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闪光少女

大陆剧中国大陆2019

主演:周依然,郝富申,王安宇,李昳晨,田宜峰,孙天宇,李明源,倪珂欣,鞠可儿,楚禾,翟艺舒,吴双,张格,曾可妮,周鑫

导演:王冉

 剧照

闪光少女 剧照 NO.1闪光少女 剧照 NO.2闪光少女 剧照 NO.3闪光少女 剧照 NO.4闪光少女 剧照 NO.5闪光少女 剧照 NO.6闪光少女 剧照 NO.13闪光少女 剧照 NO.14闪光少女 剧照 NO.15闪光少女 剧照 NO.16闪光少女 剧照 NO.17闪光少女 剧照 NO.18闪光少女 剧照 NO.19闪光少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4:04

详细剧情

陈惊是音乐学院附中民乐扬琴专业一位古灵精怪的姑娘,因为喜欢钢琴她决定去给同校的师兄王文当钢琴翻谱员,却因对西洋乐知识的匮乏和民乐背景遭到王文的冷落,还引起校园两大专业间的摩擦。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也为了证明民乐可以登上更有实力的舞台,陈惊联手502宿舍的女孩们组成民乐团,演奏出自己的心声。陈惊的表姐陈和煦是音乐学院附中的老师,在两大专业学生产生隔阂的时候,她帮助学生化解了偏见与误会,并默默地给予陈惊鼓励和帮助。在学校之外,陈和煦阴错阳差结识了演员冯安宇,陈和煦对待自我的真实态度,让冯安宇有勇气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并在陈惊组建乐队的过程中多次伸出援手。学生们在陈和煦等诸多老师的帮助下逐渐成长,西洋乐、民乐的学生打破成见和平相处,陈惊最终证明了民乐的魅力,登上了更大的音乐舞台,收获了美好的青春。

 长篇影评

 1 ) 这部关于二次元的电影,是国产青春片中难得的清流

相信无论是学动画、从事动画行业的业内人士,还是单纯热爱动画、沉迷「二次元」的爱好者,大多数人都曾经有类似的经历——

或许你是个小圈子里的大手,微博上发个图动辄成百上千转,B站发的视频被密集的弹幕所覆盖。可当你从圈子里回到现实,根本没有人认识你,你依旧与周围格格不入,甚至,连家人也不理解你的世界,将你喜欢的东西看作是妖魔鬼怪。

或许你在网络上只是个小透明,但好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每天聊天吹水,互相卖对方安利,倾诉着各自对动漫的热爱之情。可当你脱离网络,现实中的朋友没有人会陪你聊那些你热爱的东西,甚至,他们可能还会对动漫冷嘲热讽,认为这种热爱过于幼稚。

「你学这些有什么用,那玩意儿以后又不能当饭吃。」

不仅仅是二次元,「有什么用」大概是每一个曾经在某个冷门圈子里小有所长的青少年,都会被家人无数次过问的问题。

它希望将世界一切事物划分为了有用之物和无用之物,彻底隔绝了对「无用之审美」的情操陶冶,其思想代表了成年人的功利主义与青少年时期的纯粹热爱之间的碰撞。

但是,即便你所热爱的东西和整个世界都不一样,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用」,它依然有存在的价值,因为它塑造了你的个人人格,也培养了你的生活情趣。

目前正在上映的电影中有一部叫作《闪光少女》,是目前国产保护月内猫眼评分最高的一部,高达9.2分。然而,在国产青春片市场妖魔乱舞,各种顶着「大IP+小鲜肉」标签的粗制滥造作依然获得上亿票房的情况下,这部难得的国产青春片佳作却票房惨淡,排片率低下,上映5天仅3000万票房。

《闪光少女》讲述了一个为了向喜欢的师哥证明扬琴的少女陈惊,在组建民乐乐队的过程中遇到了几位二次元女孩。从互不了解到走进对方的世界,陈惊和她们的「2.5次元」乐队能否改变民乐被冷落、误解的现状?这些他人眼中的另类,又能否走出自己的路?

她大声喊出了自己的答案:不一样,也能闪光。

很多人说《闪光少女》是个坏名字,我不能同意。

片名其实已经很好的囊括了片子的气质:不想留下任何遗憾的少女们(和一个少男),痛痛快快的活在当下,只为那瞬间的闪耀而耗尽全力,肆意挥洒青春的汗水。

《闪光少女》这个名字其实借鉴自东京事变的同名歌曲,本身就是JPOP名曲。其实私心一直觉得这个名字和另一首无限开关的JPOP名曲《全力少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我曾经无限循环的歌曲。单看名字就能让我这种老胳膊老腿的大叔再一次产生全力奔跑、全力闪耀的冲动,这种名字怎么会是烂名字呢!!(摔!!)

点击收听閃光少女東京事変-スポーツ

苹果女王赛高!

但不可否认的是,《闪光少女》的海报和预告实在是大失水准。看光海报还以为会是穿着好似《巴拉拉小魔仙》、《舞法天女》的山寨风天雷剧,也让很多影迷敬而远之。

感受一下这片最初宣传海报的风格……真的尬出天际了

由于「二次元」近期被资本炒得火热,「二次元」也变成了一个大框,什么东西都在往里面装。因为只有把概念炒大,那些以二次元为受众的创业公司才能更方便融到资。于是,无论你来自动画圈,游戏圈,还是LO圈,COS圈,哪怕有些圈子之间实际上联系并没有那么大,大家还是都被叫成了「二次元」。甚至有些毫不沾边的东西也被强行划到二次元范畴内,这也导致了很多人对这一概念的反感。在这样的前提下,出一部讲述二次元的青春片,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强行蹭热点。

可我想为《闪光少女》作辩解,它真的不是这样一部电影。资深的二次元们很容易看到有关二次元的部分充满瑕疵,也难免有单纯贴标签的嫌疑——

比如说,片中502宿舍的装饰过于浮夸,而且她们的日常穿着也过于夸张,实际上很少有人平时上课也穿LO装和COS服;

比如说,片中对古风的常识不足,为了凸显古风的正当性硬扯上《中国通史》和古代乐器变迁,有些强行拔高的意思,实际上古风的正面意义更多在于发扬传统乐器而非研究历史和继承古乐;

又比如说,漫展上的偶像宅跑到音乐厅给民乐打CALL,强行把几个交集很小的圈子凑到一起,也是让人尴尬的一点。

我也就片中的相关部分是否能被二次元接受这一问题,在自己微博上专门做了一个小调查。结果,即使很多人会对其中二次元部分觉得尴尬,也依然对这个片子抱有好感。

我想问题的关键在于,鲍鲸鲸的剧本有一种真诚的气质。

大多数国产青春片,无非是两个套路。

一种把青春的迷茫和苦痛单独抽出来刻意强调,打架、做爱、堕胎、撕逼,以非常过激的方式撕开青春期的伤痕。他们有意展现青春的残酷,却又将其仅仅当作一种噱头而并未触碰其本质。他们或巧妙的利用了青少年对青春的不安和对成熟的渴望,或迎合青春期有意放纵而又充满踌躇的心态,毫不负责将他们推向虚构出的浮华。他们,只是对日式「太阳族电影」的拙劣模仿。

另一种,则是青春逝去之后的怀旧叙述。影片是以成年人视角出发的,也是拍给成年人看的。然而,大多数此类青春片为了引发成年人共鸣,会沦为大肆堆砌时代符号的产物。甚至,他们可能来自成年人青春不再的吁叹,可能来自酒桌上吹嘘青春往事的谈资,更可能只是中年大叔企图重走青春、满脑子荷尔蒙的意淫。

但《闪光少女》不是这样的青春片。她讲诉青春的迷茫,却并不是血淋淋的撕开伤口,而是温柔将其抚平。她也讲诉青春期的爱恋,但并没有爱得撕心裂肺,而仅是浅尝辄止,只是每一段平凡青春里微不足道的小心思。

更重要的是,她还讲述了青春里珍贵的友谊,成长和活力。青春是拿饮水机涮火锅的小机智,青春是暗中顶撞老师的小叛逆,青春是打架后没心没肺的握手言欢,青春也是低落时和你站在一起的伙伴。青春是挫败后的踌躇和迷茫,青春更是每一次竭尽全力的闪光。

她没有成年人居高临下式的虚伪和傲慢,也不是猥琐中年人回望青春时的意淫产物,而是真真切切的,真正发生着的青春。这是目前国内青春片最难得可贵的品质。

至于片中的二次元部分,我无法确定鲍鲸鲸对二次元描述失实的原因。或许是为了加强戏剧张力,或许是为了还原主流视野下被妖魔化的二次元,又或许是因为圈外人看圈内,有些雾里看花,更可能是三者皆有。

但抛开二次元这一层外皮来说,《闪光少女》的故事核心其实在于每个不一样的人都应该被得到尊重,有拥有闪光的权力。二次元只是一个切入点罢了。

在这个核心的基础上,虽然鲍鲸鲸笔下的二次元过于夸张,但她并没有像目前众多的「二次元综艺」节目那样以猎奇的心态去展现二次元,而是平等的注视着二次元。

有一些尴尬,有一些不合群,有些行为让人无法理解,但有自己热爱并坚持的东西,刨开「生人勿近」的冷漠外表下依然饱含着青春特有的亲切与热情——无论是不是二次元,这都是青春共通的闪光点。鲍鲸鲸找到了这个点。

所以尽管女主角陈惊对二次元充满误解,可她在实际接触过真实的二次元后,能够抱着互相尊重的平等态度和她们交朋友。当陈惊解救了被人欺凌的自闭少女时,说出「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珍惜的东西,这事儿好笑吗」时,才真正走进了片中二次元们的内心,正式与二次元们达成和解。

就在陈惊挺身而出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也与鲍鲸鲸达成了和解。

尽管鲍鲸鲸笔下的二次元笑话百出,一开场时让我特别尴尬,但就好像与朋友相处一般,只要互相了解之后,仍然会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其实二次元和非二次元没什么不同,朋友之间并不需要一定要对彼此的兴趣爱好都了如指掌,因为无知而闹出的笑话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大家是平等的,能够互相尊重就好。

在市场上充斥着对二次元的猎奇消费心态时,在我们真正出现一部属于二次元自己的电影之前,我觉得《闪光少女》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按照惯例,每次夸完之后又要到挑刺的时候了。

前方剧透警告

《闪光少女》立意可以说是当前国产青春片中的一股清流,剧本结构虽俗套但也相当工整,不过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

首先是王道少女漫类型的剧本,男女主虽然立住了,但女主的配角伙伴们还是苍白了不少,尤其是使用琵琶和中阮的贝贝、塔塔。需知对于青春片而言,配角的鲜活程度能够侧面加强观众对女主的移情,也能更让观众对故事中的世界产生代入感。想想《花牌情缘》中的肉包君、桌子君和小奏,正因为这些配角立起来了,才能更凸显千早对友情的重视,团队的力量才更有说服力。

真人电影版《花牌情缘》中大量缩减了剧情,但主要配角仍然立得住

这也是由于剧本中文戏过多偏向男女主(尤其是开篇略有些冗长了),而群戏中又缺乏女主与配角的互动所造成的。青春片中共同奋斗的小团队,最重要的是那些细节里的小互动,比如生活中一次无聊琐碎的交谈,比如演奏过程中一个肯定的眼神。

在剧本不能够给配角充分戏份的情况下,通过加强一些细节来让观众在脑海中自行组成形象是更有效的办法。但剧本对502宿舍众人的喜好并未做出清晰的设定,而是倾向于将二次元属性整个一箩筐的往她们身上加,怎么方便怎么来。千指大人和樱仔要好很多,前者喜欢《黑执事》,后者喜欢萌系动画,但贝贝、塔塔被塑造得如同纸面人一般,除了LO娘的标签,几乎没留下什么印象。

然后另一个问题,是高潮的错位。影片的最大高潮来自于西洋乐和民乐大战那一场,在主角经历了漫长的黑暗时刻后,观众压抑许久的情绪在那一场戏得到充分释放。然而,这场戏实际上已经解决了女主所有的困境,并且突然将视角从女主转移到男主身上,此时唯一悬置的问题变成了男主对女主的感情。结果是,如果单纯将最后一场戏视为高潮的话,那么它缺乏高潮前的压抑,剧本的情绪线在这里显得有些平了;可如果从男主视角考虑情感线的补完,那这场戏又和前后两场有些割裂,缺少男女主的互动。

最后,也提一下被众多西洋乐学生所诟病的一点:过于夸张化西洋乐与民乐的冲突。我倒是觉得片子本身的气质,是适合夸张化冲突来引出故事的,完全按照现实中来未免无趣。但剧本确实在主题深度上没把握好——即使片中有借陈奕迅之口说出「音乐是无国界的」,片中的西洋乐学生也与民乐学生达成了和解,可是,西洋乐和民乐本身,并没有达成和解。这恐怕是西洋乐学生有所不满的更深层次原因。

片中是有机会做到这一点的,只要在最后一场戏上,多做一些西洋乐和民乐如何融合的过程即可——按最俗套、却也最有效的方式,我原以为最后一场戏会是西洋乐系和民乐系的同台合作,然而剧本并没有这样选择。或许片中是有心做这样一些尝试的,比如贝贝、塔塔在最后的演奏时换上了吉他和贝斯,可是之前毫无交代,显得突兀了一些,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能够表明她们在尝试融合西洋乐和民乐。如果从贝贝、塔塔出发多介绍一些她们对吉他、贝斯的掌握和对西洋乐的了解,整个故事会立得住许多。

说完了鲍鲸鲸编剧的问题,再说王冉的导演。鲍鲸鲸的剧本细节上哪怕有再多问题,最起码是灵气十足的,台词也相当出色;但是王冉的导演,真的无时不刻流露出一股粗糙的「网大」气息。

首先是过于生硬的转场。影片中有太多的这样的例子:在上一个场景起音乐烘托情绪,然后最后一个镜头音乐快速淡出,接着是下一个场景的定场镜头。且不说全片大量采用同样的转场方式过于单调,哪怕完全不懂视听语言的人也很容易感受到影片中转场时情绪的跳跃——观众还在感动上一场戏呢,你怎么就直接切了?!

然后是过于单调的场面调度和剪辑。坦白说,《闪光少女》的场面调度和剪辑是接近网剧平均水准的,相比院线标准要相差甚远。在《闪光少女》中,单个镜头里的完整表演很少,多半依靠剪辑来完成。如何通过镜头的构图,如何通过角色的走位,如何依靠视线匹配剪辑来叙事,片子里展现的很少。

甚至三场演奏的戏,永远是一尘不变的大特写快速剪辑,而且尤其爱用倾斜不稳定的构图来加强视觉刺激。这么拍燃戏在漫改真人电影里尤其多,可是过犹不及,三场戏拍得差不多是很容易审美疲劳的。就像那句话说的好,没有武林高手动不动掏刀子,刀子掏多了大家都知道那是用来削苹果的。缺钱可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恐怕是导演对复杂的场面调度无法掌握,而采取了更省事的做法罢了。

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反而不是技术上的。我深刻觉得导演缺乏了少女力,在表现热血的部分竭尽全力,但在如何抒情上却有些敷衍。如何用镜头去表现水面下那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是每一个拍文戏的导演最需要学习的。如果镜头里没有情感的积淀,单纯靠剧本上去铺垫,在真正爆发的那一刻,力度会远远不够。真正好的电影,哪怕剧本已经了如指掌了,可每一次都能从镜头中体会到新的感悟。

说实话,要不是考虑到这是两口子,我都建议鲍鲸鲸换个导演合作了——可是导演能随便换,老公不是随便换的啊!而且,会喜欢《闪光少女》这种闪耀着少女心故事的观众,谁不希望幕后主创也是对神雕侠侣天作之合?

只能说,导演啊,请你争口气啊,好好补充一下少女力,要拍出更加配得上剧本的片子啊!

《闪光少女》不是一部完美的片子。

同样是音乐题材青春片,《闪光少女》剧本虽然有着优秀的出发点和相对完整的结构,可比起日本的《摇摆少女》无疑还是过于稚嫩了些。

同样是表现二次元题材,《闪光少女》导演也似乎有意识学习漫改真人电影的镜头运动,可比起美国的《歪小子斯科特》,视听语言上还是显得过于保守,缺乏新意。

但是《闪光少女》更重要的是展现了一个国产青春片的可能性。她让我们看到在中国这片畸形的电影市场下,是仍然可以拍出「正常」的青春片的。

没有撕逼,没有堕胎,更重要的是没有成人的虚伪和意淫,有的是青春中独有的热血,是拼尽全力的奔跑,是每一个平凡青春中不平凡的闪光时刻。

所以哪怕她相比最优秀的那些美国、日本青春片来说相差甚远,我仍然愿意支持她,支持这一份极其难得的「正常」

愿每一个不一样的孩子,都能成为闪光少女。

愿每一个有梦想的孩子,都能成为全力少年。

本文首发于动画学术趴,作者马小褂,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 ) 还是充满coser的半次元好。

惯例我要先说一下好的地方。首先是整个故事线还是蛮工整的,虽然是顺着情节往下猜就很难有猜错的地方,工整到了有点无趣的程度,但至少编剧的职业态度摆着,毕竟本月能好好讲完一个故事的电影不是很多。 然后感情线虽然比较淡,但是抓得还是挺准的,男女主角不讨人厌,这个青春感也是很不错的。

二刺螈部分本身倒不是一个大问题。虽然这些段落我是看得如坐针毡,甚至终于在中间某一段戏实在坐不住跑出去散了散心,但活了这么大岁数,自省的精神我还是有一些的。觉得二不起,很可能是我老了。当下贵我国以逸站(我不知还含不含有A站)为核心的二次元群体,基本已经跟上几代老梆菜肥宅割裂了,比起成为冻鳗婆罗门,他们更愿意追求构建二刺螈文化自信。而古风也算是少数拿得出来(实际我想了想,很可能是唯一拿得出来)的本土要素。所以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发现本片主打古风之后想到了一些爆笑的梗以至于很难带入,但也并非不能理解。

反过来说更尴尬的倒是那些老宅要素。比如手办梗,比如留着脏辫的无口少女这到底是啥设置(她老英文名还叫sakura),比如中间插入的奇怪动画演出。但这个地方我还是有足够自省,大概这些尴尬是老肥宅更事儿逼一点的原因吧。

比较要命的是那种自觉的妖魔化自己群体的态度,这种割裂大概产生于创作者和策划团队之间的代沟。讲真现在九零后都当爹妈了,片子里的所有标着成年人符号的人却都跟五零后六零后一样,这点给人感觉特别奇怪。

所以漫展我就觉得是本片最好一场戏。虽然有点天下漫友是一家的粉饰感(讲真哪个漫展没点约架侠和奇行种呢),但好歹稍许展现出了一点自信心。无论是前半段小姐姐跳舞还是后半段主角团自己的乐队演奏都还比较不错,中间转折有点刻意就是了。

接下来我贴个大字报。本来音乐我是不太懂,但本片从立意上刻意制造民乐和西洋乐的对立是否合适?

作为吃瓜路人,实际上你哪个好听我肯定就愿意听哪个啊。正如你片子里展示的,你古筝弹得好,传到逸国,逸民都献上膝盖对吧;反过来说你钢琴弹得好,传到逸国,逸民还是献上膝盖啊。献上膝盖与否跟你拿啥乐器演奏并没半分钱关系,你演奏得好不好关系更大,甚至你演奏得不好但很酷炫,甚至你既不好又不酷炫,大家也还是会给予鼓励(弹幕:你行你上啊?)。可能西洋乐确实流传更广,但你强行民乐不招人待见,未免也太受害妄想了。人都长了耳朵,音乐的事情你就归音乐就得了,非得挑动民粹情绪煽动对立,最后回到我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你认爹西方没点自尊的小将斗争路线,该说到这里终于有点本土二次元的醍醐味了? 到最后简直把民乐拍成了传武,后面故事整个变成霍元甲,颇有传统武术海纳百川一拳击死俄国力士然后以武止戈以和为贵的调调。说真的我感觉挺乳滑的。

另外中间烘托情绪的全都是用些流行歌,你作为一个讲民族乐器的音乐电影,是不是有点太不用心了。后面两场演奏的重头戏都不好看。最后场演奏那几个乐器solo惨不忍睹啊。好歹来点编排感行吗?两个萝娘为什么又突然丢掉传统乐器弹起电吉他了?

最后这片我比较关注的三个演员是那个偶像组合里的主唱小姐姐,以及看起来又绿茶又可爱的小提琴首席,还有男主角。男主角这片里有种森山未来的感觉,我觉得还挺不错的。

 3 ) 最炫民乐风 燃破次元壁

不是最好,但却是很惊喜,今夏暑期一堆以燃为主题的电影,这部观感最佳,主要是开心。故事简单角色中二,但单纯的可爱,摇摆少女+扑水少年,民乐+二次元,转化为趣缘的坚持+次元壁的破除,虽然对元素的展示只是表象且极端,但却突出了不同人群的特殊性,青春洋溢少男少女,很有朝气

上来先放一句大话,个人观点,这部《闪光少女》是今夏暑期迄今为止让我看得最开心一部作品。不是最好,但最有趣。

PS,本片的所有海报,真尼玛是极品的难看,不要因为烂物料而错过一部有趣的电影。

如果你以为这是一部关于音乐与梦想的励志片,不免有些片面;如果你以为这是一部青春期躁动与友情时光的电影,实则太过平庸了。总体而言,这部《闪光少女》很难给予定位,电影比单纯的青春片要高级很多,却又不如传统竞技类电影那般专注于某个行业领域,大致介于二者之间。

如果非要给《闪光少女》一个定位的话,个人觉得,这是一部异想天开妙趣横生的青春励志喜剧片。

其实不要在意这些细节,电影提供的娱乐效果,让观众能够自然而然的进入电影所营造的独特视角中,来自鲍鲸鲸的编剧,新导演王冉,再加上清一色的新演员,并不是说有多么好,就是简单有趣,让人开心。

冷门视角的共性励志

《闪光少女》的故事很简单,从体量上让人想起了日系的青春励志片,比如行业剧之王矢口史靖的那部《摇摆少女》,后者描述的是一帮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少女们组成爵士乐团的故事。本片与《摇摆少女》有点类似,同样是组乐队的故事,只不过本片是专业民乐团的少女们,并且在其中融入了民乐与西洋乐的交锋。

故事简单,但内涵其实有点噱头。正如之前说的,本片并非《摔跤吧!爸爸》专业行业类竞技励志,对民乐的呈现点到为止,就像《摇摆少女》那样,为什么矢口史靖作为“行业剧之王”,他的作品如今受欢迎呢?

就是因为这些的作品表面上是对某一冷门行业的展示,骨子里面是大众级的故事,在通过对“趣缘”的差异化吸引观众兴趣,在故事载体下,突出“物尽其用”的励志效果,从而达到共性的娱乐化效果以及主题精神的传达。

《五个扑水的少年》男子花样游泳,小众与大众青春)开始,直到《哪啊哪神去村》伐木行业,传统边缘职业与主流时代行业的冲突)都是如此。

这部《闪光少女》也是一样,甚至更加复杂一些,表面上是民乐与西洋乐的交锋,实际上是二次元文化与三次元之间的冲突,但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领域是如何交织在一起呢?

文化与次元之壁

《闪光少女》的视角很独特,却也符合常理,民乐与二次元的联系,主要在于以下两点:

其一,对人群的划分,也就是“壁”的产生。

电影对民乐的展示点到为止,并未深入肌理,却通过对比的方式,将民乐与西洋乐划分为两个群体,通过对比的方式来描述二者的不同之处。然后再根据故事的发展,将小小的音乐学院的两个群体,扩大为二次元与三次元两个群体,并在其中寻找到了一个结合点——古风

然而很多人不了解古风,认为其是单纯的中国风,区别如下:

★“中国风”讲白了就是“中国乐风”,西洋乐器 民族乐器的合成,曲子节奏更加时尚,歌词的风格更偏向于近代诗歌,更加通俗易懂。

★“古风”则是强调的是民族乐器与电子合成器的使用,不涉及任何西洋乐,古风歌词很多化用古人诗词,也更注重措辞韵脚,其词中大多有故事背景。念白和文案,是古风的特色,另外古风多流行于网络。

确切的说,古风常见于我国的二次元世界,比如B站就有很多古风达人,去年超女冠军圈9,就是一位成名于B站二次元歌姬(在舞台上还翻唱了银临&Aki阿杰的《牵丝戏》)。电影则是选取了民乐与二次元的交叉点,即“民乐+二次元=古风”

两种事物之间存在着隔阂,必然会产生“壁”,民乐与西洋乐,二次元与三次元之间就存在着这么一个看不见的“壁”。电影中的表现更加直接,直接在音乐学院的不同乐曲习作区域,竖了一道铁栅栏,象征着“”。

而且这个“壁”是互为的,三次元对二次元存在“壁”,二次元对三次元同样存在“壁”,二次元很多消费者,认为其他人不懂得二次元精髓,主流群体/西洋乐对二次元/民乐存在一个偏见,因此不得不将自我世界封闭、保护起来。有的时候会成为小群体内的自嗨。你来我往,这样一来,“”的概念就加深了。

趣缘之动力

其二,就是小众文化的逆袭,也就是“趣缘”之故。

在我国,民乐与二次元的共性,就是他们都是如今的边缘化处境,一个是传统文化如今的边缘化,另一个干脆就是直接的亚文化

如同电影《百鸟朝凤》那样,对传统民俗坚持中的情感,《闪光少女》中的民乐和二次元,也是弱势群体,玩民乐的被西洋乐瞧不起,喜欢二次元的更是被主流文化所摒弃。电影有着对传统民乐的坚持,也有着破除次元壁的诉求,二者完全统一在了“趣缘”的格局下。

二者的共性,就是因为兴趣所致,也是《闪光少女》后半段的主题,你为什么学习民乐,为什么喜欢二次元,将物尽其用的励志融入到兴趣之中,女主角陈惊为什么要学扬琴?就是因为父母,为什么要组建乐队,就是因为为了追求西洋乐大师哥而已。为什么要学习二次元文化,就是为了拉拢乐队成员而已。

这一点,就很像矢口史靖的作品了,比如《哪啊哪神去村》中的染谷将太,为什么要去深山老林的伐木,无非是在大城市找不到工作,为了追求封面女郎长泽雅美而已。

因此,在电影后半段就突出了趣缘的重要性。逆其道而行的女主角,最终顺流,无非是兴趣所致,陈惊母亲(闫妮)的一席话看似有些玄幻,却是意料之外的动力,也是电影核心,没有主流与亚文化之分,也没有弱势与强弱之别,完全在于兴趣,将物尽其用之说发挥的淋漓极致,甚至给了年轻人的价值观做引导。

有了“趣缘”的动力,剩下的任务就是弱势群体和边缘文化的逆袭,完成“破壁”。

青春的破壁

值得一提的是,《闪光少女》无论对于民乐,还是二次元的展示,都是比较极端化的,也就是说,只是展现这些边缘文化的冰山一角,且不求全面只求代表性。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观众能对片中所展示的民乐和二次元产生浓厚的兴趣,缺点也是有的,就是没有代表性,这是一个遗憾。

说白了,就是极端化的展示,刻意强调了不同人群的“壁”,比如二次元玩家,现实中并不是这样,但电影却让他们现在实现中也穿上了卡哇伊的服装,极致的渲染与众不同,这就是极端化展示,是电影夸张的处理手法,虽然有失妥当,但却强化了主题。

尤其是对角色塑造方面,502宿舍的几位高手,非常极致化的个性刻画,御姐般的千指,一句话也没说过的樱仔,跟复刻出来的姐妹一般的贝贝和塔塔,简单、有趣且深刻。

无论是音乐大乱斗场面,还是最后在西洋乐队的帮助下,完成一次古风民乐的演奏场面,这就是“破壁”的过程,这两场戏是同类作品标准的燃点模式,观众受浸染,纷纷站起来随着节奏跳起来,我想,她们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电影主题的强化以及演奏本身的燃点,更在于青春的朝气吧。

这便是我在这部影片所强烈感受到的,青春的气息,《闪光少女》终究是一部富有朝气的青春片。

因为年轻,才会调皮捣蛋寻找刺激不断闯祸:在饮水机里煮火锅,用卷发棒烤肉,去楼下表白然后被“十动然拒”,甚至安排了一场“意外”的演出。电影这些桥段,构成了本片大量的喜剧桥段。

也是因为年轻,才会满怀激情投入新鲜事物,努力奋斗并享受其中:偷偷去教学楼练琴、专注于二次元文化,甚至音乐大乱斗。电影这些桥段,构成了本片的戏剧冲突部分。

还是因为年轻,是男女主角结尾处,在萤火虫飞舞的野外那点到为止,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感交汇。

这些只有在年轻时才会冒失犯的错,闹的笑话,努力做的事,表达的情感,让人捧腹后禁不住感叹:青春真好啊!

这就是《闪光少女》的观感,很简单很励志也很有趣,所以看得很开心,无论是次元壁还是趣缘,年轻的孩子们,调皮热情,还有一些憨厚和纯真,看不完的那些青春洋溢的男孩女孩们…

彩蛋

1、陈奕迅

陈奕迅作为本片的最大彩蛋,可能是由于为了提升电影宣传热度,早已被片方曝光,如果一直隐藏下去,观影的时候绝对是最大的惊喜。这位演得角色,好似费玉清

2、音乐大乱斗

有的人不太懂这段大乱斗为什么是西洋乐输了,其实个人也是音乐小白。大致听了一个大概,在发布这段内容片段之后又看了一遍大致了解:

千指首先用《广陵散》独奏气势。该曲 “纷披灿烂,戈矛纵横”,带有 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 ,实为宣战。

随后西洋乐那边的竖琴,演奏的是《德彪西第一号阿拉伯风华丽曲》,浪漫流畅,意思就是我们轻松应战,不怕你们。

西洋乐用《野蜂飞舞》起头,这是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成名曲,也是被誉为世界上最快的钢琴曲之一(有兴趣的可以听听马克西姆·姆尔维察的版本,很著名)。西洋乐选择了一段非常复杂的乐曲挑战,那边民乐也迎合,用民乐演奏了《野蜂飞舞》,能够跟上西洋乐的步调。

结果是随着唢呐小哥的出现,把西洋乐带跑了。那段唢呐是《百鸟朝凤》, 用乐曲模拟百鸟和鸣之声,结果西洋乐跟不上了,因为西洋乐演奏不出这种效果和曲调,民乐胜利。

我是这么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

3、《权御天下》

2.5次元乐队在漫展上演奏的那段是原创Vocaloid中文曲《权御天下》,没有配词而已。值得一提的是,这片一定要出原声大碟,必收。

4、babymetal

结尾演奏,弹中阮的贝贝与弹琵琶的塔塔,换上了电吉他,个人感觉这个桥段有点致敬babymetal的味道。

PS,最后7.25更新一下,关于宣发团队下跪的事件,别逗了,1、早干么去了;2,你们跪错人了

当年《百鸟朝凤》下跪主要是因为吴天明导演的遗作,真的希望更多观众可以关注,结果电影票房雄起。第一次下跪有用,第二次有用吗?

这部电影的宣发是真的烂,烂到什么程度呢?且不说屎一般的物料,包括海报+预告都是其烂无比,主要还是该片的营销方向。作为一部与二次元有关的作品,这部电影竟然没有针对二次元做任何东西,电影定位和受众完全不对,哪怕去B站发布点东西,哪怕发动一些二次元的爱好者也行啊,完全没有。很多观众根本不知道这片与二次元有关,这就是极大的问题。

再者说,这部电影的音乐监制+联合出票人是著名音乐人梁翘柏,编剧是《失恋33天》的鲍鲸鲸,徐佳莹、逃跑计划、杨宗纬、周笔畅、中岛美嘉献唱的一堆推广曲,这些信息有几位观众能知道?或许这些歌、这些主创信息都有推广,但电影从根本上定位和受众就一团糟,导致很多这片真正的受众根本不了解电影的真实情况。

这部电影的宣传+物料制作团队,真是史诗级糟糕,完全是反面教材。下跪?你们应该跪片方而不是跪观众。

 4 ) 你人多你有理?来自二次元的少数派报告

二次元这种亚文化这两年在国内越来越火,火到很多公众号根本不知道“二次元”一词是什么意思也要在文章标题带上这词以便蹭一波热点,火到文化人许知远在做《十三邀》这个节目时有一期专门去采访了二次元圈子里的人。

许知远带着疑惑采访了几个热爱cosplay的小女孩,面对这些穿上各式各样COS服装活泼地蹦跶在漫展的小朋友,他第一次在镜头前表现得不知所措。他可是面对李安等众位大咖都可以表达自如的许知远,但面对这些想法与自己格格不入的小女生,他大概连准备好的采访大纲都无处施展,因为这是一个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圈子,是他不知道如何寻找切口去了解的亚文化。

这就是二次元的神奇之处,天然自带一种把圈外人统统屏蔽的气场。不看动漫、不了解ACG文化的人,无法理解动漫控的快乐,更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可以穿着各种浮夸的COS服饰旁若无人地出席各种日常场合,大众把他们形容成——奇葩。

就像是《闪光少女》里的学生不理解502宿舍一样,同学们不敢靠近这个群体、甚至以取笑这个群体为乐,然而,只因自己身处多数派就感觉自带光环站在高位去歧视少数派——这种优越感其实是一种狭隘无知。

《闪光少女》的女主角陈惊一开始也对502宿舍存在偏见,不过,陈惊虽然相对于502是多数派,但相对于学西洋乐的同学她这位学民族乐的人又成了少数派,这种尴尬的情况使得她为了寻求共鸣不得不放下偏见去接近502宿舍,去了解她们的爱好、接触二次元文化。这恰恰成了陈惊最大的闪光点——对于自己不知道不理解的事物,即使存在偏见和恐惧,也不会去反对打压,而是愿意放下成见去了解。

《闪光少女》里面展现的二次元少女、二次元文化其实与真实的二次元存在偏差,大概导演编剧都不是二次元圈内人,存在一点偏差是可以容忍的。但它至少勇敢大胆地去展现了这个群体,不畏旁人眼光去让该群体发声,告诉那些沾沾自喜的多数派——少数派也有存在的合理性。

这世界上很多人因为占据着大众文化的道理,就觉得自己站在了一个宇宙霸主的地位,某些极端分子甚至发明了一种文化纳粹主义,试图把自己不赞同、不愿去了解的小众文化、边缘文化一一铲除,以制造一个天下大同的假象局面。

殊不知,这世界有一些鱼是关不住的(不好意思虽然我不喜欢《大鱼海棠》但这句话真的蛮好用的),这些关不住的鱼就如同二次元文化、如同世界上任何一位少数派,他们即便受尽冷眼打压也坚定地站在自己热爱的事物面前,以一种与全世界为敌的气势去对抗某些狭隘的多数派。

而《闪光少女》就让我看到了这份为少数派辩护的气势,无论是对于二次元文化的挖掘、还是对于民族音乐的保护,它都做到了发自肺腑的“爱要大声说出来”。

面对大多数同学的嘲笑,502宿舍坚持我行我素;面对西洋音乐的挑战,民乐一派用对方眼中最土的唢呐去赢得胜利;电影里一开始遭受了心上人大量白眼的女主,最后用过硬的实力给对方一记漂亮回击……这些都是维护少数派的有力证据,是对少数派的温柔爱护。

坚持做少数派不容易,不因旁人的目光而动摇,“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朋友们,这就是摇滚精神、是“饮冰十年难凉热血”。少女能够闪光,就是因为从来不会委屈自己去迎合大众,无论你爱或不爱,我自发光,穿着COS服饰的动漫控也一样,不会因为你们的嘲笑我就脱下COS服。

你可能也曾因为太有个性太小众而不被理解、不被接纳,请不要怀疑自己,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特质才使你不泯然于众人、才使你闪闪发光,要记住“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走自己的路,添多数派的堵。

除了为少数派发声之外,作为一部弘扬民乐的电影,它在配乐上是下了功夫的,西洋乐民乐斗阵部分很燃,gala和杨宗纬的歌与剧情也特别贴合,值得一提的是,客串的陈奕迅贡献了全片最好的表演。

虽然这部电影的确存在一些尴尬的细节、也存在一些生套二次元而水土不服的桥段,不过没关系啊,正如电影里笨拙青涩的少年少女一样,这是青春该有的样子。《闪光少女》能有这份对少数派的支持、能有对二次元题材大胆的尝试,让人看到了国产青春片的另一种可能,给点耐心,去探索看看少数派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就像那头发出52赫兹声波的鲸鱼一样,即使很孤独,依然坚持歌唱寻找同类。

 5 ) 二次元和主旋律同归于尽

终于用爱奇艺vip看了闪光少女,太无聊所以分了几次才看完。节奏差,风格土,和二十年前的国产电视剧差不多,人物塑造很拙劣,也没有像样的细节,空洞,做作,情绪走向简直比情节走向更生硬。因为节奏差,所以小人物抬头的励志感无法get,甚至千指这种人物应有的炫技高潮都没出现过。 作为音乐为主题的电影,配乐居然很次,但斗乐的地方还是有少少激动,鼻子发酸,这似乎挑动了某种本能反应(青春期的群架向往?),却只持续了几秒钟。实际上,千指作为王牌出战,对方忍不住回击,如果是日本漫画或者影视剧中,该是多热血多中二的桥段啊,却被这部电影处理得温吞夹生。很多地方,乐音和奏乐的画面有脱节感,奏乐的群演中则出现了完全不像学生的大姐,显得粗制滥造。 有没有优点呢,几乎没有吧,也许某些二次元扮相还算养眼,但二次元和主旋律简直是同归于尽的组合,还不如只玩古风,以免贪多嚼不烂。其实民乐怎么能跟西洋乐比呢,前者没什么像样的发展,后者已成体系,根本不在一个高度上,这是无论怎么意淫都改变不了的。 爱情部分难堪至极,女主的神态和姿势都像足了大妈,在浪漫高峰的萤火虫一幕更是丑出了新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几乎所有大电影公号都交口称赞的一部电影,却未能挽回它的票房败绩,倒是从侧面说明,微信公号的流量被严重高估了,那些10万加能影响到的票房其实有限。

 6 ) 拍得挺励志的,我就说一下问题吧(私见)

1,片子有让人误解为将中国民乐的希望寄托在二次元少男女身上的嫌疑。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是不可能天天打游戏,花那么大的精力把自己及周遭装饰成二次元的样子,然后还通读中国文化的。二次元有自己的生活模式,民乐的担子不能也不该放在他们的身上。当然,作为剧情需要,可以理解。
2,表白那段,虽铿锵有力,有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将某一方感情强加在另一方头上嫌疑。我觉得这个弹钢琴的男生很可怜。这个桥段的安排有失公允。
3,斗琴的曲目安排很奇怪。既然要体现民乐,为什么在高潮段选择西洋乐曲《野蜂飞舞》?即使是为唢呐华彩做铺垫,也不够有说服力。结合其它地方的曲目选择,体现出导演的音乐功底不够。也可能正因为此,才会将中国传统音乐与二次元强行结合在一起。
4,电影本身与生活实际相差实在太远。民乐与西洋乐的对立、角色的安排等等,所有影片中对音院附中(不管是哪个音乐学院)的描述都是不真实的。因此不免有“为了表达某种东西而生套一个背景”的嫌疑。这就使影片除了看的时候能让人感动并感受到力量外,缺少更深远的意义。
私见。
(巾城)

 短评

对二次元文化的拙劣低俗又浅显的解读,弄两个吧啦啦小魔仙一样的女生就是二次元了?cosplay一下就是二次元?剧本没大问题,正常青春故事,但拍的好像学生作业,太粗糙了!少女心不是这样的!掀桌!

3分钟前
  • 拉赫玛尼诺妇
  • 很差

好看,国产音乐电影、青春片这么拍就对路了,和风、二次元文化用得好,民乐与西洋乐之争就是传统与现代之争,学音乐的同学,让孩子学音乐的家长必看,结奏紧凑,演员自然,剪辑漂亮,小号范晓萱、小号多部未华子可爱,燃点与喜感交织,陈奕迅演的老干部是惊喜。年度华语十佳,四星半推荐。

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1.不是这片优秀,而是太多的青春片太糟糕所形成的错觉;2.民乐+二次元的组合有点意思,但浮于表面,典型的空有一个概念,再套用日式青春片的模式,国产青春片成了。

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虽然有些地方还比较稚嫩,也看到很多日本青春片电视剧偶像漫的影子,但是国产同类型里可以说是非常优秀了,音乐方面太出色了,斗琴,最后演出都太棒了,梁翘柏功不可没,好几次听哭。不喜欢女主的我都舍不得扣一星。

8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力荐

如果说《失恋33天》是灵气乍现,《闪光少女》就是匠气逼人,稚嫩的灵气和成熟的匠气都令人羡慕。

13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鼓励大过毛病。

1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各种对二次元乱贴标签,各种令人作呕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女主角如果出生的时候恰好听到收音机假药广告,就去做苗医/藏医专家了?

21分钟前
  • 史密斯先生
  • 较差

最后还是决定手松一下加点分凑个四星咯。其实问题真的并不少,但是1)二次元和民乐绝对不是强行拼贴,人物和情节基本确实是动漫逻辑,2)主题虽说飘忽不定但是乐团散伙那场至少打到了二次元与三次元逻辑的冲突,3)没有滥用可能的话语权力。我才不会告诉你们我被那两场演出燃哭了呢……😂

24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三星半,这是一部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的片子,对二次元的夸张与一些民族的世界的喊法,总是 有些别扭。不过,这儿片子有些地方太亮了,那些青春的、快乐的、无忧无虑的情绪,看几遍都会很开心,这是华语青春片非常少见的,真正的、难得的青春感,也是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以及,表白千指大人

2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基本就是照搬了《摇摆少女》的套路,去掉所谓“二次元”的部分应该算是部体面的青春片,但是为了迎合他们臆想中的年轻观众,让主人公组了个乐团叫“二点五次元乐团”,说着“为了写好古风歌曲我把中国通史看了四遍”……喂!不要变成那种长大后就把比自己年轻的人当成大傻逼的人啊!

34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导演的审美真的太重要了,加起来一个大写的“土”字。最土的还是理念,完全没有青春片的锐气,太老了。

37分钟前
  • 庚金少女
  • 较差

风评不错但我不喜欢,直白到红专大上的价值观,奋力的把二次元和青春标签化、立场化的理念,土到了上世纪。多元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年轻人真的在乎二次元的主流位置吗?喜欢、理想或者热忱的投入都是自己的事,把为喜爱争位置当做一场竞赛,确实是一种老派思路意淫年轻的感觉。

39分钟前
  • 小托
  • 较差

以为是部小片,没想到野心颇大,以校园视角和更轻松的方式达到了《百鸟朝凤》想要的目的,同时还塞进多个或大或小的主题;成功将诸如《初恋这首情歌》等同类型片的精华元素本土化,前半段关于民乐的大主题讲通了后,结尾萤火虫的万年老梗都显得没那么俗了;拍了这么多年的校园青春片,终于有部惊喜之作

44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梁翘柏请收下我的膝盖,配乐和原声做得太棒了,激动得我差点“哇”一声哭出来!

49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可以说是非常惊喜!之前看发布会的时候面对一群陌生面孔,对剧情更是不知所云,总感觉这片子药丸。结果看完后发现演员对角色演绎十分到位,有强攻、有卡哇伊,还有帅男二,土女一。一群洋溢青春气息的民乐pk西洋乐的校园故事,爱情线虽老套,难得讲出新意,笑点设置自然,十分二次元,很中二。3.5

54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鲍鲸鲸的优势是台词(是优点也是缺点),导演和表演上很稚嫩、夸张,拍起来捉襟见肘。好就好在立意新,是正发生着的青春,不是老导演们的怀春。也能用新颖的形式去表达传统文化(鲍鲸鲸原来就是学民乐的),用武侠门派拍中西学科,再结合二次元文化(虽然现实的二次元并不是这样)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5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这才是青春片该有的样貌啊。虽然对其中选取的中西音乐和二次元动漫自己都不够了解,有部分台词和情感设置,感觉也是有些粗和尬。但内地大银幕上这几年真的没有出现过这么干净的青春片啊,青春片止于青春,砍掉中老年的意淫青春,就瞬间回血一半。鮑京京还是蛮用心和厉害的。

1小时前
  • 水怪
  • 推荐

将民乐和二次元结合的点子挺好的,没有对亚文化猎奇很难得,斗琴那段有些想法。

1小时前
  • 芥末蘸酱
  • 还行

二次元少女看了想入党

1小时前
  • 哪吒男
  • 还行

不明白一些人给差评是什么心理 小时代左耳被骂的狗血淋头 稍微有个可以看的还要跟国外比比比 这部可以说是一部可以及格的青春电影了 演员也都是一群青春活力的新演员 表演也算及格了 很高兴能看到这样的电影 比一些强行装逼的强多了

1小时前
  • sailor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