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

剧情片香港1980

主演:张国荣  陈毓娟  

导演:黄敬强

播放地址

 剧照

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 剧照 NO.1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 剧照 NO.2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 剧照 NO.3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 剧照 NO.4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 剧照 NO.5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 剧照 NO.6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 剧照 NO.13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 剧照 NO.14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 剧照 NO.15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 剧照 NO.16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 剧照 NO.17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 剧照 NO.18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 剧照 NO.19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8:46

详细剧情

  所获奖项:  1980年第十六届芝加哥国际电影金奖  第一届英联邦电影电视银奖  《岁月河山》摄于1980年,是一小时的戏剧史诗式节目,亦开创历史剧的先河。故事背景是1900年清末至四十年代的香港,尤其是新界居民的生活。题材包括清末乡村的械斗、民初封建礼教的男女关系、因生活不景而被卖猪仔飘洋过海的悲惨生活、乡间童养媳的苦况及乡村私塾老师在日战期间的气节。

 长篇影评

 1 ) 蛮可怕的。

蛮喜欢的。从景生回乡,寥寥几笔,一个古朴、闭塞、守旧、落后的封建乡村之风貌便被勾勒出来了。破落芜杂的乡村图景、民风民俗、以及一个封建家庭的“规矩”。(btw我觉得配乐的小调选得很好。太有那种年代的感觉了,于交代背景事半功倍。)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剧中布景未免太过寒碜——但这正是吸引我的一个点,像赤裸裸的纪录片,完全不加修饰不经美化,看上去很原始很荒蛮,大致还原了民国初期的乡村图景——那一点底蕴也充满了令人窒息的腐朽气息。压抑。 封建地主家庭等级森严,逼得小姨太私奔,于是要纳新人。出身贫寒的美好于是嫁入黄家,换来哥哥有钱娶老婆,还道:“你想一下——如果你嫁给一个耕田的卖布的或是种菜的,没错,那男人可能对你真心真意,但你想一下,为了两餐可能要捱一世!现在你嫁来这儿,有吃有住。有顿安乐茶饭还想什么!”是,是为了她好——于是于这暗无天日的大宅里忍气吞声、伏低做小,要做佣人做的事,地位有时候比佣人还不如。于是一个正青春如花美眷,被困在这了无生气令人窒息的宅里,对着年纪比自己大几倍的病恹恹瘾君子老爷,对着严厉的大太太,没有爱情,没有自由,更何况尊严。 景生是这家庭里唯一异色。上省城读过书,有先进文化,思想得到一定解放,热衷科学民主,敦诚善良——但他是无能的。他太年青,他或许懂得学堂里老师所授的东西,却不明白在自己生长起来的这个家庭这所宅子底下隐藏的罪恶——为什么小姨太要跑?是不是我们家里对她不好?为什么要娶新人?他是懵懂的。从头至尾。他或许习惯了麻木了,又或许察觉到了,也有不安,只是无能为力——他连自己的命运都不能自主。娘说给你娶女人,他只有顺从。在这家庭里谁都要顺从。 二十四岁的张国荣真是迷死我——清顺的眉眼,眼神柔和懵懂,纯白无瑕。演这个角色是很合适的,站在那里自是一股清流,带一种迷惘的梦幻的文艺的色彩,一种与背景格格不入的感觉。 两人的心在慢慢靠近,但,不是那个意思。 有人说景生不解风情——其实他何必解风情?这个故事讲的根本不是一个年少方刚的青年的情难自控与一个久经压抑的女人的暗潮涌动,讲的不是勇于挑战封建父权的儿子与具有反抗精神的阁楼上的女人的爱情悲剧。 它讲的不过是,两个同样不属于这宅子、这个吃人的世界的人不由自主的靠近,没有邪念,无关情欲——只是因为同病相怜,是因为共情同感。是因为彼此一样纯洁、善良、真挚。或许只有彼此能懂得彼此。但是,不行——不行就是不行。在这样的家庭里半点逾矩都要人命。美好不懂吗?她懂的,但她同样懵懂。她也太年青,还没有真正历练出来。又或者她是无论如何精神上也不屈服的那种人,是作者赋加的一个苍白无力的反抗符号。一天,遭受巨大折辱,悲从中来不能自抑,失神地、迷乱地,倒在景生身上。景生没有抗拒,只脸上有不安的表情。他同样懂,但他也不懂。会不会被看见?被看见怎么办?唉——她这么伤心。不就是借个肩膀。于是被撞破,大张旗鼓地捉奸。 景生自始至终都是那种天真的表情,连他的忧虑也是,连在他告诉美好“要不然,我们一起走?”的时候也是。我在想,他真的做好决定了么?仔仔细细考虑过一切了么?怎可以轻飘飘丢下这句话,脸上却没有几分坚决的神色?只有眼睛在颤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因为真的到了绝路了吧——他作为家庭里的儿子我担保他安然无恙!可是美好就惨了……他是为了她。也许在这种时候我不能说他无能了,他像一个男子汉了。像一只幼鹰成年了,即将腾飞——还没飞出几里路羽翼就折断那种。 后面就交代得比较潦草,很简单地带过。但我觉得这没什么好诟病,反而是特色之一吧。很冷漠无情的,很官方的,交代了结局。没有多余的渲染,没有刻意的煽情。回绕在耳边的只是美好抽噎不止的哭声。最后她面无表情地看自己被抓去浸猪笼,最后景生黯然地离开这个吃人的乡村。乡村依旧是自然清新的,民风依旧是热情淳朴的,但在最后却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它的残忍劣根。景生彻底懂了。这给人的冲击与《大红灯笼高高挂》有点相像。初初看《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那几排灯笼,我真喜欢。端重古朴的宅院,对称的画面,有一种相当谨严而丰富的美感。红是俗世烟火,人间的颜色,喜庆、热闹、温馨。到了最后——看那两排灯笼,在深宅大院里,黑沉沉的天幕下,却感到说不出的寒意。那红仿似厉鬼的红装,似一张张血盆大口……无情地吞噬着人,不吐骨头。 这是这部电影的残忍。

 2 ) 【转】风尘年月绝风尘

   看《我家的女人》,那感觉就好比在很想搔痒的时候却怎么也脱不下来靴子。鲁迅当年曾慨叹向秀的《思旧赋》刚开了头就煞了尾,很不过瘾,所以最近看这个剧我老是想起鲁迅,他充分表达了我的郁闷。虽然我绝不是为了进行艺术欣赏而看这个电视剧,我只是想看一看1980年的张国荣,可是呆扳的画面,不够火候的情节,使这个文艺故事距科教片仅剩一步之遥,张国荣为它蒙上的一层文学气息,也几近湮没在人物本身的懵懵懂懂与不解风情之中。

    但是,如果回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电视荧屏的风烟,《我家的女人》几乎是为数寥寥的不为收视率而生的作品,它给香港电视剧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那是香港电视硝烟翻滚的年代,不用说看节目,只看各台对艺员的争夺就已经很有娱乐性了,风行一时的“佳视”在电视台的混战中莫明其妙地败落和消失也折射出香港电视竞争的残酷。1980年还是香港长篇电视剧盛行的年代,也是武侠剧成为热潮的滥觞期,电视剧中广泛运用刺激打斗、紧张节奏和夸张手法已经成为争夺收视率的市场守则。在长剧、武侠剧、成长剧、复仇剧成为风潮的年代,出现《我家的女人》这种单纯寻找艺术感觉的电视短剧简直不可思议,它的制作者们很有视收视率为粪土的气概。

   《我家的女人》在香港那个日新月异的澎湃年代,突然给香港人讲了一个发生在民国时期中国南方的浸猪笼的故事,似乎暗示了香港和内地在文化上的血脉相连。故事在张国荣饰演的“景生”从省城学成回家时开始,又在从家离开的场景中结束,这中间他经历了重大的挫折:和父亲的小妾(美好)相恋,被发现后,美好被族人浸了猪笼处死。小妾的牺牲影射了上世纪20年代中国内地的新旧两种文化难以兼容的碰撞,给当时的香港观众打开了一个历史视角。单元剧《我家的女人》属《岁月河山》系列,这个系列剧在香港开创了历史剧的先河。

    由于不是长篇剧,《我家的女人》缺少宽阔的空间来营造全面的人物性格、烘托现场气氛和制造经典场面。在狭窄的电视短剧空间里,一个天真烂漫的学生变成满怀心事的青年,同时另外一个美丽的生命很容易就消失了,一切像快餐一样结束。电视剧一开始,景生激动而仓促地走在几只鹅和一些呆若木鸡的村民中间,这次从省城回家,他完全被“民主与科学”、“人权”等新思想占据,好像还看了陈天华的“警世钟”和严复的“天演论”,总之,他被洗脑了。他不满意长辈的封建思想,他只和新来家的美好比较投缘,懵懵懂懂地相处了一段时间,可能他还没来得及弄明白怎么回事,美好就被装进猪笼投河了,电视剧结束。

    如此沉重的题材,灌入一个只有两集的电视剧中,难免隔靴搔痒,但是《我家的女人》努力地加入了话剧味和文学气息,这种想找艺术感觉的电视剧,在当时的香港是一次有勇气的尝试。虽然这些尝试带有斧凿痕迹,但可贵的是,它向人们证明,香港的电视剧也和任何一种文艺作品一样,有庸俗和高雅之分。

    《我家的女人》看起来就像一个艺术作品的初级版本,有醉生梦死的趋势却又浅尝辄止,很多地方流于粗糙和简陋,它的形式在很多地方没能为内容很好地服务。黄老爷家的居住条件,那简直可以叫人扼腕叹息:砖墙,木板床,吃饭还要坐条凳,寿宴每桌只有脸盆装的鸡肉。这些布景欠缺基本的美感,实在难以营造气氛,好似乡间采风摄回来的写实纪录片。主要人物处在被摆拍的状态,尤其是美好被叫去饮茶那组镜头,黄家人在茶桌前的姿势十分僵硬,把封建家庭等级制展现得过于直白和袒露。至于景生和美好的关系,基本没有铺展开来,有被扼杀在摇篮的感觉。美好在被浸猪笼前,没有任何关于心理活动的展示,傻呆呆地就进了猪笼。

    关于《我家的女人》稍欠火候这一点,我猜张国荣可能有同感,他曾试想过美好浸猪笼前在自己的胳膊上狠狠刻下“景生”二字。
  
    2002年,他跟朋友提起要重拍《我家的女人》,并在同年5月为此事去找过徐枫。之前,在为香港中文大学做的演讲中,他说,《我家的女人》是好戏。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多,他几次提起《我家的女人》,就仿佛在向艺术致敬。

     在一篇魏绍恩写于1980年的文章里,他说到张国荣,大意是,张国荣是那种可以随口颂出莎士比亚的古英文名段,然后又若无其事地回到现实中的人。看《我家的女人》,我感受到了他这样的气质,那是一种迥异于现实世界的梦幻气质,并且他追求梦幻,更为重要的是,他在后来的20多年沧桑岁月中,坚守了这种气质。《我家的女人》中,看他写出的“天演论”、“进化论”那些字,真是一点也不觉得吃惊;在他去找美好说话之前,站在厨房门口故意摸了一下自己头发的那个动作,换做别人简直不可想象!或许他当时还没有多少表演的经验与技巧,但《我家的女人》证明了他是天生的演员。就像《我家的女人》在各种形式的限制中努力融入文学感一样,张国荣也在这个狭窄的空间里做到了一个能及的极限。

    可能在电视剧中,艺术从来都是戴着镣铐跳舞,《我家的女人》勇敢地担当了这样一个舞者,并且非常幸运地找到了张国荣这个梦一样的舞伴。那还是张国荣的青涩年代,但是香港当时已经有人在该剧中惊奇地发现他蕴藏的潜力。看了《我家的女人》,我不再惊诧他后来的《胭脂扣》和《霸王别姬》,有种绝尘的气质,原来他早已具备,哪怕是在他还没找着北的时代。

    《我家的女人》的制作者是香港电台电视部,这个单纯的制作部门由于受香港政府的扶持,没有收视率的压力,在那个时期曾经尝试着制作了重视艺术感觉的电视剧,包括《沙之城》、《屋檐下》和《我家的女人》。在这些电视剧中,香港电视固有的东西不那么显著,公式化成分较少,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具备多元化的因素,容易引起人们的深层关注。当年的香港电台电视部,聚集着一批有责任感的文化精英,那个找到张国荣出演《我家的女人》并说服他剪短头发的编剧,就是后来赫赫盛名的李碧华。如果站在收视率和人气的角度很俗气地考量一下,张国荣完全没有必要出演这个剧,但是他同意了。这部剧当年在国际上拿下多项大奖,包括一个演员表演奖,但是他没有因此走红,之后的几年,依然是他风烟蔓草的岁月。
  
    《我家的女人》是在空间并不宽阔的电视媒介中进行的一次艺术性尝试,这是它的价值所在,同时,它也是张国荣艺术气质的端倪初露,这是它的看点所在。这是张国荣拿到生平第一个表演奖项的作品,他深以为荣,恋恋难忘。

    那是香港电视剧时代的风尘年月,也是张国荣年轻时代的烟尘辗转,然而“桃源一向绝风尘”,风尘年代总有人在坚守自己的家园。所以在今天,可以有一部并不完美的短剧能像小溪一样在我们心里安静地流淌,所以可以有一个人让我们遥遥地回望。

    玉阶空伫立,长亭更短亭。

 
 

 3 ) 一副20年代岭南乡村写实水墨画

       近来,开始习惯于趁夜深之时用一部部老电影来送眠。看着由那些旧风景、旧物件、旧人事、旧心情所展现出的旧时光,总还是叫人安心的。
    今次选择的是33年前的一套系列电视片中的一部,《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我想,这部片子如果不是因为李碧华和张国荣这两个在后来大放异彩的名字,今日是不是还会这么容易地就能找到如此清晰的片源和细致的字幕?大概也早和这套系列里的其他片子一样陷入过往的尘埃里,所有为这部片子付出的努力和心意也就不值一提。世间的一切大抵也都是如此现实而真切的,纵然今时的网络多么便捷,好像轻易就可以拾起多少遗落的旧时光,但就如有些人去了便永远不会再回来,那些拾起的旧时光身后又有多少更多更为珍贵的日子就这样永远地陷进去了。
    大概也正是因为李碧华加张国荣这样的组合,才会生出最初的错误估计,以为又是一场醉生梦死,又是一次情长交错,总不过是那种深沉而疏离的情感体验。却不料呈现在眼前的竟会是一幅幅写实的水墨画,片中大量的风俗场面表现细微而具体,大到拜山祭祖这样的大场景,小到一家人饮食居住的礼仪细节,均是一丝不苟有板有眼,而且是真实可感的,黄家的摆设虽然古朴但呆板,大概就是那时那地那样的人家会有的摆设,寿宴便每桌抬上一盆白鸡肉,吃喝时还可看见一个小孩蹿来蹿去,请来贺寿的戏子也并不唇红齿白的一看就是贵族戏子的样子反倒乌七八糟的像一锅大杂烩,演员们也大都自然而淳朴,女主角虽然眉目清秀相貌端正但也是田间地头可能遇到的那种漂亮女子,偏偏如此,再配上四周自然应和的风景,旧时特有的物件,和隐隐响起的《二泉映月》的配乐,一幕幕地流转起来,便有了水墨画般的意境和情意。
    在这样的情景中,整个故事讲得略为平淡,人物形象和情感历程也并不明显,缺少了该有的戏剧冲突,但却格外有了一种生活的真实感。男女主人公懵懵懂懂地相识,又懵懵懂懂地相知,再懵懵懂懂地分离,一如我们大多数人也不过是在懵懵懂懂中过活,还未曾看得清许多事情的个中缘由而那件事便已然成为故事。还有,男主人公面对族人对女主人公进行罪责时在一旁低下头颤抖得不发一言,女主人公被浸猪笼之时一脸的困惑和惊惧,以及那无处不在的看客,都无疑是贴近于生活实际的,他们再怎么不满再怎么不愿,也只不过一个到省城读了三年书,一个钦羡着读书识字,但终究还是属于那个旧体系的,所能做的最大的反抗也只能是偷偷地教学写字,悄悄地互诉心曲,甚至连私奔的决定也只不过是逼迫无奈而不得不作的选择,他们充其量只是先一步的发现者而并非反抗者,最终也只能屈服于这种人为的命运;而那些看客在观看甚至参与了这一场乡村伦理悲剧的同时,可会想到自己也会被别人透过历史的镜头来作为被观看和思索的对象,同时也成为了那个乡村伦理悲剧以及旧时乡村体系中最为黑色幽默的一环,关于这一点印象尤深的是片中贺寿情节里那些本应是在台上被人看的戏子们在台下发生因所谓的“捉奸”发生骚乱的时候也忍不住探出头去张望的情景。
    由此可见,这部电视片虽然相对短小,但却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岭南乡村体系,与鲁迅笔下的浙东乡村、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乡村、台静农笔下的皖南乡村以及萧红笔下的东北乡村有呼应之势,虽然各地风俗人情不尽相同,但共同体现了一个东方古国遗留下来的封建渣滓。而这样的一部电视片,是由香港八十年代初的一帮文人和电视人创作出的,似乎由此也可体现出部分香港人在香港回归尚未有定论之时对中华传统批判和继承的觉悟和尝试。

 4 ) 观《岁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随笔

(豆瓣评分字数写超,故留存于此)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还魂记》——汤显祖

美好说:“景生你不要誓愿,雷公会劈死你的!”的时候,的确,她不想连累景生;更有甚可悲之处,是她同时也对毒害自己的封建迷信思想深信不疑,终究一个人扛下了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注定沉痛、悲惨的剧情,

这,面容姣好勤劳善良单纯的男女主角,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

青涩的张国荣奶帅奶帅的,饰演的景生这个人物按照现在的说法是比较单纯又懦弱,保护不了暗生情愫的爱人,也基本上未在行动上做任何抗争,但放到那个时代背景就能理解。

很庆幸还能观看到1980电影的资源,得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状态,也应该知足如今相对比较幸福的生活,

社会形态在变化,大概是在进步,不过有人有社会关系存在的世界到底还是有相同之处,

世人皆说:人言可畏;不要挑战人性;处世需稍适圆滑才能达成目标获得所谓的成功,又或者是利于苟且生存;大致因为每个人都很难跳脱于当今时代和地域已经约定俗成的规矩、道德标准、法律制度……而独立存在吧

与天斗,与人言斗,与人性斗,与所在时代的公序良俗斗,与所在时代的道德标准斗,想要实现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们需要多一份勇敢坚定和机智谋略!

 5 ) 离开

庆幸自己没有生在那个封建的年代,也欣慰当代女性的地位逐渐提高,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礼数。

其实美好经历的和跑掉的带喜一样,因为家里贫困被迫嫁到黄家,上面有强势的大奶奶欺压,中间有圆滑的大少奶奶冷眼,此外还要遭受着下人背后的闲言碎语甚至污蔑。终于某天遇到一个情投意合,和自己年龄相当的男人,冒死准备着逃跑计划。只不过一个顺利的逃出了这个压抑的大家庭,另一个被发现了,并冠以勾引二少爷的名义被浸了猪笼。

男人无情,女人痴情是李碧华的写作风格,当然也清楚的写照了过去男男女女的命运。不论是《胭脂扣》中的如花十二少,还是《我家那女人》里的美好景生,女人总是把自己的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将命运堵在唯一的一个转折。但男人终究会屈从于家庭的安排,然后迎接未来的任何可能性。

美好虽死,但还会有下一个美好嫁到黄家,经历同样的经历,遭遇同样的遭遇。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唯有逃跑和等待。

像带喜一样找一个可靠的人协助自己跑出皇家,在此期间需要足够的隐忍,强大的内心和不甘命运如此的觉悟。

要么就是等待,忍受当前直到大奶奶去世的那一天。当然,如果黄老爷先死那命运会更惨。

至于景生,最后的片段是带着东西走出了家门,而没有选择听父亲的话初中毕业就留在家里娶妻生子走大哥的路。这或许是片子唯一值得欣慰的事情。某种意义上是家里发生的事情给他带来了思想上的觉醒,是家里的女人成就了他的未来。

 6 ) 仅仅因为拥抱了一下,却让她付出生命的代价。

男欢女爱,耳鬓厮磨,你情我愿,本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却让这一对男女,陷入了困境,甚至要为此付出性命。

这部电影的编剧李碧华,是专门写情与爱的作家,喜欢通过前尘往事,讲述凄美的畸恋故事。她的作品《青蛇》,《霸王别姬》,《胭脂扣》,《秦俑》,《饺子》口碑不错。

电影的男主角张国荣,我们永远的哥哥,温润如玉。

在40年代的香港新界,闲适的乡村生活安逸宁静。在省城读书的黄家二少爷景生放假回家。

家里的一切生活有佣人打点,景生每天只需要看看书,发发呆,跟着父亲在外应酬。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黄家的小奶奶毫无征兆的逃跑了。景生70岁的父亲一病不起,为了脸面,为了冲喜,迎娶了18岁的美好。

于是,一顶黑色的轿子,穿着一袭白色的衣服,没有遮盖头的美好,走进了景生的家。

进门给老爷请安的时候,大奶奶从头上拔下一支金钗,直接插在了美好的头发上,语气生硬的说:送你一支金钗,扠住你。

美好小心翼翼的低下头,景生好奇的看着这一切。

老爷整天咳嗽不停,大奶奶整天拉长着脸,美好整天粗布衣裳,每天和佣人一样,砍柴,洗衣,做饭,吃饭都不能上桌。

日出日落,平静的日子,一天一天重复着。

景生毕竟是从省城回来,见过世面,他带着照相机,喜欢给他们照相,也总不忘拉美好一起。

两个人年龄相仿,话语也多了起来,景生还教美好学习写字,美好也因为景生的存在,笑容越来越多,景生鼓励美好在老爷生日的时候,穿上红色的喜庆的衣服。

就是这红色的衣服,惹来大奶奶的辱骂及佣人看笑话。

美好哭得梨花带雨,景生看着心中不忍,两人情不自禁相拥的时候,被人发现。

两人为了活命,准备逃跑,结果被抓。景生被棒打,美好被关,为了救景生,美好承担了所有的责任。

美好被装进笼子,她的命运就被家族的几个男人们给定了下来。

为什么美好会有这样的命运?电影里,早就已经告诉了我们了。

景生的爹黄老爷,一个慈祥的老大爷,对孩子对下人都很照顾。他娶了可以做他女儿的美好,有肉欲之欢吗?恐怕这个年龄,力不从心了。他知道美好委屈,他说:你有什么委屈也不要多说话,我心里自是明白的。

景生的娘大奶奶,照顾黄老爷的面子,操心孩子的婚姻大事,美好进门的时候必须从她腋下经过,老爷要过大寿,她大方的让佣人也做一套新衣服。美好穿上景生鼓励她穿的新衣服,大奶奶一个巴掌甩过去,说:你是什么东西?大早上发什么浪?

景生的哥哥,贪财又贪色,连家里的便宜都要占,哥哥看见景生教美好写字,认为他们太亲近了。

景生的嫂子,整天担心老公在外面养女人,只要看见美好,就想象中老公已经在外面养了女人。东西不见了,首先怀疑是美好偷的,对着美好指桑骂槐。

家里的佣人做完食物,做完一半,对美好说:我的做完了,剩下的该你做了。

当景生和美好被发现后,那些正在看戏的人们,听到了敲锣打鼓的声音,立刻纷纷涌了出去。速度之快,一个眨眼,都不见了,让舞台上的人直接懵了。

大奶奶哭的稀里哗啦,美好也哭的稀里哗啦,老爷唉声叹气,景生不敢抬头。黑压压的一拨人指着美好摇头叹息。

这样的场景,想起那个在月黑风高的晚上跑走的前小奶奶,真心觉得这位前小奶奶,是个聪明的女人。

于是,在宗祠现场“审判”后,几个人就给美好定了罪。

封建制度下的农村,等级制度非常明显,吃饭,喝茶,请安,都是有规定的。整个家庭的氛围都是压抑的,窒息的。

不知道多少个美好沉睡在这看似安逸宁静的山村?

影片的最后,镜头拉得越来越远,景生一个人拎着行李箱,离开了家乡。

本来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学生,现在变成一个满怀心事的男人。

回来的时候是一个人,走的时候也是一个人,但是心里装了一个人。

两个人朦朦胧胧产生好感,没有接吻,也没有拉手,就只拥抱了一下。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丢掉了一个人的性命。

如果当初他们没有这样的举动,没有这样的情不自禁,是不是可以救人性命。

可是总有那些愚昧无知的人,他们的脑袋里装的就是这些封建迷信,他们也压抑着,又把自己的压抑,反过来控制别人命运。

希望下一个美好能真正的美好!

 短评

一个女人最大的无用是哭声 就像一个男人最大的无用是沉默一样

5分钟前
  • 且听风吟
  • 推荐

良辰美景奈何天

9分钟前
  • Katrina
  • 推荐

老香港乡下地主家斑驳的庭院宅门比不得老北京四合院的红墙瓦琉璃,但几百年来的毫无变迁呈现出压抑的厚重感。故事就如同这几百年没有变迁的村子一样,那么平淡无奇却更显压抑。李碧华笔下的男人多情却不带裆,正是他们这种不敢反抗,生如此,死如此,习以为常的被压抑,让人产生更多反思。

10分钟前
  • 布里人.
  • 还行

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和折磨。女主有些镜头有几分神似翁美玲啊。哥哥真是翩翩佳公子,年少英俊,温柔倜傥,像美玉一样温润的少年郎。

15分钟前
  • 烟视媚行
  • 力荐

最让我感触的还是女主 尤其是那句 我嫁到黄家来没过过好日子 连小人都不如啊 哭戏哭得肝肠尽断

17分钟前
  • Llllll__
  • 力荐

说实话 未经雕琢的演技反而显得浑然天成

20分钟前
  • Aranya
  • 推荐

朴质又华丽。

25分钟前
  • 杜空空
  • 力荐

可能篇幅的原因稍显粗糙,但原生态的历史纪录太难得,二十出头的张国荣几乎本色演出,又凸显惊人气质和才华,因此片被王家卫看中也不足为奇,可惜虽然他去世前一年多次提到重拍却没有实现。

26分钟前
  • Nowaysis
  • 力荐

景生和十二少的感觉太像了。也许这就是为张国荣的《胭脂扣》奠基的吧。整部片子的粤语很好听,原汁原味的中国乡村风俗!而且都是李碧华的剧本..

31分钟前
  • 荆棘小鬼
  • 力荐

很古朴的片子!挺我记得好像还有温美玲!

35分钟前
  • yocofcjx28
  • 力荐

李碧华也

40分钟前
  • 阿朽
  • 推荐

越来越不喜欢这个世上的大部分人类,无论男女。

42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确实很像《湘女潇潇》,但觉得美好比潇潇更惨,她不该遇上景生,景生只能给她希望和绝望,景生太文弱什么也改变不了。

46分钟前
  • sherrychan
  • 力荐

22岁的哥哥

48分钟前
  • CondorAve
  • 力荐

年轻的哥哥。马上又要过生日啦~

52分钟前
  • 葛人的杠铃
  • 力荐

听说有情欲戏才想看的,结果只是抱了一下?!很生活化 展示了很多民俗 以及 丑陋 拜山,小妾进门,炒春饼,浸猪笼

55分钟前
  • 墨卿風
  • 推荐

嗯,好!

59分钟前
  • 甜熊
  • 力荐

二少在低头忙碌的佣人边走着,很是无忧无虑,镜头拉远,这时的乡村好闲适。待到它显出吃人的真面目时方觉沉痛。

1小时前
  • 野草在唱歌/开始的开始
  • 推荐

小哥哥~

1小时前
  • 另一尾鱼
  • 力荐

中国的传统社会向来不缺乏对女性的戕害,但是真正用影视表达这一过去常态的作品却寥寥可数,这部现在被忽略的电影,如果不是因为张国荣在里面饰演男主角,估计早就石沉大海。但是电影中对于民国初期历史场景的还原度、风俗的考究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着实让人观后留有余味。

1小时前
  • 鲜有废客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