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奇幻片美国,波兰,斯洛文尼亚,捷克2008

主演:乔芝·韩莉,斯堪德·凯恩斯,安娜·帕波维尔,蒂尔达·斯文顿,本·巴恩斯,连姆·尼森,威廉·莫斯里

导演:安德鲁·亚当森

播放地址

 剧照

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1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2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3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4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5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6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13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14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15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16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17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18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19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2 21:42

详细剧情

邪恶的勋爵弥若兹(塞吉·卡斯特里图)害死了自己的兄长,并长久挟制王子凯斯宾(本·巴恩斯),伺机篡位。迫于弥若兹的谋害,凯斯宾在深夜逃离城堡,奔向纳尼亚丛林深处。在敌人的追击下,凯斯宾慌张的吹响了号角。   在另一个世界,彼得(威廉·莫斯里)、苏珊(安娜·帕波维尔 )、埃蒙德(斯堪德·凯恩斯)和露西(乔基·亨莉)四人已成为伦敦街头的普通学生。可是号角的吹响,让他们再次感到纳尼亚的呼唤。1300年后,受制于台尔马人的纳尼亚,正等待国王和女王的拯救。

 长篇影评

 1 ) 纳尼亚传奇·凯斯宾王子:信我者,得永生

在一个饱受侵略和欺凌的土地上,凯斯宾王子召唤回了传说中(其实是在地球上)的国王们(帕文西兄妹)。他们如同救世主一样降临到纳尼亚,但面对敌人依然手足无措,损兵折将。

纳尼亚是个有点类似伊甸园的世界,即使有了亚当之子来做国王,其实也还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有一个精神领袖,就是阿斯兰。

而作为至尊王与耶稣十二门徒老大同名的彼得,在这一部的开始也放弃了对阿斯兰的信仰,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救民于水火,但他失去了很多英勇的战士,最后又面临围剿。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阿斯兰身上。他对阿斯兰的信,只是在现实中一次次碰壁后才不得不相信,并不如从头至尾都坚信阿斯兰的小妹妹那么坚定。所以,只有小妹妹能看到阿斯兰,也只有在小妹妹勇敢的踏上了寻找阿斯兰之路并找到了阿斯兰后,阿斯兰才显露了他的神迹,拯救了纳尼亚。

狮王阿斯兰就像基督徒眼中的上帝,他存在,但只在信徒面前现身。他可以创造很多神迹,但并不插手他的王国。即使在漫长的一千多年中,他的子民被侵略,被屠杀,他也只是居高临下的看着。因为他的子民们对他的存在产生了动摇,他的子民没有向他寻求帮助。阿斯兰显灵,不是等来的,而是寻找来的。听说,基督徒与上帝的沟通,通常是从“God I need your help”开始。因为相信,才会需要他的力量,才会寻求他的帮助,他才会聆听你的话。

彼得曾问小妹妹,“为什么我看不到阿斯兰”,妹妹说:“也许你的心不够诚。”不过即使是这样,即使纳尼亚有许多马怪牛怪和“鹿人甲”,有矮人和老鼠剑士,但这个世界的国王仍然是帕文西兄妹,因为他们是亚当之子,因为上帝把人类创造成了万物的灵长,而他们最终还是皈依了象征上帝的阿斯兰。

片尾阿斯兰送台尔马人回地球的祝福,更像是上帝对信徒们的祝福,因为这些凡人选择了相信他的力量。所谓信我者,得永生。

正如同片尾曲唱的那样:I' ll come back, when you call me, no need to say goodbye.

最后说点别的,这部片子我蛮喜欢的,有视觉效果,更有情节,中间还不时穿插一些笑料,整个片子看下来心情很愉快。就是这部里面大哥的性格有点欠扁。

http://blog.hjenglish.com/banhanzhaoyu/archive/2008/06/07/narnia_prince_caspian.html

 2 ) 中国为什么不给电影分级呢

    《纳尼亚传奇2》很好看,视觉效果、两场战争的渲染是本片的看点。可惜这种弱智的剧情实在不适合十七岁以上人士,两位女主角的表演也根本不知所谓。

    王子(记为A)闯入篡权的叔叔(B)的卧室、用剑指着叔叔的喉咙,婶子(C)把弩对准了王子,而神箭手女主角(D)瞄住婶子。这是一个经典的场景,我一直想对剧中类似神箭手女主角的弱智英雄们(D)说一句:“请瞄准反一号(B)!”理由很简单,A、D都指向B,那无论C是否干掉D,B都必死无疑!

    果然,影片的发展就因为神箭手的这一弱智行为而完全改变。

    中国为什么不给电影分级呢?像《纳尼亚》这种片子完全可以分级为“十七岁以上人士仅建议陪同儿童观看”。

 3 ) By Faith 因着信

看了Prince Caspian,在电影院里看很好耶,之前一个星期温习了一下C.S. Lewis的原著。

与原著出入最大的地方:Queen Susan竟然和Prince Caspian有恋情,不过也很好看。

差别二:书中用很多篇幅描写他们从海滩找到王子的过程,而电影里打仗的场面是重点,毕竟很大的卖点是特技和视觉效果。

差别三:书中Aslan不是到最后才出现的,其实是Aslan带领他们到王子那里。

第一次Lucy看到Aslan的时候,其他人都没有,还说她眼花了,她很郁闷:Don't talk like a grown-up. I didn't think I saw him. I saw him. He--I--I just know, by his face。他们自己找路,吃了很多苦,Aslan晚上又呼唤Lucy,Lucy在森林里第一次见到Aslan.

"Aslan, you're bigger".

"That's because you are older, little one," answered he.

"Not because you are?"

"I am not. But every year you grow, you will find me bigger."

爸妈也说,这个狮子真的好大啊。嗯,信心应该随着我们认识神不断加增。

Aslan让Lucy叫醒其他同伴,Lucy说:But they don't believe me.

It doesn't matter, said Aslan. 然后Lucy就生生叫醒了他们。遇到挫折,Lucy坚定地说:I'll have to go with him whether anyone else does or not. 只有Ed比较情愿,他说:We've got to go. There'll be no peace till we do. 于是Lucy跟着Aslan走,其他三个跟着她,“For Aslan was not only invisible to them but silent as well.”之后Ed看见了,之后是Peter,最后是Susan,她是一路上怀疑得最严重的一个,最后,还是要面对Aslan。

After an awful pause, the deep voice said, "Susan". Susan made no answer but the others thought she was crying. "You have Listened to your fears, child," said Aslan. "Come, let me breathe on you. Forget them. Are you brave again?"

决斗之前,Aslan and Lucy, Susan等还没有到战场,Peter, 这时候有了信心,说:We don't know when he will act. In his time, no doubt, not ours.

电影里Lucy明显长大了,还是满脸雀斑,还是“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马太福音5:8

差别四:省略了一个角色,就是王子的Nurse,她从小给王子讲Old Narnia的故事,相信那是真的,这信影响了王子的生命,因此Nurse被赶出去。战争得胜以后,Aslan他们在森林里溜达巡游,就到了Nurse家,治好了她的病,还变水为酒。“亚伯拉罕信神,神就以他为义”,我们的小信心,神都记得。

信心的功课在电影里和书中没有差别的是:在困境中是不是还能怀着盼望等待?大敌来临的时候,Aslan还没出现,好像被舍弃了,Nikabrik(那个坏矮人)说:either Aslan is dead, or he is not on our side....... We want power: and we want a power that will be on our side.......There's something practical。所以要把white witch请出来。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古人在这信上的了美好的见证。……

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因为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希伯来书11。

注:所有英文都出自C.S. Lewis原著: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4: Prince Caspian

片尾曲:The Cal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NsQewlFtEs&feature=related

 4 ) 大厂的山寨片

看到车站,想起了哈利波特
看到了王子,想起了魔戒1
看到了城堡,想起魔戒2
看到了群殴,想起了魔戒3
大水怪和植物人出现,彻底相信在看魔戒了。

杰西纯真的语言和行动中,我看到了 极地特快。
那两个冰雪女王的拥护者,我想起了斯巴达三百勇士。
动物系的出现,让我想起了潘神的迷宫。
挥剑的老鼠啊,根本就是史莱克里面的猫猫剑士么。

动物世界与人类大团圆。
妖魔鬼怪全消灭!最厉害的是植物人啊!

迪斯尼也开始变山寨了。
哈哈

 5 ) 从《纳尼亚2:飘柔王子》说开去:时空穿越诸模式考

本文完整图文影音版见:http://i.mtime.com/wzcjojo/blog/1161937/

从《纳尼亚2:飘柔王子》说开去:时空穿越诸模式考
 

(这头彪悍的秀发不去做洗发水广告就太浪费了)
 
《纳尼亚1》:天上掉馅饼的故事
 
    《纳尼亚1》讲的是四个啥都不会的小屁孩穿越到一个由奴才(臣民)和贱人(狮子王阿斯兰)组成的童话世界纳尼亚之后,在啥都没干的情况下被奴才和贱人们抬上国王女王宝座的故事。
 
    为什么这帮小屁孩明明啥都不行,也啥都没干,却被如此看重呢?据说是纳尼亚世界有一个预言,说未来有四个小屁孩会到这里来救民于水火。于是在这个预言的恐怖淫威下,纳尼亚的奴才们一看到四个小屁孩,就双腿发软,顶礼膜拜了——即使他们什么都不会。
 
    宣传的力量是恐怖的。在“预言”这个恐怖宣传机器的洗脑之下,四个小屁孩无论做点什么,在那些早就被预言晃晕的臣民眼中,都无限放大了。
 
    于是大哥彼得随便砍死一只被纳尼亚人团团包围、绝无生路的狼,就被封成了一个带着一长串肉麻前缀的爵士。我看那只可怜的狼与其说是被砍死,还不如说是绝望之下引刀自尽的呢。后来在没有展现过任何领袖气质的情况下,被封为领导,在决战中只是喊了几句煽动性的口号,此外就几乎没干过起过任何有决定性作用的事。(疯狂钻石@mtime 原创)
 
    小妹露西,只因为一直坚定主张解放纳尼亚,最后就被冠以“勇敢的露西女王”的称谓。其实任何一个天真的、牙都没换好的小女孩,看到自己伙伴被欺负,都会很自然地生起同情之心啊。与其说是“勇敢”,还不如说是还不知道什么叫危险呢。
 
    至于那个“公正的爱德蒙国王”和“温柔而品格坚韧的苏珊女王”,看完整部电影,他们哪里表现过一点点“公正”和“温柔而品格坚韧”的品质?如果说彼得和露西对于纳尼亚的解放事业还起过那么一丁点儿作用的话,那么爱德蒙和苏珊这两个角色即使删掉也不会对纳尼亚的解放有丝毫影响。
 
    “预言”这种东西过分的是它必定会实现。这本来不是《纳尼亚》的错,因为预言类的电影题材并不少见。但是,凡这类题材都会有点教化的意图:即使命中注定前途是光明的,你也必须努力克服道路上的曲折。一般此类题材中,被预言选中的人物,只有努力拼搏,克服一般人无法克服的困难,做了一些非他不可的事,预言才会真的实现。但《纳尼亚》似乎完全不在意这点,它强调的似乎只在于预言注定实现。于是,小屁孩们注定即使什么都不干,也能救民于水火。事实上,他们的确是没有干任何非他们不可的事情,就成了国王女王。这真是天上砸下馅饼来,而且是非砸中你不可。送死我不去,黑锅我不背,但功劳都归我。人世间最便宜的事,莫过于此了。这真是“说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也是你的”。
 
    被预言砸中,不需要任何过人品质和过人表现就当上国王女王,而且“一日为纳尼亚之帝,终生为纳尼亚之王”,这种美事真是只有在最美的美梦里才会YY到。这样的故事,似乎拍出来就是让小孩子们意淫的。
 

 
 
《纳尼亚2》:狗屎运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如果说,《纳尼亚1》讲的是天上掉馅饼,幸福的人生可以不劳而获,那么《纳尼亚2》就继续刺激我们:因为天上可以连续掉馅饼,人生可以中两次彩票!
 
    于是四个小屁孩们就再次被馅饼砸中,再次去纳尼亚救民于水火了。这次小屁孩们穿越到了一千三百年后的纳尼亚,发现纳尼亚已经亡国,且到灭种的边缘了。亡国的原因之一,是小屁孩们一千三百年前把他们的子民抛弃了,于是纳尼亚在别国入侵蚕食下趋于消亡。现在四个国王振臂一呼,纳尼亚的残民就一下子团结起来了。纳尼亚臣民的奴才本性,在这里暴露无遗:缺乏英明领袖的领导,就成了一盘散沙;一遇明主,战斗力就提升了几个级别。
 
    在上一集里,小屁孩们没有起过任何关键作用,那时起决定作用的是谁呢?当然是法力无边的狮子王阿斯兰了。其实在上一集里,仅靠阿斯兰,就完全够能力解放纳尼亚了,但它偏偏要等四个小屁孩来才真正开始行动。如果上一集里阿斯兰的“让贤”,还有点慑于“预言”威力的意思,那么这一集里阿斯兰的不作为,就纯粹是犯贱了!
 
    明明拥有压倒性的实力,却在纳尼亚亡国的一千三百年里硬是作壁上观,看着臣民被屠戮殆尽而袖手旁观。非得等到一千三百年后露西小妹一声“姣唤”,阿斯兰才以救世主的架势君临天下,秒杀强敌。至于之前的这一千三百年,阿斯兰为什么不作为呢?影片给出的解释是——没有解释!
 
    这让我想起以前看过一本倪匡的三流悬疑小说《新武器》,里面有一个角色明明知道谜底,但就是摆出一副“打死我也不说”的嘴脸,任凭其他角色怎么威逼利诱,她就是不说!然后在接近尾声(想必这时倪匡已赚足了稿费),该角色忽然就没有理由地肯说了。这基本上我是看过的最欠揍的悬念设置了。而基本上《纳尼亚2》的阿斯兰,也同样欠揍:一千三百年来“打死我也不出手”,然后最后出手时秒杀对手。编剧或者原著作者对这个情节的交代实在是太不负责了,随便编个什么阿斯兰被封印、四个小屁孩加上飘柔王子想方设法解除封印之类的俗套情节,也比什么都不解释好得多啊!(疯狂钻石@mtime 原创)
 
    另外,在这一集里四个小屁孩的表现虽然稍有起色,但是仍然没有发挥什么决定性作用。因为缺了狮子王,做什么都白搭,而狮子王一出场,就几乎秒杀对手。所以真正起过一点作用的,就只有小妹露西了。一千三百年不肯出手的狮子王,露西叫了一声就肯出手了。这不得不让人怀疑阿斯兰和露西之间有什么暧昧关系……o(∩_∩)o
 
    所以,这次四个小屁孩又在没干什么非他们不可的事情之后被记了一次大功。
 
    真是走狗屎运的彪悍人生不需要解释啊!
 
    这里要替去年同为奇幻题材的《黑暗物质之黄金罗盘》平反一下。去年看《黄金罗盘》时觉得奇幻题材拍得那么难看实在不容易,但现在跟《纳尼亚》系列一比,发现《黄金罗盘》在立意上强了太多倍,《黄金罗盘》的不足只是在场面上有点无聊而已。如果说《黑暗物质》立意在反基督教的科学精神上,《指环王》立意在传统神话传说的正邪对抗上,《地海传说》立意在《道德经》的无为上,那么《纳尼亚》的立意就有那么一点儿《论语》的味道了。什么“一日为纳尼亚之帝,终生为纳尼亚之王”,臣民一离开君王就如一盘散沙的表现,君权神授的暗示(第一集里阿斯兰主持加冕仪式),以及片子到处流露对“明君”的崇拜和依恋——这些东西在我们帝国历史和君臣文化中,是不是都似曾相识呢?《纳尼亚》的作者虽然本意是是立意于基督教思想,不过呈现的效果却慌腔走板地变成了含糊隐约的君王赞歌。
 

 
 
预言与穿越
 
    影片本身没什么好讲的了。下面开始跑题。
 
    《纳尼亚》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这个故事发生的一大前提——那个充当馅饼作用的无厘头预言。“预言”这个有趣的东西,其内涵拆开来看就是:一、过去为什么能预测未来,以及,二,未来是否注定实现。于是,预言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关于过去和未来相互影响的问题了。过去和未来相互影响也是所有时空穿越的题材中最有趣的命题。预言通常是决定未来,而穿越通常就是改变过去了。角度不同,实质一致。巧的是,《纳尼亚1 & 2》恰好也是一个关时空穿越的故事,尽管这个故事里的时空穿越和预言并不直接相关。
 
    下面就来看看,在那些穿越时空的电影中,过去和未来是如何交互作用的。
 
 
《终结者》的最大bug——穿越的模式问题
 
    时空穿越其实有诸多模式。假设不同,模式各异。比如,时空到底有几个?是平行但是进展程度不同的n个空间,还是只有一个时空?这个假设不同,穿越的结果就完全不同。照理说这是穿越题材最基础的假设,但是很多穿越题材其实回避了这个问题以至于时空观混乱,甚至一些大名鼎鼎的穿越题材也是如此。
 
    例如《终结者》系列始终就没有解释:如果未来的人类领袖John自己不派终结者回到过去保护过去的自己,过去的那个小孩被干掉了,未来会变成怎么样呢?未来的人类领袖John,理论上显然是有选择改变历史的能力的。他可以不派终结者去保护过去的自己,那样历史的全貌都会改观;甚至只要在派终结者回到过去之前在他脸上划一道疤,这样历史的细节就改变了,至少自己小时候是被没有疤的终结者保护,而被自己设法保护的那个过去的John是被一个有疤的终结者保护的。问题在于,如果历史改变了,未来的自己会怎么样呢?是突然消失或者突然“记起”自己是曾经被有疤的终结者保护?还是完全没有影响?如果是前者,那就说明时空只有一个,如果是后者,那就是派人回去保护另一个平行空间中的John,那个John和自己其实无关,他的死活,只会影响他的那个未来,与这个未来时空并无关系,那派人去保护又有什么用?可惜《终结者》系列其实一直没有交代这个问题。
 
 
 
    我们来看看穿越有哪些基本模式。
 

特兰克斯与赫敏——两种不同的穿越
 
    在《七龙珠》里,小林问来自未来的特兰克斯:如果这个世界的人造人被打败,那么特兰克斯的那个未来的人造人会怎样,突然消失吗?特兰克斯的答案是,这个世界的未来与自己那个未来世界无关。两者是平行的两个空间,在没有特兰克斯的穿越前,两者的发展趋势是相同的,只是进行到的时间点不同。特兰克斯的世界已经进行到未来某一年,而小林的世界慢了十几年而已。特兰克斯改变了小林这个世界的未来,却不能直接影响到他自己的未来世界。他的目的本来只是带这个世界的悟空去他的世界打败人造人而已。
 
    尽管这种“平行空间穿越模式”理论上更靠谱一点,不过电影编导们似乎对另一种“单一时空穿越”更感兴趣,这便是穿越的第二种模式了。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赫敏和哈利用时空穿梭解救天狼星,改变了未来。有天狼星被救的未来,那还有没有天狼星被抓的那个未来呢?答案是没有了。这里时空只有一个,唯一的过去改变了,唯一的未来也跟着变了。
 
    “平行空间穿越”和“单一时空穿越”,时空穿越的基本模式就只有这两种而已。模式不同,穿越造成的结果完全两样。不过这个重要的模式问题在很多时空穿越的电影电视题材中都没有交代清楚,而且在很多作品中,模式是完全混乱的。例如银河映像的作品中最被低估的《无限复活》,里面借角色之口说出穿越是两个平行空间交叉的结果,但实际上《无限复活》是“单一时空穿越”的模式,因为如果是前者,从A空间穿越到B空间,其结果只能改变B空间的未来,而在《无限复活》里,A空间的未来也被改变了。

 
 
皆有可能还是命中注定
 
    在“单一时空穿越”模式里,时空只有一个,这个时空里,过去是因,未来是果。于是问题就来了:穿越是否能改变这个因果关系?当角色是从未来穿越到过去、在历史中翻云覆雨时,未来是皆有可能,还是冥冥之中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而那些泄露天机的预言,是可以被改变,还是视一切改变力量为螳臂挡车?所有这类穿越题材,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就是穿越是否能改变“宿命”。(疯狂钻石@mtime 原创)这个问题虽然是一个荒诞的假设,往深了想却会成为一个复杂的哲学问题兼技术问题。
 
    大多数穿越题材都乐意表现“未来命中注定”或“历史不能改变”的主题,穿越者往往费尽心思去改变历史走向,却恰恰成就了历史本来的面目。
 
    我认为,在穿越者知道历史或者未来的细节的情况下,真正意义上的“未来命中注定”或“历史不能改变”是做不到的。例如,假设我有预言10秒后的未来的能力,这时我预测到十秒钟后旁边一个人会绊到石头摔倒。那么我只要马上走过去揍他一顿,他就没有机会去让石头绊了。另一方面,就像我前面提到过的例子,《终结者》里未来的John只要在派往过去的终结者脸上划个疤,从技术上来说,历史的细节也被改变了。

    “未来命中注定”或“历史不能改变”,只有在穿越者对未来或过去的细节几乎不了解时才是行得通的。《寻秦记》里穿越到秦朝的项少龙,总是担心自己改变历史,却发现自己的所有所作所为都在创造那个自己了解的历史。但我们设想一下,假设项少龙知道秦朝历史的所有细节,这种情况还会发生吗?
 
    所以,要表现穿越者了解历史细节的情况下历史仍然不能改变,是很有难度的。《十二只猴子》是一个成功案例,因为《十二只猴子》这个穿越故事一直被强烈的“宿命感”笼罩。片中的布鲁斯威利斯,虽然小时候目睹过自己死亡的结局,但被强大的宿命推动,根本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哪来的闲情逸致去试验那种“10秒之后这个人会不会绊倒”之类的改变未来的闲事呢?
 
    要说真正的宿命,还得是那种“小细节可有出入,大历史无法更改”的情形。《守日人》的最后,借助命运之笔改变过去的男主角,仍被冥冥之中看不见的手牵扯,与大法师不期而遇。细节不同,但命运终将重演。

 
   
    如果历史可以改变,未来可以不必履行预言,那就不是“命中注定”,而是另一幅“一切皆有可能”的情形了。
 
    穿越时空最有趣的,当然就是这种改变历史的情形!但在“单一时空穿越”模式里,一旦过去改变,未来就会跟着发生变化,而那个你熟悉的未来,就消失不见了。《回到未来》系列,就是很典型的在“单一时空穿越”模式里改变过去的例子。在《回到未来》里,时空仅有一个,过去的父母如果没有相识,未来的自己就会消失;而在改变了过去之后,回到未来的男主角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变了。而除了穿越时空的男主角自己,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过去曾经被改变。
 
    在这部喜剧片里,未来的一切自然都是朝着好的一面改变。但仔细一想,你不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过程吗?!改变过之后的未来世界里生活着的这群人,还是男主角曾经熟悉的那些人吗?在改变之后的未来里,男主角的父亲变成了一个成功人士,而那个一直把男主角养大成人的胆小鬼父亲,又到哪里去了?曾经存在的那个未来,因为男主角的穿越,而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从穿越的那个时间点开始重新发展过的一个新世界。在那个未来里生活过的所有人,也就这么一下子烟消云散,仿佛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过一样。这样看来,男主角的每次穿越,都是一次大屠杀和灭世,屠杀的对象是除自己之外的一切活物,消灭的是整个世界!
 
    所以在《回到未来》里,整个世界都因一个人的穿越而毁灭和再生,没有受到影响的居然只有穿越者自己。这个模式,在《蝴蝶效应》和《黑洞频率》中做了一点修改,即过去一旦改变,穿越者本人回到未来后,会在脑中迅速重建修改之后的历史中自己的经历。(疯狂钻石@mtime 原创)不过,最占便宜的仍然是穿越者,穿越者相当于活了两辈子,而其他人连自己已经被灭过一次都不知道。
 

 
    《回到未来》、《蝴蝶效应》说的都是从未来穿越到过去,那么从现在预言未来,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呢?这里的主要问题是:当所预言的事件的主要经历者知道预言的内容后,他可不可以阻止预言的实现?前面已经说过,在预言面前,人应该是有自由选择的能力的。即使大命运无法改变,总可以自由改变一些细节吧。《少数派报告》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汤姆克鲁斯饰演的主角知道自己未来将要杀人后,他选择不让这个预言实现。《少数派报告》的原著小说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做了更深入的探讨。在电影里,“少数派报告”指的是预言能力最强的那个先知预言结果与其他两位先知不相同时的情形。而在原著中,所有先知各自所做的其实都是“少数派报告”,它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相同的。而当主角得知其中一份“少数派报告”的内容而改变了未来之后,第二个先知就把主角得知第一份“少数派报告”的情形考虑在内,生成第二份报告,这份报告的结果显然会和第一份很不一样。所以,所谓的预言,其实只是一种对世界运行轨迹的运算,把世界当前的运行情况作为输入,计算世界的运行轨迹,输出一段时间后世界的运行情况。而“少数派报告”就相当于把这个计算结果在计算方程中迭代的情形了。
 
    所以,预言其实可以改变,《纳尼亚》这种注定实现的预言,逻辑上是不靠谱的,而且由于抹杀了人的自由选择,所以也是十分没劲的。
 

 
 
写在最后
 
    关于《纳尼亚》和时空穿越的诸多话题,就到此告一段落吧。
 
    写到这里,我想说的是,历史如果真的可以改变,那该有多好。那样多少灾难可以避免,多少生命可以被挽回。遗憾的是,这毕竟只是一个荒诞的幻想。此文记录一些在这种荒诞之上的妄想,聊以自慰。
 
    在国殇之际,希望与幸存的诸位共勉:但愿我们在哀悼已“不可改变”的过去时,还有勇气勇敢地面对“一切皆有可能”的未来。
 
疯狂钻石 5.19.2008
http://www.mtime.com/my/wzcjojo/
http://wzcjojo.spaces.live.com/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本文完整图文影音版见:http://i.mtime.com/wzcjojo/blog/1161937/

 6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纳尼亚传奇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纳尼亚传奇,代表着纯真,原始,和平和安宁的世界.每个人都向往那种平静的没有忧虑的生活,在纳尼亚的世界,快乐是生活的唯一目的。
   向往着如诗如画的生活环境,五彩的湖泊,广袤绿郁的森林,弥漫着鸟语花香的空气,围绕在我们周围的是粉色的花瓣,清晨,大地之语把我们唤醒,夜晚,闪烁的星光伴我们入眠。
   四个主人翁在我们上次认识他们时还是未涉世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向往梦幻般的世界。偶然的一次机会,误进入了老师的衣柜,原来那个衣柜是通向未知世界的通道.他们来到了一个陌生并且天寒地冻的世界,大地女神似乎看着这几个孩子,welcome to my world。大哥彼特,大姐苏珊,埃德蒙,露西开始一一碰到了他们的朋友和对手,并且在一次和恶势力白女王对敌的过程中遇到了他们的精神领袖,亚斯兰----一只狮子,亚斯兰带领他们战胜了白女王的军队,并且,四个孩子最终成长为纳尼亚的领袖,亚斯兰赐予了他们伟大的荣誉和尊贵的王位。过了十几年,当他们在森林中游玩时,又误入了一个通道,故事的结尾十分超现实,又把他们带回了现实世界。他们重新回到孩子时代,开始原来本该存在的生活,纳尼亚对他们来说是否存在,不得而知。
   如果这之前他们还是孩子,刚懵懵懂懂学会胜利和失败,那么这一次他们重新回到纳尼亚,他们就是真正的战士了。但是回到纳尼亚之后,一切都不再是以前和平繁荣的景象了,纳尼亚城堡的残骸提醒着他们,曾经的家园变成了废墟,因为台尔马人或者说是人类的掠夺,纳尼亚,这个几百年前传说中的世界也仅只存在于传说中。他们在旅途中寻找曾经存在过的回忆,意外地碰到了要被台尔马人杀死的小矮人,四个孩子和一个小矮人准备去找他们的精神领袖亚斯兰。要说他们已经离开了好几百年,亚斯兰也不知去向,人类的王子去找纳尼亚人,因为他的叔叔杀死了他的父亲,并夺取了王位,他要夺回一切并还把土地还给纳尼亚。在第二部中,故事已经不仅仅在讲4个小孩的梦幻世界了,而是我们的现实世界,人类和自然的斗争。
   人类把土地侵占,让动物们无家可归,人类间为了权力自相残杀,而最终,人类必须给自然一个合理的交代。狮子在所有的童话故事中一直是王者的象征,代表着对森林的统治权,它带领着4个正义之士和人类的军队作战,他们没有盔甲没有高级的武器,唯一的信念支持着他们,为了夺回曾经的家园。人类的权力似乎所像披靡,无论内部外部,想侵略谁就侵略谁,故事最后,其实还是人类自己退却了,毕竟,自然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力量。自然世界里,狮子代表权力,马代表着忠义之士,老鼠也是聪明的,可以把猫绑起来,那些会讲话的半身人像的动物们,和4个孩子组成了反抗人类的军队,最后是狮子结束了一切,给了人类一个大大的下马威,让他们投了降。但是王子却意外地没有杀死他的叔叔,因为他不想变成他叔叔那么残暴的样子。复仇并不是解决仇恨的唯一途径。
这个结合人类和自然的斗争,王子复仇记,半调子的公主与王子奇遇记,和《狮子王》,造就了这部《纳尼亚的传奇2》。正如片尾曲所唱的那样,I' ll come back, when you call me, no need to say goodbye。四个孩子回去后会不会再回来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纳尼亚传奇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短评

还是没有免掉一些魔幻故事常有的逻辑小硬伤,不过总体蛮好看的。另外那个上帝一般存在着的狮子好他娘的潇洒呀搞得看完意淫不止=“=

5分钟前
  • Shonleva
  • 还行

大姐好棒,雀斑什么少了。狮子你早点出来会死吗?非要死的差不多再装B范儿的死出来

10分钟前
  • 包子
  • 推荐

果然7本书,可以独立成为7个故事,也可以当做联系起来看

12分钟前
  • alan sister
  • 推荐

不该这么低分的,即使演技差、场面幼稚,都是无所谓的。因为它拥有着哈利波特所没有的信念、灵魂,以及,满满的童真之心。

14分钟前
  • Ocap
  • 推荐

完蛋了。那个王子怎么会喜欢那个脸长的像个窝窝头的女的……

17分钟前
  • 崇子
  • 较差

aslan is god!如果peter不是每次都那么愚蠢,冲动,自负!这部影片真的值5星!还有正太变成了萌少!埃德蒙,我看好你噢!不过你的演技不咋呀要加强。

21分钟前
  • 梦觉城笳
  • 推荐

其实纳尼亚传奇系列的主题和元素是非常丰富的,第一部主题是神的死亡与复活,元素以童真、新奇与神圣感为主,第二部主题是神迹消失以后,寻常人类的争权夺利与大自然的沉寂,中间还夹杂着青少年成长中的迷茫与失落,整体基调更沉重,第三部则直接走向未知,探索神秘新世界,更别提日后的创世纪、世纪的覆灭与重生……小时候最喜欢第二部,现在看来,二的短板与一一样肉眼可见:想要摆脱一的幼稚,走史诗路线的第二部虽然特效、战争戏全面升级,却给人两头不靠的感觉,可惜以后再也看不到魔法师的外甥、银椅等作品了

25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推荐

里面一个男生好像brad pitt年轻的时候哈~~就是固执了点点。。王子也还帅,比在香港迪斯尼里面见到的帅多了,只是他和那女生来得太莫名其妙了哈。。。

29分钟前
  • emma
  • 推荐

和一群小朋友看的,他们爱的要命,老鼠出现时乐成一团,城堡之战失败了好几个孩子当场就哭了,连带着我都觉得好精彩。事实证明这片确实不是拍给死大人们看的。

34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啊为什么我就觉得很好看啊!那个熊完完全全吸引了我,不仅开始站在一遍鼓掌可爱的要死,被吓到了还把小手塞进嘴里是再是太萌了!还有小姑娘最后笑眯眯掏出了一把不能再小的刀,还有海神波塞冬也来了,大家被关在城堡里一起说走吧不要管我们都说的笑眯眯的,还有莫名其妙的爱情!多激萌啊!!歌也好听~

39分钟前
  • 汽水|不core不得嗨
  • 力荐

关乎爱心和忠诚,勇敢和成长的故事。会战斗的树,懂哲学的狮子,会说话的老鼠,忠诚的人马,奇幻的鸟人,坏脾气的纳尼亚人...在纳尼亚这片被作者虚构的土地上,有战争,有各种想象不到的生物...猜测原著一定比电影充满宽广的想象。

43分钟前
  • 小子路
  • 还行

埃德蒙和凯斯宾是帅的

45分钟前
  • drnuk
  • 还行

王子他爸在位期间搞了纳尼亚,回头王子被赶下台,纳尼亚人民还作忠心卫国状帮其反击。好吧,各取所需,但夺权就夺权,还说什么“你是史上第一个解放纳尼亚的国王”的P话。好同情朱棣叔叔,人家头脑本来挺清醒:“我大军都快把你们搞灭火了,我傻啊,跟你们单挑。”但是编剧说让你挑你就挑别那么多废话

49分钟前
  • 左儿
  • 还行

片尾曲加一星。为啥王子会喜欢窝瓜脸Susan啊,Peter和Miraz决斗的时候有只熊边围观边卖萌! ——PS:RK EP57

53分钟前
  • 还行

原来蒂尔达·斯文顿就是个打酱油的。这大俗套的电影,几乎没有任何惊喜。

5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小朋友们长大了,导演对演员演技的指导也比前作显得成熟了不少。剧情也更曲折一点。Ben Barnes还是蛮有古典气质的,show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总的来说Andrew Adarmson拍史诗题材的电影还是太稚嫩了……

1小时前
  • Reynard
  • 还行

毕竟是童话改编,气势、格局、人物特征及故事情节都无法与魔戒相比

1小时前
  • 林小佐
  • 推荐

勉强及格。阿斯兰是个游戏设计师啊,坐视闯入纳尼亚的人类几百年来做大以至鸠占鹊巢,只眼看团灭时再出手,当然以本书二战后的写就年代考量,这应该是一种天主教的神之逻辑——我小时读这套书时在这点上很纠结。怀疑刘易斯可能跟托尔金有什么协议,比如精灵、半人马、牛头怪这些谁写谁不写。情节很简单,一段父子复仇记故事的主人公凯斯宾偶然吹响召唤号角,兄妹四人重返几百年后的纳尼亚,与凯斯宾推翻其叔,以实现人类与纳尼亚土著的N族共和,中间雪女巫斯文顿还打了个酱油。话痨戏份并不多,重头戏是夜袭城堡与平原决战两场,而且这次因为有人类国家,类似中世纪的军阵骑兵攻城器等表现的尚可,马摔倒的镜头是动画呈现,夜袭失败时未逃出的纳尼亚人大喊兄弟们别管我们啦,真是热血又悲壮。纳尼亚这个系列,勇气和别离的情绪是贯穿始终的

1小时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手电男真可爱。王子很帅。peter国王也好帅。猫猫被绑得好可爱!熊好可爱!帅哥好帅~~~同样是为了片尾曲打满分~~

1小时前
  • 猫猫eko
  • 力荐

完全不知道这部电影的第一集,居然还去看了第二集,如果没有滔兄在旁边给我讲解,真的没法看懂.剧情一般,但是对美国人的执行,不服不行.

1小时前
  • 半边番茄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