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日

战争片中国大陆2001

主演:Gang Yao,前田知惠,富大龙,安娜·捷尼拉洛娃,王学伟,李鸣,谢加起,富俊峰

导演:冯小宁

 剧照

紫日 剧照 NO.1紫日 剧照 NO.2紫日 剧照 NO.3紫日 剧照 NO.4紫日 剧照 NO.5紫日 剧照 NO.6紫日 剧照 NO.13紫日 剧照 NO.14紫日 剧照 NO.15紫日 剧照 NO.16紫日 剧照 NO.17紫日 剧照 NO.18紫日 剧照 NO.19紫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2 23:26

详细剧情

二战即将结束时,忠厚老实的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富大龙)被苏联红军从日本人的屠刀下救出。向后方转移的路上,苏军误入日军军营,一场激战过后,杨玉福和女军医娜佳(安娜•捷尼拉洛娃)逃进林区,碰上与日军失散的少女秋叶子(前田知惠)。由于一直被灌输军国主义思想,秋叶子一心要置杨玉福和娜佳于死地。几次险境过后,娜佳无法忍受秋叶子的作为,让杨玉福杀了她,但后者不忍下手。  茫茫林区里,语言不通的三人经过一系列磨难,渐渐产生情谊,秋叶子意识到自己之前行为的荒谬,展露出纯真一面。然而,欢笑只是暂时,战争并没将他们遗忘,悲剧在不久后发生。

 长篇影评

 1 ) 《紫日》与鲁迅——关于国民劣根性性问题的思考

《紫日》与鲁迅——关于国民劣根性性问题的思考
《紫日》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其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无论其导演是否确实有意于此。
   “国民性”一词(或译为民族性或国民的品格等)最早来自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现代民族国家理论,是英语national character或national characteristic的日译,它是一个中性词,不带有感情色彩。中国的国民性概念最初由梁启超等晚清知识分子从日本引入,用来发展中国的现代民族国家理论,“使中国必出于天下争衡,将必脱其宗法之故而后可”。后来鲁迅于《摩罗诗力说》中说“裴伦大愤,极诋国民性之陋劣”,其意义是指国民性思想中的拙劣与鄙陋,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主要是指国民的劣根性。这里有愚昧卑怯的群氓,他们包括愚昧的受压迫者、卑怯的精神胜利者和迂腐的知识分子;有麻木冷漠的看客,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把革命者的牺牲作为津津有味的谈资和故事。鲁迅在“暴露国民的弱点”的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些他称之为“民族的脊梁”的革命志士,是为绝望之中的一点光亮。
鲁迅描述巾国人的生存状态有两个著名的象征性比喻:一个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里熟睡的人们”,一个是“围在高墙里的一切人众”。鲁迅是怀疑的,“从来如此就对么?”然而他又是绝望的,明知铁屋子绝无打破的可能,却又不甘于沉睡,要呐喊,企图以此唤醒沉睡的人们。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对历史的反思,构成了他思想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其实现在看来,国民劣根性的论调是很有些问题的。西方人在对非西方世界进行殖民征服和统治的过程中,对所有殖民地的文化和居民都进行了否定性的描述和评价,国民劣根性即是这一历史背景的产物。
    但民族自省精神和历史反思意识是必要的的。一个不知道自省、不知道反思的民族,是不可能创造现代的人的文化而进入现代社会的。民族自省精神和历史反思意识精神内核,是启蒙主义的人的意识和现代理性精神。这是启蒙运动先驱者的战斗姿态,也就是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中说的“评判的态度”。
《紫日》中,在人物日本女孩秋叶子身上,可以说反映了导演对国民性的思考。秋叶子是共性与个性的综合体,既有人性的共通之处,也体现了日本民族的特性,更有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一个少女所独有的特点。年少的她,有着这个年龄所应有的青春与梦想,也曾有过一段青涩美好的恋情,因为战争,他与恋人被迫分离。那个八音盒,娃娃的笑脸,凄美的音乐,贯穿影片始终,也许正是对于这段感情的祭奠。然而她又是无知的,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浸染,将杨玉福一行人引入雷区,一心要置他们于死地。她也是麻木的,对于苏联军官的死,她毫无怜惜,也许这只能说是出于人性求生的本能罢了。但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日本整个民族的一些东西。《菊与刀》一书中,将日本人的形象归结于菊与刀这两个意象,自是有其根源的。和善、爱美、文雅的同时,日本人身上也具有好斗、尚武、蛮横的特质。这一切看似矛盾,却在他们身上得到空前统一。
经历患难之后,幼稚的秋叶子仍然坚信日本人不会伤害自己的朋友,将他们引入日本军营,最后也是因为这份对于自己民族的信任,丧命于日本法西斯之手。与影片中的日本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不同,他们在战争失败后选择自杀殉国,这种近乎殉道的行为,其实正合于武士道所追求的。一本名叫《叶隐》的关于武士道的书说道,“武士道,视死亡为等闲之道也。”不怕死,轰轰烈烈的死成了武士的信仰和追求。然而残忍地以此要求所有人,在我们看来确乎是不人道的。秋叶子内心是厌恶战争的,她始终渴望着“海的那一边”,渴望结束战争回到家乡。然而面对屠杀,她不知抵抗,甚至不愿相信这一切竟是她的族人所为。这几乎是与影片中的所有日本民众共通的。
“日本人的国民性有许多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独特的地方.严重的集团主义倾向,“任生任死”的生死观,崇尚武士道精神,以恬淡、古雅为美的审美观、多愁善感、感怀留恋哀凄之美的心理等等都带有浓厚的日本特色。” 集团主义,一定程度上,在本片中表现为这种日本民众的集体无意识。而“任生任死”的生死观,崇尚武士道精神,也使得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以及背后的日本民众,坦然的面对死亡,成全自己对于国家民族的忠诚,也成全这份属于自己的荣光,尽管在我们看来,这种忠诚几近愚忠。
一个人是无法脱离时代、脱离群体而存在的。人是社会的产物。国民性的问题,是不拘于某一个国家的,它属于所有人。国民劣根性论调的产生也许是出于西方殖民者对东方妖魔化的目的,但是与其一味谴责西方殖民者的罪恶,哭诉本民族的苦难以求同情,自我批判,勇于承担责任,知耻而后勇,方才为真英雄!

 2 ) 谁能给我一个看完的理由?

看了三分之一实在看不下去了,自己差点被日本人杀了,枪口下被俄国人救了,归途误入日本基地,边打边退只剩两个俄兵和自己,路上抓住一个日本女孩,让她带路,结果带领他们仨走到雷区炸死了一名俄军,就在动手杀日本女孩的时候又回忆起自己老娘被日本人残忍杀害,本以为要一刀结果了日本女孩,结果哭的下不了手,其实如果把她放了是死是活随她去吧,这也能将就理解,咱们是人,杀个小女孩可能下不了手。可就在他自己说包袱里的干粮只够他和俄国女兵吃,不够三个人吃的时候,还是把女孩带着一起走,把吃的再分给她点。看到这我裂开了,菩萨,活菩萨,这就是人道主义?这就是反战?后面的剧情我不知道有没有反转,反正看到这给我气的。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你们觉得合理吗?是我太残忍了?是还是我没有仁慈的心?哪位看完的朋友给解释解释,到底我错在哪儿了

 3 ) 紫日——诗一样的反战电影

《紫日》是一部诗一样的反战电影,一部我可以拿来推荐给所有人的电影。

当一个生命逝去,我们会有很多的说辞,我们说,他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我们会说他回去极乐世界,去天堂。可是我们心里明白死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一个生命消逝终归是可惜的,是悲剧。活着才有无限可能,哪怕有苦痛和劳碌。以前我写秋叶子的八音盒是极乐的象征。现在想想哪里有什么极乐天堂。况且最美的不是天堂,而是活生生的人世间。

所以我不喜欢战争,战争暴露出人类作为一个群体的恶,战争代表着无数生命的逝去。无数个希望没有了,战争结束,留下内心空荡荡的活着的人,他们失去了家,失去了所爱的人。不义战争的始作俑者罪无可恕。

《紫日》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生命消逝的故事。但它也不仅仅如此。一个中国农民杨玉福,一个苏联军医娜佳,一个日本女学生秋叶子,迷失在茫茫大兴安岭挣扎求生。战争给他们带来的是无尽伤痛,杨失去了母亲,娜佳失去了孩子,秋叶子失去了爱人,三个人语言不通,维系他们的是什么呢?

这个电影没有抗日英雄,没有游击队没有地下党,正面描写战争的片段也很少。秋叶子本打算服毒自尽被苏联人阻止,苏联人想她带路以走出森林,秋叶子却把他们引入雷区炸死了苏联军官。剩下的三个人在茫茫森林里求生。杨的心中是不可磨灭的民族仇恨,但是面对深陷沼泽的日本女孩,还是冒着危险救她上岸。娜佳虽然是威风凛凛的上尉,却也害怕自身的渺小。秋叶子是被军国主义思想洗脑的一代,可她还是个孩子,不懂得战争的可怕,对日本军队抱着善良的幻想,她最希望的是回到她四岁起就离开的家乡,回到爱人的身旁。

秋叶子让大家在一场山火中幸存,灰头土脸的三人看着彼此,笑了。这是友谊的开始。放下阶级,敌我之后,显露出来的是人美好的本性。我们本是可以相互扶持的同类,又因为什么原因才要在战场上拼死厮杀呢。散去硝烟的灵魂是多么纯真而美好。只是阴影哪里有那么容易散去,不可轻易化解的提防让不会用枪的杨固执不让秋叶子用枪,差点害死娜佳。面对不和的意见娜佳还是想着用暴力和恐吓解决问题,秋叶子在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时仍然痛哭流涕。

电影中一个段落让我心中难受,战争结束了,秋叶子小心地坐在杨的身边,说着对不起,说着一切都过去了,杨问她,过去了?那么多条人命怎么办啊?我的老母亲因为新兵练胆被杀了,我被关进集中营看到我的同胞被日本人绑进麻袋活活烧死,最后日本人还想把我们都打死,一排排同胞在枪口倒下,一片尸山血海,这都过去了?在秋叶子所受的教育里,中国,苏联,美国是日本不共戴天的仇人,现在中国人反攻了,苏联的坦克开进来了,美国的军舰也进来了,她感受到的是恐惧,是国家对自己的欺骗。这场战争真的会轻易过去吗?就算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因为各种原因残疾,那么余生都生活在不便和痛苦中,一个人死去了,留下家人无可消弭的伤痛,发生了自然灾害,一群人无家可归。那么让无数人残疾,死亡,失去家园,留下遍地尸骸的战争呢?

这不是在宣扬仇恨,因为我们终究都是人。也许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每个人都会变成野兽——不信请看德国电影《浪潮》。知道人究竟能有多么残暴,能够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多么重大的伤害,我们才会警惕,去珍惜和平的可贵。我们现在对日本的抨击,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其对这段历史的态度吧。

秋叶子和杨的争吵没能让他们的关系出现裂隙,因为他们是善良的,真正的敌人不是彼此。

秋叶子的八音盒,旋律凄美动人,那是秋叶子的化身。八音盒是秋叶子清涩爱情的信物,可是她年轻的爱人也身不由己地参军了,在日本投降的第二天以神风特工队的身份死在了海上。秋叶子珍视这个八音盒,时时捧在手上。那旋律就是秋叶子,动听,空灵,不懂得战争的残酷。

也许我可以安慰自己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可以说,秋叶子的灵魂可以安息。我小时候看到悲剧镜头的时候总是想,如果自己能够发功阻止悲剧的发生多好。在一片空地上,残军强迫和他们一同过来的日本居民自杀玉碎。年轻的日本士兵一边鞠躬一边分发手榴弹,重伤的士兵一边疯狂的喝着酒一边自爆。军官把枪口对准了一个不知枪支恐怖的孩子。这是日本民族矛盾和对立的悲剧,军国主义最后的疯狂。

后来呢?看到这一幕的秋叶子向他们跑去,她呼喊着,战争结束了,不用去死了,可以回家了。她曾经把两个同伴带回日本人的营地,是因为她相信她的同胞不会加害杨和娜佳。她错了,现在她又一次错了,她不惜生命代价,用自己善良柔软的心,撞击这军国疯子伪善的坚硬面具。

一声枪响,她倒下了。珍爱的八音盒伴随着凄美的旋律滚下山坡。再后来,娜佳满眶热泪地驱车冲向疯狂的残兵。杨准备好枪,他探出头来疯狂扫射,为自己,为秋叶子,为在这场战争中丧生的所有冤魂报这血海深仇。

那么多年过去了,杨玉福老人用苍老的手捧着同样饱经风霜的八音盒,老泪纵横。那么多年过去了,世界仍不太平。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对日本侵略者的印象,慢慢随着影视,网络发展而变得千奇百怪。电视电影中,他们猥琐,奸诈,愚蠢。仿佛就是一群智障——可是就是这群荧幕上的智障,早在上上个世纪就在中国殖民,就是这群荧幕上的智障,让中国在战争中挣扎八年之久,损失了三千五百万条鲜活的生命。那是多少条人命啊。

有人说,原子弹下无冤魂。不,死于战争的都是冤魂。也许他们为日本的侵略战争贡献了力量,可是他们的悲剧早在一开始就因帝国的贪婪和暴戾而注定。如果没有贪婪的军国主义分子,他们也不过是一群和我们一样的人,努力工作,生活。可是因为战争,一切都变了,劳动者们的劳动变了性质,年轻人青涩的爱情也因为生离死别而改写。这不应该。有种观点说《萤火虫之墓》是为军国主义招魂,是战后日本发牢骚的产物。我觉得不妨和这个电影一起看看。描述战争背景下人民的悲惨境遇并没有什么过错。我们何必因为民族仇恨忘掉我们都是人的事实呢?如果我们身在这种军国主义大肆横行的国家和年代,我们的选择又会是怎样?有时候我们总是站在高处想问题,操上帝才该操的心。却忘了,战争中没有赢家,所谓胜利多半是惨胜。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永远是双方一起承受。换句话说,我们的敌人不是彼此的人民,而是战争本身。人民是战争的枪。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看了这部电影,当时我错过了电影的前半段。可是它仍然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促使我写下了人生中第一篇因自愿而成的观后感。在此之前,观后感都是小学组织去看电影之后老师布置的,看《上海滩》我就写许文强被打真可怜,看《举起手来》我就写日本人真丑真搞笑。足见《紫日》的魅力,它上映到现在十六年了,我仍然推荐男女老少,中国人,日本人,世界各地的任何人看这部电影。《紫日》是诗一样的,秋天美丽的大兴安岭,美丽悲伤的故事,三个美丽的人。这种哀愁在一开始就奠定了电影的基调。

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杨的扮演者富大龙24岁,娜佳扮演者安娜18岁,秋叶子扮演者前田知惠19岁。后两者几乎还是个孩子。但是他们连同导演冯小宁所拍摄的这部影片,给我的震撼,是多少部抗日神剧都不能给我的——不,这压根就不是一部抗日电影,这是一部反战电影。在这个和平为主题的全球化年代里,刻意丑化一个国家,一群人是没有意义的,唯有认清现实,了解战争的残酷,努力让战争不要再发生。

因为真实的战争,远远比电影更让人心碎。

在这安逸的当下,我愿战争永远不会卷土重来。愿这世上的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享受这和煦的阳光。

 4 ) 疑似观后感的紫日

   鬼子,在大部分影片中,尤其让人啼笑皆非,即使不行状猥琐,也要智商低下,当然,很多时候他们是既龌龊也白痴的。前些年有部相当长国人志气的片子叫《举起手来》,令人慨叹,1940年的国民党百万大军就被那么群呆傻至极的残障人士打的屁滚尿流,实在费解的很。
这事儿倘若发生在拍摄《地雷战》《地道战》《敌后武工队》的峥嵘岁月,那我绝不会大惊小怪,毕竟全国人民都有那么种大炼钢铁的热乎劲,而且同“超英赶美”相比,追究这种精神胜利有小题大做之嫌。不过我宁愿相信,在面对历史时,我们得的是远视眼而非白内障,六十余个光年的距离,已足以让老少爷儿们们看清这群鬼子的全貌,至少不仅仅是一张嘴巴或一片脸皮。
  讨论谁是那场荒唐战争的受害者不容易。甚至,我们根本不可能找出确切的受害者群体。从逻辑学上来讲,如果假定这战争是荒谬的,那么围绕它所展开的一切也必然是荒谬的。当然,我们可以讲“希特勒是疯子,墨索里尼是疯子,东条英机是疯子,全世界人民则完全是正常的,所以联合国日后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人口素质,搞好优生优育,防止再生出这样的疯子来”。果然如此,那我想世界和平也不是啥难事,它的困难大不了就是需要更多的马寅初,需要把“宁养三头猪 不生一个娃”的口号刷在目力所及的每面墙上。
  若一定要说出紫日这部电影在哪个层面上开了我的眼界,那么首先,她使我突然意识到日本鬼子也是人,被踩了会叫,踹了要疼,最该打的是他们居然有善良的苗头——众所周知,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青年是绝不能容忍这些的,善良的品质被鬼子利用,就只能帮他们博得世界无知群众的同情,趁机反攻倒算。善良和林彪所宣传的“精神原子弹”有不少交集,好人用了叫造福人类,落到坏人手中则必然祸国殃民,布什总统处理伊朗核问题时恰好延用了以上思路,不得不佩服,林副主席有做达人的神秘潜质。
  从某个角度上看,《紫日》终究是部大快人心的片子。所谓悲剧就是把原本美好的东西当着你的面,撕成碎片,还要逼人家目不转睛。片尾,成批成批的日本军人与平民在荒野上自相残杀,不亦乐乎。他们边鬼哭狼嚎“大日本帝国没了!打日本帝国没了!”边用手雷把自己炸成一堆齑粉。我目不转睛的瞪着,却不知是不是应该称之为悲剧。他们是被撕成碎片,碎的不能再碎了,而他们到底是不是美的东西,我下不了定论,也不具备下定论的权利,只好暂且认为所谓的人类史本身就是一部悲剧。
  八音盒,是秋叶子的象征,美的象征,导演欲语还休的象征,一个调皮也严肃的符号,一段欢快有人伤感的密码。伴随她的是,是二战结束后人们欣喜若狂的欢呼,他们有理由相信,战争已经被阉割,再生不出后代。广播声在华盛顿,伦敦,莫斯科,北平上空回响“从此世界人民将迎来新的纪元,我们将重享和平,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平等的,生存的权利…”自然,我们知道,这新纪元的名单中没有日本,德国,意大利的名字。而现在,我们也有资格把美国,法国,英国,韩国的名字划去,这使我惶恐也雀跃起来,仿佛有朝一日我们会成为这上头唯一的名字,那是多么孤独而风光的事呵。

 5 ) 紫日下的美画与人性

一部抗日题材的影片,我却只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唯美的画面语言。
从艺术角度来看,冯小宁身兼多职打造的这部影片,完全可以打上“a film of xiaoning feng ”要不是这部片,冯小宁可能只留给我《孝庄秘史》《皇太子秘史》等无聊的清宫剧。

想说的是,这部片让我看到第五代初期的那种艺术的纯粹、真诚。
没有现代的高科技电脑特技,所有的预算精打细算用在硍节处,开场大动作的战争画面,能看出细致入微的仔细。还有中间那场着火的戏,在没有技术作假的那时,他们兢兢业业地极力造真,又不避讳技术的局限。这就是真诚,对艺术的真诚。
与现在那些穷极奢华的大制作相比,《紫》的朴实让人感动。

冯小宁身兼导演、编剧、摄影,我才发现他对画面的把握能力也很强,也许那个年代的人们都强调画面吧。他的画面还是非常考究的,语言简炼流畅。剧情伸缩有序,不拖沓,不过于紧凑。
跟现在相比,《紫日》非常的规矩,规矩的有点愚,但有那么真诚,都怀疑,第五代们是不是真的退步了。

 6 ) 时常会想念杨靖宇(转自人在瑞士论坛 作者:chinese)

时常会想念杨靖宇。
  1940年2月22日,弹尽粮绝、孑身一人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在辽宁
省濛江县(现靖宇县)保安村以西五里的山路上拦住四个进山砍柴的中国人,与其中一个
名叫赵廷喜的人谈了话。此前四万日伪军为搜捕他一个人已折腾了两个月。杨靖宇主动出
现的原因是他脚上的棉鞋脱了帮,脚冻坏了,身上发烧,而且多日没吃东西了。杨靖宇身
上还有九千元伪币,他请对方回到山下给自己买双棉鞋和一些吃的。这个叫赵廷喜的中国
农民答应了,回到屯子里,迎面碰上日本特务李正新,后者也是个中国人,不过是个日夜
都想帮助日本人抓到杨靖宇以领取赏金的人。赵廷喜一见李正新就害了怕,把发现杨靖宇
的消息讲出来,李正新马上带他去日本警察所。第二天早上日军赶到,杨靖宇壮烈殉国。
  时常想念的不是英雄的死。英雄死去已六十余年矣!时常会设身处地想到将军死前的
内心。他肯定是觉得应当相信中国人才主动走出来与赵廷喜见面的,赵廷喜劝他投降,说
眼下日本人和过去不一样了,只要你投降,他们就不杀你(其实他不知道,杨靖宇真要是
主动投降,日本人不但不会杀他,还会让他做伪满州国的“军政部长”)。史料记载(日
本人的报导,但大体可信)杨靖宇这时心平气和地对他说:老乡啊,我们都是中国人,要
是咱都投降了,中国就真的完了。这以后赵廷喜就拿上他的钱走了。杨靖宇该怎么办?
  他可以选择离开。但是他没有。他有理由怀疑这个中国人是否可以信赖,但他没办法
怀疑每一个中国人。
  所以他没有。这一刻,这一个中国人就成了他为之奋斗牺牲的所有的中国人。
可偏偏这么个中国人,没有给他带来棉鞋和食物,却引来了日本人。

  时不时地会想起周保中。1937年冬,数万日军对东满和下江(松花江下游)地区的抗
联二路军展开大围剿。周保中指挥四军五军向西突围,自己则率领二路军总指挥部向东走
,潜入乌苏里江东岸的密山,过了一些日子,因为西征部队失利回到勃利,他又率着自己
的小队伍在一天一夜之间,冒着零下四十度的风雪严寒,从密山走回了勃利。
  不看地图的读者不明白,我为什么会时常想起这件事。看地图你就明白了,从密山到
勃利,是从黑龙江省的东部走到中部,直线距离就有二百公里。
  老实说开头我从一位老抗联口中听到这件事怎么也不相信。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
不是走在平坦的柏油马路上,他是在日伪军的重重围攻之中,将鞋子反绑在脚下(用以迷
惑敌人)走完这些山路的。我不敢相信这件事,是因为即使你是个身强力壮的男人,要在
一天一夜间走完二百公里山路也是难以想象的,何况他们根本就没有东西吃。
  我不相信这件事,就到《周保中游击日记》里去查证。果然,我在一则写于1939年11
月的日记里查到了同样的记载。
  一个朋友读《音乐会》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的人物一直在书中狂奔,这已经超过了
人的体力极限,降低了本书的可信性。
  周保中将军真是个奇人。哪怕是在日寇围困得铁桶一般、二路军的前途最黯淡的日子
里,也没有中断逐日写日记的习惯。据说他一直使用毛边纸和毛笔,写完一本就让警卫背
上,背不动就找个地方埋起来。这些日记写得客观、详实,平静,让我们无法准确揣摩他
当时的真实心境。但也就因为这些日子,我们明白了他和他的战友其实每日每时都生活在
类似于最后一战的环境,枪声就在他的耳边嘹亮,他要不停地突围、退却、逃匿、转移。
但是他仍然坚持记下当日的战况、军情甚至自己对许多事变的反应。这样一个人,生死肯
定早已置以度外,却在记日记这件事上头,却认真、执拗得令人惊讶。
  可以想象他根本不是为自己写日记。置身在每日生死未卜的战争中,他和与他生活在
同一时代的人不需要这些日记。他要写给的只能是时间和历史。
丢失是难以避免的。1936年前的日记就在敌人的一次搜山中被焚毁。但以后的日记却奇迹
般地保存了下来。经过将军的亲属和有关研究人员的整理,出版时仍然有七十万字。
我的《音乐会》写了三年,只有七十万字。周保中将军业余写作,三年内也写下了七十万
字。

  最近一些日子,越来越多地想念起吉林省宁安县马家大屯的马老太太和他的三个儿子

我是在《周保中将军游击日记》里发现马老太太这个名字的,可那上面的记载非常简略,
后来是在采访中,从那些已至耄耋之年的老抗联口中,听到了她的故事。
  马老太太的姓名已经无人知晓,只知道他是抗联四军军长李延禄最早在宁安县拉队伍
时他就成了抗属,其后陆续将三个儿子都送进了四军和五军。后来日本人攻进屯子,将它
烧成一片白地,马老太太无家可归,自己也毅然地加入了二路军,和儿子们一起行军作战
,这时马老太太已是六十多的老人了。1937年冬,二路军主力在日寇围逼下破围西出,马
老太太随当在五军当团长和营长的大儿子二儿子一同西上,小儿子则留下来守护密营,同
时保护随我军一同西上的一个山林队首领的女人。所谓山林队,是好听的说法,说白了就
是土匪。为了保存抗日力量,不让这支土匪队伍投敌,周保中和他的首领约好,让他带队
伍和我军一同突围,我军另派人留在原地保护他的押寨夫人。若有半点差池,我军自会按
破坏统一战线罪论处,也就是枪毙。大军西行之后,日军在千里长途中极尽围追堵截这能
事,我军恶战连绵,其中马老太太的二儿子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掩护哥哥的队伍和同在队
伍中的母亲,毅然与敌搏斗,壮烈牺牲。在这次战斗中,我军大队也和随军西上的山林队
断了联络,而这时留在山里的马老太太的三儿子也陷入了敌之重围,与外界隔断了联系。
日本人天天搜山,扔下传单说周保中的二路军已全军覆没。三儿子和受他保护的匪首的押
寨夫人独处一个山洞里,自忖不能脱身,彼此说了实话,原来此一押寨夫人竟是匪首抢来
的,一直想逃,都没有逃得出去。三儿子在长久的等待之后不见大军回还,以为我军真地
不会再回来了,就想带着押寨夫人逃回故乡去。逃跑并不顺利,但二人却产生了感情,做
了夫妻。他们没想到的是大军却在这时回到了营地里,更没想到的是匪首并没有死,也回
到了原地,寻他的押寨夫人。后者已有身孕,纸自然包不住火,匪首大怒,拉开架势要二
路军执行自己的纪律,不然他就要翻脸,跑日本人那边去。出了维护抗日统一战线的原因
,马老太太的大儿子马团长不待报告,就对三弟执行纪律。等到周保中赶到,枪决已经执
行。而马老太太的大儿子马团长,也在随后的一次向南突围的战斗中牺牲,随后,这位马
老太太自己,也在儿子牺牲的同一场战斗中奋勇扑向敌人的狙击线,壮烈殉国。
  我一直忘不了马老太太的原因是:当她的二儿子在西征中死去之后,大儿子以破坏纪
律罪处决自己的三儿子之时,这位老人家是个什么心情?这时她为自己其实并无过错的三
儿子求过情吗?他们母子最后一定见过,这时一个母亲、一个儿子,又说了些什么?自己
辛勤养大的三个儿子,于短短的数月间,就在自己的眼前一个个死去,她那颗苍老的心脏
,又是怎么承受得住的?
还有,她最后一次扑向日寇的狙击线时,真的不是想和儿子们一同离去吗?
忘不了马老太太还有另一个原因:她的大儿子马团长处决了自己的三弟之后,那支山林队
的首领真地没有投敌,他被抗联队伍说话算数的气魄震动了,直到一个人战死,最终也没
有投降日寇。
但是被夺回去的那位押寨夫人呢?那位已有身孕的押寨夫人后来生下了孩子吗?那个孩子
是否活了下来了?如果今天还活着,他现在哪里?他知道自己父亲母亲的故事吗?

  冷云。
  在中国,知道冷云的人不会很多,可是听说过八女投江的人一定很多。
冷云就是八女投江中的八位女烈士之一,而且是她们的领导者,是她带着七名抗联姐妹毅
然投身于江水。
  冷云最早只是佳木斯中学的一个女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抗日思想,加入了抗联的地下
组织。传说她生在一个较富裕的商人家庭,不参加抗联,完全可以过得很好,可是她选择
了加入。
1936年地下组织被破坏,冷云因为不是党组织的核心成员,还没有机会参加核心会议,所
以侥幸没有落入敌手。这时她的身份也许暴露了,也许没有暴露,但地下党出于安全方面
的考虑,还是安排她孤身一人离开佳木斯,进了山林中的抗联队伍。
到了这里冷云的生命还没有显示出特别的光彩。这样的安排,无论对她自己还是抗联部队
,都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思,在她,是因为中学还没有读完,她是个喜欢念书的女子,
不能继续念书对她来说是个巨大的遗憾;对于部队来说,这样由地方党安排进来的的女孩
子越多,负担就越重,他们其实不想太多地接收女同志,尤其是像冷云这样几乎连枪也没
摸过的女中学生。但是既然送来了,他们也只得接受。
  于是冷云被五军领导安排进了军部的被服厂,给全军做军服。说是个被服厂,那个年
月,部队的军服差不多全靠缴获,被服厂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说是个工作,不如说是在
深山里给冷云和如她一样的一些姐妹们找一个藏身之所。
  1938年5月,七万名日寇对抗联二路军实施“重点讨伐”,抗联四、五两军面临全军
覆没的危局,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决定两军由吉东地区向西方五常一带作长途突围。四五
军的女同志也被合编成一个妇女团,随主力西下。冷云以她渐渐表现出来的干练和坚定,
当了这个团的指导员。
这个时候,恐怕不仅别人没有想到,就连她自己也不会想到,这是她一生的第一次远征,
也将是她的最后一次远征。
  但命运就是这么安排的。虽然突围成功,但整个西征行动却失败了,三个月后,一同
西征的抗联四军和五军被敌人打散,几个月后四军全军覆没,五军则在迭遭失败后分为两
股,其中的一股由五军一师师长关书范率领,穿越老爷岭上千里林海,向东返回设在今天
黑龙江省依兰县东部山区里的密营。走进林海时一师还有一百多人,走出来时,却只剩下
了三十多人,其中就有冷云率领的妇女团剩下的最后八名女同志。
  时常会想到这样一个晚上。冷云他们终于突破敌人的重围,到达了自己的根据地边缘
。虽然牺牲惨重,可他们这些人却还是活下来了,在那个年代,只要他们这些人没死,对
抗联二路军来说就是胜利,对日寇来说也就是失败。走出林海到达乌斯浑河畔就地宿营时
,冷云和她的姐妹们的心情一定是兴奋的,毕竟他们就要回到自己的根据地了。
  可就在第二天拂晓,日本人包围了他们的宿营地。一个名叫葛海禄的汉奸向日寇告了
密(又是汉奸!和杨靖宇一样,冷云她们可以说也是死在汉奸之手)。但是日本人首先发
现的并不是冷云等八姐妹,而是和他们隔开一段距离宿营的以师长关书范为首的男同志。
这时冷云她们只要自己不暴露,或许就有机会脱险。
但是冷云没这么做。冷云带八姐妹做出的是另外一个对他们来说据有改变命运的决定:她
决定带众姐妹们将日本人引开。原因是很简单的:关书范是师长,他所在的地方就是师的
指挥所,面对敌人时,她们有责任保护师长和他的指挥所。
  于是她们首先向日本人开了枪,日本人被引过来,将八姐妹逼到了江边,关书范被枪
声惊醒,带着男同志突围出去,冷云八姐妹却被日本人逼到了江边,子弹打完之后,在投
降、被活捉和投江之间,冷云带着她的姐妹们选择了后者。
故事到了这里,仍然是众人皆知的。众人不知道、因而时常让我想起冷云的是:正是这西
征归来途中的最后一场战斗,击垮了师长关书范的心,回到二师密营不久,他就下山和日
本人谈判,接受收编,同时也自告奋勇地回到队伍里来,要说服五军军长柴世荣和二路军
总指挥周保中也和他一起接受日本人的收编,也就是投降!
  一直难以释怀的正是这件事:冷云和八姐妹牺牲自己的生命,救出的竟然是一个变节
份子。这是她们事先绝对不会想得到了。如果冷云八姐妹死后有知,她们会后悔吗?
她们是不会问这个问题了,问这个问题是我们。我们这些后人原来也没不知道这个,可是
自从读了些史料,知道了真相,这颗心就不可能不为这个问题一直疼着了。
于是我就再也忘不了冷云和八姐妹的牺牲。

  关书范。
  因为冷云,也会时常想起关书范。
  关书范,吉林宁安人,1912年出生,17岁参加共青团,成为宁安青年学生中最活跃的
革命份子。“九一八”后全力投身救亡运动,出任共青团吉东省委委员,22岁被捕,受尽
酷刑仍没有叛变,周保中创立抗联五军后,他骁勇善战,25岁就被委任于五军一师师长,
成为周保中手下数一数二的爱将,后者对他寄托了巨大的期望。可就是这个人,经历了19
38年的西征之后,居然撑不住了。最不可思议的是他下山和日本人谈判之前,居然抱有下
面一种奇怪的想法:抗战到了最后关头,不投降五师乃至于二路军残部一定会被日本人全
部“剿灭”,投降了或许就能躲过这一厄。即使从山上穿了一身日本军装回来见自己的军
长柴世荣,他也不认为自己的行动是动摇和投降,而是“假投降”。他劝柴世荣“留得青
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把队伍设法保存下来,就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柴世荣大
惊,急报周保中。周保中大怒,令五军军部马上移到二路军总部的密营来,他告诉柴世荣
,什么“假投降”,这是真投降,是在斗争进入最艰苦时刻首开的投敌之风!这个口子一
开,吉东的抗日大局就将崩溃!这样的行为,决不能宽恕!他让柴世荣引关书范上山,立
即将其逮捕,公布其罪状,执行枪决!
  关书范的事情到了这里并没有完。被逮捕之后,面对盛怒中的周保中,他又“悔悟”
了。他不但涕泪交流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还以人死言善的语气,向周交代了他和日本人
的所有交易,尤其重要的是他向周保中讲了日本人已经从他口中知道了我军的哪些密营。
在枪决他之后,呆在这些密营的我军一定要迅速转移。枪决关书范之时,周保中流下了痛
恨交加的泪水。
在当天的日记里,周保中极其罕见地用长达一千多字的篇幅,记下了关书范的生平,虽然
义正辞严,可那种隐隐的痛惜之意仍然能让我们感觉到。为一个叛徒的死写下这么多文字
,在七十万字的《周保中将军游击日记》里,是仅有的一次。

  1939年1月枪决关书范之后,二路军的两大主力四军已在西征途中全军覆没,五军一
师由于关书范的叛变已基本崩溃,二师余部辗转于南满各地与敌作战,最后回到吉东时只
剩下了三个人,一个人数不多的总部警卫旅也不在身边,且音信几稀,这时的周保中,几
乎成了孤家寡人。
这时候他怎么办呢?他没有退缩,不过他的心态已变。虽然他口头不承认二路军已经失败
,可心里不能不明白。对他来说,能做的事已经不多了。
但他身边还有十几个人。就是这十几个人也牺牲了,还有他自己。在他的内心里,只要他
自己还没死,二路军就还没有最后失败。
  他一定用了许多时间想下一步的斗争方式。而这种方式也被他很快想好了,确定了下
来。
这种方式就是利用自己当年在上海和周恩来一起从事特科活动时学到的本事,辅导身边最
后的十几个人学会爆炸和暗杀技术,然后将这些“地下尖兵”派出去,对日寇在东北经营
的重大经济、军事项目实施攻击。
  这种战法,有点类似今天的所谓“不对称攻击”,有点类似巴基斯坦人对付以色列人
使用的所谓“肉弹”。
  这仍然是抗战,但更像是拼命。
  被周保中最先锁定的目标是日军在佳木斯的飞机场,日本人在镜泊湖造的水电站。
炸毁镜泊湖水电站的任务交给了五军老战士刘德胜和翟学忠。出发之前,周保中亲手对他
们进行专业培训,还教给了他们一些特工常用的技巧。
  为了保证成功,刘德胜和翟学忠出发时,什么也没带。一没带钱,二没带枪,三没带
炸药。周保中嘱咐他们,下去要自食自力,想办法活下去,还要完成任务!
  两位老战士下山后的经历极为曲折:到了宁安,他们没有找到地下党,却被正到处抓
劳工送往中苏边境修工事的日本人以没有“劳动票”而投入了大牢。他们以为这回完了,
没想到却在牢里遇上了一个当了伪军的熟人。此人的老婆刚刚被日本人奸污,不知道二路
军的实情,仍一心想投奔周保中,二人将计就计,让他帮忙弄到两套伪军军装,逃了出来
。这回他们到底联系上了宁安地下党,让后者帮忙弄到“劳动票”和炸药。后者弄到了这
两样东西,他们自己却又被日本人当作“浮浪”装进火车,拉到边境上修所谓“国防工事
”。二人明白,一旦到了那里,就再没有活命的机会,半夜里在火车上使用上了周保中教
的特工手段,自己给自己松了绑,杀了车上的鬼子,带着一车厢人跳车逃走。再回到宁安
,和地下党接上头,弄到了去镜泊湖的“劳动票”和炸药,这才混了进去。一天夜里,他
们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先放火烧了日本人的汽油库,等日本人跑去救火,他们才潜入水
电站工地,将地形看了个一清二楚,此后将炸药放进饭盒里,一天带进去一点,积少成多
,最后竟然带进去了六公斤炸药。一天,渐渐取得日本人信任的翟学忠终于有了机会,将
六公斤炸药全放进了就要建成的水电站的核心部位,还安放了延时装置。两小时后,早已
离开的他们听到了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水电站在他们的身后被炸上了天!
为了表彰二人的功勋,周保中代表二路军总指挥部,授予他们“孤胆英雄”的称号。
  其后,周保中又一批批将人派出去,成功地炸毁了日本人建造的湖南营水电站和日军
珲春甘井子机场油库。
  如果不是当年9月,周保中突然接到了从苏联方面转来的三路军代表冯仲云邀请他过
江赴苏,会商二、三路军合并并与苏军合作的信函,周保中一定会以这样的姿态和方式与
日本人战斗下去,直到身边的人全被他派出去,作为二路军总指挥的他本人亲自下山,作
为最后一名“地下尖兵”,向日寇发起二路军历史上最后一次攻击。
  如果是那样,在1955年中央人民政府授衔的将军的名册里,就不会有一个名叫周保中
的中将了。
  真正忘不了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周保中将军这一年的心境。细察《周保中将军游击日
记》,你会发觉他的心态极为平静。
  他也可能真地非常平静:他的部下都死了,剩下的人也正在一个一个地在最后极为悲
壮的攻击行动中一个个死去,他不过是他们身后的最后一个攻击者和死者罢了。
还有一种可能:他的平静来自他在自己内心中与日本人的对峙与对视。这是一种极为有几
的对峙与对视。因为双方都明白,二路军已经失败,但是只要你还没有杀死我周保中,二
路军就还在战斗,我没有承认失败,你日本人就仍然没有胜利。我还就想要看看你的能耐
了,什么时候你杀死了周保中,才能说你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此时的周保中,说他是二路军的最后一名战士都不足以描述他的心情,应当说他或许
把自己看成了最后的一个中国人。

  时常想念的最后一个人是赵尚志。
  1938年1月1日凌晨,在我北满抗联西征嫩江遭受重大损失、五万名日伪军加紧布置对
北满联军的最后一次“讨伐”的前夜,北满抗联总司令(时称东北抗联总司令)、威震敌
胆的抗日英雄赵尚志越过说封的黑龙江,前往苏联方面“求援”,随即被扣押,从此失去
自由。一年六个月之后,他终于被释放,率领一支小部队返回东北,整个东北的斗争环境
和我军内部的环境已发生的巨大变化。北满抗联在他走后对一去不返的他的批判已经结束
,形成了以三种军总司令李兆麟为领袖的新的领导集体,不再接纳他的归来。在接下来的
二路军三路军伯力联席会议上,三路军的创始人赵尚志因“犯有严重错误”而被开队党籍
,被安排到周保中的二路军总指挥部任副总指挥,不久后又被从国内战场召回到伯力(原
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失去了周保中的庇护。三路军又回不去,二路军则视其为路人
,当初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大英雄竟然成了新成立的伯力东北抗联教导旅院内一个无人理睬
的闲人。
  赵尚志怎么办呢?赵尚志可以有许多选择。他可以选择申诉,向当时代表中共中央领
导东北抗联的中共驻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团申诉,甚至通过这个代表团向已经在延安扎下
根来的中共中央直接申诉;他也可以破罐子破摔,既然你们东北抗联不要我,我干脆就这
样呆下去好了。凭他的威望和功勋,没有人会不让他继续呆下去,一直到抗战胜利的一天

当然还有最后一种选择,那就是:不管我赵尚志身在何方,也不管你们如何看法,我赵尚
志都仍然是一个矢志抗日到底的战士,你们可以不要我,但是我却不能不抗日,哪怕是我
自己一个人,我也要回到东北,回到打鬼子的战场上去!
  赵尚志没有选择申诉,也没有自暴自弃,性如烈火的他选择了后者。1941年10月,他
再次犯了一个错误,没有经过当时东北抗联教导旅的最高指挥员周保中的批准,带着仍然
愿意跟随他的最后五名战士,越过黑龙江,回到了自己的国土上。
  三个月后,他在攻击鹤立县日伪梧桐河警察署时误入日伪特务的包围圈,壮烈牺牲。
  赵尚志直到最后,也没有实现随着他的归来,东北人民会一呼百应,再次掀起一波新
的抗日大浪潮的愿望,却实现了自己的另一个心愿。这个心愿是:就是死,我也要死在抗
日战场上!
赵尚志被弄到日伪鹤立梧桐河警察署后,日本人欣喜若狂。就是为了防备这么个已经被抗
联队伍自己不要的人,日本人曾经在长达数年的时间内,一直在黑龙江边维持着三道封锁
线。现在这么轻易地就杀死了赵尚志,他们不敢相信。于是,他们从刁翎城中,叫来了曾
经已经投降日寇的原东北抗联第九军军长李华堂辨认尸体。
  李华堂“九一八”时是东北军的一个营长,东北沦陷后拉起一支队伍抗日,后来又响
应中共建立抗日联军的号召,加入了赵尚志为领袖的北满抗联总司令部。在相当长的一个
时期,他都是赵尚志抗日路线的追随者和赵尚志本人的崇拜者。一九三八年冬,当赵尚志
赴苏未归,李华堂的九军主力又随三路军总指挥部西上嫩江之后,一向躲在深山里不向日
寇投降的李华堂成了孤家寡人。等到他的另一个结盟者二路军也在日寇打击下几乎全军覆
灭时,李华堂终于承认了失败,下山投降了日寇。日寇果然没有杀他,反而将他安置在刁
翎城中,过所谓自由的“良民”的生活。现在,为了验明赵尚志的正身,日本人又将他带
到了梧桐河伪警察署。
  在一间冰冷的房子里,李华堂第一眼就认出了面前的死者就是他矢志追随多年的抗日
大英雄赵尚志。尽管有不少日本人跟着,他还是哭了,大声道:司令,你也这么着了吗?
你也这么着了吗?他大哭嚎啕,被日本人强拉出去。
  时常想起这一次的会见。这是曾经作为抗日结盟者的李华堂与赵尚志的最后一次会见
,赵尚志已经死去,李华堂也已经投敌,可当他见了死去的赵尚志之后,为什么仍要突然
放声大哭,重复说出刚才那样一句话呢?李华堂当时要对赵尚志表示的,究竟是一种什么
样的心情呢?他有没有想到过,虽然他努力在内心里为自己的投降辩解,可面对着眼前的
死者,心里仍然明白这个人才是真正的大英雄,虽死犹生,而他虽然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吗?
东北光复后,李华堂重新出山组织军队,被国民党任命为第十五集团军上将总司令,与挺
进东北的我军为敌,结果被我东北民主联军合江军区剿匪小分队围击于依兰东部地区,负
伤后被捕,死在押解的路上。李华堂死之前,有没有想到过当年他和赵尚志在鹤立县梧桐
河伪警察团的最后的一次见面呢?
  不久前看到新编的电视剧《林海雪原》,想到书中写到的作为匪首的谢文东和李华堂
,不由得想道:当年他们也曾经是赫赫有名的抗联八军和九军的军长呢。只是他们不像赵
尚志那样死在了抗日战场上。他们也曾经在艰苦的年代里坚持过,却没有坚持到死。

  开始写这篇文章时《音乐会》刚刚出版一个月,写完它却是两年以后的事了。我发觉
,这两年里,虽然我写下了这个题目,却还是会时常想象这些我想要告别的人。
一天走在长安街上,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在我们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下面,是不是都躺着一
个我们时常想念却又时常想要告别的烈士。如果他们的鲜血没有渗入地下并且也不会凝固
,我们这块土地上是不是早就血流成河,我们的也包括我自己迈出的每一步是不是都会在
这条血河里激起汹涌的浪花。

 短评

我就纳了闷了,拍出这片的导演为啥又拍了两部《举起手来》!!!

8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电视机前童年回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反思电影, 最震撼我的镜头就是杨和他奶奶被绑到柱子上,日本小队长张狂地指挥一个新兵杀死杨的奶奶那一幕:杨从莫名其妙到知道他们要杀死自己的亲人而歇斯底里地怒吼;日本新兵从害怕到被责打后丧失心智疯狂地把奶奶刺成筛子似的鬼哭狼嚎。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我

13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力荐

对人性和战争的思考。战争年代,牺牲了亲人、牺牲了朋友、牺牲了爱人。一曲友爱之歌,一曲和平之歌,一曲悲伤的歌。尽忠报国的战士啊,你们到底为谁而战?是侵略还是保卫家园?“你们为什么到别人的地方杀人”配乐非常好听。三人表演很到位,妹子纯洁善良却被战争荼毒思想,玉福憨厚老实却看尽人间沧桑

16分钟前
  • 瑶瑶
  • 力荐

败光冯小宁人品的一部电影

20分钟前
  • 祥瑞御兔
  • 推荐

小时候看过非常感动的战争片。一部讲抗战的电影,尤其不能主观臆断,哪怕思想是主观的,形式也要客观的来处理。由小见大以理服人。

21分钟前
  • 有寂
  • 力荐

冯小宁抗日,拿得起,放得下,红河紫日子午线,举起手来打嘴巴

22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我唯独对这部主旋律影片印象极好!是部经典之作!

26分钟前
  • 科林
  • 力荐

国产片里最好的——这不是一部战争片,而是反思人性的片子。富大龙演得真好——电影前半段他几乎没有怎么说话,全靠演的。能让我看懂片子,说明演技不错。2014.5.25又看了一遍,特技真假,但是缺乏美感并不影响反映影片的主题,战争与和平在此片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30分钟前
  • djj
  • 力荐

很少看到这样的冷静的叙述

35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战争就是那些高高在上虚伪的政客忽悠底层的屁民去做炮灰!

37分钟前
  • 一根胖白萝卜
  • 力荐

秋叶子在花丛中欢快地奔跑时,让人差点忘了这是战争背景下的故事,结局的一枪仿佛如一盆冰水把观众浇醒。战争中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姜文之后,大陆导演还能拍出如此有深度的二战片,大赞!

41分钟前
  • 风行宇内
  • 力荐

必须满星!突破国内意淫式抗战的题材,表达了战争的残酷代价与和平自由渴望!美丽的大兴安岭,让人陶醉的八音盒。本片一直是我目前国产战争电影的NO.1~~~可惜现在冯小宁越老越脑抽,好汉不提当年勇啊!

46分钟前
  • EVA_征服天堂
  • 力荐

这部片子有一种《末代皇帝》式的审美情怀。然而国产片一贯的生硬是没有的,主旋律的政治偏向也是没有的。是“和平主义”、“人本主义”普世价值,这才叫大格局。赞美过《红十字》那部日剧,贬斥抗日题材的泛种族主义,原来只是冯小宁的默默无闻而已。还想到了《红河谷》。

51分钟前
  • 茂树
  • 推荐

没有以往抗战电影的强烈主观性,从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视角讲述故事,自然也会让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同。真的很不错~~

54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这部电影真的太经典了,我印象中我是看了三遍的,每次都一样震撼。中国农民、日本女学生、苏联女军官,二战中涉及的三方人马就这样联系在一起,他们一起在东北的大兴安岭中跋涉,怀着各自的警惕和戒备,却在长久的相处中磨灭了仇恨,产生了感情。这与俗世的爱情不同,是一种跨越了男女之情的大爱~

58分钟前
  • 爱智慧
  • 力荐

学校组织看的。电影播到苏联女战士裸泳的镜头,我同桌抓住了我的手。当时幸福死了

1小时前
  • 霐隐
  • 力荐

富大龙,看哭了

1小时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推荐

貌似小学时看的电影,后面快结尾那几个镜头印象尤为深刻,大火烧过来时日本小女孩儿教他们自救,小女孩儿最后终于看到日本军队时兴高采烈,没想到却被准备自杀的日本兵打死。。。。印象就是挺惨的,看完心里挺难受的

1小时前
  • 囍弗斯
  • 还行

那日本小姑娘挺可爱的.

1小时前
  • 猫猫eko
  • 推荐

三个典型,性情迥异。俄罗斯日本的两个有点脸谱化了,但剧情就得这样啊。电影的设定算是个辩证的处理,讽刺和寓意才是目的。感动到我的不是电影,而是那个日本女演员在电影发布会上情绪失控,泣不成声。

1小时前
  • 塘坑一姐小渡边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