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再见列宁

喜剧片德国2003

主演:丹尼尔·布鲁赫  卡特琳·萨斯  丘尔潘·哈马托娃  弗洛里安·卢卡斯  亚历山大·拜尔  

导演:沃尔夫冈·贝克

 剧照

再见列宁 剧照 NO.1再见列宁 剧照 NO.2再见列宁 剧照 NO.3再见列宁 剧照 NO.4再见列宁 剧照 NO.5再见列宁 剧照 NO.6再见列宁 剧照 NO.13再见列宁 剧照 NO.14再见列宁 剧照 NO.15再见列宁 剧照 NO.16再见列宁 剧照 NO.17再见列宁 剧照 NO.18再见列宁 剧照 NO.19再见列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2 23:30

详细剧情

克里斯蒂娜(凯萨琳·萨斯暂无内容Kathrin暂无内容Sass暂无内容饰)衷心拥护着社会主义东德,她的丈夫已经逃往西德,剩下她一人抚养一对儿女阿丽安娜(玛丽亚·西蒙暂无内容Maria暂无内容Simon暂无内容饰)和阿历克斯(丹尼尔·布鲁赫暂无内容Daniel暂无内容Brühl暂无内容饰)。1989年,阿历克斯上街游行被捕,母亲目睹了这一幕,心脏病发晕倒过去,不省人事了好一段时间。暂无内容当她醒来,她熟悉的国家已经改变——柏林墙推倒,民主德国的社会主义也随之瓦解。

 长篇影评

 1 ) 意识形态的成功诠释

     正如电影的题目所暗示的那样,这是一部与意识形态有关的电影,即使电影探讨的并不仅仅是意识形态,比如还包括了很大部分的从母子关系角度出发的对人性的探讨,但不可否认的是,意识形态依然是这部影片区别于其他影片的最大的特色之一。
      我认为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影片本身所包含的宽容,片中绝大多数对德国统一的描述是从民主德国的角度出发的,导演沃尔夫冈•贝克没有掩饰东德人,尤其是东德年轻人对东德高度集权化的政治生活的反感以及对西德资本主义相对自由的社会生活的向往;没有掩饰东德人是如此普遍地想方设法逃往西德;没有掩饰西德先进与便捷的生活方式是如何如水到渠成般不可阻挡地为东德人所接受。显然在这场双方都试图向对方展示自己才是最有利于人类的社会制度的较量中,民主德国的社会主义尝试一败涂地,但影片始终没有试图参与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孰优孰劣的枯燥的政治讨论中;没有试图去找寻东德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失败的原因;更没有试图自作聪明般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合理的社会制度。即使是影片中唯一一次正面涉及意识形态的论述也仅仅是借西格蒙德.吉恩之口委婉地点出了“井底之蛙,固步自封不是社会主义,袒露胸怀,面向他人,同别国共处才符合社会主义”,并且肯定了“我们所信仰的(指社会主义信仰)总是鼓舞着全世界的许多人”。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东德失败了,但影片并没有使我们认为东德的一切都是错误的,同样,西德成功了,但并不意味着西德的一切就是正确的。也许对于大多数东德人来说,社会主义就像主人公阿历克斯儿时美好的航天梦一样,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梦想,影片要表达的不仅仅是时代的变化,更是梦想的破灭以及为维持梦想所做出的努力。而对于这个逝去的社会主义梦想,人们对它的向往就像对宇宙的向往一样“那上面曾非常的美,就是离家太远了”。
      这已经不是谎言第一次感动我了,像《美丽人生》一样,被谎言欺骗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无需面对现实与理想的极大差距,而编织谎言的人总能令人感动,影片最大的特色之一在于母亲克里斯蒂娜和儿子阿历克斯既是谎言的针对者又是谎言的编织者,并且对彼此相同的爱促使他们选择了用相同的方式——说谎来面对现实。当我们看到儿子阿历克斯费尽心思地找寻已经停产的东德食品,极力在母亲克里斯蒂娜的房间里营造社会主义世界,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制的新闻节目化险为夷,虽然这些都是虚假的谎言,但编织这些虚假谎言的却是最真实的爱。影片最后没有交代母亲是否知道了真像,或许她最终知道了真像,但不想让儿子失望,或许她直到去世都相信民主德国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又或许这一切对克里斯蒂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已经以自己的方式或者说是儿子为她打造的方式接受了社会的改变,道出了那段隐藏已久的拆散了家庭的失败的逃亡经历并见到了阔别已久的丈夫,而剩下的一切都像她的骨灰一样,随着灿烂的烟花消散在风中。
全片最具震撼性的镜头无疑是克里斯蒂娜看着直升机悬吊的列宁雕像缓缓飞过,直升机缓慢拖动的不仅仅是一座雕像,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镜头与雕像的双向运动使雕像或者说时代的形象更加高大与沉重。无需更多注解,没有任何一个镜头能够如此简洁地表达一个时代的逝去,以及这种逝去所带来的沉重感。
      影片编剧克里斯坚持认为“剧本最关键的是要表现出主人公怎样对待他生活中两个最大的失败。一个是家庭的破裂,一个是国家的衰亡”。在影片中,谎言的目的并不是用来掩盖现实,而是用来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接受现实。但是,影片也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一定的担忧,“真相本身也是一样令人怀疑的东西”,阿历克斯不能够用谎言一直维持社会主义的存在,即使是在一间房间里。当谎言成为一个社会政治生活的特点时,这样的社会终究是要消亡的。『L』

 2 ) 母亲对自己信念的质疑

我记得该片里有母亲对自己信念的质疑,很有玩味,其实母亲很清醒地活在自己编制的一个梦里,到最后她才说了实话.

但不知为什么大家都没提到这个情节?要么是我记错了?

 3 ) 《再见列宁》,意识形态的骗术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作为意识形态机器。意识形态机器的一大特征在于,对历史的重新言说、重新建构。可谁来对历史进行言说呢?历史言说的主体是谁?这又关乎于一种传统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逻辑,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所书写的。“历史是胜利者的清单”。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宣告着康米主义阵营的全盘失败,资本主义的全面胜出。资本主义毫无疑问成为了历史的“赢家”,势必要对历史进行重新书写。

《再见列宁》作为一部关乎于历史的电影,它当然指涉着政治,指涉着现实。和大多数再现冷战前后历史的影片一样,《再见列宁》依照着一种冷战后资本主义胜利的逻辑去重新塑造资本主义的身份,美化资本主义,为资本主义在当下建立某种合法性。

但《再见列宁》是狡猾的,它不直接呈现对康米主义的否定,而是巧妙的将对康米主义的否定融入到它缝合性的家国叙事当中,用叙述的手法弥合了这个游荡在欧洲大地的幽灵,并最后将幽灵放逐,完成了某种“告别”。

导演运用剧作的巧思去实施他那精湛的骗术。暂且不提,导演刻意的对柏林墙推倒前东德康米主义暴行的刻画、对西德的呈现却宛如人间天堂,一面地狱一面天堂的叙述早已变成了某种历史的模板,一种标准答案,而导演对于资本主义虚假景观的表现更是令人作呕。在剧作上,编剧设置了一个剧作上的巧思,一个意外且拙劣的设定,那就是患病晕倒的母亲错过了历史的重大一刻,对历史的巨变一无所知。于是,母亲就成为了东德的遗产,挥之不去的东德印迹。儿子亚历山大竭力为母亲营造一个东德依然存在的幻想,并虚构了另一种不同与现实的历史叙事,亚历山大构造了一个现实颠倒版本去欺骗母亲。不是东德涌向西德,而是西德涌入东德。“社会主义不是封闭自我,而是走向他人”,这句话背后是对过往康米主义道路的全盘否定。看似在这重虚构的叙事中,康米主义阵营的东德胜利了,实则不然,在虚构中,东德依旧没有获胜,获胜的仍然是资本主义的逻辑,自由民主的霸权。不得不在此承认导演的狡猾,企图两边都讨好的同时还夹带着自己的私货。

导演最后的骗术是虚假的告别。试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正常的告别是什么样,两个人在面临离别时挥手告别,一种双方自主的情感表露,尝试对双方过往的一切进行和解。而影片所呈现的告别完全是单向的,不对等的,列宁已逝、康米主义阵营不在,我们如何向一具尸体进行告别?亚历山大最终将母亲的骨灰放飞在空中,似乎象征着东德一切过往的结束,曾经家庭的结束,康米主义的结束。这是亚历山大一厢情愿的告别,一种虚假的和解,妄图对那历史的创伤处、断裂处进行缝合。

康米主义不应该被转化为一种记忆,不应该被过去的阴霾遮盖,康米主义不作为记忆,不存在在过去。康米主义是行动,来自于当下,开始于当下,最终走向未来。而我们的行动必须从戳破这种意识形态的骗术开始。

 4 ) 从故事本身问开去

       尽管好评如潮,看的时候也几次控制不住情绪,但回头琢磨这故事本身,总觉得有那么几分不对劲。那就是,(1)对那个社会主义国,母亲真的是“一生信仰,矢志不渝”吗?(2)母亲真的是像儿子叙述里所说,最后也没有识破他善意的用心良苦的谎言,临终也没怀疑过那民德的温馨空气吗?
    父亲“叛逃”后,特工来家揪揪问讯,两个孩子正坐电视机前看民德自己的宇航员飞上蓝天的新闻,一脸专注。要说谁更知道社会主义的真面目。谁对社会主义更心怀感情,谁的这种感情更需要小心呵护,不难看出吧,——母亲其实是父亲出逃的同谋,正如影片最后里她才向孩子们透露,她了解他为什么走,按计划她也该带孩子走的。
    那么在没有父亲以后,一直维持社会主义的形象与感情,甚于积极热情到成了一位“活动家”的母亲,其内心还是为了孩子们吧。她为了孩子,才最终没能下定带孩子走的决心:等出境批准等得漫长,而且,“他们要我与你们分开”,——这是做母亲的死穴,所以,她没有走。“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我现在知道了。”
    如果有这句话,我觉得,对于“对于这个国家,她一生信仰,矢志不渝”这句话,应当是不攻自破吧。“一生信仰,矢志不渝”是有的,是她对孩子,对孩子所能理解和能体验的生活之温暖,所以她才如此热情地投入到写呈文、参加少先队活动种种社会主义的先进活动中去吧,这些情景的回放里有她自己的孩子们热情向上的小身影。“就因为他没入党,所以他们让他吃尽苦头”,她对做医生的丈夫的遭际如此断语,又怎么会,那么矢志不渝地“嫁给了社会主义祖国”?——那只是童年起孩子们,尤其儿子的幻像,她从来没有对那种“祖国”矢志不渝过,——丈夫到西德后,不断给她写信,她都仔仔细细的看过,藏在厨房的最隐秘的角落。
    所以对(1),我想答案不言自明了。从这点看,影片看似是以儿子的叙述,尘埃落定的讲述他对中毒太深的社会主义母亲的善意谎言到送终,——其实相反,是母亲对儿子的善意谎言在先。仔细回想,那些先进活动情景里,是她为居民的生活问题向上级、报社写呈文,和少先队员一起活动,——她始终是在和人做面对面、心暖心的交流,解决的是真实存在的问题,为的是生活本身。也就是说,她是有选择的:她没有出去去做八荣八耻的宣传,也没参加申奥秧歌队,她不是盲目“对社会主义祖国矢志不渝”的政工妇女。绝对不是的。
    因此,对(2),正如一些朋友在影评里所指明的,母亲已经知道真相是什么,当她临终,躺坐在床上,家人环绕,看儿子这一艰巨的民德延续工程的最后,他导演的儿时偶像宇航员扮演民德新领导人宣布两德合并的新闻联播时,——是微笑着的,她没有把真相说破。
    “母亲辞世的国家,是她一直坚信的国家,由我们维系生命,直至母亲最后一口气的国家。一个永远不曾存在的国家。这个国家将永存我心,与母亲紧紧相系。”
    故事,看似是以儿子的叙述,尘埃落定的讲述,其实恰恰相反,不但不是尘埃落定,而且是满含怀旧的、挥别依依的。故事的真实,其实是在他的叙述之外,由观众来辨析、调整才成的。在天台上新年夜里,他把母亲的骨灰放进焰火,绽放在天空,完成她“把骨灰飘进风里”的遗愿时,回顾母亲。如果看地细心,完全可以听出,就这几句话,其实不是那么一致的,“母亲辞世的国家,是她一直坚信的国家”是感慨,其实不是我们观众所知道的真实;但是他为什么这么看呢?——“这个国家将永存我心,与母亲紧紧相系。”
    我想这才是这部电影撬动人心的支点所在。他之所以那么殚精竭虑,左支右绌,为母亲营造民德还在的幻象,起因不是她对民德多么有感情,而是她对他多么有感情,然后他又是回报母亲这感情。是她看到儿子在游行中被警察暴打拖走,一倒不起之后,昏睡半年,生命犹危,唯恐再受刺激,儿子才满大街翻垃圾桶找民德时代的瓶瓶罐罐,把超市里买来的资本主义食品一一倒换进来,才一遍遍拉人录制民德电视台的假新闻,才这么一直走下来的。
    写到这里,我才明白,为什么做母亲的,没什么病史,怎么就看到儿子被警察拖走,就一下昏倒了?而且还不是小昏,是一昏大半年。
    这又照应了上面的问题(1),她何止不是对社会主义矢志不渝,她是情知其险恶在走钢丝!她的丈夫已经被社会主义歧视逼走了,她的儿子又被社会主义警察拖走。她已经失去了丈夫,——为了和孩子们在一起,她放弃了申请出境,守着孩子,孩子不能再失去了;——民德何时是个头儿?社会主义哪天完蛋?一个普通妇女,拖着两个孩子,如何能看到,如何能等到。她所能等到的,就是孩子们好好长大。可知在她“嫁给社会主义祖国”的背后,在这套滚烫的面具的背后,是多么的苦心惴惴,多么的孤单无依,唯恐再出事。然而她终于还是眼睁睁看到了他出事。
    他出事就给放出来了,——但原因是:母亲在医院醒不来了。好像上街游行被警察拖走是小事,但观众稍把时间稍微快倒上那么两三年,就会了然,在“巨变”前夕再往前的那些年里,在母亲一直的环境与记忆里,在所有有过关门搞社会主义建设的人们的记忆里,被抓走是怎么一回事?
    对所有心怀这样记忆的人,社会主义是没有个头的,——只要你想好好过日子。在那种封闭的岁月里,只有两种盼望社会主义到头的人,一种是在过日子以前,就已知道社会主义等等是怎回事;另一种就是被社会主义伤害以后。
    母亲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她不能做第一种;而她不能做第一种,就是为的不能做第二种。社会主义太大太久,而我只有两个孩子。
    学者和青年都说,世界上的真、善、美都是相通的,心怀爱的人,不应该对社会中的恶,恶政、恶行噤口不言。事实上我们也希望世界是这样,并且对这一种噤口不言视作软弱,努力要争取他们能强大。
    但是对母亲而言,这种掩饰,这种民德的温馨条理坚实空气,这种社会主义基层的热情中坚持的生活的希望,这种维持,何尝不是另一种强大。不是一往无前、义不容辞那种强大,是滴水不漏、百绕不折、处心积虑、含辛茹苦的强大。孩子是嫩的,母亲也必是软的,至于软弱,然而韧不可断。或许软弱是做母亲的宿命之一种,能领会这种宿命的,坚强地坚持这种软弱的,不是高尔基的那种母亲,是这种母亲。
   “通过这样不断地造假,我仿佛把民主德国变成了理想中的模样。”在儿子为母亲录制假新闻的过程里,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他是对民主德国有感情的。母亲一直坚持到她昏厥倒下所做的努力,是奏效的,她也是“通过这样不断地造假,我仿佛把民主德国变成了理想中的模样。”她和他的“造假”,都是异于社会广大现实的,是幻想,所以说是“造假”;但更是他们的期望,是赖以生活的希望。
    民德的日子里,母亲始终是一位热情高涨的人,那么热情,那么高涨,但故事也给我们一个旁证:母亲终于醒来时,儿子要给她安排一个民德慰问会,去请她的老校长,两人交谈,老校长肯定她是个出众的教师,儿子却径直问:“也因此她被打入冷宫?”——老校长说:“组织里面的几个同志认为她过于……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的执着,是这个辛苦备尝的母亲,在社会主义的谎言里寻找的变态补偿吗?假如现实都是谎言,那么偶有真实,也被怀疑是假的;坚持真实,也只好顶着“造假”的形式。母亲对活动那么热情,不是对社会主义有多么“理想主义”,有妈的孩子都知道,一个要操心柴米油盐耳闻街谈巷议的母亲,很难对那些政治政策要什么理想,更何谈主义。她应该是清楚得很,她是在那些“理想主义”的名号之下,努力做些真正用心的、用情的事,生活本身、生命本身的事,指挥少先队员唱歌,唱绿茵和田野,穿上泳装涂花脸和孩子们一起狂欢。
    在这里,民德不再是昂纳克们的民德,而是母与子的民德,他们之间的民德,共享的民德,各自心怀一份感情与记忆,艰难护持,无涉旁人。“这个国家将永存我心,与母亲紧紧相系。”
    直到剧终我也没等来刚开始看时所暗怀希望的,儿子,叙述者,这个青年人,能对民德有所针砭,好抵消掉不断出现的那些遗老们对新德国的抱怨,但是没有。他是个心地单纯之人,并且到剧终也对民德感情复杂。也许这不合一些观众的期望,但是,对大多数普通人,对最平常基本生活的承受者来说,国家的演变,历史的质感,确实就是这样子的。将来我们这些青年的大多数,生活也是这样子的,可能也包括我自己。
    人生是有选择的,但同时人常忽略掉选择的背面:有限。人生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放弃掉很多选择,不是因为不想或者不懂,而是已经被别人所选择:爱人、家庭。他们不应该被追问,被苛责。假若在一个丑恶社会,有人能给孩子炙热至诚的爱的同时,不理会那些丑恶,在我看不是应当批评的,而恰恰是要庆幸的。
    我想在此加黑,再说一遍:假若在一个丑恶社会,有人能给孩子炙热至诚的爱的同时,不理会那些丑恶,在我看不是应当批评的,而恰恰是要庆幸的。因其选择有限,责任便就有限,与其贪求对世道的评判,道德更在于责任的实现。
    于今放眼历史心怀批判的青年,臧否人物大快人心的同时,时或回枪一扫,瞥下家庭。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我一度是这样的。今夜我看过这部电影,开头问的问题里,还觉得这故事不可信,打了半天字,删删停停想想,才渐渐懂得深一点。
    电影里的母亲,和我们许多人的埋头苦劳的父母亲一样,当你蓦然回看时,才会懂得,虽然碌碌,但他们不是社会主义的愚民,不是生活的俘虏。
    


    

 5 ) 再见列宁 Good Bye Lenin! 2003

“这片困住我母亲的土地,是她所信仰的土地。我们让它存活到了母亲生命的最后一秒:一个在现实中不再存在的国家,一个在我的记忆中总与我母亲联系在一起的国家。”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在他的南斯拉夫地下以迷离魔幻的步伐癫狂乱舞;乔治•巴勒菲在他的匈牙利操着一柄说不出形状的大刀砍斫他的人体雕像;而沃尔夫冈•贝克,则用德国人特有的幽默、浪漫和情怀击碎了祖国那堵薄如蝉翼却又坚不可摧的砖墙。也许在我们眼里这些导演讲述的无非就是同一段历史,但它们似乎也各有不同;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面不同的镜子,对爱情、友情和亲情都有不一样的理解。《再见列宁》有足够的力量引人发笑,那是一种掘出埋藏在历史深处的珍贵记忆的喜悦,而它也同样能让人感伤,因为那些本该继续存在的东西,现在却远得不可触及。
为什么这么遥远?这可就说来话长了。如果非要用一句话解释清楚,那不如我们反问一句回去:少活一年到底能怎么样?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关乎影片的整个剧情的走向,而且还不止于此;回答这个问题的架构和方式也直接决定了一部电影的逻辑和风格。在这里,《再见列宁》并没有天马行空地把这一年活生生地从一个人的生命当中除去,而是将这一年深深地嵌入历史节点,以至于时间必须以秒计算,每过一分钟、一小时,整个世界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就在这一年当中,东西两德的界线骤然消失,人们心中的信念骤然改变,就连施普雷林腌瓜也骤然贴上了另一种标签;尤为不巧的是,主人公亚历克斯的共产主义母亲,恰在此时突发心肌梗塞,自此八个月不省人事。
当她再次睁眼醒来,一切似乎都没有发生变化;然而她根本不曾察觉,她所能看到的周遭的一切,其实都是亚历克斯为了防止这位“嫁给了共和国的女人”情绪激动再次心梗所精心筹划和设置的假象。在所有这样入情入理的情节背后,我们也渐渐发现,这位母亲确实与共和国有着某种并不十分契合的关联:二者都可以被称为“母亲”,二者都是在突然之间病倒,二者最后也都不可挽回地步向了死亡;然而具体来说,母亲的离世相比共和国的覆灭则要晚一些。这里产生的“时间差”或者“错位”,可以说造就了这部影片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它一方面给亚历克斯一家人造成了诸多不便,另一方面也给亚历克斯提供了时间,提供了重新了解他所痛恨的共和国的理念和母亲的信仰的机会。
“时间差”的产生并不使人觉得刻意,是因为它的的确确有一种含义:具体来说,共和国的覆灭实际上表示了一个国家作为政治实体的消亡,它也许代表了某种意义上的“不复存在”,但一个概念被抹去好像又实在是有点儿飘渺无力。但是,母亲的离世,则代表了一个时代、一种信仰和人们心中那些曾经存在过的、真真切切的理念逐渐受到侵蚀和吞噬。而无疑,只有精神的灭亡才能让一个国家(乃至一种国家)真正趋于毁灭。正是基于这点,亚历克斯在这个真空当中着力编织、营造的假象的“网”,可以说是对双方均有涉及的:它既是对母亲的爱的体现,也是对共和国理想的重温和怀念。
当然,他自己所设想甚至沉溺其中的信仰和理念似乎既超越了东德的“民主”共和国对人的“压迫”,也超越了西德的联邦共和国对事业和金钱的竞逐。然而无论如何,这种对理想的重温和怀念多么温存,它始终还是伤感的,那种永远也无法达成的信念只能永远存在于录像带和假新闻里,存在于从母亲那里继承下来的、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和信仰的真情之中。亚历克斯显然明白,无论出于何种方面考虑,总有一天,他必不能再自欺欺人地相信自己创造出来的神话;况且,那股一直支撑他怀旧的“对母亲的信念的信念”以及对他一去不复返的父亲的恨,都在突然之间崩塌得连渣渣都不剩了。有一天,亚历克斯得知自己的父亲并不是那样的薄情寡义之徒,他曾经来信,他曾经坚守,所谓的“投敌”不过是母亲编造的谎言;反倒是母亲因为恐惧音信全无,那曾经如梦般斑斓、如水样清白的母亲的形象就这样被彻底玷污了。仇恨和信仰在一瞬间全都没了对象,一切也就只能在此做个了结。
就在此时,就在我们马上可以确信那感伤柔和的调子已经有了足够的分量,影片也足以完美结束的时候,导演和编剧似乎却在告诉我们,这里好像还是少了点儿什么。仔细想想,我们也确实不禁要问,母亲难道真的对那尊逐渐远去的、挥手道别的列宁,对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广告和物什没有任何察觉吗?显然不可能。种种迹象表明,母亲不止已经察觉,而且根本就已经知道真相了。影片轻描淡写地展现了亚历克斯的女友劳拉将真相告知母亲的事实,又在最后轻描淡写地展现了母亲看到假新闻时候种种已经对事实了然于胸的表情和眼神——我想那才是真正让人感受到温暖的地方。因为,母亲并不是一个躺在床上的机器,她有智力、有情感,她了解共和国,也懂得自己的儿子。当她被无尽地施与、被善意地蒙骗之后,她竟然也倾其所能施与了她的全部——尽管她的全部也就只有让儿子纯洁善良的心灵得到应有的安慰。直到这时,我们终于明白《再见列宁》用亚历克斯的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的另一重意味:那句“我们让它存活到了母亲生命的最后一秒”里面,到底凝结了多少母子二人共同的安慰与感激,凝结了多少相互之间的善意和秘密,又凝结了多少爱与信仰。那些渐而消失的,也被补偿回来,本该失落的,现在却充实起来。
如果用个什么东西比喻那些曾经存乎每个人心中的信仰和爱的话,我想烟花最好不过。动人又转瞬即逝,美好又脆弱不堪。
妈妈走了。她随着一支火箭升上了天空。共和国也走了,它随着妈妈一道消失在空中。就连天空也走了,被那化身总统的假航天员带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出租车。亚历克斯眼里,妈妈带走了孜孜以求的信仰;而在妈妈眼里,最值得她留恋的,则是费尽心力营造梦境的亚历克斯。
“她现在或许正飘荡在空中某个地方,看着我们呢。”
再见妈妈,再见列宁。

 6 ) 再见,列宁;再见,乌托邦。

在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以前我会以为是一部带有纪念列宁性质的纪录片,冗长枯燥而政治味道十足,于是我总避免了和它碰面。但是看过这部片子以后我只能用“我的沧海遗珠”这么几个词来形容。

再见,列宁。。。。。。

电影的名字虽然叫《再见,列宁》,但是却同列宁并没有带大关系。顶多就是列宁所代表的社会主义和列宁塑像。在母亲昏迷的八个月中,东德的地域防线终于被西德所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武器所攻陷。而东德人们的心理防线也最终被资本主义的先进物质精神武器所渗透。当屋顶上挂起可口可乐的商标,当姐姐嫁了一个西德人,当象征社会主义精神壁垒的列宁雕像被轰鸣的直升飞机吊起,飞过惊愕的母亲头顶。这是一个时代的完结,这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瞬时间,东德的人民要接受来自西德,来自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是一场发自内部的自我颠覆。在这里影片没有直接描绘东德人民对这样的突变的抵触。反而用真实的历史影像资料不带表情的向人们展示那个巨变分水岭的变化,有的点滴,有的轰然。

与其说是再见——列宁,不如说是再见——过去的信仰。影片被放置在一个家庭为单位的背景中,你看不到可是可以体会到面对那个历史端口的人们的亢奋。柏林墙最终被拆除,东德和西德之间的隔膜逐渐消失,当阿列克斯前往西德再也不用检查身份的时候,并且接受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的时候,这无关某种信仰的丧失,这只是某种信仰必然的更迭与换代。

母亲是一个对社会主义有着强烈感情的人,其实与其说母亲钟情于那个时代的信仰,不如说是母亲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由于缺少定位而寻求的自我诠释。影片最后揭示的母亲的保守了十几年的秘密说明,母亲是自我强迫的实现一种对自己价值的归属。丈夫的离去使得这种归属感越发强烈。

在东德刚刚被合并的日子里,阿列克斯也曾失去过归属感,他失业,又再上岗,以及在西德的小卖部中看到叫他咂舌的来自资本主义的色情电影。但是他很快就适应了这样的社会构架和价值观。可是母亲并没有,于是,阿列克斯,这个带着德国人孩子气和怀旧气质的主角开始了一场善意的谎言。

再见,乌托邦。。。。。。

这是一部用家庭作为背景来透视东德和西德历史巨变的电影。影片中性的调侃历史的巨变和这种巨变下小人物的生活。谎言的命题贯穿电影始终。从阿列克斯对母亲的谎言,到母亲埋藏了十几年的对阿列克斯姐弟的谎言。以谎言作为砖瓦,导演在影片中为我们建筑了一个介于东德和西德之间的乌托邦。

因为这不是一部政治影片,他没有任何强加给观众的政治语言,也不要用过多的立场或者所谓政治色彩来玷污它。影片站在中性的角度上,调侃,无奈而温柔的把你拉进一个导演临时假设的乌托邦,在这个乌托邦中,给人们以想象和复制的权力。阿列克斯用带有孩子气的荒诞方式把时间定格在那个德国合并的前夜的乌托邦。

这个乌托邦是一个具备了西德物质文明和东德精神文明的社会。人们保留着原有的精神生活方式,比如,少先队员给退休党员唱歌,老干部的聚会。我们不得不赞叹导演的想象力,这个假想社会被漫画式的少许夸张。在这个社会中,社会主义终于战胜了资本主义,列宁的巨大精神力量感化了可口可乐,东德反向渗透着来自西德的备受“资本主义毒害”的人们。。。。。。。

在这个乌托邦中,人们更被赋予了无限复制的权力,从只有从前东德才生产的酸黄瓜,到20元钱招募来的唱歌的红领巾,到外面人们穿的花枝招展而家中只能穿从前旧衣服的家人,到角色错位的前东德宇航员,再到被无限搞笑复制的电视节目。赞美那个天才的节目制作人兼新闻播报员,当他从新的角度诠释自己被政府警卫拖走的原因的时候,电影院里所有人都已经笑的岔气了。这个理想国中没有什么是不能被复制的,但是,不能复制的却是母亲保守了十几年的秘密的意义,还有这个乌托邦真正背景下的社会性质的变化。

逝者如斯夫,当母亲的骨灰同烟花一起绽放在不再存在东德或者西德的天空下的时候,阿列克斯深深叹一口气,他已经陪同母亲完成了一场社会变化背景下的归属感的寻找,现在已经结束,他可以投入到现实的生活镜头中。所以,这才是真实生活的开始。再见的是乌托邦,开始的新的生活。

另外要提到的是这部电影的配乐,来自法国的配乐大师Yann Tiersen,他用充满灵气的手风琴和三角铃勾勒出影片的充满爱的意念,你听不到冰冷,只有温暖。

再见,列宁;再见,乌托邦;拥抱新生活。

 短评

民主德国在15平米的空间里延续

10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她曾经相信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集体密谋的保护。节奏特别好。德国统一不过是1990年的事;苏联解体,1991年。屋顶抛撒作废的东德马克、模仿新闻联播的假新闻,社会主义退休俱乐部、宇航员出租车司机,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保存期限是多久?Humor is tragedy plus time。离得远了,都变成了黑色幽默。

13分钟前
  • 桃子
  • 力荐

音乐超级棒,带着那些对过去岁月的感伤.

16分钟前
  • 寂地
  • 力荐

想吃德国酸黄瓜

21分钟前
  • 杜边生
  • 还行

好棒的创意,里面那个小胡子播报员太可爱了,也圆了做导演的梦呢。抛去政治层面的东西(其实这个片子已经很温和了),这其实大概说的就是“为了亲爱的妈妈可以再造一个世界”吧。这种时代逝去的无力感真是让人动容啊

2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再见列宁,再见爸爸,再见童年,再见理想。

26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就像有一集《我爱我家》,宋丹丹失忆了,贾志国一家一夜就回到了文化大革命。。。

28分钟前
  • 一只野鸡
  • 推荐

一个真实的存在了41年的国家伴随着母亲的骨灰和绚丽的烟花一同消失。一个时代就这么结束了。毛主席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终结底还是你们的……而我们的未来又在哪里?

30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我最喜欢的电影,只看过一次。我知道只需要看一次它就是我最喜欢的电影

35分钟前
  • AC
  • 力荐

我太沮丧了,我永远不会写出这样的剧本,拍出这样的电影来!

36分钟前
  • 露娜peace
  • 力荐

多年后见到开出租车

39分钟前
  • 男娼起义
  • 推荐

“在柏林墙倒塌后的几个小时里,就有成千上万的西德人民走进东德,许多人想留在东德,他们想从资本主义的生存竞争中解放出来,并非所有人都想参与职场争斗和拜金主义的活动,并非所有人都受得了弱肉强食。”哭了,这段台词就是男主和不少左派心中理想的社会主义吧,没有996和奋斗逼,可惜只存在于幻想中。

40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我们的历史总是在前进,可是掉队的人自有其缅怀的理由。这是儿子写给妈妈的一封信,也是关于时代轰隆碾过的印记。能把一个谎言如此的自圆其说,剧本功不可没。内什么,Daniel Brühl明明很帅哪里像老鼠了(我好像穿越到“极速风流”了...) o(>﹏<)o

4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一个时代的逝去...列宁雕象的那个镜头真是经典啊...

47分钟前
  • 某茶君
  • 力荐

最后母亲已经知道了,除了儿子以外的家人也都知道母亲知道了,儿子还在全力为母亲营造假相。母亲笑而不说破,女友和姐姐也笑而不说破,反倒成了大家合力成全他的善良,我觉得说软弱更恰当。“再见”有再见和不再见两重意思,《再见列宁》是不再见,但母亲见到半空中的半截列宁是再见,经典已极的镜头。

52分钟前
  • 石头摇篮
  • 力荐

“通过这样不断地造假,我仿佛把民主德国变成了理想中的模样。”

53分钟前
  • Scarrie
  • 推荐

柏林墙主题作品中最冷静的一作

58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要说拍得有多好倒未见得,其实就是个情节剧的路数,但我真的好喜欢故事里那种浪漫化。让时间和光阴就这样定格在一个房间里,当母亲走出房间,与天空中直升机吊着的列宁头像擦肩而过,那一刻真是太诗意了。前进达瓦希里就缺这种浪漫,缅怀革命年代却没有浪漫主义情怀,那就是三观不正了。

59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之前一直没看,不因为别的,就因为肯定是一看就喜欢上。结果——果然喜欢上了。以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合二为一,不同的是,作为政治实体的祖国母亲先行一步,而作为信仰的母亲迟迟没有离去。直到有一天,那个幻想中的影子也不得不幻灭死亡,恰如挥手的列宁头像掠过头顶,一去不复返。

1小时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像是一封写给时代的抒情长信,盖上了查无此人的邮戳,又被寄回了历史。藉由亲情的窗口,温情脉脉地演绎了时代变迁下人们的大开眼界与无所适从,这种变革感甚至通用在每一次的怀旧记忆里,让人顿感电影实在是太美好了。母亲望着直升机悬垂的列宁像,仿佛一个时代的挥手作别。感人至深的亲情也温暖人心。

1小时前
  • 西楼尘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