“处于高地”的扔给别人,好像在用小夏来施舍安次。

银四郎和朋子的感情出现危机,银四郎找小夏帮忙劝朋子,他没有想过这件事对小夏有多残忍,也没有想过自己这样做多不合适,更是非常自以为是的“我”“我”“我” “小夏那么爱我,她肯定会去帮我的!肯定会帮我劝回朋子的!”他的自恋自负真的让我觉得快吐出来了。

小夏和安次准备结婚了,银四郎又来找小夏,给她一枚大钻戒,”小夏!这枚戒指4克拉!我卖了公寓买的!”不顾小夏反应直接给小夏戴上戒指,他的内心一定在想着“天呐这个桥段 多么罗曼蒂克!小夏肯定被我感动哭了!她这么爱我!现在终于得到了我的爱!她一定非常感激非常激动!”
小夏拒绝了银四郎的求婚后,银四郎一副“卧槽这碧池竟然不接受我付出这么大贡献的爱!她肯定要下十八层地狱的!”的懵逼表情,然后自我安慰的“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在乎这朵花。这傻逼女人等到晚上想起来肯定后悔死了!到时候她回来找我我就给她个呸”的走掉了。走之前还说:“你难道看不到我背上的孤单吗?!”excuse me? 先森你谁,我为什么要看你?不好意思我只看到你丑陋的后脑勺。
我真的忍不住要小S冷漠脸 要华妃白眼 。呵呵 ,大写的直男癌。 凭什么你给我钻戒我就得很感动很激动啊 我不接受我就是碧池吗?我不接受我就一定得很后悔很难过吗?
银四郎很明显就是入戏太深,觉得自己在演一出皇上看中民间女子并且娶其为妻美满生活的戏,现在民女竟然拒绝了皇上,怎么可能?!这个世界唯一的中心——银四郎他!要崩溃啦!这个地球要爆炸碎裂啦!

银四郎是狂妄自大自恋自负的直男癌,安次就是一个老好人吗?

才不是

安次表面上看上去很没有尊严,卑微的做着一个小龙套。但是其实,他就是一个喜欢用“我只是一个跑龙套的呀所以只要能够做根螺丝钉让整部机器(戏)成功运转(上映)就可以拉”来掩饰自己极度的懦弱。
所以他会完全丧失自己人格尊严,不爱惜自己的去为了银四郎做任何事。说是老好人,不如说是因为自己太懦弱,抓住了一个比自己勇敢的人就不想放开手。

他说第一次看到小夏处女作就爱上了小夏。噢。所以会很激动地要照顾小夏,也不管小夏怀的是银四郎的孩子,觉得自己能照顾小夏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没想到还可以娶小夏。哦我要幸福哭了我这样一个小龙套也能过上这么快乐的日子吗。
他爱的才不是小夏。
他爱的是银四郎。

他一开始对小夏十分关心,各种拼命挣钱来买营养品啊家具啊给小夏,其实根本就不是为了小夏啊。只是因为 银四郎让他照顾小夏,因为小夏怀着银四郎的孩子。
所以 在小夏临盆的时候,他会疯跑出去找失踪的银四郎,会为了让银四郎重新得到戏份去拍极度危险的戏。他跟导演说他要拍这段危险戏的时候,说,“我老婆都大肚子啦,没办法啊。”
你真的是为了小夏吗?
小夏在过最大的一次鬼门关,要经历这么重要的时刻,要承受那么大的恐惧和疼痛。你去哪了?你安次说是为了挣钱养小夏,可是你现在连陪伴她捱过这段最重要的时间这件事情都做不了。你有没有想过你万一死了小夏谁来照顾?
安次都没有想过。
反而是打骂阻止他去拍危险戏的小夏,excuse me?打一个即将生孩子的孕妇?这种事情就算是陌生人都做不出来,更何况安次还说爱小夏,说为了小夏。

我觉得整部戏唯一一个智商在线的就是小夏的女伴,在制片厂对小夏说“呀,你和那个跑龙套的在一起了啊,你怀的不是他的孩子吧,我跟你说,像他这种跑龙套的,心里很容易不平衡的,现在不说什么,以后肯定会对你和孩子...男人嘛怎么可能完全不在乎”

没错,口口声声说不介意小夏怀着别人孩子的安次,在小夏临盆前,动手打小夏,带一帮酒鬼朋友回来家里闹,嘲讽小夏“闻银四郎的屁会很开心,闻自己的屁就很嫌弃”
这个桥段估计让很多直男备胎朋友们心里觉得很爽,哈哈哈终于教训了这个婊子。没错啊安次说的都是备胎们的心里话。
我只想对这群备胎朋友们说:难怪你们是个备胎,你们就活该是个备胎。

不尊重别人的人,也无法得到别人的尊重。
难怪你的女神不喜欢你,因为你对她一直都是采取着功利心的接近,你像做一个游戏任务一样,献花+5点进度,听她哭诉失恋+10点进度,送一份很贵的礼物+20点进度,愿意喜当爹提前完成任务。哦,呵呵。
你有考虑过你的女神愿意和你玩这样一个游戏吗?你觉得你的女神会因为这样而被感动所以喜欢上你吗?

我一向都很讨厌很多男生拿感动招来胁迫一个女生接受自己。
“我很喜欢很喜欢你,喜欢了很久了,所以你要当我的女朋友。你看我省吃俭用买了你最想要的xxxx”
真的不好意思 如果是双方都有好感的话 这当然是感动 。 可是在女方没有感觉,不喜欢这个男生的情况下,这叫感动绑架。
“你看xx男都为了你在楼下大雨里跪了两个小时了你就快点接受他吧” 身边人也会跟着男方一起感动绑架女生。在这种情况下,女生很容易做出跟自己想法不符合的决定。
“可是,我根本就没让xx男这样做啊,我有劝他回去,但是他说我不接受他就不起来,我也没有办法” 恭喜你,话一出口,你就变成了传说中的绿茶婊。
在这种情况下,女生拒绝男方的爱就是婊。
所以大部分女生在这种情景下都会试试看接受男生。
但是如果没有真正的喜欢的话,再感动,也只是一下下,这段感情也不会久。

话说远了。
小夏对安次很明显就是感动。她说觉得自己喜欢上安次了。倒不如说她觉得自己只能依靠安次了。

多可怜的小夏。自始至终,从来就没有自己做过主,一直被别人摆弄自己的命运。从来就没有人愿意尊重她,所以她是卑微的。她会觉得自己能让安次娶已经是很幸运了。可是她明明年轻又漂亮,就算带着孩子,慢慢来肯定还是找得到比安次好的男人。
这就是社会对女性的忽视,压迫。
一个女生怀孕后被抛弃,没有人怪罪负心汉,而是嫌弃女生风骚不懂得自爱,女生自己也觉得自己很没有价值,能找到一个接盘侠就不错了。
那所以女性的意义只在于一层膜一个子宫吗?

在80年代有这样完全不重视女性的男系电影,现在也有各种把女性当做发泄工具的爱情动作片。
这些都是在物化女性。

很多人说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可怜安次,觉得小人物的生活真是不容易。

我不可怜安次,我也不觉得这部电影好看。
我只觉得,我后悔看了这部对女性如此侮辱物化的电影。

松坂庆子长得很像王祖贤,很美,让她演这样一个傻白甜角色真的是可惜了。

 6 ) 昭和悲剧美学!

日式悲剧美学又一巅峰!话剧式的夸张极端剧情,也难以掩盖背后光芒,脸谱式的角色让人更难以忘怀。那首主题曲《恋人も濡れる街角》也是非常经典。这是四十年前日本人拍出的作品,这配乐,这底蕴,这内涵让人无法不敬佩这个民族。

在日本独有社会下形成的故事,却极其有借鉴意义。安次,一个卑微的贝塔雄性被一个阿尔法雄性阿寅的光芒照耀的几乎人格阉割,作为一个窝囊废,他也无比乐意被这样的光芒所阉割,远一世为这位阿尔法男性做牛做马,却在某一天意外等到了这位阿尔法雄性才能拥有的,被抛弃的女人,小夏,这是怎样的,跨越灵魂的喜悦,这是藏在基因里的超越的喜悦,他甘愿失去后代权的卑微,这在当时的日本是难以想象的。可是他始终无法走出阿寅的阿尔法光芒,他痛苦着,自卑着,即使他已征服了小夏。到最后,安次渴望以跳下楼梯的方法逃出阿寅的光芒,做一回堂堂正正的男人,做一次阿尔法雄性,自然界的强者!最后他跳下了,但他成功了吗,我们无从而知。

我们完全可以拍一个横店进行曲嘛,可惜不可能有这样的美学高度,灵魂被压抑禁锢的民族是不可能在艺术上有任何造诣的。昭和时代,昭和美人,昭和情怀,昭和美学,让人魂牵梦萦,我的精神家园!松坂庆子太美了,张雨绮就是她那个类型的,但显然少了她那昭和式的韵味。

 短评

只记得那个场景:男人都要跟别人结婚了,只穿了内衣的女主角还要在男人家里跪着把地擦完。。。

3分钟前
  • crlittleab
  • 还行

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一个窝囊废加舔狗吃饱了撑的自己找虐然后开始埋怨发疯的故事……松坂庆子加星,结尾加星,这么蠢的故事要是真的那可真是要把人笑死

5分钟前
  • 远山淡影
  • 较差

如果只论艺术观赏性,肯定可以四星,但这三观我着实不能接受,减一星!今天是原节子诞辰101周年,影片开头松竹的各种电影片段里面闪过了她的脸。龙套+跟包+接盘侠的故事,片中每个人都像有病!安次对银四郎才是真爱吧!爬上楼梯后说了句:你真帅啊!我差点儿喷了。再怎样也不能家暴孕妇吧!反了!这叫爱??群里说字幕应改成寅次郎的自作聪明吧?人家片中汉字写的就是银四郎啊。女主松坂庆子就是《死之棘》那位啊!看了两部她的还都露点……今天放映室挺忙,依旧频繁开灯。也奇怪了这次包括周二《暗杀》18排中间买票的人都没来。但愿这不是资料馆乃至全北京最后的胶片放映。据说以前馆里放过配音删节非胶片版。散场惊喜遇到刚从上影节赶回来的vow「松风竹影:松竹经典回顾专题」胶片版 资料馆1号厅 四五成满

6分钟前
  • 西瓜大侠女
  • 还行

NTR喜当爹依旧隐藏海报大告白,绷带换粮活得像狗依旧凯旋故里,拒绝求婚的影棚长梯和团地白炽灯新婚舞台,滚楼梯表忠心拿命换任性;悲催龙套戏中戏,煽情就往死里煽,不错

10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个人还挺不喜欢这一部,有一种贺岁片的吵闹,男主人公的人设非常讨喜,配上演员的长相绝对忠厚老实中一点小机灵,国内也不太有这样的男演员,101次求婚里的黄渤只能勉强算,不被人重视的动作演员是屌丝人设里最感人的一种,努力的卖气力同时也会受伤,这比后期屌丝人设要做心灵伤口要容易做。

13分钟前
  • Morning
  • 还行

深作的电影很难用简单的好看和不好看去评断。尽管是深作50多岁时执导的电影,无疑那种夸张的、怪诞的逻辑与他营造的伦理世界相得益彰,这个层面上或许更具有日本气质。

17分钟前
  • VIC
  • 还行

日本版《喜剧之王》。《雨中的恋人们》原曲。由闹到静,由喜到悲,跌宕起伏,情感激烈、表演真实、情节入胜,配乐深情,女主角美丽。八十年代日本电影的独特味道,隽永、热忱、忧伤又温暖。“虽然孩子不是你的,但还是要生下来啊,因为我是女人啊,这就是女人的事啊!……”、婆婆对媳妇的推心嘱托……深写描慕悲情女性心理,感人至深,细腻悱恻。结尾精彩,升华致敬。盛佳D9,国语配音,录音访谈。

22分钟前
  • saturnus醉倒在月光下
  • 力荐

暴力著称的深作欣二在电影面前温柔了下来(只有一个段落可瞥见躁动)。结尾可看作是舞台式谢幕,也可看作是在电影里拍了部拍电影的电影。让龙套角色成为影片主角,又在片中片的最后以一场高潮段落完成对全体电影人的致敬——不只是让龙套成为那场戏的主角,更给到了每个主要电影部门以特写,说明白了所有这些没有任何光环的人是成就一部影片的主角。这是封给电影人的情书。主角龙套状态神似王宝强(恰好其近期将出演新喜剧之王);而角色略夸张的表演设定配上上译厂的国语配音,好似看了部八九十年代的笑闹港片,怎能不联想到周星驰?必有影响与被借鉴。7/10 //第一部深作欣二

27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似早期港片搬闹腾,插科打诨,尾声煽情。

30分钟前
  • lcsun
  • 还行

开篇闹剧,30分钟还是闹剧,演着演着却忽然出了味道。看完发现确乎是个好剧本,前面若不夸张打闹,后面则不能如此煽情。风间杜夫撒酒疯那一段太赞了。

32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当年....- - 为了演这个电影的话剧片断

33分钟前
  • 修修
  • 还行

还是为了上译的配音。完全给影片增色了,原片本身我确实不觉得有何高明之处。这么多歇斯底里的场景,配音演员的功力实在太棒了。施融总是配童自荣的跟班是怎么回事233333这俩的声音太有CP感了

35分钟前
  • 灵感贪吃蛇
  • 还行

喜欢这样幽默的老片子,松坂庆子真美啊。片场的感觉真棒!结尾做的也很欢乐呢!

37分钟前
  • 亦瑶燕伶
  • 还行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上译国配胶转磁版。删减了情色场面,配音效果极佳,配乐亦为经典。电影剧情把辛苦跑龙套与苦逼接盘侠的设定融合,拍出大明星光环下小演员的奋斗辛酸,将开场的闹剧、喜剧转为正剧、苦情戏,实在可歌可泣。松坂庆子的善良贤惠、风间杜夫的浪荡癫狂、以及作为新人的平田满的痴情奋斗与爆发。性格各异的角色形象与演员的生动表演让人难忘。不愧为当年旬报最佳!

40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日本人变态的人际关系啊,居然可以把人格如此的低贱~~~

45分钟前
  • 女子十八罗汉
  • 还行

1982年,没想到是大逃杀的导演拍的片子,风格好多变。虽然是一部喜剧,但是把一直跑龙套的小人物的心酸用喜剧形式展示的颖颖入胜,而且最后拍轮楼梯的戏份时公司所有大佬都到场了,突然让我想到了鲁迅笔下的“血馒头”呢 人性好可怕哦。整个故事的配音都相当不错,还有1982年的女性服饰比1990年代正常太多,90年代那个鸡冠头褶皱紧身衣是为什么

48分钟前
  • pepper 安
  • 还行

吴孟达式的安次和周星驰式的银四郎,以及张敏式的小夏的三角关系。风间杜夫的表演让人想起《百变星君》,对香港无厘头喜剧影响深远。

5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接盘侠与龙套演员二重身份的上位记,论一个老实巴结的普通人如何在某一天成为众人视线中的主角。这种武行演员在片场的趣事题材,其实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里也很适合拍,可惜没看到类似的。(1982年同年李翰祥的《三十年细说从头》是从邵氏制片厂内挖掘趣事,不过那只是段子体例,没形成完整长故事。)铺垫出的高潮大戏是设置在十米高台39阶的楼梯滚下来,相当于过街人行天桥的高度,看惯了成龙电影也许不以为意,但毕竟拍戏不要命的还是少见。这部戏好就好在楼梯翻滚前的几番挣扎迟疑,恐惧到极致就是愤怒,本来老实的人也在女神面前发泄出来、在拍摄现场耍上大牌,异常而又合理,给足了发挥演技的空间。从楼梯翻滚后,多出一段还要爬上去的镜头,看着似乎多余得没有必要,有待商榷。而孩子出生后医院场景直接转化为拍摄片场,以此切出收尾很妙。

57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力荐

结局的转折让我认为剧情还行,但部分人物性格不禁让我愤慨人又不是狗,怎么那么听话?从这点来讲,我很不喜欢这部片子。我个人认为看着片子有点找虐的味道。对他老婆发飙那段更让我讨厌那个角色。

59分钟前
  • 蔚蓝天空
  • 还行

【补標日本电影系列】这个电影院看过,后来一直想收DVD重新回味但是DVD已经自杀了,又下载了一版修复高清版本,没有拿蓝光影碟。喜欢的译制经典,百看不厌,喜欢小人物的挣扎和戏中戏的喜剧结尾。

1小时前
  • 与碟私奔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