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比斯环

动画片中国大陆,美国2005

主演:乔纳森·泰勒·托马斯,克里斯·马奎特,马克·哈米尔,迈克尔·多恩,安德里亚·利昂,佩里·吉普林,凯利·马丁,丹尼尔·戴维斯,迪·布拉雷·贝克尔,约翰·德米塔,凯文·麦克唐纳德,詹姆斯·罗曼诺维奇,约翰·迪·马吉欧

导演:格兰·枈卡

播放地址

 剧照

魔比斯环 剧照 NO.1魔比斯环 剧照 NO.2魔比斯环 剧照 NO.3魔比斯环 剧照 NO.4魔比斯环 剧照 NO.5魔比斯环 剧照 NO.6魔比斯环 剧照 NO.13魔比斯环 剧照 NO.14魔比斯环 剧照 NO.15魔比斯环 剧照 NO.16魔比斯环 剧照 NO.17魔比斯环 剧照 NO.18魔比斯环 剧照 NO.19魔比斯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2 21:46

详细剧情

科学探险家西蒙(马克·哈米尔 Mark Hamill 配音)秘密研究出一种能瞬间到达宇宙任何地方的时空隧道——魔比斯环,然而,在进入魔比斯环探险后,西蒙失踪了。   七年后,西蒙的儿子杰克(克里斯·马奎特 Chris Marquette 配音)已成长为一个14岁的少年,他怀着“一定要找到父亲!”的强烈信念,穿越魔比斯环,到达了2700万光年之外的巨人星球拉菲卡。 在这个拥有奇迹、壮丽景观、神秘魔法的巨人王国,杰克结识了年轻的王子拉吉斯(乔纳森·泰勒·托马斯 Jonathan Taylor Thomas 配音)和美丽的魔法少女爱伦娜(简·西蒙斯 Jean Simmons 配音),获知父亲西蒙被国王托囚禁于此,并因此被意外卷入了一场宫廷阴谋:狂暴贪婪的托国王阴谋篡位,还想利用魔比斯环的力量进一步统治整个宇宙。为了营救亲人,杰克和拉吉斯、爱伦娜一起带领义军与邪...

 长篇影评

 1 ) 小评《魔比斯环》

《魔比斯环》正如其名,这是部顶着华丽光环出现在大家面前的首部国内原创的3D长篇动画片。《魔比斯环》的预告片在国际几大电影节一亮相,立刻震撼了整个影坛,被认为是2006年最值得期待的动画影片之一。据悉,《魔比斯环》的预告片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吸引了120多个国际客商的目光。媒体们道:“国际发行商对于中国能制作出这样的巨片都感到非常吃惊,认为在艺术和技术两方面,这部片子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那这片子实际有没有达到大家预期般的闪亮呢?
明显是没有的。这部花了1.3亿元RMB的烧钱之作,在北京仅斩获8万元的票房,而这远远不及制作成本零头。影评人是这样说的: “《魔比斯环》的创意和制作都不好。它的定位不对,将一部国产动画片拍成了外国片,自然得不到观众的认可。它的故事、人物和结构都不好,所以票房不理想不足为奇。”
我们先看看这部国产3D大作动画电影的故事概要:该片讲述了一个勇敢而且足智多谋的14岁男孩杰克,努力寻找一直秘密研究时空通道“魔比斯环”的父亲失踪真相的故事。由于对自己的观念深信不疑,杰克到达了拉菲卡星球———一个距地球数百万光年的星球。他发现自己的父亲被囚禁在一个相信魔法的、类似于中世纪骑士时代的巨人王国里。在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战争中,杰克营救出了他的父亲,并最终在拉菲卡这个巨人星球上建立了新的家庭…… (摘自百度百科)西化的设定,西化的故事,导演编剧都是外国人,连动画本身的配音也是英语。要说这部“国产巨作”最中国化,可能只有“出品:环球数码(深圳) 深圳电影制片厂”这里了吧?
制片方负责人曹辉介绍,当初《魔比斯环》主要是针对海外市场,但电影制作完成后,他们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咱们中国人做的电影为何不在国内放映?”因此,制作方才决定联系《魔比斯环》在国内的发行和放映。
这真的把我给雷倒了。作为一部“国产”动画,在自己国家内播映本来就不是什么值得奇怪的地方,奇怪的是这个出品制作方奇怪的思考回路,或许这就是这部在国外电影节“叫好”,但在国内无法“叫座”的原因。
这片子最令国内观众不能接受的,大概就是过于西化的设定和制作,令观众难以有亲切感,而且片子模仿西方制作的痕迹太重,没有自己的特色之余,制作的技术水平还是跟那些“国际大片”有一定的距离。这样不洋不土的作品在自家都难得到支持,就算是在什么电影节大获好评,也不见得真的能闻名于海外。因为它连自己的“主场优势”都没有。
我觉得,一部好的动画作品,不一定要太过花哨的制作特技,也不一定要什么“与国际接轨”的大气剧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是公认的,那为什么制作方要抛弃自己国内丰富的文化宝库,刻意去拍所谓的“国际大片”?或许是太过急功近利,又或者是制作方的考量不周,一部好的动画作品,不需要过多的噱头,但起码要在自己国内得到国人的认同。同样的例子还体现在众多最近的国产动画作品当中,这里也不好一一罗列。比方说宫崎骏大师的作品虽然是天马行空的剧情设定,可是作品当中浓浓的日本本土文化味道,清新干净的画面,却能大获国内外的掌声。
当然,这一部动画的票房失败,并不能否认制作成员们的热情和努力,我只能遗憾地说,他们走了创作的弯路,过于急进却适得其反。这也为国内众多动画制作公司提供了个昂贵的样板。


2011/9/28 小作业:观《魔比斯环》后感

 2 ) 我们还能奢求什么―――《魔比斯环》

大概是去年,万籁声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日,在上海美影的一个小馆中举办了万先生的作品回顾展,门厅罗雀。与此同时,日本也为万先生举办了纪念活动,声势是美影的那个小馆无法比拟的。据说当初日本的动画之父手冢治虫便是受了万先生的影响而立志进入动画行业的。
时过境迁,今年是中国第一部动画片诞生80周年的日子,中日的动画成绩也不可同日而语,关于万先生的功绩说出来也多少有些惭愧,那些标榜的成绩不说也罢,只谈谈中国第一部3D动画片吧。
看过美国的动画片,也看过日本的动画片,对3D的概念就不用细说了。就《魔比斯环》而言,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实属不易了,毕竟我们只是学生,在制作方面能够有此表现,不但在我的意想之中,其实更超出了我的意想。有些人关心那上亿的钱花在何处了,其实我认为这比《无极》是有意义得多了。
《魔比斯环》票房惨败也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情,但这点却无技术无关。
作为一部动画片,虽然我们的技术没有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但其惨淡的票房若强行归于技术显然有些夸大其词,至少在我看来,此片的技术并没有达到让人无法忍奈的地步,甚至还是相当不错的。
但它为什么失败呢?
看中国动画片,从笔者的观念中出发,那肯定是看以前的片子,我想这样的一种信念在中国观众心中是普遍存在的。换句话说,是对动画电影市场缺乏信心。
信心的缺乏是由来以久的,尤其是《宝莲灯》的出现,当我们对动画长片充满了渴望的时候,(这种渴望往往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重现辉煌感)它的出现将我们的渴望再一次砸个粉碎,简单的画面与剧情,甚至还有简单的模仿都显得是那么幼稚,这似乎根本不是拍出《大闹天空》等经典动画长片延续。
所以,对动画长片的失望可以说是《魔比斯环》失败的很大心理因素。
第二个原因自然是关于剧情。谁都没有料到,首部中国的3D影片竟然套用了一个西方的故事,就我们的传统思维来说,这种非中国的故事在感情上也的确令中国观众不能接受,倒不如一部外国动画来得直接。
而这种西方故事成就了许多造型,这些造型更不符合中国式的审美,看看那些牛头人,我们就知道离我们的观念有多远了。这与打游戏可不一样,魔兽中的角色我们是可以参与进去的,所以强悍些无所谓,但让我坐在大银幕前看一群牛头人多少还是有些审美迟顿。
缺少灵气,说明创意之时的定位就是错误的。
剧情本身不用我过多强调,很套路的,甚至就西方故事而言也不算精彩。
本来就没有信心,然后一边说MADE IN CHINA,一边又呈现出一群西方的东西,没有票房当然是在情理之中的。
但如果抛开了观众本身,抛开了票房,《魔比斯环》却是一部对于中国动画长片极有意义的作品,它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第一部3D动画那么简单。
首先,中国有了3D动画电影,第一部之后还会有第二部,这是希望,虽然由于《魔比斯环》的惨败,这希望多少有些渺茫,但这希望的确存在。
其次,我们真正在学习着。面对3D动画,中国大概还是处于一种起步阶段,于是我们向美国人学习,当然这也是使《魔比斯环》看起来更象美国片的原因所在。这样的学习是不可多得的,如果说制作期是六年,那么这六年中所得到的经验将会影响中国动画产业的下一个六年或更多时间,这是勿庸置疑的。
第三点即是失败的教训,很明显,技术是美国的,但内容也应该是美国的吗?照单全收是本片失败的主要原因,我想制作本片的中方人士肯定会有此意识,那么,不仅仅是针对动画片,在电影技术日新月益的时候,在我们从技术角度暂时只能跟着西方走的时候,这种失败便显得更是珍贵了。
对于3D的动画长片来说,一群人坚持下来了,这已经是很不简单的事情,对此,我们还能奢求什么呢?对于中国正在全力支持的动画产业,突然出现了这么一部长片,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这是票房所不能直接体现的那部分价值。

2006-8-25于通县
韩兮

 3 ) 一部任性而为、定位不清的巨作

      9年前的3D动画巨作,第一部国产3D动画电影,因为高投资低票房而出名,现在老电影重制。

    客观讲制作技术不比现在的部分国产3D动画逊色,属于中等水平,很难看出来这是9年前做出来的,背景画的很专业,和大型游戏背景差不多,有几个镜头看出了史诗战争的感觉,看得出导演是有野心的,想做科幻史诗巨著电影,细节做的很认真,没有粗制滥造的痕迹,人物面部表情挺到位,并不呆板,动作流畅,剧情无尿点,比现在某些搏出位,三观不正的电影好多了。看得出1.3亿制作费确实是拿来制作的,没有被导演拿去买票房、买水军、到处贴广告····

      然而以上优点并没有什么卵用,中国的大部分观众并不会注重上面所说的优点,而是看电影有没有美丽的画面,有没有精彩搞笑的故事,没有这些吸引人的大方向,很容易被观众打成烂片。而这部剧最大的弱点就是人设丑,剧情老套,全剧80%的剧情都由那些长得暴丑,穿的也很土的外星人主演,讲述几个人类不当心穿越魔比斯环帮助外星王子复仇夺权的烂俗故事。所以就算它重制以后票房寥寥我也觉得是理所应当的。

    这部剧只适合喜欢科幻的青少年观看,相信人设太丑已经吓退一大半女生和小朋友,中规中矩的剧情简介也并不能引起路人的观看欲,很多人是被它当年赔惨的新闻触动才去电影院支持的,然而靠卖惨而不是电影本身的精彩并不能撑起票房,也无法让坚持看完的人感动并且自发宣传。

    目前,动画电影在中国仍然被多数人认定是小孩看的,受众面狭窄,如果又是冷门题材+老套故事+人设丑,那么造成的损失是致命的,所以无论在06年还是15年放映这部都是扑街货。票房扑街并不能怪观众不买账,电影投资人和导演自己任性,选择了观众不买账的题材和人设,却又投入巨资像期待商业电影一样期待这部冷题材电影能从观众手里收获高票房,投资量和题材背道而驰,所以我说这部电影定位不清。另一方面,电影偏低幼的故事不适合成年人观看,外星人丑也不讨小孩子喜欢,这是观众层定位不清,导致的受众面非常狭窄。为此,制作组付出了惨痛的教训。电影赔惨看似在意料之外,实在情理之中,这是给想在中国做动画电影的人上的最生动的一场经济课。

    06年电影将要上映的时候,我很早就看到报纸上介绍这部电影是第一部3D动画,投资巨大等等,这些足以吸引一个中国漫迷走进电影院,然而看到主角外形的时候我放弃了支持。这是一个普通观众对这部电影最客观的反应。

    后来电影票房赔惨的消息四处传遍,今年我出于同情心走进电影院支持一下这部在中国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动画电影,但看完以后能理解它当年扑街的原因了,感觉这就是一部普通的给青少年看的科幻动画片,虽然它是大制作。

    除了我这种知情漫迷、动画专业的工作者、CG专业的学生,估计很少会有人出于娱乐的目的选择这部电影。

    只能说,这部电影的历史意义高于其商业价值。

 4 ) 失望

感觉画面做得不错,但是故事情节是在令人难以捉摸,本来可以再继续下去。比如托从另外一个星球带来了另外一批征服者,比如新国王的恋情序曲,都可以进行展开的。

 5 ) 杨晓林-《魔比斯环》:探索中国影院动画的新模式

杨晓林-原载:《中国动画》2007年第2期。

中文摘要:《魔比斯环》作为中国首部投资过亿的原创三维动画电影,它开创了中国影院动画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的模式,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动画投资和制作模式,在后产品开发方面也卓有成效。《魔比斯环》在中国动画发展史上堪称一座里程碑,对世界三维动画电影来说,标志着西方独占这一领域的历史已经结束。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憾:没有认识到西方故事“中国化”的重要性,在技术还不尽完善,制作周期太长,在市场上失去了先机。

关键词:《魔比斯环》;国际市场;投资和制作模式;后产品开发;

《魔比斯环》由深圳电影制片厂、深圳环球数码公司联合出品,2006年8月在国内发行放映,是中国首部投资过亿的原创三维动画电影。影片历时5年,耗资1.3亿,汇集400余名动画精英精心打造,是中国首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影院动画长片,被誉为中国原创动画的“巅峰巨制”。从中国当下文化产业横向比较的角度来看,它是我国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标志。从中国动画史的历时性角度来看,《魔比斯环》对探索中国影院动画的发展有特殊的意义。

《魔比斯环》对中国影院动画的贡献

首先,《魔比斯环》开创了中国影院动画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的先河。中国影院动画从1941年的《铁扇公主》到2005年的《龙刀传奇》、《小兵张嘎》、《勇闯天下》,连港台出品的在内总计有18部。其中,《倔强的凯拉班》(1996)和《狐狸列那》采用的是西方经典故事,而且《倔强的凯拉班》采取的是中外合作的方式,但是从两部电影的市场定位来看,基本上还是面向国内。除此之外的另外16部电影,完全都是取材中国经典故事,面向国内市场。以“民族化”和“中国化”为特色,走的国内市场的路线。《魔比斯环》则以与中国以往影院动画完全不同的国际化市场定位,从策划、制作和发行的模式引起了业内同行的瞩目。

和美国与日本相比,中国动画业面临着许多问题,而近几年被谈论的最多的问题还是产业化问题,在舆论强大的呼吁和动画业内在的压力下,环球数码公司则学习和效仿了在世界上影响巨大的美国动画产业模式。

美式影院动画以迪斯尼公司为龙头老大,再加上华纳电影公司动画部、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主持的梦工厂等,经过几十年的运作,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制作发行模式。总体而言,美国动画的商业性、娱乐性总是第一位的,讲求老少咸宜,技术总是大于思想。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主题较为浅显,表达的是友谊、爱情、正义战胜邪恶、个人英雄主义、冒险、寻宝等主题。在叙事上一半都是采用单线结构,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总是非常明确的。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一般以正邪分明,脸谱化的扁平人物为多,具有个人英雄主义和冒险精神的美国化了的非凡人物总是影片永恒的主角。在制作方面有以三维动画占主导,二维动画为辅的发展趋势,并且粘土动画也焕发了生机。在文化方面极力彰显美国熔炉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地雄心和气魄。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阿拉伯和中国的童话、神话、民间传说和名著故事进行改编,用美国人的价值观重新改装。尽管这些具有非凡影响的动画片在故事原产地的人看来已经被改造的荒诞不经,但是在后现代社会改写和重构经典的大的语境下,却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美国动画作为工业化生产线上出来的模式化的产品,大多数已经很难看到导演的个性。如同大商场里的琳琅满目但非常雷同的商品一样,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标签——“美国造”。

《魔比斯环》在整体策划上学习好莱坞动画业的。从故事来源看,影片采用了一个具有《哈姆莱特》故事原型的“王子复仇记”的构架,在其中又加入了魔幻和科幻的因素。也就是把一个在西方具有数个世纪流传、并且在世界上具有相当知名度的经典故事重新用现代时尚和流行的元素进行了包装。原型故事满足的是观众的审美惰性,而近几年盛行的科幻和魔幻元素则是电影技术,特别是电脑技术发展到现阶段后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电影类型,也为青少年观众所喜欢,满足的是观众的求新求异心理。给一个已经具有集体无意识的心理积淀的原型注入新的元素使之焕发生机,这是好莱坞电影特别是影院动画的在世界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不二法门。影片表达的是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故事叙述上采用的是因果式线性结构,人物形象设计上是正邪分明的脸谱化人物,运用的是全三维人物和场景制作,而且是全英文配音。电影故事和“中国”二字无关,更像《星球大战》、《魔戒》这类影片的变体:人物都叫杰克、西蒙、海伦娜;他们生活的世界里没有折扇、庙宇、私塾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只有太空世界、外星人物、第四空间等等。作为中国首部搬上银幕的CG电影,《魔比斯环》运用的无一不是美国动画片征服世界的惯用招式。

为了提高影片的国际影响力,影片制作延揽的都是世界级的动画巨擘:故事的原创作者是世界电影魔幻之父法国艺术大师让·纪劳(Jean Girau),他担任过视觉设计和故事原型的好莱坞电影包括《深渊》、《第五元素》、《小尼莫》、《异形》;导演是29岁即成为奥斯卡评委的格兰·柴卡(Glenn Chaika),他的作品包括《大拇指历险记》、《花木兰2》;模型监制韦恩·肯尼迪担任过《隐形人》、《星球大战》、《龙卷风》、《黑衣人》以及《木乃伊》等多部影片的模型师;动画监制是曾担任《玩具总动员》、《精灵鼠小弟》等影片的动画师;特效指导担任过《后天》的特效总监,并参与制作了《狂蟒之灾》以及《星河舰队》等影片。影片因此影片备受以《纽约时报》以及《魔戒》、《金刚》的导演彼得·杰克逊为代表的国际业界瞩目等等……所有这一切无疑是《魔比斯环》的亮点,也成为备受公众关注的焦点。

其次,《魔比斯环》投资和制作方式与过去中国影院动画截然不同。它的诞生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动画投资和制作模式——中国人出钱,雇洋精英打工,版权百分百属于中国人自己。这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国内投资,国内制作,或者是由国外投资创意,国内仅仅承担加工制作,不拥有版权的生产模式。

《魔比斯环》代表着中国动画企业已经开始具有国际化的眼光,走出国门“师夷长技以治夷”;他们更代表着中国动画资本已经到了能够吸纳外国顶级制作巨星的顶尖水平,这种做法在目前的中国动画行业是绝无仅有的。有一些网友在看了《魔比斯环》的介绍之后非常不习惯这样的模式,甚至评论道:“主创人员几乎没有中国人,设定亦较西化,这也叫中国原创动画片?”这种议论当然是对当前中国动画制作跨国合作这种模式的意义不了解所造成的。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动画要振兴,要在世界电影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以中国为主导的跨国合作是必经之路。只不过以前过多的强调民族特色,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撑和胆略,缺乏登上国际大舞台亮相的举措。因此从行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这部片子有着更为深刻的内在含义,意义远远不是一个“宏篇巨制”所能够涵盖的。

在技术方面,中国以往的动画,或者全部是二维,或者是以二维人物为主,辅以三维的背景,追求的是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壁画、国画效果。就是在2001年随推出的号称中国第一部全三维动画的《小虎斑斑》,以及2005年香港出品的全三维动画《龙刀传奇》而言,在创意和技术上的稚拙是显而易见的。而在《魔比斯环》这部全三维动画中,体现的是一个冷兵器时代富有魔幻色彩的故事和背景。其在技术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更是被同行刮目相看。早在影片初步完成时,《纽约时报》就以《中国快速进军动画电影产业》为题,进行了大篇幅报道,并把深圳称之为“中国动画电影制作的中心”,认为:“这部片子的尖端画面是在告诉美国迪斯尼、皮克桑等动画公司,他们来了!”《国际漫画艺术》杂志的编辑约翰·雷特(John Lent)看完该片后说:“我毫不怀疑,你们的技术已经开始抗衡好莱坞或欧洲。”2005年5月在第58届戛纳电影节上,《魔比斯环》热映十多日,包括《魔戒》导演彼得·杰克逊在内的全球120多位片商等业界人士看了该片,对中国能够制造出具有如此视觉效果的数码动画巨片都感到非常吃惊,认为在艺术和技术两方面,这部片子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1]

在当今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一部三维动画电影想制作出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与其说是软件操作人员艺术水平的发挥,毋宁说是软件开发人员技术水准的体现。国外很多大型的制作公司都有自己的科研实体,同时与各大科研院校也有紧密联合,许多影片中的生动效果或创意都来源于研究成果。在媒体和公众眼里,环球数码更多的是一家制作三维动画电影的公司,可鲜为人知的是,环球数码还是业内唯一的高科技企业。《魔比斯环》的高清画面和震撼场面不仅仰赖于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也离不开其幕后强大的技术支撑。环球数码在业内享有“亚洲数码动画黄埔军校” 的美誉,其提供的高端动画人才培训业务以深圳、上海为龙头,已辐射至沈阳、西安、济南等其它地区。并与韩国大型游戏培训商合作,联合开展游戏培训业务。

在2006年5月18日,《魔比斯环》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正式发布,在发布会上,由环球数码倡议成立的“中国增值CG(动漫)联盟”宣布正式成立,英特尔、惠普、IBM、苹果、联想、戴尔等大型IT企业高层出席了发布会。该联盟旨在以深圳市政府多媒体公共技术研发、应用与服务平台为依托,结合环球数码中国动漫产业龙头的优势,团结和调动各方资源,克服阻碍产业发展的困难,通过在核心技术、应用推广、发展模式等方面的突破,实现完善产业链,繁荣市场环境,推动中国CG(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终极目标。同时,由环球数码全权负责建设的“深圳多媒体公共服务平台动画渲染支援中心”,在深圳市发改局、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正式开始运行。[2]这些为中国三维动画的长足发展无疑是奠定了强大的技术基础。

第三,制作《魔比斯环》的环球数码注重后产品开发,与过去影院动画把收益仅仅放在票房上有所不同。中国动画在计划经济时代,由电影发行部门“统购统销”,可以说是没有市场之忧。但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如何开发市场,回收投资,就成了每部动画在投资之前就必须深思熟虑的事情。中国动画产业从创意、制作到后产品开发的产业链没有形成,各个环节相互独立、各自为政,已成为制约中国动画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魔比斯环》在产业链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努力。当大多数中国电影从国内市场开始进而向海外市场辐射之时,《魔比斯环》则早在完成之前便已开始其海外发行的市场探索,被美、日、法、德、意、澳等11个国家看中。尽管因考虑到国内盗版严重的现象,最后不得不决定先在国内公映,但这种做法史无前例。

在美国,作为动画产业的重要分支——动画电影,与电视动画片有着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它的主要收入来自票房。在此基础上,还有衍生产品和DVD的销售。营销做得好的动画电影,其总收入中票房收入、衍生产品和DVD的收入几乎各占三分之一。另外,还可以以电影片的形式卖给电视台。环球数码总经理金国平说:“一般来说,一个成熟的动漫体系里,一部动画片的盈利回收需要三块:1/3从国内市场回收,1/3从海外回收,1/3从周边回收。在美国、日本,这样的动画片国内至少能达到收入的百分之五六十,日本都能到60%以上。但是中国一般只能到30%,所以只能用一个能被国外接受的故事和团队做这件事情。” [3]

《魔比斯环》拥有了知识产权,而知识产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后产品开发上:其一,有别于中国传统的国际营销发行方式,《摩比斯环》除了影院的收入之外,还卖给了CCTV6;其二,环球数码跟四川少儿出版社签定了“电影小说”的合同,小说将与电影同时上市;其三,《魔比斯环》还将出版漫画单行本。影片讲述的是地球毁灭之后,人类已经迁居到智能化的“生命星球”之后所发生的故事。漫画则描绘了地球是如何毁灭的,地球人又是怎样迁居到“生命星球”上的,可谓是《魔比斯环前传》;其四,《魔比斯环》的电脑游戏和手机游戏均已在开发之中。

动画电影非常成功的地方在于,其完善的产业链造就了大量动画衍生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其成熟的市场机制推动了整个动画经济的良性循环式发展,中国缺乏相应的市场环境,这成其为中国动画发展的瓶颈,也是产业后继乏力的重要原因。例如,在国外,动画电影另一个资金回笼渠道是衍生出长篇电视动画片,但在中国,这一条道路还是走不通。因为央视收购价格最高1分钟2000元,一般是800到1200元。但是电视动画最便宜的成本是1万元1分钟。地方台的收购价更低,只有30元1分钟。环球数码无法凭一已之力改变整个环境,但它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早在一两年前,环球数码就特地邀请海外衍生产品专业设计师,为《魔比斯环》设计了厚厚的两大本衍生产品画册,那些小巧可爱的Q版人物手机链、玲珑剔透的魔比斯环小挂件、精美漂亮的瓷器餐具套装、还有各式未来世纪的外星飞行器、战船军舰一应俱全,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魔比斯环》与手机流媒体急先锋彩秀科技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合作以380万的独家授权费在电影衍生产品合作领域写下了漂亮的一笔。这些举措在国内动画电影尚属少有,也是《魔比斯环》向国际化电影营销看齐的典型做法。[4]

在《魔比斯环》的发布会上,还有一个“中国动画界首创”,即一本大十六开精装画册《<魔比斯环>一部CG电影的诞生》的首发仪式。本书首次以画册的形式全程记录了动画电影《魔比斯环》的生产制作过程,形象地揭秘了三维动画电影是如何从最初的创意设计,到中间的雕塑建模、材质灯光、动画制作,及至最终的剪辑输出,总共十六道工序,才变成银幕上我们看到的电影。这部画册展示了中国第一部CG电影诞生的整体风貌和卓绝历程,向观众和读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珍藏的影片剧照。也因其首开动画电影画册的先河,而成为了中国三维动画电影制作领域的一大创举。

《魔比斯环》的缺憾

《魔比斯环》的主创人员的初衷,是想学习好莱坞,通过一个全面国际化的制作发行模式,改观中国动画的产业模式。但是这种跨越式的发展却使这部电影带上了探路者常常会面临的悲壮色彩。被美国动画所熏陶的中国年轻观众对这部并不是非常地道的美国化的影院动画提出了异议,在国内的票房尽管达到了一千万,但却没有收回投资。《魔比斯环》在业界赢得了好口碑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憾,归结起来有下面四点。

其一,没有认识到西方故事“中国化”和“超西方”的重要性,从故事、人物造型和性格、场景等完全西化,致使本片被认为是一个“临摹本”。

尽管《魔比斯环》主体基本上都是由中国人自己完成,但主创有较多的洋精英参与,制作者的文化背景纷繁复杂,导致了影片在视觉文化上也呈现出混乱景象。尹鸿分析认为:“一个中国产品,如果完全按照西方文化的配置、用外国人都熟悉的故事和场景去竞争,其实并不具有竞争优势。同时,从剧作来看,影片故事复杂,元素太多,核心的东西却被稀释了,我觉得这其中有一个技术倾向的问题:为了完成技术上的难度,使我们放弃了一些剧作上的东西,影响了故事的完整性。而放弃的东西显然无法用技术来弥补,这成为影片的致命伤。”[5]由于这方面的缺憾,致使由中国出钱,邀请外国的主创加盟,内容缺乏中国的民族特色的《魔比斯环》得不到广电总局的专项基金支持,也没有得到华表奖。

其二,在技术上与投资巨大的美国动画相比还不尽完善。《魔比斯环》1.3亿的投资对中国电影而言绝对是个大数字,但对动辄上亿美元的美国动画而言,他显然又成了一个“小制作”。尽管在大背景上的制作已经比较,但在细节的处理上出现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诸多动物的皮肤给人的感觉仍然是简单的贴图,而没有体现出应有的粗糙感。生物动作都较为漂浮,没有力量感,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动作(如拥抱等),也没有给人很踏实的感觉,人物形象的细节设计上(如发质)的不足消弱了整部影片的艺术效果;人物动态的节奏也没有把握好。因此影片许多桥段不是尽善尽美。

其三,制作周期太长,致使在技术上的突破被认为是对国外同类影片的效颦。

在后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的欲望空前膨胀,对新技术所能提供的全新的视听体验也都有一种先睹为快的冲动。三维动画作为一个对技术特别是软件依赖极强的艺术门类,谁抢先制作出了别人所没有的视听效果,谁就在市场上获得了先机。《魔比斯环》制作周期长达五年,这导致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对国外同类影片的效颦。正如该片的制作人员所言,“2003年的时候,《指环王》还没有出来,《哈利·波特》系列也刚刚推出。如果那时候我们的片子出来,可以说是正好赶上魔幻电影的第一波风潮。但是到2006年再拿出来,别人就觉得我们是在模仿。”[6]影片制作周期过长和中国的动画基础条件不足有关,也与大环境不完善有关。《魔比斯环》是在环球数码一边招生培训,一边从培训出来的人中选拔工作人员的模式下进行的。在5年中,1.3亿元投资中的很大部分都花在了人才培养上。《魔比斯环》制作周期太长,导致了在商业运作方面失去了先机。

其四,《魔比斯环》在制作中文配音版本的时候,没有启用任何一个有知名度的配音演员,也让这部电影失去了进一步被国内观众熟悉和认知的可能。在国内的发行工作做的还不是特别到位,上映略显仓促,宣传力度不够。

结语

长期以来,中国动漫形成了一种发展模式就是《大闹天宫》、《宝莲灯》、《小倩》、《红孩儿大话火焰山》、《西岳奇童》的模式。讲的是中国故事、塑造的是中国形象、表达的是中国文化、面向的是国内市场。近几年来,中国在三维影院动画方面出现了许多具有探索性质的作品,如2001年的《小虎斑斑》、2005年的《龙刀传奇》,但都是固守本国阵地,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胆识和魄力。而《魔比斯环》的出现,使中国动漫出现了另一种模式:讲述外国故事、塑造外国形象、表现西方文化、面向国际市场。

在美、日、韩三足鼎立的国际动画市场上,在缺乏规范的商业化操作、只能长期为人作嫁衣的中国动画产业背景下,《魔比斯环》将不仅因为它是“中国拥有百分百版权”的数码动画电影而意义重大,也将是中国动画公司首次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电影整合营销传播模式的历史性探索。此片不仅作为深圳动漫产业取得的巨大成果向深圳市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献礼,更将作为中国动漫80周年的扛鼎之作走向全世界,向世界宣告中国原创动画时代的来临!正如媒体这所评价的那样:“在中国动画发展史上,这部动画电影堪称一座里程碑。对世界三维动画电影来说,它无疑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标志着西方独占这一领域的历史已经结束。” [7]而环球数码作为第一个能够生产三维大型动画电影、具有完整的流水线和运作模式和经验的团队,标志着中国动画生力军在国际市场的崛起。

[1] 《魔比斯环》 动画生力军崛起国际市场.www.chinacg.com

[2] 《魔比斯环》 动画生力军崛起国际市场.www.chinacg.com

[3] 《魔比斯环》:下一部国产CG大片在哪里 http://ent.sina.com.cn三联生活周刊

[4] 《魔比斯环》 动画生力军崛起国际市场.www.chinacg.com

[5] 《魔比斯环》走出中国三维动画长片第一步[J].电影艺术.2006(5),133.

[6] 《魔比斯环》:下一部国产CG大片在哪里 http://ent.sina.com.cn三联生活周刊。

[7] 《魔比斯环》 动画生力军崛起国际市场.www.chinacg.com

 6 ) 你知道我想说很烂的吗

看的是国语配音版,不能不说是惨不忍听,三分钟后,我终于把片子删掉了,所以,俺不知道这个故事是讲什么的,抱歉。

 短评

烂片

6分钟前
  • Vini_Kazma
  • 很差

电脑制作,战争场面宏大,头衔一大堆,但致命的是剧情太差。

10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较差

丑丑丑孩子……

14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较差

故事没有吸引力,并且算不上中国动画。

18分钟前
  • 吃坚果的松鼠
  • 较差

其实凭心而论,还是不错的,学过动画的人都应该知道中国动画能做成这样是很不容易的。不过也验证了我们老师的一句话,文化产业首先是向本国输出的。这也许是被误解的主要因素。

19分钟前
  • Véra知彼不知己
  • 推荐

王子复仇记的中文动画版,抄都抄不好的烂片

21分钟前
  • 玩偶之主
  • 很差

……你麻痹的深圳原创动画大片……

22分钟前
  • 抖啊抖
  • 很差

······························这货不是三维的这货不是三维的

23分钟前
  • 岚小壹时光琐碎
  • 较差

乱来的山寨片,大俗套,画面剧情一无是处

24分钟前
  • 逆十字の荣光
  • 较差

原著就够雷的了,没想到该电影雷上加雷。

26分钟前
  • 好想成为大熊猫
  • 很差

国产!

28分钟前
  • 小熊
  • 较差

为了熟悉历史,弄清2005年的时候到底做成什么样,又翻出来魔比斯好好看了看,幸运地是找到了当年莫比乌斯画的分镜头,一对比大惊失色,完全丧失了原分镜的意思。说一千道一万,荒腔走板控制不住视觉效果才是问题所在。

32分钟前
  • 方尖牙
  • 还行

看过就忘了

33分钟前
  • 夸克逐日
  • 还行

从视觉来说,还是值得鼓励

34分钟前
  • 北北
  • 还行

大圣归来以前国产动漫最后的良心之作,正因为这部电影的票房失败,国产动漫走上了喜羊羊灰太狼之路。

39分钟前
  • 北黑涩山巅
  • 力荐

不知所云。印象比较深的是当年通过迅雷做营销

41分钟前
  • 莱尼圆
  • 很差

只是为了弥补遗憾,但没想到讲的不知所云,估计即使那时看了也不大能懂。

43分钟前
  • JoeyLu陆柏宇
  • 很差

一个星都不太想给,我的20块……

46分钟前
  • 黑稻子
  • 很差

这样一部“大人看了嫌幼稚,小孩看了嫌深奥”的电影。

49分钟前
  • 嘉嘉
  • 较差

……

51分钟前
  • 找凹的凸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