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1966

喜剧片其它1966

主演:伊特卡·采尔霍娃,伊万娜·卡尔班诺娃,Julius Albert

导演:维拉·希蒂洛娃

播放地址

 剧照

雏菊1966 剧照 NO.1雏菊1966 剧照 NO.2雏菊1966 剧照 NO.3雏菊1966 剧照 NO.4雏菊1966 剧照 NO.5雏菊1966 剧照 NO.6雏菊1966 剧照 NO.13雏菊1966 剧照 NO.14雏菊1966 剧照 NO.15雏菊1966 剧照 NO.16雏菊1966 剧照 NO.17雏菊1966 剧照 NO.18雏菊1966 剧照 NO.19雏菊196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2 16:55

详细剧情

  影片开始于两个都叫玛丽的少女(Jitka Cerhová 和 Ivana Karbanová 饰)的对话:没有人理解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正在变得越来越糟糕。于是两人决定:我们也要变得越来越坏!玛丽一号喜欢和老男人约会,在他们吃饭的时候,玛丽二号会突然出现,旁若无人地大吃特吃。玛丽一号把老男人送上火车,老男人以为她会陪着他,火车开动,她却下了火车。玛丽二号在一个收藏蝴蝶标本的男青年家中,用他的标本遮住自己身体的隐秘部位。她们在夜总会里捣乱,最后被赶走。她们无意中闯入一个没有人的宴会,开始肆无忌惮地享受美食.....本片献给精神生活一团糟的人们。

 长篇影评

 1 ) 在虚无中暴食

我猜每一个有暴食倾向的人看到此片都会打心底拍手称好,因为这两姐妹简直神复原了我们这些人的日常状态:疯狂贪婪食物,而后又在堕落后感到无限的懊悔和空虚,接着下定决心好好做人,勤奋工作,周而复始地在这个过程中一遍遍循环……

有暴食倾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正常的心理需求未得到满足,而内心巨大空虚又需要填补,这时食物就成了填补者。正如影片中这两个混乱姐妹,她们不断询问自己是否存在,一切是否存在,当肯定世界已经走向堕落时,她们也选择以堕落回答堕落,她们戏弄男人们的感情,偷别人钱包,大毁宴席,在舞会上搞破坏,每一件事与每一件事之间你找不到任何逻辑和理性,而食物在这里,本质上已经超出生理需求或者美味享受的需求了,食物成为堕落本源的象征,是人内心虚无的体现。

同时,配合着导演的各种滤镜和蒙太奇、超现实镜头,更将这种混乱推到一种令人称叹的地步,我们跟着两姐妹一会儿在泳池,一会儿在卧室,一会儿在餐厅,一会儿在草地,一个多小时的片,完全不知道她们在干什么,只看到她们不停地吃,在吃的空隙间来几句摸不着头脑的对白。整部影片如同夜间做的梦,超现实的画面却实实在在表达了我们所处现实的空洞和荒谬,尽管此片是60年代的片字,但放在当下看依旧能引起共鸣,互联网让世界互联,却让个体和社会越来越原子化,价值观看似包容却实际越发单一,各种综艺网剧段子八卦持续轰炸我们的眼镜和耳朵。我们对信息暴食,对娱乐暴食,对资本暴食,但依旧无法解决自我的存在问题和虚无感受。

回到影片结尾,疯狂姐妹躺在收拾完残局的长桌上,一遍一遍地说着“我们很高兴”,似乎将一切打扫清理完毕后,明天就是新的开始,她们真的可以勤奋工作并感到快乐吗?真是这样吗?

 2 ) 獻給精神生活完全混亂的人

始終覺得一部大師級的電影少不了各種看不懂,於是你就做功課,直到你恍然大悟。當然有人要個人主義,愛誰誰去,我都不懂了還看看看且不是自虐!但是不同的是,一部沒B裝B的電影和有B可裝的電影是不一樣的,所謂大師,就是有B了。既然有了B,咱就謙虛一點好了^_^ 今天看的是捷克的新浪潮幹將齊蒂諾娃之《雛菊》,講述的是兩個空虛放縱的年輕女子和她們怪異舉止的片段式的、令人眼花繚亂的的超現實主義描寫。73分鐘的先鋒實驗片,開啟了捷克新浪潮的大門,但是影片完成后據說因為“浪費食物”的緣由被社會主義當局禁映直到第二年解禁并在世界範圍內獲得好評。 電影是沒有常識思維的,一堆亂七八糟的炫麗圖片,沒有劇情,穿著除了領口哪兒都一樣衣服的兩個吃貨,各種驚世駭俗。哪怕是拿到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來看,依舊不失其先鋒性。 我看到了波普。色彩,底片被染上多種顏色,隨意的剪切拼圖。藍裙子倚著綠大門或者綠裙子倚上藍大門。蝴蝶三點比基尼,自創抹胸,廢棄的鋼絲卷放到頭上就是一頂帽子,鏽跡斑斑的鐵絲網穿到了身上,還有舊報紙做成的衣服。那時候andy·warhol的《瑪麗蓮·夢露》還沒出世呢。 還有女權。男人在電話里傾訴衷腸,門外敲門說愛,兩個女傻丫卻在房間里剪香腸、雞蛋、香蕉吃。車站餐廳里各種各樣瞄準她們下半身的中年男子,卻只落得一個為兩個吃貨買單換來車站一惜別待遇。 蒙太奇。新浪潮也不是只有長盡頭。恰到好處的蒙太奇(當然是你所意想不到的)依然是叫人折服的。神作的火車軌道,伴隨始終的機械動作,各種畫外音,滴滴答滴的時鐘聲。 當然,整個片子,其實是達達。兩隻性感的怪仔妹發表宣言“既然世界已經如此糟糕,我們何不讓它變得更壞”!於是搞破壞、戲弄別人、糟蹋食物、肆無忌憚,笑的卻跟邪惡的小綿羊似地。適時的插入炮彈爆裂,飛機轟炸的場景,一切規矩都打破,所有的存在都要顛覆去?毀滅,被毀滅,荒誕和虛無。怪不得布拉格之春被老大哥鎮壓后,導演被禁拍好幾年電影。 影片結尾,導演說“這部電影先給精神生活完全混亂的人。” 哈,精神上的快樂才是永久快樂的唯一保障。 笑死了。然後,好餓~~

 3 ) 我们一起堕落吧

任谁也无法否认这是一部满是噱头的电影——以“浪费食物罪”在捷克遭禁仅一年旋即解除,捷克新浪潮杰出代表;被法国左岸派嗤之以鼻,戈达尔评价其“无政治意义,动画般幼稚”;更扣有林林总总的诸多帽子,达达,超现实,政府虚无云云。

遑论影片本身,同样也很有趣。该片上映于1966年,放到现在也毫不过时。不消说模特出身的导演展示出不俗的品味,夸张的妆容前卫的服饰,精致的布景与装置艺术;不消说个人风格极强的镜头语言,构图与取景,目不暇接的跳接、蒙太奇和或单色或撞色的滤镜,偶若神来之笔的长镜头;亦不消说俯拾即是的隐喻,包罗政治、经济、哲学、艺术、女权,乃至大家最喜闻乐见的两性暗示——单说说这故事,仅凭两个滑稽颓废的娃娃便能轻而易举地吸引你的眼球,让你作为参与者陪着她们懒散游荡,陪着她们肆意捣鬼——而后又能作为旁观者,站在道德审判的高度上,看她们自食恶果,祈求你的宽恕与谅解。

她们叫玛利亚,带上花环就要做圣女,却偏又行为乖张——无聊到见旁人堕落,便也自己跑去摘下善恶果,“我们去堕落吧!”

她们摘掉花环扔进水里,抛掉社会的刻板印象,大吵大闹,大哭大笑。

她们大闹夜总会,戏弄侍者,叨扰邻桌的客人。她们一唱一和地戏耍男性,并不在意别人是真情或是假意。戏耍得又如此敷衍,总是这么两个桥段——一顿大餐和一场道别。抽烟和性解放,这些刻意的行为展示,似乎与女权主义的发展历史巧妙的融合了——历史上的女权者们不也曾刻意用这些来宣示自己也拥有和男性同样的权利?

金发玛利亚也犹疑过,在床上重新铺上草坪,摆好花环和青苹果,布置成伊甸园模样——我们似乎也不能责怪她——跳出了舒适区域,众人的白眼让她疲惫不堪。

从急速行驶火车上看向后方的铁轨 奇妙的光影效果,如水晶折射出七彩光芒

生活的热闹永远只是一时的,在第五次火车站的挥手告别后,她们决定改变,要去做一些正确的事情。

她们泡在浴缸里的对话很有意思。怀疑食物,怀疑一个鸡蛋的名称——“为什么要叫做鸡蛋而不是别的什么呢?” 怀疑爱情——“为什么要有爱情?”“为什么人们会说我爱你“ 怀疑自我——“谁来告诉你,这是我们?”“谁来告诉你,你真的存在呢?”“这就是我想不明白的。”这三个问题,由词语本身、与其他词语的联系,再延异到真实的本质,每一个概念指向另一个概念,籍此取得定义以至无穷无尽,解构主义的发问逐步深入,层层堆栈。

不断认识自我,彻底打破然后重建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她们挥舞着剪刀把对方剪得支离破碎——最后只剩下两颗头带着狡黠的笑容,在空中互相碰撞着。“你烦恼吗?”“我一点也不烦恼。”这是化用了达达主义诗人Tristan Tzara的经典案例,把报纸上一篇文章的字词分别剪下来,随机排列分行即成诗——一首独属于你自己的诗。这更体现了解构主义天生叛逆的品格: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本身,反对僵硬封闭的总体体系,反抗传统权威的压制。

不破不立,她们的女性意识真正的觉醒也是由此开始。

于是便有了更加肆无忌惮的破坏——她们偷偷跑去华丽的筵席,大肆饮酒,大快朵颐,穿着高跟鞋爬上餐桌,踩着食物跳舞,爬到水晶灯上荡秋千似的荡啊荡着。

这样超前的女权主义,岂能被世俗容忍——上一秒还在水晶灯上逍遥,下一秒就被抛入了水中。在水中挣扎着,看着岸上的人伸到自己手边却不肯让她们握住的木棍,她们屈服了,恳请世人宽恕她们。

她们裹着一身报纸——就像是被主流思想所束缚着,去清扫杯盘狼藉的大厅,“快乐、勤奋又听话地工作着”。然而她们又能做到如何?真能如她们所言,“一切都会好起来”“一切都会重归井然有序”?破碎的盘子再怎样也无法重新拼凑起来,男权社会的光鲜表象已被撕了个烂碎,再怎么修复也只能剩下百孔千疮。

竭尽全力地补救后,她们并排躺在桌子上,反复地说着:“我们很快乐”“真的很快乐”,我却不知道这话是在对谁说,是自己,还是审判者?

试图讨好男权社会,试图麻痹自己思想的她们却又盯着吊灯迷茫了。

“这些都不重要。”她们如是说。

真的不重要吗?是自我麻痹,自我嘲弄,还是自我意识的崩塌?

她们最终是被什么摧毁的?是轰然坠下的巨大的水晶吊灯,还是男权社会的思想压迫呢?

可她们再也没有发声的机会了。

原来这个荒诞无稽的喜剧,包裹着一个这样悲伤的故事:两个女孩女权意识觉醒,试图与这个世界抗争,却又人单力薄,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

由衷地赞扬捷克政府当初的明智:计划经济不能带来期望的丰收,观众在看到两个无耻的美女挥霍无度后,又怎能不想起他们的辘辘饥肠?“浪费粮食”是个似是而非的理由,但那些危险的隐喻是永远无法摆到台面上来的——这只会助长反抗思想的传播。政府不愿看到滋生出更多的不满。

【后记】

起初只是觉得这部电影有趣亦有内核,反反复复地,一点一点地分析,愈发地着迷于那些隐喻。也怕自己或有分析不到,或有过度解读的地方,但是误读总归还是要比人云亦云强吧?

成文不足两千,却也是下了点功夫的。研究镜头语言,哲学,宗教,艺术(自知对文中提到的学派观点认识也许并不正确)不提,就连一闪而过的蝴蝶蒙太奇,也让我增长了些有关蝴蝶的品类与生活习性的知识。

女权与解构,这样两个大题目,让我写时诚惶诚恐、如芒在背,倘若丢开不写又坐立难安、如鲠在喉。我平素怠懒,宁插科打诨也不愿严肃讨论些什么,即便这样,我也会有想要发声的冲动。在运动员进行曲的旋律中(片中插曲),在昂扬激荡的情绪中,在表达欲和畏惧心的碰撞中,我文思如尿崩地写完此文,真是畅快极了。

希望籍此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两个颓废娃娃——我心目中真正的圣女。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对双胞胎玛利亚,但愿你的女孩儿们比我的更好些。

感谢你的阅读。

 4 ) 发现一首伍佰的歌,跟这个电影很契合

歌是《继续堕落》

歌词如下:

一起墮落囉!

加把勁吧 妳說 妳說 往前衝吧 妳說 妳說 沒有問題 妳說 妳說 沒有藉口 妳說 妳說 勇敢追求 妳說 妳說 愛情是幸福 妳說 忘了從前 妳說 妳說 邁向未來 妳說 妳說

妳是妳 我是我 沒有對 沒有錯 白天夜晚 各有一半的天空 繼續墮落

忘不掉吧 我說 我說 揮不去吧 我說 我說 沒有絕對 我說 我說 沒有永遠 我說 我說 拒絕承受 我說 我說 愛情是痛苦 我說 討厭從前 我說 我說 害怕未來 我說 我說

妳是妳 我是我 沒有對 沒有錯 白天夜晚 各有一半的天空 繼續墮落

中場休息!!!

我 我 我 我

ㄞˋ ㄞˋ ㄞˋ ㄞˋ

妳 妳 妳 妳

多麼輕易就說出口 怎麼知道不是胡說 愛情那只是傳說 算了過去 不用再說 算了未來 不用再說

妳是妳 我是我 沒有對 沒有錯 白天夜晚 各有一半的天空 愛與被愛 通通都不屬於我

繼續墮落

快完啦!!!!!!!

ㄠ ((((((((( THE END

 5 ) 献给精神世界一片混乱的自己


豆瓣的第一次影评,献给《野雏菊》,因为 看到了自己。

也许,因为 孤独。常常觉得这个世上没有人能真正理解谁。从人群中回到孤独的一个人的世界,就像摘下了 冰冷的铁面具 换了张 温暖的人皮 。但逃避永远无法解决问题。时间久了,一个人的时候,孤独感袭来,觉得无论是谁都无法化解心中的孤独。是有三五好友可以倾诉,即使不见面隔着手机陪你聊天也能化解短暂的空虚;是有父母可以慰问,每日关心彼此的日常生活,让你觉得被爱。可又有谁能真正化解 孤独感与被理解 这个永恒的难题?

一个人的时候,孤独袭来,我也曾想过许多疯狂的,自己从未做过的举动。一个人抛弃现有的一切去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流浪,看看这世界究竟有没有别种生活方式;一个人去ktv去夜场狂欢,甚至约一次p,去酒吧宿醉跟完全陌生的人一夜情……怎么疯狂怎么来,怎么堕落怎么想。然而,冷静下来,终究是克制住自己,做一个一贯的爸妈的好孩子,社会的好青年。直到,今天我看到了这部电影:《雏菊》
两个玛丽,就像看到了另一面的,也许永不会跨出的我自己。 回到电影————

1、关于理解、存在与被感知








影片的一开始就抛出了“没有人真正理解我们”这个问题,在中后段,因为园丁,行人的忽视发出了“为什么没有人注意我们”的疑问,接着,在浴缸里泡牛奶浴时,又产生“你用什么来证明你的存在——什么也没有”的讨论。
两次将“象征圣女光环的花圈扔向水面”的细节,表达了:“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注意+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自己的存在”&“世界在变的越来越糟”——“我们尽情堕落狂欢吧”!(片中的“堕落程度”也是递进的)
在很小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因为怎样做别人会更加注意到我而改变自己的举动。长大后,我们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知道了很多事情的另一面。是的,你一直以来都很优秀,你所拥有的成功吸引力一部分“别人”的注意,你有优异的成绩正当的职业、稳定的收入,一切看起来都很好。可是,有谁真正理解你,关心你真正的内心世界,即使父母?有什么可以真正证明你的存在,你的工作,你的家庭,你所拥有的一切,比如金钱、外表、魅力?都不能。世界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停止运转。你的工作不会,家人不会,朋友更不会。也许有悲伤,有短暂的暂停消沉,可别人过得,选择的,终究都是他自己的人生,实际上,一切都与你无关。你所有的,只有你,一个,你自己都无法真正理解的你。

2、关于所谓“爱情”
<图片10>
<图片11>
<图片12>
<图片13>
你觉得什么是“爱情”?
单纯的、不是因为血缘关系的两个人之间的相互吸引,不论性别。
因为荷尔蒙,因为动情激素,因为基因,因为性,因为渴望被关注被理解被接纳。
其实这就回到了第一点。
我们为什么需要爱?在一开始,是激素,“性”的吸引,动物的天性。再后来,是作为一个人情感、内在的需求——因为我们在这世上一直寻求的,其实就是被关注、被理解、被感知。
但激素会随着时间消退。被另一个人真正理解根本无解。
有时候,一个人,跟自己相处多了的时候,我发现,连我自己对自己都不感兴趣了。所以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激情会消散。自己陪自己久了都会累,又怎能怪另一个人,长期一起审美疲劳?
所谓陪伴到最后的,有爱,更是一种修炼吧。

3、你有感觉过,“你不是你”吗
你做过“坏事”吗?———我做过。不止一次。
<图片14>
<图片15>
<图片16>
<图片17>
<图片18>
<图片19>
我记得张爱玲在一篇散文里写过“中国人是喜欢犯法的,妙在漫无目的的。指示牌上标明了正在施工,此路不通,也非得要撞到南墙才肯回头”。我喜欢“妙在漫无目的”六个字。
我就是这样一个中国人。
我做过大大小小很多错事,很多,最终被原谅。
我只记得,有一种感受:当案发时,你站在“审犯厅”里头,当一群人围着你的时候,会突然灵魂出窍,感觉消失,觉得一切就像是一场梦,而“你不是你自己”。
这也许是种有效的心理保护,没有研究过这方面心理学,但对我而言,偶尔做坏事的感觉就像是“我不是我,在体验另一个我”。这些坏事也许都是很小很小的事,小到有的不能被称作是坏事,然而,我在心里,却还始终保有着“做坏事”的激情。
就仿佛在利用另一个我,在体验不同的人生。

杨丽萍说,人有三种,生命的享受者,旁观者和体验者。她自己是旁观者,而我,应当属于体验者吧。总是渴望尝试不同的可能,了解不同的人生;好奇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职业,不同的人所拥有的生活状态,想知道怎样才是生活最好的选择。

内心感受大于一切。做过错事,犯过傻。想得到的太多,能拥有的太少。

看看这部电影,也许你会更加理解自己也原谅自己。



















 6 ) 存在与虚无/破坏与文明

存于【菲斯克尼的嘲弄】公众号

在发动的齿轮与轰鸣的战火的画面重复交替之后,两个肢体像木偶一样的比基尼少女正坐在木制背景墙下,她们的动作伴随着木门开合的“咯吱”声——这正呼应了金发少女说的话:“我想要做一个处女/洋娃娃。”她们对话中的“panna”在捷克语中有歧义,既意味着处女,也意味着洋娃娃。(Cheryl Stephenson, 2018)黑发少女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堕落了。”于是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滤镜快速转换下,属于堕落世界中的她们达成了要一起堕落的共识。她们在餐厅约会年老的男人,忽视餐厅礼仪、狼吞虎咽,最后一次次地把约会过的不同男人送上火车。她们在舞厅用更夸张的肢体行动与舞者“比赛”,在顾客头上吐着泡泡。黑发少女认为必须想点更好玩的事。金发少女褪去衣物用蝴蝶标本遮挡胸部和下体,引诱着男人,然而她却只想询问果酱的下落。她忽视着男人的求爱电话,在唱诗般的背景音乐下,两人烧着房间里垂落的纸条,像默剧演员一样,浮夸地在床上表演着吃。她问:“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说爱,而不是用鸡蛋代替。”

然而,当少女们落到郊外时,再多的恶作剧也无法使得勤劳的园丁与自行车上的工人们注意到她们。金发少女说着:“我觉得我们会消失在稀薄的空气里。”于是她们回到房间里,(在剪辑师的帮助下)用剪刀剪碎身体。她们潜入无人的盛宴,恣意浪费与破坏一切。当吊灯上的她们被画面投入河里,在她们呼救的同时,伴随着生硬的打字机的声音,屏幕弹出了:“这是他们唯一的结束方式”,“有任何方式可以拯救这些恶毒的行为吗”。于是,不再“堕落”的女孩们呢喃着“如果我们听话,如果我们工作,我们会很高兴”,清扫了盛宴的“废墟”。吊灯朝她们的身体落下,画面复归于电影开端的战争影像。


电影的故事起始于少女们的对话“世界上的一切都堕落了”。面对如此强大的“虚无”,她们选择以一种共同变坏的方式来对抗虚无。她们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映射出欧洲战后最为流行的哲学思潮——存在主义。这一思潮专注于研究人的境况、情感、责任与自由,被认为源于德国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作品《畏惧与战栗》(194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研究的中心便由法国存在主义学者让-保罗·萨特从德国转移到了法国。根据萨特存在主义的观点:世界是荒谬的,生活是痛苦的。当人们来到这个世界,面对外界的混乱与荒诞时,他们感到无助和拘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似乎人类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他们只能对自己和外界感到恶心与呕吐,却并不能改变这种痛苦的结局。

在影片中,少女们破坏社会礼仪、欺骗并且玩弄感情、不停地浪费与吞咽食物。在《存在主义就是一种人道主义》(2012)中,萨特认为人类有自己的权利,也就是说,人们可以用独立的意志做出绝对自由的决定和行动,并用这些来界定自己的本质。混乱、粗俗、冷漠,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蔑视虚伪、挣脱规则、以实现所谓的对虚无的反抗。然而,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恶作剧在她们的自由选择下,构成了当下的她们本身。正如《存在与虚无》(2014)一书中,萨特强调了拒绝所产生的虚无。当人们拒绝自己时,他不再拥有自己的感觉。也就是说,否定剥夺了人们的存在感。自我本质在女孩们拒绝外界的过程中被消解了,她们开始怀疑自己的存在,因此金发少女说道:“我想知道为什么园丁没有理会我们,至少他可以赶我们走的……你知道我害怕什么吗?他根本看不到我们。”

存在的焦虑引起一场更为盛大的狂欢,于是电影在一场无人的盛宴中达到高潮,她们的双手蹂躏珍馐、双脚在佳肴上起舞。然而否认虚无便是否认自己存在本身。

这种反抗容易让人想到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在对人类文明进行阐述的过程中,与存在主义的个体自由选择所不同的是,弗洛伊德从宏观角度出发,消解了个体,认为个体自主的人格不过是人类一般压抑的僵硬表现,而人格是漫长的历史过程的最终产物。史前冲动与行为记忆随着人类种群的繁衍萦绕在人类的文明之中。而俄狄浦斯情结正是人类文明的遗传基因之一。不满的儿子通过杀死创立秩序的父亲/暴君,却变为新一代的父亲/暴君。在《雏菊》中,两个少女出于对堕落社会不认同,选择通过否认的方式抛弃这样的社会。不过,一系列愈演愈烈的恶作剧显示,这些局外人,在对现有秩序的蔑视和拒绝的过程中,破坏了现有秩序,起先作为反抗主体的少女们对社会客体的否认,使得少女成为了她们一开始要反抗的客体,自己成为了自己原先反抗的理由,即“堕落”。

希蒂洛娃在评论这部影片时,曾给出过她的观点,她并不认同两个女孩的“极具美感”的破坏行为:“这是关于人类毁灭事物的能力,同时这能力的背面是创造力。”《雏菊》中的年轻女孩在决定变得和世界一样堕落,但她们犯下的“破坏性行为”时相当天真的、幼稚的。他们的说话和举止像木偶一样。(Jan Čulík, 2018)戏谑的过程反而反映出生活的严肃性。她们疯癫一般的行为为理性、道德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反面例子。面对真实生活的枯燥、礼仪的繁杂、爱情的虚伪,雏菊们的评价是:这样糟糕的生活。电影预想了一个新的可能性——放纵虚无、无规则、无道德的可能性。然而在结尾,河中付出代价的两个少女求救着:“我们再也不想堕落了”,伴随着打字机冷漠又有力的声音,字幕升起“这是他们唯一的结束方式”,“有任何方式可以拯救这些恶毒的行为吗”,“我们会给他们第二次机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于是她们听话地收拾残局,打扫宴会。不过,清扫完毕时:

黑发女孩:“这是一个游戏吗?”

金发女孩:“不是。”

黑发女孩露出难过的神情。

金发女孩:“我们很高兴。”

黑发女孩:“但这并不重要。”

摇摇欲坠的吊灯即将落在她们的身上,而故事到这就停了。不再堕落也无法弥补过去,把弥补当作一个新的游戏,便也不算新的结局。捷克意识形态部曾评价《雏菊》说:“隐喻式的语言和寓言为模糊的解释留下了空间。”在尝试阐释的过程中,少女们表现出固有的破坏本能,而战争则正是人类最高级的暴力形式。以此隐喻:恶作剧行为是战争意识在个体身上的微观征兆。显而易见的是,不论是影像中所展现出的恶作剧行为,还是这种出现在片头片尾中被隐喻的战争,它们并无弥补的可能,即“第二次机会”。


捷克的木偶手工艺发达,许多捷克电影人会将木偶戏剧元素融入电影。《雏菊》的主角和木偶剧院之间在电影的开场就已建立起了牢固的联系。幕布在一个粗糙的舞台上打开,两个人物坐在一个木制的背景下,没有完整的着装,只穿着比基尼。(Cheryl Stephenson, 2018)电影开场时,角色机械僵硬的肢体动作伴随着木门开合的“咯吱”声,这一行为模式配上金发少女的话:“我想做一个洋娃娃”,明显地表现出了她们的木偶身份,她们在公共场所(餐厅,舞厅)表演,在后台(化妆间)挑选衣裳、化妆。此外,电影开场时黑发少女给金发少女一个耳光,让其进入“现实”世界(舞台)。然而这种不可思议的行为与不协调的情节,正如注重观众反应的木偶戏剧一般,在审美体验上拉开了观众/主体与角色/客体之间的距离,由此不至于让观众因为厌恶少女们的行为而批判这部电影。“不真实”的处理,相当于过滤去了观众的情感代入,从而去除了观影过程中常见的主角认同。缺失了某种现存的标准(自身的真实世界),并且拉长了评价的过程使得观众无法联系、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在这种陌生体验的过程中,只得凝神关注着客体的行为动作。这些对木偶和木偶戏的视觉暗示不仅为电影建立了一种美学,而且还建立了一个散漫的领域,在那里主角不仅为电影的观众表演,而且为电影中的观众表演。(Cheryl Stephenson, 2018)

电影的先锋不仅体现在角色的木偶化上。从整体结构来看,频繁的跳切打碎了故事的空间结构,整部电影变成了拼贴影像。在这里,时间好像超现实绘画中融化的时钟一样,消失了。只有当少女们用手去拨墙上的挂钟和背景中时不时的“滴答”声,才能确定时间的存在。与传统的叙事不同的是,破碎的时间与空间还原了梦境与幻想的非理性秩序结构,它重构了一个新的“现实”。在《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中,伊芙特·皮洛认为:“电影思维求助于自由的思维和遗觉形象的重现,把图像性和非图像性的表现方式、动作性和情感性的表现方式结合在一起。不遵循那种形成抽象判断和掌握概念真值的思维法则,按照自己的扩散性体系创造出支配思想展现过程的法则。”影片场景中的抽象拼接形式,复现了混乱、原始的图像思维,创造了诗性语言。她与编辑们合作,专门创作复杂的拼贴画,专注于图案和个别镜头的意义之间隐藏的相互关系。(Jan Čulík, 2018)从影片细节来看,希蒂洛娃安置了植物、蝴蝶标本、墙壁上的联系方式涂鸦、门锁的万花筒式快速特写帧,揭示场景位置、连接转换下一场景、暗示人物心理。当她们在郊外(远离了观众的舞台空间)疑惑为什么没有人意识到她们的存在时,闪现着一系列快速的门锁镜头,这一镜头正暗示了少女在拒绝外界从而被世界拒绝的现况。

“尽管地下电影在不断努力着,但我们还不习惯速度、加速的节奏、突然的突变、跳跃剪辑和所有与特技摄影有关的一切。我们仍然缺乏光学技巧的训练。”(Claire Clouzot, 1968)结合了波普艺术的《雏菊》,极具先锋性与前卫性,这使得影片又“拼贴”上了波普艺术的内涵。大量复制的特写镜头、光学技巧下变换着的彩色滤镜,放大了时间转瞬即逝与享乐主义气息。而这正呼应了影片内容对现代社会中存在与虚无、破坏与文明的讨论。

 短评

导演显得太聪明,演员显得太蠢,会让电影蠢得或者聪明得使人难以忍受。这是各地所谓新浪潮最大的弊端——不够谦虚。

8分钟前
  • 孔迩
  • 还行

最喜欢的两个镜头是阉割的暗示和互相将对方剪成碎片,结尾她们俩在水中抱着柱子(阳具的隐喻)呼救徒劳地试图重新回归秩序,精神生活混乱的夜里看这片令人感觉悲哀。ps一种斯拉夫语言居然被讲得这么嗲(但是做作的天真和娇嗲也是挑衅姿态的一种)

11分钟前
  • 兔狲啊
  • 推荐

半夜很困的时候看的,本来以为肯定会看睡着,结果越看越清醒,真是很绚的片子。献给那些精神世界极度混乱的人,呵呵。就是那俩女的不停吃东西,半夜饿得我啊……

14分钟前
  • 小老鼠
  • 推荐

跟《水牛城》一样,这部也让我有疯狂截图的欲望,每一帧都想收藏。

16分钟前
  • 力荐

超现实的杰作,各种实验手段,在角色上,俨然女版狂人比埃罗。印象中这片被审查机构加以罪名为浪费食物。

2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片尾说这部电影献给精神生活一团糟的人们,简直深得我心,五星力荐的神经病片

25分钟前
  • 女巫
  • 力荐

感觉先行,大道自解。逻辑、故事皆不重要,“好玩”才要紧。两个不良二逼欢脱少女,用极其轻浮且放浪的方式,破坏、摧毁、消解、挪揄社会的规制。什么理由?没有。说不出来。不要这么严肃。想起《局外人》,她们是捷克的「局外人」,用身体欢娱道德,以堕落寻求快感。女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隐喻说有也行,却比较牵强附会。导演仅是想拍一群精神混乱的人,她们正好是女孩。虽然没有逻辑和故事可言,我还蛮喜欢的,可能我内里也有这种邪恶之花吧。

26分钟前
  • 常月琴(喜偷乐
  • 推荐

看得我整个人都精神混乱了...呵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捷克影史十五佳NO.13

2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很差

玩得很过瘾,几乎不讲任何逻辑道理,布景滤镜艳丽色彩自由变换,让人目瞪口呆。人物不开口还算可爱,说话一秒智障。但是!这对姐妹不就是pop team epic吗!!!结尾扔蛋糕处还出现了名台词!!!

31分钟前
  • Lycidas
  • 还行

捷克新浪潮代表作,不羁而放纵,漫溢着毁灭、破坏、亵渎与解构之力。1.大量的碎片拼贴(不论是叙事形式还是内容元素,如室内墙上的拼贴画)和高速剪辑,不时插入的密集同主题照片快剪或单镜头内的照片堆叠。2.两种对传统电影空间的破坏游戏:匹配剪辑(动作或视线)时骤然变换空间,打破连贯性;同镜头或同空间内变换不同滤镜(同戈达尔)。3.炫彩特效镜头:飞驰火车后的铁轨。4.在两位堕落少女恶作剧或捣乱时搭配古典圣洁之乐,颠覆道德与宗教。5.首尾的战争(空袭、爆炸、核弹)镜头为全片定调和点题——集体性的、甚或全人类的恶与破坏欲。6.剪刀是重要意象,先是随意将香蕉、鸡蛋等事物剪成片,直至将双方身体剪碎-拼贴。7.高潮的宴会偷吃、脚踩及互扔食物场景易引起生理不适。8.点燃悬挂纸带,以蝴蝶标本遮体,捆绑报纸衣。(9.0/10)

3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电影本体层面上的一种暴力美学和破坏欲,动作的韵律令人想到某种基顿式的机械感和卡通感,结尾甚至还耍起了特技,非常可爱;友邻说影响了里维特,确实哈,不过感觉里维特吸收了这片里的最精华最纯粹的地方,尤其体现在《席琳和朱莉出航记》中。

41分钟前
  • TWY
  • 推荐

9/10。神作!剪辑碉堡,画外音碉堡,仿默片云云,视觉系流光溢彩,趁着青春干尽各种疯狂事,表现无政府主义必死。心想导演绝对是个逗逼,片尾字幕打出来时笑得前仰后合了。。。大致看了下豆瓣短评后怒打五星!谁说电影一定需要故事的?人家形式主义者肆无忌惮玩地玩结构、直捧电影阐释理论照样牛!!!

43分钟前
  • 火娃
  • 力荐

10/31/16课上重看,这也许是最好的新浪潮电影之一,由于多数桥段中的社会主义隐喻与讽刺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其内容并非重点,重要的地方是它是对电影作为一种视觉媒介的检视,突破电影依赖于格式化戏剧故事的限制,通过主题上相关联的镜头语言与视觉元素来构建其属于自己的独特叙事。

44分钟前
  • JoshuaLi
  • 力荐

Collage.既然世界这么坏,我为什么不能坏。无论是浪费食物还是鄙视男性,恣意妄为的背后,不知是自由意志的骄傲,是掩饰不住的空虚,还是证实自己的存在,或就是精神混乱的展现。有几段还是颇为精彩的,两个女孩在餐厅和沙发上的对称/不对称构图,火车的超现实色彩,被剪刀解构的人,电梯小口中的窥伺,餐桌上的时装秀,破坏囤积的美食以及报纸裹身吊灯坠落的隐喻,还有奇特的音效。1960年代的东欧能有如此尺度,令人吃惊。

46分钟前
  • 叶洲
  • 推荐

捷克斯洛伐克,1966年两个17岁女孩肆意妄为践踏食物,勾引老男人,表达自私敏感女性的深层愿望,和与现实的矛盾,此表现为这个社会被异化的一切使得人类感到远离、恐慌跟空虚的,人制定的规则、道德、政治、工业革命带来的一切都是与人的本身相背离的事物,感谢邹一,D姐

47分钟前
  • 带头大叔
  • 很差

8.6;贪新鲜有如娃娃爱天下/浪费他直到花花地球全摘下

49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瞪着眼睛很仔细地看完了,并没有get到笑点,但是因为姑娘可爱服装新潮,觉得还算悦目(虽然她俩真的糟蹋了很多食物)。大概长得好看的人连发神经都有特权吧。虽然电影看不明白,但是大宸短评好好笑😂 房间如此邋遢的情况下她俩的裙子没有褶,脸上粉很完整,假睫毛也形态完美… 学习了💅

50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看的人头疼,前半个小时还能有耐心把牛逼的摄影截下来,到了后半个小时就真是...... 跟雏菊沾边的东西果然正常人不能理解,两个傻逼少女的声音快要穿破我的头颅了。看的时候不禁在想我那位黑白色盲的同学看这片会不会控制不住骂爹

51分钟前
  • 森暮
  • 还行

完全先锋派手法拍成的“剧情长片”,却难于纳入先锋派的谱系(这儿有个大弯子要绕哎),这片儿搁在60年简直潮爆了~

54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通过两个恶作剧少女的破坏行为来批判战争,高级的隐喻。许多电影是情节的有趣,但本作是作为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有趣,拼贴式的剪辑,大胆的色彩,非常理的音效,充满律动的节奏。结局先以明快的氛围让观众共享破坏的快感,再以复原这一行为让我们痛感暴力的徒劳虚无与讽刺,脱离剧情、直接操纵情感。

55分钟前
  • 防寒对策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