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与子1997

剧情片俄罗斯1997

主演:Aleksei Ananishnov  Gudrun Geyer  

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播放地址

 剧照

母与子1997 剧照 NO.1母与子1997 剧照 NO.2母与子1997 剧照 NO.3母与子1997 剧照 NO.4母与子1997 剧照 NO.5母与子1997 剧照 NO.6母与子1997 剧照 NO.13母与子1997 剧照 NO.14母与子1997 剧照 NO.15
更新时间:2024-04-11 08:45

详细剧情

  在俄罗斯某个偏僻的小山村,人烟罕至,静谧非常,这里的景色如同律动的油画一般,美得忧伤,美得窒息。  一位老母亲(Gudrun Geyer 饰)即将走到人生的终点,时间已没有意义,每一刻都会成为永恒。儿子(Aleksei Ananishnov 饰)陪在母亲身边,精心照料她的起居。他耐心倾听着母亲关于梦的叙述,带着她出外散心,为她读明信片。在秋风骤起的时节,这对母子默默地享受着这最后的聚会……  本片荣获1997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奖、俄罗斯电影评论奖和评审团特别大奖。

 长篇影评

 1 ) 死亡是瞬间的,薄如镜子

 
不流
我觉得《母与子》是一部极安静和极壮阔的电影,感到很大的内张力。你对索科洛夫的感觉是什么样的,用几个词语来说的话?
 
陆支羽
在我印象中,《母与子》应该算是苏俄诗电影最初呈现给我的模样。最直观的感受是诗意,流动的诗意,就像被揉皱的画布。
 
不流
诗意来自于哪里呢?
 
陆支羽
索科洛夫也是我最初熟识的苏俄导演之一,除老塔之外。我觉得他很深邃,很敏感,而且直达灵魂深处。
 
不流
嗯,他非常敢于静默,静默带来很大的空间感受,我觉得诗意来自于空间,它向观众招手,诱惑你的情感去填充,诗意也来自于速度,慢速。
 
陆支羽
诗意一方面源自于苏俄诗电影的传统,一方面也是索科洛夫自身养成的艺术品性吧。所以有人说他是塔可夫斯基最好的精神继承人。
 
不流
我觉得他比老塔更冷漠,是降温的,更符合俄罗斯的土地。有趣啊,俄罗斯的诗意,和欧洲的哲思,对望着。
 
陆支羽
嗯,他的诗意始终有种末世感,走投无路的孤独。
 
不流
对,走投无路,没有结果,你也无法期待有什么结果,他在描绘抵达尽头时的那一点点时间。这一点时间非常重,所以变得很慢
 
陆支羽
所以他会以如此扭曲的、流动的影像来表现《母与子》,他的其他作品也是一样,比如《孤独人类之声》,以及后来拿了金狮的那部《浮士德》,都有一种视觉上的压抑的异化。
 
不流
是的,《浮士德》的变形也有这样的感觉,但和《母与子》不同,前者是“临终”前的噪音,后者是静默,是失语。
 
陆支羽
不流,你看《母与子》时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幕?你又是如何从中体验到激发你写作冲动的元素呢?
 
不流
在椅子上躺着,时间枯燥地流逝那一幕。写作的冲动来自于在他巨大的留白里涌动的情绪,情绪是我写作的起点。这部我没有看到你的观影笔记,你是怎么记录当时的观感的?
 
陆支羽
嗯,可能在那样巨大的静默中,时间真的已经不再重要,只剩下永恒,它可以是瞬间的永恒,也可以是一种最遥远的轮回的样子。
 
不流
艺术家要么是在讨论永恒,要么是在试图尝试永恒,这是永恒的圈套。时间这个巨大的谜语啊!特德·姜有一篇小说,设定的是某一天人类实现了时间旅行的技术,但还只能回溯1秒钟,于是发明了一个玩具,是个铃铛,当你按下这个铃铛,铃声就会在你按下去一秒之前响起来,很多人于是想骗过铃铛,但发现无法实现,最后精神崩溃了。时间这个东西,用1秒钟就可让人崩溃,遑论永恒了。
 
陆支羽
我已经不记得是哪一年看的《母与子》,最初应该是从贾樟柯的一本书《淘碟》中得知索科洛夫的,除了《母与子》之外,他的另一部长镜头代表作是鼎鼎有名的《俄罗斯方舟》。两部片子都给予我很强烈的形式上的震撼,那种“形式超越内容”的震撼。
 
不流
我倒是不觉得形式超越内容,因为他的形式是一致的,那便是风格。《第二层地狱》也是这样的风格,只是色彩不同而已。
 
陆支羽
嗯,而且影片中的空间感也很有意思。看似渺无人烟的空旷的荒原,却总是跟人乌云压得很低的窒息感。就好像整片荒原只是一间狭小的茅屋。对于母亲是身体的囚牢,而投射到儿子身上则是精神上的。
 
不流
嗯,一片局促的旷然,这就是我一开始提到那个内张力。要结束了,必然会结束,母亲要死去了,但仍然没有死去。儿子在树林里犹豫地跑去跑回,被逼近的死亡抬升地面,不着天也不落地,很大的临时感。你看,《母与子》和《第二层地狱》,一个是母亲将死,一个是父亲已死,死亡是瞬间的,薄薄的,像一面镜子,索科洛夫表达了镜子这一面,再去表达另一面。他跨过死亡。
 
陆支羽
嗯,《第二层地狱》和《母与子》的编剧都是尤里·阿拉博夫,他俩的合作已然成为一种惯性,都有一种巨大的悲怆,这种悲怆仿佛无法找到真正有力的内容上的承载,只能借助极端强大的形式,包括你说的静默。
 
不流
有一幕,母亲在儿子肩头睡着,儿子在闭目呼吸,雷声伴随。都在等待中出神了。
 
陆支羽
我印象至深的那一幕是儿子抱着母亲迈入荒原,背后是流动的树木和乌云,似乎这就是世界末日的最后一瞥。我想,这部电影应该是最靠近末日体验的,而且是心理层面上。苏俄很多电影都有种苦大仇深之感,但索科洛夫是有苦不言,不像老塔至少还在《牺牲》中有过掏心掏肺。
 
不流
老塔是篝火,而索科洛夫是冰窟,一种上升,一种下沉。广袤,苏俄的土地,我感到他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亿颗草和百万棵树以及许多许多时间,但是人就那么小,这些又没有什么意义。苏俄有足够的时空可以安置那些孤独的人。
 
陆支羽
但是太大的时空也容易出现更多的流亡者,远远的放逐,漫长的等待。
 
不流
是啊,他们用不完它们,他们尤其显得微小。
 
陆支羽
这也是索科洛夫为何后来会拍《对话索尔仁尼琴》,有时候政府的压制也便算了,最恨的是作家之间的诋毁,那是精神上的排挤,是屠戮灵魂的暴力。但我相信索尔仁尼琴说的,还是会有“后岸”。
 
不流
你说“最恨”的主语是谁?《对话索尔仁尼琴》我还没看过,回头找来看看~
 
陆支羽
是索科洛夫采访时,索尔仁尼琴说的,当年古拉格群岛的流亡前后,应该颇有苏俄文坛上对他的各种精神施压吧。我在想,《母与子》中母亲的死亡之旅,应该也是对前苏联解体前夕的一种隐射吧。印象中,很多苏俄导演都逃不开这个主题。
 
不流
嗯,像基因一样,构成他们的表达。但我个人兴趣上,不太关注政治的影响,我更偏向文学性的体会,吸引我的也是这一部分。政治的力量是一种虚大无当的力气。甚至比不过面对一片枯叶时的忧愁。
 
陆支羽
嗯,政治造不出真正的永恒,艺术的母题总会通往更远的地方,那是政治无法抵达的远处。所以,六年后索科洛夫又拍了《父与子》,却是另外一番景状了。尽管其中还是有前苏联的意味,但却被索科洛夫处理得很暧昧。我也是从那会儿才渐渐得知索科洛夫的性取向。
不流
所以,索科洛夫是同性恋吗?也许是因为情感的分界本就是不清晰的,以暧昧表达,也是在尊重模糊的事实。
 
陆支羽
我印象中他是,记得以前有一篇新闻报道中提到过他的男友。我记得以前黑蓝文学发过一篇索科洛夫,里面有句话说,俄罗斯人的所有情感都是无限的,如果残酷,我们就比谁都残酷;如果是忍耐,我们也比任何人都能忍耐。
 
不流
无限的尽头和开始是重合的,连宇宙也是这样啊。你说的那篇文章里,索科洛夫提到他想找到形象背后的“人”,人在平凡上的共同性。
 
陆支羽
他还有部电影叫《旅程挽歌》,我觉得是对《母与子》最好的延续。就像死亡之后的一场灵魂祭典,我以前说那是一部献给海洋的电影,对应《母与子》来看,也可以是献给母体。嗯,每个人都是一群人的缩影。
 
不流
是的,艺术家去复原那个共同的人,因为共同,才有更长久的共鸣,才接近永恒。艺术电影也是这种对人的无限复原是最让人着迷的,而那些淹没在故事趣味中的电影,是快餐、不耐咀嚼,没有营养,只会让人变肥胖。
 
陆支羽
我之前说母与子相依为命如末日最后一瞥,也正是这个意思;末日就像人类最后的淘炼。也是因为不同的人对电影的理念各异,甚至到后来被歪化曲解。总有人会觉得,电影就是纯粹娱乐功能;于是,他们就看不到,其实整个纷乱错杂的20世纪作为电影的黄金世纪,更多是用来表达痛苦的。
 
不流
就像悲剧的悠久一样,痛苦的东西长存。

============

录影齑读作“lù yǐng jī”,意指“关于电影的碎语记录”,录影齑是口袋的一个电影主题专栏。不流、陆支羽和一些影迷朋友在线对谈电影的话语,会被录影齑捕捉,形成专栏内容。如果你想参与对谈,请发邮件至buliu@paulpocket.com。

 2 ) FIFF21丨DAY8圆桌《母与子》:世上只有妈妈好

主持人@子夜无人

场刊嘉宾@鲍勃粥@给艾德林的诗@kc512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1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场刊圆桌的第八天,最后我们讨论的电影是俄罗斯导演索科洛夫作品《母与子》,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鲍勃粥

我在场刊给了《母与子》X,如果让我用一句暴论来简单阐述的话,我会说母与子是非电影(Non-Cinema),因为这种过度刻意的铅黄的而且主要是空间扭曲的非主观镜头已经完全破坏了银幕上的呈现和现实的索引性关系(indexicality),这一点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场刊嘉宾 kc512

我给的是X,对诗意的一种误解,自然风景和死亡的母亲合在一起特别突兀。

场刊嘉宾 给艾德林的诗

3星。环境即心境,画面即语言,刺痛的失落感是很好的解蔽,不漏痕迹地体现着存在者既不是儿子也不是母亲,而是观众在体验。

主持人 子夜无人

首先的话,自然景观是这部电影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你们觉得那些空镜头在作为艺术风格的呈现之余,是否有参与到母子的情感互动当中去?

场刊嘉宾 kc512

没有,已在扭曲镜头中失去了意义,更像墙壁上的画画。

场刊嘉宾 鲍勃粥

我觉得自然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这部电影的自然给人以非常高度的人造感,因为正如KC所说的这些扭曲已经曲解了地貌本来应有的样貌,这一层蜡黄的滤镜高度将本鲜活的风景杀死然后封装在福尔马林的瓶子中,然后过一段时间再打开拿给观众去塑造一种追忆和怀旧的矫揉造作,这种已经失活的风景完全没有了主动性,被导演过度的平面美学所压缩成一种服务于最基础的情感唤起的工具。风景被封装,封装在了一个万花筒里,封装在了西洋镜里,电影镜头本应该通透的视角被抹去,Apparatus死去了,而那种最原始的机械开始复活,追随到了Pre-cinema时期的一种影像工具。

场刊嘉宾 给艾德林的诗

自然在电影里没有参与到母子情感之中,自然更多的用途是提供一种自然美的无目的判断框架,好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装到其中。至于说为什么自然美会和死亡联系到一起,我想答案在电影里已经给出了,爱首先是爱美,要嫁接到美还必须是善,就靠导演的美学了。

主持人 子夜无人

下一个话题是,大家对于这种片中母子情感的呈现,会有怎样在实体化之外的理解?我其实是因为无人知晓单元的《小偷》才在这方面有特别深刻的感受,因为《小偷》里男主的亲生母亲是被弱化的,但他终其一生在追逐“父亲”这个形象,而本片是与母亲至死不渝的。同时《小偷》是一个政治指向性非常明确的电影,我就会想如果这样去对位,那母亲指涉的是什么?应该说我对《母与子》的好感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小偷》建立的,我是拉踩狂魔。

场刊嘉宾 鲍勃粥

我觉得在《母与子》中母子直接的情感并没有被完整的或者完善的呈现,很多部分更多的是依靠我们知道他们是母子关系之上所构建的,因为部分的扭曲和空间时间的模糊,其实已经很难感到那种情感的流动,更多的是一种粘滞,文本本身其实也并没有把本松散的结构给稍微带领出来,而是继续用一些碎片的东西来呈现,的确可能这是私人的部分,但是的确对我而言很难进入那个情景去体会,而且这种油画质感的平面阻碍了我的进入。

场刊嘉宾 给艾德林的诗

爱欲是一种缺乏并不需要指物,但要拍电影,肯定是要指物实体化,本片的母亲的逝去我感觉还是能在一种判断之中,成为实践导演美学的对象,而母亲本身,则是爱欲的指向,指向一种永久逝去的遗憾。

场刊嘉宾 鲍勃粥

我觉得毕竟是在风景中的非常田园的和诗意的场景,那么在这样的部分可能母亲大概就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暗喻,关于宗教和神灵,我的确当时也有在想到圣母与耶稣,包括那种质感和房屋的造型的确会让人往文艺复兴前的时期回溯,但是感觉这样的解读略微会有一点点过度。

场刊嘉宾 给艾德林的诗

基督教方面我也想过,但我觉得没有可经验和可以落实的成分,所以放弃了。

场刊嘉宾 鲍勃粥

主要是他们应该是东正教吧,那个我也确实不太了解。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对比《小偷》的感受就是,《小偷》里爱“父亲”,爱的是逝去的体制,这部里爱“母亲”,爱的是风土人情、土地本身,虽然很粗暴但这就是我的真实感想。我反而没太想到宗教,宗教在这部给我的感觉比较外在。

场刊嘉宾 给艾德林的诗

大地比体制更容易经验,也绝对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小偷》是烂片 ,这个结尾怎么样?满足主持人的拉踩欲望。

主持人 子夜无人

笑死,而且我可以发表暴论吗,我觉得母亲就是比父亲更值得爱啊。《小偷》那个男主我是无法理解的。

场刊嘉宾 给艾德林的诗

赞同,母亲是世界,父亲只是大地,而孩子是艺术品。

#FIFF21#DAY8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3 ) 用镜头作画

目前我诗化我生活的唯一方式,就是看诗一般的电影,这在我看来是附庸风雅的最高境界,否则,我与王晶或者巴拉斯作品中的人物无异。
我国著名导演谢晋有语:“导演是用镜头写作的作家。” 显然,至少在拍摄《母亲与儿子》时,索科洛夫是用镜头作画的画家。在《父与子》中,他用同样的广角镜头描绘晨曦笼罩下的城市,朦胧得就象片中的父子关系,也很美,但不如《母亲与儿子》中的浓墨重彩来得震撼。
影片对色彩与光线的控制力有惊人的效果,每一场景让人觉得美不胜收的同时,把寂静渲染到了极至。更妙的是,头顶风云汹涌与树下母子紧紧相抱的场景,一动一静,仿佛看到了生命的流逝,与不可挽留的无奈。
片中云雨欲来的压抑感与人之将死的委靡气息,可以叫人落泪。索科落夫用塔可夫斯基式的诗意惆怅来表达心灵的失落与悲伤。
看《母亲与儿子》可以体会出俄罗斯民族精神中的沉重深邃一面,儿子对着空旷的山林痛苦的那场戏,有一种俄罗斯式的悲怆,它与一般影片的煽点不同的是,角色情绪的表达似乎带有对苦难鼎立膜拜的意味。
这不由让我想到我们即便有了鲁迅、遇罗克、林昭这样的人物,也少有索尔仁尼琴那样的气质。

 4 ) 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

《母与子》,是母亲的视角。弥留之际,气若游丝,终日卧床抬不起眼,视域压得很低,所见难免会扭曲,她对人世已无太多留恋,虽然环境和时节都不错,但“活着太艰难了”,所以画面没有多少温度,色调很旧。儿子一个人走出房间是替她作最后的告别。看着固定机位镜头下蜿蜒曲折的沙路,想起穆旦1976年的诗作《冥想》中的几句: 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 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 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 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 不知为何,看儿子抱着母亲的某些细微动作会给我不适,再看导演的另一部《父与子》,恍然大悟,这种不适绝非偶然。

 5 ) 我们将在我们约定的地方见面

我在第一眼认出了索科洛夫,接着我开始无比庆幸自己先看了《父与子》,之后才是这部《母与子》,否则我该如何忍受从牵着白色云絮的峰巅滑落的失望感呢?

这里每一帧画面都能定格成为一幅油画,那种略带迷朦的颗粒感,事物轮廓的边缘渗散开细触的痕迹。天空一直是厚重而阴郁的,林间偶尔投下阳光的斑点,像海浪般涌动前进的草地,起伏山地间曲折延绵的小道……似乎没有什么地方比俄罗斯的自然大地更为美丽的了。即便是阴暗简陋的室内,那被树影涂上深浅不一的画痕的灰黄墙壁,低沉的天花板,却能由于一扇洞开的木制窗户瞬间变得神奇起来。到了03年的《父与子》中,这种影像风格更进一步发挥,但莫名地失却了撼人的力度。

一对孤独相爱着的母子,似乎这已能完全涵盖了影片的内容,仿佛他们是这生活在世外的唯一的两个人。不多的对话,散步,儿子为母亲念着明信片背后的语句,这些几乎就是生活的全部。当某种情感已经被天花乱坠极尽所能地描绘后,最为简单朴实的勾勒反而重新印透出底部的真实线条来。尽管他们一再地提到“艰难”,但是眼神只有过滤了欲望,趋于平静的爱,甚至没有燃烧着多余的悲恸,只在儿子靠着粗壮的大树干哭泣的时候泄露了一些底细。

声音是整部影片除了图像外另一大主角,无论是近在耳边昆虫扇动翅膀的嗡嗡声,林间的鸟叫,风扫过地面揉着草杆相互摩擦的沙沙响动,更远一些的地方,火车隆隆驶过的震动声,又或者是从背景传来的空灵的钢琴乐曲和女神般的吟唱,所有这些填充在人物与自然的空隙间,把一切凝滞成永恒的神圣和美好。

相信每一个看过本片的人都会对两个镜头印象深刻,一是母亲靠在床头让一只单薄的蝴蝶爬上她消瘦的指尖,一边脸庞上展开微笑,另一个是儿子健康光滑的手轻轻抚摩着掠过苍白起皱的手,母亲指间依然停伫着那只蝴蝶,也正是在这两个时刻,我突然明白,为何《父与子》中的光彩美奂不曾击中我,因为腐蚀了灵魂支架的影像,便如那硬生生鼓起的脆弱气泡一样,仅仅只是转眼就会幻灭的影像而已。

 6 ) 索库洛夫的时间影像

索库洛夫强烈认为,让演员在镜头前想象和机器在演戏强调情感的抑制

全片情感压抑抑制,唯二两个情感起伏的一是母亲突然抽搐看到天上有个高大的人站着 二是儿子出走在森林里不知所措 最终趴在树上哭泣。这已经是奢侈的情感流露了。

油画一般的镜头的变形,鱼眼镜头的变形,让我们一直无法进入叙事,事实上也没有建构任何的叙事向前的推动力。观众游离在影片外,看着这诗意的,心理的影像,时间在儿子缓慢的走路,回头。呆滞的动作,母亲睡觉,呼吸,喝水,母子稀松平常的对话里,时间清晰可见的流逝而过。时间被呈现了。正如德勒滋所说的二战后的“时间 影像”电影。 电影里空荡荡的世界除了远处喷着烟乌啦啦而过的火车,荒无人烟,空荡虚无。人亦然。母亲说,生下儿子时候有人说儿子没有心。儿子同意,我只有头脑,没有心。我们从不知道他们从哪来,要做什么,我们一头雾水不知道他们在诗意的他们的世界里要做什么。这本身也在质问我们电影本质是什么的另一种拷问。

再者,他们确实无所事事

母亲行将死去,儿子陪伴最后一程。那么死去之后的人生呢?母亲担忧儿子要继续走她遭受过的罪。何尝不是呢?活在世界上的一生,都只是遭罪的苦难,人活在世界上为了什么!一切都是因为人类只是在这个“碎片拼接”世界里的虚无空荡的人类而已。世界已死,人类已死。

 短评

这也太美了趴,形式的造诣到了极致也就同样诞生、蕴含了思想。借王国维“造境”一词(“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缓慢电影谱系里,卡洛斯雷加达斯的《柳暗花明》和索科洛夫的《母与子》可以并称造境双峰(或者也可以再加上阿隆索的《安乐乡》)。两者都采用某种方法使得电影画面产生畸变,卡洛斯声称“就是厌烦了用正常的视力状态去观察事物”,采用方形构图(同安乐乡)+增设棱镜并打薄,由此产生重影效果。《母与子》以作画的方式抽空了景深,将电影变成画面,长镜头的移动类比人们打开卷轴目光随画面的移动,空间的抽空留下的是时间,这是一部时间-影像

6分钟前
  • 江寒园
  • 力荐

一幅美的让人走不出来的流动的俄罗斯乡野油画卷,儿子对母亲的思念

11分钟前
  • 冉笛
  • 推荐

凡是让我看了产生写作欲望的,都是好电影。

14分钟前
  • 不流ᝰ
  • 力荐

同样师承老塔,始终逊于小塔。老塔小塔的镜头,除了美,还有思想;索科洛夫的镜头,除了美,只有空洞。

19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索科洛夫,你完全抓到我的G点了...

24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8/10。 呢喃语页的沉寂往事+跨越生与死的精神之歌。扭曲静谧的镜头堪比印象派画作的神秘美丽,噢,伟大的索科洛夫!哪怕你只学到了塔神的皮毛仍就可以美得难以言表,好比不同分子间发生的奇妙化学反应在我心中猛烈扩散开来!当然,还不值五星。

25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浓雾,与圣像画式的自然景观,平面构图,塔式美学的遗产;低吟,缓慢的镜头运动令观众的感知犹如正在走向生命尽头的母亲,一种超越影片实际68分钟RunTime的内在体验。她能感受到时间的绵延,一种在语境中暗示着余生的时间,并在这种不可控的流逝中召回过去的晶体。《母与子》没有剧情,只是儿子抱着母亲衰老的身体行走在乡村的蜿蜒小路上,广阔的听觉空间暗示着生命,或者超验性支配力量的存在,将逝之人呈现出一种返祖的状态,生命预示着自然的环形叙事。而《母与子》却是宗教狂热的,进入自然代表着一种虔诚的无限弃绝,并在自然之中接受神启的沉思。

26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好好看的片子TAT,看似是波澜不惊的镜头语言,其实是以静捉动。你甚至听得见时间流走的声音……真的被这部片子打动,那个男人倚靠在树上哭泣,那一刻风起鹤泣,时间似乎都凝固了,美不胜收。

31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力荐

孩兒反哺卻無力,蒼帆漸盡碧空處。如其說索科洛夫是個電影詩人,還不如說他是一個尤其擅長氛圍音樂的音樂家。

32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诗情画意,摇曳残烛,风声鹤泣,草木皆悲。

37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油画般染开去,亏我坐在姑苏月下,溶溶地还能打起盹来。“你带我走”是最大动容处,这样子相依为命,草木,老屋,摇曳的残烛,再生的魁梧。呼啦啦就这么丢开你,走了。

42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他真的不想妈妈死去吗?或是他真的希望妈妈永远活下去?他真的不想离开这个毫无人迹的地方吗?或是这个不毛之地就是他所有希冀?答案总在两个极端中游移。但是,在一切尚未尘埃落定前,他必须学习面对自己,也必须得学习面对死亡,无论是眼前妈妈的死亡,还是日后属于他自己的死亡。他总要这样做的,想要在万物的沉静中得到指引,想要离开内心的喧嚣而获得永久的丰腴的沉静,就必须得经历这样的对自我的质疑和探索。

45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推荐

呃~~~~实在是没法看懂~~~~~感觉太悲凉了~~

48分钟前
  • 较差

缺乏那种真实的诗的观察……

49分钟前
  • iceman
  • 力荐

8.5/10。①如简介所写:将死的母亲在儿子的陪同下默默享受最后的时光。②静谧而诗意的氛围的营造:除了滤镜下朦胧+变形的画面这一设计外其他影像技法照搬塔可夫斯基,但构图的力道明显与后者差距不小(甚至对景深的运用都乏善可陈),扣1.0。

50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力荐

我知道我们终会重逢。

54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

画面变形,人物简单,几乎没有故事,说实话,我是真的受不了这样大师的片子。我问大冉子,你觉得这片好看吗。她说好看。我问哪里好看。她说风景好看。囧

59分钟前
  • 星尘战场
  • 还行

人烟罕至,静谧非常,这里的景色如同律动的油画一般.不是塔可夫斯基而是索科洛夫。之前看摩罗神的时候手法就是氲氖般的却是冷色调。看俄罗斯方舟的时候满是长镜头。看这里的母子之情,暖暖的色调和拍摄手法以及叙事方式让人有一种无力挣扎的绝望之感。

1小时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母子间的情感,以舒缓的节奏浇灌在静谧流淌的时光隧道里。有人说好电影是不需要色彩的,如同本片在内的索库洛夫影片。有人盲目迷恋长镜头,不过索氏长镜头的确动人心魄,同时催眠效果一流。睡过去两次,分三段看完。另外不知道是否为片源问题,本片有大量虚焦及拉伸画面。

1小时前
  • 麻麻睇
  • 推荐

艺术便是把人们难以形容的感受借由理性的方式描述出来。所以在索科洛夫极具感官创造的《母与子》里我们看到诗性电影所承载的这份浓郁情感。渺小如溪水一般流淌的声音与影像最终凝结成一幅画,你能在那些静谧安详的画面里读取到千丝万缕的理解。我想,再也没有什么语言可以讲诉人之生死的孤寂和伤感了。

1小时前
  • Muto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