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道上的家

日本剧日本2019

主演:柴崎幸,水野美纪,伊藤步,真岛秀和,田边诚一,松本笑花,风吹淳,光石研,高畑淳子,佐藤惠,倍赏美津子,樱井由纪,西田尚美,长谷川稀世,洼冢俊介,松泽匠,玄理,酒井美纪,利重刚,泷泽沙织

导演:森垣侑大

 剧照

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1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2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3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4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5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6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13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14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15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16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17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18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19坡道上的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8:49

详细剧情

里莎子(柴崎幸 饰)和大部分同龄的女人一样,是一位非常平凡的家庭主妇,她的生活几乎被丈夫阳一郎(田边诚一 饰)和女儿文香(松本笑花 饰)填满了。最近,文香似乎到了叛逆期,总是会无缘预估的发脾气,这让里莎子感到非常的头疼,虽然她的母性的本能抑制着情绪,但还是有偶尔失控的时候。   某日,里莎子接到了通知,她被选为了国民参议院候补,需要每日出席庭审,虽然里莎子不情不愿,但国民的义务无法推脱。被告人是一位名叫安藤水穗(伊藤步 饰)的女子,她被控告杀死了自己的孩子。“究竟是怎样的女人会对自己的亲生骨肉痛下杀手”,怀揣着这样的疑问,同样身为母亲的里莎子开始一步一步的探寻水穗的内心。

 长篇影评

 1 ) 5.20 撑不下去就逃吧

中午看了《坡道上的家》第一集,整个片子的色调整体氛围都显得很压抑,可能因为剧情的引子是“一个母亲杀死了自己8个月大的孩子”,这个事件让人看剧时都带着沉重。

一个妻子为什么会杀死自己8个月大的孩子,连一个有3岁女儿的山咲里沙子都无法理解,就更别提没生过孩子的其他人。正如另外一个不孕不育的女陪审员所说,她觉得“杀死自己的孩子根本不可原谅,两夫妻根本都该去坐牢”。

剧中最初在游乐场所的那一幕,山咲里沙子感叹到“果然还是男孩子更让人费心些呀”。真实情况是,每个孩子都很不一样,有的孩子就是高需求,就是脾气急且爆照,就是很难安抚。

当一个很难搞的孩子降临了,但是身边的丈夫并不体贴,也不帮忙,一周5天白天不在家甚至晚上也不回家,还觉得自己周末2天帮忙带孩子已经是天大的恩德。责怪老婆没有责任感,不会带孩子,并且埋怨她“别人都行,为什么就你不行”?

不仅如此,他带着“要帮忙的老婆的心情(借口)”去跟自己大学时期的女朋友咨询自己家里的“育儿问题”,并带着他自以为正确的育儿方式去审视自己的老婆。

因为治疗不孕终于怀上宝宝了,可是没有母乳,孩子更难带,夜间喂养难度增加100倍。她带孩子去体检时,其实宝宝发育正常(按丈夫咨询医生的话),但是她认为宝宝发育迟缓,她可能因为自己没有母乳心里很愧疚。丈夫责难,再加上她看到别人的宝宝确实很乖,她对自己产生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好,是不是自己的养育方式有问题,是不是自己真的不行。

她焦虑宝宝养的不好,又不知道怎么解决(也有可能很难解决,办法就是熬过这段时期),同时一个人带娃身心疲惫,“丧偶式育儿”也就算了,指责和厌烦一点也不落下,同时还有出轨的迹象。此时不疯更待何时?

母亲也是一个人啊,求问如何长期承受这样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和精神摧毁?她大概已经对家庭绝望,对育儿束手无策了。

我们活到生孩子的年龄了,本身个体差异很大,想法更是不甚相同。在育儿观念上,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才是绝对正确的。母亲的想法,父亲的想法,其他家庭成员的想法,假如没有只听一个人的,当遇到冲突时,往往需要说服多方,对方坚持己见就会产生争吵。

宝宝养的稍微有点不好(比如发育迟缓、比如生病等),最焦虑的是母亲,而最让人无力的是,其他家庭成员并不听你的,甚至埋怨你。老一辈人观念旧习且带着地方特色的习惯,而父亲往往并不主动学习育儿知识,单单听别人说,或者自以为,而且对对方育儿要求完美。

正如山咲里沙子的丈夫,他认为把孩子抛在半路上自己却躲起来这样的行为很过分很不应该,即使母亲解释了是因为孩子耍赖想离开一点让她自己安静,丈夫也并不认同和理解并且责怪她。他无法理解抱一下孩子怎么了,为什么要丢下她,在路边多危险,万一被拐卖了呢。

他没有想过一味的满足孩子的无理取闹,孩子会越来越无理霸道。他也大概觉得,即使超出母亲身体极限了,也该满足孩子的需求。

建议所有“孩子的父亲”都该看看这部剧,他们的想法都是理所当然的,从没有反思过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是否真的是正确的,也可以检测下自己到底有没有在压迫自己的老婆。


看完第三集观后感,以及献给今天的520

今天中午看了《坡道上的家》第三集,看完觉得闷闷的,很不适合今天这个举国领证的日子。今天在朋友圈晒领证的我都默默点赞了,真诚的希望领证的大家能在未来的日子里一直记得当初的甜。

未来的生活肯定很多琐碎和争吵的,甚至会“看透”这个男人、婚姻、整个世界,甚至觉得生活很绝望,某些时刻很想分分钟离婚掉,都是常事,不要太惊讶和放在心上。

每个家庭的令人痛苦的点有些不一样。就像这部日剧,女法官在乎自己的工作却总是不得不为了孩子妥协;里沙子在家里总是被轻视被语言暴力;不孕的女领导面对来自外界的眼光;因为家庭经济一直抱怨的妻子和出轨的丈夫;因为育儿所带来一系列痛苦的最后杀死女儿的绝望母亲。

她们在面对的无非就是以下几点:1.育儿困难,无人帮忙,且有人帮倒忙。2.公婆介入小家庭,致使夫妻不合。3.迎合“一般而言”的所谓大多数的人想法和生活(舆论和社会压力)。4.家庭经济无法满足期望值。

在婚姻中,多少都会遇到以上这些问题,侧重点不同,严重程度不同。而解决办法大概就是多沟通,改变自己的心态或者能够改变对方当然好。然而,很多事情,是无解的,无能为力绝望的。

如果实在撑不下去了,就逃吧。抛弃掉令你痛苦的人和事,远走高飞,退一步海阔天空。

首先,你要能撑下去。其次,才有其他可能性。

 2 ) 这剧真得很震撼了

被这部剧震慑了。

虽然听上去不可思议+耸人听闻,但近几年日本常有类似的真实事件发生:

· 2017年,日本女性松子因不能忍受独自照顾三个孩子的巨大压力,将自己的次子摔死。

· 今年的6月13日,日本女性伊藤纪子因无法阻止孩子哭闹,将仅3个月大的孩子砸死。

这可能只是报道出来的,据说类似的事件日本并不少见。


这部剧一开始吸引我的并不是题材,是女主角柴崎幸,柴姐真的好美鸭

结果看了一集就被吓呆。柴姐饰演的女主角是位标准的日本主妇,平日里忙于家务、照顾丈夫和女儿的起居,基本没有自己的闲暇时间。

日子若是一直这么过,估计也就“平平淡淡才是真”了。结果柴姐被选中成为法庭的替补陪审员,旁听的案件正是咱们开头提到的:一位初为人母的妈妈亲手将女儿淹死在浴缸里。

随着庭审调查的深入,我们的女主角开始对嫌疑人、对案件、甚至对自己的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怀疑。

这部剧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故事并没有围绕着嫌疑人展开,而把镜头对准了旁听案件的陪审员。毕竟只有嫌疑人自己才最明白自己犯罪的原因,旁观者永远不可能100%还原案发现场和嫌疑人的心理。所以不如直接将旁观者作为故事发展的重心。

再者,各位证人的说辞各不相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能得到的信息和剧中的陪审员是一样的。

所以柴姐的角色就至关重要了,她才能带我们走进事情的真相。


01家庭主妇

其实咱们很难对剧中日本女性的遭遇感同身受。

剧中的家庭主妇们对孩子的关心超乎寻常,对家务事的重视程度是咱们的好几倍,而且她们的丈夫都不愿意分担家务,更别说照顾孩子了。

我采访了常居日本的闺蜜,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坡道上的家》里的事件虽比较极端,但描述的日本家庭却非常真实。

首先大部分日本人结婚后还是希望女性能够照顾好家庭,很多传统的日本男性也不会帮妻子分担,尤其”照顾孩子“被认为是母亲的责任。这也是剧中惨案发生的前提。

因为所有人都觉得嫌疑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把孩子和家庭放在第一位,所以才有了后来老公的不理解不帮助和婆婆的指责。

第二,日本人民非常在乎别人的眼光,也非常怕给别人添麻烦。如果你在日本的公交车或地铁上看见老人,一般情况是不需要让座的,除非你占用了“特殊专座”。因为他们第一不愿意被当成年迈的人,第二不想给你添麻烦。

因此,如果一位新妈妈照顾不好孩子,她会首先谴责自己。日本也没有什么金牌月嫂,保育院排队一万年,再加上丈夫不帮忙,心理压力激增,很容易就产后抑郁了。

第三,日本的老人不会主动帮忙带孙子(女),不像咱们四个老人愿意无条件、全心全意地带孙子,日本上一辈的家庭和子女的家庭相对独立,道理同上。

比如剧中嫌疑人的婆婆,因为儿子向她求助,她才去帮忙带孙子,也因此对嫌疑人大加指责。


02女主角的转变

柴姐的角色一开始性格软糯,每次陪审团讨论时都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偶尔说一两句被反驳了,马上紧张地道歉:“对不起我的想法不太成熟给大家添麻烦了。”

她在丈夫面前也没有自信,每每发生争执都会以丈夫的强势+她的沉默收场。丈夫虽没说过激的言辞,但态度大多是敷衍与轻视。比如因为参加陪审团,柴姐做晚饭的时间被大大压缩了,口感肯定不如以前。丈夫看似轻描淡写地说:“应付不来就不要勉强了”,实则是让她赶紧退出陪审团,把心思收回来。

但随着案情的发展,女主角愈发觉得嫌疑人有外人不知道的苦衷:因为案情中越来越多的和她自己的生活简直如出一辙。比如每个人都觉得女主角必须让家庭和孩子尽善尽美,比如老公不相信她教育孩子的方式,比如婆婆认为她做的饭不好吃、没能尽到做妻子的责任。

甚至某天晚饭她多喝了一罐啤酒,丈夫就加以阻拦:“你以前可从来不喝这么多,你会酒精中毒的快别喝了!”(MDZZ)

女主角的自我意识随时庭审的深入开始觉醒了。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婚后被丈夫和孩子占据了所有的生活,以及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负面影响。

通过与嫌疑人相似的生活经历,女主角逐渐理解了嫌疑人“弑子”的行为,她还鼓起勇气在最后的评审员讨论会中发表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03为什么弑子

虽然日本人关于婚姻、家庭的观念与咱们不同,但生孩子养孩子需要面临的困难是相同的。至少,精力、财力、心理承受能力缺一不可。

剧中,嫌疑人和女主角在育儿时遇到了各种困难却无处倾诉,长期积压的委屈到最后就会爆发出巨大的伤害力。如果丈夫和家人能在育儿时给予更多的关怀,惨剧说不定就不会发生。

当然,每个人的承受力不同,有的女性忍忍就过去了,有的女性反而越挫越勇迎难而上,而有的女性可能就和剧中的角色一样,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所以这部剧除了讨论嫌疑人弑子的行为性质,更主要的核心是希望日本社会给予女性更多的体谅与关心。

说不到女权那么远,毕竟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差异很大。但在家庭、生育后代这些问题上,全世界都是一样的,家人之间需要互相体谅。

比如剧中嫌疑人的婆婆,在法庭上说嫌疑人所谓的”精神衰弱“是骗人的。这话就非常失德了,因为很多新妈妈都会被”产后抑郁“所困扰,或重或轻。你没有相同的经历不代表别人也不会有。


最后,这部剧和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没有任何关系,别被别人偏激的观念带跑偏了。

毕竟你的生活是由你自己的判断选择的,这倒是剧中探讨的主题之一呢~

END

咕噜电影

 3 ) 我痛恨这样的人

其实不仅是里沙子和水穗的影子重合了,在东亚大部分女性都与水穗和里沙子的影子重合了,她们从来没有要求丈夫能够完美地兼顾工作和育儿,只是卑微地希望丈夫能够在工作之余帮忙照看一下孩子。

也许在世俗的社会里,女性当全职主妇是很轻松的,男性在外工作养家糊口才是最难的。但是,“全职主妇”难道不也是一种与“全职工作”难度相当的工种吗?而且“全职主妇”每天所需的工作时间更长,也不会受到有关部门诸如“每日最长工作时间”、“每月最低工资”的保障。

在初期育儿阶段,真是与剧中引用的句子一模一样:年轻母亲之于婴幼儿,有如没有任何人生经验的女子之于猛兽。

虽然我并没有照顾婴幼儿的经验,但是想起我小时候胡搅蛮缠的模样,我只觉得十分对不起母亲。当时的我并不能理解为什么妈妈会说“我恨不得把你塞回肚子去”、“被你气到肠子断了还得接回去”这种话,看完这部剧后我懂了。我亏欠妈妈太多了,我补偿不起妈妈独自为了养育我而牺牲的青春年华,我弥补不了我千百次、千万次为了气妈妈而犯下的任性与错误。

我也不是只有妈妈这一个亲人。在我年幼时爸爸曾极其勉为其难地答应妈妈帮忙照顾我一个中午,两个小时。彼时我正处于挑食阶段,吃一顿饭需要妈妈端着饭碗一口一口哄着喂,只有在电视播放着动画片的时候才会安静一会儿。那个中午,爸爸笨拙地学着妈妈给我喂饭的模样,舀了一勺饭,胡乱地塞我嘴里,却没有料到那口饭对我来说那么烫,见我一口吐出来,爸爸就生气了,追着我满屋跑,扬言要是我不愿意吃饭,绝对会把我塞进马桶里。最后他真的把我拎起来,要把我倒悬着往马桶里塞。我大声地哭着、喊着“我不敢了”,爷爷奶奶没有一个人来帮忙劝我爸爸。最后妈妈赶回来了,急忙抱住我,给我擦了眼泪,从桌子上端起饭碗,用小勺子晾凉米饭喂我,耐心地给我讲现编的故事,哄我吃饭。

谁不是第一次做孩子的爸妈呢?直男癌们哪来的勇气说养育孩子只是妈妈们的责任,哪来的勇气说自己绝对无法学会养育孩子,只有孩子的妈妈才能学会呢?哪来的勇气在每月给妻子拮据的生活费的时候,大言不惭地说“你出去工作就是给我丢面子”这种话?哪来的勇气在妻子挣得比自己多,并且能够做到同时独立支付孩子的生活费和学杂费的情况下,仍然千方百计要求妻子回归家庭做回全职主妇呢?

作为夫妻,本应该互相支持着对方去追求梦想,彼此成为更美好的人,却在家庭分工上成为了奴隶主和奴隶。

“害怕你以你的爱的方式,去爱文香。”

 4 ) 活成“普通人”,竟花光所有运气

剧透警告,剧透警告,剧透警告!

最近这部剧,很多日剧号,母婴号都有写过,聚焦丧偶式育儿,新手妈妈的情绪焦虑,在原生家庭和丈夫的家庭中,不断被挤压的无助等....

都说这部剧,想结婚的看完分手,想生孩的看完丁克。

真的这样吗?我觉得这部剧只是把现实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烦恼,聚焦到一个人身上,放大来体现而已。

1. 父母的期望

催婚、催生、催二孩,父母的期望只是这些吗?

很多时候,他们有更多更细致的要求,隐藏在生活的每一句话中,潜移默化等你发现和满足。

旅行结婚?提前同居? 我怎么和亲戚朋友交代?这张老脸往哪搁?

婚后不买房,一辈子租房?

就算老家没什么钱,不能帮你们多少,你们也要努力买房啊,不然租房怎么生活?买的话至少要两房一厅吧,不然生了孩子怎么办?

老公不赚钱,生了孩子还要你去打拼?太不成样子了,女人就应该以家庭为重,就应该照顾孩子,把赚钱留给男人吧。 父母帮你把整个人生剧本都写好了,问题是:

我又不是个演员,怎么按你的剧本演一生?

父母的期望,很多人一辈子难以冲破。从婴儿起比赛谁先开口说话,谁爬的快,到学习成绩,到工作,到生娃,父母多多少少有自己的期待,初衷都是好的,但是很多时候沟通不当,这种好的初衷会演变为看不见的雾,重重环绕在周围,令人睁不开眼,无法呼吸,无法述说。

一说,别人就能大条道理地教训你:那么不懂事,不懂体谅父母。他们是为你好。

父母和孩子,学习独立,学习分离,是双方一辈子的功课,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努力才能做到,特别是“养儿一百天,长忧九十九”的东方家庭。

2. 婆家的期望

从孩子出生一刻起,孩子吃什么,说什么,发育进度,怎么教育,少不免会和公婆有冲突,不止是对孩子的,更是对新手妈妈的行为准则。

婆婆一旦使用降维打击,你根本无处可避,轻松就能用她对儿子的养育经验,在实战上吊打你。

↓↓在喂养上↓↓

↓↓在教育上↓↓

↓↓在工作上↓↓

↓↓在婚姻关系上↓↓

婆婆经历过的难,你凭什么就忍不了了?

每个女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俗话说,媳妇熬成婆,做婆婆之后,儿子什么都听你,之后就轻松了,你就是这个大家庭的真正女主人了!

自己做不到的事,婆婆能做到。

老公仿佛是婆婆的,自己只是这个家的“外人”。

远远看去,他们真像普通的一家三口啊。

很多小家庭出于经济和各种因素考虑,让老人帮忙带孩子,但是却难应对婆媳关系。

别说婆媳,我和自己的亲爸妈,还不能好好说话呢!

我也提不出什么办法,但是既然要享受老人帮忙带来的便利,就要承受随之而来的问题,学习表达和沟通,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相处模式。这个时候,老公的角色很重要。

你可能要问了,老公在干嘛呢?呵呵,他可要出场了。

3. 老公的期望

下班回家,他很累要在沙发歇息。孩子太吵了麻烦抱远一些。

实在不行,我出去外面过夜也行,反正我妈也批准了,我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不睡个好觉怎么行?

(我:喵喵喵?没家里那个蓬头垢面的带娃女人,你的家哪来?)

老婆工作能力也不是很行,赚钱可就不行咯,还可能丢我面子。

再不济,要不你学学我前女友,她也生孩子了,光鲜亮丽懂得多,人家做得多好!

很多男人,未准备好就被赶鸭子上架当爸了,其实内心他们还是乖儿子,首要任务就是好好赚钱,结婚生子给爸妈长脸,但是怎么经营一段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他们还是懵逼的。

为什么会有丧偶式育儿,也是因为养育是要全新学习的一件事。

结婚和生孩子前,多去沟通另一半的想法,提前做好带娃的心理准备,ta的育儿观念,ta父母的家庭环境,多去了解再做决定,如果已经生了才发现对方完全不管,该蹦迪蹦迪,该暧昧暧昧,那就很被动了。

不要说什么草莓自由,车厘子自由,不好意思,你可能连3.5元一罐的啤酒自由都没有。喝一罐ta都说你是酒鬼。

ta呢?一扭头就是捧着手机呵呵笑,不知和谁聊天。

4. 社会的期望

达不到父母的期望,老公和公婆对自己的不认可,没有工作,没有社交,唯一的希望都在孩子身上,偏偏孩子也不站自己这一边。 在其他人面前乖巧懂事,在自己面前就是一个捣蛋恶魔。

其实你说孩子不懂事吗?谁会帮她护她,小孩比谁都懂。

在奶奶家买很多玩具,还能得到“没有妈妈陪,很可怜”的特殊照顾。 在公司上班能喘口气了吧?也行,但是升职加薪怕是很难。不要和我说什么董明珠老干妈扎克伯格,多少人才出一个这样的妈?

和朋友聊天,总能诉诉苦了吧?

也不一定,有些朋友就是道德婊,动不动就贴标签你还能开口?

当初老公说好要分担的,和他说,总能疼惜下自己吧?

也不一定,他以为你穿上紧身衣就变蜘蛛侠,生个孩子就变老母亲了。 一秒切换,大家都这样啊~!

如果因为这些“小事”,就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成为新闻上的虐.童、杀wa、zi杀等主角,那么肯定是个人问题,每个妈妈都是这样过来的,为什么到ta这就杀人了?

要制裁ta,其他人才能安生,继续这种“普通人”的生活模式。

5. 母爱,未完待续

歌颂母爱,歌颂超人妈妈,却忘了妈妈也是平凡人。

生孩子时,剖腹产的妈妈要被剖开几层肚皮,才能取出宝宝。自然生产的话,yin道口也要侧切。

恢复得不好,落下腰疾,漏尿、风湿等情形也很常见。

母乳喂养,孩子在吸吮时,会把妈妈的ru头咬出伤口,刚结痂的伤口,又要喂奶。

即使有产后抑郁情绪,尽力呼叫也不被理解。

老公无法感同身受。

多少次想过,把孩子塞回去多好,又暗自愧疚自己真不是一个好妈妈。

在日文里“普通”,有大家都一样的意思。

每个人都是这样过的,结婚,工作,生子,为什么连“普通人”都做到的事,你做不到?

在这种焦灼中,即使是身在监狱,心灵也被愧疚鞭打,即使收到妈妈的信,也只能任由无法交流,无法倾诉的痛苦把自己逼疯。

一点点撕碎妈妈的信,就像撕碎她对自己的期望。

如果忽略别人的期望,仅凭自己意愿,想怎么活?

也许是时间太久了,久到已经忘了自己的想法。

即使远离所有人,心灵仍不能安静片刻,身体和感受都被深深压制,大家都要她安静一些,别矫情了,大家都是这样过的,做好妈妈的本分。

如果看完文章你有不适,很抱歉。

但是看到问题,才有改变的可能。

我身边很多80、90后新手爸妈,都会一起带娃,还以奶爸为傲,婆媳关系如果实在很糟,也会和老公商量辞职带一段时间,宝宝幼儿园再出去工作。

写这篇文章不是说“不婚不育保平安”,而是看过可能要翻阅的山,可能要经历的难,再理智选择自己的生活,认真面对爸妈的催婚,认真思考是不是要生孩子。

经过思考和沟通,再选择,也会有争吵和无助,但是心态不一样了,不是赶鸭子上架,不是拿着爸妈剧本的演员,而是真实的自己,真实的生活。

不知道后面会不会反转和洗白,但是播到第3集,之前的剧情不会抹去,新手妈妈们面临的处境大多不为人道,还记得之前关于产后抑郁症的采访短片吗?爸爸们那句

“个个生孩子都这样的啊,就她矫情”

“我觉得她不是抑郁”

一句就将新手妈妈们隔离。

雪崩的时候,没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所有的正常,都会不自觉形成思维定式,禁锢人的思想,只有你这样做,才是“正常”的,男孩就要坚强不哭,女孩就要穿粉色,妈妈就要温柔顾家,爸爸就要赚钱加班....

就像我印象中的妈妈,她卖保险,打麻将,老是吵架,借很多钱,没有人看见她的孤独无助,在这个家她也感受不到温暖关怀。我也忘记了,在妈妈之前,她先是一个人。

不知用什么做结语,但是如果你准备生孩子,带娃、家务、双方家庭背景、养育方式的沟通,一定要有。拍拍脑袋就生,就是拿自己和孩子未来在赌。赌公婆老公会帮忙,赌自己会温柔体贴,赌生活会越来越好。

如果你未生,看看自己的妈妈,她也有她的局限,很多年轻人的想法已经更新了,她一时没跟上,尝试多沟通能否互相理解,如果实在很痛苦,保持距离过好自己的生活,也是一种选择。

首发公号:上班族学日语

 5 ) 以母之名——浅析《坡道上的家》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不知是否如某些人说的那样,是“世间最大的谎言”,不过这句俗语确乎是社会和需要“母亲”形象的,母亲之外的他者共同塑造的符号。“母亲”之外的人以词语“母亲”为名,赋予一位普通女性以崇高意义和象征——暂时不提中国社会,在日本,女性被冠以母亲,就意味着需要同时完美的肩负生养、养育孩子的“责任”和职业、家务的平衡,同时还不能不忽视了对于“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的丈夫和男人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照。

1、 正当母亲之年的人

剧中的女法官渴望追求自己的事业,却疲惫于照顾一岁大的女儿。她甚至做出表格渴望与丈夫共同负担责任。丈夫在饱受育儿之苦后终于对女法官说出心里话——“我不在乎你的什么事业,作为母亲,你的职责应当是好好照顾孩子,守护好我们的家”。在这里,被赋予母亲形象的女人所拥有作为主体、具有自由意志的人的愿望和追求,被母亲应当有的“不辞辛劳的守护家庭、照顾公婆丈夫子女”的完美幻象所消解和击败。符号自身拥有了确证的含义,而被赋予符号的实体本身是怎样,已然无人关注(鲍德里亚)。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女人你自己喜欢什么,热爱什么我不care,既然你生了孩子,你是孩子的母亲,既然你和我结婚,是我的老婆,既然你是家庭的一份子,是我爹妈的儿媳,你就应当尽善尽美的,向书中写的,宣传画上的那样!

2、曾为母亲之人

这部剧中的个人所代表的社会中人的性格、角色十分典型,也就此提供了分析社会现象极佳的文本。陪审员中有若干典型的老年妇女形象,她们对作案者采取鄙夷、绝不同情的态度。她们的典型言辞是“我当时养育孩子也很辛苦,但是,哪个女人不是这么过来的呢?无论如何母亲都不能这样对待年幼的孩子!”是她们的典型言论。她们确乎是母亲,但已然部分或全部的与这个结构性异化的秩序为伍,对年轻母亲施加压力甚至“迫害”。年老的妇女通过与秩序的同化,已然脱离了自己曾经的经历,甚至将自己遭受的经历归为符号的荣光

3、渴望成为但并非母亲之人

陪审员中的芳贺是一位渴望生育孩子但因种种原因无法怀孕的职业女性。她拥有令人艳羡的高级职位和体贴的丈夫,但始终因为没有孩子而耿耿于怀。在剧中,芳贺多次表示“母亲一次都不能表现出不爱孩子”“无法原谅也无法同情犯案者”“怎么会有人忍心对这样年幼无辜的孩子下手?”她在公园里发现了一位七岁的小女孩,由于母亲经常在家里接待“男客”而被赶到公园里。喜爱孩子的芳贺于是将小女孩带到家里做烘焙,在被小女孩母亲识破“没有孩子,想和我家女儿玩过家家游戏”时破口大骂小女孩的母亲“没有做母亲的资格”但也被反击“没有孩子的人没有资格指责母亲。”在这里我们暂且将女孩母亲的举动搁置一旁,芳贺的某些言语显然是站在不是母亲但认为母亲就应该如何的立场之上,以所谓正确的言论要求母亲本人,这也部分印证了母亲符号具有的,将社会各角色纳入其规范秩序之内的强大力量。

4、作为“罪犯”的母亲/不合格的母亲

电视剧的主人公,勤恳温柔照顾孩子、丈夫的家庭主妇山咲里沙子在做一案件陪审员的过程中,渐渐将自己与罪犯——不堪照顾孩子之苦而将七个月大的婴儿“扔进”浴缸的安藤水穗

的影子重叠在一起。审判安藤水穗的过程中,检察官和律师各执一词甚至大相径庭——检察官将安藤水穗作为虚荣的、拒绝他人关心的、故意杀害年幼婴儿的罪人以及不合格的母亲“这样的人不配做母亲”,而律师认为安藤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持续的遭到丈夫和婆婆的否定、冷暴力,忍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精神负担,并在案发时已然处于精神衰弱状态,不具有杀意。山咲里沙子在听审过程中渐渐陷入恍惚、焦躁的状态。她越来越难以忍受处于“恶魔期”的女儿的恶作剧,丈夫的不信任以及婆婆看似关心的言行。她甚至将孩子摔在地上,落在电车上以至于在孩子哭闹时险些杀害了孩子。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她渐渐回忆起自己育儿中曾经遭受的焦虑、精神衰落、临近崩溃状态,以及周围人(丈夫、别的妈妈、公公婆婆和自己的母亲)对她施加的压力,渐渐明白自己也曾经失手将孩子摔在地上,险些酿成同样的悲剧——“我怎么忘了,她就是我啊。”此刻可谓是山咲里沙子最接近“实在界”(创伤性内核)的,最真实脆弱的核心地带——饱受育儿之苦,甚至对孩子起了杀意;遭受持续的“以爱为名的”否定,只想逃离家庭甚至对“关心你的人”破口大骂;不断的被要求成为一个“正常的”母亲,而终究成为不正常的人。而正是在这个影子重叠的时刻,主体可以进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也可以通过保持一定的距离,审视并真正脱离深渊——里沙子与罪犯达成真正的共鸣,同时因为发现自己生命中“疯癫”的罪犯之影,感到恐惧进而释然;通过与罪犯的共情,发现了在符号所营造和倡导的母爱光芒背后,痛苦、压抑之阴影始终与之共存,通过对自我的发掘,最终与自己,也与周围世界达成和解。

大结局中,两位“不合格”的母亲坐在海边的长凳上,互相“数落”自家婴儿的不听话,言辞温柔,语带释然,海水如温柔的纱布在暮色中荡漾。如果生命中那些琐碎狭小的“不正常”能够被倾听、理解和接纳,真正可怖的不正常——全面的疯癫、残酷的自杀和他杀是否可能被避免?

5、母亲周围的人

电视剧大结局中,法官表示判处安藤水穗十年徒刑,但法官接下来似乎并没有照着读出宣判书上那些冠冕堂皇的,符合社会“规范”的判词,这个被称为从不“同情判决”的冷酷法官如是说,

除了社会需要与安藤共同偿还罪责,安藤/里沙子周围的人,丈夫和婆婆,“用贬低、伤害控制对方,以求把对方圈在自己身边,只会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在这里,单纯的homosocial理论(即男性试图通过占有女性来宣告自己在男性社会圈子中的存在)已经显得单薄片面,作为丈夫,作为父母,作为老师、长辈等各种角色的人,一旦他们天然的处于权力结构的上游,他们向下游的弱势表达关爱的时候便容易陷进这个圈套*,通过表达爱来实施占有,通过贬低对方进而圈住对方但实际上是试图表达爱,爱和占有互相追逐,仿佛福柯笔下权力和快感追逐的回环。

*在这里我想到了陶崇园一案。今年接受采访的陶崇园导师王攀及其律师出示的聊天记录及相关资料显示,王攀至今都宣称他在表达对陶崇园这个“来自农村”“容易自卑”的孩子的关爱,认为让陶叫“爸爸”是一种玩笑和约定,而陶多次表示他想要逃离王的管控。这可以看作是不对等的权力结构中一方试图表达爱和关心,另一方却认为是控制和占有的典型例子。

6、那么,母亲是完美受害者吗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和他者对母亲的规范和对身为母亲之人的结构性压迫使得被赋予母亲符号的人难以从中挣脱。然而,我并不想为身为母亲之人自身之缺陷开脱,即使这一缺陷本身也是现代社会精神性压抑赋予弱势群体的某种性格体现。

看过电视剧的人都会对里沙子那种毕恭毕敬的客气,不断道歉说自己错了的态度,胆怯畏缩的形容举止印象深刻,这是里沙子母亲和丈夫不断的否定她试图将她圈在自己身边的体现,也是她从不争取突破他人界定的框架,未曾理智而独立的思考的结果——“为什么我没有发现这么简单的事实呢,原因在于我没有动脑思考。原因在于我任由别人为我的幸福做主,原因在于遵照别人的价值观生活无比轻松。”里沙子在陪审团评议时的这番话,通过勇敢的自我揭露和剖析,展示了弱势群体由于长期受到压制贬低而塑造的心理/性格机制。借用弗洛姆《逃避自由》中的理论,现代人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我选择的自由,但自由却给主体带来了选择和承担承担风险的负担,一部分有“虐待狂”特质的人选择成为强势的,主宰他人命运的人,一部分“受虐狂”特质的人倾向于随波逐流,接受他人的价值观和他人为自己做的决定,不用因选择的失败而承担风险,因为根本不需要“选择”。长此以往,他们抛弃了现代社会为主体赋予的自由,成为顺遂潮流的“常人”/“末人”,成为具备了奴隶道德的人,成为了社会规范的、他者(强者)的奴隶和附庸。他们要么心甘情愿的认为社会便是如此,要么在某些时刻感到压抑不满甚至走向疯癫,里沙子在剧中的转变是一个极佳的提醒和呼吁,作为母亲、学生、女儿、儿媳等种种处于权力架构末端的人,是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挖掘,交流沟通甚至部分对抗的形式,夺回属于自己的那份自由的。

从对日剧《坡道上的家》中母亲的分析出发,我们可以看见母亲符号后交织的社会结构,权力关系如何同蜘蛛网一般将活生生的主体越缠越紧直到崩溃。同时我们还可以见到,不只是母亲,其他处于弱势地位的角色也受到了类似结构性异化的社会的制约。最后,弱势群体的部分性格/精神结构缺陷的产生不可避免,但正如剧中女主将自己面对的桎梏层层剥离显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夺回主体性和自由并非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6 ) 从你结婚开始,就被折断翅膀陷入牢笼。而天真的你还以为这是自己独立反抗父母的胜利

看到第四集,女主的丈夫可谓是非常冷血心机了。如果说之前的种种让妻子陷入丧偶式育儿有强大的文化和社会背景。那这集,其杀人诛心之法昭然若揭。听到妻子在他的不断否定贬低下没有真的放弃自我,还是追求独立(庭审结束想去工作),他便开始除了对妻子消极否定以外的一系列操作。在外人面前维护妻子但同时指出她不正常,甚至是极大可能是他诬告妻子虐童。做了一系列铺垫后水到渠成的骗妻子去看精神科,让妻子陷入恐慌反向证明自己的捏造。这种软刀子步步紧逼把妻子置于自己控制之中,终于从结婚前后的潜移默化转向了明面上的行动。也许没有这次陪审,妻子身处困境但是不自知,只会一步步陷入丈夫的牢笼。正是陪审中的他人视角让她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开始反抗。这很像《那拉走了之后》所揭示那样逃离父权(原生家庭控制)而又落入夫权的“独立女性”的处境,竟然从来没有变过!而容易落入这样陷阱的往往正是那些前半生生活无忧,被父母过度保护在自己视线范围内,养成固执、善良、单纯,追求自我反抗的姑娘。她们被看似温柔淳朴懂得珍惜自己的社会中处于服从者地位的男人当成了他们唯一可操控的傀儡。

 短评

这梦幻结局仿佛是迪士尼编剧最后一刻接管剧本???

9分钟前
  • cllee&Kalinda
  • 还行

生孩子很痛苦,养孩子更难。这个中间的苦涩男人不会感同身受。我目前产后3个月,没有睡过一个整觉,半夜起来很多次,严重休息不足。但其实自己的老公做的很不错,担心我一个人带孩子辛苦,请了育儿嫂,下班回家也会帮忙。可是真正对孩子24小时不离开的人是我,这种累不仅是身体,更是心里累。我的宝宝很可爱,我很爱他,但有些时候也会有那种想法,要是没有生过孩子就好了。我是妈妈,是老婆,是儿媳妇,可我更想做我自己。

13分钟前
  • ____
  • 力荐

妻子被丈夫呼来喝去仍然笑吟吟的,小碎步跑向丈夫解释,从日常就看得出来上级和下级之分了。日常打压,轻视妻子。丈夫不管育儿,以至于不理解应该怎么育儿,用完美的标准苛责妻子。两个人意见不同很正常,平等沟通的话会很快解决,可妻子的低下地位导致变成了一方对另一方傲慢无理的训斥,再因为这种训斥引发对妻子能力的质疑,以及约束其向外发展的可能。妻子撑不住,丈夫把育儿外包给婆婆,觉得这样就尽到了责任。但社会默认带小孩是妻子一个人的职责,引来婆婆帮忙隐含了对家庭主妇连带孩子都做不好的指责,妻子觉得失去了尊严。只杀小孩不杀丈夫是因为女性自身内化了这种指责,她认为丈夫的指责是有道理的。因为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里,很多女性钝感太高了,其实她们的幸福都和这位女主一样,一戳即破。文化对女性的压迫,意识不到不等于不存在。

14分钟前
  • momo
  • 力荐

看完这部再看《蜡笔小新》就会觉得美伢真是一个很伟大的女人了。

19分钟前
  • 阿五
  • 推荐

估计柴崎幸演这部戏的时候,万分渴望召唤出19年前那个演「大逃杀」的自己,左手铲子、右手菜刀,把这剧里烦得一批的人物们砍得一步到胃、片甲不留。

23分钟前
  • 新世纪腐银战士
  • 还行

我建议列为东亚女性婚前必看剧。

27分钟前
  • 闰年少蝉
  • 力荐

被禁锢在别人的常识里活着 太辛苦了

31分钟前
  • momo
  • 力荐

今年最佳了吧。日本人真神奇,一边拍着甜甜的恋爱剧催人结婚生子避免少子化,一边拍出《坡道上的家》这样令人感到窒息的让人恐婚恐育的剧来警醒和反思。 所以坡道上的家说了些什么呢。是呼吁整个社会对年轻妈妈的宽容和理解;是呼唤父亲角色缺失的回归;是祈愿一个健康的抚养孩子的环境吧。

34分钟前
  • セツヤ
  • 力荐

看两眼弹幕,也够恐婚了。“女主跟神经病似的,看着就烦!”“真没用,蠢得要命,活该被欺负。”“自己态度窝囊,难怪没人信。”“女主不无辜,自己身上也有问题!”……何不食肉糜?

35分钟前
  • 霍比特羊
  • 推荐

“当孩子和工作无法兼顾时,请放弃工作在家专注带娃哦,因为你是妈妈。”这是部绝佳的不婚不育宣传片。

39分钟前
  • 雪球妹妹
  • 推荐

这个世界对女性最大的恶意可以凝成一句话——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41分钟前
  • 力荐

里面女主的丈夫说的话,我没做过妈都能气到吐血

42分钟前
  • 哈哈哈哈哈嗝
  • 推荐

唯一希望国剧翻拍的。请国剧编剧速速来抄,我们需要这样的剧。虽然极度致郁,但是想步入婚姻想生孩子的一定要看!在你准备做决定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什么是绝对不能放弃和妥协的。还有原生家庭条件好的不要下嫁,穷小子不会感激你的牺牲。

47分钟前
  • 穆赫兰道
  • 力荐

东亚三国的男人一边说着爱子孙,一边完全不育儿。讲一些体面话还觉得自己尽责极了。然后社会上一帮进入婚姻的女性还帮他们讲话。明明女性都抑郁了,杀子了,自杀了。就轻飘飘来一句,别人都做得到啊。

48分钟前
  • 蕾雅蓝顿
  • 力荐

单身狗就该看这片,又佛又苟。

51分钟前
  • yeah7
  • 推荐

这剧在中国,应该看的女人没有什么机会看,应该看的男人没兴趣,剩下看的人早就明白了这些道理,厌女都能倒背如流,再看这些画面,白眼可能都翻不过来了。

55分钟前
  • PseudoNeko
  • 还行

太致郁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所谓“传统”让丈夫非常自然地地位高于妻子,这样的“传统”也让年长的女性成为帮凶,她们告诉年轻的女性:“你就是得围着你的丈夫孩子转。我都这样过来了,你为什么不可以呢?”-但是那些做不到的女性,已经都死掉/单身了。

58分钟前
  • 拜托快点上岸
  • 力荐

是那种毫不夸张的压抑、窒息,恨不能把女主的丈夫、婆婆、孩子都捆一块一把火烧了。

1小时前
  • 栗子侠
  • 力荐

太治郁了 掐人中续命中 建议民政局24h不间断播放此剧

1小时前
  • 孙悟空的八师弟
  • 力荐

结尾可真行,强行把一切语言暴力、丈夫的人格打压、社会对女性对母亲的不公都解释为爱,真是好一个happy ending。东亚三国手牵手,谁先平权谁是狗。可谢谢你了。

1小时前
  • kissdemon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