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月亮上的男人 剧照 NO.1月亮上的男人 剧照 NO.2月亮上的男人 剧照 NO.3月亮上的男人 剧照 NO.4月亮上的男人 剧照 NO.5月亮上的男人 剧照 NO.6月亮上的男人 剧照 NO.13月亮上的男人 剧照 NO.14月亮上的男人 剧照 NO.15月亮上的男人 剧照 NO.16月亮上的男人 剧照 NO.17月亮上的男人 剧照 NO.18月亮上的男人 剧照 NO.19月亮上的男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8:45

详细剧情

这部传记电影的一开场,主人公安迪·考夫曼(金·凯瑞 Jim Carrey 饰)却向观众开了一个谢幕的玩笑。安迪自幼喜爱表演,成年后顺理成章成为饭店驻场演员,但事业并不顺利,一次他模仿猫王的表演引起好莱...

 长篇影评

 1 ) 无限解读的男人

安迪•考夫曼,一个被无限解读的人。
孩提时候,热衷于对着墙壁表演,无须观众,自娱自乐,表演是出自于内在的需要,自我释放的途径,一种与生俱来的痴迷。
初期,在饭馆表演略有互动性的弹唱节目,陈旧枯燥,令人生厌。
受挫后改进,以一个呆滞、紧张、不知所措的小丑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先是表现得极度糟糕,然后惟妙惟肖地模仿猫王,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最后又恢复到那个小丑面貌。中间的转换、对比,让观众既有惊喜,又忍俊不禁。通过这样的方式,安迪获得观众的认同。
开始的时候,安迪可能对观众的反应还是很满意的,但关键不在这里,而应该是他觉得这样的表演方式很有创意,很funny。但观众却不是这样理解的,他们只对他滑稽、可笑的表情、腔调感兴趣。观众停留在表面的娱乐性上。安迪的渴求远远不只这些,不局限在方寸舞台之上,与其说他是一位喜剧演员,不如说是事件的策划者和制造者。
当观众的理解水平达不到演员的要求时,就如同一个伟大的作家找不到独具慧眼的读者。所以,安迪厌倦了“星期六晚直播”节目——尽管观众们对这个节目狂热地喜爱,而醉心于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上。对他来说,乐趣并不在于表演本身,而在于一些“意外”的巧妙安排上。汤尼•克利夫顿的出现、对鲍勃的粗暴恶搞、电视转播换面的故障效果、混合摔跤比赛等,每当有这样的想法和创意产生的时候都让他激动不已。这些事件有一个共同点:都引起了观众的错误判断,从而产生不同的反面情绪。尽管观众在这些节目中获得的不是欢乐,但他们似乎还是很乐意集中在表演现场,一起愤怒、不满和鄙夷。对于这样的反应,安迪似乎很陶醉,他觉得很funny。
那么,安迪•考夫曼的意义在哪里呢?传统对他的评价都将其定性为天才喜剧演员,但奇怪的是在电影中,考夫曼对此强调他不会表演喜剧,不会说笑。对于这个辩解,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是一种隐喻的说法,以强调他的喜剧不同于一般的喜剧,而是更有深意;第二,他内心中确实不是以喜剧演员来定位自己的,他只是一个表演唱歌和跳舞的。
安迪•考夫曼,一个难以捉摸、难以评说的人。你可以说他是一个表演天才,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你可以说他是一个充满创新意识的达达主义艺术家,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只懂得自娱自乐的恶棍;你可以说他是一个出色的喜剧演员,也可以说他注定是个悲剧角色。

 2 ) 理想主义的悲与哀

——评《月亮上的男人》视听语言和场面调度

与其说影片中安迪始终疯狂的歇斯底里的扮演一个滑稽角色,毋宁说这部影片始终借着安迪的疯狂与歇斯底里来描摹他的孤独与不被人理解。以至于影片弥漫着一种悲而哀伤的质感。

这种悲、哀来自于他从始至终都不被人理解。当借着声音转场,将安迪小时候的记忆转移到现实他在舞台上表演时的情况。他位于镜头的偏右的黄金分割点处,聚光灯打在他的身上,而置于前景的观众却为偏黑的红光。明与暗、白与黑,这两种泾渭分明的色彩,似乎暗示了安迪始终不被观众认可,无论是他成名之前还十分落魄的时候,还是他被众人所知所追捧时。当酒吧老板斟酌着说出要解雇安迪时,镜头以从安迪过肩的一个近景拍摄老板,续而一个反打对准安迪,来回十四次,安迪极具用张力的演技表现了一个人从隐隐兴奋到难以置信再到失意失落的模样。而随着推开门,镜头向前推,安迪露出了戏谑的笑容,续而镜头一摇安迪拎着箱子轻快的向前走去。这一连串的动作与镜头,向观众表明了安迪不被人理解和他古怪的性格。这种始终不能被人理解,随着安迪滑稽的表演方式成名之后,放大了数倍然后再展现了出来。当安迪因为签了五年的合约被迫上台表演自己不喜欢的节目,镜头给向观众们的欢呼,他们希望安迪表演他们想要看的角色,而似乎是出报复心理,安迪朗读起了(了不起的盖茨比)。镜头在安迪与观众面前来回切换,观众们不耐烦的吼着要看他演滑稽角色,随后镜头给向安迪不停抖动的双眼,他满足了观众的需求表演起了那个角色。镜头里观众站了起来疯狂的欢呼着,看似热闹的气氛却与安迪内心的不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显得十分的悲与哀。这一场的最后,安迪揉着双眼终于将这本书读完,镜头打向观众席,那里稀稀拉拉的坐着屈指可数的几个人,似乎没有人愿意接受他的报复,也没有人懂得他的追求、他的纯粹。下一个镜头从幕后低机位以一个全景拍向安迪和观众,灯下的观众开始离场,而本该在聚光灯下的安迪,此时却没有任何光照在他的脸上,他变得模糊不清,一步一步隐入黑暗。

他的悲、哀,来自于他骗了那么多人,最后却没人相信他。当他郑重的告诉好友,他得了癌症,镜头转向的却是他好友的一个摊手,说别闹了别闹了还有另外一个还有的嘻笑,说这可以写一个剧本。他的哀还来自于他骗了那么久的别人,到最后却只能被迫接受被别人骗。当飞机落地,汽车驶向神医所在处,镜头向后一直拉,然后再慢慢摇,向我们展现神医所在诊所的图景,最后停在安迪蜷缩在轮椅上的消瘦的背影。下一秒镜头以近景打向安迪,随后以安迪的视点镜头向我们展现了神医如何创造“奇迹”的。似乎在告诉观众安迪是有机会被救活的。而当安迪他躺下身将头转向医生正在“清洗”的手,镜头给予特写告诉安迪也告诉我们奇迹都是不存在的。镜头安迪难以置信的脸下移转向医生捏着假器官的手,一切都因此显得尤为讽刺,而更显悲、哀。

但这种哀却是哀而不伤的。在圣诞晚会结束后,轻柔绵长的音乐响起,安迪被人群簇拥着。随着镜头的缓缓上移,他兴奋的大喊着,每个人都有牛奶点心。镜头下一秒切向室内,大家兴奋的找到各自的位置,而后镜头缓缓下移并向后拉,大家欢呼着拍着手望着安迪。随之镜头切向人群中观看者的视点镜头,安迪在大伙的欢呼声中显得异常的开心,发自内心的开心。而安迪知道自己被骗后,他躺在床上发出哭声般的笑容,然后出现叠画巧妙的切入安迪的葬礼。镜头缓缓向后拉,葬礼上播放着安迪生前的视频,他兴奋的跟观众们互动着,告诉他们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以至于他的死亡让人叹息之余却觉得虽哀却也不伤,安迪在这个世界上始终扮演着一个戏谑嘲弄者的身份来愚弄别人,但在他死亡时他却也展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表达温柔的方式。

易怒却也十分温柔,歇斯底里却有着自己纯粹的坚持。月亮象征着理想主义,残酷,悲伤却也美好。安迪似乎一直坐在月亮上,发着他独有的悲而不伤的光。

 3 ) 它应得聪明人的赞誉

看完《月亮上的男人》,我记住了两句台词。 "Who should you entertain? You or the audience?"“你该娱乐谁?娱乐你自己还是娱乐观众?” "这也是行为学研究的巅峰。" 《月亮上的男人》太突破了。它打破了——或者保守点说,至少它尝试去打破银幕空间和影院空间之间的界限,把电影院中的观众也拖进——说得礼貌一点,是请进电影中来。他一开始就明确要取悦,不,欺骗,不,玩弄现实中的观众。银幕中的观众被安迪耍得团团转,而银幕外的观众也一样。现实中的观众看着银幕内的观众被戏弄,一点都笑不起来,入戏的时候,会和银幕中的观众一样困惑或愤怒;不入戏的时候,会紧张地防备接下来冷不丁的剧情逆转。无论入不入戏,真实的观众总逃不了被调戏的命运。 因为银幕中还有银幕和剧场这一存在,这部电影的空间结构变得极其复杂。我们看观众看安迪演戏。观众不知道安迪在演。我们知道观众不知道安迪在演。观众以为安迪在演。我们不知道观众以为安迪在演。我们以为观众不知道安迪在演。我们以为观众以为安迪在演。我们不知道观众不知道安迪在演。就算我们以为观众以为安迪在演是事实——总会是事实,我们还是死也摆脱不了模棱两可的怀疑,因为我们不知道安迪何时会揭开他在演的真相,每一次小起伏时我们都会随着银幕中的观众不禁怀疑,是不是我们错了?是不是这次安迪在演的其实是真的。 安迪这个角色在影片中打破了观众的界限,把所有的剧中人都变成了可能的观众。对于现实中的观众来说,我们甚至不知道剧中谁到底才是观众,甚至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把自己看做观众什么时候又不是。剧中严肃的ABC老总突然灵机一动摇身一变就宣称刚才在舞台上发生的殴打事故是一次表演,结果安迪告诉观众刚才的不是表演,安迪把老总的自作聪明的伪装和自己不留情面的揭穿一起变成了一场表演。我们这些现实中的观众首先搞不清楚殴打事故到底是不是预先安排好的,最后又搞不清楚殴打再掩饰再揭穿这一整套是不是预先安排好的。聪明的观众一定会觉得自己被耍得团团转的。糊涂的观众只要方便地和剧中的观众一样就好了,被骗的时候真的感到愤怒和鄙夷,被骗过后开心地大笑和鼓掌。 我们的主角安迪·考夫曼Kaufman,难道和欧文·戈夫曼Goffman没有关系吗?《月亮上的男人》探讨的就是一个社会学的命题,或者说是玩了一个社会学的游戏,在文本上做了一次社会学模拟实验。它的主题,比起影片空间的多层嵌套,真伪逻辑的多层嵌套反而是赤裸裸的简单明确:如果有一个人,他的前台和后台完全混同,结果会是如何?《月亮上的男人》戏谑地提出了一种假想。 但实际上,颠覆戈夫曼的假想根本无法在真实世界里发生。影片中的安迪不可能真正存在,人不可能承受认同的不确定性,观众/公众其实也不可能像影片中那么傻。影片是在假设了有这么一个完全自我的人和一群完全傻掉的观众之后才得以进行的。在这样的意义上,影片把对真实观众的欺骗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银幕内观众的行为和反应其实也只是拙劣的社会表演罢了。银幕中的观众和银幕中的安迪联合起来把我们骗了,现实中哪有这么单面化的观众呢,简直和三流小说一样。能够意识到此的人都不是银幕中的那些。 《月亮上的男人》主题的另一半,和《楚门的世界》是一样的。它没有后者那么直白,因为导演风格的不同,它把讽刺埋在整体的结构中。影片中的观众,他们本是对眼前的粗鲁、歧视、暴力感到愤怒,但当有人告诉他们这是一场表演之后,他们就能开怀大笑了,好像一经过表演,所有的粗鲁、歧视、暴力就都消解了,粗鲁、歧视、暴力的形式就再不是粗鲁、歧视、暴力,而是用以娱乐的符号。而《月亮上的男人》更加强调的,是这些用以娱乐的符号无时无刻不在小屏幕上播放,小屏幕二次平面化了表演,那些狗屁伦理道德的分子是透不过屏幕的。而且别忘了,最后的最后,所有的影像要通过现实和故事之间的那层银幕,才达到我们的眼睛,这是三次平面化。在这一意义上,影院银幕和我们就是小屏幕和电视观众,影片把现实的影院空间也拖了进来,我们在做的很可能是无形中的自我嘲弄,自我批判。我们很多时候和影片中的观众没什么两样,不仅是行为上,而且在性质上。 安迪的欺骗是越滚越大,剧情层层推进,死亡的结局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本来在喜剧的最后豁然一悲,心生万千感慨,想想,已经足够了吧。谁知屏幕的魔力连死亡都超越了,连死亡都是一场戏。只有娱乐永存。 对了,我还记得一句台词。半场的观众半信半疑地等到演职员表的最后,音乐结束,只等来这句: “Ladies and gentlemen, thank you for tonight!” 到底是真是假,这些都不重要,在屏幕中,在报纸上,在图片里,在舞台上,不管是真是假,相信就好了。反正不会在书里,不会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后现代的境遇。 (对了,影片里有一个捡肥皂的场景,货真价实的表演捡肥皂。而且提示,这部片只适合在电影院看到最后。。)

 4 ) 不论好笑与否,更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幽默

《月亮上的男人》。

商人(Kaufman)安迪一直在问自己:幽默是什么?一起冥想的那个长得像耶稣的人告诉他,沉默就是幽默。
小学的时候读过老爹一本书,也在讨论类似的问题,也记得书里说过,沉默就是幽默。

幽默是什么——这并不是一个纯的表演艺术的研究课题,而是哲学的话题。
涉及伦理的问题是:当你进行表演的时候,你是否还是你?

安迪用尽一生去寻找答案,用实验的方式而不是用推理演绎。“人畜无害”的实验比如说,让观众的电视“坏掉”十秒钟。“伤天害理”的实验,比如说为了讽刺性别歧视而自己表现出性别歧视,比如说为了讽刺恶霸而自己成为恶霸。

卓别林也是喜剧,憨豆先生也是。他们和安迪一样寻找着幽默的可能性,他们的路也不尽相同。是选择做民族英雄还是做众矢之的?
很有意思的是,不管是为了艺术还是为了民族或是为了哲学,他们的所作所为没有对错。

最后安迪去菲律宾治病的那段我看懂了,不知道你们看懂了没有。在发现一切的所谓神医只不过是骗人的把戏,他笑了。但是那笑必定不是苦笑,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悦:这是一种幽默。

 5 ) 重新认识Jim Carrey

Jim Carrey 是个非常棒非常棒的演员!!!

我一定要在最开始表达我对他的赞叹。因为,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有几度想放弃,因为安迪考夫曼的表演方式我真的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当我再坚持一会,就又会被他吸引,具体是什么,我不清楚,只是想看下去。

最近我越来越喜欢,不在看电影之前对内容、背景了解得太多,尤其是千万不要知道结局,因为电影应该是为那些对他一无所知的人准备的,只有这样的反馈,才是最真实的。

这是一部传记式的电影,讲述的是美国喜剧演员安迪考夫曼的一生,他被认为是50-80年代最具创意、最标新立异、像谜一般的艺人。考夫曼善於带动观众的情绪, 观众的喜怒哀乐全系於他的表演上。不管是带观众去喝牛奶吃饼乾,或跟女性比角力, 他创造了一种既独特又真实的表演方式,有时连他的好友都分辨不出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评论对他的看法不一,有人说他是个、怀疑论者,是非正统的禅学信仰者,也有人认为他是达达主义式的喜剧演,员第一个真正的表演艺术家。考夫曼却喜欢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唱歌跳舞的人"。因此对他最贴切的描述是"一个真正的表演艺术家,一个角力运运动家,一个喜剧演员,猫王, 一个民谣歌手,或者是像汤尼克里夫顿,拉斯维加斯着名的驻唱歌手"。

上面这些话都是我看完之后搜集来的对他的评价。下面的话是我的感受。

当一个人真正把自己的生活与梦想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他的行为可能并不会被大多数人接受。毕竟,大部分人都是循规蹈矩的生活,偶尔生活无聊了,就找些有意思的事情来笑笑,开心一下。但是,总有人,他仿佛生来的使命,又或者是上帝在他的身上上了发条一样,他总是要不断的制造效果,开发一切他认为有意思的事情,表演出来。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体会这种快感,还是从人们本能的反应中得到满足,可能他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有人总说,喜剧演员通常就是个小丑,靠出卖滑稽或者自己的惨状来娱乐观众。可是,看过了这部电影,我却觉得,看喜剧的观众才是彻彻底底的小丑,他们随着演员的安排而笑,完全按照演员的步调来走,被人耍得团团转还开心得不得了。安迪是个疯狂的人,他是个让人分不清表演与真实的人。他做表演,大家以为是真的,他讲真话,却被认为是在表演。他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从不同的角度来说,应该会有不同的心酸吧!

其实在看到多半部分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只觉得Jim Carrey演的这个安迪是个疯狂搞笑的演员,他的一切就是怎样看起来funny,为了达到目标,他可以不顾别人的反对与客观的压力,一意孤行。但是,天才总会遇到某种困难,而他的困难就是上帝要提前把他的生命收回去,在那一刻,他很真诚的向观众倾诉,却另人分辨不出来到底是什么。

我不同意说安迪考夫曼总是个总在跟观众开玩笑,甚至也开自己玩笑的人。他活得很认真,很诚恳。影片在最后,他癌证晚期,到菲律宾去找“神医”治病,却发现原来“神医”看似离奇玄妙的医术竟然也只是个小把戏的时候,他笑了。他好象发现了另外的乐趣。

其实生活可以被理解得很简单,就是一个把戏接着另一个把戏,就看你怎样看它。非要严肃的给自己规定个一二三四,再来生活,也一样是活在别人的小把戏中。可惜偏偏大部分的人没有看透,所以才需要喜剧演员来表演,让其他人得以看到部分。帅哥、美女很多很多,而真正的喜剧演员就那么两三个,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天分到去领悟出生活的真谛。

Jim Carrey以前的电影,我并没有特别喜欢。著名的《变相怪杰》只是一部哗众取宠的纯粹搞笑片。其实,他,还有香港的周星驰,肯定也包括很多很多靠喜剧成名的人,他们都很认真的看待生活,看待表演,总是尽力的在表演中表现内心的真诚,都是很有深度的演员。因为,毕竟,最难演的戏剧就是喜剧。

 6 ) Andy Kaufman的墓碑

Andy Kaufman

是70-80年代的著名笑星,1999年上映过他的传记片Man on the Moon,由Jim Carrey扮演他,女主角是Courney Love,但票房好像很亏。

他因为搞笑态度的不同而被称为“反笑星”,看过电影应该记得他主打歌舞表演,而不是像普通笑星一样讲笑话。他从70年代中期开始登上电视脱口秀,1978-82年间出演情景喜剧Taxi成为个人代表作(里面的主要演员之一Danny DeVito也在传记片里演了他的经纪人),和Cher、Laurie Anderson和Blondie的Debbie Harry等乐界名人都有过合作。35岁时因肺癌去世,因为他生前多次谈到把自己的死亡伪装成一场骗局,很多关于他假死的谣言开始流传,2013年洛杉矶验尸机构还做出了官方辟谣。1992年R.E.M.乐队发行了歌曲Man on the Moon致敬他,1999年的传记片名因此而来。

他的家族大墓碑上的Bernstein是他妈的本姓。后排由左至右依次是Ray Goldberg (奶奶的爸爸), Lillie Kaufman (奶奶), Paul Kaufman (爷爷), Pearl Bernstein (姥爷), Cyril Bernstin (姥姥);前排自左至右依次是Frances Kaufman (婶), Jacob Kaufman (叔叔), Stanley Kaufman (爸), Janice Kaufman (妈)和他自己。

 短评

看得我好痛苦/这就是那种不是给1分就是给10分的电影

5分钟前
  • |
  • 力荐

人的一生都是假象,甚至这个人给人们的感觉只是个幻像。

6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我曾在新东方面试上表演猫王~当时就是跟学的他那段~很成功~2012.6.4经过近两周中午午餐时间最后看完。片子很好,很喜欢这个敢玩的人,他用自己来玩玩了他周围的世界。好几处都很感动,但眼泪始终流不下来,很奇怪。结尾用电影使这部传记有了超现实的色彩,挺巧妙的。演员就应该有另外的人生呀。

10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应需要把电影和真实事件脱离开来,电影完全可以看作是导演对一个“喜剧明星”的自反书写,将之融入好莱坞、综艺节目、脱口秀乃至舞台演出的形式中,一场场如同行为艺术的演出,观众根本无法用常规的观看直觉来看待这些演出,无法分清到底哪些是表演哪些是真实。导演也如同考夫曼一样,让我们在电影面前失去了探究真相的勇气,因为是真是假根本无从分辨,或者说这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在我们面对这些谄媚的、精心操控、设计的,刻意的虚假的演出中间离出来,打破那些陈规惯例的形式,用偶然性、模糊性、自反性来刷新被主导的观念形式,这本身就是一次行为艺术。

14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演技真的超棒了

16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力荐

本片获2000年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金球奖最佳男演员奖

19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美式笑点没GET到,但金凯瑞演技很赞

23分钟前
  • 我的天呐
  • 推荐

电影不错。Dylan Moran的Black Books,John Cleese的Fawlty Towers,Jim Carrey的Andy Kaufman,英美这类用力过猛的喜剧效果真心不是我的菜。

26分钟前
  • leon mai
  • 推荐

狼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谎话只能说三遍。

2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蛮久以前看过的,剧情有点忘了。但是演的很不错

32分钟前
  • 桃子爱吃鱼
  • 还行

喜剧其实是一种判断,每一个笑话都是一种判断,你必须去判断它。演戏则不然,演戏是一种体会,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34分钟前
  • o”mygod101
  • 推荐

演技有点让人害怕,太棒了!

35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说个笑话纪念我

38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我完全了解……但是我不了解他为什么还不是影帝…

43分钟前
  • 17950
  • 力荐

感觉有点讽刺意义啊

47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这种不是一分就是十分的电影,评的好辛苦

48分钟前
  • nothing
  • 力荐

很好看啊,剧情有深意

50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tbh, i dont get this movie... its attractive, but when its done, i aint know nothing at all...

55分钟前
  • ryan
  • 还行

是他太疯癫,还是世人看不穿。

60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力荐

没太懂这里的幽默

1小时前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