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小字辈

喜剧片大陆1979

主演:王伟平,陈以心,迟志强

导演:王家乙,罗泰

 剧照

小字辈 剧照 NO.1小字辈 剧照 NO.2小字辈 剧照 NO.3小字辈 剧照 NO.4小字辈 剧照 NO.5小字辈 剧照 NO.6小字辈 剧照 NO.13小字辈 剧照 NO.14小字辈 剧照 NO.15小字辈 剧照 NO.16小字辈 剧照 NO.17小字辈 剧照 NO.18小字辈 剧照 NO.19小字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5 05:28

详细剧情

  八十年代的上海,公交车上售票员的服务态度引起广大市民的关注和议论。小青(陈以心 饰)态度热情、尊老携幼,深得乘客称赞。而小黄(迟志强 饰)正与之相反,借囗嗓子疼,站名也不报,乘客对他意见很大。而驾驶员小洪(张明明 饰)则对交警小白(于延 平)老让她吃红灯有一肚子怨言。饭店工作的小葛(王伟平 饰)是个革新能手,他发明了报站扬声器及红绿灯自动显示装置。在改革发明中,小字辈们渐渐产生友谊,进而发展为爱情,不少人成双成对出入公园等娱乐场所,热衷发明的小葛不善于对爱慕着他的小青表达自己的感情,于是,他通过录音带传递自己无法说出口的话。小革新、小发明不仅增强了年青人热爱学习的兴趣,也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长篇影评

 1 ) 七、八十年代的上海

全片笑甚多,尤其是对于七、八十年代在上海生活过的人们,应该能唤起你们更多的回忆。

1.那会儿的反面角色真容易塑造啊:小胡子,大鬓角,大背头,花衬衫,牛仔裤....
2.陈以心好像是革命化的桂纶镁啊~
3.80年代的人在吃上真是大手笔啊,冰棍都十根十根的买。。。。
4.从烧饼小伙子门口小卖店大妈那看出来,人民群众的警戒性超强~~
5.交警同志约会还穿制服带大盖帽,您这是要吓唬谁~
6.片中的愿景报站器,自动红绿灯和洗车房现在全都实现了。
7.看完此片想查查当年迟志强的事,突然发现他的犯罪行为竟然是:一起跳贴面舞和看内部小电影。判决的理由更是荒谬无比 ——随着文章《银幕上的明星,生活上的罪犯》的发表,迟志强一事在全国上下掀起轩然大波。文章发表后,南京市公安局对于该文章两名记者的失实报道提出了抗议,但碍于举国上下已被文章激起的民愤,南京市公安局不得不重新给迟志强定性。1984年5月24日,南京中院以流氓罪判处迟志强有期徒刑四年。

 2 ) 小字辈

2017-2-3 20:06
#老电影# 《小字辈》(1979)。
记忆中的交通岗和自行车流。上海不愧是“魔都”,79年的街景看着就很时尚现代了。
当年的青春偶像王伟平、迟志强主演的彩色喜剧片。讲述在上海29路003号公共汽车上,青年工人小葛由于乘车时爱看科技书而引起了售票员小青、小黄和司机小洪的注意。小葛看到售票员长时间报站嗓子沙哑,决定试制一个报站用的扬声器。当小黄收到一套扬声器时,深受感动,平时表现较差的他工作态度也转变了......

该片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由著名导演王家乙执导的这部抒情喜剧,通过公交车上的几位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歌颂了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所做的贡献。如今,当年年轻的小字辈们已人到中年,那个时代也已经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3 ) 公交上的机器

人发明的机器替代了人,这是《终结者》和《黑客帝国》的主题,也是《小字辈》的线索。但发明机器的人,需要在原有的机器(录音机等)之上进行改造,这意味着在现有的科技产品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但录音机得用手表去换取,然后以赠予的方式教给研发者。作为商品的机器不再是生产设备,而是用于传递信息的电子设备。在这部电影中,男性是技术的掌控者和变革者。而在他们发明的机器的运转下,公交车的运营团队到今天已蜕变成男性为主的司机+安保团队,而不是售票+司机的组合。

 4 ) 寻觅

    《小字辈》从电影本身的角度来看,应该属于极差。这几乎不是一部电影,而是政治宣传片,平均3分钟就要出现一句口号。拍摄于文革刚结束的本片,可以作为以谎言对抗谎言的经典范本。
    有趣的是,我却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共鸣,与看完安东尼奥尼《中国》相似的、游离于影片主旨以外的共鸣。外滩、万体馆、漕溪北路,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场景,以泛黄的影像形式呈现眼前,使土生土长于这片土地的我有了份别样的感受。
    是的,电影所记录的时代是从未经历过的,那些时代的人事则是深恶痛绝的,可我分明有着一份深深的眷恋。无声的建筑,吟唱着悠长的歌,引灵魂回到难辨的彼岸。这不是身在异乡那种对家的思念,因为彼岸不曾有我熟悉的;这也不是逃避现实而对过去的理想化幻觉,因为那里分明布满血污与哀嚎。
    这究竟是怎样一种情怀,让我一遍又一遍得寻觅?也许,永远都没有答案。但我知道,在纷繁芜杂之下,在功力焦躁以外,透过这些穿越时间的片段,有我内心的暖意,冉冉升起。

 5 ) 《小字辈》这部电影还不错的

《小字辈》这部电影不错的,如果是大致在55年至75年出生的人,就能接受和理解影片的那个时代背景,会产生一种共鸣 很小的时候看过此片,经历过那个年代——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6 ) 属于我们小时候的80年代

塑料时髦风凉凉鞋,马路上成片成片的梧桐树荫,树在马路中央高高的警察亭,长长两节的巨龙公交车,有前后2个卖票员,甜甜的奶油冰棍,大大的搪瓷杯,电吉他的美妙背景音乐,的确良的衬衫,这就是80年代的上海,没有拥挤,没有过多浮华的城市。看了这部电影,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那个纯真质朴的年代。再加一句,女主角美的很舒服。

 短评

三十年,一个时代过去了。

8分钟前
  • 狄飞惊
  • 还行

小时候,爸妈给我买了这部电影的连环画。今晚上,我带着六岁的儿子,看完了从迅雷搜到的这部老片。

12分钟前
  • 慕容七
  • 推荐

啊,这才是正能量的青春片呐,写的就是普通劳动者的故事,现在的青春片,写的都是劳动者高不可攀的故事😂不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故事都发生在上海....

13分钟前
  • 松松
  • 推荐

一部老电影,很简单的故事,但是能给人向上的力量,演员的眼神和笑容都很淳朴和真挚,感觉到了温暖美好。

14分钟前
  • junsayhello
  • 力荐

我正在电影频道看😂😂😂

15分钟前
  • 推荐

长春电影制片厂拍的上海都市爱情轻喜剧。其实片中很多处地方都透露出了原产地的气息:幼儿园小男孩扮演售票员能听出颇喜感的东北口音;舞台表演突发奇想变讴歌为高讽,或与长影讽刺喜剧传统以及联合导演罗泰有关,因为其本人参演过著名的吕班三部曲之未完成的喜剧;胖大嫂叶琳琅误收幼教老师小兰(王琴宝可真好看)约会字条的段子也来自另一部五零长影喜剧寻爱记!……PS把通常用来表现回忆或梦境的手法改为普通的过场镜头十分罕见!

16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今天天气真好,我给你买冰棍去...”那时的人多淳朴😊

20分钟前
  • 午夜场
  • 推荐

为什么要安排一个爱好者扮演科学家的发明形象?

24分钟前
  • 十八爷
  • 还行

我觉得那个年代的人们很幸福。

26分钟前
  • 夏烬之蜕
  • 推荐

原来“小字辈儿”还真是个梗;在上海拍片儿全车人都说北京话这个毛病到今天也没改;好好你们男同志都去学先进向科学文化进军,为啥女同志就只能卖手表当后勤?(说什么呢你自己还不是逃离了科学

30分钟前
  • 野韭菜和水獭
  • 推荐

风清气正的年代..

34分钟前
  • erjan03
  • 推荐

那个理想主义的纯真年代真的让我心驰神往;那个时代却也让我怀疑——它是否真的存在过。幸运的是我出生在那个年代,幸运的也是我没有长大在那个不真实的年代……P.S.女主角真像是红色版的桂纶镁。

39分钟前
  • June
  • 还行

爱情轻喜剧,整个电影充满了一股子朝气向上的劲头,真是要走进新时代了。故事里有个食品店里烤烧饼的小伙子在搞科研,也是响应了那句号召“把失去的夺回来,向科学文化进军”。这个题材的反面就是严顺开的阿混新传

44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真好看!朴素的电影,那个时代的姑娘真好看啊!2o23.2.12于田村山南路

49分钟前
  • 八宝山火葬场
  • 力荐

哎哟喂,小字辈。那个吃烧饼就满嘴糊上黑。。的书呆子。。。

50分钟前
  • 高光光
  • 力荐

不同于后面对文革反思的伤痕电影,本片洋溢着一种喜悦和希望。打倒四人帮后,国家又回到了正轨,搞起科技革命,四个现代化。人民安居乐业,畅想着祖国美好的明天。都快到80年代了,上海的公交报站和红绿灯竟然还是人工操作,没有走向自动化,可想而知的落后。

55分钟前
  • 梅花野老
  • 还行

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可爱”!八十年代技术宅的生活与爱情

57分钟前
  • 小水
  • 推荐

害,当《小字辈》像疑似光荣又疑似受气受累的售票员那样,精准又含糊地报出《今天我休息》的时候,噗呲一下,我就乐了。是啊,能够展现命运之「偶然与想象」和「如常与必然」的场景,除了婚礼和葬礼,也就车站和公交啦。常言:冤家路窄。可以说,人生路上绝大多数的戏剧性时刻,以及这部弘扬「科学文化」的主旋律影片的笑点都来自缘分的「碰巧」与「错过」这两个特点。小朋友们模仿的喜剧愈加凸显了一代又一人的荒谬与滑稽。需要警惕的是,烤糊了的烧饼可没人愿意吃。这种「flop」效应似乎是因「嘴笨」的建设者过分强调、拔高和依赖科技与道德的作用,而忽视了多元文化的社会形态,以及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主观能动性的结果。那位《见习律师》疾呼的法治社会之所以遭遇红灯阻挠,不仅是因「官僚主义」在开绿灯,同样也是底层的「大跃进」思维在挡路。

60分钟前
  • Muto
  • 推荐

七十年代末八零年代初电影里的青年们总体生活内容有两个:搞搞生产、搞搞对象。。。

1小时前
  • 阿依达
  • 还行

虽说那个年代的电影水平不高,但是和同年上映的陈强陈佩斯的《瞧这一家子》比起来,虽然都是在表达“科技兴国,排除旧思想,发展新动能”为主题,但感觉演员表演程度太浓,台词也更戏剧化,没有《瞧这一家子》那么自然。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年代贫富差距虽然不大,但依旧有阶级差别,主要集中在文革期间下乡青年没有接受过知识教育,农村和城市人口的差距等等,给孩子找对象,听说是卖烧饼的,也是瞧不上。

1小时前
  • 炸酱面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